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天問
-
2 # 獨凌羽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就如同美麗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貴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樣。
這兩句話出自白居易的《簡簡吟》,講述一個才貌雙全卻在十三歲離世的絕代美女。也許,白居易是想告訴大家,珍惜眼前人,逝者如風,追悔莫及;同時也有一種對於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
3 # 祥河詩語
這個世界上還有能夠永久的物質或事情嗎?當然沒有!不要說好的東西不堅牢,其實壞的東西也一樣的不堅牢。
因為這個世界尊循的就是變易的道理,天道、人道,都是依據一個根本原則:變化。天有三寶日月星,哪一個不在變化?宇宙也好,人間道理也罷,沒有一樣不是存在於發展變化之中。包括日落月升,包括花開花落,包括生老病死,包括喜怒哀樂……無一不是在變化當中。正所謂“坐地日行八萬裡”,“人間正道是蒼桑”。
如果我們還肯定是有時間的存在,如果以“我”的角度去看待萬事萬物,那麼所有的存在都是一段過程,包括我們自己,包括能看的這個生命。因為是個過程,所以就不可能存在“堅牢”得過時間的東西,如果非要說有,那麼肯定你能夠觀察時間有限,相對於觀察者,被觀察者的變化週期相對較長。
我們只是宇宙中的一隻小螞蟻,永遠不會知道超出三維世界的一切,因為那是“神”,是上帝,如果要找出一樣永遠永恆的東西,那麼就是這個“變”!
-
4 # 玲姐姐談情感
是的啊。
人生不是童話故事,長大後才知道,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生命很脆弱,健康很脆弱,感情很脆弱,內心也很脆弱。
那是因為時間,因為時間不是靜止的:
我們無法停留在青春年代,真相是我們一天天的走向生命線的終點;我們無法停頓在感情初見,真相是滄海桑田凡塵俗世終究蹉跎歲月;我們無法保留住美麗容顏,真相是隨著時間流失鏡中終現雞皮鶴髮;我們無法永遠都萬事如意,真相是生存比生活更艱難不如意佔八九。那又怎麼樣呢,這就是人生啊!
我們無法靜止時間,我們只能充實內心,讓內心強大;
面對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但我們可以訓練養成擁有永遠年輕的心態;讓感情永遠如初見般美好,可以用心經營專心佈置愛情之路上的點滴;想永遠笑顏如花美麗動人,嘗試靈魂保鮮提升氣質珍愛自己修心養性;期望萬事遂心和一切如意,不如修福造善培養福田好運好命自己能求。人間一趟,積極向上。
-
5 # 蚍蜉匹夫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出自白居易的《簡簡吟》最後兩句。
原句為“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簡簡吟》講述的,是一個美麗聰明好學的少女,早夭的悲劇。
最後兩句“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畫龍點睛,深深地表達了,作者對紅顏天妒的悲傷、惋惜、無奈,及對其親人的撫慰。
更是其從中悟出,世間越是美好的事物,越容易逝去的人生道理。
我認為,“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是極具主觀色彩的一句話,而不是客觀的規則。
好物壞物都有其自身固有屬性,都有堅牢的,也都有不堅牢的。
首先,對於什麼是好物,不同人的判定標準不同。
比如 ,同樣一件貴重的首飾打碎了,富豪會覺得無所謂,再買一件而已。而普通人可能會非常悲傷。
巴黎聖母院被被火燒了,知道其價值的人,會惋惜,而不知道其價值的人,會認為只是失火了而已。
其次,並不是好物本身不堅牢,而是因為,我們主觀上喜愛好物,珍視好物,擔憂其損毀消逝,所以主觀上,會產生其不堅牢的錯覺。
我們常說,美好的時光總是感覺過得特快,也是這個道理。
又如,越是注重容貌的美人,在逐漸老去中,越是會發出“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的悲鳴。其實不管美人醜女,都一樣會老,並不是說醜女就更耐老。
再次,好物因為其好,所以經常被別人惦記。所以好物相對於壞物,所面臨的危險就比較大。這一點,倒是好物不堅牢的一個客觀原因。
所以古人說,“醜妻近地家中寶,美妻良田常擔憂。”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我想說,詩詞歌賦,都是文人騷客主觀思想感情的表達,或者情緒發洩的方式。千萬別當真!較真,你就out 了。
-
6 # 新如夢令
深夜看這句詩,尤其傷感!
