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妞妞—
-
2 # 東海八仙
你要多和女兒交流。多關心。和她說話要以朋友的身份。不行就透過她的老師、同學瞭解他的心結。知道了她的心結,也就好解決了。
-
3 # 飯泰稀
當下處於資訊化快速發展時代,相較於80,90後的孩子,00,10後的孩子的所見所聞自然是要豐富的多,也複雜的多,心理上的早熟是必然的,接下來還有生理上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如今很多家長普遍對孩子進行“溫室教育”把一些不好的,負面的,甚至殘忍的資訊遮蔽掉,也不願意孩子受累,吃苦,給了孩子太多片面的,積極的,樂觀的資訊,以便孩子能夠在家長所期盼軌跡下健康成長,但當孩子一天天長大,好奇心愈加強烈,所接觸的資訊,內容,和家庭教育的反差越來越大,孩子就會開始不安,焦慮,困惑,而這些負面情緒在父母那裡得不到解決,他們就開始糾結於相信自己還是相信父母,而中國大多數家庭教育相對傳統和固化,父母會選擇迴避敏感話題,或者乾脆一句“你的任務是好好學習,關心這些沒用的幹嘛?”你敷衍了孩子,孩子也會開始敷衍你,最後疏遠你
請開始關心孩子的愛好,擇其一二即可,然後把他的愛好變成自己的愛好,最好是選擇體育運動,若孩子沒有,那看電影,逛街,外出遊玩也可以,總之這項愛好需要你和孩子一起而且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完成之後,就從這項愛好或者今天在一起時的所見所聞進行一個簡單的溝通,知道他心裡所想就行,還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就一些當下實事或新聞問詢她的看法與觀點,不管他說的對與錯,只要他願意開口和你交流就算成功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請注意自己的身份,孩子是人,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他,不要把老是把自己放在高他一等的位置上,保持平輩,朋友的相處模式,只要不是大的原則性問題,就沒必要強行干涉,你願意和自認為高你一等的人愉快溝通或者相處嗎?既然生下來了,就要花點心思,有所犧牲的去愛他,而不是“綁架”盆景買回家都得澆水,施肥,營養液,那麼孩子也不單單是學習好,身體好,心理問題要及時溝通,引導,解決,美好的事物可以嚮往,殘酷的現實問題要告訴他如何應對,他們要的是朋友和理解,而不是枷鎖和桎梏
最後,成為一個身心俱全的人比成才更重要,往後就算
沒了父母,他們依然能不懼艱險,楊帆起航
-
4 # 淺笑俏兮
十一歲的小朋友有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想走入他的內心,想要讓他對你無話不談,就先以尊重他的意見、認同他的感受為前提,然後用提建議的方式來影響他。比如,小姑娘喜歡毛絨小兔子,你跟她交流時說:“你的小兔子真可愛,毛絨絨的,耳朵大大的,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也特別喜歡小動物,特別希望自己能養一隻活蹦亂跳的小兔子呢!”你認同了她的感受,內心產生了共鳴,她就會跟你分享她的內心想法,慢慢地她就覺得媽媽很值得信任的好朋友,從而敞開心扉,什麼事情都愛跟你分享!
-
5 # Shiner5
首先要明白一點,孩子在慢慢長大,她對事對人開始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及看法。不再是個兒童,不是什麼事情都毫不保留跟你講。
但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跟自己敞開心扉。以下有幾點個人建議:
第一,你要嘗試跟孩子做好朋友,忘年交的那種,不能拿父母的威嚴來壓制孩子,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她真心的朋友。
第二,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孩子漸漸長大,一定會有她自己的私人空間,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她公開分享給你。她覺得你是她真心的朋友,某個時候,說不定就會自動跟你分享。
第三,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而不是用家長的角度去判定對錯。遇到問題及時給她出謀劃策,時間一長,她以後遇到問題,就會不自覺得找你商量。
-
6 # 情感酵母
第一,你的教育有問題,你要考慮是不是自己有沒有一直強求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現在社會壓力大,很多父親為了女兒將來有更多的選擇,會幫孩子報很多補習班,作為父親確實出於好心,但是沒有站在女兒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的天性都愛玩,如果你成為她釋放天性的阻礙者,你所有的愛,在她眼裡都是負擔
第二,你有沒有經常拿她和別的孩子比較。現在的小孩普遍比較早熟,都是有自尊的,如果你一直拿她和別的孩子對比,她不會感激,只會覺得你只是拿她實現你未曾實現的願望,久而久之,你的父愛在她眼裡只是用來攀比的情緒。
第三,你有沒有尊重她的想法,有沒有問過她想做什麼。中國父母害怕自己的子女受苦,特別是女兒,會一直給孩子安慰好所謂的人生,幫她避免人生的坑,但是在她的眼裡,你是她最親的人,卻一直在扼殺她的天性,她對你除了恨,還能有啥呢?
