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世上有多少人,會主動讓自己的心嚐到苦的滋味呢?除非他的心遭受過永遠無法忘記的苦楚,勾踐就是這樣的人。

    吳王夫差的大意,使得勾踐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最終在夫差黃池會盟的時候,奇襲吳國,繼而滅亡吳國,成就了天下霸業。

    那麼吳王夫差當初為何沒有宰掉勾踐?他留下勾踐這條命,特地是為了羞辱他嗎?還是說有其他人在阻撓這件事?

    吳國太宰伯嚭,壞了伍子胥的大事。

    伍子胥一直慫恿夫差滅掉越國,殺掉越王勾踐就是最好的手段。當時吳國厲兵秣馬,夫差打算為自己的父親闔閭報仇雪恨。勾踐得知以後,主動偷襲,結果大敗而歸。

    為此勾踐面臨的,將會是國破家亡的厄運。他本打算殺妻滅子與吳國決戰,這個時候文種卻告訴勾踐,有辦法解決這件事。

    文種認為,吳國太宰伯嚭是一個貪財之人,只要賄賂了他,一定可以讓他幫忙說句好話,到時候伍子胥說不定還會跟夫差鬧翻了。

    種還,以報句踐。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種止句踐曰:“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間行言之。”於是句踐以美女寶器令種間獻吳太宰嚭。嚭受,乃見大夫種於吳王。種頓首言曰:“原大王赦句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句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必有當也。”嚭因說吳王曰:“越以服為臣,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吳王將許之。---《史記》

    太宰伯嚭拿了好處費以後,立刻向吳王夫差提出建議。他認為如果現在攻打越國,那麼勾踐一定會殺妻滅子,與吳國決戰,而越國剩下的幾千人馬也都會同仇敵愾,這不利於吳國的利益。所以不應該這麼做。

    夫差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同意勾踐攜妻帶子前來做囚徒,以此放過越國一條生路。伍子胥得知以後,氣得差點沒吐血。

    可是夫差已經決定了這件事,當然他也考慮了伍子胥的建議,認為勾踐必須要剷除,不過絕不是承諾放過他的時候。為此勾踐只能到會稽做囚徒,夫差再在期間觀察行事。

    由此可見,拯救勾踐的,其實是吳國的太宰伯嚭。說到底,拯救他的人,其實是錢財。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一點也不假。

    夫差與伍子胥的矛盾,也是勾踐獲救的原因。

    伍子胥是闔閭時期的著名相國,曾經幫助闔閭攻入楚王宮,成就霸業。這樣一位資深的權臣,在夫差時代,自然也是備受尊重。

    可是夫差不希望有任何人干涉他掌權,就算伍子胥對吳國有大功,也不能擋住他奪取權力的道路。

    早在夫差上臺之前,伍子胥就掌握著選拔新王的權力,這權力實在是太可怕了。也就是說即使新王被選出來,那麼伍子胥也有廢掉新王的資格。

    子胥進諫曰:“今不滅越,後必悔之。句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將為亂。”吳王弗聽,卒赦越,罷兵而歸。---《史記》

    為此夫差自然是十分討厭伍子胥,希望找機會將伍子胥這樣的權相給廢掉。不過伍子胥在吳國根深蒂固,有著非常厚重的政治資本,不是想廢就能廢掉的。

    這一次伍子胥要求斬殺勾踐,夫差和伍子胥之間的裂痕,被太宰伯嚭準確地掌握了。所以這件事就好辦多了,太宰伯嚭利用兩者之間的矛盾,果斷為勾踐說好話。

    夫差一聽,這些話是反對伍子胥的言論,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為了壓制伍子胥在吳國的權勢地位,夫差公然與伍子胥唱反調,偏偏就是不殺勾踐。

    可以說勾踐能夠活命,其實所依靠的,還是吳國內部君臣不和。換句話說,如果伍子胥不存在的話,夫差或許還真的會殺掉勾踐。

    勾踐入吳為囚徒,使得夫差放鬆了警惕。

    勾踐作為越國的國君,他居然答應以囚徒的身份入吳,這對夫差來說,是很具有欺騙性的。因為到了吳國以後,勾踐就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到了吳國,夫差可以有一萬次機會殺掉勾踐,為什麼他非要選擇在這種兵戎相見的時候呢?吳國的確強大,但是也沒必要白白浪費刀兵。

    勾踐入吳作為囚徒,可見他是真心實意臣服於吳國。既然是臣服於吳國了,那麼就沒有必要再動刀槍了。

    夫差認為,勾踐到了吳國以後,他隨時都可以殺掉他。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勾踐可以放下所有的尊嚴和榮耀,低聲下氣地像一個奴隸一般。

    勾踐在吳國的表現可圈可點,完全讓夫差找不到任何殺他的理由。夫差生病的時候,勾踐甚至不惜親自品嚐夫差的糞便,以此為夫差診斷病情,這是何等的孝順?

    就算是親兒子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勾踐卻能做到。正是因為他做到了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才能夠有命活下來。

    夫差那叫一個感動啊,恨不得把勾踐當成自己的親兒子一樣看待。所以勾踐不僅獲得了重生,而且獲得了自由。

    臥薪嚐膽加上美人計。

    勾踐因為足夠孝順,被夫差放回了越國。這個時候的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所經受的苦楚,為此他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曾經遭受的恥辱。

    他在自己的房樑上掛著一隻苦膽,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品嚐一下苦膽的滋味,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記那些苦難。

    勾踐回國以後,再也沒有享受過國君的待遇,他睡覺的地方依舊設定成在吳國的樣子,在地上擺上一堆柴草,就在愛柴草上睡覺。吃飯也是吃得十分粗糙,甚至跟自己的百姓一起下田幹活。

    至第二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句踐復問范蠡,蠡曰:“可矣”。乃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吳師敗,遂殺吳太子。吳告急於王,王方會諸侯於黃池,懼天下聞之,乃秘之。吳王已盟黃池,乃使人厚禮以請成越。越自度亦未能滅吳,乃與吳平。---《史記》

    他時刻不忘滅亡吳國的事情,為了削弱吳國,勾踐選取了一幫越國的美女入吳,讓他們去消磨吳王的鬥志,讓他不理朝政,與伍子胥徹底決裂,繼而借刀殺人殺掉伍子胥。

    終於勾踐有了足夠的實力與吳國對抗,所以他才能一舉蕩平整個吳國,一雪前恥。他不光能活下來,而且能活得很好。

    總結:勾踐報仇的手段太狠了嗎?

