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五七七愛吃橙
-
2 # 魚兒媽媽愛生活
每個孩子都是家人手中的寶貝,老人帶孩也是想把孩子往好的地方帶,如果學壞了,媽媽們可以先跟老人說一下注意一下不好的習慣,讓老人再慢慢與孩子溝通聽媽媽的話,做一個好孩子
-
3 # 欽峻媽媽育兒經
如果孩子真跟著奶奶學習了不良的習慣,那麼一定要及時與孩他奶奶溝通。告訴他不要在當著孩子的面那樣做了,言傳身教,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只要大人改了不良的習慣,相信孩子很快也就糾正過來了。
-
4 # 追劇a迷
實際上不要責怪他,也不要將說謊等習慣都怪奶奶,孩子到一定的年齡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他有了自己的思想。糾正錯誤要一個個糾正,比如說謊吧,我覺得說謊 有很多原因,也就是變造,虛構事實,那麼兒童虛構事實的目的是什麼呢?你要分清楚,有的時候說謊是為了免於處罰、有的時候是為了讓大人注意他、有的時候想逃避一些事情,所以要分清楚什麼原因說謊,根據原因去引導。
-
5 # 是正一吶
要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這樣就會對父母的依賴性大,也就漸漸忘記奶奶教的東西了,望採納
-
6 # 使用者3781576695848
這就是奶奶帶孩子的難處。不帶吧,說不給養老,帶孩子吧,孩子的一切臭毛病都是奶奶慣出來的,不好的表現是跟奶奶學的。總之當奶奶的怎麼做都不對,無論怎樣努力都是出力不討好。請問你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婆婆呢?還是最好不找有婆婆的吧!
-
7 # 幼兒特色課
老一輩的生活習慣無形中會影響孩子,可能他們也不覺得,但是做為這時代的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已經養成的壞習慣要慢慢改過來,孩子還是跟父母更親近些,帶在身邊,多教育,多接觸優秀的小夥伴,多看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也很不錯,小孩子還是很好改的,之前朋友的寶寶被奶奶帶的每天睡前玩手機,後來朋友自己帶孩子,大約十天,改過來了,你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堅決得改正!
-
8 # T花K鹿H
不聽媽媽的指導真的完全是婆婆的原因?有的家長就是這樣很多的時候都是自己不管或是縱容,到管不了孩子了就怨這個怨那個,就是不找找自己的錯都是人家的,從不自己找找自己的原因。
-
9 # 慢半拍的孩子
既然你知道是跟著奶奶學的壞習慣,那你可以不讓奶奶帶啊!
孩子學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都會有個過程,當你發現孩子有壞習慣的時候,要及時的更正,跟著奶奶學了壞習慣,那說明你找到了根本原因,那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就簡單了,你自己帶孩子,慢慢的再把孩子的壞習慣改過來,那麼我要問一句,你既然知道原因了,為什麼不自己帶孩子?
孩子奶奶已經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並且這種生活習慣已經伴隨了她大半輩子,你讓她改,這個我覺著不太現實,她也疼愛自己孫子,只是與你的表達方式不同,也許她的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但是請你尊重她,可以試著與孩子奶奶商量一下,把問題解決掉,這也是家庭和睦的基礎。
經歷過飢餓的人才會珍惜糧食,同樣是教育孩子珍惜糧食,你與孩子奶奶的教育方式就會不同,你看著孩子沒有吃完飯,你會教育孩子要把飯吃完,要節約糧食。而孩子的奶奶就會教育孩子要把飯吃完,掉在桌子上的也得吃了,也許在你看來掉在桌子上的就有細菌不能吃了,誰的教育更好,對不同時代的人產生的效果也不同,當然了這只是一種假設。
再說了你也沒說孩子學習了什麼壞習慣,是飯前不洗手啊,還是便後不洗手等等,我想孩子的奶奶對孩子的愛不比你少一點。所以不要自認為跟愛孩子而強加給老人你的東西。
-
10 # 浩嶽媽媽的vlog
大家好,我家老大也是奶奶帶大的,直到5歲才和我生活在一起,當然的確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我們也是慢慢改過來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但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指責奶奶,媽媽只需要好好是去關心孩子,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愛,他自然的就會和媽媽學習一些習慣。
2.每個習慣都是慢慢改過來的,我們可以有計劃的改正,比如一週改正一個不好的習慣,千萬不要急躁,更不要一改不好就打罵孩子,這樣孩子會更不喜歡和你在一起,習慣就更不好改了。
3.媽媽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觀點,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要孩子一哭鬧,媽媽就捨不得了。
我相信,只要媽媽有耐心,有長期堅持的恆信,孩子的壞習慣一定會慢慢改過來的。
-
11 # 疏影松月
習慣,不論好壞,都很難養成,必要條件是重複和時間成本。所以我只能說婆婆帶孩子很久,你帶孩子比較少。你的孩子學習了壞習慣,這個我信,但是我相信你婆婆一無是處的話很難活到現在,所以你孩子也學到了一些好習慣。所以,希望你努力陪孩子更多時間,幫他改掉壞習慣,不要再糾結這個壞習慣哪裡來的,就像你沒有關注好習慣哪裡來的一樣。
-
12 # 真真在生活
首先,你應該做的不是直接和孩子的奶奶溝通。而是先和孩子的爸爸溝通比較好。媳婦和婆婆最好不要直接產生矛盾。晚上關上房門私下和你老公好好說說。也別讓你老公直接就跟他媽去說了。這樣你婆婆會覺得你在告狀。讓你老公在他媽又教孩子不好習慣的時候再說會比較好。同時建議你也要跟你老公強調好,你對他媽本人沒意見,只是希望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關愛教育。在對孩子進行矯治時,家長要多給予孩子愛護和同情,態度要親切,不要輕易呵斥、恐嚇和打罵。採用兒童行為觀察記錄法找出孩子背後原因!根據影視動畫片的事來反映給他,讓他自己感覺自己有沒有村,足夠的耐心。幫他慢慢改掉壞習慣!
