-
1 # 靜夜思160519196
-
2 # 人間話事人
因為內閣大學士不是丞相,說到底只是皇帝的秘書,不能執政事筆直接行政,需要司禮監批紅,而太監是皇帝的家奴,拿掉太監很簡單。所以皇帝能大權不旁落。另外,明朝朝廷的基本鬥爭是內廷和外廷,閣臣和太監鬥,兩方權衡,如果權衡不了還有錦衣衛東廠特務機構盯著。所以明朝的朝廷一直比較穩定。
-
3 # 小生講史
第一:明朝有專門的特務政治機構,東廠、錦衣衛替皇帝監視文武百官乃至天下人,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以傳到皇帝那,所以,人們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明朝制度完備,有專門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內閣,欲知天下大事詢問內閣,皇帝來個批紅就可以了,這為皇帝懶惰提供了條件。
第三:不上朝並不意味著皇帝不理政,比如萬曆皇帝,他往往不上朝堂,而是把群臣招到家中商討軍政要事,這就給了人們造成皇帝不上朝的錯覺,實際上,萬曆皇帝不上朝也算有苦衷的,據瞭解:萬曆皇帝很大可能自身有隱疾,人們從他的屍骸上發現他小腿扭曲,所以他可能跛腳,再說,一旦被人們知道他是“跛腳皇帝”,會有損皇威,所以,乾脆不上朝
-
4 # 哈積木啊
明萬曆皇帝有幾十年不上朝之說。但並非他特有才能,而是引入宦官干政使得朝政分立互相看住且時時在他的眼皮底下。更有明朝專有的特務政治,東廠錦衣衛藉著皇帝的權威擴張勢力,誰敢亂動?然而,後果就是萬曆之後僅僅24年,江山易主! 原因就是國家已經被各家勢力層層腐化,表面上一座大廈實際上已經朽空了。
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在神宗支援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中國疆土。 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無像張居正的人可以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但是萬曆皇帝在位時期衰敗的明王朝也在這個時期走向活潑和開放, 明朝的經濟處於當時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在此間,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外國傳教士也紛紛來華,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萬曆帝,開始西學東漸。 整個社會也出現了反對封建禮教、個性解放的精神。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後由長子朱常洛繼位。
-
5 # 樓外長江空自流
明朝的皇帝確實有好多長年不上朝的,比如嘉靖、萬曆等,都是幾十年不上朝的主。但他們對皇權卻一直牢牢握在手裡,從未旁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有兩點。
其一是明朝的政治體制: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廢除了丞相,皇帝的權力更加集中。但到了後期由於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朱元璋、朱棣那樣的勞模,所以內閣制度應運而生。內閣就像皇帝的秘書和代理人一樣,成為皇帝和朝廷之間的紐帶,皇帝不上朝也可以透過內閣下達命令,治理國家。
僅僅單靠內閣還不能保證皇帝的權力不被架空,但明朝的特務機構相當發達。比如東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是直接聽命於皇帝的。這些特務機構發揮了監視作用,使朝廷的大臣不敢僭越。
其二是明朝的皇帝善長權術制衡:明朝歷史上除張居正外很少能做到大權獨攬的,原因在於明朝的皇帝普遍擅長權術。比如內閣的權力極大,但品級不高;魏忠賢等宦官深受重用,但政治地位不高;言官的政治影響力很大,但沒有實權;武將有兵權但要受制於文官。
這些條件相互制衡,確保了每一種政治勢力都不能獨攬大權,凌駕於皇帝之上。
-
6 # 萊恩校尉
明朝皇帝不上朝國家還能正常運轉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是明朝的國家制度比較合理。
以當時的明朝政治制度而言是很難出現權臣掌國,大權旁落的。
