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幸福時光86766

    才看到隻言片語碎片化的東西,不好肯定,也不好否定。如為了傳播正能量的東西決對值得肯定,但是就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價值取向,還值得深入研究。

  • 2 # 君子來說說

    其實我一直沒有開啟看,只是覺得突然就火了,我當時也是隻根據這個影片名字推測是取自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意。

    今天看到你的問題,我再返回去看了一下這個影片。

    我這裡就不提它來自B站這些等情況。就單單說說我看過影片之後的想法吧。

    作為五四青年節的一個影片,名字取得很有深意,祖國的青年人一代代的正在蓬勃生長,也在接受著這個世界的各種聲音。

    其實我很喜歡裡面的幾句話: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這讓我想起從最近幾年的網路情況,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很多人透過網路隻言片語去評價一個人,同時覺得網路隱藏了自己的面目,用偏激的語言去抨擊自己沒有了解的物件,聽風是雨。

    其實生活處處見美好,只是我們現在很多人有些浮躁了,多沉下心來,看看別人,多好呀。

    我昨天晚上在喜馬拉雅朗讀時,讀到一個片段:我們有兩個口袋,一個在胸前,一個放在背後,胸前的掛著別人的缺點,背後的掛著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常看到別人的缺點。

    搭配後浪裡面的這句話,我覺得很有感觸。

    現在太多的追逐熱點,但是又沒有很多有深度的文章、影片,會讓人難以下嚥。而且看過就忘記了,只有真正引起你的思考的東西,你才會真的參與並覆盤自己。

    後浪大概就有一點這樣的作用,其次也是從後浪引到B站後續的發展方向和戰略,所以也會引起更多群體的注意。

    不論如何,有自己的思考,喜歡它那麼從它裡面得到東西,就是你的收穫;若是不喜歡它,也是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切相互促進,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聲音和自我,才是正常的。

  • 3 # 七禾S

    近日B站的一段影片讓眾多網友的朋友被瘋狂的刷屏,由何冰老師演講的《後浪》引發眾多7080後的網友大批次的轉發,比如公司老闆、領導都在其中,反倒是90後和00後卻少之又少可以說是沒有,但就這麼一段影片卻讓B站又一次成為了朋友圈的頂流,上一次還是跨年晚會的時候。

    而這段影片名字為《後浪》,意思大概就是在說年輕一代人的生活與理想的追求,加上有何冰老師這個國家級演員登臺演講,公開點贊當代年輕人的風采,還搭配了UP主們的青春混剪,讓這一段年輕人不怎麼喜歡看的影片,卻感動了不少看客,在朋友圈中斬獲了超高的人氣,B站也讓7080後給瞭解了一番。

    要知道,影片中的《後浪》指的是“燃爆”的年輕群體,作為B站核心使用者的年輕人對於這似乎有些不為所動,反倒是在他們這只不過是在祝他們“青年節快樂”罷了,畢竟B站的官方名字中夾帶著表情符號,而這個是7080後難以看懂,就如同年輕人覺得表情包中“微笑臉”別有含義,但叔叔阿姨們卻經常使用,這又何談理解?

    同時,何冰老師作為一個接近70後的60後大叔,就給大家帶出了重點,影片的受眾範圍都是叔叔阿姨輩,畢竟他們會用“後浪”稱呼年輕人,但年輕人卻不這麼想,自古“長江後浪推前浪”,但“後浪”從來就沒有想過拍死“前浪”,而是“前浪”自己把自己拍在沙灘上罷了,所以不少年輕人看到這影片,都紛紛覺得“非常尷尬”、“充滿著說教的味。

    實際上,這段影片受到人群並沒有過於的劃分,不同時代出生的人所經歷的環境也是大有不同,就好像80後創業風生水起,90後難以從中分一杯羹,00後卻享受了父母帶來了的美好生活,所以前浪們並不能夠體會到“後浪”的感受,且兩者的區別在於“朝氣”,思維模式、心態以及人生選擇的不同,那麼感官世界也會有所不同。

  • 4 # TC櫻椛道

    《後浪》看過了,拍得很不錯,看著看著,我竟然覺得我也......