    現在很多專家說,勾踐復仇的手段實在是太狠了,這已經突破了人類的認知範疇,所以完全不提倡。

    其實這些專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沒有吃過人家的苦,就要奉勸人家行善。如果社會上個個都是良人,誰會擔心扶老人會惹禍上身呢?

    勾踐所吃過的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所以他要想報復成功,也必須要經歷常人難以想象的苦楚。誰沒事願意動用這些非人的手段呢?

    參考資料:《史記》

  • 2 # 七鬥

    李清照詩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烏江自刎的下場與吳王夫差身首異處一樣。

    正應了性格決定命運那句話,他們兩個悲慘的命運,也正是他們的性格所造成的。

    鴻門宴上,項羽為刀殂,劉邦是魚肉,任其宰割。

    勾踐兵敗為虜,一樣成為任夫差宰殺的魚肉。

    項羽不殺劉邦,完全是被其驕奢自大的性格所左右。

    在項羽心中,劉邦也就是塊魚肉罷了!想要宰殺,隨時隨地,手到擒來,“旦日餉士卒,為擊沛公軍”,項羽要殺劉邦,那是要兩軍對陣,疆場廝殺的,乘人之危,在宴席上摔杯為號,伏兵傾出,亂刀砍死,那太小人行徑,非大丈夫所為。

    項羽自詡,“氣拔山兮,力蓋世!”背後下手的陰招,實在不齒。

    夫差也與項羽一樣。

    勾踐已經成了落水狗,惶惶如喪家之犬,何必再痛打之,以勝殺降,那就是恃強凌弱!

    堂堂春秋霸主,作此下作勾當,不但自己心中不忍,下不去手,而且還要做其他國君的表率,如果對勾踐這個俯首稱臣的敗國之君斬盡殺絕,那大鵝們怎麼看?雞鴨又怎麼看?

    儘管與越國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夫差也沒有快意恩仇,把勾踐宰了!

    原因就是夫差太自負,太要面子!

    夫差項羽之流,雖然算得上大丈夫,但“法海不懂愛”,他們不懂政治!

    就如歌中所唱,“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

    對敵人,不能仁慈,那是婦人之仁,那是東郭先生和狼!

  • 3 # 隱者康司馬

    吳王夫差是個沒有主意的人,他沒有采納伍子胥的建議,卻聽信了接受越國賄賂太宰伯嚭的奸佞之言,最後亡國自殺。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南方的吳越兩個國家都想稱霸中原。吳國的國君闔閭,在伍子胥、孫武的輔佐下,在柏舉之戰中打敗了楚國,但就在吳軍攻進郢都的時候,越國軍隊向吳國發起了進攻,從此吳、越兩個國家是水火不相容。

    吳王闔閭得知越國進攻吳國的訊息,立即從前線回師攻打越國。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發兵攻打越國,兩軍在槜李決一死戰。結果吳軍大敗,闔閭中箭受了重傷。闔閭臨終前,對兒子夫差說:‘千萬不要忘越國的仇恨。’

    夫差即位後,發誓一定要打敗勾踐,為父親報仇。他任命伍子胥為相國,伯嚭為太宰,勵精圖治,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勾踐探知夫差晝夜練兵,就想先發制人。吳王夫差率領大軍迎戰,雙方大戰夫椒。結果,越軍大敗,勾踐戰敗逃到會稽山,被吳國追兵包圍起來。

    勾踐以為必死無疑,準備殺妻與吳軍決一死戰。他手下有兩個大臣,一個叫文種,一個叫范蠡。他們認為硬拼,只有死路一條,不如先賄賂貪財吳國權臣伯嚭,以求一條生路。於是文種暗中派人把一批越國美女(其中有*西施*)和奇珍異寶送給伯嚭,託他在夫差面前說好話。伯嚭果然接受禮物,在夫差前替勾踐勸說一翻。

    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強烈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條件,但要勾踐到吳國去贖罪。

    勾踐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文種,就帶著夫人與大夫范蠡去了吳國做人質。夫差派人在其父闔閭墓地旁建了一個石屋,將勾踐夫婦、君臣趕進石屋裡,換上囚衣,去做餵馬的苦役。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叫勾踐牽馬,叫范蠡伏在地上當上馬凳。

    這樣過了兩年,勾踐在吳國吃盡了苦頭。文種又給伯嚭送去金銀財寶,請他在夫差面前進言放回勾踐。夫差對伯嚭一向是唯命是從,又覺得勾踐這兩年的表現的確實是真心歸順他,也就同意了。

    勾踐回到了越國後,發誓要報仇雪恨。他號召全國上下艱苦奮鬥。他自己穿粗布衣服,不吃肉食,住在簡陋的房子裡,把席子撤去,用柴草作褥子;在吃飯的地方懸掛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先嚐一嘗苦膽,然後大喊一聲:‘勾踐,你忘記會稽山的恥辱了嗎?’他不斷激勵自己,振作起來。這就是‘臥薪嚐膽’的由來。

    面對越來越強大的越國,伍子胥憂心忡忡,他對夫差說:‘我聽說勾踐臥薪嚐膽與老百姓們同甘共苦’。夫差不聽反而疏遠了伍子胥。又過了兩年,夫差率領大軍進攻齊國,是凱旋而歸。吳國的文武大臣們全說恭維話,只有伍子胥在夫差說面前說:‘這是一次小勝利,如果越國不滅,才是心腹大患。’吳國夫差大怒,賜給伍子胥一把寶劍,令他自殺。

    不久,勾踐留下文種處理朝政,自己與范蠡率領五萬精銳大軍洗擊吳國,殺死了吳國的太子。

    公元前473年,勾踐再次進攻吳國,把夫差包圍在姑蘇山上。

    吳軍被越軍打的是潰不成軍,勾踐封給夫差一個地方——甬東,在會稽山的一個海島。夫差痛恨自己相信伯嚭之言,沒有聽從伍子胥的逆耳忠言。於是以布蒙面,伏劍自殺。勾踐以國王的禮節厚葬了夫差,隨後誅殺了伯嚭。

