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armenLUI
-
2 # 秀雲涵天
儒家強調君子要三思而行,並不是絕對都如此。尤其是孔子在教育引導後人時,更是因材施教,靈活實用。
一 一思而行,想到就做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性格特別謹慎,甚至可以說是優柔寡斷。一次向孔子請教:一件事想好了就做,可以嗎?孔子答覆:想好了立刻就做。因為孔子知道,很多機遇是稍縱即逝,過了這個村,沒有那個店,對於優柔寡斷的人來說,就要鼓勵他當機立斷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二 二思而行,準備充分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做事也有點優柔寡斷,但沒有冉有那麼嚴重,孔子知道他每件事都三思而行後,讓人傳話說,想兩次自己感覺充分了,就可以去做了。因人而異,對於稍微有點慢性子的人,鼓勵他想兩次就行了,沒必要想三次。
三 三思而行,切勿衝動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子路和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孔子給的標準答案不一樣:你家裡有父親和兄長,你要和他們商量商量,咋能說幹就幹呢?因為子路性格急躁,甚至有點衝動,不鼓勵還有點飄,只好打擊打擊。
-
3 # 元艮閣主
這個題目有點小問題,“三思而後行”並不是正統的儒家思想,這個原文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古人對“三”是泛稱,是“多”的意思。也就是說孔子老先生並不主張思前想後,沒完沒了!他老人家認為想一想就行了,要抓緊時間行動!孔子強調的是“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以要言之,就是別磨磨唧唧,趕快行動!其實後人對《論語》斷章取義,強加附會地方很多。比如“以德報怨”非要說是孔子講的!而孔子講的原話是“以直報怨”,也就是說儒家強調做人不要歪了斜了,要坦蕩正直,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不會主動去欺負別人,但也不是一味地逆來順受,虛偽以德!孟子講“吾善養浩然之氣”,這浩然正氣絕對不會憋屈在“以德報怨”裡!
-
4 # 道學管理智謀
儒家強調君子三思而後行,也就是說“做人要三思,謀定而後行”。
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
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
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
鬼谷子也曾說過:“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忤合之術。”
意思是說我們在做事前,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一定要預先進行謀劃、分析,計算準確瞭然後再實行“忤合”之術,即靈活應變的謀略。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莫不是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這是大格局,大謀略,也是大智慧。
人生就像大海,處處有風浪,時時有阻礙。
總結:做人不但要三思,而且包括說話處事都需謹慎而動!
-
5 # 神神秘秘的道士
三思而後行這詞不要理解錯誤,它是一段對話!
以影視劇來說,每當主角要衝動行事時,總有人在旁邊說一句”三思而後行“,讓他想清楚了再行動,好像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似的,可事實上它是被卡擦剪斷的句子。
這原話還是出自《論語》,是孔子對季文子的評價。“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三次太多,想兩次就夠了,不然,就顯得猶猶豫豫,錯失良機。問答合在一起這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孔子是用實際經驗來說的,孔子志在為官治國,想要展現大抱負,可卻屢次被拒,方才得出:有機會就不要輕易放過的經驗。
-
6 # LAK帶你遊世界
中國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澱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首先觀念。中國傳統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材料中古代的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用語體現了傳統思想對現代社會仍然能產生深刻影響。
-
7 # 南山子曰
三思而行這一典故,源出於《論語·公冶長》,說的是魯國大夫季文子,凡事至少都要考慮三次才行動,即三思而後行。孔子聽聞後,說:太過了。考慮兩遍就可以了,即再,斯可矣。
我們知道孔子向來說話做事慎言慎行,要求弟子們也這麼做。例如,有一次,弟子子張問學從政即幹祿的秘籍。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從政很複雜,但從執原則很簡單。就如孔子所曰:慎言慎行。
按理說,做事情前,多考慮幾遍不是更穩妥嗎?孔子為什麼不贊成呢?
孔子有一個根本思想:中庸。中庸之道就在於言說行事不走極端。如果做事前不思考,是一極端。如果做事前反覆思考,又走向另一極端,過猶不及。
所以,當孔子聽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就說:再,斯可亦。
不過,後人斷章取義,用三思而行要求人們行事之前要好好考慮,考慮周全再行動。這樣說來,倒也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
事敗多自匆忙。俗話說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如此,祿在其中矣。謀就是思考,止就是目標。
儒家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做濟世之大丈夫,做治國之大事業。
成大事者,首先是一個思想大師,其次才是一個行動大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誠哉斯言!