    其次,影片中的這些後浪青年們,用著高科技的產物、玩著手辦、坐著飛機、拿著昂貴的單反相機,玩玩高效能豪車,去國外旅旅遊聽聽演唱會,潛個水漂個流,去巴黎看鐵塔去南極看海鷗,這些後浪們天天都打著雞血,眼裡天天放著光,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著你們。看著你們的生活,我竟然覺得自己竟沒有活出一個人樣來。看著一個個精彩的鏡頭,我認為這影片不想火都不行吧。

    最後,我看著看著,竟然感覺我也是看著後浪的那一批。希望這些後浪青年們,不要辜負一個民族的期望,青年強則國強,可不是一句空口號,你們確實要承擔起青年的重擔,扛著民族的責任,捧起民族的希望。人家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流趴在沙灘上,我不但沒有趴到沙灘上,我竟然還撞到了礁石上,我拉了民族的後腿,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有同感。

    個人觀點看看就好,圖侵則刪。

  • 5 # 惟歡

    讀《後浪》,做為前浪的我,有股激情從內心被喚醒的感覺。疫情未退,經濟衰弱,國際形勢複雜的五四青年節,做為前浪的我們,非常希望我們國家青年一代,能奮發圖強,青春激揚,像《後浪》中說的一樣,為你們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做為前浪的我們,非常期待後浪們,心中有火,眼中有光,奔湧在時代洪流前頭。所以,許許多多人們,讀後都受到鼓舞了,受到激勵,轉發了,刷屏了,《後浪》一夜之間火了。

    但也不可否認,《後浪》做為商業廣告,策劃上的不接地氣和以偏概全,有些毒雞湯形式主義之嫌。讓大多數人激情過後,覺得少了些什麼。

    九零後不知不覺己接近了而立之年,他們這一代人生於中固改革開放大潮來臨之初,長於中國進入WTO,經濟迅速發展時期,他們有見識,有抱負,也有迷茫,其實,他們當中只有一小撮是吃牛排,玩跳傘,去旅遊的時代寵兒,更多的是在風雨中奔跑的快遞員,流水線上加班加點的普工,在路上掃街派傳單的銷售員。他們也是後浪,雖然,他們心中也有火,眼中也有光,但很多人拼盡全力,也擁有不了大都市萬家燈火中的一扇窗,更不用說向上突破,擠身精英階層。他們沒有辦法去浪,只能日復一日,養家餬口。

    青年強,而國家強,青年富,而國家富。我們的後浪們,應當不自滿也不沮喪,腳踏實地,日復一日,在普通人生活中,努力做好自己,用興趣來揚帆,以愛好來啟迪,就算在城市流浪,蝸居漂泊,也請別放棄,自己心中希望之光,奔湧吧,後浪,我們共一條奔湧河流!

  • 6 # 管家婆佳佳

    一、開頭很吸睛,因為這代人,很多都被上一代說是“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開頭是有爭議的,所以後續願意看下去,也就提升了完播率。

    二、後續是解釋“我看著你們這一代,滿懷羨慕”,說的很接地氣,很實際,確實是這樣,他們生在這個時代,直播就可以有選擇的權利,直接就可以有拿來享用的權利。所以,很打動我的是,真的不能用自己的經歷和過往來衡量現在的孩子。

    三、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這句也非常打動我,從另一個視角來分析了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著這個世界,他們有勇氣,有膽量,有執著,敢冒險,敢創造。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不具備的特質。所以經過它的引導,會漸漸發現,原來新一代的年輕人也是有很多的優點的。

    四、“不用活成我們想象的樣子,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支撐你們的未來”。這句話,也對我非常有感觸,我一下子想象到了自己的孩子,是啊,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規劃未來,讓他們活成我們想象的樣子。可是,那又會怎麼樣呢?真的應該學會放手了,要學會讓他們獨立去支配自己的生活,給他們選擇的權利。不要干涉太多他們的事情。只要樹立好了正確的三觀即可,未來讓他們自己去闖。更要相信他們是可以的。

    總之,這就是我看了幾遍後的真實感想,對我觸動很大。希望我在自己以後的育兒路上,能更多的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與給他自己安排與做主的空間。我是一位家長,我想一定會有更多家長會看到,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想法。

    所以《後浪》,不僅打動了現代年輕人,讓他們找到了知音。還讓我們這一代80後70後甚至60後,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所以火是必然,你說對嗎?