  • 4 # 慢看歷史

    首先,可以說不是傳言的越王允諾將西施與越國土地獻給他那麼簡單,因為夫差只要滅了你勾踐,整個越國都是自己的,這一點夫差比誰都清楚,對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夫差對於越國的處理方式還是有自己考量的。春秋時期各國爭雄,常年的征戰讓人們早就將原有的禮樂制度丟在腦後,可是卻也講究一個適可而止,國雖然可以滅但是對待該國的君王及禮嗣還是要儘可能不破壞的,這也是當時社會對貴族的一種普遍的尊重。在這一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甚至成為了一個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吳王可能是考慮到這一點,才留下勾踐一條性命。

    其次,也可能是如果夫差強硬的將越國佔為己有,那麼按照周的古法,他是可以得到這裡的,然而在統御此地後肯定需要將這片土地分封給下面的卿大夫,卿大夫的實力可不容小覷,當年三家分晉就是由於卿大夫的實力太強以至於晉王難以操控而造成裂疆分地,這也是一個反面的典型,作為大王的夫差更是深諳此道。與此同時,在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春秋時期,吞併一塊土地是有很多麻煩事的,首先為了保持新增土地的安穩,必須徵調軍隊前去進行鎮守,這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作為支援,而且吳國的土地多為沃野,而越的地形接近丘陵,就算給了吳王,他也不會有多喜歡,相反還要用吳國的經濟拉動此地的財政,這是不值得的。

    最後,吳國的出現其實背後是有大國支援的,晉為了改變齊楚聯合針對自己的不利局面,不得不去扶植一個聽話的小弟,這便是吳國,吳國在楚越相繼敗北後,兵強馬壯也希望在中原大國中分得一杯羹,讓周王室承認自己,進而稱霸諸侯!

    然而夫差這個美好的夢卻在他自己編就得網裡破滅了,曾經跪在他腳下的老對手如今拿著劍毫不留情的向他揮來,斬碎了一切,不但斬碎了他的夢,也斬碎了吳越多年來的恩怨與幾代君王的情仇!

  • 5 # 小龍女5505

    吳王夫差擊敗越王勾踐後,就變得狂妄輕敵、也自負高傲,心也不夠狠,自認為越勾踐敗於他之手後,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認命,無力再與自己強大的吳國抗衡。所以沒有殺了勾踐為父報仇,反而留他一命。結果姑息養奸成大患,最終使越王勾踐成功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經二十年積蓄忍耐成功復仇雪恥,擊敗吳王夫差、恢復越國江山、重登君王之位,吳王夫差落得兵敗國破、含恨而死的悲慘結局。

  • 6 # 工科文化人

    首先,新恆非常榮幸回答題主的問題。

    夫差之所以不殺勾踐原因是夫差的野心太大,一心想要稱霸,當時的情況下若果堅決殺掉勾踐滅掉,代價非常大,勾踐上至君臣下到百姓已經做好了決死的準備,而戰後統治越過的土地將要用相當長的時間來消化,而卻對當時的國際影響相當惡劣,北上爭霸本來就阻力重重,如此一來更是蒙霜。

    在夫差的眼裡越國不過卓爾小國並不值得大費心思,他的目標是與齊,晉,楚爭霸。這也是伍子胥勸說說:爭霸中原太過遙遠虛幻,還不如滅了越國來的實在,雖然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確是實實在在地擴大版圖增強實力。范蠡看出了夫差的野心,勸說勾踐誠服吳國,讓越國做吳國的屬國,收買夫差的太宰當說客,越國臣服,國內人力物力為吳國盡用,那麼不用統治越國的土地吳國的國力也能增強,勾踐也願意來做奴僕,夫差父親的仇也算報了。而事實上勾踐的父親允常是被夫差的父親闔閭殺的,闔閭的爺爺壽夢當年侵略越國土地抓了很多越國俘虜,一次視察被越國俘虜刺殺,兩國恩怨世仇都好幾代人了,殺來殺去也沒個完了,對於夫差來說與其殺了勾踐不如讓勾踐來做奴僕,來的快意。

    所以在夫差輕易戰勝勾踐,在雄霸天下的野心,擊剛愎自用,極端世仇報復的扭曲心理下,夫差選擇了沒殺勾踐,將他弄到做了三年奴僕。稽山夫差積極參與中原爭霸的行動,包括修,戰爭,會盟等,越國的想法和行動夫差也知道,可能夫差自信過了頭,認為越國只不過只,只要自己抬抬手,吹灰可滅。而結果正向伍子胥說的,爭霸中原太過虛幻,中原三大國齊,晉,楚太過龐大,吳軍雖然年年征戰鮮有敗績,夫差前後二十年用兵,也只是把人拉到談判桌上,而此時的越國已經今非昔比。最終苦心人天不負,勾踐臥薪嚐膽終滅吳。

  • 7 # 湘野狂客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攻打吳王夫差,夫差大勝,一路反攻至越國境內,在會稽山一帶將勾踐團團圍困,將勾踐逼入絕境。主流的說法是,當時文種和范蠡連施妙計,賄賂了夫差身邊的重臣伯嚭,勾踐才保住了一條命。實際上,夫差並沒有殺勾踐的心思,儘管勾踐對夫差有殺父之仇,但夫差權衡利弊,最終還是放過了勾踐。

    2008年問世的一批“清華簡”可以看出一些問題,“清華簡”中有一部《越公其事》,詳細記載吳越戰爭這段歷史。當時勾踐雖然被逼到絕境,但手中還有數千將士,尚有一戰之力;而夫差雖然圍困了勾踐,但自身傷亡也很慘重,同時深入越國這種蠻荒之地,補給也供應不上,如果逼得勾踐拼死一搏,夫差必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再者,夫差的戰略方向不是南下吞併越國,而是揮師北上討伐齊國,爭霸中原,他不想在越國消耗太多的資源和兵力。

    勾踐也很識時務,派出使臣告訴夫差,表明自己甘願臣服於夫差。因此,夫差再三權衡,最終決定接受勾踐的臣服,從越國撤兵,放過了勾踐。

  • 8 # 雪穎溯史

    夫差,約公元前528-公元前473年,姬姓,吳氏,是春秋時期吳國最後一位君主。夫差是闔閭之子。公元前496年,闔閭攻打越國,在欈李(今浙江嘉興西南一帶),被越國偷襲,闔閭中箭,不治而亡,死前囑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夫差繼位後,為報父仇,也是勵精圖治,吳國國力迅速增強。之後,吳越開戰,越國戰敗,越國國君勾踐被俘。

    讓人奇怪的是,夫差在打敗了越國、俘虜了勾踐之後,不但沒有殺了勾踐,最後還將勾踐放回了越國,這有是為什麼呢?

