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PFS星小妹

    建文四年夏,南京城裡梔子花剛謝了,正是凌霄與紫薇大肆盛放的時節。然而,沒有誰有心思去欣賞這些嬌嫩的花朵。大部分人都在想著即將到達城中的燕軍,還有那位燕王。

    四年前,剛剛繼位的建文帝永遠都想不到,他一個削藩的舉動竟會引得今日的帝位顛覆。自燕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起,就註定了這對叔侄最終要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雙方由此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戰爭。故事的最後,終究是做叔叔的贏了做侄子的。

    隨著燕軍的鐵蹄敲開了城門,燕王一路直入皇宮。鮮血濺落在殷紅的凌霄花上,不見它有多鮮豔,只教人覺得更添悲涼。伴著人們慌亂的尖叫與聲嘶的哭泣,朱棣走進了南京城,登上了那個冰冷又至高無上的位置。

    《明史·本卷第五》載,“群臣備法駕,奉寶璽,迎呼萬歲。王升輦,詣奉天殿即皇帝位”。

    其實,朱棣能順利登上皇位,不僅因為他本人有勇有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的明朝政府機構中已經沒有什麼驍勇善戰的武將了。

    若是大將軍藍玉還在的話,境況必定不同。燕王朱棣可能就不敢造反,且反了也會輸得徹底。

    那麼這個藍玉又是何許人也呢?

    藍玉從加入紅巾軍起就表現出了優於常人的能力。他比一般計程車兵更冷靜,更善於思考戰場的局勢,殺敵也更加賣力。很快,他就進入了常遇春的視線。常遇春很欣賞這個年紀輕輕就有勇有謀計程車兵,在進一步瞭解後,更是把他推薦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藍玉四處隨軍征戰,攻下了許多城池。他也因此獲得了很多褒獎與財權。但是,他並未沉溺於以往的榮譽裡,而是更加努力地為朱元璋效力。

    洪武十四年,他以副將的身份隨軍向南攻打元朝餘黨。憑藉自身的才智,他以很小的兵力消耗拿下了雲南。因為此事,他的官階又上了一層,俸祿也增加了不少。他在軍中的聲望也逐漸上升。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奉命出征北上。在捕魚兒海這個地方,明軍成功俘虜了元朝大部分餘孽。藍玉率領大軍故意示弱,叫對方放鬆警惕,在不知不覺間給了元軍致命一擊。這次大戰,抓獲了幾萬俘虜,其中還有元朝的貴族王公。除此之外,明軍還繳獲了大量財寶和馬匹、牛羊。

    這一場戰役可謂是在最大程度上殺滅了元軍捲土重來的可能性。藍玉本人收到了很大的嘉獎,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軍中和朝堂上的聲望也越來越大。

    藍玉能在那麼多能臣武將中脫穎而出,可見他本人是十分有能力的。而他的甥女是太子妃,他自己便與太子朱標交好,十分支援太子。可以說,他是太子一系的領軍人物。

    然而在太子染病去世之後,藍玉也沒有活下來。

    當時的明太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江山,設立了錦衣衛,來監察這些官員。一旦被錦衣衛盯上,死都是輕鬆的了。而藍玉就是其中一個。

    《明史》記載,“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

    就這樣,這個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去世了。而同樣在這件事中死去的,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武將能臣。

    明朝也因此失去了如此多的善戰有謀略的武將,這就導致了後來建文帝打壓朱棣的時候無人可用。最終,他也給自己釀成了殺身之禍。

    除了朱元璋殺了一批武將,建文帝自己也是個偏重文臣的君主。比如一介書生太常寺卿黃子澄。建文帝十分信任和尊重他,就是在他的建議之下,建文帝才著手削藩一事。

    總而言之,建文帝有這樣一個下場確實叫人唏噓,但是他自己也佔了一大部分責任。雖然是朱元璋導致了後來無人可用的局面,不過他自己也欠缺考量。

    明知朝中武將稀缺,不再培養一批就算了,居然還在剛剛登基的當口去削藩。自己的勢力還未穩固,能力還不夠,怎麼好貿然幹這種事呢?

  • 2 # 小龍女5505

    藍玉雖是明初一大猛將,也是開國功臣之一,勇猛善戰、功勳赫赫而得明太祖器重。但同時也因居功自傲、桀驁不馴、恃功自大、為法結黨,因此也被明太祖猜忌。最終被錦衣衛指揮使蔣獻告發謀反,被明太祖以謀反罪殘酷處死、並滅其全家誅其三族,受他牽連被誅殺的將近萬人,明朝開國功臣猛將幾乎全被屠殺。

  • 3 # 樂學讀書會

    藍玉是明初戰功赫赫的名將,卻也是死得最慘烈的大將(剝皮實草)。而藍玉被告發謀反不僅是自己一家被殺,同時也牽連了一大批功臣宿將,也就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藍玉案”。

    簡單地說,藍玉的死是必然,一方面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居功自傲。另一方面則是朱元璋性格使然,同時也只怪朱標早死,朱元璋不得不為年輕的所以鋪路。

    藍玉咎由自取在於居功自傲,未能吸取李善長、徐達等人的教訓,挑戰了朱元璋的統治微信。徐達死後,藍玉基本上已經是軍中第一人,又在1388年北上破元的戰役獲得大勝。加上他又是太子朱標的岳父,朱元璋對他的想法就是朱標的鎮國大將。大功加高位,藍玉漸漸目中無人,不僅大肆收養義子,蓄家奴,還目無法紀。北征回來時抵達喜峰關,因官員沒有及時開關接納而縱兵破關。朱標在世時,朱元璋尚且能忍,1392年朱標死後,朱元璋開始痛下殺手,同時牽連出一大批功臣宿將。

    第二方面,以朱元璋的個性,藍玉也很難得到善終。早在藍玉被告發之前,朱元璋已經陸續以莫須有的罪名逼死了徐達、李善長等人,從現實來看,藍玉也很難逃脫一死。

    朱元璋殺功臣的理由有二,一是其個人出身草根,原本與各功臣沒有等級觀念,以兄弟相稱,登基之後卻必須維護皇帝權威,對他而言任何功臣都不能再用以前的身份與他相處。第二是朱元璋的權力慾望格外強,從他借胡惟庸案廢除丞相就能看出來,明朝在他的設定下達到了中央集權的新高峰。

    藍玉唯一能活著的理由就是朱標,也可以說那些功臣宿將能活著的理由都是朱標。藍玉是朱標岳父,自然會對朱標忠心,更關鍵的是朱標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經驗豐富,威望足夠,能鎮得住宿將集團,留著可以防備藩王謀反。但一切都在朱標死後發生了變化,因為皇孫朱允炆年紀太輕,容易被宿將專權。此時藩王的問題只能靠後考慮,因為即使藩王叛亂,皇位至少還在朱家後人手上,而武將若成為司馬懿,就是改朝換代了。

