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九媽媽在涿州

    為什麼會想養兒防老呢,我就從來沒有想過以後我的孩子要給我多少多少錢養老,自己年輕的時候努力點多奮鬥些老了生活不至於那麼落魄讓孩子負擔,雖然我現在也有父母要照顧但是都是在我能力範圍內的並且我爸媽也總是補貼我們,並沒有別人的那種非要孩子怎樣出錢出力的,我覺得既然生了孩子,是自己樂意生的誰也沒有逼著,並且我們也沒有經過孩子同意就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來,本身就要好好的待他,從上學到工作,成家立業的,現在這個大環境,沒有些家底的,孩子很不容易了做父母的不能多給予孩子什麼反過來還要要求他來補貼自己,那這孩子有多難啊!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努力些到老了才不至於太難看!

  • 2 # 田博羽楊明芳

    給父給母不計算,

    母親接到家裡邊!

    埋藏慈母責任擔,

    五個子女孝心獻!

    幫我弟弟蓋家院,

    弟弟結婚姐出錢!

    給了父母多少錢?

    這個賬目不能算!

    下世繼續把賬還,

    報我父母大恩獻!

  • 3 # dachshunds梁福生

    人活著?不要靠兒女?一定要靠自己?他們是靠不住的[流淚]首先自己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掙自己的養老錢[贊][祈禱]

  • 4 # 雨滴遊大海

    自己買份養老險,不要去空想,孩子也不容易,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壓力也很大。自己也是父母的孩子,有家庭有孩子了,家裡又能拿幾個錢給父母

  • 5 # 我愛生活老頭子

    養兒防老只是一句話,要變成實際很困難。現在有的人不肆吹噓父毌不公,父母打罵自己,父母給自已沒留啥,實際是給不想養老找藉口。

  • 6 # 心道修遠

    父母為了下一代,都是無怨無悔的,這是人類的本能。

    父母從來不奢望孩子能回報多少,孩子回家看一眼父母,父母就高興的不得了,忙著給孩子做好吃的。

    但是孩子給父母做過幾次飯呢,給父母洗過幾次衣服呢,給父母收拾過幾次屋子呢。

    孩子的精力都是伺候自己的老婆老公孩子呀,都是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的,難道父母不是希望這樣的嗎。

    所以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一個父母都是這樣的,孩子當了父母也是這樣的。

  • 7 # 風雨中花開花落

    靠不住,俗話說靠人不如靠己,不管什麼時候自己手裡有錢就什麼都不怕。再說現在的社會壓力太大,子女自己本身就不容易,如果再加上養老更何況4位老人,那壓在身上的壓力會更大更不容易。生子女不是為了養老而是生命的延順,沒必要把養老放在子女肩上。當然適當的陪伴很需要。

  • 8 # q映山紅

    父母有退休金,一般情況下不要兒子的錢,只要兒子把小日子過好就行了,父母需要兒子精神上的支援,只要生活上問寒問暖,經常回家看看父母,就夠了

  • 9 # 楊夢茹的爺爺1

    都說養兒防老,回想我們為父母盡到了全部義務嗎?當父母不在時我們也存有遺憾。

    我們為兒女有無私奉獻,他們也也同樣如此。他們也要為小家擔當為生計奔忙。

    作為老人平常生活都很簡普,除非頭痛腦熱上醫院花消。所以要求晚輩能多倍倍,常回家看看也就知足了。

  • 10 # 老愛888

    養兒防老是過去的老觀念,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轉變自己的觀念。生兒育女,不是為了防老,更不是為了得到回報。大的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民族的延續,小的是為了自己完美的人生、快樂幸福的家庭所需要。其實我們在兒女生長的過程中,他們的每一句“爸媽”,每一個笑語,每一次進步,都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也就是說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已經給了我們報答!老愛認為:只有他們平平安安,成家立業,不給社會添亂,不給老人添堵,這就是他們給我們的最好回報!如果認為他們等我們老了給點錢,那還不如當初將錢存入銀行更保險!

  • 11 # 不會ABC

    謝謝邀請。父母的大愛對子女都是無私的,但是,有一部分子女是抱著一份感恩的心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有一部分子女對父母的報答是等價交換的,甚至是不對稱的,甚至有的子女只求父母的付出,不予父母的回報。作為不孝之子都應該深刻的反思一下,衡量一下自己的道德標準和良心。

  • 12 # 使用者9360061494401

    這個是中國幾千年形成的,中國父母這種付出精神非常可嘉,能幫兒女十分決不會九分九。兒女好了父母感覺也好了,至於兒女給父母多少這個根據需要,一般父母不會苛求,也有奇葩很少。

  • 13 # 長風秋雁509

    這是當下的普遍的問題!但是養兒防老已成為過去!現在家家都是一個孩子!你能指上他們什麼?而且家家都是四個老人兩個孩,就是他們有孝心也沒那個力呀!孩子有了小小孩,就只顧小家。指著他們回報難!所以我們還是自己好好保重身體,和老伴相依相伴過好後半生吧。真的不能動彈了就去福利院養老。也不要抱怨了。將來福利院養老是趨勢。也是我們好的選擇!

  • 14 # 使用者68810026872

    您說的對,家裡老人說過:孃的心在兒子身上,兒子的心在石頭上。這句老話包涵了抱怨,也說明了現實。

    非常感謝這個公開的平臺,我今天想從另外一個角度探討。條件1:假如父母50多歲,孩子二十歲左右,父母的父母健在,80歲上下。

    父母養育子女,花費的是一輩子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大部分的父母都是。

    那麼父母對上面的父母也像對孩子一樣,付出同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嗎?如果不,為什麼?