-
13 # 常春藤之路
不可能聽媽媽的 - 因為這樣做既否定了奶奶,也否定了自己。媽媽最好的辦法,就是肯定其中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不提,假以時日,慢慢薰陶也就改了。
-
14 # 我是你們喜歡的高大姐
只能慢慢來,告訴他壞習慣是不對的,以後千萬別這樣,做錯了一定提醒他,以後會好的,千萬別打罵,要不壞習慣沒改,打人,罵人學會了,家長是笫一任老師。
-
15 # 天蠍時光車
跟奶奶學壞習慣?不知媽媽有沒有壞習慣?他兒子都帶的令你滿意,她孫子就帶出壞習慣了?
嬌性!依我看為了你的寶貝兒子沒有壞習慣,就不要讓奶奶帶了!
自己帶多好,教的都是好習慣,即使累點,不工作了,整天在家鍋碗瓢盆,但能教出一個滿身好習慣的大天才,付出再多也值啊!
-
16 # 嘉徽媽咪講故事
看看是什麼壞習慣,是對自己身體有害的還是會影響別人的還是你看不慣的。
如果是對自己身體不好的,引導孩子愛護自己的身體,透過看繪本或者這一類的動畫片薰陶孩子保護自己。
如果是會影響別人的,有可能會演變成違反社會公德法律法規的,要立明確的規矩,如果犯錯要懲罰。
如果是你看不慣的習慣,比如你希望孩子飯前便後進門洗手,不要趴在地上玩,要乾乾淨淨的,但是奶奶好像並不在意,像這種情況,那就得看是誰在帶娃了,誰帶孩子誰說了算,這個時候適宜抓大放小,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了。
如果你說的話孩子不聽,也要考慮為什麼,是因為你沒有走進孩子的心裡,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愛和理解,沒有和孩子建立親密依賴,孩子內心沒有把你當媽媽。
總之,想讓孩子有個好習慣,父母以身作則是一方面,搞好親子關係,讓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
-
17 # 匆媽育兒
孩子跟奶奶學習了壞習慣,不聽媽媽指導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首先,與奶奶溝通,讓其不要繼續這些不好的習慣。
由於老人的生活習慣和教育理念不同,導致教育方式可能會有些不妥,這時候要及時與家裡的老人取得有效溝通,杜絕不良習慣的養成。
其次,媽媽要多些時間陪伴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由於工作的原因,沒辦法過多的照顧到孩子。父母只有多關心愛護陪伴孩子,才能與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取得孩子足夠的信任。只有這樣,孩子也才能聽從你的指導。
最後,當孩子改正後及時給予表揚。
一個不好的習慣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引導才能改正,當孩子改正後我們要給予及時的表揚,這樣也會讓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去做。同時在引導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耐心引導,給予適當的支援與鼓勵。
孩子的行為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當孩子出現不良習慣後家庭所有成員必須要統一意見並及時引導其改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18 # 成小蝶
如果孩子跟奶奶學習了壞習慣,最好是先和老人家溝通,但是這些習慣也有可能跟了老人家大半輩子了,你叫老人家完全改了也有點難。
我說下我家的案例吧,我以前因為工作原因,孩子5歲前都是奶奶帶的,我儘量保持一週回家一次。
還好我婆婆比較開通。這期間我寶寶看到我是直接說不要媽媽了,賣掉媽媽。這樣的話不止說過一次兩次了。我也說不得他,完全不聽。我也很生氣呀,孩子怎麼會說這些,那肯定是有人說過媽媽不要他,或者有人講過類似的話語,我肯定忍不了,找機會和奶奶說,她還好像很有成就感一樣,和我說,有時候聽到我兒子做夢都說這些。我會很嚴肅地對我婆婆說,我在外面工作這麼辛苦都是為了給好點的條件給孩子,不論這話是他自己說還是有人在他面前,我希望奶奶你可以幫他糾正,媽媽是在外面工作,不是在外面玩,媽媽工作這麼辛苦都要趕回家陪你,你不要說不要媽媽這些傷透媽媽心得話。我和我婆婆說,現在的孩子比較聰明早熟,不好好教導叫我怎麼能放心出去上班?還有有時候老人家會說一些髒話什麼的,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當面說,孩子會覺得你這麼大反應,好像很有趣。要過後和老人家,還有孩子說,這些話是不對的,沒有禮貌的。一般我這樣做我婆婆都會改一下,或者和孩子多說媽媽的好。讓孩子親近我。
-
19 # 我要漲工資
三歲前的孩子,誰陪時間多孩子就是誰的!孩子即使不跟奶奶學了壞習慣,也會跟周圍的小朋友和大人學習一些壞毛病!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你的問題我現在也正在遇到!首先,我們要跟父母溝通,在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細節,育兒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其次也要指出孩子的這個毛病是不可以的,例如說髒話罵人!如果屢教不改,父母可以落實懲戒!同時也要當著孩子面指出奶奶這個習慣是不對的,有什麼危害!作為孩子的媽媽或者爸爸,可以代自己父母真誠的鞠躬道歉!我親自試過這一招,非常管用!特別是對於孩子開始學說髒話這個事情。我是寶爸,育兒路上有你有我,加油!
