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蛋寶

    一般來講孩子從小嚴格要求,會讓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沒錯的。但我也沒對孩子嚴格要求,我認為孩子太小生活在條條框框中會累,會壓抑。

    主要看個人吧,從小嚴格要求的孩子生活一般有規律,自律性比較強。沒有嚴格要求的孩子,往往比較懶散,但我認為幸福感更強。等他們慢慢長大,會知道自律的重要性的,對待興趣和生活態度也會有自己的觀點,他們會明白對自己嚴格要求的重要性的。

  • 2 # 幸子吖

    身為父母有責任有義務去呵護引導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反對用專制,霸道,斥責的方式去管孩子,我們需要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溫柔而堅定的去正面管教,比如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首先不要去斥責,而是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一起想補救的辦法,然後給到孩子反思的空間,下次怎麼做才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當然你得告訴她做的這個事帶了了怎樣不好的後果,這樣的“管”才會讓孩子真正有所成長。

  • 3 # 努力的白楊

    嚴格有10分,你覺得你佔有幾分。我喜歡很多事都劃成三七分,放鬆三分,嚴格七分。吃零食三分,吃主食七分,看電視三分,看書七分。我們這樣心裡就有了一把刻度標尺。

    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教孩子自覺,獨立,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成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一輩子跟在他們身後

  • 4 # 手機使用者59356611797

    從小七歲以前,把他行為規範化!認知正確教導!好習慣形成!以後在成長中微微指導!這個孩子就是懂禮貌!有修養,有公德心的好孩子。

  • 5 # 長路漫漫一起走

    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古有“嚴師出高徒”的俗語,今有“虎媽熊爸”之說。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嚴格一些,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是有好處的。但反過來說,並非“嚴”就一定好,還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力,避免無謂的心理傷害。同時不要“棍棒之下出孝子”,遇事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讓孩子在愛中感受到愛,在享受愛的同時學會愛他人。

  • 6 # 大小A的媽

    跟你說說我家老大例子吧,第一個孩子,我就是本著,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童年的想法,基本就是保護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各種想法和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很多做法不被別人理解,例如,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起不來,我也沒有約束孩子讓他必須按點起床,儘量讓他睡足,但是晚上會和他早睡。孩子想玩,等會再吃飯,我就會同意,飯涼了可以再熱。孩子想從1米高的地方往下跳,他不敢,我就會幫助孩子,給他鼓勁兒。讓孩子收拾玩具,他不收拾,我就自己動手,等等。

    很多人跟我說過,這樣管孩子不行,要“限制孩子、約束孩子”——其實就是給孩子立規矩。

    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的體會是,

    媽媽自己心理一定要有一個底線。明確告訴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媽媽沒有底線的遷就孩子,那就是溺愛了。想做的,但是不被媽媽允許的時候,要告訴孩子怎麼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陪伴孩子長大,肯定是要給孩子立規矩的,只是每個父母的底線不一樣。

    現在老二長大了,我的體會就是,如果父母嚴以律己,並不需要嚴格要求孩子。因為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言行,模仿父母的舉止。

    對於長大後如何?在我看來這是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結果。小時候的約束會有影響,但是並不大。一個人的習慣會因為很多因素而改變。

    我家老大,現在7歲,跟他說該做什麼,孩子都很配合,沒有牴觸情緒。同樣,現在孩子想做什麼,我們會一起商量,會告訴他大人的難處,讓他理解,而不是所有決定家長單方面一刀切。現在孩子會自己安排時間,自己的作業知道按時完成。會幫媽媽做家務,會整理自己的房間。雖然孩子很多地方可以在提高,在進步,但是對於7歲孩子,我已經很滿意了。

    我是A寶媽,以上均為個人經歷,供參考。

  • 7 # 葡萄酒VIP專家

    嚴格但不兇惡!如果父母太過兇惡,經常責罵甚至打罵孩子,就會磨滅小朋友的自信心。例如,孩子測試成績不好,父母可以說:“你這次測試不及格,是因為沒有溫習,這是不對的,其實你可以做得很好!”絕對不要說:“你怎麼這麼笨,爛泥扶不上牆!”因為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壞孩子,只要下次努力做好便行。

    但是子女犯錯,或者跟人格有關的問題,那麼就必須嚴格嚴厲要求改正,而且絕對不能妥協,嚴格堅定堅持執行,我覺得原則和底線問題必須遵守的!畢竟成年後社會可不會像你父母一樣什麼都能容忍和包容你!從小培養成良好的自律性,長大成人後也會受用無比!!!