    由此可見,朱標死後,藍玉有沒有謀反已經不重要,蔣獻舉報屬不屬實也不重要,甚至藍玉有沒有目中無人也不重要,只要他們還活著,就必須死。

    朱元璋手下,唯一善終的兩個功臣,一是常遇春,因為死得太早。二是沐英,因為遠離中樞,而且死得很巧(得知朱標死後悲傷過度而死)。

  • 4 # 潞郡舊聞

    明朝四大冤案中,藍玉案最蹊蹺。藍玉作為明朝最年輕的開國將領,在朱元璋收拾了一幫老將以後,藍玉變成了朱元璋晚年比較倚重的一員大將。當然藍玉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希望,為明朝北征西討,立了大功。

    藍玉成功之路,有姐夫常遇春的因素,但他並不是全靠常遇春,因為常遇春40歲就死了。藍玉有勇有謀,能征慣戰,這一點才是他發跡之路。沒兩把刷子,想在朱元璋手下混不下去。

    讀明史會發現,藍玉被殺主要還是他做了一些讓朱元璋反感的事。粗略統計一下,主要有四件:

    第一件:闖關。

    據記載,藍玉北征南返時,晚上大軍到了喜峰關。藍玉就讓守城明軍開關讓他進去。但守關將領也有一套開城門程式,並不是你藍玉晚上來了就要開門,守軍當然要查明是敵軍還是友軍。但等在城外的藍玉不耐煩了,他認為自己作為明朝有功的大將,守城的應該立即開關才行。藍玉沒耐心等待,於是就命令手下攻城毀關,然後破門進入喜峰關,守城將領也只能生悶氣,你藍玉是厲害,但也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吧。於是他就給朱元璋寫了封狀告信,這就為藍玉的狂妄埋下一劫藍玉成功之路。

    第二件:戲妃。

    藍玉北征時,擄掠了北元的王妃,夜裡他趁機調戲侮辱了元妃,這事也讓朱元璋知道了。武將在外征戰,雖然最缺的是女人,但也不能用在俘獲的敵軍女人身上。在這方面朱元璋專門有規定。所以史料記載,朱元璋封藍玉梁國公時,特意把“梁”改為“涼”,並讓人把過失也刻出來交給藍玉,但藍玉並沒有放在心上。

    第三件:要官。

    藍玉為明朝做了大貢獻,這一點世人都看在眼裡。沒有藍玉,朱元璋為明朝初期穩定還不知要操多少心。據記載,藍玉西征回來後,朱元璋很高興,就封他為太子太傅。這樣的職務在明朝官職中不小了。但藍玉居然不滿意,竟然對外宣稱:“我不能做太師嗎?”這明顯要官當。藍玉難道不知道朱元璋性格嗎?要官實際上就要命,朱元璋能饒過他?

    第四件:養奴。

    藍玉功勞越來越大,享受的待遇也越來越好,分給藍玉的田地就多了,於是藍玉就養了很多莊奴,並收養了很多義子。這些人仗著藍玉的勢力,橫行鄉里,給藍玉闖下了大禍。其實養奴是小事,但養的奴多了就成了大事,因為朱元璋害怕了,你藍玉養的這麼多人幹什麼?是不是要謀反?

    這四件事歸結一點,看出了藍玉太狂妄了,他是一個名將,但不是一個聰明人。自己外甥嫁給了太子朱標,自己女兒也是王子妃,他是皇親國戚了,實際上這種皇親很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喪命。如果藍玉能像劉伯溫一樣看出朱元璋的本質,或許災禍不至於降臨。

    最後朱元璋給藍玉定的是謀反罪,並對藍玉扒皮填草,也夠狠的。實際上藍玉還不至於謀反,他如果要謀反任何時期都有機會,何必束手就擒呢?所以朱元璋殺藍玉,歸根到底還是軍權與皇權之爭,藍玉軍權觸及了朱元璋的敏感區,藍玉案一下殺了一萬五千人,很多優秀將領都殺光了,使得朱元璋的皇權軍權融為一體,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 5 # 二戰英雄連

    朱元璋的出身太低了,劉邦好歹還是一個亭長。朱元璋的出身就是和尚和要飯的,這樣有一種先天的自卑感和恐懼感。雖然他也總已淮西布衣自稱,但他怕下面的人有樣學樣。又豈止是藍玉,李善長,傅友德,馮勝等都被殺掉。而出身高幹子弟的李世民,趙匡胤,包括燕王朱棣這些人對功臣反而不會濫殺。

  • 6 # 一陣狂風吹過來

    藍玉的死和他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但這並不是朱元璋殺他的真正目的!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這位明朝朱元璋時代的名將!

    隨著社稷的穩定,朱元璋為了以往萬一,也來了個兔死狗烹!但收守江山也是需要人才的!於是他選中了藍玉,朱元璋在用人和看人上還是有著很高的水平!藍玉果然不負眾望,徹底的將元朝政府從地圖上抹去了!

    藍玉這最後的名將,在其他名將都被清洗後,雖然他也飛揚跋扈,但他有著自己的底線,藍玉是知道朱元璋的手段的,那些和朱元璋同生共死的老戰友,最後是如何一個一個被搞到的,他心裡是清楚的!但天意難違呀,隨著太子朱標的早忘,太孫朱允炆的上臺,朱元璋又一次的開始了洗牌,有能力的都殺了,尤其是藍玉這個太有能力的!所以,藍玉的死不光和他自身有關係,最主要的還是他的老闆,是一個做事太狠的主!

  • 7 # 歷史是杯酒

    藍玉為洪武中後期的主要將領,為常遇春的小舅子,一直跟隨常遇春征戰,也因常遇春常在朱元璋面前稱讚他,而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洪武十二年(1379)因戰功被封為永昌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又因戰功被封為涼國公。如此受朱元璋重用的大將,為何最後又被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呢?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吧!