在整個國家權力的運轉中皇權和相權一直就是一對非常矛盾的權力關係,在明朝之前天下權力歸皇帝,可皇帝之下有丞相,皇帝需要和丞相一起商議著處理國家大事,丞相總覽各級軍政,非重要事務可以不透過皇帝直接處理,這其中就有對官員的推薦權和任命權,罷免權,因此皇帝要做什麼事情常常會因為有丞相的存在而掣肘,皇帝說要任命張三當官,丞相說不行。你看聽誰的呢!沒有矛盾都不可能,因此皇權和相權一旦鬥爭起來整個國家都會亂,因為丞相有丞相的班子,皇帝有皇帝的人馬,可不管怎麼樣一旦鬥起來就會互相掣肘,導致政務不能開展甚至是故意拖後腿。
到了明朝朱元璋直接廢除了丞相領政制度,開創了六部九卿和內閣共理朝政,皇帝御批的高度集權制,這個制度很先進,各部先向內閣轉達需要處理的事務,內閣把重要的事情再整理出來專呈皇帝御批,九個卿大夫在對六部和內閣進行監督,保證他們不能偷奸耍滑,這樣很多國家事務就算是皇帝不管也能正常執行,而人事任命權力盡歸皇帝,,沒有皇帝御批誰也不能上任,內閣和六部九卿只有推薦權卻沒有決定權,想亂也亂不起來。
這還不算,朱元璋為了能對百官進行有效監督,還組建了錦衣衛,錦衣衛其實就是國家監察機構,時時刻刻在監督著百官,而朝中文武又監督著錦衣衛,最後又是皇帝說了算,真心亂不起來。
後來明朝皇帝不上班了,就搞了個司禮監,讓太監幫皇帝批覆內閣的奏章,這些奏章太監只能批不能改有爭議找皇帝,皇帝只需要動動嘴皮子,至於他們之間怎麼鬥爭,皇帝不管,太監能批能決定但不能管,大臣能建議不能決定,有爭議還是得去找皇帝,想安插自己人更是得找皇帝,不管怎麼玩離了皇帝就是不行,可沒有皇帝照樣能行,因為皇帝只要確保崗位上還有人幹活就不會亂,至於臣子不好好幹活,自然有臣子去管,不盡責錦衣衛也要插手。因此皇帝不上班照樣管天下、皇帝不上班臣子照樣反不起來,因為他們培養不出自己的勢力來。
-
7 # 肖戰的思考
1.廢除丞相,裁撤中書省,分相權於六部,六部尚書聽命於皇上,直接對皇帝負責。
2.設定內閣,分理政務。
3.有都察院,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定員110人,職糾內外官員,號稱“代天子巡狩”。給事中制度是獨立於都察院的另一套監察體系,負責稽查各部。
4.軍隊的調遣和最高指揮權在皇帝,兵部憑印信負責調兵,五軍都督府不能統領軍隊,只負責軍籍和軍政。
5.制定大明律,維護君主尊嚴和權力
6.科舉八股取士,禁錮思想
-
8 # 江闊無風
朱元璋打敗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朱元璋雖然出身低微,但他腦瓜挺好使,總結了,我國2000多年的丞相管理體制,吸取了,權臣謀權篡位,亡國的經驗,果斷廢除了丞相制度,改成實行內閣制,內閣有六個人,設定一個首府,也就是內閣裡面官職最高的。
在我國古代,行政司法是不分的,也就說到地方巡撫,他既是地方的行政長官,也是司法長官,那麼中央最高行政機關首腦,由丞相擔任,也就是說,丞相有相當大的的行政審批權,和任命官吏的權力。而朱元璋比較害怕,廢除了丞相制度,設定首輔,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部部長稱之為尚書。
內閣作為名譽上的最高行政機關,沒有行政審批權,他只有建議權,為了減輕皇帝的工作壓力,下級把奏摺遞到首輔內閣,然後由內閣首輔,進行歸納,整理,然後提出建議,呈給皇上批閱,就說最後拿主意的還是皇上?這樣就保證了皇上對國家集權的高度控制力。雖然明朝出有名的首府,像張居正,徐階,以及後來的溫體仁,他們雖然對權力慾望相當強烈,由於明朝的這個體制束縛,他們手中實際權力,並不像曹操一樣,大權獨攬。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萬曆皇帝多少年不臨朝,也沒有出現權臣篡位的現象。
-
9 # 當代曹植
因為內閣大學士只是皇帝的秘書,不能執政事筆直接行政,需要司禮監批紅,而太監是皇帝的家奴,拿掉太監很簡單。所以皇帝能大權不旁落。另外,明朝朝廷的基本鬥爭是內廷和外廷,閣臣和太監鬥,兩方權衡,如果權衡不了還有錦衣衛東廠特務機構盯著。而唐朝中後期的太監掌握著御林軍。
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廢除了丞相,皇帝的權力更加集中。但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朱元璋、朱棣那樣的勞模,所以內閣制度應運而生。內閣就像皇帝的秘書和代理人一樣,成為皇帝和朝廷之間的紐帶,皇帝不上朝也可以透過內閣下達命令,治理國家。
僅僅單靠內閣還不能保證皇帝的權力不被架空,但明朝的特務機構相當發達。比如東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是直接聽命於皇帝的。這些特務機構發揮了監視作用,使朝廷的大臣不敢僭越。
明朝的皇帝善長權術制衡。
不上朝並不意味著皇帝不理政,比如萬曆皇帝,他往往不上朝堂,而是把群臣招到家中商討軍政要事,這就給了人們造成皇帝不上朝的錯覺。
-