我記得我曾經完整的讀過小王子這本書,有一句話深深地敲動了我的心: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只是很少有大人會記得。如果這句話反過來說:所有的小孩都會成為大人,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強迫她們成為你認為的大人。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能不能理解,想讓女兒對你敞開心扉,一定要走進她心裡,一定要尊重她的想法。即使她的想法不成熟,做錯了事,你也一定要用合理的方式糾正她,在她的心裡,成為指路明燈,而不是一旦做錯事,對你只有恐懼。
-
7 # daisyhaha
你好!感謝有機會來探討這個問題。
十一歲的孩子出現叛逆,代表他們已有了自己想法,也是因為之前積累了對家長太多的不慢滿。
叛逆期跟孩子聊天一定要注意聊天方式,不要以大人的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對他吼來喝去的,不要以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一定要輕生細語的和她說話,和他交談,多詢問孩子的想法,建議。一定要試著去尊重孩子,跟孩子有關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做決定。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隱私,不要過多的去幹涉,多些引導。
讓孩子知道家裡是充滿愛意的,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首先是向家人求助的
-
8 # 丹情海天
女兒不願意對你敞開心扉,會有以下幾個原因。在你家裡,是不是會出現下面的幾個情形呢?
第一、你們的親子關係不知從何時起,慢慢出現了隔閡,孩子對你缺乏信任感。
有的是因為父母很忙,精神壓力大,回到家除了忙家務,有時還得加班,對孩子的關心不到位。父母不是不關心孩子,不愛孩子,而是總認為別的事情,比親子相處更需要解決。親子相處沒有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孩子感受到家長重視事業超過重視自己,心裡話寧願藏在心裡,或者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說,都不願意和家長說了。
我的一個朋友,是社群的幹部。社群工作繁雜瑣碎工作量特別大,經常加班加點。尤其到了晚上,好不容易可以和女兒一起相處,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結果時不時的一個工作電話打過來,親子時光幾乎就沒有了。孩子睡前原本可以和媽媽聊幾句話的,結果媽媽經常敷衍說:“寶貝早點睡吧。”
時間一長,孩子很少和她談心了。直到孩子生日那天,她驀然發覺,自己和孩子漸行漸遠,意識到這一點,她嚇出一身冷汗。
後來,無論她多忙,都會在孩子睡前擠出半小時,陪著孩子聊天談心。用了整整三個月,孩子終於願意和她敞開心扉說出她的成長小秘密了。
第二、父母和孩子溝通不當。
潛意識裡,父母的態度是居高臨下的,也許他自己意識不到。但是父母的肢體語言、微妙表情暴露出來,父母是有強加自己的意願在孩子身上的慾望。
這樣的父母,有一個錯誤的教育態度。他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生養的,得按照家長的希望來規劃孩子的人生。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父母會有不尊重孩子的語言行為,經常用命令式的語氣要求孩子應該怎麼樣。父母很少考慮孩子的願望和需求合理不合理,在第一時間是要先滿足自己的意願得以執行,和孩子講道理,通常都用“我這是為你好,我都是為了你”諸如此類話進行情感表達。
可以想象孩子面對父母是缺乏信任安全感的,孩子一直壓抑著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看著父母的臉色琢磨著如何行事。父母擁有話語權,代表著家庭權威,可是處理親子關係稍有不慎,就會破壞家庭的凝聚力,那麼父母必然體諒不了孩子,孩子也不理解父母。
第三 父母需要認認真真的做孩子的聆聽者。父母都會說孩子,無師自通。但是有多少父母認真的聽孩子講話,把孩子的話放進心裡,去感受、思考、分析呢?