-
8 # 使用者言午澤群
“三思而後行”的古訓出於《論語-公治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古人說“三”的時候,往往不指確數的“三”,而是表示次數很多。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教我們要養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我們在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特別是處理重大問題時,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也可多聽一下旁人的意見,這樣會使自己對問題處理的角度、方式、成敗、影響等會有理性的判斷,對問題的解決有很大的幫助。“三思而後行”並不是膽小怕事、瞻前顧後,過於謹慎,而是成熟、負責的表現。但與把握時機並不矛盾,做事情要學會把握時機,同時在決策的時候還需要去思考,這樣才有希望達到預期的效果,立於不敗之地。
-
9 # 機場老牛
大家好!我是空港365,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一件事,完全不考慮就去做,難免魯莽。考慮兩次後,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基本上也就清楚了,該乾的事就可以行動了。如果繼續考慮,就會考慮的太細緻,到具體細節上,就開始猶豫了,最後的結果就是不行動了。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喜歡的人,第一考慮是去追求,如果思索再三,往往就放棄了。其實孔子是不贊成多思而後行的,三思而後行,其實就是這麼回事!請看影片!
-
10 # 奎先達坂西
儒家強調君子要三思而後行,我覺得是正確的,我們在工作中也應該這樣去做。
這裡說的“思”就是思考、考慮的意思,“三”是表示多數。“三思”就是要多次、反覆的考慮和思考。就是告訴我們遇到事情時都應該慎重的反覆思考,考慮好或想清楚後再去做。如果不考慮清楚就去幹,往往幹不好,達不到預期目的。
所以說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應該遇事冷靜,三思而後行,善於學習先進經驗,結合實際情況,有較好的計劃方案,認認真真工作,盡職盡責,把工作做得更好!
-
11 # 遜之一言堂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我們也知道,這是孔子教育徒弟的話,說的是做事情要多考慮考慮後果,不要太沖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當然了,這句話被後來幾千年的人們奉為真理,尤其是統治階級在告訴大眾和眾多的學子時,跟他們說做事情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說看明白後果,但最起碼也要計算好得失,再考慮做與不做。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如果只從上半句來看,這話確實是這個意思,可是帶上下半句,這句話的意思就完全變了。這句話的原始出處是孔子評論魯國的一個大夫的。
當時和孔子同處魯國有一個大夫叫季文子。這個人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慢性子。這個人性子慢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考慮再三再付諸行動。按照當時季文子的說法,就是一件事情,要正面想一遍,然後把這件事的結果再推導一遍,最後再把這件事情可能造成的影響再覆盤一遍。直到確定沒有錯了,再去實施。
就是這樣的習慣,讓季文子做官期間沒有出現過大的錯誤。那時候季文子可是魯國的正卿,而他的這種習慣再加上地位,也算是非常有說服力的。畢竟我們常說那句話叫“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嘛。這個季文子很明顯就是這其中的典型。因此有了這麼一個鮮明的例子擺在這裡,當時魯國上下許多的官員都紛紛效仿季文子的做法。結果當時就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魯國大大小小的官員,說話做事都好像被人下了慢藥一樣,或者說這些人的反射弧好像都被拉長了一樣。
這事兒後來也被孔子聽說了,而且孔子的學生還問孔子,這事兒到底對不對,孔子當場就懟了弟子,說道:再,斯可以!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想三遍太多了,沒那個必要,一件事考慮兩便就可以做決定了。考慮得再多,也是浪費時間的行為。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事情,按照這個節奏去造福社會,那工作效率還怎麼提高?
尤其是現在社會都提倡一個“雷厲風行”,這並不是說人做事衝動,而是說這個人辦事風風火火,把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該省則省,這樣才能提高辦事情的效率。如果大家都按照季文子的那種方法去做事,想想那些辦事單位吧,本來效率就夠嗆了,大家再蓋一個章想三遍,恐怕大傢什麼事兒都不用辦了,光把時間耗費在排隊上了。
那麼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當然也不能說全無道理的,在某些場合,如果真的拿捏不定的時候,多考慮考慮還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遇到一般的問題,就如同孔子說的,想兩遍就足夠了。真正需要做決定的事情,往往就是那麼一兩秒鐘的事情。如果真的拿不定主意,與其自己在那裡浪費時間進行自我博弈,還不如找個人商量商量呢,是不是?大傢伙一人想一遍,也比你一個人在那裡想三遍節省時間或有效率,對不對?
至於說為什麼後世會把三思而後行曲解了那麼長時間,這個就要歸咎於封建時期統治階層的意志了。那時候為了便於自己管理,自然是希望被統治階級越聽話越好的。所以這個三思而後行就被解釋成了真理,然後把條條框框羅列出來一大堆,告訴大家做錯事情的後果很嚴重,一定要考慮清楚再做。現在大家知道,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了吧?