    換個角度,從孩子這方面考慮。

    條款2:假如孩子40歲,父母70歲上下,孩子十歲上下,可能兩個孩子。就目前的壓力之下,70歲的父母這一輩是養兒防老的思維,所以,這一代父母有退休金還好,沒有退休金的養老純粹靠子女。大病80%以上子女出治療費。可能還有一兩位90歲上下的父母的父母需要照顧。

    40歲這一代人,除了贍養父母,還有一個或兩個孩子需要教育。幼兒園能上公立還行,否則私立的,不同城市價位不同。現在的輔導班(非疫情期間)滿天下,不參加嗎?課外輔導班費用,是教育非常大的支出。幼兒園到小學各種藝術類、外語類;初中到高中各種學習類的;大學的學費、生活費、培訓費、交際費(能夠自己打工解決各種費用的佔比多少?)相當一部分父母還想婚前給孩子一個房子作為婚前財產(在從前的農村,有兒子的要給孩子蓋房子,這種思維傳承下來了)。以上這些,是一大家子8-10口人都健康不生病情況下,這裡面有一位不行罹患重疾,一大家子生活從中產跌進貧困線。

    這個40歲的孩子,想孝順父母,他用什麼資源?僅有的錢,花在誰的身上?花在父母身上,那自己的孩子呢?對哪方面投資可能產生美好的未來?

    當然,錢多的請忽略。孩子父母可以兼顧將非常理想。白巖松有段影片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探討,我把影片截圖發到下面。

    那麼結論:隨著經濟的發展,養老方式在改變。養老是綜合的,房子、孩子、社保、商業養老保險等等。養兒防老是綜合手段之一。

    從個體角度講,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養老準備,除了社保外,從年輕時候起,準備一份屬於自己的商業養老金,尤其是利率下行預期下,養老金終身鎖定現行利率,這是非常好的規劃。

    那麼,持有豐富養老金的老人,就不用面臨養兒是不是能夠防老的問題了。養老是年輕時的自己,年老也不會給孩子們增添太大的負擔。

    當然,年輕時是不是準備豐富的商業養老金,因人而異。都知道商業養老保險很好,但是現階段資金週轉困難,還是先忙眼前的事。

    以上這些,從經濟發展思維方式轉變角度考慮的,目前社會養老方式發生變化,養老需要綜合手段考量,養兒防老是綜合手段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我和愛人和億萬國人一樣,在贍養父母,在教育子女,在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打算。

  • 15 # 胡穆子_23558

    “都說養兒防老,父母給兒女付出了那麼多,兒女又給了父母多少養老錢?”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俗話說,“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夫妻有好姻緣、惡姻緣,兒女有討債的、還債的。在現實生活中,畢竟還債的兒女是少數。倒是我們既然生育了兒女,未經他們同意,就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要他們承受那麼大的壓力,是我們有義務要對他們負責,扶養成人、接受教育、結婚住房、彩禮若干。不要去想“養兒防老”之類不切實際的話。當然,也不要心理不平衡,因為子女也有子女,“一代還一代”,他們以後也要走這條路的。

    “養兒防老”,不切實際,倒不如“手上有點錢,瀟灑每一 天“實際一些。

  • 16 # 陳燎原776

    我們退休了一直都在給女兒家錢,自願的,女兒說過好多次讓我們別給。從沒想過要女兒給我們錢,也沒想過會讓女兒來給我們養老,所以從來沒有為養育子女值不值的問題糾結過。

  • 17 # 金絲猴82839712

    不是錢的事,做兒女的,常回家看看父母,比給錢好多了,或者輪流把父母接到自己家住上一年,輪流住?不難吧?想想小時候的自己?你們的父母是怎做的?在看看現在己老年的父母?你們又是怎麼做到的?人總會老的,把老人接到身邊輪養盡孝比錢更好。供參考。

  • 18 # 源泉19676

    不能拿錢來衡量!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不會要孩子們的錢。老人要的是舒心!就是喝碗稀粥?一家人歡聲笑語孩子知道尊敬父母?就是享受。

  • 19 # 1965467370

    養兒防老養兒防老是真實老人存再多的養老金當你老了,你走不動的時候也沒有用養兒防老當你走不動兒女熱飯熱湯知冷知熱溫馨的照顧你

  • 20 # 不甜甜甜圈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兒女給父母多少養老錢,也要看兒女生活經濟條件。我奶奶養了三個孩子,一個兒子兩個女兒,現在我奶奶和我爺爺經濟費用都是我爸爸出,我兩個姑姑家庭一般,給我奶奶生活費用,我奶奶也不要。以前都說養兒防老,一家養好幾個孩子,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一家就一個孩子,兩個孩子的很少,現在的人為子女考慮的多,大多數養一個孩子,年輕時多掙些錢,給自己交保險,或者到老了就去養老院。只要有錢,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自己有勞動能力時,要為以後考慮,買養老保險,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到兒女身上,兒女負擔也很重。我現在的同事家裡有一個女兒,單位給交一份社保,自己在買一份養老險,以後老了,就不會麻煩子女。

    所有父母都是偉大的,會把一切留給子女,子女回報的卻是有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許可馨的思想能代表留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