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文情感故事
-
2 # 記憶中的歷史
內閣:明成祖設內閣,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職權範圍不明,無決策權,受司禮監察監的太監牽制,升降由皇帝決定。
影響:使君主專治達到了新的程度。
軍機處:清雍正年間,為適應西北軍務需要,由最終由單純處理軍務逐步擴大到其它政務。跪受筆錄,上傳下達。
影響:加強了君主專治制度,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標誌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
總之兩者都是古代封建社會王權與相權爭奪、王權不斷削弱相權的產物。其根本目的都是因為相權阻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為了維護封建君主專制。
-
3 # 帶翅膀的烏龜
內閣制和軍機處制度是加強皇權,分散相權的產物。
內閣制首創於明朝永樂年間。從秦朝統一開始到明成祖朱棣設定內閣這一千五百多年間。皇權和相權一直是在不斷的鬥爭的。從本質上來說,自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以後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就是官僚制。而宰相或者丞相就是百官之首。以宰相為首的官僚集團和皇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是相互依附又相互鬥爭的。宰相權利大就必然侵犯皇權,皇權強勢的時候又必然要削弱相權。
朱棣廢除丞相後,丞相的權利全部都轉移到皇帝身上。百官直接對皇帝負責,但是皇帝一人精力畢竟有限,所以就創立內閣。內閣實際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團體,只對皇帝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政事。起初並沒有決策權,後來逐漸發展壯大才有決策權利。明朝中後期成為國家政事的實際決策行政機構。所以才有了嘉靖,萬曆幾十年不上朝但是國家依然正常運轉的情況。
清初內閣依然儲存,雍正帝才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完全置於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於皇帝的私人秘書處。同時,軍機處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的地位。
另外,軍機處在辦公場所和官員設定上沒有正式的規定,也無品級和俸祿。需要強調,軍機處雖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但歸根結底聽命於皇帝,成為封建皇權的統治工具。
所以不管是內閣還是軍機處,實際上都是皇權相權鬥爭的結果。分散了相權 ,加強皇權的工具而已。
-
4 # 枯藤老樹文明史
明獨裁、清專制,故明有內閣,清有軍機處,理論上講,內閣、軍機處都是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處,並無決策權,但是在皇帝無能、軟弱、懶惰的時候,明朝內閣大臣經常與權監勾結,從而繞開皇帝直接進行決策。
明太祖廢宰相制度,延續數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此終止,但是帝王精力的有限性與皇權擴大的無限性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才會有秘書處的產生。
明內閣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諮政機構,也就是秘書處。
之後因為皇帝個人原因,內閣權力逐漸增大,內閣逐漸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為首的便稱為首輔,如張居正,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才有最終決定的權力,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張居正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成為真正的宰相,甚至比宰相還要顯赫,如張居正,可壓制六部。然而,雖然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
明朝廢除宰相制度,設立內閣制度,本質上是廢除相權,加強皇權。所有權利集中於皇帝一人,皇帝英明,則國家安定富強,如朱棣,皇帝無能,則國家黑暗動盪,如天才木匠白痴皇帝天啟。
-
5 # 白龍赤子
想必大家看《甄嬛傳》《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內閣”、“軍機處”這樣的機構,大家對這些機構瞭解的怎麼樣嗎?小面就由我來介紹介紹!
清代的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明代制度的翻版,專家把它稱為“清承明制”。但是清代的內閣與明代的內閣又有著明顯的不同,下面將重點介紹清代的內閣:
內閣。清代的內閣是中央的最高行政機構,實際上,據專家研究,可能在清代還沒有建立之前就形成了。這也是清代少數民族政權的特色,就像大蒙古國時期蒙古貴族族擁有的特權一樣。皇太極天聰二年(1628)設立文館,分配皇帝的親信擔任要職。
後來,也是在皇太極統治時期(天聰十年),文館變為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院”。
順治十五年(1658年),改“三院”為內閣。至此,清代內閣的名稱正式出現。
清代內閣的職責與明朝有相似的一面,又有著不同。不同點在於南方房和軍機處的存在,這兩個機構成為內閣獨攬一面的障礙。所以它的權力要比明代的小。
清代內閣的主要職責有“草擬旨意”,但只是按皇帝說了的辦,所以體現的是皇帝一人的獨攬大權。
軍機處。雍正八年,設立軍機處。軍機處奉旨處理各種事情。軍機處大臣的選擇上主要由皇帝任命,參與決策的人員,都是皇帝的鐵搭檔,他們在軍國大政上有一定的權力。
不過,軍機大臣的地位並不是太高,只是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從六部官員和內閣成員中選出來,共同決定國家大事兒。
軍機處的主要職責就是“恭撰上諭”,就是皇帝的筆桿子,這類官員還是有巨大權力的,但是,仍然得聽從皇帝的話,照皇帝的意思辦事兒。。
所以,清代的內閣和軍機處的主要官員大多是皇帝的“鐵哥們兒”。職責上有一定的權力,但是又收到皇帝的限制,所以體現著皇權的加強。
歷史上除了有“清承明制”的說法,你還知道哪個朝代主要承襲了前一朝的制度呢?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史》
-
6 # 洞察天下World
清朝自雍正七年(1729)創設軍機處開始直到滅亡前夕的宣統三年(1911)才撤銷,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臨時辦事處,一共是一百八十二年。
同時自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開始,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以及廢帝(同光年間實際的掌權者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都是把它作為臨時機構看的,但是它的權力依然很大。
軍機處又稱“總理房”,在隆宗門內。軍機處不是清廷的正式官衙,不發俸祿、沒有任何一個衙門歸它領導。軍機大臣都是皇帝從三省六部中選派,點到誰誰就去軍機處兼職辦事。一般情況下軍機大臣由五到七人組成,底下還有十幾個軍機章京。說白了這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處。它的職權有:
(一)替皇帝草詔;(二)在重要的國家大事上給皇帝提意見;(三)與內務府衙門、步軍統領衙門會審重大刑事案件;(四)科舉考試的閱卷、複核以及京官和地方官的補放任用名單提名;(五)作為欽差大臣巡視地方;(六)兵籍、地圖及戰事參謀處置明朝的內閣始於明惠宗建文四年(1402),在崇禎十七年(1644)滅亡之時才終結使命。明成祖朱棣把文淵閣作為內閣的辦公地點,以首席內閣大學士領導一般的內閣學士,分管三省六部所有長官輔助政事。他們最大的權力就是“票擬”,即在大臣奏摺上貼便條寫明內閣意見。但是隨著內外廷鬥爭的白熱化和太監專權,明內閣自始至終都沒能像軍機處一樣成為真正意義上長久持續的國家機關。
因此都有權,但是軍機處比內閣要大。都是為了皇權服務的工具。
-
7 # 一貳一橙