是啊,我們又能留住什麼呢?盛世容顏,終究也會老去!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
就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少能耐得住時光的侵襲!
多少海枯石爛的誓言隨風散!多少曾經的知音摯友轉瞬間翻臉……
但是往積極了想吧,這也是世事流轉的韻美呢!
曇花花期短,不也驚豔了時間,驚豔了夜晚?
人生也不過短短數十年,何必對永恆強求呢?
所以,不必傷感,因為這就是時光流轉的詠歎!
-
7 # 泮溪秋玉
確實是這樣的,你引用的是佛經的語句,就像你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寶玉再好它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珍奇再貴它也是不能實現你所有願望的,法華經上說貧子舍父而去,懷揣著稀世珍寶,可是他並不知道他是富家子弟,他貪玩跑丟了,父親是城中大富長者,苦於沒有繼承人,可是他的兒子卻不認識他了,沒有辦法,富者想了種種辦法,兒子遭受了種種磨難,最後才得到珍寶。
這裡的寓意就是外在的好物是很容易讓人生起得失之心的,一患得患失就會執著,一執著就會陷入迷途,所以說聖賢之人將好物比作毒蛇,它會害人害己,我們現在也要明白這個道理,凡是好的珍奇都不是永久好的,是因為你的心覺得它好,有一天你的心不重視它了它就不再好了,所以說好壞都是無常變化的,不用刻意去追逐。
而彩雲和琉璃都是非常美的景象,所以說眼睛看到的都是瞬息萬變的,停留不得,所以也沒有必要悲喜與共。
我們人生要過的有意義,就必須明白自己的身體,它是由地水火風構成的,五行生剋促成了它的發展,而身體所看的,所想的,所聽的和所感覺的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隨著時間變遷的,回憶也都是不真實的,真實的只是我們這顆心,隨著我們一起在塵世中打拼。
所以止靜可以觀心,心主神明,心能受自己的主宰了,那一切珍寶都會長久擁有了,佛說心是摩尼寶珠,難道有假嗎?你能悟到這裡,再精進用功就一定能一通百通的。
-
8 # 尋玉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深以為然。
從字面意思來看不難理解,人世間的好東西都是容易變壞,不會永遠是那個狀態,就好比天上的彩雲一樣轉瞬即逝,就像琉璃一樣容易破碎。
比如一個美女,長到十七八歲的時候美的不可方物,腰肢細軟,姿態婀娜,娉婷嫋娜,顧盼神飛。用盡這世間美的形容詞都不為過。可是,歲月無情,美人終會遲暮,如花美眷終究抵不過似水流年。除了嘆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來挽回她的美和靈動。
比如我們的青春,盡情的奔跑,揮灑汗水,追逐夢想,不知疲倦。我們驕傲單純,嘴角上揚,彷彿世界就在腳下,抬腳就能到達。毛主席有詩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充滿了朝氣和理想。可是青春也是短暫的,在生活的洪流中,磨去了稜角,在柴米油鹽中失去了鬥志。青春太美好,以至於不管怎樣度過都覺得浪費了。
又比如一段感情,剛開始特別美好,後來會變得面目全非,有些絕情的話你都不相信是從深愛的那個人嘴裡說出來的。情痴納蘭容若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何其哀傷啊,如果愛情也像剛開始那樣,彼此深愛單純美好又何來那麼多的悲哀和心痛呢。
所以說,這世間美好都是相對而言,並不會一直是一個狀態,唯有在擁有美好之時好好珍惜,不浪費,不揮霍,好生愛護,才能在失去之時不愧疚,不後悔。願你此生常有好物相陪,也能珍之愛之。
-
9 # 八目刀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世間美好的人或物大都逃不過這個規律,早慧者往往早夭,傾城傾國如李夫人,情深緣淺如蘇小小,憂國憂民如賈誼,無不是英年早逝,含恨而終。有人說天才是活不過二十七歲的,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天命不公,大抵如此。黛玉葬花、香君投水,令人扼腕嘆息,荊軻刺秦、霸王別姬,慷慨悲壯。從古至今,懷才不遇之士比比皆是;縱觀宇宙,終老窮荒之棟樑不知凡幾。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當我們思考的這一瞬間,又有多少美麗的花朵香消玉殞呢?很喜歡日本文學家夏目漱石《草枕》中的詩句:
大地秋光冷,野芳遲未開。
妾本花間露,此行不復來。
-
10 # 拂硯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體裁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就如同美麗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貴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樣。這兩句話出自白居易的《簡簡吟》。
詩人的特質,決定了他們天性裡直覺的敏銳,和對事物偏僻義理的感性認知和精闢的描摹。詩人往往是天才,透過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提煉出真知灼見。
詩人筆下,偶出驚人之語,石破天驚,耐人尋味。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實則出於他們長期的哲思和智慧的思想火花。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句話,高度凝練的概括了,一種普遍存在的自然和社會現象。
美好的人和事物,就像天空的彩霞一樣,過境呈祥,稍縱即逝。事物都是瞬息萬變的,好物不長久,擁有當珍惜。
琉璃是珍貴的物件,流光溢彩,為生活爭光添色。但是它又是那樣的脆弱,一旦不小心打碎了,便再也不能復原,永留遺憾!
