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決定健康

    李清照生亦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昨夜雨疏風聚,濃睡難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詩詞清新,平白如話,應是婉約第一才女!

  • 2 # 孤竹國人1

    李清照是人所公認的"婉約派"的正宗詞人,這一派跟蘇軾所創始的"豪放派"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詞風。在《苕溪魚隱叢話》和《詩人玉屑裡》裡,都輯錄了她的一篇完整的詞論,頗足以代表婉約派的主張。她於論述詞的音律的嚴格性和語言丶風格等問題之外,也像北宋作者指責蘇軾“以詩為詞"而多不諧音律一樣認為蘇軾等人的詞往往不諧音律,而加以非議。在詞的藝術上說,婉約和豪放兩派,各有成就,互見短長。從她的詞形像表現出來的李清照,不僅是天真丶活潑丶豪爽可愛的,而且也是深情,專於情,而又勇於表露愛情丶強烈的要求著愛情的女子。她感月吟風,是為了愛情;傷離惜別,也是為了愛情;過雁徵鴻引動她的心事;春花秋月惹起她的相思;在我國上層封建士大夫家庭出身的女性中,再沒有誰像她在作品中用婉約的手法熱烈而大膽地歌唱愛情的了。

  • 3 # Yuhuashi666

    更欣賞南唐後主李煜,做為一個君主李煜是失敗的,但做為一代詞人他是最璀璨的,他的詞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賦予時代的文化底蘊,尤其是他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的心酸和悲哀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再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無奈!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4 # 江湖夜雨92

    謝邀。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很少有人讀透詞壇大家的作品。現在的高校只有大樓,很少有大師了。如顧遂,浦清江,俞平伯等能潛心治學,頗有見解的人,現在已鳳毛麟角了。所以,看到這樣的題目,先自矮了三分,不瞭解,怎敢妄言欣賞那位,只有如齊宣王見了孟子,“顧左右而言他”了。

    何謂婉約詞派?

    唐宋本無此說,到了明朝才有人提出來,根據詞的風格不同,把詞分為豪放和婉約兩類。婉約者,即婉轉,蘊藉,含蓄而已。詞發源於民間,本為豔科,是歌詠男女情愛的,後發展為秦樓女子合樂而歌,為人娛賓遣興了。其中大部分詞作,語言圓潤清麗,音律婉轉和諧,結構深思縝密,詞風典雅雍容,這類詞,被稱為婉約詞。

    美有壯美,雄壯陽剛之美,有秀美,溫和陰柔之美。詞剛好與之相應。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界限。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這些大家的作品,既有婉約的,也有豪放的,只不過,前兩位的豪放詞更為人熟知,便被稱為豪放派。而婉約派的代表則數不勝數,那些花間集的作者們,五代的韋莊,馮延巳,李煜夫子,宋初的柳永,晏殊,歐陽修等。

    至於更喜歡哪一位?其實,文無第一。他們各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咱們先來欣賞一下以血書寫的李煜詞作,他是亡國之君,卻是詞中之帝。

    李煜是南唐後主,面對強大的北宋,不知道修整武備,只一味沉迷歌舞,被北宋囚居後,追悔莫及,寫了很多作品,來寄託自己的亡國之恨。他的詞作,歷來受到很高的評價。

    王國維說,詞至後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變伶人樂工的萎靡豔詞為士大夫吟誦的具有高雅情致計程車大夫之詞。

    納蘭性德也評價,花間詞如古老的玉器,貴重而不實用,宋詞實用,卻少端重質感。李後主詞則兼備兩者優點。更富有江南煙雨朦朧迷離的優美意境。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歲歲花開,年年月滿,前路茫茫,多少辛酸往事湧上心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其情婉轉哀傷,不能自已。有絕代之才,才能寫出千古名句。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上面把愁比喻成江水,這裡把別恨比喻春草,正所謂千里長江,滔滔一往,綿綿芳草,寸接天涯,雖同為不盡,卻情致不同。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悽婉的亡國之音,盡在其中。我們人生無不是如此,壯年時,荒廢光陰,到老景,只能空自嗟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昔日天上,今日人間,境遇有天壤之別。既幽怨又雄奇。結束語:李煜的一首首詞,是對自己前半生荒淫生活的無盡追悔?他不是一個成功的帝王,但恰因為他涉世不深,感情真摯,成就他一代詞帝的稱號,耐人尋味。這個世間,往往有失,也有得。

  • 5 # 九姐九妹245

    婉約詞風我都很欣賞,說不清誰更好,因為他們都各有千秋,各有佳句。在寫離愁別恨的句子中,柳永寫“今宵酒醒何處,揚柳岸曉風殘月”、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李清照寫“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等等。這些句子都把人細膩、含蓄幽微的情感表達出了,同時還體現出一種一帶有修飾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種美。所以我除了愛之,真分不清高下,我非常喜愛並享受詞這種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的美。

  • 6 # 洵翰

    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婉約,即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時期的溫庭筠和李煜)。

