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木央

    1.平心而論你認為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公平嗎?

    2.你去做期貨難道是為了送錢而不是為了去賺錢嗎?你去炒股難道只是為了虧而不是想去賺錢?我們同處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抱著某種目的去做事,成功與否,贏與虧靠的都是能力。

    3.超越自己能力之外所有的事情,對自己來說都是相對不公平的。在你你不懂得交易規則,不懂的分析邏輯,不研究漲跌動力,不去研究交易雙方的行為邏輯,在你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怎麼去和那些專業的人談公平呢?如果小白都能賺錢,對那些資深交易員來說算是公平嗎?

  • 2 # 精益交易員

    1、期貨交易的槓桿大,有的十倍,有的100倍,普通的散戶沒這個經濟實力,十萬,一百萬在裡面都是分分鐘被消滅的事情。

    2、期貨是T+0交易,每時每刻只要開市都可以交易,散戶盯盤是最落後的做法,很多機構都是程式化交易,看都不用看盤,機構的交易手段比散戶都先進了幾個等級

    3、期貨的作用是用來發現價格,它的出現不是用來給散戶炒作的,而是給那種擁有現貨的企業機構用來對沖風險的,比如我公司有一萬噸鋼,那我肯定要下個期貨空單來對鋼價下降的風險。

  • 3 # 愛股軒友

    在很多文章中都會存在一句話,股市是一場零和遊戲,期貨是一場零遊戲,外匯則是一場負和遊戲。這句話將這類個股的風險完全揭示了,股市風險最低,期貨相對較高,外匯最高。

      不過對於我們這類投資者而言,和你博弈的對手是無數的散戶和龐大的投資機構,大家都來這裡買賣,結果永遠是誰賺了誰的錢或者大家都在虧錢,哪怕這個市場一直在上漲也是在吹巨大的泡沫,透支未來的錢,這也總會有後面的博傻者來買單。零和遊戲是針對於誰的呢?散戶,對於所有的散戶投資者來說,他們獲利都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都在玩錢的遊戲。

      面對和你博弈的機構,散戶幾乎毫無優勢可言,機構可以掌握和操作的巨量的資金來影響股價的上漲和下跌;機構也總會比股民先知道最新的政策資訊和內幕資訊;機構擁有成熟的投資思路,專業操作的系統和高水平的分析團隊。股民和機構之間的博弈,本身就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散戶唯一相比較的優勢或許就是買的快,跑的也快。機構可以利用股指期貨來做空,作為市場投資的對沖工具,而我們的中小投資者只能在市場做多才能賺錢,所以這導致眾多股民朋友無論什麼行情下都容易盲目的做多,哪怕行情很差也總感覺會有反彈,哪怕沒有反彈,也總感覺自己選的股票很不錯。但是一旦下跌,那麼整個就套牢。

      總之,當你無法看清和判斷這個市場,無法有效合理的使用股票這一投資工具時,這個市場對於你來說就是零和遊戲,不謹慎那麼只會陷入虧錢的迴圈。

  • 4 # 合肥成偉

    公平二字不要輕易說,制度上來說是公平的。但實際中,你沒有錢,即使看對了方向人家可以直接把你打爆倉。其次,訊息的來源你也你也不如人家。專業知識也是一樣。所以,不論什麼樣的投資,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哪裡。用巴菲特的話就是做懂的行業公司,賺懂的錢。把知識轉化為財富,才是正道。

  • 5 # 財經C觀點

    其實包括股票、期貨、外匯、貴金屬在內各種投資產品,對於散戶來說,都是沒有公平可言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諮詢的不對等。

    買過股票的都知道,有所謂內幕訊息。真正有沒有內幕訊息呢?當然是有的,就是散戶能瞭解的內幕訊息不但少,而且真實性非常低。而作為機構投資者能得到的諮詢一定是比散戶多的多的,也更加真實準確。

    再說這次原油寶事件,在沒發生之前,有幾個人知道油價可以為負數的?就算按中行說的之前透過各種渠道告訴了客戶,但是真正意味著什麼,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瞭解呢?