10 # 傲然不群
一是皇帝精明能幹,二則祖宗留下的制度保障。
①不上朝但是打理朝政。明朝的萬曆帝,嘉靖帝等幾位都以懶政出名,但都沒有大權旁落。把控大局,善權謀,能決斷,剛得克就,特別是對朝臣的把控很有效,這些優點他們基本都具備。
②有效的運用成熟的政務機制。內閣大學士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且有權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代皇帝下旨),但是必須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根據皇帝旨意批紅才有效。內外製衡,防止了皇權旁落,又省事,又高效。
④明朝皇帝都是經過培訓上崗的,專門培訓做好皇帝,再差都不會差到哪去。
-
11 # 古今事皆付笑談中
明朝有兩個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一個是嘉靖,另一個是萬曆。
首先,兩位皇帝不上朝只是不開朝會,平時會接見內閣首輔和各位成員,依然會處理公務。特別是嘉靖,他經常批奏章到深夜,有事就與內閣大臣開會商議,對朝局瞭如指掌。如抗倭重臣胡宗憲,嚴嵩想推薦胡宗憲當閩浙總督,嘉靖給了僅六個字的批示:“憲似速,宜如何?”能立刻推薦楊宜,證明嘉靖對群臣是知根知底的。縱使不上朝,群臣朝局也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第二,有錦衣衛,東廠收集情報。
利用錦衣衛去制衡內閣朝臣和官僚機構,從而鞏固皇權,加強統治。
嘉靖一登基就遇上大禮儀事件,一大批官員搞集會對抗示威,嘉靖就命令錦衣衛執行權杖。
皇上不上朝,也能夠確保帝國的正常運轉。公幹的事,他可以透過奏摺瞭解,加上有錦衣衛這樣的大內密探“輔助”,大臣們私下做什麼,他也瞭然於胸。
最後,取消了丞相之後的內閣首輔權力很大,但他們只能給皇帝提供建議,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沒有辦法再向過去唐宋時期的宰相那樣,可以直接封駁皇帝的命令。所以,再大的權臣,再飛揚跋扈的太監,也抵不過皇帝的一道旨意。
像劉瑾,魏忠賢等太監;嚴嵩,高拱等首輔,皇帝一道旨意,立馬下臺。
所以縱使皇帝不上朝,但大權從未有旁落,依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12 # 碼字先鋒
歷史上皇帝大多勤勉,當然也有荒淫空耗祖宗家業的,但是像明朝一樣,皇帝多年不上朝的,實屬罕見。
一般皇帝無道不思政事,那肯定都要被推翻的,畢竟皇位這麼吸引人,誰不想噹噹試試?可是明朝又沒因為皇帝不上朝而被外臣奪權,原因如下: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朝代,這個朝代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起就恢復了被廢除幾百年甚至千年的活人殉葬制度,朱元璋又廢除了丞相制度,來加強自己的皇權,這還不算完,他還是不放心,又特意成立了特務機構。
當然了兒子朱棣對這一機構,那也是子承父志,加以進一步完善。提起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那年代能面不改色的絕對是人物。
所以,這也成為了明朝皇帝敢不上朝的一大助力了,畢竟,特務機構這麼厲害,哪個大臣中午吃的啥菜皇帝都能知道,要是在家密謀怎麼造反的,估計話剛說完,就得被人滅口,株連九族了,所以誰敢造反除非是活膩歪了。
明朝皇帝多玩物喪志,他們似乎心思並不再政事上,真是白瞎了高貴的出身,估計得有好多大臣暗地裡抱怨皇帝“佔著茅坑不拉屎”吧。
舉幾個皇帝的例子,嘉靖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天天在西苑煉製丹藥,萬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是為了和群臣慪氣,對抗群臣二十年也是沒誰了。
而朱由校更是將木匠發揚光大當作人生理想,這都名垂千古了。就這樣一幫皇帝沒被篡位只充分說明一個問題,皇權高度集中。
而且明朝的內閣制度,使內閣輔臣的人數一直維持在一至七人不等,內閣大學士也只有顧問和票擬的權利,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皇帝手中。並且在宣宗時期,司禮監的太監被允許按照皇帝的意思批閱部分奏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會牽制住內閣的權力。
所以有這些國家機器的執行,皇帝可以肆意玩樂也不用擔心大臣會反叛造反了。
-
13 # 大槐樹下好乘涼