-
12 # 劉國民81223781
儒雅強調君子要三思而後行。本質是這樣,遇到了事要思考,不要盲目而果斷行事,以免對事情有著錯誤的認識,以謹慎的態度關想事情的本身。謹慎從事是一種心態,嚴格的思考問題,以認識問題,這樣有著深思熟慮而形成解決問題的根本性。
如果盲目去解決問題導致問題地錯誤性,因此還要三思,做為我們做事往往在盲目中而失敗,找不出事情的因由,這就表明了遇到了事沒有三思而盲目的取覺於心中的認知,這樣會使問題有著複雜性。
俗話說得好,遇事要冷靜,就告訴我們遇事要三思,不要錯誤的判斷事情,把事情做錯,如果要做好就要從心中三思而冷靜對待事情,這樣能夠使自己把問題解決好。
-
13 # 承傳民間醫學
語境,任何發言都是在特定環境對特定人或事。一思從自己角度看問題;二思換位從對方角度看問題;三思跳出前二者從整體看問題。不能以點代面,用“盲人摸象”的思維看問題[祈禱][祈禱][祈禱]
-
14 # 使用者8089337678233
遇事要三思而後行。
三思要思天地人,天看整天自然大環境是否適合辦這件事,地看所處的地理環境能幹這件事,人周圍的人文環境是否接納你乾的事,有一個不符都成不了。
-
15 # 考研二戰落水狗
行動和作死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舉一個例子,同樣是創業,有的人在家裡謀劃預演可能遇到的麻煩,已經把所有能考慮的東西都考慮到了,有的人只是拿出錢往出砸,第一類人往往成功率極高,第二類不賠個底掉都算輕的。
-
16 # 老黃牛H
“三思而行”這句話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用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種必須,否則就是莽撞。俗話說:淹死的是會游泳的,人永不可自恃聰明而莽撞行事。“三思而行”正是規避莽撞的良方。須知,智者千慮都必有一失,何況普通人!
-
17 # 蘭臺風
思為行之先,行為思之果。三思就是強調多思,想好了再行。
儒家學說是積極入世的,是教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儒者讀書人之謂也,人者有頭腦有手腳高階動物也。腦用來思考,手腳專司行動做事。頭指揮手腳,而不是手腳命令大腦。想好了再做,有意識的能動行為,是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
三思,就是凡事要把是什麼?怎麼樣?如何做都弄明白,前因、後果想清楚。行的動機、條件、能力、後果、利弊得失權衡再三,儘量避免輕率、魯莽行為,少走彎路,減少損失。
人的行為既有開放性動態性,又有閉合性和靜止性。世事變幻莫測,社會複雜嚴酷。行,要多想個人能力條件、所處環境、能夠承擔的責任、後果;思,要有辯證思維、底線思維。安不忘危,富不忘窮,榮不忘枯,勝不忘敗。思危守樸,方能少憂避禍減災。
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合法合規則行,有益社會則行,思慮萬全則行。
-
18 # 三月東
不僅是儒家強調君子要三思而後行,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強調要三思而後行,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不管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我們都要經過大腦思考一下,再去回答,再去行動。
可是,往往就有人說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經過大腦,想都沒想就給說出來了。殊不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一道理,這樣總會傷到聽者的心。要是聽者內心強大,知道你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也許聽者就不會再去追究了,這也就像一陣風吹過消失不見了,結果也就很幸運了,不會有別的矛盾產生。但聽者把這句話聽進去了呢?先會給你來一陣反駁,再來一頓臭罵,這樣一來內心就產生了隔閡,不再有往日的嘻聲笑語,關係也有可能因此就破裂了。
沒有經過三思的話最多也就傷害了對方的心,要是沒有經過三思的行動,危險係數可能就會直線上升了。當一個好朋友叫你幫他從境外帶一個東西回來,而你卻因為不好意思和好心不去多想和多問,就想著他是我的好朋友,這是別人的隱私,我們不要去問太多和知道太多,就不去思考太多,直接就幫他帶回來。
下飛機要過海關的時候,行李都是要經過安檢的。這下就麻煩了,直接被安檢檢查出來朋友讓幫忙帶的東西不是個人的什麼物品,而是違禁物品,人證物證具在,現在再來思考也就沒什麼用了。
以上只是很多不三思而後行的小小例子而已,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所以當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要養成一種三思而後行的習慣,從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和不去傷害別人。
-
19 # 雁影歸零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的出處,想來大家都很熟知,雁影就不累述了。
為何要“三思而後行”?那是因為,做事不能隨心任性而為之。做事要有一個全面的、長遠的佈局,不可因自己一時的小心情,來決定事情的走向。在《論語》中還有這麼一句話:”小不忍則亂大謀“,古人也說:”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所以,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
20 # 魚生文化雜談
三思而後行,這是一句俗語,也就是從古文中拿出這麼一句來,重新賦予了它新的意思。而實際上,儒家的孔子恰恰是在批判“三思而後行”這種處事方式的。為什麼呢?還得從原文說起。
原文的典故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是說季文子這個人呢,做事總是三思而後行,顯得瞻前顧後,謹小慎微,孔子聽說了之後,就對弟子們訓誡到,說“再思,這就可以了”。再,就是兩的意思。
也就是說,原文的語境之下,恰恰是批判三思的,孔子認為再思就可以了,三思?沒必要。
所以這是文句的典故出處,和這句話的流行意思恰好相反。當然它獨立於原文外,已成了一句俗語,俗語有俗語的意思,是表示做事要慎重考慮。
那麼孔子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有他的內在深意。
三和再的區別前面說了,再,就是兩次。而三,既可以確指三次,也可指多次。那麼三和再為什麼到了孔子這裡就成了問題呢?