  • 8 # 外貿人啊清說英語

    孩子要從小要求嚴格,但而不是愚昧的專制要求 ,督促他們養成好習慣 ,好的價值觀,更有利於他們以後要求嚴格自我,讓他們受益終身。具體請看影片哦。

  • 9 # lily的小確幸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嚴格要求的定義是什麼。一般認為,嚴格要求應該是指:給孩子制定規則,並要求他必須遵守。人是社會的動物,在社會里生存,有一些規則是我們必須遵守的,也是作為一個在社會中生存的人的原則和底線。那麼我們給孩子制定哪些規則,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和分類。

    社會行為準則 這類行為準則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與孩子的相關程度不同。例如在幼兒階段,就是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遵守交通規則等等。如果他不遵守這些行為規則會受到社會評價或直接的經濟懲罰。如果家長在這方面不對他進行嚴格要求,那麼他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受到的懲罰當然也會不一樣。因為鄉村、城鎮和城市,社會對遵守這些準則要求嚴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需要注意更多的行為準則,比如校規校紀,法律法規。隨著他活動的範圍擴大,需要適應的社會規則也會越來越複雜。他明白規則的意義才會遵守規則。違反規則受到懲罰造成後果,他自然會遵守規則了。道德行為準則 道德規範需要在孩子的幼年期就進行灌輸和教育。比如尊敬老人,不要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尊重他人的權利等等。如果家長在這方面不對孩子進行嚴格要求,將直接影響到他長大以後如何與他人相處。大家是否還記得《少年的你》裡面的魏萊?她的父母對她學習方面要求很嚴格,卻沒有引導她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世界觀。導致她行事說話完全不考慮他人感受,最後激怒陳念失手推倒她摔下階梯,失去生命!這樣的代價太大了!個體行為準則 我對個體行為準則的理解是,孩子在為了達到一個想要的目標,而對自己提出的嚴格要求:即自律能力。我們不可能指望一個孩子自己學會自律,一個從小不知道自律為何物的孩子長大以後絕對不可能學會自律。所有的自律都是從他律開始的。孩子決定跟你一起遵守規則,並且嚐到了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所帶來的成果時,就是讓他學會自律的最好契機!孩子的能力會在自律的練習中不斷提高,以後將有更多選擇。正如流行語所說:自律給我自由!

    其次我們應該討論一下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的方式,這應該才是重點所在。特別推薦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裡面提出的溫和而堅定的教育方式。與孩子的交談應該避免說教而使用引導式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預測出遵守規則和不遵守規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當孩子決定自己遵守規則的時候,再和他一起制定可行的考察方式,並堅持監督他遵守。

    嚴格的要求有利於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道德底線,能讓孩子學會更好的與他人和世界相處。當然前提是我們自己要清楚哪些規則是必須遵守的,哪些規則可以改變。閱讀,前人的智慧給我們一雙眼睛,使我們可以分辨它!

  • 10 # 與橙子的日常

    家有男寶,今年9歲。

    對於孩子從小是否要嚴格要求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原則問題必須嚴格,非原則問題,適當引導,自由發揮。

    那麼哪些方面必須要嚴格呢?