內閣制度始創於明朝太祖朱元璋時期,當年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後,直接指揮六部百官,殫精竭慮,可事實上偌大的明帝國,就算朱元璋精力多旺盛也很難做到事事完美,於是他就必須弄個“秘書班子”,來協助自己處理政事,內閣制度就是這樣開始的了。
洪武十五年,仿造宋朝制度,朱元璋設立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統稱為殿閣大學士,只負責顧問問詢,不直接參與政事,這就是內閣的雛形。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內閣制度正式定了下來,規定四殿二閣必須選翰林官入閣,然後按照學士、大學士逐步升遷,以多人取代秦漢以來的丞相一人。以明史所記,朱棣之後,內閣的職責有所增長,為“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就是顧問、輔弼、上書、按照皇帝的指示來批答六部的題奏,然後再下發六部執行。由於內閣沒有直接統領六部的原因,其主要權力全部集中於皇帝,加上有諫官勢力和司禮監太監的多重鉗制,所以有利於加強皇權。
到了清朝,依舊設立內閣,仿明中後期,其地位居於百官之首,可由於清朝是滿人當政,所以在清早期,議政王大臣會議才是真正的政務中心,全由滿洲貴族當任,至於內閣,則更像只是用來收買漢人人心的手段而已,其權力完全無法與議政王大臣會議相比。清康熙年間設立南書房,將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各自抽調了一部分政權交於南書房,實際上也是康熙用來集權的一種手段罷了。到了雍正時期,鑑於西北戰事持久,故在隆宗門北邊設立軍機處,專門管理西北軍務,可在西北戰事平定之後,軍機處卻因為直接受命於皇帝而保留了下來,“掌軍國大事,以贊機務”,之後繼續發展之下,就連政務也管了,而內閣、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雖都保留了下來,可權力已經幾乎沒有,南書房甚至只能管理皇家書畫了。
也多虧了清朝皇帝沒一個像明朝中後期皇帝那樣慵懶不理政事,所以軍機處也沒發展成為明朝內閣那樣集較多權力的情況,是真正意義上地君主集權的頂峰。
-
8 # 小說評娛樂
明太祖廢丞相後,設立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這樣決策權就交於皇帝手中。
明成祖在文淵閣設內閣 ,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幫助皇帝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覆意見,最後再由皇帝硃筆批示,皇帝仍掌握最終決策權。
軍機處完全聽命於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這樣就加強了中央集權。是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內閣:職能:擁有票擬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作用:將行政大權總覽於皇帝手中,代替了丞相,而且對皇權無牽制作用軍機處職能:上傳下達,跪收詔書,根據皇帝旨意行事作用:使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了頂峰
職能:內閣成員隨侍皇帝,有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但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軍機處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按皇帝旨意擬文,經過皇帝審批後,傳達各級官員執行。
作用嘛,我先幫你來分析一下,傳統的官僚體制下總有兩對永恆的矛盾:1、地方與中央的矛盾 2、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
由於這兩對矛盾一直存在,而且對皇權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你學習歷史應該知道,歷史上的王朝有被地方勢力推翻的,也有被朝中重臣推翻的。),所以,歷代
統治者都會對地方或者相權採取削弱措施,地方與中央的矛盾真正的解決是在北宋時期,太祖杯酒釋兵權=將地方兵權、財權、行政權全部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央內部的矛盾是在明
朝時候朱元璋廢除宰相得以解決,廢丞相,權分六部直屬皇帝,設內閣作為皇帝的內侍顧問機構,大大加強了君主專制。
好了,現在來作答:1、內閣成員無決策權,一切取決於皇帝旨意,由皇帝獨裁,大大加強了君主專制。2、軍機處的建立將全國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3、同時,在明清封建專制制度空前強化的同時漸趨衰落。
1.內閣下設內閣大學士等職位,老大職位為首輔,其職能主要在於為皇帝政事提出建議,但僅僅限於建議,決定權獨攬於皇帝,這就是自明朝起廢丞相,立內閣六部帶來的對皇權的加強
2,軍機處於內閣類似,軍機大臣只負責跪受筆錄,軍國大事決定權還獨攬於皇帝,從而漸漸疏遠了議政王大臣會議(至乾隆撤銷),使專制主義中Y集Q達到巔峰(注:見你問題這樣提,似乎你是學生吧,提醒你一句在選擇題中,軍機處在清有一段時間反而對皇權造成了衝擊,做題時注意材料表述)
①漢武帝重用寵信的近臣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國政,使決策國家政務的實權逐漸由相府向宮廷轉移,從而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②隋唐創立三省六部制,唐時三省長官相互制衡,集體行使相權.這樣,就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
④元朝設中書省總攬政務,其長官中書令實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實際政務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後期相權大增,有時甚至威脅皇權.
綜上所述,從漢至元,宰相權利一步步在削弱,從而使得皇權不斷加強。
分析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看看二者對皇權的加強有何作用_ …… 內閣和軍機處的設定都是為了加強皇權. 內閣主要是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供皇上參考 軍機處主要是“跪受筆錄”將皇上的意志傳達給中央及地方 所以,決策權全在皇上那.
【求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四課本課測評答案分析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看看二者對加強皇權有何作用】 …… 軍機處沒有專官,軍機大臣丶軍機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職,皇帝可以隨時令其離開軍機處,回本衙門.軍機大臣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軍機大臣之任命,並無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軍機大臣的職務也沒有制度上...
分析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看看二者對皇權的加強有何作業? …… 內閣權利較大,可以直接簽發閣單行使行政權利,而軍機處權利很小,基本上就是聽皇上下達命令然後執行.內閣對皇權有很大削弱,而軍機處加強了皇權
歷史分析內閣于軍機處的職能,看看二者對皇權加強有何作用?_ …… 軍機處成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廢止了,內閣變成只是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一切機密大政均歸於軍機處辦理.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二端,真正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得到空前強化,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打到頂峰
分析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二者對皇權的作用_ …… 內閣是專為皇帝出決國家大計的,而軍機處是專為皇帝決定軍國大計的,兩者是一文一武,但都為皇帝服務.