  • 7 # 伊人連小七

    “後浪”為什麼火了?

    中國古言有云:長江後浪推前浪。那麼後浪肯定是有一股衝勁才能夠推前浪的。

    大家都在轉發的“後浪”,到底是誰?都是怎樣的面孔?

    我認為後浪是年輕,是高光,是分享,是團結,是奮鬥,是正能量,是精英,是真情,是不乏有一顆赤子之心的後生。雖然媒體上對後浪這個詞賦予年輕人的重重壓力與光鮮,但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後浪代表中國新一股的年輕的力量,他們奮鬥,勇敢,堅強,面對困難勇於迎難而上,他們是祖國勇敢向前的代表。

    面對逆流他們反轉搏擊,迎難而上,爭取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就是後浪。

    青春的逆行者,就是後浪的其中之一

    他們是消防員,他們勇敢,不顧個人利益為了減少火源的燃燒,確保國家的財產以人民的利益。他們與熊熊烈火做搏鬥,是苦是累,他們沒有怨言,有些小同志甚至犧牲了。這人員就是後浪的代表之一。

    他們是站在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面對疫情他們不斷的去支援武漢,他們是團結,是幫助,是為人民服務的一員,是哪裡有需要就奔赴哪裡,是值得用高歌去讚美的。

    這些人員在戰鬥一線上,眾志成城,最後戰勝了疫情。

    國家一線工作者,也是後浪之一

    他們是在邊疆的國防戰士,為了國家的安全,不知道堅守過多少個日夜的站崗,多少個寒冬烈日,但他們都是無怨無悔,像邊疆的白楊樹一樣的挺拔。

    他們是警察,是教師,或者是清潔工,或者是國家的公職人員,大學生……是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主,把個人利益渡之邊外的人員。這些人就是後浪。

    後浪

    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 8 # 都挺好L

    《後浪》刷屏後,B站的股價更是在美股大跌的狀況下逆勢大漲近8%,截至收盤,B站收5漲.53%,市值飆升40億。

    《後浪》刷屏助B站漲近8%,今年來已上漲近50%

    在五四青年節的前一個晚上,B站(嗶哩嗶哩彈幕網)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後浪》在央視一套播出,並登陸《新聞聯播》前黃金時段。國家一級演員@人藝何冰 登臺演講,點贊當今年輕人的專業態度及自信、大氣等優秀特質,配合青春影像混剪,充分詮釋了年輕人表達自我,擁抱世界的態度。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及“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等臺詞也引起了70、80後人群的共鳴。

    在網路平臺上,《後浪》也是賺足了眼球,影片公開後,朋友間瞬間刷屏了!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我們這一代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

    那麼,

    奔湧吧,後浪!

    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1.3億“年輕”使用者吸引阿里、騰訊入局,4月獲得索尼近30億投資

    在《後浪》的短片中,B站提到,使用者規模已經達到了1.3億人。

    這一使用者規模與“愛優騰”等影片網站相比或許並不是很大,但B站的使用者質量卻是其他影片網站十分“羨慕”的。

    B站使用者的平均年齡十分年輕,剛剛20出頭。B站2019財報還提到,使用者每日的平均使用時間為77分鐘,新使用者第12個月留存率超過80%。

    此外,B站近期的使用者增長資料也十分亮眼。2019財報顯示,B站的月均活躍使用者達到了1.3億,同比增長40%,日均活躍使用者3800萬,同比增長41%,透過考試的正式會員數6800萬,同比增長50%。