所以,白居易這句話警示世人,且行且珍惜,珍惜緣分和眼前擁有的人和一切物質精神財富,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覺得後悔。
這句話提醒人們,活在當下,珍惜擁有。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
11 # 閒花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過這句話。但我還能隱隱感覺到,那段故事與紅樓夢有關,應當是大觀園裡關於寶玉和黛玉的故事。一種大廈傾覆,紅顏薄命的悲涼油然席捲心頭。
後來才知道,這是白居易的詩。 詩的名字叫《簡簡吟》,詩名簡潔,彷彿只是一朱的草枯落,與人無關。其實,歷史是個小人,我們經歷千難萬阻,才平安度過的一生,被它三言兩語,草草了事。
可我們,又不能怪它。芸芸眾生,無窮無盡,要它記下每一個人的生平,想來定是不易。
黛玉香消玉損,寶玉落髮為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家族的衰落,看到了由來好物不由人。
詩名雖然簡潔,但詩中所描述之人的故事,如訴如泣,杜鵑哀啼。簡簡應當也是個美麗溫柔的女子,芙蓉花腮柳葉眼,春風拂面露華濃。十一對鏡點裝,十二能繡鴛鴦,十三理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只可惜,世間好物不堅牢,紅顏薄命,世事無常。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婚期已定,良晨已擇,本以為待到明天桃花盛開的時候,就開開心心的嫁到夫家去,做個賢惠的妻子,相夫教子,持家理事。哪知總是今年的繁霜先到,未等春來,雪花就先行凋落,與世長絕。
桃花灼灼,名花豔豔,越是熱烈的事物,越易提前離場,留下無限悲情。死者不甘,生者絕哀,所有的痛總是留給活下來的人。失去至親,與至愛別離,本就是人間悲痛欲絕之事,又何況還要帶著這樣的悲傷,行走紅塵,苟延殘喘。
古來戲曲皆唱到“人生來去一場戲,你方唱吧我登臺。”可試問,多少人可以在上下之間,把往日的悲傷掩藏得一絲不露?終究是,如花美娟敵不過似水流年,紅塵萬事,彩雲易散啊!
-
12 # 家在宜城哦
作為一個樂觀的人,對這種有點消極的詩句,可能會欣賞它外在語境的美,但並不認同它的觀點。
這句話的出處和兩個人有關。
一是楊絳,老公錢種書和女兒相繼離世後,她寫了《我們仨》,用這句詩作結,表現了她的懷念和失落之情;另一位就是一個叫蘇簡簡的小姑娘,美貌並多才多藝,可惜早逝,於是大詩人白居易做詩一首,結尾感慨“大抵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應該是詩的原出處。
我們深愛並迷戀著這個世界,是因為她有著太多的美好。孩提時的純真,青春期的羞澀,中年的充盈,人近黃昏的平靜;自然萬物亦是千姿百態,春花明豔,夏雨清涼,秋有楓葉,冬來瑞雪……美的事物隨處可見,好的情感伴隨終身。
我最欣賞《飄》中的郝思嘉,困境中亦從未放棄生活的理念和追求,她那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讓多少迷茫的人為之一振!
喜歡赫本,覺得她的美超越時空,經典永恆!