    藍玉驕橫放縱

    藍玉作為一個有著赫赫戰功的大將,自然得到了朱元璋的豐厚獎勵,爵祿、土地、錢財等等。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又透過其它的非法手段來獲取錢財和土地。他霸佔東昌民田,還令家人私買雲南鹽一萬餘引,走私販賣,破壞國家的鹽法,而當他被御史彈劾的時候,他竟做出了驅逐御史的事情。當然了,這只是經濟上的一些小事情,朱元璋或許還能夠容忍。但是他做了一些突破朱元璋底線的事情,那朱元璋肯定就不能忍他了。一次北征回師,到了喜峰關,因守關官吏沒有及時開門,他竟讓軍士搗毀關門而入;在他打敗北元脫古思帖木兒後,他將獲得大量珍寶、駝馬佔為己有,還將俘獲的北元主妃私佔,使她羞愧自盡。還有一次更加堅定了朱元璋辦他的決心,在平定四川建昌地區叛亂時,朱元璋封藍玉為主將,出發前,藍玉與部下將領10幾人一起去向朱元璋辭別,朱元璋還有事和藍玉商量,便讓諸將先走,誰知他連說了三遍,諸將都毫無反應,直到藍玉輕輕的揮了揮手,諸將這才起身離去。這是典型的功高震主,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了。

    朱標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39歲的太子朱標突然得病去世。五個月後,朱元璋將朱標16歲的長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作為皇位繼承人。16歲的年紀在朱元璋看來實在是太小了,怎麼能應付的了這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老將,於是他便籌劃對開國功臣老將的清洗,他要為年輕的皇太孫清除掉朱家之外的一切威脅。而藍玉這樣的對朱元璋本人都不很尊重的肯定是在清洗之列的。最終,朱元璋將藍玉處死,還夷了他的三族,而和藍玉關係較好的將領大臣也都被定為逆黨,抄家滅族。

  • 8 # 上官人云

    朱元璋是歷史上殺人最多的開國帝王,我感覺這人的心是石頭作的,不是肉長的。戰爭年代殺那麼多人,和平年間還大開殺戒,有那個必要嗎?

    殺的人多了難免有屈有冤,每一樁案件株連那麼多人,可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何不愛惜呢?

    藍玉功高蓋主,有損皇權,朱元璋是不會放過的,早在藍玉打敗陳友諒之時,就準備下手,又怕寒了將士的心,終究沒能逃出如來佛的手心。

    李善長,劉伯溫對他那樣忠心耿耿,死心踏地,可以說沒有李善長,劉伯溫,就沒有大明天下,到頭來還不是死在他的手裡,連這樣的有功之臣就不憐惜,那麼他對誰還會手軟。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啊!皇帝握著生殺大權,想殺誰不需要任何理由,任意羅織一個罪名就是合法的。可他自認為是替朱允文鋪平道路,掃清障礙,那又忽必如此,劉秀沒有殺一個開國功臣,不是一樣江山穩固。

  • 9 # 九月讀歷史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藍玉是明朝的開國名將,落得如此下場,不僅與朱元璋大肆殺害功臣有關,也與他自己有關。

    藍玉是誰

    說到藍玉,就不得不提常遇春,常遇春是明朝開國功臣,他和朱元璋一樣是農民出身。但他不甘於平庸,因此就和別人學習武術,但常常交不起學費,因此就勤工儉學,這樣看,常遇春就是一個不甘平凡的勵志少年。

    當時正處元朝末年,常遇春學了一身本領但無處使用,經常沒有飯吃。他就去投靠了附近的強盜劉聚,跟著他一起攔路搶劫,入室盜竊。幹了兩個月,他覺得這樣做沒有出路,因此就決定離開劉聚,自己另想出路。

    不久之後,恰好碰到朱元璋在打和州,常遇春早就聽說朱元璋為人仗義,比較有作為。他就裝成老百姓,觀察朱元璋,發現朱元璋就是人們所說得那樣,因此他決定就投靠朱元璋。

    投靠朱元璋後,他的一身本領得到施展,並在朱元璋屢立戰功,他和徐達一起,是明朝有名的開國功臣。

    而藍玉正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但他並不是靠裙帶關係上位,而是依靠自己的實力。藍玉在常遇春手下行軍打仗從未敗過,之後自己帶兵打仗,憑藉軍功得以封侯。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藍玉

    要論軍功,藍玉可以和徐達、常遇春相提並論,但為何只有藍玉被殺,另外兩人卻可以善終,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藍玉不懂的收斂,經常居功自傲,使得朱元璋很不高興。

    《明史.藍玉傳》中這樣記載

    玉長身赤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乘勢暴橫。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初,帝欲封玉梁國公,以過改為涼,仍鐫其過於券。玉猶不悛,侍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帝數譙讓。西征還,命為太子太傅。玉不樂居宋、潁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比奏事,多不聽,益怏怏。

    一個不得皇帝喜歡的臣子能活得久嗎,答案自然是不能。朱元璋本就喜怒無常,胡惟庸一案殺數萬人之多,他自然不會縱容藍玉這樣。但真正令藍玉喪命的,應該是太子朱標之事。

    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就是後來建文皇帝的父親,洪武元年就被立為皇太子。而常遇春正是朱標的岳父,藍玉作為太子妃的舅舅,自然極力維護太子。如果朱標做了皇帝,那麼藍玉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但歷史不能假如,朱標因病去世,並沒能登上大位。而皇太孫還年幼,如果把這樣一群武將留在身邊,一定會養虎為患。因此朱元璋就準備幫助皇太孫清理掉這些武將,因為常遇春死的比較早,因此得以免遭一劫。

    而藍玉就沒這麼好的結局了,因為之前的那些事情,朱元璋可以說早就看他不爽了,只是沒有機會。剛好這時候錦衣衛指揮使蔣瓛(huan)上告藍玉要謀反,朱元璋因此把原太子身邊這群武將一起清算,這就是明初有名的“藍玉案”。

    這場案子,朱元璋一下株連1.5萬人之多,可以說是完全清除掉了朱元璋心中的障礙。但朱元璋以為這樣就不會有人威脅到朱允炆,但他沒想到正是他大肆殺害這些武將,導致建文帝無人可用,面對燕王反叛,最終倉皇出逃。

    有沒有結局好的功臣

    朱元璋為了朱允炆的上位穩定,大肆殺害武將,就沒有逃過一劫的嗎。自然是有的,但不能說逃過一劫,因為朱元璋沒有想過要殺他。

    那就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論起功高震主,徐達才是真正的功高,但他為何沒像藍玉一樣被殺。因為徐達聰明,儘管比不上劉伯溫,但至少要比藍玉聰明。他知道朱元璋是什麼樣的人,儘管他立有大功,朱元璋要殺他,他也難逃一死。

    因此他非常低調,不僅他低調,他還約束自家子弟也要低調行事。同時,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這也是朱元璋不殺他的原因,就是他從不結黨營私,不會對皇室造成威脅,這也是“胡藍之獄”殺那麼多人卻牽連不到他的原因。

    【結語】

    因此,儘管藍玉備受朱元璋青睞,但他不知收斂,觸動了朱元璋心中的禁忌,所以蔣瓛舉報他造反,朱元璋才會把他處死。因此,無論你做過多少大事,有多大成就,一定要像徐達一樣,低調行事,不然,等待著的就是和藍玉一樣的下場。

  • 10 # 用已在

    藍玉是朱元璋手下著名的戰將,朱元璋對藍玉非常器重,藍玉也在許多戰役中特別是在捕魚兒海一役中,端了後元老窩,被朱元璋比作明朝的霍去病和李靖。

    應該說,藍玉為大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後來被封為涼國公,藍玉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又是太子朱標的甥舅,這樣一個有功又有關係的藍玉,為什麼會落下被剝皮實草和滿門抄斬的下場?