    QuestMobile的統計顯示,B站是目前Z世代最集中的APP,Z世代佔到B站使用者的81.4%。

    年輕人一向是資本十分重視的使用者群體,能抓住年輕人的B站自然也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自上市以來便吸引了包括騰訊、阿里等重要戰略投資人。

    其中,騰訊在2018年率先開啟了對B站的投資。2018年10月,B站和騰訊宣佈,雙方已達成協議,騰訊將對B站投資共3.176億元美金,騰訊對B戰的持股比例將增至約12%。

    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2019年情人節晚間,阿里巴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檔案,宣佈透過全資子公司淘寶中國入股B站(bilibili)近2400萬股,持股比例佔B站總股本約8%。

    今年4月,在全球資本市場巨震的背景下,B站更是獲得近30人民幣的投資。4月10日,索尼宣佈以4億美金入股B站,該項投資也成了當月中國市場上最受關注的投資專案之一。目前,索尼是B站的第六大股東。

    索尼還表示,將借力B站年輕一代的核心使用者群及線上娛樂的強大實力,推動索尼娛樂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上市以來一直虧損,CEO稱疫情對B站影響不大

    雖然以十分優質的客戶吸引了巨頭投資者,但B站的利潤表卻使這些投資者比較“頭疼”。

    據財報資料,B站上市以來卻一直處在虧損狀態。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B站總營收同比增長74%至人民幣20.078億(約合美元2.884億)。這一季度毛利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102%,達到人民幣3.979億,實現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長。然而2019年第四季度淨虧損達人民幣3.872億元,自2018年3月份在美國上市以來連續八個季度處於虧損狀態。

    B站CEO在財報電話會上稱,“考慮疫情因素在內,一季度的總營收為21.5億至22億人民幣,環比和同比都有明顯的增長。公司業務比較多,不同業務受到疫情影響也不一樣,比如電商業務,受到物流方面影響,可能確認的財務收入會受到明顯影響,但是像遊戲和影片會員付費等業務,反而因為假期延長了一個多月受到正向影響。”

    他認為,綜合來看,短期對於B站整體影響不大。假期延長一個多月,對一季度而言,無論是使用者增長幅度,還是使用時長和活躍度都明顯超過預期。

    綜合自中國基金報、人民日報等

  • 9 # 一塊紅布矇住眼

    對於那些“前浪”來說,後浪符合他們的口味。畢竟他們經歷過中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他們看著今天的青年人吃著大米白麵,喝著各類飲料,玩著智慧手機,回想起自己當初吃窩頭喝涼水什麼也不知道的時候,自然會覺得今天的青年人令人羨慕。

    而對於那些過得不錯的“後浪”,這部片子也算是契合他們的生活,沒有加班,沒有996,只有手辦、旅遊、拍影片,何等滋潤?

    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青年,這個影片幾近嘲諷,誰從小就可以追逐自己的興趣?社會的資源到底與我們何干?房價高漲,疫情衝擊,無盡加班等等,這是我們正經歷的青春。人家住著群租房,吃著廉價外賣,根本不覺得自己這輩子可以買房,你還在那一個勁地說人家過得真好,罵誰呢?

  • 10 # 快樂凡凡

    契合時代需求。

    人滿足溫飽以後,就開始有提升精神世界的需求了,後浪剛好喚醒了很多人心中的潛在需求,活著不光是為了吃喝玩樂,除了這些,還要讓人生更精彩,更有意義,那就是為人民服務—服務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讓世界更美好。

    一個人為社會服務越多,創造價值越多,幸福感就越強。所以,《後浪》激發了人們心中對幸福生活嚮往的源動力,怎麼能不火呢?