    “豪放”、“婉約”之說最早見於《詩餘圖譜》:“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觀)製作多是婉約,蘇子瞻(蘇軾)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

    “婉約”一詞,早見於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分別言之:“婉”為柔美、婉曲;“約”的本意是為纏束,引申為精煉、隱約、微妙。故“婉約”與“煩濫”相對立。其內容主要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流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聲調和諧。宋末沈義父《樂府指迷》標舉的作詞四個標準:“音律欲其協,不協則成長短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發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可以說是對婉約藝術手法的一個總結。

    婉約詞派的眾多人物中,我最欣賞的是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於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為中古士族河東柳氏,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早年經歷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東(今山西),曾為沙縣縣丞,在州郡頗有威信。父親柳宜,出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南唐滅亡後,柳宜供職北宋,任雷澤縣令,不久,改為費縣縣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於其父任所(984年,費縣)。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東京上書,授全州通判,柳永隨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贊善大夫調往揚州,柳永隨往,習作《勸學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屢遷至國子博士,命其弟攜畫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隨叔歸鄉。

    鹹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鄉,遊覽名勝中峰寺,作詩《題中峰寺》。柳永讀到《眉峰碧》,甚愛此詞,將它題寫在牆壁上,反覆琢磨。鹹平四年(1001年),柳永嘗試為詞,作《巫山一段雲·六六真遊洞》,歌頌家鄉風景武夷山,有“飄飄凌雲之意”。

    流寓江淮

    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計劃進京參加禮部考試,由錢塘入杭州,因迷戀湖山美好、都市繁華,遂滯留杭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鹹平六年(1003年),孫何知杭州,門禁甚嚴,柳永作《望海潮·東南形勝》,前往拜謁。此詞一出,即廣為傳誦,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時。

    景德元年(1004年)秋,孫何還京太常禮院,柳永做《玉蝴蝶·漸覺芳郊明媚》,追憶陪孫何遊樂情事。

    景德年間(1004—1007年),柳永離開杭州,沿汴河到蘇州,作《雙聲子·晚天蕭索》;不久入揚州,作《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追憶舊遊,度過了青年時期的一段放浪生活。

    科舉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入京師汴京(今開封)。時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華極盛:元宵,皇帝與民同樂;清明,郊外踏青;端午,龍舟競渡;汴京風情,紙迷金醉。柳永凌雲辭賦,將帝都的“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闈在即,柳永躊躇滿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試,真宗有詔,“屬辭浮糜”皆受到嚴厲譴責,柳永初試落第。憤慨之下作《鶴沖天·黃金榜上》,發洩對科舉的牢騷和不滿,但對中舉出仕並未完全絕望。不久之後,柳永作詞《如魚水·帝裡疏散》,對此次應試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懷,對試舉仍抱希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參加禮部考試,再度落第。同時,與相好歌女蟲娘關係出現裂痕,柳永作詞《徵部樂·雅歡幽會》,抒發失意兼失戀的苦悶情緒。

    天禧二年(1018年),長兄柳三複進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浪跡天涯

    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憤而離開京師,與情人(或為蟲娘)離別,作著名的《雨霖鈴·寒蟬悽切》,由水路南下,填詞為生,詞名日隆。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憊,柳永作《輪臺子·一枕清宵好夢》,追憶“卻返瑤京,重買千金笑”,感嘆“芳年壯歲,離多歡少”。

    雨霖鈴中的曉風殘月

    天聖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師,汴京繁華依舊,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觸目傷懷,柳永又離開京都,前往西北。

    明道年間(1032—1033年),柳永漫遊渭南,作《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不久,至成都,時田況知益州,錦裡風流、蠶市繁華,柳永作詞以贈。出成都後,柳永又沿長江向東,過湖南、抵鄂州。

    釋褐為官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柳永聞訊,即由鄂州趕赴京師。是年春闈,柳永與其兄柳三接同登進士榜,授睦州團練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悅不已。

    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經蘇州,時范仲淹知蘇州,柳永遂前往拜謁,並作詞進獻。九月,睦州知州呂蔚愛慕柳永才華,向朝廷舉薦,因“未有善狀”受阻。

    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調任餘杭縣令,撫民清淨,深得百姓愛戴。寶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曉峰鹽監,作《煮海歌》,對鹽工的艱苦勞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為政有聲,被稱為“名宦”。

    轉官辭世

    慶曆三年(1043年),調任泗州判官。時柳永已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績,按宋制理應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選調”,遂有“遊宦成羈旅”之嘆。秋,柳永進獻新詞《醉蓬萊·漸亭皋葉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語,不合聖意,改官投訴無果而終。八月,范仲淹拜參知政事,頒行慶曆新政,重訂官員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訴,改為著作佐郎,授西京靈臺山令。

    慶曆六年(1046年),轉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遊蘇州,作詞贈蘇州知州滕宗諒。

    皇祐元年(1049年),轉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員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潤州。

    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與世長辭。

    詩詞

    1、《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2、《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

    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3、《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4、《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5、《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只應會向前生裡,愛把鴛鴦兩處籠。