    1.禮貌和尊重

    教育孩子有禮貌,懂得尊重別人,即使是陌生人。見面主動問好,不要因為自己的言行給別人帶來困擾,尤其是在公眾場所,不能隨心所欲。必須從小嚴格要求,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2.努力學習

    學習是一生都不間斷的行為,而努力是可以獲得成績的途徑。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鼓勵和要求孩子努力學習。

    3.堅持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逃避,堅持下去,這種不輕易放棄的能力是需要孩子具備的,必須從小、從小事上嚴格要求。

    4.遵守規則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每個人一生下來便處於一個充滿規則、制度、規範的世界中。小到愛護環境,講究衛生,分手交通規則,大到不偷不搶,遵紀守法,保家衛國。這個必須是從小嚴格要求,沒得商量。

  • 11 # 展展ya

    孩子的氣質型別不同嚴格要求程度直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如果多血質的孩子嚴格要求抗壓力比較強,抑鬱質的會承受不住,目前很多孩子患有強迫症管教過於嚴格也是患病因素之一。

    希望您將嚴格和有原則進行區分,對孩子有原則的教育孩子就會很好,建議您看一下《正面管教》這本書,去理解一下什麼叫溫柔而堅定。

    孩子長大以後是否嚴格要求自己是從小習慣培養、父母影響多種因素的結果。

  • 12 # 浪裡個浪浪裡浪

    對孩子要求該嚴的要嚴,該松的要松,犯點小錯誤都是可以的,不論孩子大人這一生都在所難免,但是一定要把握住道德和法律的層面,三觀要正,絕對不能犯,要不然大了吃虧的是孩子自己。也相當於是因為你的縱容害了孩子

  • 13 # 書甜學院王老師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自由成長的空間的,孩子在自由探索的過程過才能真正成長,孩子自由探索的經歷和體驗就會內化為孩子的智慧!如果把孩子管得太嚴,不讓做這個,不讓做那個,這就剪斷了孩子成長的翅膀!並且,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培養責任心首先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管好自己,如果孩子連管理自己的機會都沒有,那他長大了怎麼會有責任心呢?其次,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尊水平高的孩子,自律水平就高,自律水平高的孩子自然能管理控制好自己!

  • 14 # 水晶0428O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報道,張一山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感嘆自己沒有小時候沒有習得一技之長,覺得很後悔。當時媽媽也在現場,立馬開口說,小時候讓你學()你就是死活不學啊。張一山立馬反問,我不學你就讓我不學啊?我當時那麼小,你怎麼就不逼著我去學呢?如果你當時能夠逼著我去學,我現在就有一技之長了不是……

    講這個只想說,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們大人有必要也必須給孩子一些正確的引導,不能一味的由著孩子。因為孩子畢竟還小,他尚沒有形成完整的判斷能力,所以,比如學習,比如興趣班,講真那個孩子喜歡,但是,不喜歡就不學,就不去上了麼?

    當然,我們家長也不能太過嚴苛,畢竟小孩子還小,培養興趣最重要,如果過多的干涉,勢必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從而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影響親子關係。

    所以,管肯定是要管的,怎麼管?首先我們一定要把握住管的這個度。同時,既然開始了,就不要輕易放棄,還是想說,希望我們都能做智慧家長,拉著孩子的手,貼著孩子的心,開啟孩子的自然成長力,陪孩子一起成長。

  • 15 # 幼兒園蝴蝶老師

    一手堅守原則問題,一手對孩子的探索和學習持寬容、支援態度。

    我在上大學時,老師分享了自己育兒經驗:對於女兒,只要不涉及危害以後的成長問題和原則問題,她全都支援女兒的一切行動。

    對孩子而言,什麼是原則問題?

    問問自己的原則問題,簡化一下,就是對孩子的原則教育。比如孩子不能無緣無故打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謊、花錢大手大腳而不體諒父母辛苦等。

    這位老師的女兒曾經抱怨媽媽,為什麼你能買500元的裙子,而我只能穿50元的裙子,你的錢不應該都給我花嗎?

    老師是這樣回答:我掙得錢我自己花,所以我給自己買500元的裙子,和你沒有關係。

    我是你的媽媽,有責任照顧你的衣食住行,保證你的安全和舒適就可以,但不保證你能和我一樣買價格高的東西。50元的裙子,棉質的,對你的面板沒有傷害,那就達到了媽媽照顧你的責任。

    如果你想買500元的裙子,也可以,那就自己去掙錢,用你的勞動和汗水,去幫助更多的人,你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女兒聽完這樣的話,默默穿上了自己的裙子。

    對孩子而言,哪些事情大人應該寬容對待?