    首先,越國在危急關頭找到了吳國的漏洞——太宰伯嚭。伯嚭是伍子胥推薦給夫差的,並不是因為伯嚭有多大的能力,而是因為伍子胥和他經歷相似(二人都是懷著家國仇恨投靠別國,最後報仇成功)。但是伯嚭為人好大喜功,貪財好色,但深得夫差寵愛。

    在吳越交戰時,眼看越國要滅亡,勾踐甚至準備殺妻滅子,與吳國決一死戰。但越國大夫范蠡和文種提議,以美女財寶賄賂伯嚭,勾踐採納了二人的建議。

    原本伍子胥建議趁機消滅越國,以絕後患。但伯嚭收到越國的財物後,在夫差面前極力替越國說好話:認為此時如果把越國逼到絕路上,恐怕越國上下會同仇敵愾,反而對吳國不利。夫差採納了伯嚭的建議,准許越國附屬於吳國,並將勾踐一家作為囚犯帶回了吳國。所以,從這點上看,相當於是伯嚭救了勾踐一命。

    其次是因為伍子胥與夫差之間的矛盾,間接的幫助了越國。

    伍子胥曾輔佐闔閭滅掉楚國,成就霸業。在闔閭去世前,封伍子胥為相國,稱“亞父”。作為闔閭時期的權臣,夫差繼位初期,對伍子胥也是尊崇有加。伍子胥時常對夫差耳提面命,最初夫差還能做到言聽計從,但時間一長,夫差對伍子胥的一些建議和意見不予理睬。尤其是吳越之戰勝利後,夫差驕奢之心日起,進取之心全無。回到吳國後,伍子胥曾多次建議夫差殺掉勾踐,但均被夫差拒絕了。再加上伯嚭時常在夫差面前搬弄是非,伯嚭藉著伍子胥出使齊國的機會,趁機在夫差面前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有謀反之心,是夫差、伍子胥君臣二人隔閡越深,甚至到最後,夫差下令賜死伍子胥。所以說,吳國君臣不和,也是勾踐得以活下來的原因。

    最後,最主要的一點原因是因為勾踐的隱忍。

    吳越交戰失敗後,勾踐作為囚犯被帶到吳國。到吳國後,夫差讓勾踐夫婦住在闔閭墓旁的一間石屋裡,為夫差餵馬,范蠡做著奴僕的工作。勾踐完全放下了君王的尊嚴和榮耀,每天過的如奴隸一般,但他每天都表現的很快樂。甚至當夫差生病後,勾踐親自嘗夫差的糞便,以此診斷夫差的病症,想想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就這樣,勾踐在吳國不但活了下來,到最後還重獲自由。

    回國以後,勾踐臥薪嚐膽,力圖復國。一方面繼續用金錢美女賄賂伯嚭,使吳國放鬆警惕。一方面,勾踐身體力行,穿粗布衣,吃糲食(粗惡的食物),與百姓一同耕種;勾踐夫人帶著全國婦女養蠶織布,發展生產。勾踐夫妻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最終滅掉吳國,成就霸業。

  • 9 # 搞笑的桂哥

    小桂來答:吳王夫差之所以沒有殺勾踐和太宰嚭有關,這個太宰嚭是誰呢,他就是武王夫差的宰相,與伍子胥,范蠡,文種,齊名,都是出相入將的大才,他是兩朝元老,之前就輔佐夫差的父親吳王闔閭,這個嚭是很貪婪的人,所以在吳國要攻打越國的時候,這越王勾踐的謀臣文種,就用計謀,用美女和珠寶賄賂了太宰嚭,讓太宰嚭和吳王夫差說好話,得到見到吳王的機會,文種見到吳王,和吳王說:越王勾踐願意臣服您,並且獻上所有珍寶,如果大王不同意赦免越王勾踐,越王勾踐就會殺死自己的妻兒老小,領著士兵和百姓,抵抗到底,這個太宰嚭也在一旁說好話,畢竟拿了人家的禮,就這樣吳王夫差也就沒有在當時殺了勾踐,不但這樣,這范蠡也是真心護主,連自己的女朋友都獻給了吳王夫差,以求赦免越王勾踐,范蠡的女朋友不是別人,正是中國四大美女中的西施,還有一點就是吳王夫差是個自大的人,他就沒把勾踐放到眼裡,多種原因下,勾踐才有了後來翻盤的機會,當時吳王的另一個謀臣伍子胥是建議滅掉越國的,先滅掉越國,可惜夫差沒有聽信伍子胥的話,一失足成千古恨。要說到報仇,那話就長了,這越王勾踐的父親就是被夫差的父親殺害的,夫差的爺爺當年也是侵略越國殺了不少人,抓了不是俘虜,後來竟然也是被俘虜刺殺了,然後這勾踐又殺了夫差的父親,兩個國家的恩怨情仇那也是勾踐和夫差他們好幾代的恩怨。夫差這人的野心還是很大的,他的目的是統一中原,當時如果滅掉越國,實力上是可以的,但是必然付出代價,而且在大夫范蠡的勸說下,這越王勾踐願意投降,願意當這個吳國的附屬國,因為畢竟實力不允許他抵抗下去,那樣可能就被滅國了,這越國臣服,國內一切資源都為吳國所用,夫差一算這筆賬怎麼都是賺,不費一兵一卒,還把越國盡收收底,就這樣夫差就沒有殺勾踐,但是雖然不殺,但是心裡還是不解恨,就把這勾踐弄到吳國去了,讓他當個下人,百般羞辱他,不光是他,把他家人和當時越國的大夫范蠡,相當於部長級別的幹部,都給抓到了吳國,來伺候吳王夫差,夫差先是在他父親闔閭墳墓的旁邊又建造了一個石屋,命令勾踐夫婦和大夫范蠡守墓,勾踐每天給夫差餵馬,夫差每次上馬,他都要跪著給當上馬凳,有事沒事就叫來當眾羞辱一番,勾踐每天都特別謹慎,總是很卑微的處理事情,毫無怨言,這一晃也是過去快走3年,這一日夫差生病了,連續幾天都不見好轉,大夫范蠡勸諫越王勾踐去看望吳王夫差,這勾踐進宮見到了夫差,被夫差一頓罵,對勾踐說:別跟我倆裝模作樣的,你恨不得我馬上就死了,這樣你就可以回國了是吧?告訴你,你就別做夢了,這一激動吳王夫差就想上大號,結果這勾踐盡然直接用手蘸著他的糞便,放到嘴裡嚐了嚐,我頓時想起了郭德綱和于謙說的那個相聲,這勾踐嘗完吳王夫差的糞便,跪下大聲喊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您的糞便是甜的,所以不過數日就會痊癒,如果是大病,糞便會是苦澀的,所以大王不必擔心,夫差一聽很是好奇,便問他:你咋知道滴?勾踐說:當年周武王生了重病,找了神醫來醫治,神醫讓周武王的兒子們來嘗武王的糞便,結果十幾個兒子就有一個願意來嘗,嘗完後說是又腥又苦,神醫說:怕是病重了,如果糞便是甜的,就無大礙。夫差聽完勾踐的故事,很是感動啊,對勾踐講:就是我的兒子也不會去吃,你竟然嘗我的糞便,看來你是真心臣服與我的,沒多久,這夫差真的好了。就這樣夫差後來就把越王勾踐給放回國去了,也就遷出了勾踐後來的臥薪嚐膽的的勵志故事。

