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小白說股市

    這個點位並不高,估計會震盪向上吧,向下空間不大,有急跌可以買入做t吧。中國股市比較獨特,和外國股市不一樣。美國之前十年慢牛,中國卻總是上下震盪。總之,感覺大多數股票就一個理,除了少數優質股和垃圾股,都是跌多了漲,漲多了跌,和行情無關。[捂臉][捂臉][捂臉]

  • 2 # 以小博大萬倍哥

    連續兩天的市場迎來強勢反彈,指數創出近期反彈新高,技術面有所走強。個股板塊上漲居多,電子、計算機、通訊、汽車等板塊領漲,而前期走勢較強的醫藥、農業、食品飲料、商業等板塊有所下跌,成交有所放量。市場環境方面,統計局公佈的PMI資料顯示4月國內經濟維持擴張態勢,而從五一假期訊息面來看,國務院金融委會議指出我國股市、債市、匯市總體平穩執行,韌性較強,不過海外市場走勢反覆,對市場構成一定壓力。大盤短線技術面走勢適度回暖,在國內經濟走穩以及北向資金此前流入態勢下,市場

  • 3 # 長投複利

    首先,股市不僅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財富和貨幣的蓄水池。在貨幣不斷增發的大背景下,社會生產力不斷提升,財富指數不斷上漲。上證指數作為財富效應的直接反映,也會隨著經濟發展,貨幣不斷增發而不斷上漲,所以從長期看上證指數會持續上漲。

    其次,我國經濟發展還有很大潛力,內需還未得到充分釋放。目前房地產居民財富佔比過高,股市居民財富佔比過低,居民財富配置存在結構性問題。隨著A股市場改革不斷深入,以融資為主轉變為融資投資並重,股市投資功能不斷挖掘,居民財富也會慢慢轉移到股市。隨著居民財富和養老基金等不斷進入股市,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不斷深入,以後留在股市的大多都是優質資產。水漲船高,上證指數也會不斷上漲。

    最後,A股歷史上5次大牛市,每次間隔4-5年。指數上漲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積累。指數波動影響因素比較複雜,短期波動難以預測。在股票投資中,除了大盤指數趨勢,我們更應該關係個股是否有投資價值,因為股票的長期價格是其價值決定的。

  • 4 # 成熟29042511

    這次大A股終於不負重望,沒有受到外圍股市的影響,走出了六親不認的獨立行情,[捂臉][捂臉][贊]希望大A股紅五月,五月紅![贊][贊][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 5 # 小申說基

    要分長短期看,短期看五月,兩會行情,政策加碼,上證指數會震盪上漲,短期應該能達到3000點。長期來說,A股整體估值偏低,相比於美股等成熟市場,有很大上漲潛力。

  • 6 # 亮眼視界

    上證指數能不能持續上漲?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宏觀層面有沒有邏輯支撐?第二,看成交量是否持續放大?第三,看技術圖形是不是有突破?從宏觀層面來講是沒有邏輯支撐上證指數持續上漲,因為全球新冠疫情還沒有出現拐點,全面復工還沒有到來,經濟何時復甦無從知曉,中國的外貿出口影響嚴重,內需消費也受到重創,兩大硬傷何時能夠得到修復?無從知曉,所以從宏觀上沒有邏輯支撐,上證指數持續上漲。從成交量來看,雖然有放大,但暫時也看不出來在持續放大,我們判斷,上證指數要持續上漲,成交量必須要維持在3500億以上,而且是逐級放大的,水漲才能船高量增價才能升,從目前的成交量來看,你無力支撐上證指數持續上漲。從技術圖形來看,上證指數突破了重要的頸線位和重要的阻力位60天均線,你表現來看好像有上漲的需求,突破頸線位有翻箱體的機會。但宏觀是道,量能是勢,技術圖形是勢的表象,道和勢是術的支撐,目前沒有得到支撐,所以上證指數沒有持續上漲的邏輯。