    還有就是金融機構有專門的團隊,負責對市場、企業、走勢進行調研,分析,也有專門的操盤團隊,在技術層面,散戶不可能於其對抗。

    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量也是遠遠大於散戶的,資金量大以為這其在整個交易中的權重就大,有一些大的機構,比如大型投資基金、券商的交易行為甚至能左右一個產品的走勢。

    期貨交易,對於散戶的不公平性還在於沒有實物交割能力,也就是說,在交割日前,無論你虧了多少,無論是不是你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裡,你只有軋差或者移倉,沒有第二個選擇。

    而機構、金融大鱷的選擇就會多出很多,這次中行的原油寶的鉅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人家的地盤,跳進了人家的陷阱,毫無辦法。換成散戶,更是隻能任人宰割。

    諮詢不對等,操盤能力不對等,資金量不對等,沒有交割能力,這怎麼能是一場公平公正的遊戲呢?在這樣的市場上,散戶要賺錢,只能是跟對了走勢,在人家後面撿一點殘羹冷炙。所謂的股神,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許你眼光獨到,在股市期貨上賺到錢了,但這些錢對於那些大機構來說,彎腰去撿都嫌累。再說了,如果散戶全部都是虧錢的,他們去哪裡收割韭菜呢?

  • 6 # 80後董哥

    1從期貨的角度上看,越是流動性充分,競爭充分的領域,門檻夠低的領域越是有著相對的公平。你如果看過足夠的資料就能發現在這樣的市場裡想要坐莊控盤,難度要比個股難很多,很多,比如黃金交易!

    2散戶,是弱小的代名詞,但也只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裡弱者才有事實上的逆襲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依然很小,但至少你有機會,而且這種機會“理論上”講,只需要透過思維改變,就能達成,雖然這依然很難,但是,相比較其他的不公平這已經要求跟低了,雖然只是理論上的。

    3 你想過散戶的優勢在哪裡嗎?在任何一個領域我們都不能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別人的長處去死磕!

  • 7 # 規範使用者名稱007

    不光期貨交易不友好,任何金融投資都不友好。在動輒就是幾億十幾億的資金面前,散戶那十幾萬幾十萬連個浪花都不顯就被淹沒了。大筆資金不發威還好,一旦發威,散戶必須退讓。

  • 8 # Max小胖

    公平與否在於角度和對比

    1.站在人生的角度,我們一出生就享受到了絕對的不公平,你的父母,性別,基因,地域,等等都很難和某些人站在同一線上。

    2.從期貨的角度上看,越是流動性充分,競爭充分的領域,門檻夠低的領域越是有著相對的公平。你如果看過足夠的資料就能發現在這樣的市場裡想要坐莊控盤,難度要比個股難很多,很多,比如黃金交易!

    3.散戶,是弱小的代名詞,但也只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裡弱者才有事實上的逆襲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依然很小,但至少你有機會,而且這種機會“理論上”講,只需要透過思維改變,就能達成,雖然這依然很難,但是,相比較其他的不公平這已經要求跟低了,雖然只是理論上的。

    4. 你想過散戶的優勢在哪裡嗎?在任何一個領域我們都不能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別人的長處去死磕!

  • 9 # L多金

    沒有覺得對散戶不公平,國內所有品種裡,期貨是對散戶最公平的品種了,理由如下:

    1.期貨交易某個品種幾乎所有人都在一個主力合約操作,資金量密集,動輒成交上千億,所以散戶沒有選股的顧慮。

    2.不是期貨裡沒有大資金操控,但是任何大資金都不敢說可以完全控盤,因為大資金也可以成為別人狙殺的目標,做錯方向同樣付出代價,不像股票市場,很多股票有莊家控制,說漲就漲說跌就跌,散戶比較被動。

    3.大資金有對價格有一定影響力的優勢,但是小散有靈活機動,隨時轉向的優勢,虧錢都是自己做錯了方向,而不是不公平引起的。

    4.有人說資訊不對稱,但是散戶如果選擇技術分析,所需的資訊都是量價等公開資訊,具有絕對公平性,即便基本面分析也比股票市場公開透明很多,期貨裡的天氣資訊或者產量資訊與股市裡公司的財報你覺得哪個更透明呢?對吧。

    如果說非要找到一些不公平,可能就是小資金手續費成本高點,沒有大資金那樣的話語權,但是差別微乎其微,個人覺得只要是四大交易所的期貨品種,對散戶來說不見得是最適合的品種,但是最公平的品種。