明朝皇帝之所以能夠幾十年不上朝,還能夠大權盡在掌握,很關鍵的一條是監督機制在起作用。明朝的大臣們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只有建議權,把擬好的意見呈上,最終要皇帝拍板,掌印太監蓋印生效。這樣就形成了,太監與朝臣之間相互合作,互相牽制的機制,而最終的裁判只有一個就是皇帝。同時皇帝又有兩個特務機構,直接對皇帝負責,一個是東廠,一個是錦衣衛,負責監視朝廷動向,一切大事,皇帝盡在掌握。同時東廠和錦衣衛又從在互相牽制的作用。這種機制下,皇帝高枕無憂。
-
14 # 史勁造
1、明朝沿襲和發展了司禮監作用。
我認為這一點是造成這個現象最主要的原因。經過明朝數代皇帝的發展,將原本屬於皇帝自己的“批紅”的工作進行了簡化。具體來說就是將“批紅”工作一分為二交給身邊的太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去完成,而皇帝自己在旁只做監督工作。其中秉筆太監負責抄錄並附上意見,而掌印太監權力更大具備一定的決意權。此舉極大的簡化了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而明神宗此舉也是為後世的明朝皇帝開了個壞頭,從而導致明朝後期的大太監“代行皇權”而部分皇帝的不作為。
2、明朝鼎鼎大名的特務機構。
自明朝建立之初便成立了專屬皇帝管轄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其後經過明成祖一直到明憲宗幾朝的發展,又增設建立了東廠和西廠兩個特務機構。這些特務機構往往直接向皇帝負責,所以其掌握的權力很大,他們可以私自執行偵察、抓捕、審訊等。上至王公貴族下到文武百官的一舉一動,這些特務機構都是瞭如指掌,一旦發現有絲毫不軌的跡象,便會立即將其抓捕歸案。
3、明朝內閣首輔權力巨大。
明成祖朱棣朝所創立用來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內閣機制,在後世多位明朝皇帝手中發展逐漸壯大,這就不得不提到萬曆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在明神宗還未親政之前,首輔張居正主持朝廷政務期間,萬曆朝經濟發展、國力昌盛開創出“萬曆中興”的盛世局面。當然,在張居正病逝加上明神宗後期荒於政務,明朝國力就迅速走向了衰亡。
一點愚見請多指正。
-
15 # 雨晴品史
其實權臣還是有的,即使劉瑾,魏忠賢這些太監不算臣,嚴嵩還是應該算是權臣。但是他們無論如何權傾天下,那些權力都是授自於皇權,明皇帝的一句話就能讓他們灰飛煙滅,所以即使像嘉靖萬曆幾十年不上朝,國家也會相對穩定,這就是明朝的魅力之一。
明朝的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大權還不會旁落呢?這是由明朝的頂層權力機構的模式決定的。簡單的說就是權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上,強化太監的權力,讓後宮近身太監機構司禮監平衡制約前朝內閣大臣的權力,另有情報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監督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透過這一番權力的平衡和監督,皇權就很難被架空了。
這個模式的形成還要從明太祖朱元璋說起,朱元璋從沿街乞討到九五至尊,徹底地詮釋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所以他比誰都要擔心有人覬覦他的江山,導致朱元璋是開國皇帝裡對開國功臣打壓殺戮最嚴重的,皇帝的權力集權也是做到了極致。他殺了胡惟庸這個中國最後的宰相以後,就撤銷了從隋朝就開始設定的中書省,取消了宰相這個位置,讓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設定了錦衣衛這個情報特務機構,錦衣衛首領指揮使直接對皇帝負責。司禮監也是他設立的,但剛剛開始太監的權力還很小,不過朱元璋已經開始慢慢把太監納入了國家的行政體系當中。
到了永樂年間,朱棣覺得他老爸實在是皇帝中的勞模典範,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皇帝做了宰相的活,都累成狗了。朱棣覺得這樣不行,太累,得找人幫忙,於是明朝獨特的內閣輔政機制開始形成,內閣成員直接對皇帝負責(其實內閣從建文時期就有,但當時沒有真正完善內閣輔政制度)。內閣設定之初其實是隻有議政權,沒有行政權的,也就是隻能草擬處理意見,交司禮監呈皇帝硃批後交六部執行。與此同時朱棣還增設了跟皇帝更緊密的情報特務機關-東廠,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管,做的事情跟錦衣衛相似,監督勢力進一步擴大,進一步限制了大臣,也可以使錦衣衛和東廠在皇帝的授意下相互制約。