  • 10 # 星光不負人

    吳王夫差當年大舉攻打越國,利用兩年的時間把越國打敗,並且包圍了越王勾踐,本來勾踐在這種情況下羞愧難當,傷心欲絕,想要自殺,但是他的文臣及時把他解勸了下來,勸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留自己的性命,等日後再有機會的話,可以東山再起。所以這位文臣建議他投降吳國,來換取自己不被殺害,那怎麼做才可以讓吳王相信他不殺他呢,考慮到吳王喜好美色和錢財,於是這位文臣就想,如果拿這兩樣東西賄賂他,一定可以留下一條命。果然當越王投降,送了很多美女和珠寶給吳王,吳王高興的收下了這些奇珍異寶,並且從越國撤兵,停止了兩國之間的戰爭。

  • 11 # 思遠讀歷史

    人物性格

    吳王夫差自負狂妄,瞧不起勾踐的實力,不相信他日後會重新崛起。他還很貪婪,有著稱霸中原的野心,當時如果他繼續主張攻佔,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損傷國力。為了日後的稱霸,他選擇暫時放過勾踐。

    聽信讒言

    吳王夫差打敗勾踐之後,勾踐派文種帶了大量錢財走訪吳國,賄賂了吳國太宰伯嚭,請求幫忙求情,願意向吳王夫差稱臣,並奉獻“金玉、子女”給吳國,作為求和條件。吳王夫差,貪圖越國的財物、美女和土地,不顧賢臣伍子胥的勸阻,反倒聽信了讒臣的意見,接受了越國的求和。

    最終導致他沒有殺掉勾踐。

  • 12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性格決定命運”的戲碼再次上演,“婦人之仁”這個坑,歷史上不止吳王夫差掉進去,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亦如此,當年曹操也後悔放走劉備,帶來了三國鼎立。婦人之仁:做事優柔姑息,如婦人的軟心腸。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分析項羽的性格特點,必敗於劉邦。夫差也逃不開性格的侷限,雖有殺父之仇,還是因一時惻隱放虎歸山。

    一,“恩恩怨怨”的開端

    公元前494年,勾踐繼位的第三年,闔閭就是吳王夫差的父親,認為勾踐不成氣候,於是主動出兵攻打越國,其實以當時吳國的實力是遠勝于越,不知道是不是自以為是的原因,最終在槜李被勾踐騎兵打敗,身負重傷,不久就死了。死前跟夫差說:“不殺勾踐你就不是我的兒子。”

    夫差日夜練兵,為有朝一日為父報仇。恰巧,此時勾踐卻如曾經的闔閭一般,認為夫差繼位不久,根基不穩,羽翼未豐,想乘機剪除,不聽大夫范蠡的勸告,一意孤行,攻打吳王夫差,可能上次的僥倖勝利衝昏了頭腦吧!結果被實力強大的吳軍困於會稽山,無法脫身。

    二,“忍術”鼻祖——勾踐

    勾踐以為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盡頭,不料,此時范蠡提出一個建議,一個需要丟掉人格和尊嚴的建議,就是大王親自到夫差面前賠罪,甘願做牛做馬,獻上一切財物,包括妻妾。范蠡敢提出讓帝王被羞辱的建議,說明對勾踐和夫差的性格是非常瞭解,有一定的把握。

    死馬當活馬醫,總比死了強,一死了之,再無翻身之日。淚別越國父老鄉親,攜范蠡,文忠入吳為奴。吳國的伍子胥是看穿了一切,勸夫差不要接受越的假臣服。夫差雖猶豫,但看到毫無尊嚴活著的勾踐,心理上的優越感,使他選擇了寬容。

    最令人驚訝的,當屬為夫差嘗糞便,說一次夫差生病,勾踐為徹底取信夫差,請求嘗糞便,然後說大王病可愈,夫差內心的到了極大的滿足感。做了夫差三年的馬伕,回到了越國。

    三,“臥薪嚐膽”打敗“婦人之仁”