  • 10 # 福州鼓樓知明投資管理

    交易機制是公平的。你說的不公平,應該是普通散戶虧損面大導致認知上覺得不公平。這樣的原因就是期貨是高槓杆交易,會有交割期,直接的就是容錯率極低,高倉位投資依照凱利公式最終結果無限接近零。還有交割期,時間是投資的朋友這句話在期貨的交易規則中就不存在了。所以認清自己的能力圈極為重要。要知道期貨誕生的目的就是給現貨市場提供套期保值。

  • 11 # lsgaa

    所謂知己知彼,是非常重要的。散戶不可能做到了解機構的操作,因而大多是盯產品。機構除了盯產品,還會盯交易對手,甚至可以瞭解對方交易席位的操作。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就象正規部隊與散兵作戰,散戶虧損可能性很大。當然有時市場內兩個大樁家對打,選對了邊也有可能賺錢。

  • 12 # 匯誠樂和

    經歷了多年的股票,期貨和外匯投資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散戶和莊家其實是一個偽概念。

    公平與不公平也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偽概念,這裡指的是投資領域。

    投資是一個產生結果的地方。像極了叢林法則。你的第一目標是生存。反而相對而言,期貨在我眼中是相對公平的一個市場,但如果說絕對公平,我認為還是外匯市場。

    交易機制和規則越開放,市場越公平。下面說一下股票、期貨和外匯的差別。

    1、股票

    現在普通投資者只能投資中國的股票,當然也有一些少數人在投資,比如美國或香港等其他領域的股票。

    中國現行的股票t+1的交易制度,使整個投資活躍受到很大的牽制。

    中國股票的無法做空機制,在大的資本的眼中,簡直就是收割資產的提款機。

    這個領域對於散戶而言是非常吃虧的。

    為什麼會如此說呢?做如下分析。

    沒有了做空機制,中國的股票的流通股數就變成了固定的。中國的“股神”徐翔為什麼會被抓?你只有理清了徐翔賺錢的邏輯,你才能看透整個股票投資市場。

    操縱股票操縱的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操縱上市公司的流通股。

    舉個例子某中上市創業板公司,流通股為1億股,股價為5元。若你手上有5億資金。

    邏輯上你可以一把把這些流通股全部買下。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你是怎麼買?用多少賬戶買?

    舉一個例子,你只用一個賬戶買。

    這種情況下就很尷尬了。

    你不能一邊買一邊賣的,貨全在你手裡了,你怎麼玩?國家對賬戶的對倒行為也是有非常嚴厲的管控的。

    好,現在你換了一種思路,你用100個賬戶買。每個賬戶吃貨100萬股。至此你就有了玩弄該股票的資本。

    當這些流通股被你全部吃完的時候,或者吃了一大部分的時候,你用額外的100個賬戶,哪怕是10個以內的賬戶,或者讓上市公司配合出利好公告,以當天漲停價10%發起強烈的購買需求。因為市場上沒有貨,都在你自己的手裡,但在資本市場上它無法甄別,其實這是你一個人在操縱。

    請想一下會出現什麼結果?無量漲停。

    接二連三,第2天第3天,5個漲停之後,你開始有計劃的,出貨!

    市場上的k線分析者有跟上的,有沒有跟上的,但你根本不用理會。小資金及散戶們,還在研究各個基本面。莊家已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當你瞭解了股票市場,有可能會這樣操作的時候,你還會殺入在裡面拼搏嗎?

    徐翔一派就是用這種手法。

    有多大實力,做多大的生意,謀局謀勢。

    2、期貨

    市場往往談期貨如猛虎。但只要往深裡研究之後,你才會慢慢懂得猛虎也有溫柔的一面。

    股票對標的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業績好股票就會漲,上市公司業績不好,股票就會跌。你有多少資金買多少股份沒有槓桿可言。

    期貨對標的是各類生產資料。有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生產資料也可以呢?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曾經的節目《資本的故事》,裡面詳細講出了股票的由來,啟用的由來,以及各種資本運作的故事。