分析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看看而這對皇權的加強有何作用?_ …… 明祖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制度,但後來政務太多,實在管理不來,所以設立殿閣大學士,以資顧問,但大學士沒有決策權,後來明成祖朱棣在文淵閣設立內閣,內閣大臣可以幫助皇帝處理一些奏章,但只是為皇帝提出意見而已,最後決策權依然掌握在皇帝手裡 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其實是為了架空議政王大臣的權利,讓皇帝可以總攬軍,政大全,這使封建中央集權達到頂峰
分析內閣和軍機
-
9 # 漂洋過海來看你L
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是幫助皇帝處理政務,上傳下達。只有建議的權利,沒有決定權。他們是皇權的工具,為專制皇權服務。內閣只有議政權,行政權在六部,所以內閣是依附於專制皇權的。而軍機處的設立則是皇權達到頂峰的產物,軍機處原本是康熙皇帝為了西北軍事所設立的一個機構。後來成為了皇權至上的產物,軍機處官員跪受筆錄,上傳下達.供皇帝顧問和諮詢,同時草擬各種諭旨,以及計劃軍事等等。他們的職能是輔助皇帝政務,加強皇權。
-
10 # 史一下沒事兒
“皇權乃是天下一切臣民的絕對主宰”,這句話雖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開始,就著重強調皇權至上,但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有實現絕對的“至高無上”,皇權總會受到相權的制約。
這一情況直到明朝才被徹底改變,千百年來的皇權與相權之爭落下帷幕,皇權徹底凌駕於相權之上。
明朝內閣從朱元璋殺胡惟庸、廢除宰相制度開始,所有權力都集中到皇帝手裡。但是皇帝精力有限,處理不過來那麼多的政務,所以內閣就應運而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內閣並沒有決策權,它只是具有議政權,出了什麼事情,內閣閣老們商議,拿出方案,是否採納建議由皇帝決定,最終的決策權仍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內閣的權力是仰仗皇權的。舉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明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嚴嵩,專擅朝政,黨同伐異,在朝事中擁有很大的權力。但這些權力完全來自嘉靖帝的寵信,嚴嵩依憑嘉靖帝的喜好,巧妙地利用了皇權,往往使嘉靖帝遵循他的意向做出決定。
嚴嵩的倒臺也完全是因為受到嘉靖帝的厭惡,認為嚴嵩欺騙自己、利用自己行方便之事,皇權威嚴受到挑釁,從而被革去官職;
明萬曆時期的張居正,是個例外。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期間,將自己視為宰相,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鐵血宰相”用強硬手段推動“萬曆新政”,朝堂上下煥然一新,輔佐神宗成就“萬曆中興”,只是不可避免的會經常制約皇權。
正因為張居正大膽挑戰皇權,被萬曆皇帝記恨在心,死後才開始討伐。
明崇禎時期,崇禎帝在位17年間任用了50多位宰輔,沒有幾個得以善終的,更是能說明問題。
總的趨勢是皇權逐漸加強。
清朝軍機處如果說明朝時期的內閣還尚有一絲權力可以爭取的話,那麼清朝連這一絲權力都喪失了。雍正時期軍機處的出現標誌著皇權專制達到頂峰。
“皇權乃是天下一切臣民的絕對主宰”這個場景,確確切切的存在。
軍機處追根究底也是一個秘書機構,而且要“跪受筆錄”,向下傳達皇帝旨意,沒有權力可言。
宰相在宋朝以前可以坐著上朝聽政,累了有茶水備著;宋朝時宰相座位被撤,只能站著;明朝廢除宰相之職,類似宰相的內閣閣老也須得站著,偶爾有首輔比如嚴嵩,深受嘉靖帝寵信時,也因為太過老邁,皇帝憐憫,特加恩賜,這就是天大的恩典了。到了雍正時期,軍機處大臣只能跪著回話,跪著做筆錄。單從“跪受筆錄”這一點來看,就可以得知皇權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
總得來說,無論是內閣,還是軍機處,都是皇權不斷加強的產物。
-
11 # 歷史殿下
清朝內閣制度是清朝時期實行的內閣制度。清朝入關之前,後金(清)中央機關無內閣。清軍入關之後,清王朝建立起全國政權,沿襲明朝內閣制度始設內閣。然而,內閣在清初成為定製,卻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歷時共二十七年(順治元年至康熙九年),才最後確定下來,這是一個充滿權力之爭而又複雜的反覆過程。
清朝內閣的主要官員定為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從一品;學士滿六人,漢四人,均為從二品。內閣大學士自定為正一品後,遂成為有清一代最高的官員,猶如歷代的宰相,地位極為尊崇。每一大學士均有殿閣頭銜,如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被尊稱為“中堂”。
清朝也承襲明朝的票擬製度,但是內閣的權力愈來愈低。特別是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以後,內閣變成只是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一切機密大政均歸於軍機處辦理。
軍機處是清朝官署名,也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雍正帝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定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均為兼職。乾隆帝時期復設軍機處,從此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一直到清末。
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完全置於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於皇帝的私人秘書處。同時,軍機處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的地位。
另外,軍機處在辦公場所和官員設定上沒有正式的規定,也無品級和俸祿。需要強調,軍機處雖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但歸根結底聽命於皇帝,成為封建皇權的統治工具。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責任內閣成立後軍機處被撤銷。
透過對二者的對比,不難發現,內閣制度在軍機處成立前權利是比較大的,甚至可以影響到皇權,但是自從軍機處成立後內閣的作用就比較小了,軍機處由皇帝親自指揮,軍機大臣也由皇帝親自認命並且只對皇帝負責,這就大大加強了皇帝的權利,同時,軍機處的成立也標誌著中國古代皇權達到了最高峰!