    還是這個大學老師的故事,她的女兒從小就興趣很多,爸爸想給她報一些興趣班,讓她擇優選擇適合自己的特長。搞教育的老師媽媽不同意,她這樣做:

    當女兒表現出對某個興趣班感興趣時,而原因是她們班的XX小朋友也在學這個,媽媽就申請一兩節試聽課,讓她和這個小朋友一起上課,課後問她,是上課好玩,還是和這個小朋友玩更好?當女兒回答和小朋友玩更好時,老師媽媽就引導她:你不是對這個興趣班感興趣,而是喜歡小朋友,那我們就多找小朋友玩吧!興趣班再也不去了。

    當女兒九歲時,她說想要學古箏,問她為什麼,女兒回答很喜歡。試聽課後,女兒興趣十足。老師媽媽告訴她,這是你選擇的事情,要堅持下去,媽媽能幫助你的不多。女兒也答應了。

    後來這個女孩堅持學古箏很久,興趣班上其他孩子的媽媽抱怨,孩子學古箏,自己還要跟著記錄譜子和作業,苦不堪言。而我這位大學老師媽媽覺得很輕鬆,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女兒自己完成的,她只負責告訴女兒老師的提醒而已,除了必須她參與的內容,這個媽媽做甩手掌櫃,女兒彈琴還特別刻苦和堅持。

    後來,這個女孩對自己的小朋友說:“我媽媽多辛苦啊,她教我可不容易呢!”而同齡孩子還在抱怨父母呢!

    因此,對於教育孩子而言,家長有原則有寬容,自己過得好,孩子也過得開心。不必在意“嚴師出高徒”、“慈母多敗兒”的俗語,更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在父母的親情關愛中長大的,他們的人格才能得到滋養。

    一味強調嚴格教育,無異於把孩子當做士兵,孩子多苦家長也不開心。每個孩子都渴望家長的肯定和讚揚!

  • 16 # 久隱5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品質,文化修養,性格情緒,興趣愛好都無時無刻地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對孩子不斷地產生影響。如果孩子的父母性格溫和,性格開朗,與人和善就能在孩子心裡留下一個美好的形象。反之,孩子的父母性格暴躁,性格鬱悶,與人不和,也就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不好的形象。所以,父母務必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當好第一任老師,育好子女。

    父母必須弄清怎樣培養孩子才是正確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後就一味追求成才。那麼,怎樣培養孩子才算是對的呢?才算是成才呢?我認為父母應該從實際出發,確立多面人才觀,從孩子本身的實際條件和孩子的先天素質與後天影響、愛好、特長來確定目標,設計未來。 德國大詩人、劇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於父親對他的成才教育,愛好、特長教育。歌德小時候,父親就抱他到郊外野遊,觀察自然,培養歌德的觀察能力。教他唱歌、背歌謠、講童話故事,並有意讓他在眾人面前講演,培養他的口語能力。這些有意識的愛好、特長教育,使歌德從小樂觀向上,樂於思索,善於學習。

    人才的結構總是由初級、中級、高階組成,而且初級、中級人才諸多,高階人才總是少數。只有家長從國家需要出發,培養多方面人才,適應國家的需求,就能培養出符合分層結構要求的人才。他們各盡不同,有的適合行政領導的工作、有的適合科技領域的工作,有的適合普通平凡的工作。古話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它的深意就在於普通平凡的行業照樣能培養出人才來。

    培養孩子成才不能操之過急。做父母的那個不操之過急,甚至拔苗助長呢!實踐證明,父母的操之過急是培養不出好人才的。我從事多年教育,曾經接觸過這樣一位孩子的父親,每當兒子成績落差,總是大聲責備。一次,他的兒子不忍心地回答:“爸爸,我很想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可是,困難的是沒有通天的梯子!你說怎辦?”他還不明白孩子話中的意思,還是批個不停。這說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求已經遠離實際,造成對孩子的傷害。如果這種情況在美國,出現孩子學習掉隊,家長是不會責備的,認為是正常的,而是冷靜對待,以免造成對孩子的傷害。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要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人賜教。我想,即使達不到目的要求,也還是要耐心地給以更多的鼓勵,使孩子進步成才,這才能實現家長的願望。