我的一個朋友,對自己的孩子太嚴厲。她女兒在班上學習成績基本上都是90分以上,(滿分100分)。有次孩子高高興興的回家對媽媽說,:“媽媽,我這次語文考試考了93分!”她媽媽回答說“考的這麼差?居然白白丟了七分!你太粗心大意了!” 後面幾次她媽媽都是這麼回答她的,她從來不聽女兒的感受,她只聽考試的結果。結果孩子和同學們照舊有說有笑,回家對著她媽媽就越來越沉默。
因此,一定要儘早重視親子關係,尊重孩子,儘量的與孩子平等相處,雖然中國式父母覺得這樣執行很難,但不代表沒有這樣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和親子模式。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天使,都是每一個家庭的寶貝。學會和孩子相處,和孩子一起成長。因為等他們長大了以後,會長著翅膀飛向屬於他們的美好生活,那個時候,父母只能學會放手。
那麼,在孩子離開原生家庭之前,為什麼不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做一個守護他心靈的聆聽者呢?
-
9 # 於照照
十一歲的女兒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再是我們呵護在手心的小嬰兒,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在與自己的家人朋友、與學校、與社會的接觸中,他們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十一歲的女兒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這時候首先,我們要接受女兒的成長,按受她的改變,把自己的心態先調整好。
然後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找原因,一步步的解決問題:
第一步,做好長期準備,不要急於求成,多觀察女兒,看看她喜歡什麼,比如某方面興趣愛好啊,某個電視劇啊,找到共同話題,即使你不喜歡的事這個時候也不要反駁她,慢慢的做她朋友,而不是嚴厲愛管教的父母。
第二步,隨著我們與女兒感情的加深,讓她感覺到即使她做錯了事,我們也會愛她、幫助她分析問題在哪合理解決,而不是一味指責她。
慢慢的女兒能感覺到父母的變化,逐漸的向我們敞開心扉。
圖片來原網路。
-
10 # 白茶汽水
作為一個女兒,我想我可以從女兒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不論是在十一歲還是現在的二十一歲,我其實都不太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
首先是因為與父親間的性別不一樣,而且男生總是大大咧咧的,所以很多事都不會去和他講。
其次是我覺得即使我說了,你們這些大人又能解決什麼呢?比如十幾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跟父母說我好像喜歡了班裡的一個男孩子,然而得到的結果卻是被母親一頓指責,她認為這個年紀應該好好讀書,其他情啊愛啊都不要去想。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偏不會這麼去做,因為家長的反對,我開始慢慢的出現了所謂的叛逆期,所有的事情我也不會再去和她們講。
最後是年齡上的差距,因為大人總覺得我比你大,吃的鹽比我們吃的米還多,所以我對事情有更深的認識,然而你們思想卻一直停留在你們那個時代,很多事情和你們講了,你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所以作為家長,我認為如果想要和孩子更好的溝通交流,從小就應該建立好信任基礎,如果一味的否定孩子的想法,那麼他們就會把自己鎖起來,不再跟你交談。
-
11 # 活出個樣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獨立的小空間,想要女兒對自己敞開心扉就要和她成為朋友。及時她不能讓你瞭解她的全部,也能積極的告訴你不讓你瞭解的理由。
最好的家庭關係莫過於亦師亦友,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僅要扮演老師的角色還要和孩子成為朋友。
孩子的成長不知有衣食住行,孩子的情感同樣需要得到呵護。讓孩子不願敞開心扉的原因多數是孩子的內心深處不願接受。
害怕被家長責備
孩子做的某一件事
或者某一個想法,自己也分不清是對是錯,但她以為自己做錯了害怕被家長責備。
不想讓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知道
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事她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可能覺得被別人知道會不好意思,或者就單純的是個隱私。
和成年人一樣,每個人心裡的想法都不可能傾瀉而出,在內心深處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細心觀察孩子的狀態,真正瞭解孩子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瞭解了孩子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一味的猜疑不僅得不到孩子的認可甚至對孩子造成誤解,以至於孩子更不願意接受面對。
和孩子成為朋友
家長不應該只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還應成為孩子的好伴侶。
成長之路磕磕絆絆,孩子要遇到許許多多的新鮮問題,有些問題他們一時無法理解,有的甚至影響孩子的性格。
多和孩子在一起,給孩子多一些陪伴。瞭解孩子的喜好,和她一起做她喜歡的事。讓孩子感受到家長不止是教育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是學習生活中的夥伴。
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只有與孩子成為朋友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
讓孩子敞開心扉不是無話不說,不是沒有隱藏。愛護孩子也應該給她留一點空間。家長要做的就是真正瞭解孩子,不要讓孩子迷失自我。
-
12 # 漂浮的人心
孩子不願和你多說,那是因為孩子不敢和你多說,你們應該慢慢試著交朋友,你了不能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和他談心,你應該試著與她換個角度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
13 # 陳1362708
或許作為母親的你平時還是不夠關心女兒,要多瞭解女兒的心裡世界,不要老是以母親的身份去管教她,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女兒溝通,多聽聽她的想法,充分尊重女兒的一些愛好和意見!