    勾踐回到了越,臥薪嚐膽數年,三千越甲吞吳,夫差又落到了勾踐手裡,此時勾踐沒有殺之而後快的衝動。有過同樣黑暗史的勾踐反而同情起了夫差。夫差派人求放一條生路,然而范蠡的分析放虎歸山,歷史有可能再次輪迴,讓勾踐不能有婦人之仁。勾踐還是堅持赦免夫差,願替其安置居所及配數百奴僕。

    夫差拒絕了勾踐的安排,自刎。正所謂“婦人之仁,非大丈夫也”。

    結束語

  • 13 # 海洋老王

    吳王夫差不殺勾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夫差心存一念之仁,二是被勾踐臥薪嚐膽的隱忍假象迷惑。

    夫差自視甚高,實際上卻是優柔寡斷,貪圖虛名之人。能聽進被越國收買的吳國重臣伯喜的讒言,而不相信忠心耿耿的伍子胥的吞併越國,以絕後患的忠言。二十年後,越國在勾踐的帶領下,打敗吳國,夫差自殺。不僅殺父之仇未報,自己也落了個悲慘的下場。

  • 14 # 學益精舍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吳國趁機發兵攻打越國,這時越王勾踐北上抵抗,在同一地點檇裡,兩軍相遇。兩軍對壘時,越兵來到吳軍陣前,在吳軍陣前自殺,吳軍看的目瞪口呆,時間不能太長了,太長吳軍回過神來,太短達不到效果,正在吳軍目瞪口呆之時,越王勾踐突然出兵,打散了吳軍,結果吳軍大敗。吳王闔閭也在這次戰鬥中負傷,不久死去,臨死前把兒子夫差叫來,讓他為自己報仇,把政務交給了州伯嚭,孫武這時不知道去哪了。

    闔閭墓

    闔閭城

    同樣的,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趁著吳國沒有緩過勁來,率兵北上,直逼姑蘇城,兩軍在太湖邊大戰,越國大敗,並把越王勾踐困在了會稽山。這時范蠡出了個主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建議忍辱負重投降,他日復國,文仲到吳軍求和,到了吳軍軍營,爬到夫差的面前,表示願意投降。這樣一來吳王夫差心就軟了,而伍子胥堅決反對接受投降,堅決要消滅越國,但是夫差始終沒有表態,談判陷入了僵局。文仲第二次來到了吳國,行賄太宰州伯嚭,給美女和珠寶,於是州伯嚭帶著文仲見了夫差,還是表示服軟,願意為奴。這時州伯嚭又開始勸解夫差,說大王你的目標是稱霸天下,現在越國願意歸屬,這是好事。但是伍子胥始終反對,最終吳王夫差還是決定接受越國投降,越王勾踐和王后給夫差當奴隸,三年後被夫差放回越國,回到越國後越王勾踐把越國的財富和美女送往吳國,其中包括西施。因為伍子胥一直堅持消滅越國,吳王夫差大怒,就把伍子胥賜死。

    館娃宮遺址

    吳王夫差為了方便北上,就開挖了邗溝,不久打敗了齊國,在公元前482年,在黃池會盟當上了盟主,這時傳來越王勾踐攻破了姑蘇。吳王夫差趕快回師,吳國面臨著晉國、齊國、楚國的軍事力量,只能和越國求和。第二年後越王勾踐一舉打敗吳國,夫差被困在姑蘇臺,最後自殺在姑蘇臺,臨死把自己的面部擋住,因為沒有臉去見伍子胥。

  • 15 # 大覺主影視剪輯

    勾踐被困在會稽決定投降。夫差竟然驕傲自大認為自己超越了父親的能力,把越國打敗了,為了炫耀收勾踐為戰俘,使其在父親墳前守墓。夫差驕縱得意,勾踐卻相反,勾踐收起所有尊嚴受盡羞辱討好夫差,只為了復國報仇。

    勾踐的努力有了效果得到了夫差的赦免。當夫差得意盡歡的時候,勾踐暗自勤奮刻苦,夫差縱情享樂,勾踐艱苦異常。同樣是國君,夫差以為他高高在上,威風八面實際上卻漸漸荒廢了朝政,疏遠了忠臣,又好大喜功,國力逐漸透支,民力損耗。勾踐則勤勉謙卑,廣搜人才,積聚的力量如同地底的火山岩漿,越來越多,力量越來越強。勾踐用強大的意志力約束自己,讓自己變得賢明睿智,逐漸具備了當上一代霸主的實力。

  • 16 # 莽原文士

    吳王闔閭伐越不成,反倒遭越人重戈一擊,不治身亡。臨終時,闔閭告誡夫差,一定要向越王勾踐復仇。吳王夫差不忘父親囑託,興兵攻越,佔領越都,虜獲勾踐。可是,夫差一念之差沒有殺掉勾踐,導致自己最後身死國滅的悲劇。那麼,夫差到底為何不殺了勾踐呢?小牛想,有下述三方面原因。

    一、夫差擔心,殺了勾踐,自己難以掌控越國百姓,反會影響吳國稱霸大業。

    夫差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志在稱霸天下。因而,他確定了兩個戰略主攻方向,一個是向西繼續打擊宿敵楚國,一個是向北與齊晉等老牌強國逐鹿中原,爭得天下盟主的桂冠。由此看,在夫差的戰略佈局中,越國的分量並不大,有關越國的事務也必須吳國服從稱霸天下的大局。

    在他看來,殺了勾踐,恰恰會影響這個大局的,這是夫差首先顧慮的。勾踐已是甕中捉鱉,隨時可被送上祭壇。殺了勾踐,固然可以逞一時之快,可以告慰先人,然而,將來呢?越國的亂局如何收拾?