-
13 # 江右一品泓
兩個字“虛空”。各大宗教都在向世人解說,說教人生在世“虛空”一場而已。世間好物,都是物。是物就有時間空間的侷限性,是有保質期的,不是永恆的。追求好物就是人的慾望,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今天看到別人有一套房子,當實現一套房子夢想的時候,只是短暫的快樂一段時間。發覺別人都住上了獨棟別墅,所以自己又非常失落,慾望不滿足,又開始走入痛苦的邊緣。努力得到那夢寐以求的獨棟別墅,當別墅擁有了,快樂沒幾天,發覺別人在海外有很多產業,而自己呢還只是在國內住著70年產權的獨棟農民自建房,可悲可嘆……慾望永無止境。物質就猶如這彩雲和七彩琉璃般,剛開始是那麼美好,轉眼只是一堆浮雲和破碎瓦礫而已。虛空——全都是虛空而已。
-
14 # 俗人的每日關注
單從這句話來說,詩詞的作者可能還沒見過鑽石和黃金吧,開個玩笑[呲牙]。可能“好物”包含的意思太廣,金錢、親情、愛情、友情、包括你喜歡的事業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平常人所追求的、嚮往的。
但是當我們追求到自己想要的事物後,最重要的環節才剛剛開始,那就是“保養”環節:金錢需要再生、親情需要溝通、愛情需要責任、友情需要聯絡、事業需要自我提升。
所以本人認為世間所有的“好物”都需要用心去對待,去呵護,去時不時地保養。只有這樣“好物”才不易散碎。
願只屬於你自己的“好物”歷久彌新!
-
15 # 不二f
這是白居易的一首詩。白居易本身是偉大的詩人,另外他也是修道學佛的人。這句話其實從佛家的理論上來講,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永恆的,緣來則聚,緣盡則散,充滿了無常與變故。
就比如說世界上男女之間的愛情,今生縱使情深似海,來生能否相遇都不知道。更何況很多情侶感情也就好個幾年,之後有的就變成了親情,更有的變成了仇人,這樣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這世間的任何事物,愛情、友情、親情等等一切事物都只是一場緣聚緣散,緣份來了,自然相聚,緣分盡了,自然就離散。就如紅樓夢裡邊那句話,最後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
16 # 字肉學魚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此句出自白居易《簡簡吟》,原詩如下: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沒錯,我想到了藝伎回憶錄,雖然並不完全符合)
這是一首比較簡單的敘事詩,白居易的作品向來通俗易懂,所以詩文含義不必過多解釋。冰清玉潔又教養得極好的蘇家小女十三歲便早逝了,不管是誰面對這樣的悲劇都有幾分動容。何為世間好物呢,藝術、童年、愛情、友情、和平……在我理解,並不是美好的都是易逝而脆弱的,而是身處美好中不覺時間消逝之快,還未仔細體會便已不復存在罷了。
借魯迅先生一言: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發生,便有美好毀滅,想來,正是因為彩雲易散琉璃脆,所以人們才倍感珍惜吧。
-
17 # 絳珠草
是啊,那年秋,寵我愛我的夫君步登天堂時,我心裡就曾吟誦過“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硫璃碎”。所以現在我加倍地珍惜孩子和親人,珍惜擁有的一切美好事物,包容一切不美好的事物。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出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句話是說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就如同美麗的彩雲容易吹散,漂亮的硫璃容易破碎一樣。楊先生引用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簡簡吟》。原詩句“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硫璃碎”。詩人對容貌嬌美,才藝卓越,乖巧可人的少女夭折在豆蔻年華的惋惜。對美好事物不能長久的無奈。同時也告訴大家,珍惜眼前人,逝者如風,追悔莫及。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8 # 巴斯特之瞳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是怎樣一種體驗呢?
