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歷史及文化

    主要原因,無論在史書還是在演義當中,都曾提到關羽這個人十分傲氣,他撫卹士卒,但對於權貴卻相當不在眼裡。

    人一旦有傲氣,便容易目空一切,以為自己可以包打天下、無所不能。

    下面細數關羽犯下的錯誤

    第一,關羽和自己人麋芳、傅士仁關係不和,卻令二人駐守要地。

    二人負責後方軍需供應,關羽又對二人嚴加督促,使二人心生懼意。另《三國志》註解裡曾有記載,南郡城中失火,關羽因此責罰傅士仁,傅士仁因此懷恨,所以孫權一派人來做工作,傅士仁便降了。

    第二,關羽對敵人呂蒙、孫遜過於低估。

    關羽敗後,衍生出出兩個詞,一個叫做大意失荊州,以此來形容對敵人判斷不夠準確,導致自己重大失誤。另一個叫做扮豬吃老虎,這正好是用來形容陸遜的。為了奪取荊州,陸遜與呂蒙定下計策,呂蒙假裝生病,由無名小卒陸遜代職。陸遜一上任,便給關羽寫來一封書信,這信的原文《三國志》裡有,大意就是誇獎關羽對於禁這一仗打得漂亮,我對您那是無比景仰。在這信中,陸遜還假模假式地勸說關羽,要提防曹操老賊再派人來攻打。這封信,一是拍馬屁,二是假提示,一副為了關羽好的樣子。關羽看完之後,覺得陸遜小兒不足為懼,這才調動軍隊去打樊城,放鬆了荊州防守。

    第三,關羽對於別人的建議聽不進去。

    這些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但在《三國演義》中,多有相關的描述。其中有一個補充的細節,關羽手下的文臣王甫曾提議,要小心東吳偷襲荊州,關羽便命人在沿線築起烽火臺,一時預警便可回兵,自以為萬無一失,結果被東吳白衣過江給偷襲了。在麥城突圍時,王甫勸他走大路,關羽偏要走小路。他認為東吳之軍隊擋不住他,結果兵敗被殺。

  • 22 # 華盛盾

    性格決定命運。關羽大意失荊州歸根結底就一個字:傲。曾國藩說過: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大家還記得桃園三結義他們是怎麼認識的嗎?是關羽不服張飛兩個人打架,劉備出來勸架。不打不相識認識的。縱觀關羽一生他就服劉備一個人。這到不是劉備有什麼本事。而是他的劉皇叔身份。在關羽眼裡除了漢庭,其他都是垃圾,他根本不放在眼裡。就從他一直儲存著漢獻帝封他的“漢壽亭侯”印可以看出來。這就是他平時為什麼總閉著眼,很少睜眼看人,意為不屑一顧。

    群雄逐鹿董卓時,華雄連斬俞涉、潘鳳二將耀武揚威,各路英雄驚慌失措。關羽只是閉眼冷笑。胸有成竹的他,曹操奉酒於他壯行,他都示意暫且放下,根本就沒拿華雄當回事。果然一個回合斬華雄於馬下,提頭歸來其酒尚溫。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已經驕傲的看不起在坐的各路諸侯。所以看事不協,他們三兄弟揚長而去。

    下邳失敗,關羽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失敗。但對於曹營來勸降的張遼,他卻傲然視之正義凜然,以約法三章為條件,即:降漢不降曹;對方要照顧好劉皇叔的兩位夫人;不管天涯海角只要知道劉備的訊息就走人。牛逼吧。!除非是曹操心胸開闊唯才是舉才能同意。換作別人早就把他殺了。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錦衣繡袍,美女。關羽何曾言謝。在他眼裡都是應該的。何其孤傲也。斬顏良誅文丑天下震動。關羽的神情可是說是傲視天下。在過五關斬六將可以看的出他的驕傲,對阻擋之將他總喜歡先口頭威脅:你比顏良文丑如何?意思天下名將都是我刀下之鬼,何況你們這些無名之輩。

    在劉備集團裡,關羽始終獨當一面。和劉備只是兄弟關係,沒有上下級分別。劉備也只是以兄弟之情調動他。軍師諸葛亮根本指揮不了他。即使劉備授權諸葛亮印信令箭。若沒有劉備發話他也是不聽的。劉備得諸葛亮形容為如魚得水。關羽遇到大戰戲謔說:“讓屬水的去打。”可見他根本不把諸葛亮當回事。赤壁之戰他雖然和軍師立了軍令狀,照樣華容道放走曹操。他知道諸葛亮奈何不了他。在他看來劉備即關羽,關羽即劉備。大哥不會殺他的。所以對於劉備封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他作為臣子卻敢說東道西。並聲稱不願與黃忠老將為伍。揚言要入蜀挑戰馬超。若不是諸葛亮的一封信:“馬超只可與翼德並駕齊驅,那能比得上雲長超凡絕倫”。才打消他的氣憤。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諸葛亮為了大局在恭維他。而關羽卻將軍師來信遍視群臣。意思是軍師都說我天下第一。何其淺薄驕傲啊。