-
14 # 春橙
前幾天聽了喬希西普的《解碼青春期》這本書,很受益,也想分享給您,從中也許可以找到解決的答案。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加需要你。孩子在青春期最擔心的事情是她沒有更多的時間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對於長大這件事,她也很恐慌,害怕得不到父母的幫助。
所有成年人眼裡的叛逆孩子背後的心裡原因都是源於無助,她們更需要家長們的幫助。
所以孩子對父母的抗拒和排斥,就好比坐沒有安全帶的過山車,面前有個拉桿,她不停地推,拉。表面上看起來是推拉桿,實際上是想把拉桿緊緊拉在懷裡。對您的愛也是一樣的。
孩子的慾望能力成熟了,但是大腦控制慾望的能力卻還沒有與之匹配。
作為家長,我想我們應該創造和改變與青春期孩子交流的方法,而不是像她兒時,我們站在制高點上去指揮她做這做那的。
1.安排屬於你們的專屬時間,這個時間段只有孩子和父母一起,做任何孩子想做的事,而不是大人想讓她做的事。
2.作為成人方不輕易取消與孩子間的約定。哪怕不得已取消,也要另找時間來補給孩子。
3.把與孩子間的約會變的有趣,不是簡單枯燥的談話,不要對孩子進行批判和點評。可以聊聊她喜歡的明星,她喜歡的歌,遊戲和書。
4.預見到約會不可能一直順利。孩子會排斥,會不輕易開口跟父母聊天很正常。作為大人我們需要做的是嘗試—失敗—再嘗試,而不是嘗試—失敗—放棄。
最後作為大人的我們,也是需要幫助的,也可以向孩子求助。讓孩子知道,父母也不是萬能的,父母也有做錯,失敗的時候。我們和孩子之間是對等的。
成年人保持謙遜是獲得青少年信任的最佳方式。
-
15 # 晶海路路
十一歲的女兒不願意對你敞開心扉。這個很正常呀,孩子嘛,別說是十一歲就是五六歲,她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獨立的人。不願意告訴你一些事情,這個沒問題,相反還代表了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是一個好的表現。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她的意願。如果事事都要求孩子給自己講,那這個就顯得控制慾有點強。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方法,還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比如說有些孩子天生愛說,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愛說。
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也許有些家長講,這個孩子她在小時候特別愛說特別黏我,一天到晚嘴巴不停。但是現在她突然間不再對我什麼都講。那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這是她在成長,因為她開始思考,開始動腦筋,開始感覺到有些東西能講有些東西不能講。在這種過程中,孩子還是一個正常的孩子,她在按正常的規律去成長著。相反倒是大人覺得孩子突然間安靜下來,反倒不適應了。所以才會追問,這孩子為什麼突然不對我敞開心扉了?
孩子突然對你不再敞開心扉了。一方面是因為她在成長,另外一方面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家長隨著孩子的成長,跟孩子之間拉開了距離。你們已經不是在一個層次上了,至少在某個方面你們不在一個層次上。孩子具有一個天然的屬性,她崇拜強者。在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不是費盡心思的撬開孩子的嘴巴,而是努力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假沒孩子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你的眼晴,她要做什麼或者想什麼你能敏銳的感覺到,抑或是你在某些事情的做法上令孩子佩服。一旦孩子發現你又變成了她崇拜的模樣,她又怎會拒絕與你交談?孩子不是封閉了心扉,她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困惑。她是想找一個與她同水平的同伴。
要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保持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暢通無阻。首先,作為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行動。既然孩子不願意說就不說唄,幹嘛非讓她說呢?只要她的生活中沒有大的差錯,沒有偏離正常的生活狀態,這沒什麼呀。等到過了這個時期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七彩水晶
-
16 # 第一奇談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講心裡話,或許只是出於一種本能的逃避和害怕。如果想拉近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對你無話不說,那父母們要學會一種情感輸出方式,那就是:“無論如何,我都會站在你這邊的!”父母的愛、欣賞、信任和鼓勵,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
前兩天我帶著剛念大一的表妹圓圓一起去吃了頓烤肉,把吃飯的照片發了一張到家人群裡。
我小姨,也就是表妹的媽媽立即跳出來說:圓圓你和姐姐去外面吃飯了嗎,千萬不能吃豬肉,聽到沒有!