    吳國和越國兩國,恩怨已久,民心存在尖銳的對立。兩國無論是族源還是國君的出處都大相徑庭 ,累世征伐交戰,淚血化為兩個民族的記憶,彼此視對方為不共戴天的寇仇。殺了勾踐,滅了越國,夫差都可以做到,可是,能否征服越人之心,他是沒有半點把握的。越人民風古樸強悍,喜歡快意恩仇,惹翻了他們,自己的後顧之憂少不了。大後方不穩固,自己怎麼能馳騁中原呢?思前想後,為吳國稱霸大局考慮,夫差決定,暫且不殺勾踐,放他一馬。

    二、勾踐卑身求和,讓夫差產生了誤判,看扁了對手。

    勾踐被逼到了會稽山上,手下僅有5000人馬,失魂落魄,狼狽不堪。這時候,他想到了求和,做吳王的臣子,忍辱負重達三年之久。

    勾踐被作為奴隸帶回了吳國,備受凌辱。他穿上了奴僕穿著的犢鼻褌,戴上了粗布頭巾。夫妻兩人一個為夫差牽馬墜蹬,駕車養馬;一個給馬匹喂水灑掃。見了夫差,勾踐更是畢恭畢敬,奴顏婢膝。更有甚者,在夫差有病時,勾踐親嘗其糞便,以驗證夫差不久病癒……

    夫差被假象迷惑了,甚至陶醉了。看到殺父仇人也是昔日的強敵落到如此地步,夫差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巔峰體驗,以至忘乎所以,更覺得稱霸天下不在話下,哪還在乎一個小小的勾踐了?他相信勾踐被自己徹底征服了,勾踐表現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忠誠。勾踐本事不過爾爾,勾踐是個值得信任和同情的人。於是,夫差動起了婦人之仁,不僅赦免了勾踐,而且放虎歸山。

    三、太宰嚭不遺餘力為勾踐說情,夫差偏偏輕信佞臣讕言。

    夫差始終矇在鼓裡,他不知道,老對手勾踐可是一直處心積慮地想辦法欺騙自己。勾踐明白,單憑自己一個人的表演也很難讓夫差相信,於是,越人群策群力,終於打通了吳國太宰伯嚭的關節。

    伯嚭善於奉迎,阿諛諂媚很合夫差的胃口,於是,深受夫差寵信,做了吳國太宰。他生性貪婪,熱衷斂財,並貪戀女色。越國君臣抓住他伯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對策,不惜用重金賄賂他,用美女來討好他,麻醉他。伯嚭是願者上鉤,為勾踐效力。 伯嚭原本是逃亡到吳國的楚人,對吳國並無堅定不移的效忠信念,反倒是見利忘義,很快就把立場轉移到越人一面。伯嚭不僅引見了勾踐大臣文種,讓文種替勾踐開脫,讓夫差相信越人的忠心,而且親自遊說夫差放勾踐一馬。聽了伯嚭的話,本已飄飄然的夫差更覺得勾踐不值一慮,捉放勾踐不過是小事一樁。於是,他輕而易舉地就放虎歸山,錯過了殺敵復仇的最後機會,釀成了人生的最大悲劇。

  • 17 # 御指點江山

    西施的公公,擁有專諸、孫武、伍子胥等能人的闔閭被越軍砍傷腳趾後就病危了,他對兒子夫差說:“你能忘了勾踐殺死你父親這件事嗎?”夫差回答說:“不敢忘!”闔閭這才滿意地閉上了眼。

    夫差是一國之君,他必須為國恨家仇負責,向越國開戰並沒有什麼不妥,所以闔閭死後的三年裡,他一直在為變強大做準備,可等到打敗勾踐後,他卻饒了勾踐,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夫差為何不殺勾踐

    勾踐是個狠人,不僅體現在他後來逼死了文種又逼走了范蠡這件事上,而且從一開始的對戰就能看出來。

    他為了打敗闔閭,竟然讓死囚在陣前自殺來震懾吳國計程車兵,這種方法一般人想不出也用不出來。

    後來他敗給夫差後,為了決一死戰,他又想殺害妻子來表示決心,辛虧被文種給攔下了,他說道:

    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間行言之。

    《史記》中的這個理由一點兒都不能使人信服,不殺勾踐這樣兇狠的人,在殘酷的春秋戰國時代中,那就是養虎為患。可誰知夫差竟然聽從了伯嚭的建議,伍子胥勸了他兩次都不聽。

    而《吳越春秋》中則給出了另一個理由,這還讓人比較容易信服一些,那就是:

    吳王曰:“吾聞誅降殺服,禍及三世。吾非愛越而不殺也,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

    意思就是夫差認為殺降不詳,在一旁的伯嚭也幫腔批評伍子胥想要殺掉勾踐的這一想法不利於國家,於是夫差便留勾踐在自己身邊駕車養馬。

    總之,無論夫差是出於以上那種理由當放過了勾踐,都和伯嚭脫不了干係,也就是說,從他收留勾踐開始,夫差寵信佞臣的毛病就暴露了出來,也為他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不殺勾踐的後果

    《史記》裡記載,勾踐被赦免後就回到了越國,痛定思痛的他發奮圖強,臥薪嚐膽,並且親自耕種勞作,他的夫人親自紡織,吃飯時不吃肉,身不穿有色彩的華麗衣服,謙虛恭敬地對待賢人,厚禮接待賓客,救濟貧窮的百姓,悼慰死者,與百姓同苦。

    《吳越春秋》裡還記載了另一件事,讓人深感勾踐的可怕。

    夫斫剉養馬,妻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面無恨色。

    勾踐夫妻為夫差幹了三年的活,一分錢也領不到,即使這樣他們也從未表現出一絲不滿的情緒。

    俗話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可夫差不懂這個道理,他以為勾踐是真的尊敬自己才會這樣做,便想赦免他回國。

    可就在這時夫差突然生病了,赦免勾踐回國的事就被耽擱了,心急如焚的勾踐此時又做出了一個一般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那就是替夫差嘗一下他的排洩物,來觀察夫差的病情。

    現代人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要惹戒了煙的男人,也不要減了肥的女人,因為他們太狠。”按照這個邏輯分析的話,勾踐就是那種最狠最猛的人,放走他對吳國沒有任何好處。對此,伍子胥警告過夫差許多次,可是夫差卻不聽,他偏偏只聽伯嚭的話。

    回國後的勾踐用了17年的時間來做準備,不停地削弱吳國和夫差的實力,並利用伯嚭成功離間了伍子胥與夫差的感情,並逼死了伍子胥。

    最終滅掉了夫差,夫差羞愧難當便自殺了。

    至於伯嚭這個奸佞,自然是不會受勾踐的青睞的,他被處死了,可見小人是不會受清醒的人喜愛的。

    結語:正如范蠡評價的那樣,勾踐脖子很長,嘴尖得像鳥嘴一樣,這種人只能和他共患難,不可以和他共享安樂。他對身邊的人都不好,又怎麼可能真心關愛夫差呢?可惜夫差不懂這個道理,他有很多次除掉勾踐的機會,都被他白白浪費了,最終落得了這個結局,婦人之仁要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勾踐劍和夫差矛在20世紀時被相繼發現於同一楚墓群裡,可見兩人的緣分真是“跨越千年”啊!