    鎮守荊州,責任何其重大。關羽卻視為兒戲,竟單刀赴會。連其兒子關平都看不下去。說父親以千金之軀,隻身冒險前往,萬一遭遇不測,怎麼對得起叔父的重託啊。關羽卻不以為然,說江東鼠輩我何懼哉!這是的關羽不光是傲,已經狂妄自大了。諸葛亮入蜀前,交代他要聯吳抗曹,他口頭答應卻當耳旁風。孫權想和他結為兒女親家,他卻把前來說媒的人打走,並說:虎女焉能嫁犬子。劉備割四郡給孫權他也不交割。還對前來辦交割手續的諸葛瑾惡言相向:若不看在軍師面子上,連你都打。孫權能不氣嗎?聯盟破裂了,你好好把守荊州方為上策。他卻在沒有劉備的授權下私自攻打樊城。讓他不以為意的白衣秀士呂蒙一夜襲取了荊州。可見他平時太傲慢軍士敢怒不敢言,也不怎麼得軍心。不然也不會這麼快都投降了。敗走麥城求救孟達、劉封,卻得不到相應。可見他平時太傲慢自大得罪不少人。

    由此可看出,關羽不是敗在武藝之下,而是敗在性格上,傲慢的性格隨著年齡越來越多,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目空一切。加上大哥劉備的一路寵幸慣著。想不失敗都不能啊。

  • 23 # 史客不輕鬆

    公元220年,關羽關二爺敗走麥城,被呂蒙部潘璋部將馬忠所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大意失荊州”說的就是這一段。其實關羽之死不僅僅是“大意”而已 ,更多的原因是其孤傲,自大,目中無人。二爺一生忠肝義膽,武功蓋世,確實有驕傲的資本,但凡事過猶不及,適可而止,一昧的高高在上,不知收斂,終究會犯了眾怒,釀成大禍,一發而不可收拾,可悲可嘆!公元199年,曹操攻下下邳,處死呂布後,就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關羽大喜過望,道了聲,有此馬若有兄長劉備的音信便可一日可見,讓曹操頓時陷入冰窖一般,心如死灰。曹操首下的大將們更是怒不可竭。這雖說是忠義之心,但這種狂勁在寄人籬下的時候仍然如此目中無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不是曹操死要面子攔住,那幫大將們早就衝上去廝殺了。尤其是到“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殺了龐德後,曹操也是怒火到了極點,命令徐晃帶著自己的兒子要殺盡關羽的荊州兵。曹操如此愛惜關羽的才能,為啥最後這麼憤怒,原因只有一個,忍不了他的傲氣。在看看關羽另一面。公元200年,孫權派諸葛瑾過江面見關羽,提出聯姻,讓關羽之女關銀屏嫁給孫權之子,促使兩家結成秦晉之好,共同抗曹。不料關羽一抹長鬚,向著席下的諸葛瑾怒喝道:“虎女焉能嫁犬子?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諸葛瑾面面相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代雄主孫權盤踞江東數十載,稱得上和曹操,劉備平起平坐之輩,卻被關羽的傲慢和偏見,無情的羞恥。後來孫權知道後,怒極反笑道:“他是虎,而我倒成了犬了”!這話也給關羽日後種下了無盡禍根。而呂蒙多次被關羽戲稱東吳阿蒙,不足為懼,讓呂蒙心懷恨意。再加上呂蒙的兩位前任周瑜,魯肅無不是在荊州問題上或氣死,或抑鬱而死,讓呂蒙越發的奪取荊州之意更加強烈。魯肅曾說過,周瑜只恨在於孔明,而呂蒙之怨在於關羽。所以說呂蒙為了打敗關羽可是煞費苦心,經過多謀籌劃,辭病不出,白衣過江,奇襲荊州,瓦解軍心等一系列計謀操作下來,關羽已經是兵敗如山倒,一敗塗地了。最後死在麥城臨沮,真可謂窮途末路,英雄無救了。所以說,關羽的天然性格缺點,是他無法最後善終的罪魁禍首。但其忠肝義膽,千載家譜,仍然是後世之人共同敬仰的“武聖”。