    6、《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只應曾向前生裡,愛把鴛鴦兩處籠。

    7、《臨江仙·夢覺小庭院》

    夢覺小庭院,冷風淅淅,疏雨瀟瀟。綺窗外,秋聲敗葉狂飄。心搖。奈寒漏永,孤幃悄,淚燭空燒。無端處,是繡衾鴛枕,閒過清宵。

    蕭條。牽情繫恨,爭向年少偏饒。覺新來、憔悴舊日風標。魂消。念歡娛事,煙波阻、後約方遙。還經歲,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

    8、《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

    鳴珂碎撼都門曉,旌幢擁下天人。馬搖金轡破香塵。壺漿盈路,歡動一城春。

    揚州曾是追遊地,酒臺花徑仍存。鳳簫依舊月中聞。荊王魂夢,應認嶺頭雲。

    9、《鵲橋仙·屆征途》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當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

    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幾番回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10、《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棚。春睡厭厭難覺。

    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

    11、《滿江紅·暮雨初收》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遊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12、《西江月·師師生得豔冶》

    師師生得豔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個打成一個。

    幸自蒼皇未款,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挪。奸字中心著我。

    (以上二首見羅燁《醉翁談錄》丙集卷二)

    13、《清平樂·繁華錦爛》

    繁華錦爛。已恨歸期晚。翠減紅稀鶯似懶。特地柔腸欲斷

    。不堪尊酒頻傾。惱人轉

    轉愁生。□□□□□□(脫字),多情爭似無情。

    14、《清平樂·繁華錦爛》

    繁華錦爛。已恨歸期晚。翠減紅稀鶯似懶。特地柔腸欲斷。不堪尊酒頻傾。惱人轉轉愁生。□□□□□□,多情爭似無情。

    15、《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16、《定風波·佇立長堤》

    佇立長堤,淡蕩晚風起。

    驟雨歇、極目蕭疏,塞柳萬株,掩映箭波千里。

    走舟車向此,人人奔名競利。

    念蕩子、終日驅驅,覺鄉關轉迢遞。何意。

    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閒度歲。

    奈泛泛旅跡,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遊滋味。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

    17、《定風波·自春來》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

    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

    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

    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18、《浪淘沙·夢覺》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

    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負佳人、幾許盟言,

    便忍把、從前歡會,陡頓翻成憂戚。

    愁極。再三追思,洞庭深處,

    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

    豈暫時疏散,費伊心力。

    殢雲尤雨,有萬般千種,相憐相惜。

    恰到如今,天長漏永,無端自家疏隔。

    知何時、卻擁秦雲態,

    願低幃暱枕,輕輕細說與,

    江鄉夜夜,數寒更思憶。

    19、《玉樓春》

    鳳樓鬱郁呈嘉瑞,

    降聖覃恩延四裔。

    醮臺清夜洞天嚴,

    公宴凌晨簫鼓沸。

    保生酒勸椒香膩,

    延壽帶垂金縷細。

    幾行鵷鷺望堯雲,

    齊共南山呼萬歲。

    20、《玉樓春》

    皇都今夕知何夕,

    特地風光盈綺陌。

    金絲玉管咽春空,

    蠟炬蘭燈燒曉色。

    鳳樓十二神仙宅,

    珠履三千鵷鷺客。

    金吾不禁六街遊,

    狂殺雲蹤並雨跡。

  • 7 # 天天學語文

    最欣賞被譽為“婉約詞之宗”和“千古第一才女”的易安居士。

    李清照是我國傑出的女作家,她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工於詩詞、長於文賦、精通音律。李清照以豐厚的家學、聰穎的才智和特殊的經歷讓她的詩詞以鮮明的風格屹立於文壇。

    第一、書香門第的耳濡目染

    李清照成長於書香門第,且藏書豐厚。其父李格非與當時的廖正一、李禧、董榮號稱蘇門“後四學士”,且在文學、經學、史學、佛學等方面皆有突出建樹,是當時比較著名的學者。其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出身名門世家,且具備深厚的文學修養。李清照從小受父親和母親的影響,慢慢開始嘗試創作。

    第二、超凡脫俗的興趣追求

    1.興趣愛好之一作詞

    李清照對詩詞的愛好傑出自內心的喜好,沒有任何的功利色彩,完全是家庭濃郁的文學氛圍耳濡目染後的自然生成,又在長輩的教習得且開花結果的。

    父親每一次和各種文人交流學識的時候,也會帶著具有一定文學天賦的女兒李清照參加,李清照本身才華出眾,自身的優越感得到了父輩達人的鼓勵、肯定和讚賞後,更是激發了她創作詩詞的興趣,更是青睞文學。

    2.興趣愛好之二喝酒

    據歷史研究,李清照的酒量並不好,但她偏偏愛喝酒,高興也喝酒,不高興也喝酒,賞花賞月要喝酒,吟詩作對要喝酒,外出遊玩也要喝,且又逢喝必醉,所以大部分時間是醉酒的狀態,她的一生中有很多關於酒的詞。