-
12 # 元夕子上
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都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的產物,內閣是明太祖朱元璋廢中書省和丞相之後為明成祖朱棣所創,軍機處是清朝入關之後在沿用明朝內閣與大學士行政制度的基礎之上,為進一步集中權力於雍正七年設立。為了更好地回答題主所提問題,下面我將就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執行機制及主要職能作進一步分析。
明朝內閣的執行機制及主要職能明太祖朱元璋因胡惟庸案廢除丞相制度,在加強了皇權的同時,卻也大大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據統計,朱元璋每日要處理各地公文200餘件,事無鉅細,親自批閱,這無疑對皇帝的精力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明成祖朱棣上臺之後,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使他無法真正意義上對國家政事全權總攬,於是便從大學士中挑選解縉、胡廣、楊榮等人入文淵閣,成立了“秘書機構”,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內閣制度就此確立。到明宣宗、仁宗時期,內閣的的執行機制更為完善,形成完整“票擬”制度,即全國所有奏章公文統一由通政司彙總交由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轉交內閣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帝批准,終由六部校對下發。內閣大臣的意見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之上,是為“票擬”,皇帝用紅字做出批示,是為“批紅”。但實際上大多數“批紅”則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筆。
到明朝中後期,內閣的權利逐漸上升,在某些時期可相當於真正的宰相,代理皇權,壓制六部。內閣權利的上升來自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國主年少,需重臣輔政,如明英宗少時“三楊”輔政,萬曆年間張居正輔政;二是皇帝昏聵,或懶政,不願主理朝政,如權臣嚴嵩。但內閣的權利始終依賴於皇權,與政局發展有密切關係。
清朝軍機處的執行機制及主要職能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借與準噶爾部作戰之機成立軍機處,協助處理軍務,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在雍正一朝,軍機大臣被召見,主要由皇帝指示各項事件當如何處理,並聽取他們意見做出裁決,上諭的發出也直接越過內閣由軍機處直接發至相關官員。從乾隆一朝開始,軍機處權利進一步擴大,執行機制更趨完善,軍國大計,罔不總攬,成為真正的國家中樞權力機關。各地官員重大事務均透過軍機處奏呈皇帝,皇帝諭旨又經軍機處送達各地。軍機大臣所負職責除重要奏摺文書處理之外,還參與大政要事議奏、重大案件審定、文武官員任免補放推薦之權、主理科舉、行軍之山川道里考察、兵馬錢糧籌措等,一切軍政大務無不經過軍機處,其職責遠超內閣之上。但軍機處只有參與決策、提出建議之權,並無決策及對外發布命令之責,真正權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軍機處的設立是在內閣制度之上的進一步集中皇權明朝內閣的設立最初和軍機處一樣,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機構,但後期由於皇帝的行政能力不足,而逐漸成為行政中樞,擁有一定的決策權,某種程度上擔當宰相之權,行使國家權力,如首輔張居正;而軍機處雖在權力上屬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形式上始終是臨時機構,決策權始終在皇帝手中,徹底屬於皇帝的私人班底,服務於皇帝,使得皇權大為加強。軍機處設立之後,內閣名存實亡,並無實權,成為了例行公事的辦事機關,權力大大削弱。
-
13 # 近似而已
內閣和軍機處是相權和皇權集中行使力量的秘書機構。
明朝內閣原是將宰相權利分散,明末首輔如嚴嵩,張居正聯合宦官重攬朝局,使架空皇權成為可能。
清朝軍機處雖稱為“相”卻職位偏低,且多借調,完全依附皇權行使權利,使皇權得以強化。
-
14 # 晴波泡泡
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之後,設定內閣大學士(官員正式的稱呼是武英殿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在奏章上給出處分意見供皇帝參考,這個叫票擬。明代的大學士可以被認為是類似於參事諮詢的職位,要求非常高,必須是翰林院出來的,有豐富的從政經驗。大學士的品級其實並不高,正五品,一般會加三公三孤虛銜,提高品級。到了明代中後期,嚴嵩、張居正這些深受皇帝信任的內閣首輔大學士影響力非常大,也有稱呼“閣相”的,但只是尊稱,內閣還是沒有行政權的。清代繼承了這一體制,但是把大學士的品級提高到正一品。從雍正年間開始,從內閣官員中又選拔出精幹的一些人組成軍機處,主要是為了應對西北戰事,放在了隆宗門外,隨時可以覲見皇帝,之後成為常例。軍機處更像一個秘書處,每天跟皇帝進行晨會,皇帝口述處置意見,會後軍機大臣形成書面文字供皇帝再審無誤後廷發到各部督撫那裡去執行,效率非常之高。無論是內閣還是軍機處,都不是一個行政機關,跟政府各部門不是上下級的關係,它只是供諮詢或者說是協助辦公的機構,所以不會妨害皇權。
-
15 # 五根雞毛
前言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不管它的朝代如何更迭,每一位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實行專制,追求獨攬大權與一身,這一點站在他們的統治者的角度來講的話無可厚非,畢竟歷史上地方擁兵自重權力過大而造反的事情不在少數,所以對於封建社會的統治者來說地方權力過大臣子的權力過大都會對自己的統治地位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構成威脅,那麼如此一來也就催生出了很多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權的一系列的措施,今天我們就來結合題目中的內閣和軍機處這兩個職能機關來具體的討論一下它們各自對於皇權有哪些影響,看看是否對你有一定幫助。
內閣為何會產生過去我們講說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看影視劇的時候也有很多角色是丞相獨攬大權有時候連皇上都禮讓三分,作為一個臣子來講的話基本升到丞相可以說就是到了頂了,也就是屬於“二把手”,再往上那叫造反了,你想三國時期的曹丞相那基本就是實權掌握者啊,所謂的皇位也就是個擺設,“挾天子以令諸侯”嘛,也許是看著“前輩”們有很多在丞相這方面吃過虧,以至於到了明朝建立的時候,明太祖乾脆就廢除了丞相制度,“唉,你不是權力大嗎?我廢除這個職位不就行了?”,但是當時的一系列職位也是經過統一權衡建立的,丞相官大是大,但是它也是有他的平衡作用的,這一廢除不要緊,統治者的權力是加強了,但是中央中樞行政體制卻失衡了,因此明太祖時期設立閣殿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明成祖的時候設立了內閣,內閣制度就應運而生了,內閣的大學士們可以參與中樞決策,除此之外內閣還有票擬等輔政職責,可以說內閣就是為了在廢除丞相制度以後鞏固統治和完善封建官僚體系而設立的。