  • 24 # 導診臺的故事

    反覆觀看方誌遠教授之《國史通鑑秦漢三國篇》和易中天教授《易中天品三國》,得出關羽兵敗麥城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性格使然:

    1..得寸進尺:在劉備成了漢中王,關羽被封為前將軍後,劉備集團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認為曹操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漢中沒怎麼打,曹操就走了,自己輕輕鬆鬆奪取了漢中,往好了說,叫乘勝追擊,往壞了說,叫貪得無厭 ,他們錯估了戰爭的形式,最終使關羽兵敗麥城並慘死。

    2.驕傲自滿:不把任何人放眼裡,當馬超準備投奔諸葛亮時,關羽就立馬寫信質問諸葛亮,但同時又不乏天真;

    3.天真:當看到諸葛亮的回信(馬超非常了不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說是一世之傑,但是哪裡比得上美髯公您呢,您絕倫逸群呀!)後,高興的拿著信傳給大家看;

    4.任性:是被劉備集團寵壞了的孩子,當知道黃忠被封為後將軍,他被封為前將軍後 很不服氣,諸葛亮趕緊派費詩去安撫,而費詩是在劉備集團敢於說話的人,也是也只敢順著毛捋,也算是摸老虎屁股了;

    5.缺乏政治頭腦 :處理不好敵友之間的關係,如孫權想讓關於的女兒嫁給自己兒子時,關羽非但不同意,還罵辱其使;

    6.忠誠:對劉備絕對的忠誠,這也是劉備敢於把麥城留給關羽留守的一個主要原因。

  • 25 # 海宸書苑

    關羽當副帥是天才,當主帥是庸才;帶兵打仗是把好手,理政則顯無能。跟著劉備、諸葛亮打天下是位好助手,單放則會出大問題。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只留關羽駐守,從這時候開始關羽就是荊州的最高主帥。事實證明,這是三國鼎立的一個戰略轉折點,因龐統身亡而導致的兵力部署調整,最終導致了西蜀的滅亡。

    有兩個問題,劉備是否想得到不好說,但他的感情上是一直不願意面對的:一是關羽(包括張飛),都不是統帥型的將領,只能在非常得力的主帥下建功立業,比如在劉備、諸葛亮的領導下,關羽都有比較好的表現,哪怕是在曹操的領導下,關羽溫酒斬華雄,牛逼得不得了,可一旦成為統帥,關羽(包括張飛)的能力不足、心胸狹窄、自高自大等問題就被無限放大(張飛脾氣暴躁),這是當統帥的大忌,關羽在荊州6年均無建樹就非常說明問題;二是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后,留在荊州的兵力只有守的能力,並無攻的能力,正因為基於這個判斷,曹操在襄樊方向的兵力才不會放太多,重點放在洛陽、咸陽方向,防西北之敵,許都方向也留了重兵,捍衛當時的都城;關羽領兵在荊州,約4萬兵力,守住荊州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一旦去攻擊別的城市,守城兵力就會嚴重不足,讓敵方有機可乘——後來的事實證明,東吳正是利用了這個機會。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關羽率軍北上,圍攻魏國的襄陽、樊城,擒獲于禁、斬殺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這一切都是暫時的表向,關羽並沒有能力快速攻下襄樊——倘若可以快速攻下,則全國態勢也會得到改變,關羽在襄樊方向牽制了大量魏軍,劉備往漢中、陳倉方向的壓力會減輕很多,遺憾的是,歷史沒有給關羽這個時間,隨著魏國的援軍一到,一切都朝著非常不利於關羽的方向發展——且是有崩潰的感覺。

    關羽治軍不力的問題被充分放大,他所帶領的部隊,守城時挺好,反正是有吃有喝的,進攻順利時也挺好的,可以建立功名,可一旦出現不利情況,這支軍隊就會迅速被瓦解——這是一支不能打敗戰的部隊,這是一支不能逆風行走的部隊,洽洽就說明關羽的治軍出了重大問題。關羽個人自高自大,沽名釣譽,對部屬要求苛刻,處理問題原則性與靈活性把握得不好,不懂得人性需求,不懂得控制人心——比如在處理糜芳的問題上,關羽顯然是太過於衝動了,如果關羽懂得犧牲一點所謂的軍法嚴肅性問題,多點人性化的考量,後來就不至於那麼被動。包括他在襄樊作戰,糜芳負責後勤保障,那個年代,保障不到位是常態,前方將士再有氣,也都只能等回到荊州再說,人都沒有回來就要揚言要處理糜芳,糜芳心理會怎麼想?自然想保命,其他將士又會怎麼想,肯定還是想保命——關羽治軍,顯然過於苛刻,失去了民心軍心。