後來到了朱棣的孫子明宣宗在位期間,三楊輔政,內閣多兼任各部尚書,內閣權力也逐漸增大,與此同時明宣宗也把奏章的硃批權力下放到司禮監,大大地增大了司禮監的權力,當然司禮監整天圍著皇帝轉,還是要按照皇帝的旨意批紅的,自此之後司禮監首領-掌印太監成為了跟內閣權力平衡的存在。後宮太監從此正式走進了明朝行政體系,前朝以內閣為首,後宮以司禮監為首,構成了明朝頂層的權力機構。此後太監的權力還不斷增加,有許多後宮的垂直機構直接下放到地方監督和參與地方的行政,甚至常派太監監督軍隊的軍事行動,太監集團無比龐大。縱觀中國歷史,可以說明朝的太監達到了人數和權力的頂峰。
自此,從明宣宗後,內閣和司禮監的理政模式正式完善,皇帝即使懶政不上朝也不會影響國家的運轉。
經過這祖孫三代這一通操作,明朝的頂層權力架構基本成型,皇帝的重點是權力的相互平衡和制約,難於有誰能威脅到皇權了。這裡再多說一點,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兵權是至關重要的,明朝皇帝是怎麼把軍隊牢牢掌握在手裡的呢?簡單說就是:兵部負責養兵,五軍都督府負責統兵打仗,只有皇帝才能調動軍隊。全國各戰略要地設多個衛所屯兵,每個衛所五千多人,由兵部負責管理訓練,有戰事報皇帝,皇帝授權五軍都督府出將統兵打仗。所以很難舉兵謀反。
明朝這樣的體制,如果皇帝勤勤懇懇,如仁宣之治,如弘治中興,是不可能出現權臣的。明朝權傾天下的權臣和宦官,都來源於皇帝不勤政,最典型的就是嚴嵩,張居正,劉瑾,魏忠賢了。嚴嵩來源於嘉靖的修道,張居正來源於萬曆的幼小,劉瑾來源於正德的遊樂,魏忠賢來源於天啟的木匠情結。除了張居正輔佐幼主,權力來源於他的才幹和太后的信任,其他都是來源於皇帝的懶政和授權,他們無力叫板皇權,只能一味討好,以便取得源源不斷的皇帝信任和授權。信任一旦動搖,權傾天下即為泡影,最後劉瑾,魏忠賢,嚴嵩兒子嚴世蕃皆被處死,嚴嵩遭罷職抄家。
筆者認為明朝權臣最不受制約的就是張居正了。史上許多朝代都由於幼主而陷入混亂,明朝近三百年唯一的幼主有幸遇到了張居正,這也許也是明朝的氣運吧。張居正主政時,萬曆甚至害怕張居正,當時的司禮監首領馮保也很佩服張居正,李太后對他也無比信任(野史一度說她們有染,當然不足為信,但可見是很信任的)。但是他從不亂用權力,始終鞠躬盡瘁,為大明之將傾力挽狂瀾,成就萬曆中興。可惜心力交瘁導致天不假年,只當政十年就英年早逝了,否則晚明將是另一番景象了。筆者始終覺得張居正是中國歷史最出色的名臣之一。
明朝作為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在歷史上綻放了獨特的光芒,非常精彩紛呈,有興趣的話,書可看《明朝那些事兒》,劇可看《大明王朝1566》(這是本人最喜歡的歷史劇,沒有之一)。
-
16 # 時光山人
封建社會實行君主專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權力是充滿誘惑的,皇權也總是不自覺的會受到宰相、宦官、外戚等勢力的威脅,如果是英明的君主還好,要是遇到昏庸無能的君主皇權就很容易被其他勢力所竊取。
明朝初期,朱元璋廢除丞相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相權對皇權的威脅,使得整個明朝基本上沒有出現權臣干政。可這樣做又出現了另一個情況,那就是宦官專權。
今天,我們就大致說說明朝時期的權力格局。
廢除丞相制杜絕了權臣的產生皇權總的來說可以分為議政權、決策權和行政權三項。明朝之前,丞相是上承天子、下攬百官,丞相對皇帝負責,百官對丞相負責,丞相集議政權、決策權和行政權於一身。全國各地的事務彙集於中書省由丞相決策,之後再由中書省分發六部去執行,遇到大事要事則請皇帝欽定。
在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之後,皇帝就可以直接統領六部百官,所有的決策都由皇帝來定,然後交由六部執行,如此以來皇帝掌握了議政權和決策權,六部僅保留了原來的行政權。但是,沒有了丞相的輔助,皇帝一個人處理全國事務實在太累而且有的難題也不知道該如何決策。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成祖朱棣設立了內閣制,把皇帝擁有的議政權交給了內閣,全國上報來的事務先由內閣出個意見,然後皇帝再做最終決策。
明朝時期的權力格局就此形成,內閣參政議政,皇帝決策,六部執行;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最大程度保證了處理的科學性,算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分權方案。重要的決策權始終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明朝的大臣僅有議政權或者是行政權,就算是兼任六部尚書的內閣大臣也僅有議政和行政兩權,難以形成與皇權相抗衡的權臣。