    原因一,藍玉把手下帶成了藍家將。朱元璋兒子義子一大堆,朱元璋當然知道兒子義子多了的重要性。藍玉在軍中把能征善戰的手下都收為義子,並賜於藍姓,人數多達幾百人,而且都一一提拔,按照藍玉對朱元璋講的,在軍中,末將叫他們向東,他們絕不敢向西,叫他們怎樣他們就怎樣,從不敢對末將說半個不字,對此朱元璋也領教了,其中有四個義子見朱元璋和藍玉走過來,不給皇上行大禮,藍玉喊見過皇上,四人才一一報名向皇上行禮,後朱元璋說你們退下,咱要和藍玉說話,但四人緊跟其後,沒有退意,朱元璋見了對藍玉說,怎麼咱的旨意還沒有你的號令管用?藍玉命令道:"還不退下!",四人方得令退下。這件事情,讓朱元璋對藍玉感到了可怕,若非藍玉馬上率軍收拾北元,朱元璋絕不會善罷甘休,但藍玉對此一點都沒有感覺,驕兵悍將暴露無遺。

    原因二,藍玉臨陣曾要挾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藍玉被朱元璋封為前軍主帥,和燕王朱棣(征討大將軍)奉命率王師15萬征討北元,臨出發前,朱元璋招見藍玉,問還有什麼要求,藍玉說沒有什麼要求,不過有一件事情希望皇上替末將作主,朱元璋問藍玉何事?藍玉跪下大聲說,求皇上殺了劉伯溫!朱元璋說劉伯溫沒有什麼過錯叫朕怎麼殺,藍玉不起,振振有詞:“劉伯溫處處說咱淮西子弟的壞話,事事和咱兄弟們過不去,求皇上一定要殺了那麼老畜儒!"朱元璋說:“殺人要有原因,但劉伯溫確實沒有可殺的理由。"藍玉大聲說:“皇上不殺那個老畜儒,叫微臣如何在戰場上安心殺敵?皇上若不殺那個老畜儒,會讓馳騁疆場的弟兄們寒心啊,皇上!",朱元璋迫不得已,只得答應藍玉“咱給你答應以後殺了劉伯溫,但你一定要告訴將士們勇敢殺敵,一定要把元兵務必除盡!"……這件事情,正如朱元璋所說,好象朕有些被挾迫的感覺。

    原因三,太子暴死是藍玉被殺的直接原因。如果說朱元璋不殺藍玉是因為太子朱標和其有親戚關戚關係(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的女兒嫁給了朱標)的話,那麼太子暴死,太孫年幼,朱元璋害怕藍玉威脅太孫就是藍玉被殺的直接原因。雖然藍玉是蜀王朱椿的岳丈,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但藍玉的飛揚跋扈讓朱元璋早有領教,要把皇位傳給孫子朱允文,有藍玉這樣的驕兵悍將存在,大明江山一定會岌岌可危。也該藍玉倒黴,正好有人狀告藍玉,說藍玉曾經想謀反,給朱元璋殺了藍玉找到了口實。

    原因四,朱元璋要確保大明江山永世相傳是根本原因。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平定了,打江山的驕兵悍將便成了天下最大的威脅,尤其是藍玉這樣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怎能讓朱元璋放心,不怕一萬,但怕萬一,為了來之不易的大明江山,朱元璋只能大開殺戒了

  • 11 # 風迷一史

    首先,說一下藍玉的身份,藍玉的姐姐正是大將常遇春的老婆,所以,這藍玉也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一開始藍玉是跟著徐達一起打仗的,因為是老戰友的內弟,所以呢徐達就會給一些特殊照顧,經常教導藍玉一些用兵打仗的技能。

    藍玉自己也有著比較強的軍事天賦,跟著徐達學了不少的作戰方法,也立下了諸多戰功。要說這藍玉最大的功勳,應該是在消滅北元戰爭之中所取得的戰績。

    那一年,朱元璋派藍玉征討北元,結果,藍玉直接把北元整個朝廷都給連鍋端了。所有的王公貴族、文武大臣、後宮妃嬪,三千人一個不剩地或抓或殺,然後還把北元僅存的七八萬人、十幾萬牛羊打包帶走了。這還不算,之後又放了一把大火,徹底燒掉了北元復興的希望。

    立下了這麼大的戰功,朱元璋自然少不了重重獎賞藍玉。可是,沒等封賞到臨,藍玉就已經開始驕傲起來了。在班師回朝的途中,由於大明喜峰關守將開關門不及時,藍玉竟然就直接囂張的要攻打進去。身為明將,攻打明關,這簡直就等於要造反了。

    而且回京之後的藍玉,仗著自己有赫赫戰功傍身,把誰都不放在眼裡,甚至包括皇帝朱元璋在內。他建立了自己的私軍,強搶民間田地財物。關鍵是,他還把朱元璋派去的監察官員給打出了門外,這顯然就是在打朱元璋的臉呀,都囂張到這種地步了,朱皇帝又怎麼會放過他。

    也有人認為,藍玉本來是朱元璋留給兒子朱標的人才,可惜朱標早早的就死了,朱元璋把皇位傳給了皇孫,那如果再留著藍玉,可就是個威脅了。於是,當有人舉報藍玉造反的時候,朱元璋就直接藉著這個造反的罪名,把藍玉給處死了,而且,死的還很慘。

  • 12 # 公子無忌shy

    從藍玉的戰績來看,基本都在明朝建立以後,同時藍玉的崛起並受到朱元璋的青睞,個人認為跟兩個人物有關,一個是朱文正,另一個是李文忠,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兩個人和藍玉一樣,屬於朱元璋的下一代傑出名將,他們跟湯和、徐達、常遇春不一樣,是老朱為下一代培養的。

    但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一個是老朱的侄子,一個是外甥,兩個人的地位和培養順序遠在藍玉之上,但是很不幸,朱文正因為一些原因,跟老朱有了嫌隙,被認為謀反,早早被逼死了。而李文忠在明初算得上和常遇春一樣的猛將了,也是戰功卓著,但是跟常一樣,也是早早病死了。這才給了藍玉崛起的機會,有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也被當做下一代的代表將領來培養。

    當然,藍玉也是給點顏色就能開染坊的狠角色,有了機會立馬抓住了,藍玉一生中也是戰功不斷,前期跟著常遇春和徐達,就是先鋒官的首選,後期獨自領兵也是毫不遜色,最著名的戰功就是捕魚兒海之戰,一舉將北元勢力打殘,促成了蒙古的分裂,這是藍玉人生的高光時刻,也為藍玉的死埋下伏筆!