  • 7 # 股市中閒雲野鶴

    上證指數接下來持續性上漲的機率不是很大,為什麼呢?原因有幾點:

    第一、外圍市場整體看都是普跌的,所以這也是會影響到我們的大盤上證指數。

    第二、上證指數當下越是往上漲,越是靠近前期套牢盤的壓力位,所以持續性上漲會受阻。

    第三、從上證指數週線級別的大方向看,目前也是到了21周均線的壓力位了,所以短期大機率是要震盪整理的,而不是持續上漲。

    綜上所述,從外圍市場對我們大盤上證指數的影響與上證指數本身的小級別與大級別的走勢,結合去分析,上證指數出現持續上漲的機率不大。

  • 8 # 小米資本

    目前市場整體估值低於 16 年熔斷的位置,接近 08 年金融危機的估值,香港都已經低於

    08 年,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大空間?

    伯南克認為此次疫情像一場暴風雪,是一次性衝擊然後慢慢恢復的過程。我們疫情爆發時間短、控制快、損失小,復工復產之後經濟將快速反彈。其次看一季度信貸投放 7 萬多億, 降息降準也只是時間問題,錢多的時候業績再差也跌不到哪裡去。並且公募基金一季度新增份額五千億份,就算 30%是權益類,一千多億慢慢建倉也可以輕鬆託兩百點,不僅如此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倉位也就 85%左右,手裡還有大把資金等著買呢。這還沒說外資增加的主被動資金配置,因為中國市場尤其是優質公司相比海外的比價效應非常突出,未來最保值的不是黃金,更不是美元,而是 A 股的優質公司。

    反過來看,市場最大的利空從來都是供需失衡,即要麼加速發新股,要麼放開再融資, 但現在是限售股解禁也放鬆了,創業板註冊制也出來了,您說還有啥天雷?說利空出盡不過分吧!

    從結構來看,多數行業在走份額集中趨勢,市場結構分化,行業龍頭與指數走勢逐步脫鉤,垃圾票九死一生,漲跌之間此消彼長也很難讓指數再下大臺階。從時間看,指數 5 到 7 年一個輪迴,原有的高位套牢盤絕望而去,新生力量醞釀反撲,每波牛市都是從部分票的先創歷史新高開始的,而新高票多不是靠刺激突然拉起來的,是經歷時間檢驗、業績穩定後的硬核市值增長。現在有不少這樣的品種,所以一看真的是結構小牛具備雛形,當然這只是必要非充分條件,真正起來需要技術進步,制度紅利,或其他可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東西。 不要以為制度紅利很遠,發改委 4 月 9 日釋出的《2020 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和國務院同日印發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兩個檔案,一個指明城鎮化建設升級的方向,一個為繼續城鎮化破除制度障礙。這種改革政策的落地,最有希望成為中長期牛市的導火索,我們拭目以待!

  • 9 # 毛毛一獨行客

    現在的股市好像有一隻無情的手在託市,主要是為了完成發行股票的任務,上方套牢盤太多,股市肯定漲不上去,現在應該是賣出股票的時機,等待急跌之後再買入做短差!當然,最好的辦法是退出股市!

  • 10 # 鹿牛先生

    1.節前效應

    這個要追溯到5.1節前短期資金流向的一個邏輯,其實這裡有個比較簡單的邏輯推理,一般節前股市裡的資金是比較緊張的,大家要拿出來一部分資金出去消費,而今年有點特殊受疫情的影響,前幾個月基本等於全在放假,又因為對疫情有所忌憚,所以今年出國旅遊的基本沒有,國內旅遊的應該也不會太多,主要是怕聚集性無症狀交叉感染。綜上分析,今年5.1節之前市場的資金,並沒有表現出太緊張,從節前倒數第二個交易日的走勢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大部分資金要拿出去消費,就必須要在5.1節前倒數第二個交易日收盤賣股票,否則在假期裡面股市資金是出不來的,4.29當天盤面並沒有因為資金流出下跌,因此直接導致節前最後的一個交易日,和今天低開高走的上漲走勢。