皇權獨攬滋生了宦官專政據歷史學家吳晗先生所統計,朱元璋在八天的時間收到了1666件公文,合計3391件事,朱元璋也算是歷史上相當勤奮的皇帝了,平均一天都要看200份檔案、處理四百件事。由此可見,皇帝雖然大權獨攬,可是提高了自己的工作量,哪還有時間去休息和享受呢?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明朝皇帝開始逐漸把自己的工作交給身邊信任的宦官去處理,自己偷偷的去享樂,而替皇帝工作的宦官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
明朝時期實行票擬和批紅制度,全國各地的奏章先交由內閣在奏章上提出處理意見(即票擬),然後由皇帝審閱後做出最後決定,並在硃批、蓋章後(即批紅)方可生效執行。宦官自替代皇帝處理硃批和蓋章的工作後,也就相當於擁有了皇帝的決策權。不僅如此,宦官還掌握了東廠、西廠等特務組織,具備了一定的軍事權力,還可以向各地派駐礦監、稅監、監軍等,干涉地方的軍事行政。
宦官需要依附於皇權而存在宦官需要依附於皇權而存在,因為生理的缺陷宦官很少有造反的野心,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全是由皇帝所給予的。所以,宦官就像依附於皇權的寄生蟲,當皇帝信任他們的時候他們擁有巨大的權力,當皇帝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像螞蟻一樣渺小;就算如此,他們也不會冒險推翻皇權殺死他們的宿主,因為這樣他們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明朝出現了諸如王振、劉瑾、魏忠賢這樣的大宦官,他們個個權傾朝野,但是他們對於皇帝個人是忠心耿耿的,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權力富貴來自於皇帝,一旦失去皇帝的依靠自己什麼也不是。
總的來說,明朝時期的權力格局是對皇權一種比較科學的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各種勢力對皇權的威脅。宦官專權應該說也是一種大權旁落,不過宦官的權力是皇帝賦予的,都在皇帝的掌握範圍之內。所以,萬曆皇帝雖然幾十年不上朝,有宦官和內閣大臣在支撐著,終沒有出現大的動亂。
-
17 # 小李子說事兒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便成立了專屬皇帝管轄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其後的歷代皇帝又多加發展,建立了東廠和西廠。由於這些特務機構直接聽命於皇帝,因此權力很大,他們可以私自執行偵察、抓捕、審訊等特殊任務,對於臣子和親王的一舉一動,他們瞭如指掌,一旦發現有絲毫的叛逆跡象,便會立即將其逮捕。
皇權高度集中的對立面便是相權的極度衰弱,有明一代,始終不設宰相,而是以內閣制代替。雖然在後來的發展中,內閣首輔也有了宰相的部分職權,但所有的大事小事,均得由皇帝拍板,有的皇帝怠政,便交由自己的親信太監執硃筆批示。這樣就形成了太監、大臣、皇帝的三角權力體系,這樣的體系是相當穩固的,這也解釋了明朝的大太監為何不能像漢唐兩朝那樣隨便廢立皇帝,也沒有出現很大的權臣。
不上朝不代表不處理朝政,明朝皇帝不上朝,不代表對國家大事不關心,而是因為其它原由,拒絕上朝或者不願意上朝。對於一些重要的事務,在內閣首輔的帶領下,商討出一個結果,然後遞交給皇帝,皇帝御覽後,只做簡單的批示。這也就意味著,朝廷發生的任何事情,都逃不過皇帝的眼睛,更何況外圍還有特務機構在偵查彙報。
明朝皇帝不上朝,卻利用這些手段對朝廷的動向瞭如指掌,這也就合理的解釋了為何沒有人敢陰謀篡位,這樣做皇權雖然不會旁落,但也絕不會造就一個盛世。
-
18 # 嵐凌小生
明朝權利體系結構很特別,皇帝一個說了不算,文官集團也不算,宦官單打獨鬥不可能。只要有兩方聯手,就能真正掌握整個帝國。不上朝的皇帝不是不管事,而是不管小事。萬曆幾十年不上朝,但是哪一件大事他不知道,他沒管?都是萬曆幾十年不見大臣,他是不見群臣,內閣的幾個人還是見的。內閣奏章沒有宦官批紅不算數,宦官沒有皇帝點頭做不了主。這就是明朝權利體系。三駕馬車,互相牽制。
-
19 # 金棠文化
明朝的神宗萬曆、世宗嘉靖幾十年不上朝,使他們成為歷史上最懶的兩位皇帝。為什麼明代出現的這種現象沒有導致皇帝的大權旁落,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局面的呢?
