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濟萬書院

    非常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首先連筆字基本是指介於楷書和行書之間的行楷、行書、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行草、草書。

  • 2 # 張斌洲

    題主所問連筆字應該是指書寫時筆畫相連而成的字,即行書的意思。但廣義來講,草書也是筆畫相連的字,也可叫連筆字,這一般是書法圈外的叫法。

    而題主這裡想問的意思可能是把行書寫的很潦草的跟草書有什麼不同。

    下面淺談一下個人看法

    在書法裡,行書跟草書是兩種不同的書體,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省減筆畫連續書寫而成,而草書是有特定的字型符號。這好比是兩種語言,行書如漢語,草書如英文。

    行書即使寫的再草,再狂,從頭連到尾,它還是行書,比如毛主席的書法,行書草寫,字勢豪放,大氣磅礴,很多人都誤以為是狂草書,其實準確的叫法是行草書。行草書是一幅作品中有行書的字型也有草書的字型。

    簡單的說:連筆字如果沒有草書的特定字型符號那就是行書。

    下面三圖:一是毛主席的行書草寫

    二是米芾的行書

    三是張芝的草書

  • 3 # 因易果

    草書與連筆的不同:草書是寬泛的概念,連筆是草書的細化。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型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擅長今草,現代林散之、餘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線,而筆意活潑、秀媚。“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連筆字:即行書,草書的俗稱,凡筆畫首尾相連皆是連筆字。可以作貶意,形容寫字潦草無法辨識。如:他寫的都是連筆字,鬼都看不清。用作褒意則可以說:他的連筆字寫得很棒,意思是他寫得一手好行書。連筆字,顧名思義,是人們在自己本有的書法習慣上稍作的改動,使原本“橫平豎直”的字型有了連貫性,既加快了書寫的速度,又形成了個人書寫的獨特風格,備受人們重視。

  • 4 # 涵舍逍遙談紫砂藝術

    草書與連筆的不同:草書是寬泛的概念,連筆是草書的細化。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

    連筆字:即行書,草書的俗稱,凡筆畫首尾相連皆是連筆字。可以作貶意,形容寫字潦草無法辨識。如:他寫的都是連筆字,鬼都看不清。用作褒意則可以說:他的連筆字寫得很棒,意思是他寫得一手好行書。連筆字,顧名思義,是人們在自己本有的書法習慣上稍作的改動,使原本“橫平豎直”的字型有了連貫性,既加快了書寫的速度,又形成了個人書寫的獨特風格,備受人們重視。

    1、發展歷史不同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

    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行書是介於今草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2、特點不同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

    行書是介於楷、草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這就是絲連。

  • 5 # 閒人書法

    連筆字和草書根本性的區別在於有無草法!草法除了用筆以外就是古代書家既定演化好了的筆畫部件的寫法,所以要學草書先背草法,草法就是為了增加草書的辨識度,一般不會草法的人,看草書作品是非常吃力,且不一定認識!

    連筆字在概念性意思只是把筆畫連起來而已,並無規則和法則,辨識度不高,也無統一性,所以它們有根本性的區別!

    去背一下草法,就明白什麼叫草書!而且草書最主要的寫法不只是連還有接!

  • 6 # 數學趣味課堂

    行書,是一種書法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元號,實用性高且見功夫;相比較而言,草書則是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

    中國從古到今都比較看重一個人的字型,如果你寫得一手好字,肯定會對你終身受益。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7 # 在外漂泊的人

    要說連筆字和行書的區別,既有聯絡又有區別。1行書是書法藝術瑰寶,行書較之於楷錄籇來說也是有筆畫連斷的,連筆字要歸於行書書法藝術範圍,就必須有點功夫和筆法變化,這是最關鍵的,如果有點功夫和筆法變化,那麼這就是行書,如果沒有就是純粹的連筆字了。

  • 8 # 書風法雨

    連筆字和草書的區別太大了,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

    我們通常所說的連筆字是行書或其他書體經過毫無法則的、隨心所欲的將筆畫簡化所構成的字型,這種字型是不規範的,難認又難看。每個人都寫的不一樣,時間長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什麼。

    雖然草書也是簡化了筆畫,但經過章草、今草、大草這幾個過程的演變和在歷史長河中的沉澱,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草書法則。近現代書法家于右任曾編著過一套《標準草書千字文》,目的就是把草書規範化,成為日常書寫當中的常用書體。