    單從投資者的角度說。期貨市場給你提供了更加開放的投資規則。

    大家都知道期貨是可以做雙向交易,就你也可以買多也可以買空。

    期貨沒有流通股的概念,只有對手盤。

    當你看多的時候,一定有看空的人和你下相反的單子,你才能夠成交。

    沒有這個人,你的多單是不能成交的。

    現在熱炒的原油寶事件,有人認為不可思議,為什麼會一直跌呢?就是因為沒有對手盤了,買單進不了場。你只有的多單平不了,這個制度一直沒有被發現,直到最近的原油事件。但我交易的外盤在前兩天就已經提示我不能再入場做多了。儘管我內心非常想抄底,在大概10塊錢左右的時候。但外資平臺直接限制你太多,也就是沒有人再能進去做多了。國內的各個銀行的交易機制我不太懂,但應該大同小異吧,場內的資金沒辦法平倉,這件事件給期貨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案例。

    因為期貨進行交易的標的是合約,所以投資期貨一定要選擇持倉量大交易活躍的合約。

    我們經常看到期貨有某種產品,幾月份幾月份合約,所以請酌情選擇。

    若你不聽勸告,執意去選擇不活躍的合約,導致你的倉位過重而無法平倉的時候,那個時候神仙也幫不了你。

    問題是這樣的交易規則公平嗎?

    坦率的說,我認為非常公平。不管你從基本面分析還是從技術面分析,你總歸會產生一個理由去支撐你的觀點,所有的資料都是公開的,都是透明的,沒有暗箱操作。如果你還沒賺到錢,只能說明水平不夠。

    但國內的期貨市場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交易時間的問題。

    本來國內的期貨交易市場夜間是有夜盤的。但是由於疫情的原因夜盤停止了,國家一直法令把交易規則變了。但國內的商品期貨是和國外的商品期貨進行掛鉤的,尤其是以原油,棉花,豆油,棕櫚等交易品種。

    所以很多投資者在疫情期間也遭受到了重創。就是因為交易時間的不自由導致的資訊的不自由,當國內不開盤,國外繼續交易的時候,產生的巨大的價格差,規定國內的期貨品種在次日開盤產生巨大的跳空或跳高缺口。

    這段時間基本上都只能做日內交易,不能做隔夜,如果做隔夜,對技術你的判斷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即可能粉身碎骨。

    某期貨公司曝出很多的客戶穿倉需要補交保障金的事件頻頻。

    那這比股票是公平的嗎?我認為是公平的。

    公平的基點就是第一它可以雙向交易,第二它沒有流通股的概念。

    舉個例子,你同樣有5億資金,按照目前主流商品鐵礦,一手鐵礦保證金6000元計算,理論上你可以開83,000多手,你可以開多也可以開空。但前提是一定有相應數量的,對手盤與你的觀點相反,你才能開倉。

    如果你開倉成功了,你將如何賺錢呢?用額外的賬號再重新開倉?想一想都不太現實。所以真正的順勢而為趨勢交易,在期貨市場對技術性要求會更多!沒有了太多的手段可玩。在股市裡的控盤的詞彙在期貨裡面不容易出現。

    作為散戶,你可以不用管基本面,因為它是生產資料。生產資料的特點就是在一定的價格範圍內波動,但有時候也是會非理性的。如果你做雞蛋的多,當雞蛋的期貨價格比現貨價格超出很多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停手。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期貨反而比股票是相對公平的市場。

    3、外匯

    外匯市場和期貨市場相類似,但它的不同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交易時間自由,基本上是全天24小時交易。

    二、交易品種更單一。

    貨幣兌換之間的匯率差。

    比如說英鎊兌美元,你的心理預期就不會期待什麼時候一英鎊可以兌換為兩美元。波動的區間的相對固定,保證了它的風險的減小。但是現在各個外匯交易商透過放大槓桿的手段,把風險變得無限大。

    對於任何一個成熟的交易者,它的槓桿可以設的很大,但是它的風險敞口一定是很小。這就涉及到一個更加專業的領域了,包括倉位管理,資金管理等等。

    回到原來的話題外匯市場才是一個更加公平更加自由的市場。

    各個外匯平臺交易商,隸屬於全球的各個國家,國內對於外匯市場的不開放,導致這項投資領域還處於一個灰色地帶。但我相信,在人們的投資需求日益要求更加完善的將來,外匯投資一定會迎來它的爆發期。

    如果你資金量不大,也就是通俗的散戶,只有在絕對自由的交易領域內,你才可以自由的翱翔。這裡面沒有莊家了,所有的遊戲都變成了明牌遊戲。

    所以才有更多的可能!