    3.興趣愛好之三賭

    逢賭必贏,平生憾事就是不能有人讓她輸一把,名副其實的“古代賭神”。因其所寫的《打馬圖經序》被無數麻將愛好者尊為麻將祖師爺。

    4.興趣愛好之四金石考據

    與丈夫趙明誠合著了一本《金石錄》,流傳千古。

    李清照喝酒必醉、逢賭必贏的這種飄逸灑脫的風格,有男子的豪邁。她驚豔脫俗才華橫溢,有女子的溫婉。

    第三、擁有過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18歲,李清照嫁給了門當戶對、志同道合,兩情相悅的丈夫趙明誠,開始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夫妻都喜好讀書,詩詞唱和,共同收集金石古玩,校勘題簽。趙明誠每每得到古舊書畫碑文等時,必是歡欣鼓舞的拉上妻子一同觀賞,評價。儘管期間有短暫的分離,但仍然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李清照一世才華、一世超脫、一世驚豔。

  • 8 # 枕月拾星

    兩宋詞苑最為經典的大家,首推柳永。就形式而言,至柳永方才由小令而慢詞;就內容的豐富性而言,柳詞寫盡宋都諸色,與《清明上河圖》交相輝映;就宋明主情而言,柳詞言情,無出其右;就詞作的審美深度而言,僅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庶幾便是有宋一朝的靈魂寫照。

    蘇軾有言,柳耆卿詞句“不減唐人高處”。此說雖然意在駁斥“世言柳耆卿曲俗”,但“唐人高處”一句卻說得相當含糊,不知是王勃之高,還是李、杜之高,抑或劉希夷、溫庭筠、李商隱、韓渥之高?須知,這些高度迥然有異。事實上,柳永的高度承劉、溫、李、韓而來。就詞作而言,是溫詞的發揚光大。與溫詞不同的是,當年諸如《菩薩蠻》、《楊柳枝》、《夢江南》之類的小令,到了柳永筆下擴充套件成諸如《雨霖鈴》、《八聲甘州》那樣的慢詞。此後的蘇詞、秦詞乃至辛稼軒詞、李易安詞等等幾乎所有詞家都以慢詞為其主體詞作成就。柳永是一道涇渭分明的分界線,界線那邊的詞人,大晏小晏也罷,南唐二主也罷,都沒有在慢詞上有所作為。這亦即是說,詞至柳永乃大,真正獨立於詩,與詩並駕齊驅。柳永的這種意味相當於中國經典小說至《金瓶梅》才擺脫了話本、傳奇、演義的框架,進入了現代意義上的小說敘事。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曾官至屯田員外郎,故又稱“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書透過讀柳永的詞,眼前總會晃動著那江南迷離朦朧的煙雨,婀娜多姿的楊柳,風情萬種的美麗少女,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耳畔會飄來那大宋王朝京城裡夢幻般的哀婉絃歌,還有那些輕俏宛轉的鶯聲燕語。

    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闋為柳詞中名篇,寫與妻子別情,盡情展衍,備足無餘,渾厚綿密,森秀淡遠,兼而有之;且能於曲折委婉中具渾淪之氣,清宋翔鳳所謂柳詞多“精金粹玉”者蓋以此。就寫法而言,破上景下情之常則,情景交融,情景難分。上片寫別情,從實處落筆;下片寫別後,於設想著色,有點有染,點染之間,一氣貫穿。通篇語不求奇而意致嫻雅,難怪代代讀者一讀一銷魂耳。

  • 9 # 晨曦2020

    最喜歡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婉約派詞人的懷遠傷感之作,大抵都褪不去憂鬱的底色,詞境上也顯得不夠開闊。唯有此詩,以高樓獨倚的姿態,寫盡天涯人生路上的孤獨,讀來不禁傷懷且蘊含了廣大而深切的蒼涼。其詞意之悠遠、格局之闊大,皆非同類婉約詞所能比擬,一枝獨秀,如寒梅傲雪,令人在忘盡之餘,雖蒼茫悲壯,卻也遼遠闊達。

  • 10 # 鴻英22

    在我國宋代,是詞發展最鼎盛時期,我最欣賞女詞人李請照。

    李情照早期作品明快研麗。如《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把一個活潑淘氣的少女描繪得維妙維肖。

    李清照漸漸長成,出落得才貌雙全,與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二人幸福美滿,志同道合,一起填詞賦詩,研究書畫,可謂感情篤深。

    可是好景不長,因金軍入侵,夫婦二人茐忙南渡,不久丈夫不幸病亡。國破家亡對李清照打擊太大,此後她東西漂泊,顛沛流離,後來在顛沛流離中死去。

    由於身世的變化,她後期的詞與前期迴然不同,頻添了一層悽苦的色調,其中最為代表之作《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吋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四時相識。"……這首詞是她後期的生活寫照,把一個離鄉背井,家破人亡的悲慘渲洩得淋漓盡致,也是當時千千萬萬婦女的生活寫照。讀來摧人淚下。