    另外還有一首《草字訣》也是草書的入門素材,有興趣的話可以學習學習。

  • 9 # 蘭石讀書習字

    連筆字和草書不一樣,連筆字不是草書,草書裡有不少連筆的字。

    草書,有廣狹二義。廣義的,不論年代,凡寫的潦草的字都算作為草書。狹義的,即作為一種特定的字型,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大約從東晉時代開始,為了跟當時的新體草書相區別,把漢代的草書稱作章草。新體草書相對而言稱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連筆字我覺得更應該是指的鋼筆字,寫的潦草一點,增加連筆就是連筆字。如果是毛筆字,那就是行書或者行楷或者行草了。一般情況下行書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是也都有約定俗成,不能是自己胡寫亂畫,否則就是無源之水。

    草書的標準更加嚴格。學習草書必須先學習草書符號,這是需要死記硬背的。因為草書將字的筆畫大幅減少,增加連筆,稍微有一點變動就是另外一個字了,所以必須統一標準,否則一篇草書作品只有作者自己認識,甚至時間長了連作者自己也不認識了。

    民國時期的大書法家于右任先生創立草書社,研究歷代草書,並寫出了《標準草書千字文》,使草書更加標準化,這是於先生對草書的一大貢獻。

    毛主席的狂草寫的氣勢磅礴,大開大合,字跡大小變化懸殊,並且有自己的霸氣在裡面,看似隨心所欲,漫不經心,實則也是法度森嚴。就像他的簽名一樣,“毛澤東”三個字越寫越好,雖然千變萬化卻依舊是取法前人稍加創新,漸入佳境,讓人歎為觀止。

    上面說了那麼多還是一個意思,連筆字可以是行楷可以是行書可以是行草,但是和草書有很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連筆字可以適度的創新,自己發揮,而草書只能是嚴格按標準書寫,否則只能是鬼神莫辨了!

  • 10 # 書法有云

    連筆字和草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1、連筆字

    連筆字,一般是指將楷書中的筆畫兩筆或者多筆連成一筆來進行書寫的都可以稱之為連筆字。

    連筆字是一個泛泛的概念,它沒有特指某一字型,也沒有完備的規則,它只能是屬於寫字的範疇而不涉及書法藝術。

    在現實中,我們很多時候將連筆字當做是行楷的代名詞。

    2、草書

    草書是中國流傳下來的5中字型中的一種,它是在隸書演變後出現的一種字型,包含著章草、大草(也稱狂草)、小草(也稱今草)三種。

    草書字型是絕大部分書法家喜歡的一種字型,在歷代流傳下來的書法藝術作品中,草書作品是非常多的,因其字型的特性更為容易抒發書家的情感,被諸多書家所推崇,即使當今也是如此。

    總而言之

    從大的方面來說,連筆字可以歸納到寫字的範疇中,而草書是一個字型,它是書家最為喜歡創作的一種字型可以孕育書法藝術的產生,指向性非常的明顯。

  • 11 # 一葉小舟82704

    書法中的連筆字,出現在篆隸楷行草五體中的行書和草書。連筆字,分為點畫的實連及筆斷意連(虛連)二種。這是連筆字和草書的共同點。而差異是,連筆字是筆法的顯現,而草書是一書體。

  • 12 # 迷你雜誌

    連筆字現多指寫字潦草無法辨識,而草書注重運筆,用墨,佈局,章法的靈動變化,草書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剛柔,放蕩不羈

  • 13 # 大國神器

    連筆字應該是指我們在日常寫字的時候點劃相互牽連,沒有一定的法度,怎麼好看願麼來寫,當然連筆字如寫的有章法的話,又可把連筆字稱為行書、行草書,在正式的書法種類和書法藝術中是沒有連筆字這一說法的。