圓圓朝我撇了撇嘴,立馬在群裡回覆了三個字:偏要吃!
然後她還迅速自拍了一張笑嘻嘻吃著烤豬肉的照片傳送到群裡。
“你這個死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聽話,成天要和我作對!我不讓你吃豬肉也是為你好呀。
最近很多人都說市場上賣的豬肉不新鮮,還有可能是發豬瘟的那些豬肉,吃了不健康啊。”
圓圓又回了一句說:那麼多人吃都沒事!我也不是天天吃,好不容易吃一次你就嘮叨半天有意思嗎?
我突然想起之前小姨老是和我吐槽,說是女兒越來越大後,感覺越來越不愛和她聊天了,而且總是和她對著幹,讓她很是鬱悶。
小姨嘆息著說:我發現圓圓現在跟我說上幾句話就要生氣發火,有什麼心事也從來不和我講。反而更愛和你們這些姐姐說一些悄悄話了,如果她有什麼煩心事你就幫著多開導一下。
聽到小姨這樣說,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身為含辛茹苦的老母親的落寞與淒涼。
但是我記得小時圓圓和小姨感情甚好,是從什麼時候發生這種轉變的呢?
大概圓圓讀初三的時候,小姨偷看了她的日記,然後發現女兒好像是有早戀傾向,因為她在日記裡表達了對班上一位男生的欣賞愛慕之情。小姨看完怒不可遏,先是聲色俱厲的把表妹教育了一頓,然後又火速打電話給班主任,斬釘截鐵地要求給女兒換班,怕那個男生影響自己尖子生女兒的學業。
實際上,那會兒表妹並沒有早戀,只是青春期裡裡的懵懂心動,在日記裡表達一下對那個男生的一些欣賞而已。可是這件事卻被她媽媽鬧得滿城風雨,全班皆知,搞得表妹在學校裡十分尷尬。
從那會起,表妹就對自己的媽媽有了逆反情緒,再也不願意和她分享自己的心事了。後面這種敵對情緒越來越嚴重,每次和她媽媽說不了幾句話就開啟互懟模式,火藥味滿滿。
吃烤肉那天,圓圓和我說,我也不是故意去懟媽媽的,只是每次她什麼事都要管我的時候就讓我很惱火。平時只要有一點小事她覺得我做得不對都要朝我發火,也從來不願意耐心聽我解釋。掌控欲極強,我又不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了,她卻還是什麼事都要我聽話。姐姐,你說這是不是太可笑了?
"孩子不喜歡、不願意跟家人交流。怎麼辦”
"孩子在同學面前有說有笑,回家卻什麼都不跟我們說。"
"我知道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性,可是不知道怎麼做。”
這些問題,讓我不得不想起堪稱神劇的《請回答1988》裡,正煥和媽媽之間的關係。
從小一起在小巷子里長大正煥和善宇,感情親如兄弟,兩個人的媽媽也是好朋友。但是這兩個人跟媽媽的關係卻大相徑庭。
善宇和媽媽幾乎無話不說,每天回家都會和媽媽聊聊自己在學校裡的日常、老師同學好友以及自己的一些趣事。善宇媽媽也常在正煥媽媽們面前得意地炫耀:“善宇和我之間是沒有秘密的。”
聽到這些話的正煥媽媽內心很是失落,因為同樣是17歲的兒子,正煥卻幾乎和媽媽沒有什麼交流。
除了要錢交學雜費的時候。
正煥回到家後就進了自己的房間,關上臥室門,戴上耳機,假裝學習。哪怕正煥媽媽偶爾想和兒子聊聊天,一看這場景就不得不住了口。
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回家不報喜也不報憂,不管是學校發生的事情還是跟自己有關的事情,都閉口不談,不樂意跟父母交流。尤其是到了青春期,表現更為明顯。
因此很多家長會抱怨說孩子長大了,不願意和父母說心裡話了。但父母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他們講心裡話,甚至不怎麼和家長談心聊天。
其實歸根結底,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
很多父母,明明都是為孩子好,想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可經常話一說出口,就變了味。
本意是提醒孩子把房間燈關一下,話一出口,變成問責:“說了多少遍了,又不關燈!”