    藍玉為什麼會被殺,我們從三個人來說,

    第一個朱元璋,他培養藍玉的初衷是什麼,是給太子朱標培養的,為的就是太子順利接班,保持朝局的穩定,同時也對外部勢力保持壓迫性,保證明朝的長治久安。因為這樣的目的,雖然藍玉毛病很多,飛揚跋扈,但是他也是能夠容忍的,因為藍玉跟太子的關係足夠好,對太子也很擁護,也能時刻站在太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再說幾個藍玉足夠死罪的事件,打敗北元后,私自侮辱北元妃子(這個問題,唐初的侯君集也犯過,一樣最後被殺);班師途中,攻打關口;欺辱皇帝派去的御史,這些種種都足以讓朱元璋殺他的,及時不殺也是足夠獲罪的,這些錯誤比朱文正當年的錯誤只大不小的,就是因為替太子考慮,才手下留情的。

    第二個就是朱標了,藍玉是朱標太子妃常氏的舅舅,常遇春的妻弟,同時也是蜀王的岳父,朱元璋把自己能給的最好的一切都給了這個長子,最好的師傅,大儒宋濂,時常讓劉伯溫指導太子,對這個兒子也是寄予厚望的,派太子代他巡視天下,考察遷都的位置,這些都表明已經做好了將天下交給太子的準備。但是很不幸,白髮人送黑髮人,可能是考察西安和洛陽等地的過程中,操勞過度,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

    第三個就是朱允炆,朱標病逝後,朱元璋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決定立朱標長子為皇太孫,這個決定就促成了朱元璋要進行第二次功臣清理了,胡惟庸案基本把老一輩功臣清理差不多了,之後的幾次大案都不是針對功臣的,如果不是朱標病逝,基本不會有第二場清理的,可惜沒有如果。那為什麼朱元璋認為支援朱標的勢力,就不能成為朱允炆的臂膀呢,要進行血腥清理呢?個人感覺,藍玉集團能夠團結在朱標周圍,是因為親屬關係,促使他們關係更近,但是朱標死後,這層關係就斷了,問題的核心是,朱允炆並不是太子妃常氏所生。這樣,在朱元璋心裡,藍玉集團就不是可以信任的下一代勢力了,在加上之前說的藍玉的飛揚跋扈,他簡直就是新朝的一刻炸彈啊,有充分理由懷疑藍玉會在新朝亂政的,比如說成為權臣,比如說廢立新君,朱允炆的弟弟可是他的親甥孫啊!

    那麼,朱元璋的最優選擇就很明顯了,清理藍玉集團了,將藍玉剝皮充草,應該有洩憤的情緒在裡面,畢竟前面可是壓著火的,沒有收拾他。

  • 13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你好,江山打下來了,位高權重的武人活著就是罪過,類似每一個商人都能被抓住把柄,皇帝要殺誰不需要理由,也可以按一萬個理由。

  • 14 # 焚劍煮酒

    在徐達、湯和已老,常遇春、李文忠不在的時代,藍玉無疑是大明軍界最閃耀的一顆將星。

    在“捕魚兒海”的一戰,將藍玉推向了和徐達等名將一樣的高度,而他本人也被皇帝加封為涼國公,但在進封公爵的五年之後,藍玉就被以“謀反”的罪名處死…

    藍玉的過往

    藍玉,定遠人,早年跟隨於常遇春麾下任管軍鎮撫,其人有膽有謀,《明史》評價他“饒勇略,有大將才”,參加的戰事從未輸過,憑藉戰功的積累,藍玉升任大都督僉事。

    洪武四年(1371),藍玉隨傅友德徵四川;五年,隨徐達徵擴廓帖木兒;十一年,隨沐英平叛西番;十四年,隨傅友德征討雲南;四戰皆勝,這是藍玉前半生的功績,唯一不足的是藍玉在這些戰鬥中都只是作為偏將、先鋒的身份,而不是一軍統帥。

    藍玉缺的不是能力,缺的是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終會來臨。

    1367年,朱元璋稱帝前一年,在此前,他已經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長江以北,元朝半邊江山已盡歸朱元璋之手,接下來就是決戰了,決定能否問鼎天下的一戰。1367年10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揮師二十五萬北上滅元,這一戰奠定了徐達明朝第一功勳名將的地位,他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攻佔大都,而元朝順帝早在徐達來臨前,便帶領皇室逃去了上都。徐達這一戰雖然結束了蒙古部落在中原的統治,但元朝殘餘勢力仍然存在,這也是朱元璋稱帝后不斷北伐的原因。

    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馮勝為主將討伐元太尉納哈出,藍玉以左副將軍的身份隨行,戰事進行順利,納哈出的部隊全部歸降明朝。對於藍玉來說,打贏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機會終於來了,這一年馮勝因罪被罷免,藍玉受命,替代馮勝成為一軍主帥。

    元順帝死後,他的孫子脫古思帖木兒即位成為黃金家族新的大汗,脫古思即位後,秉承先人遺志,妄圖有一天能夠恢復元帝國的榮耀,但他並不是成吉思汗,此時也並非南宋末年,別說面對朱元璋了,在接下來的一場戰役中,藍玉就會讓他跌入谷底。

    洪武二十一年(1388),藍玉得知脫古思就在捕魚兒海附近,便率大軍星夜兼程,在快到達捕魚兒海時,狂風大作,風聲掩蓋了大軍的行路聲,元軍毫無察覺正有一支精銳向他們襲來,此戰呈一邊倒的形勢,元軍毫無防備之力,除脫古思與太子天保奴逃走,其餘或被俘、或死於戰場。這一戰後,元主逃亡大漠,再也無心迴歸中原,而這一戰也將藍玉的聲勢推倒了頂點,回朝後,朱元璋封藍玉為涼國公。

    喪命最主要的理由

    除去國公這個身份外,藍玉還是開國元勳常遇春的妻弟,要知道常遇春的女兒是太子朱標的太子妃,所以藍玉是朱標名義上的妻弟,他也是朱標最鑑定的擁護者。對於朱元璋早期重用藍玉這一點,我是這樣認為的,他能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縱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藍玉忠於太子,而太子是帝國的接班人。

    所以後世猜測藍玉或因謀反、或因霸佔蒙古王妃、或太過驕縱而死等等這些我是不認同的,因為朱元璋知道他乾的這些事情卻沒用動他,原因就是當時朱標還活著,但朱標死後這一切就全變了。

    當時朱元璋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如從前,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子居然病逝了,這讓朱元璋很傷心,但為了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先放開喪子之痛,他將自己的太孫,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儲君,而當時的朱允炆才十幾歲而已。

    主少國疑,像藍玉這樣的驕兵悍將,朱元璋又怎麼能放心讓他活下去,就算是朱標在世時,退休多年的李善長仍避免不了走狗烹的命運,何況是藍玉。

    而錦衣衛指揮使的揭發只是給了朱元璋一個動藍玉的理由,是誰揭發的並不重要,即使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官員來揭發藍玉,藍玉也必然會死。