    綜上所述,投資領域裡壓根兒就沒有公平與不公平之說。只有你適合哪一種遊戲玩法!

    但凡是把自己的失敗歸功於被莊家的操縱導致,只能說你在投資領域的不成熟。

    在極度自由的教育領域裡,你的對手從來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準確的說是你的好習慣和壞習慣之間的戰爭!

  • 13 # 吉月文

    這種說法不絕對。

    期貨是一個高度投機性的市場。要想參與到期貨投資當中,既需要有過硬的投資技能,也需要有雄厚的資金保障。缺一不可。如果達不到這兩個條件而貿然進入市場,最後的結果自然是血本無歸。

    所謂公平從來都是相對的。期貨市場的特性,只要認真瞭解一下都會明白。在已經認識到了市場的高度投機性的情況下,還要進入市場,至少說明自己有自信能夠承擔相應的風險。而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還要進入市場,則說明存在著嚴重的無知。這個責任在自己身上。廣東有句俗話叫吃得鹹魚耐得渴,意思就是既然想從中撈好處,就得承受相應的風險。

    至於散戶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由於在投資體量上面以及資訊獲取方面的差異所導致的交易過程當中的地位不同,也是已經在市場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既定事實,投資者自身應當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講了這麼多,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期貨市場的作用主要有兩個。第一是為大宗產品的生產和購買方鎖定價格穩定成本。第二是為金融資本提供投機渠道。對於前者來說,進行期貨市場的操作不為掙錢,不存在所謂的虧損問題。對於後者來說,既然準備投機就要做好虧損的準備。期貨市場本質上就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實際上和賭博高度類似,在這種情況下,光想著贏,恐怕是痴人說夢。

  • 14 # 趙德註

    哈哈,我覺得沒有一個比交易做盤更公平的行業了!

    市場存在即合理,盈利全憑個人本事;

    不能做不到盈利就推說不公平,簡直可笑,有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

  • 15 # 25分會你短線精準戰法

    我也是一個散戶,我個人觀點是沒有公平可言的。關鍵是我們需要如何面對交易市場的一切困難。舉個例子:小的時候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的人長大了當官了,我小時候就是喜歡玩,所以不能當官。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是絕大多數的。

    所以公平也是需要自己爭取的。

  • 16 # 天下之大88

    1.散戶,是弱小的代名詞,但也只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裡弱者才有事實上的逆襲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依然很小,但至少你有機會,而且這種機會“理論上”講,只需要透過思維改變,就能達成,雖然這依然很難,但是,相比較其他的不公平這已經要求跟低了,雖然只是理論上的。

    2.站在人生的角度,我們一出生就享受到了絕對的不公平,你的父母,性別,基因,地域,等等都很難和某些人站在同一線上。

    3.從期貨的角度上看,越是流動性充分,競爭充分的領域,門檻夠低的領域越是有著相對的公平。你如果看過足夠的資料就能發現在這樣的市場裡想要坐莊控盤,難度要比個股難很多,很多,比如黃金交易!

    4、因為95%的客戶虧損,其中絕大部分是散戶。大資金可以發動趨勢,小資金只能跟隨大資金走。

    最後祝你在期貨市場上能玩的風聲水起,成為下一個大資本家。

  • 17 # 榭茳

    金融市場實力說話!

    資訊就是情報,決定戰爭勝負!

    資金量的大小決定是主動還是被動跟隨!

  • 18 # 小小靈靈3

    期貨交易對散戶來說是不是公平?要從多方面來考慮:

    首先期貨合約是有槓桿的合約,它是保證金交易的一種。當初國家開展期貨交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企業商品套保的問題。舉例來說一家銅材的加工企業,他們的生產任務預計需要銅材在未來的5個月或者是6個月,月需要1000噸,目前進貨價格是5萬一噸,出廠價格為5.5萬元一噸,目前來看,加工企業有5000元一噸的利潤。但因為公司的生產活動是連續性的。為防止將來銅的價錢上漲,所以企業必須以現在5萬一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買入1000噸。然後未來5個月或者6個月的銷售合同定為5.5萬元一噸。只有生產成本鎖定的情況下,企業才能確保每噸5000的利潤。這時企業就會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未來5個月或者6個月的合約進行利潤鎖定。這是套保的行為,這時企業就會在期貨市場上買入1000噸的遠期合約,市場上就得有作為投機性質的空頭合約,才能撮合成交。散戶就成為了其中投機性質的空頭。這時的投機行為是公平的,因為沒有人強制你以目前的價格來買賣,只有你透過自己系統的分析,認為自己有利可圖才會進入市場交易。(說點題外話,期貨合約的手續費相對於股票來說還是低廉的.T+0有利於合約的活躍性,也增強了投機)。