    作為一個婉約派大家,其作品

  • 11 # 陳年往事1222

    柳詠一一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本篇是劉永的代表作,詞人在傾吐難以割捨的離緒時,也發抒了他終身失意的感慨。作者遊學京都,曾出入歌樓舞榭,由於他精通音律,教坊樂工每有新的曲譜,便請他填詞。他曾自豪他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還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看了他這首《鶴沖天》,認為他品質惡劣,不讓他中進士,反而挖苦說:"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詞!"從此劉永一生不得志。他窮愁潦倒,傳說死後無錢下葬,還是妓女們出錢合夥兒把他收葬的。

    不難看出,這首詞融進了他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他不得不離開京師遠走他鄉時的抑鬱心情,包括心靈上失去慰藉時的痛苦。

    這首詞之所以成為名篇,主要還在於它的藝術性。首先是它善於鋪敘。這首詞是長調,這首詞采取由外到內,由近及遠的藝術手法,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天然渾成,不露痕跡。

    劉永他具有組織長篇的才能再加終生填詞,經驗豐富,技巧純熟,能夠"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 12 # 小魚讀史

    說起婉約派詞人,他(她)們表達感情婉轉含蓄,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精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新脫俗。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更喜歡哪一位。

    春去秋來,小時學過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優美的句子還時時縈繞腦海,久久不散。

    面對感情的纏繞,我“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想到“…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念及此,又把緊鎖的眉宇放寬。

    送別親人摯友,“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漂泊異鄉的我,年深日久,看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只能遙望家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觀宋朝一代,婉約詞派人才輩出,優秀人物作品不勝列舉,其作品表達的或離愁別緒,或傷春悲秋,又或者思念親人故國之情,都透過作品表達的淋漓盡致,以致現在讀來,仍讓人流連當時的情境之中,久久不能釋懷。不一樣的意境,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宋詞,我喜歡,喜歡沒理由,愛它沒商量。

  • 13 # 青山的風ing

    我喜歡的婉約派詞人有三位:李煜,李清照,柳永。

    婉約派,是宋詞的一種風格,與“豪放派”相對應。婉約,即婉轉含蓄,婉約派詞結構細緻縝密,音韻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它起源於“花間派”。

    “花間派”得名於五代十國時編輯的詞集《花間集》,晚唐詞人溫庭筠被認為是“花間派”的開山鼻祖,其後著名詞人有南唐後主李煜。

    北宋宰相晏殊是承接花間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浣溪沙》膾炙人口。晏殊之後,婉約派代表人物有晏幾道、柳永、張先、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南宋還有一位代表人物姜夔。

    婉約是一種風格,豪放派詞人蘇軾也寫過婉約風格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李煜,南唐皇帝,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惜不是個好皇帝。他被宋太祖趙匡胤俘虜,幽禁,寫下了許多感懷的詞,比較著名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等。

    李煜的詞分兩個部分,亡國之前香豔華麗,亡國以後轉為淒涼悲壯,多為泣血的絕唱,意境深遠。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古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不僅文學修養高深,而且具有大膽的創新精神,感情表達細膩。

    李清照的詞大體也分兩個時期:金兵南下前,生活優越,詞多寫閨中日常行為和情感;金兵南下,她逃到江南,常處在顛沛流離之中,尤其是她丈夫趙明誠去世後,更顯悽苦。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柳永,原名柳三變,後改名柳永,官宦世家出身,喜歡寫作慢詞,是宋代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人,所作多抒發羈旅之情、城市風光和描寫歌妓生活。因皇帝不喜歡他的詞風,所以屢試不第,他乾脆自稱“奉旨填詞”,徜徉於歌舞館和酒肆之間,行為大膽。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14 # 黃四孃家花母雞

    《少年,我們讓你接觸詩歌、繪畫、音樂,是為了讓你的心靈填滿高尚的情趣。這些高尚的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使你在最嚴酷的冬天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 這段文字源於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文章——《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一次去書店買了本李煜詞,看到了很多學生時代課本之外的李煜詞,深深被詞裡裡氤氳的萬般境界所動:有詞人芳華錦繡時期的宮廷美樂;有小兒女間的情意纏綿;有山河分崩時的苦痛彷徨;有暫餘殘喘於別主腳下的錐心蝕骨的痛……

    喜歡李煜,主要是其詞裡那濃烈的唯死方休的疼痛,試想!世間還有多少苦難之痛能勝過失去江山為別人砧板魚肉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結合詞人的境地,那不是愁了,是疼是痛,是欲哭無淚。我覺得這句還不足以淋漓傾瀉其胸間塊壘鬱結,而真正很有畫面感的一闕:“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則將詞人其時所處的場景、心境盡展無遺,能夠概括他所有的痛,告訴別人他心裡痛苦的程度。此刻的詞人多麼柔弱,多麼可憐。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該句讀來令人心疼,幾欲催淚。