  • 15 # 宋韻千年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朱元璋藉口藍玉謀反,一手策劃了誅殺藍玉一黨案,史稱“藍玉案”。事情的大概經過是這樣的,錦衣衛指揮蔣獻揭發藍玉利用朱元璋出宮進行耕種儀式時造反,結果藍玉被族滅,凡與藍玉有關聯的人盡數誅殺,人數達到一萬五千人。

    藍玉真的要造反嗎?有一個細節,朱元璋在誅殺包括藍玉在內開國功臣時,他們毫無反抗地束手就擒,這說明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們沒有任何要反抗朝廷的準備,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謀反的想法。

    然而,朱元璋選擇向他們舉起了屠刀。事實上,如果仔細分析“藍玉案”爆發的時間,我們找到了一個導火索。“藍玉案”爆發前一年的四月,朱元璋精心培養的太子朱標病死了。朱標之死,給朱元璋帶去了深深地打擊,這年朱元璋65歲,真正體驗了一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朱元璋迫切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選擇何人當繼承人?朱元璋選擇的了朱標次子朱允炆,因為朱標嫡長子朱雄英8歲病死。與父親朱標一樣,朱允炆宅心仁厚。《明史》如此評價: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朱允炆立為儲君時,年僅15歲。

    無數個日日夜夜,朱元璋夜不能寐,他在思考一個問題,“朱允炆太善良了,自己死後他如何才能鎮得住居功自傲大權在握的功臣們?”苦思沒有解決辦法後,朱元璋想到了最後一招,殺盡開國功臣。

    既然藍玉居功自傲,就拿他先開刀吧。縱觀藍玉一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時任嘆息“元功宿將,相繼盡矣。”據《明太祖實錄》裡面的說法,藍玉之所以在洪武二十六年被殺,原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為確保準確,引用原文):

    “胡、陳之反,玉嘗與其謀”、“ 自恃功伐,專恣暴橫,畜莊奴、假子數千人出入,乘勢漁獵,嘗佔東昌民田,民訟之,御史按問,玉捶逐御史”、“ 及徵北還,私其駝馬、珍寶無筭,夜度喜峰關,關吏以夜不即納,玉大怒,縱兵毀關而入”、“ 會有發其私元主妃者,上切責之,玉漫不省”、“ 嘗見上,命坐或侍宴飲,玉動止傲悖,無人臣禮”等等。

    上面看似罪行累累,實則並不是致命的罪行。藍玉之死,早在朱標病死時已經埋下了伏筆。朱標一死,朱元璋原來為太子設計的一套班底全部失效,為了朱允炆他舉起了屠刀,剷除了軍中一切威脅因素,可惜藍玉成為了政治犧牲品。

  • 16 # 春夏秋冬L

    明太祖朱元璋雖布衣出身,但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和謀略一統江山,開創大明王朝。當然,這一千秋霸業自然也是無數功臣名將打下來的。比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千古謀士劉伯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名將徐達、常遇春等人,這些開國功臣可謂是為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和不朽的功勳。當然,建國初期,朱元璋獎勵他們,為他們加官進爵,封王封地。但是很多功臣都沒有善終,有些被朱元璋賜死,有些被朱元璋滅族。他們曾跟隨朱元璋久經戰場,出生入死,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功臣,斬名將呢 ?一代名將藍玉覆滅以及藍玉案的背後隱藏著朱元璋什麼目的?

    藍玉

    藍玉是明朝的開國名將。也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內弟,剛開始是在常遇春手下效力。但是那個年代名將太多,即便藍玉有勇有謀,也是當“小弟”。常遇春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慢慢的藍玉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重視。事實證明藍玉的確是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的將才。尤其是在捕魚兒海中擊敗北元的戰役之後,讓他威望極高,天下皆知。

    《明史》:“饒勇略,有大將才。”“治天下不可以無法,而草昧之時法尚疏,承平之日法漸密,固事勢使然。論者每致慨於鳥盡弓藏,謂出於英主之猜謀,殊非通達治體之言也。夫當天下大定,勢如磐石之安,指麾萬里,奔走恐後,復何所疑忌而芟薙之不遺餘力哉?亦以介冑之士桀驁難馴,乘其鋒銳,皆能豎尺寸於疆場。迨身處富貴,志滿氣溢,近之則以驕恣啟危機,遠之則以怨望扞文網。

    藍玉的輝煌

    藍玉雖在前期滿腔熱血,雄心壯志,多次請求指揮征討沙漠之戰,但是由於常遇春等名將的存在,也沒有表現的機會。他熟讀兵書,苦苦思索用兵之道,隨後跟隨出征雲南大理,表現良好,戰功卓越,他的軍事才能開始得到人們的肯定,但是和徐達,常遇春等名將相比,遠不及這些久經戰場的“前輩”。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洪武二十年的出征,給藍玉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藍玉跟隨主帥馮勝一起出徵,在這次戰役中,納哈出投降,明朝軍隊俘虜了北元20餘萬人,繳獲了無數的奇珍異寶,此次遠征圓滿結束。凱旋歸朝之後,一件事的發生徹底改變了藍玉的命運:主帥馮勝被朱元璋定罪。這讓藍玉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東西——主帥。這一刻藍玉等了十餘年。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這一天,藍玉激動無比,因為朱元璋將要把15萬大軍交到他手中,去完成自己幾十年的心願,讓藍玉率領王師向北征討。朱元璋親自為他送行,說:“倍道前進,直抵虜廷”,“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藍玉率大軍出征,只見滿天黃沙,遍地荒蕪,不見人煙,這怎麼找到敵人?隨著氣候惡劣,糧草不足,藍玉這時也沒了主意,他想班師回朝。這個時候定遠侯王弼說:“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我們率軍十多萬人,深入漠北,毫無所獲,就這樣班師回朝的話,我們怎麼去向皇上覆命呢?”)藍玉一想,此話言之有理,我夢寐以求的機會若無功而返,有何顏面面對皇上和滿朝文武百官?於是就下令讓軍隊安營紮寨,穴地而居,四周荒無人煙。

    藍玉憑藉著直覺,命令王弼率軍前進,終於有一天,皇天不負有心人,王弼找到了敵營,突然衝到敵營前面,元軍頓時驚慌失措,倉促迎戰,可想而知,必然大敗,太尉蠻子等敵軍將領被殺,其餘的將領和士兵都投降了,只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人騎逃跑。藍玉命令精銳的騎兵前去追擊,但沒有追上士兵俘虜,奇珍異寶,糧食牛馬無數。朱元璋聽到前方傳來的捷報後,非常高興。朱元璋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出了他這一生中對部下將領最高的評價:“藍玉就是我的仲卿、藥師啊!”(仲卿是漢大將軍衛青、藥師是唐朝名將李靖)。這次的出征完成了朱元璋的任務,了結了“前輩們”的遺憾,讓藍玉的聲望達到頂峰,也讓他功成名就。