    父母對孩子教育要有嚴格的要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特別注意做到,不要對孩子撒謊,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儘量予以答覆,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下子袒護,一下子發脾氣。不然,都會傷孩子的自尊心。

    對孩子的嚴格要求要一貫性。四十年代上海孤島時期,傅雷對他的兒子傅聰教養就有一貫性的嚴格要求。他平時很少同孩子嬉戲逗樂,也不見他對孩子的調皮淘氣行為表示過欣賞。他給孩子規定應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甚至連進餐也要孩子坐得端正,注意手肘靠在自己坐位桌邊,不能妨礙同席的人。有一次,因傅聰不愛吃青菜,專揀肉食,就罰他只吃白飯,不許吃菜。傅聰按照父親的規定,每天按時練習彈琴,從不敢鬆弛一下。後來,傅聰遠赴重洋,仍然潛心藝術,終於成為一位知名的鋼琴演奏家。足見傅聰的成才跟父親的一貫的嚴格要求分不開。

    父母對孩子教育要堅持精神的傳遞

    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思想品德、文化修養、個性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必須牢固樹立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在社會上奉公守法,遵守法令法規,作風正派,胸懷坦蕩,以民為重,樂於助人等,把自己的精神品質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孩子。

    宋代寫《岳陽樓記》的范仲淹就是精神傳子的典範。人們都很熟悉,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更是家喻戶曉。可人們不一定知道,他還是一位精神傳子的好父親。范仲淹在孩子面前常常講述他小時候的故事:“家裡貧窮,十幾歲才上學讀書。為了讀書,他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每天熬一鍋粥,冷了凝成粥凍後,用刀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每餐就用幾條鹹菜下粥,終經刻苦學習。”把刻苦精神傳遞給孩子。做官以後,牢記窮苦百姓,以“先憂天下”為座右銘。有一次,二兒子範純仁結婚前,提出購置一些上等的物品,想把婚事辦得排場一些,便列出一張清單徵求父親的意見。范仲淹看後皺起了眉頭,然後搖搖頭說:“這太過份了,哪能這麼鋪張!”說完見兒子低頭不語,不像平時那樣樂意地聽取自己的意見,便又親切地說:“孩子,我不是捨不得花錢,我也知道是親家那邊想風光一下,但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范家的家風,不能忘記先憂天下的信條啊!”一席話,聽得兒子點頭稱是,忙把清單改了又改,最後只辦了一個簡樸大方的婚禮,並將積攢的俸祿拿來賙濟貧困親友、部下和老百姓。受到人們的稱讚。范仲淹就以自己良好的個性品德為榜樣,大展孩子可塑性,爆發孩子的敬仰及模仿。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路標。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有的連走路都像他父母。可見父母的自身素質、行為舉止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父母對孩子教育要放遠目光

    有人道,放眼世界定乾坤,合抱雙手一無所有。我們要把目光放大、放遠,不能鼠目寸光。教育孩子都要大度放開,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大雅胸懷、春風大度,以孩子為本,關注孩子的未來。對待每一件事必須心態平和、樂觀向上,敢於面對孩子出人意料的困難與挫折,即使面對孩子個性走樣、犯錯,也要用理智來控制情緒,以寬容去感化孩子,引導孩子反思行為,培養孩子遠大的目光和寬闊的胸懷及人格的發展。有人說,中國孩子失去了主動性,什麼都靠壓、靠灌,嚴重挫傷孩子的心身健康和日後的成才。在日本、美國,家長則把目光放在培養全球經濟發展的人才上,都重視對孩子的思想分析,重視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動手,去成才。