  • 18 # 立志成蟲

    吳王夫差不殺越王勾踐不滅越國並不是完全錯誤的,個人覺得原因有三:一是夫差父親闔閭是在戰場上被勾踐指揮的越軍打傷後去世的,並不是直接死於越人之手,所以還算不上有殺父之仇。二是夫差殺勾踐滅越國是要背惡名的,儘管當時是春秋晚期,強調秩序反對滅國毀宗廟社稷的“周禮”逐漸土崩瓦解,但這種曾經的主流思想觀念還有一定的影響力,夫差顯然受了影響,不殺勾踐能得到“仁義”的美名。即使勾踐在夫差身邊當了幾年奴隸,夫差也沒有毀約殺勾踐。第三個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實力和形勢的博弈。勾踐投降夫差前,被吳軍包圍在會稽山(相傳是大禹的埋葬地),此時能拼死一搏的越國人還有5000之眾,夫差不得不忌憚,因為吳王闔閭破楚和夫差北上在黃池爭霸,吳軍都是3萬人,真滅了會稽山上的5000越人,吳軍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而且被滅掉的越國玉石俱焚,夫差忙活一場成本高昂能得到什麼?所以接受勾踐的投降,越國會源源不斷的進貢珠寶美玉還有美人等各種資源財富,這很划算哈。另一方面,越國雖有威脅但實力一直比不得吳國,能對吳國有致命威脅的是北方的齊國和西邊的楚國這兩個大國,夫差又不傻,誰是主要敵人當然分的清。至於後來勾踐滅吳國夫差自殺,從根本上說,是吳國自己玩死了自己,從闔閭開始,吳國吃到了靠征戰洗劫大發戰爭財的甜頭兒,大大的甜頭兒,窮兵黷武,國內的青壯年男丁都在扛槍打仗那地誰來種?軍力再強盛也彌補不了衰弱的國力,沒有充足的各種物質資源保障,軍力能支撐多久?所以吳國滅亡是必然,一直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建設國力至少20年的勾踐準確的把握住了機會,趁著夫差帶著吳軍主力北上打齊國爭霸吳國國內空虛的時候發兵攻吳,剛當上“霸主”的夫差即使率領吳軍從北方的黃池匆匆趕回,昔日強悍的吳軍輝煌不再,夫差無力迴天,最終夫差自殺吳國被越國所滅。霸主終究是“黃粱一夢”

  • 19 # 天人嘯劍

    公元前494年,吳越爭霸最終以吳王夫差的勝利而結束,是一舉滅掉越國以絕後患,還是讓越國成為附屬國,年年進貢。夫差非常痛恨勾踐,但為什麼不殺了他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夫差從大局著想,儘量更多地儲存吳國實力,將勝利的果實更大化。吳國如果要徹底滅掉越國,會被越人拼死反抗,或會成為很多小股的部隊不斷騷擾,這樣就麻煩了,不如接受請降,把越國作為附屬國,豈不是更好。

    二、勾踐會做人常進貢。大家都知道,當時求和文種帶了大量錢財走訪吳國,賄賂了吳國太宰伯嚭,請求幫忙求情。在日後的作為附屬國的越國,上繳了不少物資,為夫差後續的征戰提供了資本。

    三、夫差自負。他沒有做兩手準備,放虎歸山。夫差被勾踐的假象矇蔽了,以為勾踐再翻不起什麼風浪。

  • 20 # 2許雲輝

    夫差不殺勾踐,一因自視過高,二因伯嚭收受越國賄賂後極力為勾踐美言。

    吳王闔閭死於越軍偷襲,死前叮囑兒子夫差:“爾而忘勾踐殺汝父乎?”太子夫差對曰:“不敢!”他牢記父仇,勵精圖治,發奮圖強,三年後,兵強馬壯,迎戰先發制人的越王勾踐。

    雙方精兵在夫椒(太湖中)展開激戰,一心復仇的吳軍大勝,打得越軍僅餘五千餘人,退守越國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吳王追而圍之。”勾踐眼見即將亡國喪命,遂接受范蠡建議,派文種“膝行頓首”向夫差請和,表示“勾踐請為臣,妻為妾。”

    夫差見殺父仇人如此低聲下氣,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且見越國僅餘五千殘軍敗將,料勾踐這條泥鰍再也翻不起大浪,故心一軟,“將許之。”伍子胥堅決阻止吳王:“天以越賜吳,勿許也!”夫差一琢磨:對呀,對殺父仇人豈能心慈手軟!於是拒絕勾踐請和。

    勾踐得到文種回報,絕望到破罐子破摔,“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死以戰。”關鍵時刻,文種提供了一個起死回生的情報:“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勾踐抓緊這根救命稻草,“以美女寶器令(文)種間獻吳太宰嚭。”

    貪財好色的伯嚭流著哈喇子照盤全收,又安排文種晉見夫差。文種請求“大王赦勾踐之罪”,否則勾踐願決一死戰。這使夫差覺得勾踐還算是個血性漢子,倒有了放他一馬之意。伯嚭趁機替越國說好話:“越已服為臣,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夫差被他忽悠得找不著北,遂置伍員的嚴厲警告於不顧,“卒赦越,罷兵而歸。”

    多年後,歷史重演,夫差成為勾踐俘虜。勾踐欲將夫差流放甬東(舟山一帶)終老,夫差悔恨莫及:“吾無面以見子胥也!”,蒙面“遂自殺。”勾踐“乃葬吳王而誅太宰嚭。”劇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油價格降這麼多,為何感覺汽油還是這麼貴?是油桶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