看到孩子臉上有傷,本是關心孩子,卻不去了解事實,妄加主觀評判:“又跟人打架了是吧?”
語言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在1歲之後,就能分辨大人的語氣,並會受到父母情緒的很大影響。
問責、嘮叨、命令、主觀評判、直接否定,這些帶著情緒的“破壞性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逐漸緊閉心門,和父母的話越來越少,溝通也越來越困難。
過於強調權威和缺乏耐心,讓很多家長在溝通時總是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導致孩子的想法和情緒被無視。
其實,不管在面對什麼事時,重視和處理孩子的情緒永遠是第一步。父母要多問問孩子的想法,聽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讓不經意說出的話,傷了孩子的心。這樣你很大程度上之能離孩子越來越遠。
如何才能與孩子很好的溝通呢?可以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
1、平等交流
父母要明白一個問題:孩子與父母溝通,主要是找一個‘願意聽我說話,懂得我內心感受的人’,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只想著怎麼教育我的老師式的人物。
2、耐心傾聽
許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總習慣於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看待孩子,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缺乏耐心與有效的傾聽。父母要耐心的做一個傾聽者,等孩子說完了之後給予引導,而不是從中打斷孩子,強加自己的想法。
3、收起你的權威
收起“父母是權威”的理念。雖然孩子從小都會把父母當做自己知識的來源,願意從父母那裡尋找答案。但是父母不要試圖創造完美形象,要懂得放下權威的架子,給予孩子恰當的迴應。當孩子提出的問題你也不清楚時,和孩子一同找尋答案,而不是搪塞孩子糊弄孩子。
4、尊重孩子的隱私
一些家長到了孩子青春期、叛逆期,總擔心孩子出事,時時刻刻監看著孩子,甚至亂翻孩子的東西,侵犯孩子的隱私。這些都會讓孩子叛逆心越來越重,更不願意和你交流。
5、尊重孩子不說話的內容
當孩子不願意說的時候,父母最好保持沉默,尊重還是不說話的權利,不再追問,甚至咄咄逼人。
6、適當的肯定與讚美
當孩子向你傾訴時 ,父母除了要耐心傾聽外,還要挖掘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給予認可和讚美,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信任與支援,也會讓孩子更喜歡和父母交流。
當你發現孩子不愛與你交流,請先反思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是否能傳達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講心裡話,或許只是出於一種本能的逃避和害怕。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越少,親子關係當然就會越疏遠。
那怎麼樣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對你無話不說呢?
其實很簡單,父母要學會一種情感輸出方式,那就是:“無論如何,我都會站在你這邊的!”
想讓別人對你坦誠,你只需要做到三點:無條件關注,信任與提供安全感。
父母的愛、欣賞、信任和鼓勵,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人、成才,但是也請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相信孩子內在的潛力,不要抓得過緊,讓孩子喘不過氣,與你的距離越來越遠。
-
17 # 貴妃的豬
這個時候的孩子心理或多或少有些叛逆,和家長的想法不同,如果你的小孩不願意家長溝通說明小孩認為你們不能理解她們的想法這個時候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如果家長實在沒有辦法和孩子溝通可以請教心理諮詢,孩子可能會跟諮詢師溝通,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渴望獨立得到尊重,但是又不能真正的獨立這種內心產生衝突
-
18 # 火柴它哥
女兒不願意跟你敞開心扉,是因為她還沒有把你當做一個朋友!你只是她的監護人,負責她的吃穿住行!怎麼跟自己孩子相處,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普遍且困難的問題!
首先你要做的是是去了解她,瞭解她的學校生活,業餘活動,瞭解她的同學朋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你要經常的陪她,除了學習,還要玩耍,說話溝通。還要相信她,在很多事情上,可以詢問她的意見和感受!