  • 11 # 徐華建

    這影片帶給人的,只不過是把我們平時看到的影片再放出來了

    也就是把我們看到的優秀的年輕人中,挑出最優秀的一部分,給大家看

    這種成功內容是最容易收到無腦追捧的,所以火起來到處刷屏很正常

    我們以為是感動,實際只是眾多觀眾共同感情的影響,大家都感動,也就自我感動了

    這個影片的主基調就像是

    你用馬雲來激勵60後

    你用劉強東來激勵70後

    你用姚明來激勵80後

    你可以試試,看他們罵不罵你就完事了

    這就是那股違和感的緣由,這影片的內容和我們周圍的生活沒有很大交集,也就沒有很多的真實感

    我心中“後浪”的樣子

    不是穿著女裝坐在跑車裡,還皺著眉咧著嘴

    而是騎電動車送著外賣,也帶著充滿希望的笑容

    不是一興起就能飛到國外,痛斥著五星級酒店的缺陷

    而是哪怕被關起來鎖住,也要擦掉眼淚繼續奮筆疾書

    我所體會過的感動是什麼樣子呢?

    我隨著扶貧隊伍,走著歪七扭八的山路,到一個破舊的鄉村小學去,不到兩塊錢的筆本,孩子們抱著像見到了寶貝一樣。他們的眼神是我見過最澄澈的,他們對未來的期盼,直白到讓人心酸。

    這才是中國的希望

    再窮再苦,也絕對不會喪失走出大山的膽量與氣魄

    再難再累,也會挺起胸膛,一步步邁向未來

    而站在頂端那1%的,可以為所欲為的,可以“過想象中的生活”的

    個人認為,不適合來談什麼希望

  • 12 # 記錄生活的張張

    當我聽到《後浪》的時候,我的內心真的是澎湃不已。何冰老師上來第一句是”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實際上從話語當中呈現出了原本的代際衝突,即中年群體對年輕人的負向評判,而後,這個衝突被演講人消解與轉化成為了3個態度:滿懷羨慕、滿懷敬意、滿懷感激。

    我覺得《後浪》從中年人的視角出發,青年人又確乎存在於最好的時代:學習知識、享受科技、結交朋友、追求自我愛好、學會如何生活。更重要的是慈祥的前浪,給予沒出鏡的後浪,拍拍肩頭的肯定。浪的精神,後浪逐前浪,就是潮流奔湧一波一波,追逐推動,持續前進,既要往前奔湧,還要撞擊浪花。每一波前浪,都是曾經的後浪,每一波的後浪,也終會成為前浪,但是每一次撞擊都是浪的本質和意義,否則跟水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批評和否定僅僅是因為看不慣,看不慣是因為不瞭解,那就需要學習,而不是發聲。只是,我從很多的批評、否定和質疑中讀到的更多是羨慕嫉妒恨,他們生在了一個好時代,我們吃了那麼多苦,卻沒有......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美麗的浪花,奔湧的潮流,正因為錯過了,更要向前看、往前走,因為前面還有風景在等。無論年齡,能被正面積極的意義所振奮,這是它的初衷。

    撞擊和浪花是浪的本質和意義,浪,是人生必經的歷程,讓我們一起奔湧!

  • 13 # 被淋溼的信仰

    一群享受過社會主義福利的人,在鼓勵一群只有承擔社會主義責任的人。沒有太多對錯的東西,有的只是立場和境遇的差別。為什麼會火?因為有階層的碰撞。每個階層都有每個階層的自以為是,如果說火了,只能說明階層在融合也在對立。

  • 14 # 紫槐之桃

    後浪契合了當下社會大多數年輕人的思想追求,從開始被打上一代不如一代的標籤,到後來9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90後也在慢慢改變,成為社會擔當的一部分。

    1.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2.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3.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4.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我們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5.有生之年,能改變多少是多少,總之在努力,就儘量獻出自己的價值。

    6.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7.青年時期是豁達的時期,應該利用這個時期養成自己豁達的性格。

    8.一個民族年輕一代人要是沒有青春,那就是這個民族的大不幸。

    一句句話語,正中當下年輕人渴望得到贊同的下懷,正是現在這個社會的反應,也讓年輕的一代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 15 # 情感18樓

    這則影片是由bilibili製作,國家一級演員何潔出鏡演講,於5月3日首播於嗶哩嗶哩的短影片。

    在這則影片中,何潔代表“前浪”,面向青年一代,表達認可、讚美與希冀。

    那麼,這則只有三分鐘的影片,究竟為何而火?