內閣與皇權首先在職能上判斷的話,內閣它是可以參與決策但是他並不能最終決定,決定權還是掌握在統治者的手中,它自始至終都不是法定的一箇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者說是決策機構,它是一個為統治者提供顧問的侍從機構,所以內閣並不能制約皇權,它是一個統治者為了加強君主專制而滋生出來的一個產物。
軍機處為何會產生咱們上邊提到的內閣是明朝時期產生的,下邊我們要講的這個軍機處就是清朝時候的事情了,咱們在歷史課本上也都學習過,軍機處的設立是清代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它標誌著清代中央集權發展到了頂點。
之所以要建立這麼一個軍機處那是因為在雍正七年的時候,因為西北用兵,往返的軍報也比較頻繁,內閣距離內庭太遠,統治者處不太方便處理,所以就在內庭設立了軍機處。後來統治者發發現這個軍機處十分方便發揮君主專制獨裁便就一直延續了下來,不僅延續了下來它的職權也逐步加大,這也相當於間接的加強了皇權。
軍機處與皇權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們都是隻是“跪受筆錄”的,也就是說在統治者面前的軍機大臣們都是跪著用筆記錄統治者的旨意然後傳達給中央各部執行,換句話說也就是和“傳話筒”無異,軍機處的權力越來越大同時也就是意味著皇權也來越大。
總結無論是內閣還是說軍機處都是沒有什麼實際的決策權的,它們的職能決定了它們就是統治者為了加強君主專制而創造出來的,內閣是沒有什麼實際的決策權力,真正的決策權掌握在統治者手中,而軍機處更是負責記錄傳達統治者的旨意,不知道透過我的回答是否對你理解內閣和軍機處是怎樣加強皇權有一定幫助,如果各位朋友有什麼其他的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進行補充,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
16 # 棍哥觀史
內閣和軍機處是加強皇權的兩種嘗試,但並不是首創,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創立了內朝制度,以尚書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常在宮內與皇帝商議軍國大事。這與丞相為首的中央行政機構相區別,丞相的行政班子稱為外朝。放眼封建君主專制社會,加強皇權的手段就是加強內朝的權力,削弱外朝的智慧,最終導致秘書機構的地位高於行政機構,而權力集中於皇帝。
明朝的內閣制度就是這種嘗試,首次廢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管行政中樞,內閣只是皇帝的諮詢機構,但因明朝後繼皇帝的不作為,內閣逐漸變成中樞機構。清朝的軍機處則很好的秉承了秘書的絕色,真正做到了集權於皇帝。
明朝內閣制度的演化明清兩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走向頂峰的階段,明太祖藉著胡惟庸案的機會廢除丞相制度,或者說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為了廢相而自導自演的“前戲”。
在此之後,中書省領導六部的行政格局已經打破,故而六部直接受皇帝領導,對皇帝負責,皇帝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於是就設立內閣為行政顧問,所以打根兒上,內閣就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這就意味著皇帝一人身兼兩職,皇帝丞相合二為一,這就加大了皇權,但同時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朱元璋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他對皇位的來之不易深有體會,所以在朱元璋時期,設立內閣只是為了提供意見,作為處理政務的參考。所以朱元璋時期也並沒有內閣之稱,只是參照宋朝設定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以大學士作為諮詢物件,這就是內閣的雛形。
到了明成祖時期,由於北伐的軍務繁忙,簡單的諮詢並不能幫助皇帝分擔壓力,所以就正式成立內閣,參與輔政,內閣只擁有議政權,六部擁有行政權,決策者當然還只能是皇帝。
(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宣宗時期,三楊輔政幫助這位年輕的皇帝梳理了治國理政的章程,從而也將閣臣的地位空前提高,內閣開始掌握“票擬”權。就是指內閣對奏章進行意見的草擬,草擬完之後,再由皇帝硃批,形成政令。這就意味著國家的大政方針開始出於內閣的意見。因為三楊同時兼任著部院尚書職位,所以也開啟了閣臣掌管實權的模板。
到了景泰年間,王文以最高監察機構長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書的身份入閣,再次提升內閣的權力。到此時,內閣就不算一個諮詢機構了,而是一個文官集團代表機構,他們透過票擬權主導國家政策,重新構成了對皇權的威脅。
在複雜的官僚體系下,閣臣形成的利益集團背後擁有大批言官,他們是閣臣向皇帝施壓的尖兵利器,皇帝在行政上的妥協,往往只能透過另一種權力制約——司禮監!所以明朝中後期的內閣成了外朝,司禮監成了“內朝”。
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代行“批紅”權,成為皇帝制約內閣的主要方式。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倘若是嘉靖皇帝這樣的權術高手,那麼這種方式確實有用,但倘若皇帝不夠精明,也就會出現宦官禍害朝政的局面。萬曆皇帝即位之初,票擬權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導,批紅則全由大伴馮保代替,皇權受到嚴重威脅。
(駕馭有術的嘉靖帝)
“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於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於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所以明朝的內閣制度總體上是失敗的,它由一個秘書機構演變成權力中樞,這就失去了內閣的意義。皇帝為了制約內閣權重的問題,以司禮監宦官作為“秘書”,從而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宦官專政的導火索。這些權力制約中,內閣與六部、司禮監形成矛盾體,首輔與次輔也形成矛盾體,這是黨爭形成的重要原因,黨爭又成為行政效率低下的致命毒藥。所以明末內外形勢窘迫的情況下,尚有言官的相互抨擊,這都是權力集團扔出的利劍,抨擊政敵的同時,也插入了大明王朝的心臟。
清朝的軍機處的產生與職能清朝在努爾哈赤時代形成了極具滿族特色的“八王議政”制度,隨之演化成“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這是軍事民主決議的形式。它對滿清迅速強大併入主中原的意義重大,然而在奴隸主向封建王朝的跨度中,滿清統治者對明朝舊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步改制中樞,將皇權推向了無以復加的頂峰。
(議政王大臣會議形式)
清朝的封建化以及君主集權是在皇太極時期開始,但仍然未改變議政王會議的形式。到順治親政後,由於長期受到漢文化影響,故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旨在將一個軍事合議政府改變為有序的文治政府。但順治帝只進行了三年的改革就神秘去世,除了以內三院為基礎建立內閣以外,只留下“日講起居官”的陪讀秘書模板,這種模板對後世帝王的改革提供了經驗。
(四大臣)