第一個原因,權力制肘使任何專權者只是皇權羽翼下的一枚棋子,當皇帝要清除這種權力時,就如踩死螞蟻般的簡單。
明代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即廢除了丞相制度,後逐步演變成大學士入閣制,雖然內閣首輔類似宰相,但受到其他四位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制約。明代從朱棣以後,太監開始得以重任,逐步形成成皇帝身邊秉筆太監、掌印太監等太監權重現象。明代的言官制度非常健全,各部以下均設各科給事中,其官品不高,但權力不小,可彈劾任何大小官吏。至於錦衣衛、東廠、西廠勢力,也是互不統屬,各自為政。種種勢力的相互制肘,使各方權力必須依靠皇帝才能發揮作用,而不能脫離皇權而獨立存在。
第二個原因,從中央到地方,明代的公務員崗位分工細緻明確,有無相權,均難影響其整個行政機器的運轉。比如中央各部內,除尚書、侍郎等部級領導外,還有正司級的郎中、員外郎,之下細分到各科主事。在地方以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別執掌行政、司法、軍事等治權,使朝廷內部除皇帝外的專權者,權力難以一統到底。
明代從英宗朱祁鎮開始的王振專權,到張居正的隻手遮天,再到明熹宗時的魏忠賢,雖然他們都曾權力熏天、不可一世,但他們都是藉助皇帝的寵信才能夠得逞,一旦失去皇帝這棵大樹,他的滅亡就在早晚之間了。
-
20 # 舊時樓臺月
明朝時期整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新的高度,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南方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按理說這種繁榮的社會景象離不開統治者的兢兢業業,但是當時的很多統治者並沒有十分勤勉地處理政務,像明神宗更是三十年多年不上朝。這些統治者如此怠政依然沒有導致政權旁落他人的原因主要有三項。
首先,明朝的政治結構十分嚴密,即使沒有皇帝處理政務也能夠順利地執行下去。其次,上朝只是一種形式,不上朝並不代表著不理朝政。最後,明朝的權臣主要分為兩種,一種來源於官僚集團,另一種來源於宦官集團,宦官集團需要依附於皇帝而存在,所以他們一般不會對皇權造成致命的威脅。而官僚集團並非出身皇族缺乏取代皇帝的合法性,明朝權臣的結局一般來說都十分悲慘,張居正就因為觸犯萬曆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死後清算抄家的處罰,這種嚴厲的懲處制度對於其他的官員來說,有著極大的警醒作用。
一、明朝完善的政治制度(一)內閣制度的推行明朝初期,宰相胡惟庸獨斷專行,對皇權產生了威脅,明太祖朱元璋對此極其不滿,廢除了自秦朝以來就實行的宰相制度。將宰相的權力分到六部,由皇帝直接統領。這一制度雖然加強了皇權,但也造成了皇帝工作量的加大。在這一制度實行了一段時間以後,皇帝不堪重負,不得不設定其他機構來輔佐自己處理政務。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令仿照宋朝的殿閣大學士設立了內閣制度,關於內閣的職務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內閣相當於皇帝的秘書,一切命令都要以皇帝為主,這一機構是服務於皇帝一人的私人機構,雖然擁有議政權和執行權,但最終的命令還是要以皇帝為主。到了明朝中期,內閣的權力提高負責監管六部尚書,對皇帝決策的影響也極大,到了張居正改革時,內閣成為了政府運轉的核心。雖然內閣制度的設立是為了削弱宰相的權利,但此時的張居正與過去的宰相併沒有什麼分別。內閣制度的設立是出於加強皇權的目的,對於封建皇權自然有著極大的助力作用,不過作為中樞機構內閣對於皇權還是有一定壓制作用的。但是明朝的宦官集團對於內閣也有著一定的制肘。在這種多種權力的制衡下,內閣大臣很難再與皇帝搶奪更多的政治權利。
(二)明朝法律對於官僚的制約
明朝的法律體系,除了避免皇權的無限膨脹以外,還抑制了官僚集團。明朝的《大明律》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倫理道德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儒家思想的一種具體體現。(1)“迴避制度”在明朝對於宗室貴族也有著一定的限制,其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迴避制度”了,這一制度指的是皇親國戚不得擔任京官,與皇親國戚結親的京城官員也必須要調往外地任職。
這一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也極其嚴厲,萬曆年間在修撰《大明律集解附》時就記載了,這一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的情形,“若保勘隱情,以存作亡,以有作無,扶同申結者,正犯發邊充軍”由此可見,當時已經在法律制度上確保了這一制度的落實,避免了貴族集團對皇權的威脅。