    因為尊重。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影片的開頭,何潔面向鏡頭,向“前浪”發出倡議,“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接下來的大約10秒的影片,開始表達,來自“前浪”的,滿懷羨慕。

    一直以來,80、90後總是被貼上“不負責任”、“叛逆”等等這樣負面的標籤,年青一代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與支援。

    而在年青一代,也是新世紀的新一代少年,進入網際網路的時代,獲取與分享,變得更加容易,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透過網際網路,自由地學習一門語言,欣賞一部電影,可以去到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追尋遙遠的詩與遠方。

    因為認可。

    年輕的一代,從來不缺少“工匠”精神。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將傳統的變成現代的,將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我們嘗試將自己的熱愛用自己的方式和朋友分享,和世界分享,和世界乾杯。

    “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年輕”,並不意味著衝動,莽撞,不負責。

    相反,“年輕”,是“創新”,“活力”,“奮鬥”的代名詞,數不盡的青年,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中國的青年,中國的明天。

    有人說年輕人“玩物喪志,敗家”,可是你知道麼,中國的MC團隊,在《我的世界》這樣一個沙盒遊戲中,完美復刻故宮盛世實景,被故宮博物院納入永久收藏;

    有人說年輕人“崇洋媚外,忘本”,可是你知道麼,現在國內最早流行的《冰與火之歌》的翻譯本,是由屈暢這樣一位“非專業人士”翻譯而來,而許許多多的字幕組,不僅將國外作品翻譯成中文,也承擔

    有人說年輕人拍影片就是想做網紅,妄圖一夜爆紅。

    可是你知道麼,網紅李子柒拍攝的一系列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在國外最大的影片網站YouTube上爆火,讓世界網友看到了真地道的中國美食與文化;

    B站up主林晨同學拍攝的一系列關於武漢的影片,告訴了所有人,那個為了世界的安全而努力的,安靜的武漢。

    林晨同學vlog截圖

    甚至知名的漢服博主“錦鯉本鯉”,在2月的時候斷更一個月之久,只能拍一些工作日常,因為她還有一個身份——援顎醫療隊護士。

    因為“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其實平心而論,《後浪》這則3分鐘的演講,有些細節方面並不是那麼完美,但是這篇演講,卻道出了每一個年輕人的心聲。

    一直以來,年輕人常常因為追逐一些前衛的流行文化,而備受質疑與否定,甚者會說,一代不如一代,而我們的努力卻往往很難被看到,被認可。

    而B站一直以來承擔的角色,就是一個讓年輕人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自由地交流的社群,在這裡,你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藝,無須擔心嘲笑與非議,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同樣,在這裡,也可以用青年人的方式,表達對社會的關切,對世界的熱愛。

    與其說《後浪》是B站對青年人的五四獻禮,不如說,是社會對廣大青年的一次認可,與鼓勵。

    從今天起,做一個心中有火,眼裡有光的少年吧!

  • 16 # 精分家長

    剪輯中所呈現的,不能代表“後浪”的全貌,他們僅僅代表了“後浪”們的理想生活。

    《後浪》火了,並不是因為它製作得有多精彩,而是因為它引發的爭議。

    作為“五四青年節”宣傳片,製作方的初衷應該是展示當代青年的正能量和精神物質的豐富多彩。

    但是,它僅僅呈現出了當代青年浮在表面的一些東西,剪輯片段中高科技產品,因為愛好而學習,環球旅行等等場景,都取自B站頭部UP主的影片,他們只代表了當代青年的極少部分,他們可能擁有當代青年理想的生活狀態,但他們無法代表所有的青年。

