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許家那個人
-
22 # 竹露雲飄
柳永內心是非常想做官的。要不然也不會四次參加科舉,四次落第,科舉制度,始於隨朝,唐朝時逐步完善。後世各朝沿襲這一制度。直到清末,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跟不上歷史洪流被摒棄。科舉打破了官場屬於士大夫的特權,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是一種透過公開考試選拔官員的政治制度,是中國古代公務員選拔制度發展過程中最成熟,最富有成效的一種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選拔制度。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試製度。選拔了很多優秀的治國能臣,像房玄齡,文天祥,納蘭性德,翁同龢等等。唐朝時科舉很火多少人夢想近士及第,一期看盡長安花,名刻大雁塔之上。一旦功成名就,各種功名利祿紛至沓來,還能得到皇帝重視委以重任,有機會成為能臣將相,光宗耀祖。讀書人的唯一追求,再無其他理想。奈何天不隨人願,屢試不第的人大有人在,柳永很慶幸。第五次應試,終於高中,直到柳永50歲的時候,據說仁宗對老舉人有特殊優待,屢敗屢戰,最後一次,終於考上了。相比其他浪蕩不羈的風流才子大都於科舉沒有緣分柳用還是很幸運的。但是官場不順,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也是劉永一生的遺憾吧。
-
23 # 大聖說史
當然,必須的啊!柳永想,孟浩然想,黃巢想,羅隱想,古代有才學子基本上沒有一個人不想。“學而優則仕”,考中,做官,一展報負,是讀書人的一貫路徑,“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柳永小時候,就才華出露,家裡下人都覺得是個狀元料子,私下都稱呼他“狀元爺”。後來他離家,也是為了尋求做官之道。但是第一次考試他落榜了,他寫下“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沒有放棄過做官之夢。
他的父親官至南唐御史,卻因為南唐覆滅,其後在宋一直得不到重用。
他寫下《望海潮》也是為了藉詞謀得官職:
《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樣的一個家庭,這樣的一個以科考為路的社會,這樣的一個有才華的人,怎麼可能會不想做官呢。
-
24 # 知行俠
“因為詞寫的好,卻被皇帝拒官。”柳永可謂一朵奇葩,詞壇可謂一件奇聞。
做官,幾乎是每個讀書人一生追求的理想,古今概莫能外,柳永並非仙人,又怎能不做封侯拜相,封妻廕子的春秋大夢呢?
然而,這老兄時運不濟,稀裡糊塗得罪了皇上,只好自嘲自己是“御賜填詞柳三變”。
這裡的故事還挺曲折——
話說在汴京城,柳永的老爹柳宜,曾十分顯赫,在南唐時官至監察御史。宋滅南唐後,人家老柳不但沒受牽連,還一路官運亨通做到了工部侍郎,家裡有錢有勢。
即是官二代又是富二代的柳永,從小就做起當官夢,也挺努力學習的。
都說興趣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再加上那時的風氣不好,從小就有才又有銀子,又風流愛玩的柳永,過起了聲色犬馬、鬥雞走馬的紈絝生活。
就這樣夜夜笙歌,胡吃海喝的玩樂,又有多少時間溫習功課,結果是,初考進士便名落孫山。他以為自己詞寫的好肯定高中,結果事與願違,失落之餘,心灰意冷,悲憤之餘寫下了《鶴沖天》詞。其中有一句“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誰知道,就是這首無意間發發牢騷的詞,給自己關上了仕途的大門。
發完牢騷,自我反思,痛定思痛的小柳同學可是懸樑刺股,三更燈火五更雞地苦學,也不去喝酒耍樂,也不和狐朋狗友鬼混了。別說,還真考中了進士。
古代科舉制度規定,狀元、榜眼、探花這前三甲要由皇帝在眾進士中選定,說白了就是讓皇帝把把關,看這些進士中有沒有皇帝不順眼的,厭煩的。
當時的宋仁宗趙禎也是喜歡詩詞歌賦的風雅主,也曾看過柳永的《鶴沖天》,不知當時做何感想?只是今日一見名單裡有柳永的名字,不覺龍顏大怒,御筆一揮,把他的名字狠狠地給勾掉了,而且非常反感地對大臣說:“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詞吧!”
這下可好,從此,柳永的一生功名就這樣斷送掉了。直到五十歲,他才做了幾任無足輕重的小官,最後的官職是屯田員外郎,是北宋著名詞人中官最小的一個。
也許,這就是柳永的宿命。
好在,他的詞卻登峰造極,天下詠之,“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這也算對他的安慰吧!
-
25 # 不負人不負己
想,非常之想!
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這是婉約派詞人柳永在科場失意後所做,這首詞一方面是柳永認為追逐功名,不如留連於煙花巷陌,另一方面是柳永對於科場失意的牢騷。
既然得不到功名,為什麼不盡情的去享受生活呢?人的青春本來就如白駒過隙,我寧願把功名換成一杯酒,或者換成耳邊的佳人歌聲!
柳永真的有這麼灑脫嗎?明確的告訴大家,並不是!
柳永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也低估了自己詞的傳唱度!因為宋仁宗很快就給年輕的柳永上了一課。
很快又是一次科舉,這一次柳永的成績很不錯,達到了錄取要求。但宋仁宗看到考生名字後,感覺柳永這個名字似乎有那麼一點耳熟,仔細一想這不是那個寧願把功名換成美酒佳人的那個小夥子嗎?