悲劇一點,可以說,當下的美好必然幻滅不休,失去的恐懼逼人走入脆弱的玻璃世界無人可告,那麼珍惜的事物不斷被世界剝奪,於是只能滿懷心痛地緊握著不斷流逝的幸福,無能為力
我發現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哲學豁達通透角度,而少有從詩歌藝術本身入手,最深層面解讀這句話
因此我提供幾種角度看:
1.哲學上,萬物皆是流轉變化的必然。
2.藝術上,虛無惆悵的自我剝奪的人生感知
為此,我們必須從原文出發不斷延伸。
全文提要
本義解釋~後世引用和變體~哲學上的好物不堅牢~藝術上的好物不堅牢~總結
1.本義解釋白居易的《簡簡吟》原為“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原文如下: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菜樣,飄搖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其中最後一句集中體現少女的過早夭折,同時表達了詩人對紅顏易碎,世事無常,越是美好的東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無奈之情。
2.後世引用和變體後逐步變體為“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主要體現在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出現過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未,鍾書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金瓶梅出現過一次《金瓶梅》第二十六回“來旺兒遞解徐州,宋蕙蓮含羞自縊”,潘金蓮挑唆孫雪娥羞辱宋蕙蓮,宋蕙蓮含羞自縊後,作者感慨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對那個美麗而又不幸的靈魂充滿了同情。
我們集中發現,其中有對於人生命運無常嘆息,也有對於悲劇命運的惋惜,也有對於這個世界執行法則的自我認識。
3.哲學意義上的萬物易變世間好物也好,世間壞物也好,放入哲學的研究範疇裡面,就是運動變化的規律。
美好的或者邪惡的,終究屬於人類社會的評判標準,甚至更多時候,美善的好物符合了是符合人的同情和認同而非世界的變化規律。
《赤壁賦》就有萬物渺小短暫逝去的必然悲嘆: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萬物更迭,如果用一種豁達的態度看待就是: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美好的事,即將逝去和得到的歡欣,卻不能被執念本身篡奪了內心的掌控。
自然有屬於自己的主宰,無窮的景色和豐富人生閱歷賦予我們,既然享受過了,就尊重其逝去的必然,最重要不是感恩回饋之快活嗎?平和的心態,不喜不悲,善惡流逝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我們的這個宇宙還是不停歇地運轉。
4.世間好物不堅牢 的背後審美藝術世間好物不堅牢,還有後半句“彩雲易逝琉璃脆”。
上升到悲劇藝術的層面就是
美好的事物終將逝去,人生的歷程便是在“握不住和即將逝去”之間不斷迴圈。
這裡我們有必要從李商隱的《無題》入手,更深入探索世間好物不堅牢的深層悲劇藝術。
其中最後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成為千古傳唱。
李商隱的悲劇人生對於我們理解“世間好物不堅牢”有更重要的意義。
在人生總結面前,他的天鵝之歌充滿了悲傷,那種感傷弱者命運的無奈,那種迷離恍惚的幽夢,那種浪漫悽美的絕望。
美好的事物不斷在手中逝去,這是怎麼樣的感受?
眼前當下的美好必然會逝去,必然會失落,必然會幻滅,如果你還保持一個執著和眷戀的心,那麼最後得到的只是惆悵。
美好的事物不斷在眼前逝去,逼我們去習慣,曾經在手裡珍藏的,如今卻也時過境遷,痛苦過,迷茫過,掙扎過,最後只是逝去而已。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不必在未來惋惜,當下就珍惜,但是當下的幸福和失去的恐懼交織在一起,對於美好的事物,必須放手,想要牢牢抓住,卻更加地不真實,睜大眼睛仔細想要留在記憶裡面卻更加模糊,越發恐懼,就會讓人逼入一個哀哀無告的谷底,未來只有最壞,只有更壞。
曾經逝去的痛苦反反覆覆提醒過自己,不要再來一次了,所以,只能麻木,只能逃避。那些不曾接觸過痛苦的人,又怎能體會失去的撕裂感呢?惆悵難捨地用力擁抱美好,卻有愈發強烈的幻滅真實感,只有不斷被剝奪,才能習慣失去,一切美好勢必不復返,於是內心將其本質化,變成悲劇靈魂的一份子,寧願飛蛾撲火,也要守住最後的希望。
世間好物逝逝不休,此情惘然哪可待追憶啊。
5.感恩是恐懼的良藥美好的逝去,除了平和的尊重和接受之外,更應該有個感恩的心去化解內心逝去的恐懼。
有些美好相伴過我們,很好,我們需要感激他們,沒有那些美好就沒有現在的我。
我們把逝去的美好的感恩留在心裡,留在過去的時光裡面,不要為他們逝去擔心難過,而應該承載著美好的寄望和囑託,走向前方。
我們實在不是冷冰冰地機器,去無視世界的滄桑鉅變,但是我們可以有勇氣去接納,去在逝去後更努力地向前。
人生路,不回頭。
但願逝去的美好,在過去的時光軌道里面能看到我們的身影,我們的淚痕,和它的寄託。
我相信,我們不會回頭,它也會衷心祝福我們,不斷向前。
世間好物不堅牢,且寄恩情向光明。
-
19 # 正能量大仙女
從情感上來說,確實是這樣,
從客觀來說,這句話也有挺大漏洞的。