一句話,因為他看到了三思而後行的弊端。
首先,我們做事需要以邏輯分析作為工具,也就是我們判斷一件事該不該做,是以邏輯思維來權衡的。而邏輯的根基建立在二元之上,所以無論你繞多少個彎,在邏輯之中跑多少個來回,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yes or no,做或者不做。
所以既然行為的結果導向只有兩種,而你在思維的時候,把傾向於“做”的那些理由擺出來,然後再把“不做”的理由擺出來,兩者權衡之後,不是就可以做決定了嗎?所以說,再,斯可矣。
而“三思”這種方式,其實表示一個人的決斷力有問題。因為要麼他思維不夠縝密,不能把“做”與“不做”兩個方面的理由都一次思量全面,要麼他思維出來了卻沒有做決斷的能力,導致不能果斷得到結果,進而導向行為。從而形成猶豫不決、反反覆覆的性格。
所以三思,恰恰是孔子告誡弟子們需要注意的,批判的,它表明一個人缺乏決斷。
這是“再”和“三”的區別。
與儒家宗旨的內在關聯孔子對於這樣一個具體的問題的處理意見為什麼會寫進《論語》,它和儒家的根本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是緊密相關的,這是以小見大。
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實內在與道相通。也就是從外在看,“儒”與“道”有入世和出世的選擇性區別,但內在的核心卻是統一的。
所以《論語》從各個層面都在表達“道”的基本涵義。“道”實際上也是儒家所追求的終極,只是他選擇從日常生活的層面去體現“道”,應用“道”。
否則他論詩經的時候不會說,“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他也不會說“天下何思何慮”;他更不會說“不義而富且貴,富貴與我如煙雲”……
他要人透過正心誠意來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遠離虛偽和自私。而當一個人不斷地致身於誠的時候,他做選擇會越來越果決。為什麼呢?
因為,當一個人越接近道的時候,就越能夠分辨利害,權衡輕重,那種所謂的選擇在他的眼裡幾乎是不需要選擇的,那是明擺的事。
就好像讓你選擇一百萬還是一個愛你的人,這種問題對於比較接近道比較赤誠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存在的。他在一瞬間就可以做出選擇,因為他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而當你做事總是三思而後行,瞻前顧後,猶疑不定,其實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你的心地不夠明朗,對於事物缺乏判斷,你沒有明確的價值觀念在裡面支撐你做選擇。換句話說,你還不夠接近“道”。
所以孔子之所以批判季文子的這種處事方式,就是在教誡學生們,要忠於道,讓自己變得簡單,天真,赤誠,坦然,那麼看似兩難的許多處境就會迎刃而解,因為你知道哪個重,哪個輕。
明察而果決,這是一個人接近道的一種表現,猶疑不定,則恰恰相反,你需要克己以誠。這才是孔子的心地,也是儒家的根本指導選擇,只要人內心光明,對事物的判斷就不會太難。
結語從這個看起來很小的問題,其實能夠說明大問題,這就是儒家的特色。也是一個人要學習讀懂《論語》的方法。
因為《論語》只是變成了一些散句,它不是系統性的語言架構,許多地方所用的語言都很簡省,不大容易理解。這就需要我們把握住儒家思想的根本,從內在去破開它的語言。
能夠從生活的各個方面,衣食住行,言談舉止,處處體現“道”的作用,這是儒家繼承於道家的內在基因。也就好比是佛家所說的入世修禪,也能得解脫,得大自在,甚至是更快速的那條路。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在世間修行意味著首先有了一種坦然的態度,就這一點來說,入世修行,從一開始其實是佔了先機,更接近道。
因為道無處不在,不需要特地去尋找,更不需要特意遠離什麼,祂始終在你眼前。儒家強調入世的用意即在於此,並非讓人入世去追逐名利,而是明理明斷。
希望大家以後做事,也能變得越來越明察果決,有謀有斷,而不是“三思而後行”。
回覆列表
原文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章書的重點在行字,是行動,是做事
季文子做事之前要想三次四次五次,孔子說,不需要想太多,最多想兩次就應該要開始行動.孔子的意思是,要立即行動,然後邊做邊想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