要把她當成你的朋友看待。你要跟她分享你的心裡事,讓她能感受到你們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的嚴厲。很多事情少些訓斥,多些鼓勵。
這樣她,就會把她的心扉向你敞開!!
-
19 # 水瀾碧溪
這個問題我比較感興趣,為什麼呢?因為我也有個差不多大的女兒,同為家長,我很理解你目前的處境。
首先,我們先聊聊這個年齡段女孩的特點。
十一歲的女孩,可能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她的身體和心理都開始發生了變化,她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主見。
這個年齡段的女孩比較敏感,有些事她不願意告訴媽媽是可以理解的。女孩大了,應該有了獨立處理一些事情的能力。在她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放手,讓她試著去獨立、去成長。
再來,我們回到你這個問題。
你的女兒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從“敞開心扉”這個詞裡,我能感覺出大約女兒與你有了隔閡。
回想一下:在現實中,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總會強勢地出現在她的面前?面對她偶爾犯的小錯誤,是不是總會板著面孔訓斥她?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你是不是一直陪伴著她?你讓她感受到你的愛了嗎?
孩子是一面鏡子,從她身上能照出家長的影子。如果孩子犯錯了,我們首先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先查自身,糾正自己,再幫孩子解決問題。
她不願意敞開心扉,只要是她快快樂樂的,沒有心理和身體安全上的問題,我們可以不需要她事事都告知。其實,從一些蛛絲馬跡上,我們應該能看出她是否遇到問題。
這個時期,我們應該多陪伴她,多跟她聊聊天,像對待朋友那樣,讓她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愛她,多理解她,陪伴她,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女兒也不願意事事都告訴我,我告訴她:你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但當你有困惑、遇到處理不了的事情時,一定要告訴媽媽。雖然她身上有許多小缺點,但也在慢慢地自己成長,我很欣慰這一點。
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小天使。好好地陪伴她吧,相信總有一天,她會向你敞開心扉!
-
20 # 雨憶情感物語
孩子不願敞開心扉,也屬於正常現象,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誰不是從孩子時期過來的。既然不想說就不要勉強。想辦法滿滿開導就是了。
我在這裡教大家打卡孩子心扉的幾種方法
1,透過身體姿勢讓孩子覺得父母現在願意聽他說話,讓孩子覺得你很關心他,用這種接納的態度,尊重他的感覺。
2,用自己的語言把孩子的想法說出來,尤其是把孩子想說而沒說的感覺,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並反饋給孩子,一定要用疑問句,以問號結尾,向孩子求證
3,把“我”改成“你”,像照鏡子一樣,把孩子的話反饋回去,讓孩子思考是不是這麼回事,不需要加進父母的判斷
4,當孩子表達一個想法,父母沒聽明白,感覺有點糊塗的時候,可以舉個例子問問孩子是不是這麼回事。
5,摘要就是把孩子的話整理後,以幾句話概括出來。
6,當你不知道怎麼迴應孩子的時候,你就問他:“然後呢?後來又發生了什麼?然後怎麼樣了呢?能不能再多說一點呀?”“怎麼辦呢?”這樣引導孩子繼續把他的想法深入下去,探索他內在的感覺,引導他覺察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回覆列表
11歲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也是叛逆期。
比如說孩子原來很聽話。突然有一天你發現孩子變了,變得不可愛,不愛說話,也不聽話,說話口氣也特別生硬,感覺變得就不像自己的孩子了。
或許這個時候他們正在進入青春期(叛逆期)了。
青春期(叛逆期)也不是什麼壞事,而是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過程,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這就說明孩子已經長大,度過這個階段之後,他們就將步入成年人階段了。
叛逆期的孩子不聽話,不好管教,這不是孩子本身想這樣的,而是自然發展現象,是因為孩子們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的生理、心理、思維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就跟當媽媽的到了一定得年齡,就會有更年期是吧,煩躁,愛發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這是我們大人也控制不了的,所以,孩子的叛逆期也是一樣的,都要有一個過程。
叛逆期這段時間,孩子本身也會因此焦慮、仿徨、煩躁、不解。所以此時更需要家長和老師們的正確理解和幫助。
孩子不願對你敞開心扉,你更要理解孩子,要多溝通,帶他出去轉轉,多說說心裡話,多站在孩子方面考慮問題,但是不能太囉嗦,不能對他有什麼樣的嚴格要求,過了這段時間久好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