    諸葛亮等離開荊州後,關羽單獨治理荊州6年,並沒有實施有效的政策去鞏固政權,稍一離開——有記錄的離開好像就這一次,就出了大問題,連大本營都丟了,面對呂蒙、陸遜的進攻,荊州方向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組織,當然,這裡面有糜芳、傅士仁等人的背叛的因素在裡面,但無論如何,不至於一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就讓東吳軍隊順利攻下荊州。如果能夠抵抗一陣子,關羽的軍隊及時回防,結果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實際上,關羽從襄樊撤軍到麥城,呂蒙的軍隊從荊州抵達麥城設伏,這個點距離襄樊200公里左右,距離荊州10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關羽根本就沒有到荊州,荊州就已經落入陸遜之手,並且,關羽的部隊同陸遜的部隊還沒有一個像樣的接觸——連個像樣的大戰都沒有打,就土崩瓦解了。顯然,關羽軍隊的軟肋被陸遜拿捏住了。因為關羽軍隊裡大多數是荊州人氏,或者至少在荊州安家,但如今家眷都被東吳控制著,他們哪裡還有心思打仗。還有,當年劉備借荊州,包括守軍一併借了——這些軍士大多是東吳人,自然還認東吳的領導,關羽帶著這樣的部隊去和東吳作戰,哪裡會有勝算呢?作為統帥,這麼重要的因素,關羽怎麼會想不到呢?又一次雄辯的說明,關羽不適合作為帶兵統帥,主政一方也不行。

    公元220年之前,已經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但西蜀相對較弱,就西蜀的戰略來說,應該是積極防禦的戰略,尤其是東(荊州方向)更應該採取守的策略,襄樊再好,自己的能力不具備的時候,也不去攻,結果就是既沒能打下襄樊,又丟了荊州,關羽父子也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在守的同時,還要積極北伐——這也是諸葛亮後來為什麼堅持北伐的根本所在,荊州丟了,東進的路線沒有了,聯吳抗魏的策略也無法實施,只剩下北伐這一條路。

    也就是說,劉備率人拿下漢中之際,關羽想趁勢奪下襄樊(一說是劉備命關羽出擊,倘若真是這樣,說明劉備集團已經開始膨脹,已經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丟了荊州,關羽手中4萬人萬所乘無幾,但也並非一點機會都沒有。這時西蜀的戰略是儘快收縮,荊州本來就是東吳的,現在就當是還給東吳了。關羽沒有必要帶兵回援荊州,襄樊能攻下來就攻——魏國援軍抵達之後,關羽其實沒有能力攻下襄樊,這時候關羽應該審時度勢,帶兵直接返入川,或者去漢中與劉備會師,以儲存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再去奪荊州——這一戰,西蜀最大的損失是關羽父子的去逝,而不是丟了荊州。包括後來劉備東出意在奪回荊州,一方面說是為關羽報仇,另一方面仍是想為西蜀開啟一個突破口。但實現證明,劉備集團還是太沖動了。

    在革命起步階段,一定要想辦法儲存有生力量。看看後來秋收起義失敗,毛澤東率領部隊上井岡山,後來朱德又帶領八一南昌起義失敗的餘部上井岡山,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儲存有生力量,這是否吸取了三國時期西蜀的教訓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偉人毛澤東精通三國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學習歷史,自然是為了更好的掌控現在,展望未來。

    其實劉備集團鞏固了西川政權,又拿下了漢中之後,為了穩固聯吳抗魏策略,應該考慮交荊州還給東吳——荊州在東吳手上,遠勝過在北魏。到時候劉備集團要東進,向東吳借道荊州即可——到時視情再奪回荊州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東吳的情況也是江河日下了。

    從戰略上分析,這段時間西蜀的戰略,讓人感覺有點亂,以至於一敗再敗。而這一切,恐怕都與關羽缺乏戰略眼光、治軍不力、理政無方有很大的關係。而劉備,在用人的問題上,私情過重,在這方面就遠不如曹操,甚至連孫權都不如。縱使諸葛亮是神,也救不了西蜀集團。雖說諸葛亮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涉及劉、關、張三人的關係時,他還是會投鼠忌器,這就很說明問題。而司馬懿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曹操、曹丕稱自己為孤,是真的孤。劉備稱自己為寡人,卻非真的寡,劉、關、張的小集團利益,沒有人能夠突破。

    讓西蜀發展壯大的是這個小集團,最終導致西蜀滅亡的也還是這個集團。成也劉關張,敗也劉關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的活兒不好乾,大家今年的工作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