順治帝為年僅8歲的玄燁留下了輔政體系,即非宗室親貴的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位議政大臣成了他的輔政團隊。這四位輔政大臣廢除了內閣,將順治帝的漢化機制一一拋棄。當鰲拜獨大之後,輔政體系的平衡徹底被打破,他將“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內閣之權攬於一身,再次對皇權形成威脅。
康熙八年(1669),在滿臣索額圖、漢臣黃錫袞、王弘祚等人的支援下,清除了以鰲拜為首的政治集團。年僅15歲的康熙自此開啟了父親沒能完成的漢化改革,第一步便是重啟內閣,並將內閣制度細化完善,使其成為正式的國家行政體系中樞。
(鰲拜經典影視形象)
與明朝一樣,康熙賦予內閣票擬權,但削弱了首輔的地位,內閣大學士輕其權而重其名。然後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策權,內閣在這個時期就成為辦實事兒的行政機構,所以也就被“排擠”成外朝。
“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並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於翰林內選擇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究文義。”——《康熙起居注》與此同時,康熙參照順治帝的日講起居官,從漢族文人中挑選伴讀,旨在汲取治國良策。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禁城之內設陪讀書房,這就是著名的南書房。
(南書房)
起初,南書房供職人員不得參與外朝政務,只是偶爾受皇帝特旨承擔草擬職能,可隨著三藩之亂的發展,康熙帝政務愈加繁忙,遇有急奏時召集“議政王大臣”多有不便,於是經常於南書房內以陪讀文臣作以參謀機要,將內閣外朝政務分撥至“內廷”處理,進而使南書房的職能逐漸轉變,愈加接近核心權力圈。
故而到了康熙中後期,形成了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者皆涉機要的局面,即“大事關大臣;群事關內閣;撰擬諭旨則關南書房”。長此以往,南書房因近水樓臺之便,成了皇帝的機要參謀機構。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為籌備對準噶爾部的戰事,於戶部之下設立軍需籌備專項機構——軍需房。這也是參照了南書房的模式,以信任的親王、大臣做軍事行動的參謀。隨著戰事的發展,雍正帝將軍需房遷至禁宮門外,以便提升軍務處理的效率,由此也更名為“辦理軍機事務處”。
軍機大臣都是兼職的形式,雍正帝隨時召見軍機大臣詢問戰況、聽取意見、作出裁決、軍機大臣根據旨意草擬文書,不經內閣,直接發給有關官員執行。這在提高戰時軍務處理效率的同時,也削弱了內閣的權力,而軍機處只是上傳下達,皇權得到了空前強化。
(軍機處)
雖然軍機處是為籌備戰事設立,但他對雍正帝的啟發就是君主集權的重要性,所以雍正帝在之後不斷分解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
密摺制度就是最好的方式,大臣繞過禮部通呈司,直接向皇帝上報機要的摺子。這曾經是康熙帝監視江南反清復明活動的工具,曹雪芹的祖輩在江陵織造乾的就是這種監視工作。雍正皇帝為了加強皇權,將這種制度擴大化,規定凡五品官員皆賜密奏之權。
我國第一檔案館現存康熙朝密摺3119件,雍正朝的則達到4萬餘件,這無疑是增加了雍正皇帝的負擔,所以軍機處就順理成章的成為雍正帝的閱折機構,這與內閣的票擬權如出一轍。
到了乾隆時期,軍機處職能逐步增加,首先就是編制上:軍機大臣額定擴充至六人,軍機章京擴充至十六人,滿漢各半,凡有重要策令下發,由軍機處直接辦理的為“庭寄”;由軍機大臣轉交內閣辦理的則稱“明降諭旨”。軍機處在乾隆朝形成了中樞地位,將內閣推向了日常行政機構的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議政王大臣會議則徹底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乾隆五十八年(1793),裁撤了議政大臣的職務,決策權完全收歸皇帝。
和珅出任領班軍機大臣,憑著乾隆帝的信任,和珅要求“凡有奏摺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漸而參與決策,將軍機處的權力擴大。此時已經不是秘書機構了,正如明朝的內閣,他已經形成了與皇權的威脅。
嘉慶帝完全掌控政權後,及時糾正了這個局面,透過重其職能,輕其權力的方式,削弱軍機處的權力,但並未改變其中樞的地位。嘉慶帝時軍機大臣“承命辦事”,這才算是皇帝的秘書兼跑腿,它雖具中樞職能,卻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因此無法形成與皇權的抗衡。
從嘉慶帝到咸豐帝期間,軍機大臣的品階始終無定製,任免權完全由皇帝掌握,道光時還規定,各處發往軍機處的奏摺必須先經皇帝之手後,軍機大臣才能閱覽。
(總理衙門)
咸豐十一年(1861),隨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成立,軍機處便失去決策權。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後,開啟了以親王擔任首席軍機大臣的慣例,這雖然提高了軍機處的規格,但在慈禧掌權的期間,無論是重新設立的議政王,還是親王掌管的軍機處,都只是一個參謀機構,並無實際權力。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失利,慈禧將軍機大臣全體罷黜,以醇親王奕譞、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充入軍機,史稱“甲申易樞”。這標誌著軍機處淪為慈禧的權力工具,並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立憲派以責任內閣取代了舊內閣和軍機處,從此再無皇帝的秘書機構。(預備立憲)
綜上,無論是明朝的內閣,還是清朝的軍機處,從根本上都不屬於行政中樞,但在發展中都添加了行政中樞的色彩。明朝的內閣在前期有助於君主專制的加強,但到中後期發展至皇權的對立面。清朝的軍機處則較為完整的承擔了秘書角色,只是在乾隆帝時期出現了插曲,在權臣和珅的影響下,觸控到了皇權的尾巴。所以軍機處能夠代表君主專制發展至鼎峰,而內閣算是為這個鼎峰做了鋪墊,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明史》、《清史稿》、《康熙起居注》、《永憲錄》
-
17 # 馬兒說歷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隸屬於皇帝 ,因此皇帝的權利達到高度集中,但是問題又來了,離開了丞相的輔助,皇帝每天日理萬機,公務非常繁忙,事無鉅細全部都得靠他來處理,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當皇帝的樂趣根本就體現不出來,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也能夠勉強應付。
但是她的後代就不像他一樣了,為了給自己減輕負擔和壓力,朱元璋的兒子朱棣明成祖,不敢違背先皇遺召重立丞相,但是他設立了內閣,內閣首輔權利也慢慢的在增加,成為輔助皇帝的助手,由皇帝任命,完全聽命於皇帝,做著曾經丞相做的事情,但是卻無實際權力,與位高權重的丞相無法相提並論,丞相的職權來自於國家制度,皇帝外出之時,丞相可以統領百官,但是內閣卻不能,只是相當於一個秘書機構。並無決策權,對皇帝決策的影響非常小,這個機構是皇帝加強皇權的產物。
軍機處是在清朝時期的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一個內侍機構,使得皇帝的權利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境界,軍機大臣每天起到上傳下達,依葫蘆畫瓢的作用,從軍機處的簡陋的環境,就可以看得出來它的地位也相當的低,但是作用卻是相當的重要,地處內庭,離皇帝非常近,目的就是為了更好讓皇帝隨叫隨到,方便皇帝使喚,同樣也是做著之前丞相所做的一切事情,但是地位卻是截然不同,亨受不了丞相的待遇,他們的權利也是隻來源於皇帝,皇帝可以隨時更換他們。