    “前浪”們當然是抱著“羨慕”的眼光,因為在很年輕的時候享有這樣的物質和自由,“前浪”們不曾有過。

    可是這些,大多數的“後浪”們也不曾擁有。所以,這個片子,大多數的“後浪”不敢苟同。

  • 17 # 誤入藝林深處

    作為六零後,目睹後浪的奔湧向前。我兒子九五後,正趕上社會大發展的變革時期,原先對九零後一代,有點將信將疑,因為他們沒有經歷了艱辛歲月,基本是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優越一代,幾代人的期望,幾代人的奉獻,使得他們無憂無慮,享受著溫馨、甜美的生活,接受著最完整的教育。沐浴著的黨的陽光雨露,可以說生活在華夏大地,後浪們是幸運的、幸福的。B站推出的這一影片,可以說是五四這樣一個屬於年青人的節日,契合了幾代人的情感脈絡,容易引起共鳴,很有鼓舞和激勵作用。影片一經推出,兒子第一時間與我分享,令我眼圈溼潤,八0後、九0後的一代,他們正成長為時代建設的主力軍,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有理想,有抱負,心念祖國,放眼世界,世界觀和人生觀在我們前人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因此《後浪》更能觸動人的心絃,勾起前浪的懷想,令前浪感到無比欣慰。奔湧吧,後浪,很看好你們!

  • 18 # 首席投資官

    1、圈層。做任何傳播的時候,都要先鎖定一個圈層,並且儘可能在這個圈層引爆。

    《後浪》的刷屏,最大的原因就是激發甚至激怒了“前浪”這個年齡圈層,彷彿印證了那句“年輕人沒轉,中年人都在轉”的網路點評。但這句話,前半句不對,下文糾正。回看B站的這次社會化營銷的策略,也很有趣。

    文案上,找一箇中年人代表前浪,不僅狠狠地誇了一番後浪吧,還把一大片“同齡”前浪給得罪了。但整體做到了“燃”,彷彿,前浪看完了,比後浪更燃,成為刷屏的主力。

    2、熱點借勢。

    五四青年節,屬於年輕人的節日,但由於緊貼著五一小長假,幾乎被遺忘了。但這個節日,與B站的使用者實際上最貼,選這麼冷門的熱點,有一好處就是沒人搶,傳統媒體實際上還缺少內容呢,B站願意花錢合作,又是很燃的內容,何樂而不為。出發點挺好,時機也不錯,五四青年節,一個快被遺忘的節日,但“燃”卻很快被“吐槽”甚至是批評蓋過,引發更大出圈的同時,來引發了爭議。

    3、爭議。

    這是迄今為止比較突出的文案,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可以借鑑一下思路。

  • 19 # 武漢大城小事

    《後浪》的火,並不只是因為一個影片,一個人的演講。

    這是有一個背景的,即後浪們在中國抗擊疫情中表現得可圈可點,甚至有點可歌可泣,贏得了前浪們得尊重和認可,也給更多後浪們自信得理由。

    確實,90後、00後們在抗擊疫情中得表現,顛覆了前浪們對當代娃娃們的看法。先還是把他們當成長不大的孩子,以為他們這一代大多還在啃老,卻不想他們表現得這麼有主見,有擔當。

    《後浪》的火,更多是透過一個渠道,引發了前浪、後浪們內心的共鳴。

    《後浪》的火,也顯示出後浪們可擔大任,前浪們若沒什麼事,就可以安心的在沙灘上休息吧。

  • 20 # 南窗文化生活

    我看了,既沒有熱血沸騰,也不覺得尷尬,更不覺得噁心。

    這本來就是一個影片網站為五四青年節策劃的品牌推廣,但成功地掐準了不同年齡段的神經。影片的主題是我向來贊同的觀點: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就比一代強。

    它的文字也不算驚豔,並沒有誕生類似“你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樣的金句,被這麼多人瘋轉,鼓掌、搖頭或者吐唾沫,原因在哪裡?

    《後浪》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不同人的生存狀態,對世界的看法。

    那麼多人不喜歡,與其說不喜歡《後浪》這個影片,或者看不慣眼下的年輕人,不如說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羊九不全”是什麼意思?都說屬羊的人命不好,你贊同這種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