(2)科舉制度明朝的法律明確了考試是選拔官員的重要手段,明朝時科舉制度發展到了頂峰,更加制度化、經常化。開啟了社會下層人員進入國家機構的途徑。這代表著傳統的官僚政治範圍得到擴大,社會底層進入到了官僚體系當中。
據統計,在明朝中後期,縣級以上的官員大多都是科舉考試出身的,到了天啟二年以後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更是成為慣例。
朱元璋之所以要在法律中新增這一條例,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元朝末年貴戚專權,舉薦親朋,結為朋黨導致整個朝堂土崩瓦解的現象。這一制度在保證明朝統治長久性的同時還分化了官僚集團的權利,在朝廷中形成了權力的相互壓制,儘量避免了某一勢力權力的擴大。
二、明朝皇帝對於朝堂的控制明朝的特務機構使得皇帝不用上朝就得以監控臣僚,把握整個朝堂的變動。明朝的特務機構又稱“廠衛”,由東廠、西廠、內行廠以及錦衣衛組成,這一組織設立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持續到明朝滅亡。這一制度的確立加強了皇權,震懾了封建官僚,自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以後,中央政府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權力真空,形成了皇帝與官僚大臣之間的溝通斷層,導致了信任危機的出現。可憑藉皇帝一人之力又無法對整個官僚系統進行控制和監察,於是“廠衛”機構出現了。“廠衛”機構的偵查效率極高,在明朝初期政權未穩定“廠衛”機構負責監察百官有效的避免了政局分裂,與此同時,反腐敗的成效也頗為明顯。從這個機構可以看出明朝皇帝並非不理朝政,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方法來處理政務。
三、明朝皇帝與權臣之間的關係明朝的權臣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皇帝過於年幼,為了維護政權正常運轉所出現的權臣,比如說張居正,另一類是皇帝親信的宦官集團,比如說魏忠賢。這兩種權臣雖然對皇權有一定的影響,但也沒有辦法做到完全剝奪皇帝的權利。
以張居正為首的官僚系統中的權臣雖然限制了皇權,但也維護了封建王朝的正常運轉。張居正擔任內閣首府時,最大的權力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個就是作為內閣首府所掌控的票擬權,這一權利可以影響皇帝的決策,第二個是張居正當政時期,因為皇帝過於年幼,無法處理朝政,而被賦予的“批紅權”。這一權利指的是皇帝對於內閣建議的採納程度也就相當於最終處理權,第三個是張居正所享有的對皇帝的教導權。
這三個權利使張居正成為了明朝權力最大的大臣,他利用自己的權利進行了改革,使明朝出現了短暫的復興,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維護皇權的一種體現。但是張居正過大的權力還是限制了皇權,最終落得死後清算的結局。
以魏忠賢、王振為首的宦官集團,是皇帝抗衡士大夫集團的工具。明英宗時期的宦官王振了深得皇帝信任,被明英宗以先生稱之。朝中大臣對此心有不平,於是便以匿名書的方式揭發王振,被王振發現後,於市集斬首。
明憲宗時期的宦官汪直同樣也深得皇帝信任,是歷史上第一個“巡視九邊”的宦官,明武宗時期的宦官劉瑾,常常在皇帝處理政事時與旁邊玩鬧,喜好玩樂的明武宗自然不能安心處理政務了,於是他便將政務總攬。由此可見,這些宦官執掌的最重要的權利是替皇帝行使的決策權,他們之所以能夠執掌權力,完全是出於皇帝的信任,他們的存在就是依附於皇權的。
總結:在這種嚴密的政治體系下,明朝的皇帝不用每日上朝,也能很好地控制朝堂。但是這種怠政的行為造成了大明江山的千瘡百孔,使大明王朝最終還是落得不足三百年就滅亡的結局。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但是為什麼皇帝的權利不會被架空呢,而且明朝還是一個太監非常厲害的時代,如劉瑾,魏忠賢等大太監,可謂是權傾朝野,可是在皇帝面前還是像螞蟻一樣渺小。完全和唐朝中後期的宦官干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回覆列表
明朝有內閣,內閣之上還有皇帝的秘書(秉筆太監),這種官僚體制架構讓國家機器在皇帝不理政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正常運轉。但為什麼大臣還要攻擊皇帝呢?因為攻擊皇帝可以提升自己的聲望,還可以把鍋甩給皇帝,自己則名聲無礙。明朝大臣都希望皇帝在不觸及文官集團利益的情況下出來理政,就像“隆慶”那樣,做一個輔助兵種,但是哪一個皇帝會幹這種事,所以才會出現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全然是被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