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航翔361
-
22 # 芳姐陪你聊聊天
善良是一種心態,一種行為,一種習慣。
一個人總是認為別人的善良是裝出來的,他的心態不是很正常,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總是對別人的行為持懷疑的態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他的身邊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朋友他沒有一個善良的朋友,而那些真正善良的人他又不瞭解,以他自己的自以為是來判斷別人的良心,還有點兒居高臨下的故作高深去評判別人,他自己不善良,別人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就是他的心理。
他本來知道別人善良,但是他虛偽,不想承認他不想作一個善良的人,作一個善良的人對他來說有負擔,他自己不善良,所以他看到的人都是跟他一樣的了,大家都一樣,他也沒有什麼可以受到譴責的了,他就是在道德綁架,有意識的貶低別人以示同等,他的出發點就是不道德的。
他從來沒有被善良的對待過他也許經常被人欺負,或者他的心理承受力比較弱,把別人的言辭或行為都當成了敵意,所以在他眼裡別人的善良都是裝出來的。
人要客觀的評判別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看低了別人的同時,也看低了自己。
-
23 # 老蔣笑話7632
這道題涉及到人性的界定,我想作兩方面謹慎回答。
第一,真正的善良絕不是裝出來的,而且也是絕對裝不出來的。舉凡裝出來的善良,只能叫偽善。我們誰都不敢說這個世上沒有偽善的人,但誰也不敢說這個世上沒有真正善良的人。偽善不是惡。即便偽善也總比惡好一點。所以,我們不要盲目排斥那些“裝”出來的善良。一個人能夠裝出善良來,說明他還是有著一顆向善的心,否則他完全不須要偽裝自己的善而掩蓋自己的惡。
第二,不要簡單輕易地標榜自己是善良的人。我們任何人都存在善惡兩面,即一面是善,一面是惡。其實這個世上沒有真正惡的人,同樣也沒有真正善的人。從這個角度分析,說善良是裝出來的,此話也不無道理。譬如在涉及個人利益時,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味地善。最關鍵的是,承認自己的惡,並努力抑制自己的惡,從而儘可能向善的方面靠攏,這已足夠。
善良,可以裝出來,但又沒必要裝出來。如果誰把裝出來的善良當作真正的善良,誰就是傻瓜。
真正的善良與偽善,僅僅差之毫釐,但結果必然失之千里。我們不排斥偽善,但不須偽善,不必偽善。
-
24 # 我愛建湖
可能被太多偽裝善良的欺騙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用到人與人之間相處覺得很有道理。
其實,只要做好自己,別人的善良到底是什麼樣子,何足掛齒。
-
25 # 坐看雲起觀滄浪
有人說,你看見的世界就是你心中的世界。把別人的善良看作偽裝,證明他就是這麼做的。在他的心中,世界就是那個樣子,沒有真正的善良。勸你遠離這種人,因為就算對他好,他根本不領情,甚至覺得你另有企圖,那還真信誠意的對他幹嘛,誰也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去到處施捨珍貴的善良!
這種人年少時沒感受到愛與被愛,不懂善良為何物?珍貴的善良對他是奢侈品,雖然他可能買的起很貴的包包,但善良他消費不起。
家庭環境造就了他邪惡的靈魂。家庭中沒有真善美,都是欺騙和狡辯。所以他認識的社會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覺得沒有人會真的善良,會對別人敞開心扉。如果有,那也是假象,這是心中的信念,從小就種在他心裡。家庭中周圍的親人也沒有做出好的表率。
如果你遇到這種人請遠離。他們的觀念是不正常的,你認為別人做的是有益別人的,他會嗤之以鼻,和你意見相左,甚至會連帶貶低你的價值觀,把你帶溝裡去。
如果你做出善良的舉動,他會認為你別有用心,在同事或朋友面前說你虛偽。可往往有人不經考慮就相信了,你說這不冤嗎!所以敬而遠之是上策,否則別人以為你和他是同一類人。
日久見人心,每個人的性格脾氣經不過時間的考驗,早晚會露出馬腳。你不必與之爭執,要不別人不知道誰是傻子。
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是關鍵。說過他說別人裝,你可以一笑而過;說你裝,你不要生氣,以後做和他沒有關係的事情,不要改變自己的善良。社會之大無奇不有,何必與這樣的奇葩一般見識。他受過的是傷害,我們收穫的是愛,他高攀不起!
THE END
回覆列表
歸根結底,我覺得這是一個信任問題。
如果兩個人互相信任,你就會認為別人的善良是發自內心的。
如果你不信任別人,你的錢包丟了,別人撿到了還給你你會覺得別人是不是想讓你給點好處費啊。工作中幫助你你會覺得別人是不是有求於你啊。別人任何善良的舉措背後可能都是有目的的,所以你就會覺得他們的善良是裝出來的。
造成人與人之間不信任有非常非常多的原因,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選擇無條件信任別人通常會吃虧,這樣久而久之就加劇了這種不信任。
其實我認為大家都知道選擇相互信任還是不信任那個更好,只是考慮到個人利益暫時都不願意吃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