    藍玉的“失寵”藍玉自恃有功,專恣橫暴,所為多不法,舉止傲慢,無人臣禮。

    藍玉北征元軍回到喜峰關關口的時候,半夜敲打喜峰關關門,門衛沒有及時開門,藍玉就命令士兵打破關門,闖了進去。朱元璋得知此事後惱羞成怒。原本朱元璋想封藍玉為梁國公,因為他傲慢的態度和經常犯錯,就改成了封涼國公,還把他的過錯刻在鐵券上。但是藍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會上出語傲慢。

    藍玉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皇帝多次責備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讓他做太子太傅。藍玉對位居宋、潁兩公之下感到不高興,說:“難道我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

    藍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朱元璋遂族誅藍玉等,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兩萬人。朱元璋還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爰書為《逆臣錄》。列名《逆臣錄》者,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可以說藍玉的傲慢惹怒了朱元璋,但是這次案件斬殺了文武官員,功臣名將約有兩萬人,他們是曾跟隨朱元璋久經戰場,出生入死的開國功臣。一代名將藍玉覆滅以及藍玉案的背後隱藏著朱元璋什麼目的?

    從朱元璋和太子朱標的一次對話也可以說明朱元璋殺害功臣的動機。有一次,朱元璋又要殺掉大批功臣,朱標說:“陛下殺人太多,恐傷了和氣。”朱元璋不語,讓人拿來一根帶刺的木棍讓朱標去撿,朱標沒動手。 朱元璋冷冷地看著他說:“我殺人就是要替你拔掉這根木棍上的刺。”

    的確,像藍玉這一批開國功臣,用一句話形容:“文能提筆治天下,武能騎馬定乾坤”,他們久經戰場,經驗豐富,只有朱元璋能鎮壓住他們,朱標也還算有點威信,但朱允炆就完全沒辦法了。所以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朱元璋必須為他的子孫後代剷除一切威脅。

  • 17 # 小四帶您看趣事

    瞭解明朝建國史的人都很清楚,明朝的開國功臣中,有一位絕世小將——藍玉。他是有些赫赫戰功的開國元勳,也是被剝皮實草的叛賊將軍,藍玉的一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藍玉的叛亂也引起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朱元璋》這部電視劇,陳友諒舉全國之兵,揮師60萬進攻洪都城,朱元璋需要有人在洪都堅守三個月,以便他籌備戰船,擊敗陳友諒。在眾文武或撤或降的言論中,小將軍藍玉提出了抗爭到底的理念,備受朱元璋的喜愛。藍玉支援洪都,與洪都共存亡,成功堅守了三個月,等來了朱元璋大軍的支援,如果沒有藍玉,也就沒有後來的大明王朝,藍玉居功至偉啊!

    此時,重點來了!

    其實守衛洪都的並不是電視劇中的藍玉,而是明朝著名將領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時任朱元璋勢力的大都督。面對來犯的陳友諒,朱文正排兵佈陣,修建壁壘,以弱勢兵力堅守洪都85日之久,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洪都之戰後,朱元璋論功行賞,卻獨獨薄待了首席功臣朱文正,於是他心生不滿,徒生事端,最後被軟禁桐城,鬱鬱而終。

    所以說,我們所認為的藍玉最輝煌的戰績是虛構的,但是這依舊掩蓋不了藍玉的光輝。那麼為什麼朱元璋要殺死藍玉呢?

    藍玉囂張跋扈,功高震主,品性惡劣,更是不滿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又有心造反,此時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標去世,太子孫朱允炆是沒有辦法壓制住這些沙場宿將的,於是朱元璋一不做二不休,殺之!

  • 18 # 無所不知曉先生

    歷史上功高蓋主的將領落得死無全屍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而藍玉的表現十足的像一個愣頭青。 藍玉得以出頭,常遇春作為他的小舅子,也是幫了不少忙,不過藍玉的的確確本事也不是蓋的,元朝的徹底覆滅藍玉他功不可沒。後來也得到了他應該得到的,朱元璋將自己的女兒嫁與其子,說明兩者已經是結為親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藍玉還需要什麼呢?

    但就是這樣位高權重的藍玉,卻去犯觸怒君主如此的低階錯誤,即便位居人臣,卻仍然貪戀人家的一畝三分地,受侵犯之人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要是如此也就罷了,你藍玉也算是皇親國戚了,佔個地霸個天也了不得了,後來有官員來訓訓你,虛心認個錯也就得了,你藍玉居然還把別人轟走,著實有些不給老大朱元璋面子了吧。一次兩次也就算了,但是久而久之,換誰也不好使啊,人家朱元璋本來就心眼小,也怪不得想著法兒去對付你。

    其次就是朱標的去世讓朱元璋措手不及,作為法定繼承人與朱元璋中意的皇子,朱標板上釘釘的皇位,也讓朱元璋有意地去培養藍玉,以做將來朱標的左右手,而朱標與藍玉親密的關係也能夠制服得了,但朱允炆不同了呀,他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皇子,和藍玉身經百戰,飽經滄桑那是根本沒法比的。為保基業能安穩的傳至自己孫子手上,朱元璋也得想方設法的整死藍玉。

  • 19 # 小白說華史

    一、前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使蔣瓛(huán)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立即將其逮捕並處決,同時夷滅其族。

    那麼問題來了,藍玉作為明初的大功臣,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什麼蔣瓛一舉報,朱元璋就立馬將藍玉治罪、處死?

    只因此時除掉藍玉的時機已經來到了。

    我們知道,在明朝初年,發生了兩次異常轟動的案件——胡藍之獄,即是大明宰相胡惟庸和大將藍玉謀反被朱元璋處死並抄家滅族。

    其實,這是朱元璋皇權與相權和將權之爭的結果。二、我們先來看藍玉之前的胡惟庸謀反之案:朱元璋對相權的罷黜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黨羽集團內的御使中丞塗節向朱元璋自首,上告胡惟庸謀反。朱元璋隨即下令逮捕胡惟庸等人,並以“擅權枉法”罪將其處死。然而胡惟庸被殺並不意味著此案的終結,而它才剛剛是個開始。

    胡惟庸死後,他身上的罪名還在不斷地升級,剛開始還只是“擅權植黨枉法”,後逐漸又加上“通倭”、“通虜”和“謀反”等罪名,並不斷牽連、擴大,株連甚廣。其中,就有明初“勳臣第ー”的太師、韓國公李善長。胡惟庸案剛爆發時,李善長因是元勳皇親而免於追究。但十年以後,有人以李善長的侄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兩家往來密切為由,告發李善長參與胡惟庸謀反。