    目前期貨市場主要有金屬,農產品,能源跟股指的三大合約,因為涉及的領域跨度很大,所以作為散戶在資訊方面是不對稱的。一般參與套保的企業,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面都深耕多年,深諳行業的規律。另外他們是作為投資套保,所以他們不需要考慮盈虧,在心態上是會不一樣的。而我們的散戶是純投機,不具備現貨交割的權利。當散戶在做近期合約的時候,會有逼倉行為的發生。這種制度的缺陷勢必不利於散戶。那我們怎麼樣才能避免呢?我們一定要緊跟市場的節奏,做成交量大的主力合約。像這次中行原油寶事件,就是因為中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缺少經驗,不是現貨商卻推遲到交割的月份。實在不是明智之選,這種結果本來就可以避免。

  • 19 # 凡事金融

    恕我直言,如果這麼想的,幾乎是要輸在起跑線上了。

    相對於機構而言,散戶確實有很多劣勢:資金、資訊、技術、人脈等等。但是同樣也有一些優勢:靈活、獨立、約束少。

    也許有人會認為,機構的優勢(資金、資訊等)顯然更為重要,而散戶的那些優勢不值一提。那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賽跑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很顯然應該是速度吧,那麼為何會有龜兔賽跑的故事呢?

    歷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不計其數:

    赤壁之戰,周瑜5萬士兵大敗曹操20萬精兵;

    官渡之戰,曹操2萬士兵戰勝了袁紹10萬多精兵;

    淝水之戰,東晉8萬軍力擊退80餘萬前秦軍;

    ……

    在任何的較量中,都不是完全公平的,雙方都是各有優勢和劣勢。而且,那些看起來很重要的優勢,有時並不是那麼重要;那些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優勢,反而有可能決定最終結果。

    所以,與其說期貨交易是一場對散戶不公平的遊戲,不如說是一場不對稱的遊戲。

    散戶應該怎麼做呢?

    既然不對稱,散戶要做的,不是要以卵擊石,拿自己的劣勢去和機構硬碰硬,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這種不對稱性。

    1、不要以卵擊石,避開自己的劣勢

    既然認知到自己在資金、資訊、技術和人脈等方面不具備優勢,那麼就要避免在這些因素上展開自己的交易。

    比如,行情已經往一個方向展開了趨勢,機構順勢而為,散戶非要用自己的幾萬塊錢試圖阻擋趨勢,螞蟻想要絆大象嗎?

    比如,某合約臨近交割,有逼倉可能,但是散戶對於各類資訊和人脈資源差的很多,卻偏偏想去打聽點訊息,想參與一下交割月前的肉搏,能成嗎?

    2、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對於機構來說,資金大、掉頭慢,是不能承受頻繁的進出試錯的;而且一旦產生連續虧損,淨值曲線下滑過快,又會受到客戶的詢問和干涉。

    散戶恰恰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幾十萬幾百萬在期貨市場裡面進出自如,透過不斷試錯、捕捉大的行情,這是一種趨勢交易的思路,已經被國內外眾多市場中被證明有效。

    世間永遠沒有完全公平的競爭,只有不對稱的比賽。在不對稱的比賽中,誰都有機會贏。

  • 20 # 期海餘生

    為什麼說期貨交易是一場對散戶不公平的遊戲?

    其實包括股票、期貨、外匯、貴金屬在內各種投資產品,對於散戶來說,都是沒有公平可言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諮詢的不對等。

    買過股票的都知道,有所謂內幕訊息。真正有沒有內幕訊息呢?當然是有的,就是散戶能瞭解的內幕訊息不但少,而且真實性非常低。而作為機構投資者能得到的諮詢一定是比散戶多的多的,也更加真實準確。

    再說這次原油寶事件,在沒發生之前,有幾個人知道油價可以為負數的?就算按中行說的之前透過各種渠道告訴了客戶,但是真正意味著什麼,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瞭解呢?