    但草書就不一樣啦!他是中國書法五種書體之一,其筆劃相連都有一定法度的。而且每個漢字都有其固定寫法。

  • 14 # 絢次郎

    草書與連筆的不同:草書是寬泛的概念,連筆是草書的細化。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型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擅長今草,現代林散之、餘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線,而筆意活潑、秀媚。“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連筆字:即行書,草書的俗稱,凡筆畫首尾相連皆是連筆字。可以作貶意,形容寫字潦草無法辨識。如:他寫的都是連筆字,鬼都看不清。用作褒意則可以說:他的連筆字寫得很棒,意思是他寫得一手好行書。連筆字,顧名思義,是人們在自己本有的書法習慣上稍作的改動,使原本“橫平豎直”的字型有了連貫性,既加快了書寫的速度,又形成了個人書寫的獨特風格,備受人們重視。

  • 15 # 半檯筆記本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寫連筆字和草書有什麼不同?概念不一樣,草書,行書都可以叫連筆字。但草書是指特定的書體。用筆習慣不一樣,連筆字多為硬筆所寫,草書多為毛筆所寫。不是隨便畫畫就是草書,而寫的快可能就是連筆字。

    《草訣百韻歌》開篇寫到:草聖最為難,龍蛇竟筆端。在外行看來草書就是隨便的寫,其實不然。草書每一個字都有特定的規章制度。每一個偏旁部首都有簡化的要求,並且在特定的情況下,你以為的草書卻不是你以為的。舉例說明:相,木+目,村,木+寸。你以為相的草書寫法卻是村。見下圖:

    而連筆字呢?相對來說寬鬆多了。舉例說明:車。兩種寫法都有。見下圖:

    另外連筆字呢通常是辦公寫個材料說明啥的,而草書呢多為欣賞。最後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明代大才子解縉的草書《千字文》

    有沒有覺得妙不可言!

  • 16 # 林夕一夢為誰

    吾認為,連筆字與行書沒有對立關係。包括草書,行書也有連筆字的,該連線時就連線。這個沒有硬性規定。其目的主要是行距與間距所需,達到酲目流暢的書法效果。

  • 17 # 樂行俠看世界

    連筆只是書寫時一兩筆連著寫成,不關字型,而草書事書法四大字型之一。草書事連筆的極致體現,但連筆不等於草書。

  • 18 # 智涵28

    連筆字一般意義上指的是行書。當然行書也分成行楷書和行草書兩類,偏向於楷書的行書為行楷書,偏向於草書的行書為行草書,二者統稱為行書。其特點是相較於楷書筆畫間增加了連帶,體現了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同時部分偏旁部首出現了筆畫簡省,這樣可以使書寫速度加快。一般來說有了楷書的基礎,行書或者連筆會過渡較快,其靈活性因人而異,變化較多,也是大多數人都喜歡的書體,容易辨認。而草書不僅是單獨的門類,而且法度森嚴,絕不是行書的再快寫,其筆法,字法和章法都有系統的講究和規定,需要系統的訓練來完成,而且練習的時間會很長。從轉隸草行楷五大書體的發展演變來看,楷書和草書的法度最嚴謹。有專門的楷書間架結構法則,如《歐陽詢楷書結構36法》《趙孟頫行楷書結構法》《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92法》等,都是歷代公認的楷書法則,還有很多。當然,草書也有法則如王羲之的《草訣歌》,還有歷朝歷代草書大家的法書墨跡碑帖等都是參照標準,草書的筆法可以隨心所欲,間架結構的字法確實約定俗成不可隨意書寫,否則就不成字,草書一般很難辨認,需要專門學習訓練,欣賞者也需要有草書方面的知識積累。

  • 19 # zwK我愛中國

    連筆字和草書有筆劃不同,連筆字可以一筆或二筆成形的,可以稱為自由體,沒什麼要求。

    草書有筆劃和形體的約束,剛勁有力,字型漂亮!有收藏和交易價值。

  • 20 # 小帥說書

    書與連筆的不同:草書是寬泛的概念,連筆是草書的細化。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型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擅長今草,現代林散之、餘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線,而筆意活潑、秀媚。“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連筆字:即行書,草書的俗稱,凡筆畫首尾相連皆是連筆字。可以作貶意,形容寫字潦草無法辨識。如:他寫的都是連筆字,鬼都看不清。用作褒意則可以說:他的連筆字寫得很棒,意思是他寫得一手好行書。連筆字,顧名思義,是人們在自己本有的書法習慣上稍作的改動,使原本“橫平豎直”的字型有了連貫性,既加快了書寫的速度,又形成了個人書寫的獨特風格,備受人們重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嬰兒寧願餓著也不喝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