-
18 # 學益精舍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任命胡惟庸、李善長等人為丞相,後來認為宰相權利太大,對皇權構成威脅,透過胡惟庸案廢除了丞相制度,起初設立御史臺、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由湯和擔任,主要負責工作由劉基擔任,御史臺制約中書省權力,由於中書省權力太大,朱元璋趁著李善長生病,扶持胡惟庸為中書省丞相,不久也對中書省進行調整,分散中書省和行中書省的權力。為了保證下情上達,設定通政司,直接傳遞下層資訊,後來中書省權力再次膨脹,劉基生病期間,胡惟庸被派遣帶著御醫看望劉基,趁機用慢性毒藥毒死劉基,公元1380年胡惟庸因謀反罪被處死,朱元璋順勢廢除宰相制度,皇帝專權達到巔峰,所有事情皇帝親力親為,執政難度增大,朱元璋設定四輔官,全是沒有政治經驗的老儒擔任,兩年後沒有發揮作用,四輔官被廢除。為了繼續選拔人才,朱元璋重新開啟科舉制度,從全國選取人才,設定殿閣大學士,從翰林院選取殿閣大學士,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但是這為後來的內閣制度行成奠定了基礎。
朱棣登基後,把權力抓在自己手裡,開啟了內閣制度,解縉等人第一批進入內閣,很受朱棣重用,內閣學士的職責是和皇帝商議、起草文書。隨著皇帝深居簡出,內閣大臣逐漸不能和皇帝面對面交談,透過筆談和皇帝交流,為皇帝票擬成為內閣大臣的重要工作,有了票擬製度,內閣大臣就有了批閱奏章的權力,顧問職責削弱,皇帝透過參考票擬決策,行成絲綸簿。
朱瞻基去世後,明英宗9歲繼位,內閣大臣上書太后垂簾聽政,太后遵從祖宗遺訓“後宮不得干政”,讓內閣輔政,就這樣內閣學士成了朝政的主宰者,票擬也成了內閣的專職,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內閣處理,就派遣太監去諮議,得到答覆後再決定怎麼裁決。內閣的職業還有修史,皇室教育、主持典禮等。票擬成為制度後,皇帝也得重視,內閣逐漸填補了宰相之後的權力空間,大學士被稱為相,但是又和宰相權力不同,只有輔佐職能,沒有決策權力。就這樣在內閣有了票擬權力的同時,宦官機構司禮監獲得了批紅的權力,根據皇帝的意見,代替皇帝批紅,如此以來票擬的決定權取決於宦官的批紅,宰相的權力轉向宦官,因此後來內閣和宦官勾結,權力壯大,使得整個政權除了控制就是制約,中央到地方普遍存在因循守舊,萎靡拖沓,貪婪腐敗盛行,內閣逐漸失去政治意義。
內閣辦事處——文淵閣
公元1620年努爾哈赤經過設立太子失敗後,推出了一項重大舉措,從兒子、侄子中挑出八位,在每五天的集會上,談論決策、獎懲官員,甚至可以罷免皇帝,後世稱為八王政策,促進了後金的發展,但是也為後來的皇帝帶來了煩惱。皇太極繼位後,其他貝勒擁有同樣的權利,於是皇太極透過設立八大臣,剝奪了其他貝勒的權力,然後每旗另選出三位議政大臣,共同處理國政,這種新形式定名為議政王大臣會議。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皇太極仿照明朝制度建立了內三院和六部,起草詔書、釋出詔令和處理日常事務。隨後皇太極突然去世,睿親王多爾袞把6歲的福臨擁立為帝,清朝第一次出現了少主重臣的局面,透過議政王大臣會議,為清朝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多爾袞親力親為,指揮清軍入關,平定農民起義,而多爾袞的突然去世,十四歲的福臨罷免了多爾袞任命的大臣,順治帝下令在內三院的基礎上建立內閣,可惜三年後駕崩,八歲的康熙皇帝繼位,順治留下遺詔任命四位輔政大臣。
康熙皇帝沒有能力處理國事,四位輔政大臣廢除內閣制度和漢化改革,鰲拜大權獨攬。到了康熙八年貶出鰲拜後,重新開始改革,重啟內閣,細化內閣制度,透過奏章由內閣審閱票擬,再由皇帝進行決策,鑑於明朝內閣成員專權,康熙皇帝授予大學士的權力十分有限。康熙皇帝從翰林院選取漢族大臣,組成了新的辦事機構——南書房。南書房本來是康熙讀書的地方,入選官員每天陪伴皇帝讀書,不得干預朝政,沒有權力,後來可以起草詔書。
雍正四年,為了解決西北準葛爾部落叛亂,雍正開始謀劃征剿西北戰略,為了保密和親兄弟、張廷玉、戶部尚書秘密商議後,開始向西北調集兵馬糧餉,因為事情機密,辦理了幾年,老百姓和大臣根本不知道國家要打仗,直到雍正七年發兵需要動用民力,秘密籌辦軍事才浮出水面,雍正宣佈在戶部成立臨時承辦軍務的辦事機構——軍需房,前線吃緊軍需房辦公地點搬到現在的位置,機構名稱改為辦理軍機事務處,簡稱軍機處。
軍機處辦事處
官府傳遞情報和文書,透過驛站,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分為300裡、400裡、500裡、六百里加急等,甚至換馬不換人,直接由軍機大臣傳給皇帝,而皇帝的政令也由軍機大臣傳達給內閣辦理,軍機處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央樞紐,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五十八年取消了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成為了國家不可或缺的機構,軍機大臣地位顯赫,但是卻失去了自身的權力,透過選拔進入權力中心的精英,只能作為秘書或者智囊團協助皇帝。
到了嘉慶皇帝,為了防止軍機大臣專權,嘉慶皇帝對軍機處進行整改,不準內外官員把奏事通知軍機處,嚴禁朝臣巴結軍機大臣,親王不得入職軍機處,軍機大臣不能身兼數職,為了防止軍機處洩密,派遣監察御史去監督軍機處。
經過一系列改革,軍機處大為改觀,軍機處名正言順的成為國家權力機構,道光年間進一步完善軍機處,軍機大臣的權力再次被限制,一個高度集權的制度逐漸完善,再也沒有職位能夠威脅皇權。
-
19 # 博弈娛樂新媒體
內閣是在永樂時期建立的!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廢丞相,罷中書省,設“四輔官”,不久又罷。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太子,品秩皆為正五品。
明成祖即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
仁宗時,任用楊士奇、楊榮為華蓋殿、謹身殿大學士,權力加重。
明世宗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
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
清代沿置,天聰年間,設內三院;順治年間改稱內閣。以大學士分兼殿、閣之銜。
乾隆年間,規定三殿、三閣大學士之制。
內閣作用:將行政等大權總覽於皇帝手中,代替了丞相,對皇權雖無牽制,但還尚存制約!
軍機處是清朝自雍正開始設定的中樞決策機構!
軍機處,清代 官署名,亦稱“軍機房”或“總理處”;是清朝中後期的中樞權力機關。
軍機處成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廢止了,內閣變成只是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一切機密大政均歸於軍機處辦理。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二端,真正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
實權遠遠超過內閣,它的設定徹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殘餘和影響;軍機處無下屬機構,所以權力雖大,但並不同於宰相,仍同皇帝的秘書班子。
軍機處作用:皇帝一言獨斷,皇權達到巔峰,其設立也標誌著我國古代中央集權到達頂峰!