    2.疫後恢復

    這次疫情國內在武漢爆發以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國家高度重視各地啟動一級響應,透過精準施策、科學防治、內防擴散、外訪輸入等一系列舉措,國家有力量、人民有資訊,防疫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此處應該為國家、為人民點贊。疫情得到控制以後,接下來經濟再次重啟,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循序漸進,目前看一切經濟工作井然有序進行,國內各地生活也逐步恢復常態化。因此較國外相比較,國內疫情防控工作是非常成功的,這是各地快速恢復經濟的基礎。針對目前的經濟環境和疫情帶來的影響,國家也出臺對經濟恢復的政策,比如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市場流動性的刺激、產業政策精準扶持、以及消費券方面的舉措等。綜上所述,疫情之後的經濟恢復,也是短期推升A股市場的內生力量。

    3.經濟制約

    從全球宏觀經濟長週期劃分,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可以分為4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經濟週期的輪迴都是有波峰和波谷的存在,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是波谷---波峰---波谷的閉合,一般分為擴充套件階段和收縮階段,全球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經歷復甦到繁榮的擴張階段之後,目前正處於長經濟週期衰退之後的蕭條收縮階段,而這種長週期下的蕭條階段可能會持續到2023——2025年。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因此受經濟週期蕭條期的制約,A股的反彈之路不會一蹴而就。

    5窮6絕7翻身?歷史規律可能因時間視窗錯配而改變。綜上所述,5月份行情已經出現開門紅,受節前效應、疫後恢復因素反彈行情短期大機率會有延續,但是整體反彈受經濟制約很難一蹴而就,大機率執行節奏會先漲後跌先揚後抑。

  • 11 # 專注就是未來

    沒問題,最後幾天的衝刺,3000點一定是壓力,回撥就在這幾天,有貨的準備賣出,沒有買的看看就可以了,重點關注券商,華為概念。

  • 12 # 一無所有海哥

    上證指數上漲是肯定的,只是目前在底部區域還要不斷的反覆震盪,把那些持股意志不堅定的震出來,還有就是對於新股發行應該進量少發。

  • 13 # 馨月說財經

    上證指數目前面臨著重要壓力區間,可以說是中期強弱的分水嶺,若能突破則可繼續看高一線,反之會依然維持震盪整理格局。

    (上證指數日線圖)

    從上證指數日線圖中可以看到,滬指目前正面臨日軌道線上軌壓力,日軌道線上軌壓力為2882,而週三滬指已經突破了月軌道線中軌2870,當前滬指的主要壓力位在周線中軌2917。若滬指近期有效突破2920站穩,則中期上看3100附近的機率增加,若無法突破則繼續維持震盪格局。

    訊息面上,美國商務部擬允許美國企業和華為共同參與5G網路標準制定,美股華為概念股備受鼓舞,而這也會影響國內的5G概念等板塊。

    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即將出爐,多地正面臨屬地內國資國企改革重要視窗期,未來相關改革有望加速與縱深,地方國企改革有可能會形成一波熱潮,這對股市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

    最關鍵的是,國內衛安局勢得以有效抑制,內防外控工作做的比較好,利於復工復產的快速恢復。工信部資料顯示,截至4月21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達到99.1%和95.1%。

    國內當前流動性充足,為復工復產在減稅降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比較到位,宏觀“六保”與“六穩”工作抓得很緊,在新基建等各項投資上力度明顯加大,這都利於穩定國內基本盤,這對維穩股市也是有利的。

    但國內經濟並非沒有問題,一是受外部影響外需恢復緩慢,二是內需增長也有些乏力。例如五一假日,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15億人次,同比減41.03%,旅遊收入475.6億元,同比減59.51%。這說明受衛安問題影響國內的消費恢復緩慢,這會給旅遊、餐飲、娛樂等帶來中長期影響,會影響居民就業與收入,將對企業生產帶來壓力,會影響今年的上市公司業績,所以A股看多也需謹慎。

