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21 # 理財迦

    朋友們好,標題有些籠統。因為銀行是理財產品集散地,既有他自營的理財,又有代理代銷合作的,且不同的理財產品風險也不盡相同,有一些理財產品本金,的確是有可能掉的,而有一些則相對於穩健甚至保本。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

    首先,來分享,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分級,以及掉本金的機率:

    如上圖,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有明確的風險分級,從極低風險R1至高風險R5,共5級。隨風險等級不斷升高,掉本金的機率增加。

    小結:結和實踐R1到r2,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掉本金的機率相對較小,適用人群廣泛穩健。

    其次,來分享一些,銀行理財,不容易掉本金的產品:

    1,銀行低風險活期理財,保本理財。活期理財的特性,這類產品,風險等級多在R1~R2相對較本金的機率較小。年化收益率在2%~3%之間居多。

    2,商業銀行特色存款。這類產品期限從7天,到5年不等。通常有明確的本金保障,收益較為固定。年化收益率在3%~5.05%之間,各大平臺有售。

    4,保險理財。保險與銀行合作,面向居民儲蓄的保險產品。受保險法保護,本金的安全性相對較高。不容易掉現金價值(本金隨時間而變化的實際價值)。

    5,結構性存款。本金明確保障,浮動收益年化收益率4%左右。

    小結:在銀行買理財真的有許多,不容易掉本金的產品。

    最後,來總結分析:

    在銀行買理財,的確是有風險。

    但另一方面,銀行理財面向大眾,其中,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掉本金的機率較小,收益,受風險因素影響,不能達成的機率也小,適合大眾化穩健,謹慎理財。是咱投資人,安心開心,投資理財的好朋友。

  • 22 # 立馬財經

    在銀行買理財有風險嗎,本金會掉嗎?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即便是銀行的理財,也是存在虧本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問清楚投資的方向。

    當然,一般銀行自有的理財是在R2的水平上,雖說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非常低,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的問題。

    就好像餘額寶一樣,他是屬於貨幣基金的範圍,同樣是不保本的。但是由於其低風險的情況,所以接近於保本的情況,所以對於是否有風險的話,我們還是要存有謹慎的態度。

    只要你的風險評級適合,你就不必太過擔心這個問題。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接觸於期貨型別的,除非你是資深的投資者。

    在銀行想要買到保本的產品怎麼辦?

    簡單,你就買結構性存款或者大額存款就行。

    結構性存款就是在保本的基礎上獲取更高的收益的。

    保本就是最實際的。

  • 23 # 多財多毅財富資訊

    銀行理財虧損會損失全部本金嗎?

    在此處借用一下,今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華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18陸家嘴論壇”中, 郭樹清在主旨演講中告誡消費者投資的過程中要注意風險的話。

    郭主席說,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金融投資本來就是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買銀行理財產品也是投資,有時也有風險。

    銀行理財分為銀行自身發行的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不需要收管理費,代銷的需要收管理費。

    這裡我們再回到問題中,銀行有許多理財產品,相比銀行儲蓄,這些理財產品既能保證相對安全,又有比較可觀的收益,因此購買的人還是很多的。通常銀行理財會要求5萬起買,年化收益大概在4.5%左右,舒心了一下,在主席劃的安全範圍之內。

    那銀行理財有沒有可能虧損?

    我們一直都說銀行理財屬於穩健類的理財產品,安全級別較高,與貨幣基金的風險一樣低。雖然現在的銀行理財都是非保本的,但真正出現虧損的情況極少。所以,銀行理財有可能虧損,但虧損機率非常低,即使虧損了,虧損金額也不大。

    所以,在購買之前我們就要多留點心,挑選些較為安全的銀行理財產品。

    當然這裡需要插入一句題外話,如果你購買的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的且銀行正好破產,那麼只能說需要節哀順變了,在你的本金非常龐大的情況下它基本上打水漂了,因為國家規定,銀行破產,最多賠償儲蓄存款不超過50萬元。不過這種可能性也是極小的。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有5個風險等級,等級越高對應的風險也就越大

    總的來說銀行理財可以分為:

    1、保本浮動收益:保障本金安全,但是收益不固定,有浮動

    產品代表:國債、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理財、保本理財、年金險

    2、非保本浮動收益:銀行理財2-3級,不保障本金安全,且收益不固定,有浮動;

    產品代表: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

    3、高風險較高收益:銀行理財4-5級

    產品代表:指數基金、混合基金、私募基金

    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最好自己心理就有個數,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可以選擇多一點理財方式,或者多挑幾家可靠的銀行。在找到適合自己得理財產品,一定要看清楚理財產品的認申購協議書以及產品的說明書。

  • 24 # 懲惡先鋒

    虛擬金融賺大錢,就是利用不勞而獲的心理,那些在電話裡忽悠“退舊買新”賣保險的,純粹是一種騙局,他們非法買賣使用者資訊,誘導中老年人退保,購買坑人的分紅或返還型產品,虛假銷售。賺取高額佣金,提成50%,遇到此類詐騙,應及時報警。

    切記主動找上門的沒有好東西,畢竟買保險的“韭菜”割不完,賣保險的“騙子”消不滅。

  • 25 # 斜槓中年Cindy

    答案是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一些不保本也不保息的肯定有風險,也有可能損失本金。

    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就分為保本保息,保本不保息,不保本不保息等,此外還有各類代銷的理財、基金、保險、資管計劃等。其中有一些產品其實已經脫離了“收益穩定”“風險低”的範疇如果還停留在銀行購買的產品一定就安全的概念中,忽視產品介紹和風險提示,就容易出問題

    那麼我們怎麼避免呢?今天跟我一起看看銀行理財中的三個坑:

    除了銀行自身開發的理財產品外,你在銀行能買的的,還有一類銀行作為中介幫忙銷售的理財產品。這裡面就有一些比如資管計劃、混合型基金等等,風險會大許多,如果碰上行情不好可能就出現了新聞裡的情況了。所以大家去買銀行理財,一定要注意檢視有沒有“代銷”的說明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透過銀行理財的說明書,看看有沒有這個C開頭的14位程式碼,如果沒有那就需要提高警惕:

    請詳細閱讀理財說明書

    有些同學買30天銀行理財,交錢之後,前前後後50天才拿回。

    也就是說錢白白空置了20天沒生錢,這樣的產品表面看著收益率好像4.8%,實際上可能只有3%

    所以大家買銀行理財,除了注意是不是代銷意外,還要選錢拿回來最快的品種,比如我隨意選了一個銀行理財,標榜是91天3.95%的收益率,但資金佔用了101天,他的實際收益率是多少呢?

    這個產品買完賺到的錢是10000*3.95%/365*91=98.5元;

    但因為資金佔用101天,平均每天賺98.5/101 = 0.97元;

    365天賺0.97*365 = 354元,1萬元1年賺了354元,年化收益就是354/10000 = 3.54%,只有對外展示的3.95%收益率的90%。

    現有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對收益率的展示一般有兩種

    一是“業績比較基準”。

    二是“預期收益率”;

    新產品普遍都用“業績比較基準”的新稱謂,【收益率僅供參考】;

    而老產品多用的“預期收益率”,【一般都能達到】,收益的確定性更高。

    所以如果你看到兩個各方面都差不多的銀行理財,更推薦選擇收益率表示為“預期收益率”的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沃爾沃XC60和凱迪拉克XT6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