    父母對孩子教育要多看家教書籍

    書籍是父母提高教育水平的知識源泉,它對全面瞭解、掌握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有很大幫助。為了方便學習,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當好老師角色。特向廣大父母推薦《父母九字經》:①德:父母要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高大的形象。②能:父母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能,掌握真實本領。沒有真才實學的父母,很難讓孩子真正佩服。 ③嚴:父母要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係。失度的愛,扭曲的愛,都會產生親子間的感情障礙。④尊: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權利、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⑤信:父母要取信於孩子,對孩子要講真話,講實話,不要亂許願,承諾要兌現。⑥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要和睦,對孩子的態度要和藹。要講民主,講平等。 ⑦寬:父母對孩子要寬容,要體諒。要允許孩子有缺點,給孩子自省改過的空間。 ⑧聽:父母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要與孩子多交流,時刻關心孩子的精神需求。⑨看: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孩子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孩子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父母們要牢記《父母九字經》,培養孩子朝著時代要求成長前進。

    父母們還要讀《心理學》,結合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分析研究孩子成長髮育中的規律。做到經常與孩子談心,溝通思想,保持與孩子平衡的心理狀態,激發孩子求知慾,努力學習、探求知識,為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 17 # 辣眼睛的大腦斧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孩子有出息,有本事了,不僅家長省心省力,而且孩子自己也過得舒坦。就幫媽身邊的例子來看,凡是在以下幾方面對孩子要求嚴格的家庭,其孩子長大後通常更有出息。家長們快來看看自己中了幾條。

    1. 誠信

    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但是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一點,誤認為只要孩子不撒謊就是誠信。但是不撒謊只是誠信的一個方面,僅僅讓孩子做到不撒謊是不夠的。因為誠信講的是誠實守信,不止要誠實,還有守信。

    幫媽朋友的孩子桃桃,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講誠信。從小學開始,凡是桃桃和同學有約的,就從來沒有爽過約。雖然其他小朋友也經常放她的鴿子,但是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桃桃次次按時赴約。到現在,桃桃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誠信對她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她也因此結交了不少的朋友,交際圈也越來越大,事業也因此發展的越來越好。

    2. 自立

    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自立的問題上,做的不是很到位。自立不僅僅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睡覺、自己吃飯,而是讓孩子學會自力更生。真正的自立是孩子離開父母后,依舊能夠很好的一個人生活。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去闖,因為孩子只有親身經歷了,碰了壁,才能真正的成長,學會自立。

    就拿幫媽小區為例,幫媽小區裡也有不少正上大學的孩子,他們年齡也都不小了,二十出頭。但是透過日常的交流,幫媽發現這些孩子大部分自立意識不強。只有為數不多的從小在父母的鍛鍊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大學期間就開始自主打拼。事實也證明,這些自立意識較強的孩子有更強的社會適應力。

    3. 自律

    自律事件很難的事,很少有人能夠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做到真正的自律。自覺形成的自律是很難的,多數自律是在外力的長期督促下養成的。所以家長必須從小就開始嚴格要求孩子,不然等孩子稍大一些,各方面都差不多定型了,再企圖回過頭來改變是很難的。

    幫媽上學的時候,班主任講的一件她兒子的事,幫媽到現在都記得。班主任說有一次她家孩子正上晚自習時,窗外突然放起了煙花。孩子老師反映,當時全班除了他家孩子,其餘所有的孩子都沒忍住。要麼扭過頭看,要麼跳起來看,唯獨她家孩子不受影響的埋頭做題。後來,班主任的孩子順利考上了名牌大學,並進入世界500強工作。班主任說,這和她從小嚴格要求孩子自律是分不開的。

    其實孩子將來是否能有出息,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自家長的。正如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女人一樣,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也都至少有一位嚴明的家長。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定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 18 # 幼兒教育lulu老師

    對孩子要求嚴格,其實正確的應該是說:有原則有底線的要求孩子。這個對於孩子的成長以及未來非常重要!