宋仁宗: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於是宋仁宗就把柳永就刷下了榜單,柳永終究還是為自己的年輕氣盛買了單,既然如此,柳永索性重回煙花巷陌繼續為歌姬們填詞譜曲。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段時期,使得柳永的詞曲產量劇增,同時也使得他的文學創作風格開始成型。才成就了、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這位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
為什麼要說柳永,想,非常之想成就一番功名呢?在那個時代文人依靠科舉出仕,才是一條正道,柳永也不可能例外!
於是兩次科舉失敗後,柳永並沒有放棄科考這條路,第三次、第四次他還是落榜了,如果他真的有那麼灑脫,又怎會為科舉奔波半生?
終於在1034年,宋仁宗開設恩科,柳永改名(柳永原名柳三變)才榜上有名,你以為柳永是已經發現了宋仁宗對他做的那些事了?不是,而是因為柳永在這個時候已經家喻戶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而這個褒獎對於柳永的仕途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因為一個留連在煙花之地的文人,肯定是為當時的正統文人和士大夫們所不齒的。(這一點可以從柳永晚年身故,無人收殮。最後只有曾經與他相交的歌姬們為他安葬,死後更無親朋為其祭奠可以看出)
言歸正傳,柳永在科考雖然獲得了功名,但餘杭縣宰的官職,對於柳永來說是不夠的,熱衷於改官的他一直在多地奔走,所以在這段時期他寫了大量關於羈旅行役方面的詞。
雨鈴霖·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為了得到更高的功名,柳永也不得不開始溜鬚拍馬,不僅歌頌大宋王朝和宋仁宗,甚至還多次為自己的上司寫詞,其中還包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漸亭皋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霽。
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
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
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
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
此際宸遊,鳳輦何處,度管絃清脆。
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這是柳永的一首頌聖詞,“有老人呈瑞”這裡的老人指的是誰不用我多說了吧?
可見柳永不僅是心裡想做官,而且還想做大官!
在查閱柳永資料以及其時間線時,我發現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柳永第二次科考失利會不會根本就不是遭到了仁宗的打壓。
科考這種事名落孫山很正常,一個留連煙花之地的文人,我承認其對於狎妓遊樂之事非常擅長,其他方面真的不好說。宋仁宗在歷史上風評非常好,不至於因為一首詞打壓一個文人,如果打壓了這豈不是也算一個“文字獄”。柳永並沒有正史,柳永被打壓這事本身就是野史所傳。柳永有才後世喜愛他的文人墨客,粉絲為了偶像可是什麼都能做的出的,所以為了鼓吹柳永的才華,後世捏造也並非不無可能。“奉旨填詞柳三變”這個稱號極有可能是柳永任屯田員外郎時,因得罪權貴,而被宋仁宗罷免之後。宋仁宗賜旨“任作白衣卿相,風前月下填詞”。他才自稱“奉旨填詞”。最硬性的一條理由,宋仁宗如果真的打壓他,他是絕對不可能翻身的!如果是因為第二次科舉失利,柳永就自稱“奉旨填詞”那麼他後來還上趕著給皇帝拍馬屁,這不是等於故意招致仁宗的反感嗎?個人現在對於柳永第二次科舉是否受到仁宗的打壓暫時抱有懷疑態度。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看的越多懷疑的越多,個人想法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我們知道有句話叫做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柳永,一個本來就出身於宦官世家的公子哥心裡怎麼會不想做官呢?況且,出身於宋朝,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他更想當官一展抱負。為什麼這麼說,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
第一,從柳永的家庭背景來說: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為中古士族河東柳氏,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柳永自己本身就出身於官家,他的家庭氛圍就使得他必須從小就刻苦讀書,以博取功名為主。
第二,從柳永不順的科舉之路來說:我們前面說了柳永以博取功名為主,所以他和同朝代計程車子一樣需要參加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但是他的科舉之路卻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從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春闈到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前前後後參加四次科舉考試,可惜均為落第,沒有一次中舉,憤而離開京師。我們拿第一次舉例,柳永參加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春闈考試,自以為可以中舉,結果宋真宗下詔說“讀非聖賢之書,屬辭浮糜,皆受到嚴厲譴責,初試落第。於是他在憤慨之下作《鶴沖天·黃金榜上》,發洩對科舉的牢騷和不滿,但對中舉出仕並未完全絕望。 不久之後,又作詞《如魚水·帝裡疏散》,對此次應試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懷,對試舉仍抱希望。所以綜上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柳永對科舉抱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心裡還是想當官的,不然不會連續參加四次科舉考試。
第三,從宋仁宗繼位,重開恩科,柳永再次參加科舉,終於及第來說:我們前面說了柳永參加四次科舉考試沒中,按理說心都涼了,確實他開始四處遊玩。但是,在宋仁宗親政時,重開恩科後,柳永又馬不停蹄趕到京師,參加第二年的春閨科舉考試,這次終於及第。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柳永儘管前面落第了四次,但是當看到可以當官的希望後,他還是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所以在他心裡還是很想當官的。
第四,從柳永當官後的表現來說:我們前面說了柳永終於及第,當官以後為官一方深受百姓愛戴,被稱為“名宦”。直到最後,任屯田員外郎後,結束自己的仕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