    過去有一段時間裡,我深陷生活泥沼,痛苦不堪,四顧茫然,幾乎懷疑人生。我在夜裡醒來,突然就想起詞人這句來——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而想到這詞,我並不是很愁苦的,我想到詞人那深重的令人心碎的苦難疼痛,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一個幸運的幸福的人。

    我們曾經讀過的一些書,非要等到多年以後的某一個時刻,才能猛然徹悟。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這一首詞是詞人意氣風發時作,一個帝王的瀟灑風流盡顯其中,宮廷的華麗歡樂場面如在眼前。詞人酒酣耳熱,醉眼眯斜,滿臉帶笑,眼前是美豔娉婷的嬪妃宮女在起舞翩翩,美樂美酒,良辰美景,佳人繞懷。好一個風流君王。杯中酒淺,枝頭月高。酒宴結束,詞人酒意微醺,跨上駿馬,和文武官員們在皓月當空下漫步而行,繁星點點,鳴蟲稀疏,好一派歲月無恙的靜美閒逸生活,待踏馬蹄清夜月……

    這位可愛的大才人李煜,其詞前後天地迥異,形成強烈反差。這大概也是令後人動容的原因之一吧。

    做個才子真絕代,奈何薄命做君王。

  • 15 # 梅苑俗客

    自從殘唐五代花間派開創以來,經兩宋發展而為婉約派到達頂峰,隨後元摧殘而明覆興,滿清民國乃至近現代,宗之學之者俯拾皆是。大師以及超級大師在所多有。

    唐溫韋起,五代李氏父子以及馮延巳,北宋大小晏、張歐柳周秦李賀等,後來元好問,陳子龍,納蘭性德盡皆各領風騷。而其中尤其以北宋時成就最高,各人名篇佳作甚多,高下難定,只能說後人各有所喜罷了。

    婉約一派,作品可喜者很多,然而作為詞人,非要說更欣賞哪一位,那就是晏殊了。

    晏殊,字同叔,江西臨川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累官秘書省正字,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相,以觀文相出知永興軍。死後贈臨淄公,諡元獻,後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稱,尤其擅長小令。風格婉麗、中有沉鬱,不流於輕浮,為當時詞壇所重。傳柳七拜見晏殊,晏不喜,問柳:俊彥作曲子麼?柳答:一如相公亦作曲子。晏回:殊雖作曲子,不曾道“綵線慵拈伴伊坐”,柳遂退。雖不喜柳,但又識才薦才,範文正,歐陽文忠,都是出自他的門下。

    晏殊處在北宋發展最高峰的時段,一生顯貴,做過二十年太平宰相。作品旖旎歡愉中孕育著沉鬱悲慼。比起前面“花間”諸子,顯得青出於藍。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這一聯對仗工切,音韻溫婉,出句傷春光之流逝,對句感懷舊之歸來。率為千古名句。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

    以晏殊之身份,如此“念遠”“傷春”,筆力沉重,格調高健卻不失之溫婉,實乃晏殊詞中別出一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

    這三句樸實無華,不做修飾,不見一字傷離卻道盡離別滋味。

    一場愁夢酒醒時,

    斜陽卻照深深院。《踏莎行》

    好夢無愁卻因酒醒,斜陽返照庭院深深,一場暮春濃睡起,引卻淡淡哀愁。

    無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

    只有相思無盡處。

    只這四句,道盡了人間相思苦,縱是天地有涯,相思也無盡頭。

  • 16 # chyier

    詞,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一種文學形式,始於唐代,發展於五代時期,盛行於宋代,代表著宋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其和諧的音韻,富於變化的格式,深受世人喜愛。

    詞因詞風而分為兩派,一為婉約派,二為豪放派,二者都誕生了許許多多著名詞人!

    柳永:詩詞愛好者對柳永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他對宋詞的發展作出的貢獻之大難有出其右者,他是宋代第一個對詞進行改革的詞人,他使詞這一文學形式由上層社會發展到了平民百姓;他一生致力於創作慢詞,打破了小令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宋代880多個詞牌中,有一百多個詞牌由他首創。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後世繽紛多彩的詞牌。

    李清照:後人稱為“詞中皇后”、“千古第一女詞人”,是婉約派一代詞宗,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代表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家喻戶曉。

  • 17 # 文友如林

    大家知道,宋詞有兩派:一是婉約派,一是豪放派。婉約派統治著整個北宋詞壇,以晏殊、歐陽修、晏幾道、柳永、秦觀等為代表。他們描寫的主要是花間樽前、詩酒流連、離情別緒、男女戀情,題材比較狹窄,但往往能以婉轉的語調、悽清的景色、感傷的情調、蘊藉的風格,創造出一種柔美的意境。