    1、原則是成長的底線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任何情緒和感受都應該被尊重和接納,但是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必須要受到限制。

    而現實中,很多父母正相反:他們一方面壓制、否定孩子的哭、害怕、焦慮、憤怒、痛苦等情緒;另一方面卻對孩子滿地打滾、隨意拿人東西、打罵別人等行為束手無策或聽之任之。

    該做的沒做,不該管的瞎管,於是,父母就成了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

    現在的家長都在談愛的教育,正確的愛的教育應該是一種充滿關愛和支援的管教方法,我們在給孩子愛和支援的同時,對孩子的行為準則,要明確基本的底線,同時對原則的堅持要溫柔而堅定。

    2、好習慣從小開始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們的管教其實就已經開始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等長大之後就好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老。

    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優秀的品質都是在0-6歲這個階段還是形成並得到鞏固的。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沒有讓孩子學會尊重規則,約束自己,那麼長大之後,孩子在規則這條路上只會越走越遠,越走越艱難。

    3、言傳身教是任何一款教育產品都無法替代的教育

    作為家長,你應該知道自己怎麼做,而不是期望你的孩子怎麼做。如果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嚴格要求自己,那麼如何期望孩子長大之後,懂得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呢?

    父母與孩子之間是一種充滿愛與尊重的關係,父母尊重自己的需求,會讓孩子看到什麼是“堅定”,而尊重孩子的需求,會讓孩子看到什麼是“和善”。

    父母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就已經讓孩子看到了什麼是:自我要求。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自我修煉的過程。與其是嚴格要求孩子,還不如說家長需要首先嚴格要求自己。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就變好了。

  • 19 # 慢曼育兒

    不知道你所謂的嚴格是怎樣的嚴格,不過有一點值得提醒你的是,不要你以為好的就強加給孩子,要多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就比如你生了一個女兒,你覺得她應該要會跳舞,學鋼琴,三歲就得背詩,四歲就得識字。而她喜歡的卻不是這些你卻嚴格要求她,必須得這麼做。

    這麼做只會害了孩子,如果孩子願意聽你的還好,不願意聽就會反抗,到最後就會和你產生隔閡。這樣得不償失。

    我覺得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是一位園丁,而不是木匠。

    園丁就是給花兒創業一個適合成長它的環境讓它自由地去成長,而木匠就不一樣,木匠想得就是要把你強行打造成他想要的模樣。

  • 20 # 三喜育兒日記

    嚴格要求是有個度的,作為家長,我們也是從孩子過來的,換位思考,我想孩子更願意在一個寬鬆有愛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基本的底線不能碰

    一個好的家庭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想應該是家庭成員之間每個人有自己的隱私空間,但是也能夠彼此坦露心扉,良性溝通。

    對於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小教育他,有些底線是不能碰的,雖然爸爸媽媽愛你,但是這是原則性問題,一旦觸碰,傷害會有多大,這也是建立孩子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底線,這個是堅決不能被打破的。

    寬鬆有愛的家庭氛圍

    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後,會發現孩子慢慢跟你疏遠了,很多事情不願意跟你說,所以經常會出現,青春期的孩子出現了很多青春期問題,而這些問題,我們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基本上都是家庭中的溝通出了問題。

    從小,孩子願意跟你訴說的時候,你大聲吵他,甚至讓他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慢慢地他就會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你說,因為在你這得不到正向反饋。

    可能你會覺得這些都是愛他的表現,希望他以後能夠養成好的習慣,少走些彎路,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你的“嚴要求”只會把孩子推的更遠。

    不嚴格要求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希望孩子能夠按照我們的意願一步步生活,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嚴格要求他不能掉一粒米,在外玩耍時,不能動這個,不能動那個,上學後,寫作業時,不能開小差等等。看似這些要求,我們都是在幫助孩子能夠養成一個好習慣,但是事實可能不是這樣,孩子可能以後會成為沒有主見的孩子,事事都想著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而如果我們稍微放低一些要求呢,孩子有他自己的天性,我們只是一個引路人而已,不能抓著他的腿,讓他必須按照這個路線走,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可以有很多條路,至於孩子選擇哪條路,我們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失街亭,北伐失敗,失街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