    於是,朱元璋便順水推舟,將李善長一家七十餘口一律處斬。此外,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黃彬、陸聚等人,都因與胡惟庸勾結而被處死。

    整個胡案歷時約十餘年,朱元璋總共殺了3萬多人。

    平心而論,胡惟庸的被殺完全是咎由自取,“先權自決而犯王權,繼而狂妄欲為帝王”。但是,受他牽連而被誅殺的大批功臣則完全是無辜的。

    其實,這一切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整肅功臣之政策的犧牲品。

    所以,以胡惟庸為中心,朱元璋清理了大批的功臣,其實他們都是受皇權與相權之爭所牽連的,結果當然是皇權的朱元璋勝利了。

    三、那麼在皇權與相權之爭中取得勝利的朱元璋,下一步該怎麼做?很清晰明瞭,對將權下手。

    藍玉,安徽定遠人,是明初名將常遇春的妻弟。《明史》載“(藍玉)臨敵勇放,所向皆捷”。因為常遇春的緣故,朱元璋對藍玉非常賞識,很快就將他提拔為大都督府僉事。

    此後,藍玉轉戰場,立戰功。但他仗著朱元璋對他的寵愛,開始驕橫放肆,目無法紀,甚至不經請示就擅自在軍中提拔將領,又蓄養了數千莊奴,任由他們仗勢胡作非為。聽到這些舉動的朱元璋只是對其加以訓斥。

    因為此時的朱元璋還要用到藍玉為他建功立業,殺他還不到時候。

    幾年之後,時機已成熟,朱元璋毫不猶豫地動手了。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這正中朱元璋下懷(小編個人推測,有可能是朱元璋暗中之勢的)。朱元璋便立即將藍玉逮捕並處決(剝皮實草),同時夷滅其族。由於藍玉結交甚廣,一些平時與他關係莫逆的軍官也都被定為“逆黨”,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除此之外,這場血案中還有許多被牽連的大明功臣,譬如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都督黃輅、湯泉、衛俊,王誠、張政、陶文等,牽連之人多達1.5萬人。

    這是繼胡惟庸案後,大明又一重大案件。如出一撤,朱元璋順帶誅殺了他心裡最想殺的那一批人。明太祖朱元璋借藍玉案徹底剷除了將權對皇權的潛在威脅,將軍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這就是他要殺藍玉的根本原因。四、結言

    西漢名將韓信臨死前曾說過:“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這是功臣宿將飽含血淚的控訴。打天下時,他們與帝王一起奮力拼戰沙場,為帝王奪取天下。一旦建立了新王朝,他們就成為了功高震主的典型,帝王需要不斷地清除他們,才能實現鞏固皇權。

    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都遇到了這一問題。他們的解決方法,有的平和,有的激烈。而明太祖朱元璋就恰恰選擇了最極端的形式——誅殺有功之臣,從而鞏固皇權。

    除了胡惟庸與藍玉這兩大案件之外,朱元璋還以其他罪名誅殺了大明的許多功臣,譬如朱亮祖、胡美、周德興、王弼、謝成等元勳。

    明初功臣得以善終者寥寥無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皇帝權力達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步,他可以為所欲為不受任何限制。

  • 20 # 公子講故事

    一、藍玉居功自傲,目中無人

    要弄清楚朱元璋為什麼要殺藍玉?我們先看看藍玉是不是本身也有問。藍玉我們都知道,是明初的開國將領,有開疆拓土之功。他不同於徐達、常遇春等人年齡偏大。大明朝建立時,藍玉正當青壯年,所以他也格外受到了朱元璋的青睞。藍玉雖然為朱元璋有開疆拓土之功,但他卻不如徐達、常遇春等老成持重。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在從軍伊始便跟隨常遇春南征北戰,立功頗多,累進官職。1371年時跟隨傅友德征戰四川,後又跟隨徐達攻打元朝,沐英征討西蕃,功勳卓著。而他最為人稱道的則是在1388年,率軍征討北元,在捕魚兒海(貝爾湖)大破元軍,俘獲元主次子、妃嬪等人,斬獲豐厚。朱元璋大喜,以衛青、李靖比喻藍玉,敕封為涼國公。

    這些還沒能滿足藍玉,以至於後來他目無法度,日漸驕奢。根據《逆臣錄》中記載,在北討元朝時,他曾俘獲了北元王妃,但是他貪戀美色,將王妃侮辱,致使其受辱不堪而死;而在南返途中,經過喜峰關之時,因為時值夜晚,守將以夜晚而不納入,藍玉竟然派遣士兵攻破關隘入關;除去私吞財物無算之外,在被擢升為涼國公之後,他還日漸驕奢,專恣暴橫,私畜莊奴、假子數千人(假子就是乾兒子) ;又在西征迴歸後,朱元璋以功封為太子太傅,然而他卻公開宣稱自己功勞大,我不能為太師嗎?

    在巍巍皇權面前,藍玉不顧朝廷法度,不顧天子威儀。別說是性格多疑的朱元璋,換作任何一個皇帝,藍玉的結局都好不了了。

    二、朱元璋的性格因素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朱元璋性格多疑。為穩固江山,朱元璋沒少個禍害有功將領,火燒慶功樓就是例子。藍玉只是眾多功臣裡的一個,但也是死的最慘的一個,被朱元璋下令“剝皮實草”。而且被藍玉案牽連者達15000餘人。

    藍玉不光目無法紀,在《逆臣錄》中更是有著他結交各地衛所將軍的記載,最為甚者他連朱元璋的忌諱——錦衣衛都有結交,錦衣衛指揮僉事陶幹便成為其朋黨,供詞之中更是有著“藍玉勸說其跟隨他謀反之詞”。

    被人告發只是讓朱元璋找到了殺藍玉的契機,朱元璋不再容忍藍玉了而已。

    三、太子朱標病故,加速了藍玉滅亡

    前文也說了,藍玉還有一個身份,他是大將常遇春的妻弟,而太子朱標剛是常遇春的女婿,也就是說藍玉是朱標的舅父。太子朱標是朱元璋最用心培養的接班人。而朱標也沒讓朱元璋失望,在治國理政方面朱標自有一套施政方針,自然得到了一批大臣的擁護。朱標自然能壓制住藍玉。朱標沒事,這些以太子朱標為核心的權利集團自然沒事。

    但偏偏朱標在37歲時得風寒病故了,朱元璋以白髮人送黑髮人自然十分悲痛。但他還要為以後的大明負責,如果朱元璋不在了,新君則未必能壓制住藍玉。為了給新君皇太孫掃清障礙,他也不得不殺掉一個居功自傲,目無朝堂的人。

    所以綜上所述,公子認為以藍玉的性格,被殺的結局也是必然的,是咎由自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中的胡列娜和邪月施展的武魂融合技強度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