    另外,還有一人就是李清照,也就是我更欣賞的這個婉約派詞人。因為她繼承、發展了以上幾位詞人的特色,並達到了高峰,以後的婉約派詞人也沒有一個超過她。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人,是南北宋之交時期的傑出的女作家,尤擅填詞,後世推為“婉約詞人之宗”。她的生活與創作,以宋室南渡為界,分作前後兩期。前期,她過的是名門閨秀和富貴夫人的生活,他的詞多寫個人的生活感受,寫離別相思的憂愁煩惱,社會意義不大,但藝術技巧甚高,特別顯示了女性 作家特有的細膩與敏感。後期,她在戰亂中碾轉漂泊,流寓江南,丈夫患病客死他鄉,深感國破家亡之痛,又孤苦無依,晚景很是淒涼。這時期,她寫了一些關懷國家大事的詩歌,悲涼愷切,表現了愛國思想,富有現實意義。她恪守傳統的詩詞分界的觀念,後期的詞,仍是以婉約的筆調抒寫個人之情,但此時 她個人的不幸已和國家的災難聯絡在一起了,故其個人抒情之作也就染上了時代的色彩,比起前期之作,顯得深沉,語言風格也變得疏淡了。李清照的詩、詞、散文,散失了很多,近人輯錄其傳世之作與一些殘章斷句,編為《李清照集》。

    《醉花陰 》是李清照前期詞的代表作品,此詞或題“重陽”,或題“九日”,抒寫的是作者秋令節後所感受的愁緒。當時,其夫在外州為官,作者以此詞相寄,離別相思之情亦隱含其中,上篇只是圍繞時序的描述以點題,下篇方見 精彩。“東籬把酒”以下,完全圍繞菊花落筆,而其匠心獨運之處則在於把花與人一步緊似一步地綰結在一起:“暗香盈袖 ”寫的還比較客觀,比較淡漠 ;“莫道不消魂”,迭用否定詞以強調肯定 ,極言東籬秋色之令人銷魂,已融入主觀色調;待西風吹過簾櫳,作者感到涼意襲人之際,頓覺面龐瘦於黃花,看到了重陽佳節帶來的秋思使人憔悴淸減,則是將花比人,花已退居於陪襯的地位了。“人比黃花瘦”,語意工妙,是歷來為人稱頌的名句。由此詞亦可見,李清照在藝術上確實把婉約詞推向了一個新的 高峰。

    《聲聲慢》是李清照後期的代表作品,是她晚年孤寂生活 的 寫照。此詞最能顯示 李清照的 “鋪敘 ”技法,劈頭連下十四個疊字,集中道出自己當時無著無落、冷清悽慘的心情,然後寫 節令、物候、天氣 、景象,並熔鑄以對既往生活的追憶和對目前處境的感嘆,既讓它們紛至沓來,又讓它們一一 排布,而且越寫越細,越寫越深 ,最後歸結,點明“愁”字,卻又反跌成 “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句問話 ,說明 當時的心緒不只是愁,還有更復雜的、難以名狀的東西,顯得餘音繚繞,戈蕩無窮。對於開首的疊字句,歷代評論家讚歎不已,其實,作者並非故弄險奇,而是給表述她的心境找到了恰當的語言形式,到下篇,再用“點點滴滴”相呼應,更顯得穩妥勻當,天衣無縫。此詞中的“黑”字,也被前人認為是除李清照外別的詞人不可能使用的一個字眼,這個字的好處,在於平易貼切地表達了作者守窗獨坐,茫然面對一庭秋光,難以捱得到天黑的那種心情。由此詞亦可見,李清照晚年的詞作,抒情更為細密,而語言趨於平實,格調也變得舒朗了。

  • 18 # 元氣滿滿每一天呀

    【滿滿有話說】婉約派詞人我更欣賞柳永。

    宋詞可以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柳永就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之一。

    開創慢詞

    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並進。小令的體制短小,一首多則五六十字,少則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詞的篇幅較大,一調少則八九十字,多則一二百字。柳永最長的慢詞《戚氏》長達212字。慢詞篇幅體制的擴大,相應地擴充了詞的內容涵量,也提高了詞的表現能力。(來自網路)

    獨特的人格魅力

    雖然一生仕途不順,但一生都有很多人追隨他。死後也有很多人祭奠他。

    代表作

    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19 # 小餛飩的跑步與閱讀

    從創新性和新鮮的角度,欣賞李清照。

    1.她用人生,抒寫婉約派的態度和風格

    也許她的詞與那個時代的男性詞人,少了大家大國,吞吐山海的氣勢。她的詞可能在當下的小情緒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的詞不如晏殊大氣,不如周邦彥討喜有大IP的群眾基礎。

    但她卻用自己的人生,證明著一位女性詞人,如何靠婉約的詩詞,抵抗住國家的內憂外患,抵抗住愛人離去,堅守保護文物的信念。

    2.她的詞,放置今天都不過時,都很潮。是經得起時間的風雨。

    我理解的婉約,不是作古,而是雋永的風格,和麵對風雨人生的態度。如果風格太大,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和機遇,參與歷史,保家衛國。而李清照,剛剛好,活在當下,活得真實,剛剛好的婉約風。