這個世界,整個宇宙無時無刻不在處在變化之中...任何不好的東西和好的東西,美好的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所以並不是只有好的東西易碎容易失去、不好的也一樣不長久。
作為人們的心理感受就是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又得到了一些東西。
為什麼會有這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那是因為美好的東西牽動著人們深厚的、真摯的情感,因此一旦失去更容易產生悲涼的情緒。
人在順境時,因為沉溺於愉悅之中,時間會不知不覺的流淌而過,快樂的相聚總是短暫的,在逆境時,多會覺得度日如年、苦日子難捱。
但其實老天是公平的,給一個人關上一扇門定會開啟一扇窗。我們失去一些必然也會得到一些。只是,我們的情感讓我們在擁有好物時,倍感留戀,總想一直擁有,才會有這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人生是跌宕起伏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遺憾。然而正是人生這種未知和不斷變化的特性,讓我們擁有美好的東西時會更加倍感珍惜。那份美好尤其顯得可貴。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們不會覺得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吃火鍋是多麼的幸福,我們不會感受自由奔跑在城市、田野是多麼的難得。真是有過失去的經歷才讓我們明白,有些東西是值得珍惜。
在充滿變數的生活中,我們努力去爭取可以把握的,努力去享受和珍惜,無法把握的,這就足夠了。
-
20 # 白海棠
記得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一書中的結尾說到“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也從白居易的《簡簡吟》中的“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化用而來。
楊絳晚年在女兒和丈夫先後離世後,寫下《我們仨》來記述她們一家三口曾經那些生活的點點滴滴,最後感慨家人都這麼先她而去了,生活中那些經歷過的事兒和住過的地方就如同旅途上的客棧一樣,一切都美好卻又易逝,而自己還在尋找人生的歸途。
《紅樓夢》中也有霽月難逢,彩雲易散,世間很多的事物往往都是越是美好的就越消逝的快。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是的,水滿過了就必定會溢位來;月亮滿圓後就會慢慢開始缺損,總是陰晴圓缺不停的在變換。
其他的萬事萬物同樣在時光中不斷地變換。樂極生悲,喜極而泣,快樂喜悅到了極致悲傷苦痛又會同樣接著而來。世間萬物都是如此迴圈往復、不熄不滅。
是啊,人世間確實是很難有太過於完美的事物,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不那麼美好的卻往往更長久 ,活著要努力接納那些殘缺的事物以及殘缺的自己,雖然這很難,也許遺憾殘缺也可以是另一種美麗。
活著還要好好珍惜所有擁有的一切,莫等到失去後再後悔莫及。
回覆列表
千古定律,“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不知道有沒有人與我同感。第一反應這句詩雖然有點傷感和遺憾但是好美。
查了一下出處。發現最早出自白居易的《簡簡吟》原為“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後逐步變體為“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這句詩的最早出處也許是白居易的“簡簡吟”。全詩如下:“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雲髻生菜樣,飄搖風袖薔薇香。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裡面除了對美麗少女夭折的無限痛惜外,還含有“色即是空”的感觸,以及一種悲天憫人的情緒。
不知從何人開始,白詩被改成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並且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流傳。元人高明(高則誠)的雜劇《琵琶記》第四齣中,就出現了這句詩。明清人寫的小說中,這句詩出現的頻率極高,幾乎成了陳詞濫調。一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金瓶梅》第二十六回“來旺兒遞解徐州,宋蕙蓮含羞自縊”,潘金蓮挑唆孫雪娥羞辱宋蕙蓮,宋蕙蓮含羞自縊後,作者感慨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對那個美麗而又不幸的靈魂充滿了同情。
其實世間的很多都不堅牢。美好的。不美好的。善的。惡的。都一樣。那些不美好的。惡的。消失了人們覺得長舒一口氣。總算不用再與之相對了。那些美的善的從一開始便吸引人的注意力。消失了也讓人哀婉不已。這世間萬事萬物都遵循著自然規律。從生到死。誕生消亡。往後退千步萬步。你看這個小小的星球。萬物更迭。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就好。不過遵循自然規律。很多事情不喜不悲。參透也就平靜如水。不起一絲波瀾。但是這終究是一句好詩。美而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