    5月6日,A股市場主力資金淨流出25.8億元。雖然流出開始明顯減緩,但是依然沒有表現出積極態勢,而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尚不足以維持國內A股大勢格局。所以A股目前尚需要主力資金的支援才能有效突破,因此需要進一步關注量能變化,有增量則說明利於有效突破,反之需謹慎。就滬指而言,日成交金額需回升至3400億以上,才能持續上行,而目前日成交金額才回升至3000億水平,所以還需進一步提升。

    另外,美歐股市近期回升逐漸乏力,經濟資料越來越糟糕,不排除出現再次震盪的可能,美國三大股指執行已經出現了明顯分歧,納指偏強,道指與標普500指數表現謹慎且偏軟,而歐洲股市則受經濟資料大幅衰退影響,明視訊記憶體在二次下調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內盤難免還會受到外盤的震盪干擾,這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問題。

    綜合來看滬指當前處於大箱體運行當中,主要以周軌道線為主做箱體震盪,目前正尋求周線中軌的突破,能否成立,將決定後續能否進一步走強。

  • 14 # 醒獅63897572

    目前股市情形複雜,牽扯麵多,疫情經濟衝擊全球,各國股市走向不得不嚴重依賴政策,空頭們唯首是瞻,如若重大政策利好,無疑會走出一波像樣反彈,從這幾天看,A股越來越不像漢奸市了,持續上漲可欺。

  • 15 # 天府武安君

    首先回答你關心的問題上證指數是否上漲問題。我的答案是:近期三四年內,大機率波動區間在2400到3200之間,不要對短期行情抱有太大指望。如果你不是深套,我建議你先出來觀望下,等上證消化完創業板註冊制的衝擊後再進去,進去的點位在2600左右。

    扛過這中短期後,隨著中國國勢的崛起,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熱錢最安全的,收益相對最高的投資標的物。中國資產將價值重估,不僅是房產,股市也將迎來一場史詩級的大牛市,時間的跨度會超越你的想象,上證的高度,會突破天際,30000點也不是盡頭。

    看著現在上證不上不下的2800左右的區間是不是很無奈?放心,隨著創業板,主機板註冊制的逐步推進,金融市場配套制度的改革深入,中國股市擴容準備的完成,這場你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大牛市將向你走來。

    具體的原因以及前因後果,我在我類似的回答上都寫過,我就不重複了,你可以去看看我的類似回答。

  • 16 # 遊戲人間ABC

    經過最近兩個交易日,科技股從底部啟動,很多都有20%以上的漲幅,有年後那波的動力,滿倉科技股的開始擔心起來會不會打回去呢?現在到底是繼續持有還是減倉呢?

    這兩天確實是有點猛,現在要看好行業龍頭,只要龍頭不倒,氛圍濃厚行情就不會結束。加上兩會臨近,政策市比較強烈,密切關注主力意圖。

    隨著半導體產業鏈向國內的逐步轉移,預計國內材料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成長機會。未來5-10年是半導體材料的黃金成長期和投資期,並提出國產替代、技術升級和資本開支週期三條主線。

  • 17 # 繁星少年1

    肯定會逆勢上漲。但是長不了多少不會出現大長牛,除非股市進行大整頓,對盈利性不強的股票。進行退市處理。大A38年上市近4000家公司。美國經過漫長的200年才1000多家公司上市。上市公司絕對盈利性強。大a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和整頓,不能什麼公司都能上市。

  • 18 # 青楓研報

    上證指數能不能持續上漲?