  • 20 # 來者可追

    先說答案:晏殊。

    葉嘉瑩先生說晏殊詞有一份理性在其中,這份理性就是對於愁緒的自我消解。

    文壇領袖:婉約派代表作家

    晏殊這一生大概寫了一萬首詞,但留下來的卻只有可憐的136首,全都收集在了《珠玉詞》中。

    珠玉這樣美好的詞來形容晏殊的作品再好不過。他自己就是個溫潤如玉的人,這些特點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就形成了“哀而不傷”的典雅感。

    他的這種典雅感不是高冷的,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溫熱。

    他的這種溫熱,好似春風盪開的漣漪,一圈圈慢悠悠撫進你的心絃。總是那麼恰到好處不急不緩,像是薰香飄過留下無盡的回味。

    浣溪沙

    宋 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有宋一代的文學必以詞稱頌,宋詞簡單來分有豪放婉約,以篇幅分有小令慢詞。

    晏殊顯而易見是婉約派,寫的都是小令。所謂小令就是篇幅短用字少。就像詩中的絕句,常常是意在言外。

    晏殊的小令,情感都是深藏於景物之中,需要我們用心摸索。

    他的詞,不似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般直接熱烈,讓你讀之就能感受到作者強烈的內心。

    晏殊的詞是一段綿長的琴音,要慢慢體會。

    這首詞沒有名字,《浣溪沙》只是詞牌名。眾所周知,宋詞都是可以唱的,電視劇中的晏殊就是在雨中唱這首詞。

    “小閣重簾有燕過”這一句最重要的景有兩處,一是重簾、二是燕過。重簾是說詞人現居的環境是幽閉的,燕過則點出現在是春季。

    詞人晏殊居家中,凌空而來的燕子打破這股寧靜,敏感多情的晏殊眼光跟隨燕子而去,豈料那燕子飛的太快,忽然之間就了無蹤跡。他一眼望出去,看到的卻是“晚花紅片落庭莎”。

    詞人看見燕飛,或許以為還是爛漫溫暖的春季。但是看得到這落滿地的碎花,才知道已是暮春。“庭莎”指的就是莎草,這個地方讀suo,一聲。晏殊有一句“小徑紅稀,芳郊綠遍”說的就是晚春初夏時紅花由多到少,綠草由少到多的變化。這裡的紅片落庭莎就是這個意思。

    一年中美好的春季就要離去了,而我卻還沒有細細觀賞。於是晏殊起身來到簾外,想要在春逝之前再好好看看。但看到的卻是“曲闌干影入涼波”。

    院中池邊的欄杆倒映在水中,這水是涼的,一如現在詞人的心一樣。因為還未來得及觀賞美麗的春天,所以心生涼意,已有淡淡的哀愁漸起。

    這上闕的三句沒有一句正面說詞人的感情如何如何,但我們卻能從“燕過”“紅片”“莎草”“涼波”這些景物中體會到詞人淡淡愁緒。

    這時一陣好風吹來,星星雨點打在荷葉之上。晏殊被這好風好雨喚醒了,一股自然的涼意油然而生。自己本就孤獨在家中,加上此情此景的襯托,詞人就倍感“酒醒人散得愁多”。

    簾外之景清冷,簾內之人孤獨。

    由景到情,由情到景,到可見詞人的哀愁。

    但是詞人的哀愁卻是淡的,他沒有大肆渲染自己如何愁如何難過,只是將這股惜春愁意融進了自然景物之中。自然而然就達到了“哀而不傷”的典雅。

    讀完這首詞後就如同喝了一杯香茶,杯中茶雖盡,但齒間卻依然留有淡淡茶香。

    哲思: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這首詞同樣是《浣溪沙》但是在情感比之剛剛那篇更具有哲理的韻味。

    “一向”就是一晌,片刻一會兒的意思。“年光”年華中最精彩的那段時光。“有限身”有限的生命。詞的開頭就說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而人的一生中最精彩的時光更是短暫。對於古代的女子無非就是豆蔻年華那幾年,對於男子而言金榜題名洞房花燭。

    “等閒”平常的意思。讓人絕望的是,離別是很容易的事,每日都會發生,我們生命中大多時光都在離別。所以普普通通的一次離別足以讓人“銷魂”。南北朝時的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很痛苦,所以酒桌之上你就不要推辭,我們該喝就喝,因為可能“西出陽關無故人”所以我勸你多喝一杯而不要拒絕。

    “念遠”就是懷念遠行之人。“空”字很有意思,這說明作者知道“念遠”是沒用的。我懷念你,可是不是不會回來的。下句的“更”字也是如此,我懷念的春天逝去了就回不來了。作者知道這些,知道有些東西無法挽回,可他依然有著“念遠”“傷春”的感情,即便那是“空”是“更”。我覺得這很好理解,人身上就是有著情感說不清楚。比如我們看到街上的流浪貓狗自然而然會有一種憐惜的情感,看到弱者就會同情,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就是有。

    晏殊知道“念遠”“傷春”沒有用,所以要“不如憐取眼前人”我在這裡悲傷有什麼用呢,不如及時行樂吧。晏殊在面對離別時的做法就是珍惜今天,記住昨天,迎接未來。

    其實不只是面對離別,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困境時都應該抱有這樣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金融的核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