-
20 # BoBo育兒經
孩子跟奶奶學習了壞習慣,不聽媽媽的指導咋辦?首先寶媽要了解清楚,孩子為什麼跟奶奶學習了壞習慣,不聽媽媽的指導。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寶媽缺席了孩子的早年撫養,奶奶帶的多。
我們都知道,孩子誰帶的多就跟誰親,誰撫養孩子,孩子就跟誰建立依戀關係,0-3歲是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媽媽沒有參與孩子的撫養,或者帶的少,主要是由奶奶帶的話,孩子就跟奶奶建立了依戀關係,依戀關係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基礎,如果父母跟孩子沒有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以後的教育會很困難,就像寶媽提出的問題,跟奶奶學了壞習慣,孩子不聽媽媽的指導。那是因為,孩子跟奶奶親,跟奶奶建立的依戀關係,聽奶媽的話。
2.奶奶寵溺孩子
現在的父母都比較講究科學育兒,會限制孩子的零食飲料,玩具,看手機,電視的時間等等。而孩子又特別喜歡吃零食,玩手機。很多老人又特別寵孫子孫女,隔輩親,什麼事都依著孩子,什麼都給孩子吃,什麼都給孩子買。只要奶奶給孩子零食吃,給孩子手機看,孩子肯定跟奶奶親,聽奶奶的話。而不聽媽媽的指導。
3.奶奶說了媽媽的壞話
經常跟孩子說媽媽壞話的老人也確實存在,有時可能是無意之說,很多老人特別是奶奶,會跟孩子說:“你媽媽不好,都是媽媽的錯,你媽媽不要你了”等等。孩子聽的多了,自然就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對媽媽產生了偏見而不聽媽媽的話。
綜合這3點原因,當孩子跟奶奶學了壞習慣,不聽媽媽指導時,寶媽可以這樣做
1.多陪伴,多照顧,多關愛孩子,孩子小的話,可以帶孩子睡,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依戀關係,孩子才會聽媽媽的話。
2.跟孩子奶奶好好溝通,跟奶奶說清楚,某些壞習慣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如果說不聽,就找些專家,醫生,或者有權威的人士發的有關某些壞習慣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的文章,或者影片給孩子奶奶看。普通人的話孩子奶奶不聽,權威人士的話她就會聽,這就是權威效應。
比如,我兒子一個月大的時候,我媽就要給我兒子把屎把尿,說也說不聽,帶我兒子去做保健的時候我就帶上我媽一起,問醫生可不可以把屎把尿,醫生說我媽在旁邊聽著,回去之後就不會給孩子兒子把屎把尿了。
3.把愛說出來
經常跟孩子說:“媽媽愛你,媽媽不會不要你,媽媽會保護你的”。讓孩子信賴自己,讓孩子有安全感,孩子才會聽自己的話。
回覆列表
看孩子年齡,如果六歲以前那就跟奶奶分開,慢慢糾正孩子的習慣,當然初期孩子可能排斥拒絕配合,或打滾,或哭鬧,如果這樣的表現就看著他去哭鬧打滾,不要罵也不要喊,就在他的旁邊看著,靜靜的看著他所有的動作,不要玩手機。等他哭鬧夠了的時候把他拉過來,輕輕的抱一下之後說你的要求是什麼,再帶著孩子一起去做。這時孩子安靜之後他還會看你的臉色,真的沒有辦法時那就會妥協,當然下次有可能再犯,但最多四五次之後,他會發現之前的方法已經不能用了無效的,那麼會慢慢的接受改正。
當然這是無理取鬧的解決方式。如果是孩子沒有禮貌,亂丟東西的情況就是另外的方法,當然這些也是可以借用一部分,最主要就是以身作則。你希望孩子有禮貌,懂規矩,那就自己開始作起,家裡相互之間的幫忙及時說謝謝,收拾家務說謝謝,真勤快,媽媽太喜歡這樣的表現了。類似的這種多講出來,孩子會收到鼓勵,願意繼續做下去。
還有就是另一半的配合,因為家庭的教育父母雙方都是需要參與進來 ,並且達到有效的溝通。如果就你在關注和引導,但有人拖後腿的話那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所以一定要夫妻溝通好,觀念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