    主要取決於宏觀(政策)面、資金面(增量放大)和技術趨勢形成三個方面。

    第一,宏觀層面有沒有邏輯支撐?短期來看,因為全球新冠疫情還沒有出現明顯拐點,海外經濟受疫情影響持續疲弱,國內經濟受外貿出口影響嚴重,內需消費還在進一步修復,全面復工還需要時間。

    第二,看成交量是否持續放大?成交量雖然有所放大,但暫時也看不出來在持續放大,我們判斷,上證指數要持續上漲,成交量必須要維持在3500億以上,而且是逐級放大的,水漲才能船高量增價才能升。大金融才是支撐上證指數持續上漲的風向標。

    第三,目前處於估值底部,技術圖形是否形成趨勢?從技術圖形來看,上證指數突破了重要的頸線位和重要的阻力位60天均線,你表現來看似乎有上漲的需求,突破頸線位有翻箱體的機會。

    整體來看,宏觀(政策)是道,量能(動力)是勢,技術圖形(黑馬圖形)是勢的表象,道和勢的組成是術的支撐,目前沒有得到支撐,所以上證指數沒有持續上漲的邏輯,但結構行情明顯。

  • 19 # 瑞雪兆先知

    中期內(2020年9月前),上證指數維持上升趨勢的可能性較大。

    根據江恩理論和天體執行週期,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來說,高點到高點之間,高點到低點之間,低點到高點之間,低點到低點之間的週期,都是3和4個月跨度的整數倍週期。這是江恩統計的,這個現象與天體執行3個月一個季度,1年4個季度有密切的關係,詳細論證基本上沒人能聽懂,也沒人會相信,但你自己統計會發現,這個現象是存在的。

    自去年4月以來重要的高點和低點所對應的3個月的整數週期參見下表。

    從該表可見,市場實際走勢出現的拐點時間,一般距離前期高點或低點的週期約為3個月的整倍數。值得指出都是,上表中均是按照90天(約3個月)的整倍數計算得到的日期,實際情況下因為存在大月(31天),可能會有2-3天的誤差,查表時換算下即可。

    根據我的經驗,一般前面1年時間跨度內高低點計算得到的週期點,至少要有3個點接近形成共振,才會在後面形成高點或低點。

    此外,按照江恩的說法,4個月的整倍數也會與自身或與3個月整倍數的週期點形成共振,我這裡偷懶就不製表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計算得到。

    按照上面的理論方法,後市值得關注的點有5月31日附近(3點共振)、6月15日(4點共振)、6月27日(2點共振)、8月4日(2點共振),9月5日(3點共振)。

    意見僅供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0 #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上證指數還會繼續上漲嗎?這個就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了。

    如果站在短期的角度,那麼上證指數的漲跌是受到訊息面和資金面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就好比,如果一個利好訊息出現,那麼短期的走勢就會上漲,但是如果出現了利空,則會下跌。

    甚至,一筆較大的資金流入或者流出,都會改變一個短期的走勢。

    而對於長線來說呢?

    短期的影響可能就不那麼顯著,而是根據一個週期,一個趨勢,一個規律所進行。

    因此,在股市裡,長線是金,中線是銀,短線就是破銅爛鐵。

    上證指數還會持續上漲嗎?

    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制定的是什麼投資策略了。

    如果是長線的角度來看,那麼A股處於的是一個長期向上的牛市通道,自然會上漲。

    而從中期來看,中報行情在7月落地,5月22日又是一個兩會的概念,自然也有題材和熱點。

    但是對於短期來看,那就是非常不確定了。

    因此,如果你是長線價值投資的,那麼無論短期的漲與跌都是一個佈局的好時機。控制好你的倉位,向上賺錢,向下賺股,就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但是如果你要做投機,你要根據短期的走勢預測去操作,那就會輸多贏少。

    就像一場馬拉松的比賽裡,你摔倒了,是不會改變最終的結果。但是如果是一場百米衝刺的比賽,你摔倒了,則會丟失了金牌。

    你品,是不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問男朋友別的女人是不是你喜歡的型別時的時候他說不知道啥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