    還有就是金融機構有專門的團隊,負責對市場、企業、走勢進行調研,分析,也有專門的操盤團隊,在技術層面,散戶不可能於其對抗。

    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量也是遠遠大於散戶的,資金量大以為這其在整個交易中的權重就大,有一些大的機構,比如大型投資基金、券商的交易行為甚至能左右一個產品的走勢。

    期貨交易,對於散戶的不公平性還在於沒有實物交割能力,也就是說,在交割日前,無論你虧了多少,無論是不是你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裡,你只有軋差或者移倉,沒有第二個選擇。

    而機構、金融大鱷的選擇就會多出很多,這次中行的原油寶的鉅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人家的地盤,跳進了人家的陷阱,毫無辦法。換成散戶,更是隻能任人宰割。

    諮詢不對等,操盤能力不對等,資金量不對等,沒有交割能力,這怎麼能是一場公平公正的遊戲呢?在這樣的市場上,散戶要賺錢,只能是跟對了走勢,在人家後面撿一點殘羹冷炙。所謂的股神,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許你眼光獨到,在股市期貨上賺到錢了,但這些錢對於那些大機構來說,彎腰去撿都嫌累。再說了,如果散戶全部都是虧錢的,他們去哪裡收割韭菜呢?

    交易玩的是看誰的勢力更大,散戶勢單力薄自然要吃虧了!

    恕我直言,如果這麼想的,幾乎是要輸在起跑線上了。

    相對於機構而言,散戶確實有很多劣勢:資金、資訊、技術、人脈等等。但是同樣也有一些優勢:靈活、獨立、約束少。

    也許有人會認為,機構的優勢(資金、資訊等)顯然更為重要,而散戶的那些優勢不值一提。那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賽跑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很顯然應該是速度吧,那麼為何會有龜兔賽跑的故事呢?

    在任何的較量中,都不是完全公平的,雙方都是各有優勢和劣勢。而且,那些看起來很重要的優勢,有時並不是那麼重要;那些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優勢,反而有可能決定最終結果。

    所以,與其說期貨交易是一場對散戶不公平的遊戲,不如說是一場不對稱的遊戲。

    散戶應該怎麼做呢?

    既然不對稱,散戶要做的,不是要以卵擊石,拿自己的劣勢去和機構硬碰硬,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這種不對稱性。

    1、不要以卵擊石,避開自己的劣勢

    既然認知到自己在資金、資訊、技術和人脈等方面不具備優勢,那麼就要避免在這些因素上展開自己的交易。

    比如,行情已經往一個方向展開了趨勢,機構順勢而為,散戶非要用自己的幾萬塊錢試圖阻擋趨勢,螞蟻想要絆大象嗎?

    比如,某合約臨近交割,有逼倉可能,但是散戶對於各類資訊和人脈資源差的很多,卻偏偏想去打聽點訊息,想參與一下交割月前的肉搏,能成嗎?

    2、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對於機構來說,資金大、掉頭慢,是不能承受頻繁的進出試錯的;而且一旦產生連續虧損,淨值曲線下滑過快,又會受到客戶的詢問和干涉。

    散戶恰恰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幾十萬幾百萬在期貨市場裡面進出自如,透過不斷試錯、捕捉大的行情,這是一種趨勢交易的思路,已經被國內外眾多市場中被證明有效。

    世間永遠沒有完全公平的競爭,只有不對稱的比賽。在不對稱的比賽中,誰都有機會贏。

    無論是哪個金融市場,包括股票、期貨、外匯、原油等等都是由大資金的多空莊家在進行博弈,所以小散戶在這個市場上就是一葉孤舟,讓你往哪走你就往哪走,一個大浪就拍翻你。

    但是你要這麼想,其實無論在什麼地方,個人都是弱勢群體,不論是在社會上還是金融市場上,我們必須跟隨主流就不會被拋下,在金融市場的散戶要學會跟隨這個市場上的大浪前行,這樣你才能不斷前行有所收貨,千萬不要跟這個市場對著幹,對著幹的結果只能是徹底翻船。

    市場都是有兩面性,只要抓住主要的矛盾,就會有所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在是沒劇可看了,求推薦,二刷《權力的遊戲》的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