-
20 # 飛哥說史
內閣制度始於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13年罷除中書省,廢宰相,使得六部直接聽命於皇帝后,因為國家的政務過於龐大繁雜,皇帝本人根本沒辦法獨立處理。所以同年9月,設立了四輔官制度,後來由於確實不能夠滿足需求,又在洪武15年,明太祖仿照宋代的制度,設立了殿閣大學士制度,作用是僅充顧問爾,與六科給事中一樣,都是皇帝的秘書機構。
內閣的名義出現,是源自明成祖時期,特簡解縉等人入直文淵閣,參與機務。當時的文淵閣在宮廷之內,這些入直的翰林官午餐都在宮廷內食用。且文淵閣不單獨是內閣人員的辦公場所,還是修撰實錄和皇家圖書館所在地。一直到了宣宗皇帝時,內閣才開始有了下屬機構,詔敕房、制敕房。
這兩個階段的內閣閣臣,位卑秩低,尤其是洪武時期,閣臣始終沒有提高品秩。
由於題主的問題是內閣與軍機處的不同之處,所以明代的內閣制度不再過多的贅述,因為展開來說,篇幅很大。因為說清代的軍機處,是脫離不了那個制度的,所以先來說下明清內閣制度的不同之處:
早在洪武14年,就有相關記載能夠看到翰林院官兼司平駁的記載。第二年設定殿閣大學士以後,入直參預機務的,大多是翰林院出身。
清朝在天聰年間設立了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合稱內三院。順治15年,才改內三院為內閣。但是順治18年又恢復成了內三院。直到康熙9年,才再改為內閣,從此以後成為定製。
這條的區別是清代內閣沿襲明代制度,由內三院發展而成;
2.組織形式不同
明代的內閣閣臣沒有定定員,我簡單做個表,大家看下:
根據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製作
透過上表我們能夠看到明代的內閣閣臣人數沒有明確的定數,一直到了英宗以後,出現掌文淵閣事,漸漸的才有了首輔和次輔(群輔)的區分。
清代的內閣大學時員額,根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初年也沒有定數。康熙年間,滿漢大學士都是4人,乾隆30年後,才規定滿漢大學士各2員,協辦大學士或1或2員,假如沒有空缺也不可以增補。至於首輔、次輔清楚也沒有嚴格的限定。至於內閣官員有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侍讀、中書舍人、典籍,其下又分為12個小機構,總共官員超過100人,規模遠比明代龐大;
3.權力大小不同
明代的內閣創立之初,僅僅是侍奉左右,充備顧問,與政務相關的也就是幫皇帝看看奏章,兼司平駁而已。到了仁宗時期,給閣臣加銜提高身份,宣宗時期又增加了票擬,這時候的閣臣才開始真正的參與到政治活動中來。
清朝剛好相反,清代的內閣制度形成於康熙時期,這個時候就有翰林院分割槽內閣一部分權利,因此翰林院的職務也稱為“掌制詔以備顧問”,到了雍正時期,因為西北的軍事行為而另外設立了軍機處,大有取代內閣的趨勢。
4.地位不相同
明代的殿閣大學士一般品秩是正五品,地位在尚書侍郎之下。起初閣臣都是皇帝特簡,後來發展到由大臣會推,請旨簡用。萬曆皇帝時,一度出現由首輔決定,崇禎還用過枚卜的方式。
清代初期,殿閣大學士的品秩是仿照明代的,康熙年間改為正二品,雍正時期升為正一品,而內閣閣臣的選用,都是透過皇帝的特簡。
清朝為了籠絡漢族地主,採取了崇品位,輕權責的方式,所以清代的內閣品級高於明代。
第二,我們來說軍機處與內閣:
清朝自入關以後,中樞的機構,大多沿襲明代制度,政務的出納,都來自於內閣,軍事上是由議政王大臣來負責。
康熙時期,聖旨大多出自南書房或透過南書房讓翰林院撰擬,這個時候南書房的權利最大。雍正初期,由於西北軍事戰爭,覺得內閣在太和門外,來往的人多,考慮到由洩露軍事機密的可能,所以在雍正7年,設立了軍機處,地點在隆宗門,在裡面辦事的都是親王大臣。
雍正10年3月,正式設立了“辦理軍機處”,第二年改稱“總理事務處”,乾隆2年恢復了“辦理軍機處”,簡稱叫做“軍機處。”
軍機處設有軍機大臣,(所以這名字我瞅著都彆扭),“於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官內特簡,無定員,有大臣即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學習行走的區分,屬官叫做章京”。
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上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學習是到行走的預備。軍機大臣的額數,也無一定,最少的時候是雍正3年的7個人,最多的時候是乾隆13年的12人,平時多以6-7人巨多。
軍機大臣的資格以大學士、尚書、侍郎特簡為基本原則;
軍機章京是軍機大臣的屬員,分為滿漢兩班,職責是繕寫諭旨、查復奏議,是軍機處實際辦事的官吏,主要從內閣、六部、理藩院等機關的司員中挑選。但是章京從內閣中挑選居多,從六部中挑選的不到十之一二。
軍機處最初是為了應付緊急機密的軍事工作,並沒有一定的組織,屬員也很簡單,後來漸漸發展,權利日益增重,最終成了清代中樞真正的核心組織。主要的工作範疇是:
1.供皇帝顧問和諮詢
軍機大臣需要在軍機處輪流值宿,以備皇帝隨時召見,召見無定時,每天一次或者數次都有可能。皇帝要是去了圓明園等處,也要隨時跟著。如果是皇帝外出巡視或者圍獵,除了特命留京或外派辦事的以外,都要跟在後面隨駕。
2.草擬皇帝的各種諭旨
軍機大臣最重要的權利是每天廷對,按照皇帝的指示,擬寫諭旨。而掌握了草擬諭旨的權利,非常重大,超過了內閣,而且內閣翰林院撰寫擬定的諭旨有不適當的,還是要轉交到軍機處重新審定,所以軍機處的任務繁重,職權重大。
3.議政與刑獄
此外,軍機大臣還奉旨交審重要的案件,這樣一來軍機處的職權,不僅是涉及到了行政,而且還涉及到了司法。因為地位的優越,會審時權利是超過刑部堂官之上的。
4.計劃軍事
第二個是涉及到軍事方面的,例如考察山川地勢,軍事地形,兵馬糧秣,是軍機處主導分配給各衙門辦理,然後彙總以備皇帝諮詢。
5.參與高階官員的推薦
這點就不贅述了
6.掌紀成憲
每當有大典,皇帝會先讓軍機大臣考察故事,然後簡明敘述,程序皇帝御覽。皇帝要是給科舉考試出題,也是這樣的流程來操作,所以軍機處還是皇帝很重要的機要秘書角色;
那麼,軍機處與內閣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1.首先軍機處是因為軍事戰爭而臨時設立,然後逐漸職權日重,一開始不算是正常的政治組織。內閣和軍機處是單獨的兩個機構,互不統屬,“本章歸內閣,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看起來似乎是一個行政,一個軍事。但是軍機處一開始就涉及到機務,然後逐漸由軍事向外發展,而軍機處的主要官員,都是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員中兼任。也有人把軍機處看做是內閣的濃縮組織,也不是沒有道理。
2.軍機處成立以來,軍事方面的工作是完全獨攬的,內閣是管不了的。
3.內閣和軍機處都有相同的工作任務,就是草擬諭旨。
4.內閣大學士不能經常見到皇帝,但是軍機大臣是需要值宿的,大寶天天見。
5.大學士會作為軍機大臣加銜的情況,雖然不是輕易授予。
所以從性質上看,軍機處跟內閣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軍機處涉及的事物更加機要,更為繁瑣,與皇帝更為親近。
為什麼說皇帝的集權統治更甚呢?
明代的閣臣只有永樂時期是特簡,後面都是要經過會推,而且政務的流轉是需要經過通政使司、司禮監文書房、內閣、六科、六部,這樣一個迴圈的流程;
清代的內閣與軍機處完全是特簡,皇帝愛誰讓誰上,老夫當皇帝就是一把梭;
回覆列表
內閣
太祖廢丞相後,設立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這樣決策權就交於皇帝手中。明成祖在文淵閣設內閣 ,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幫助皇帝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覆意見,最後再由皇帝硃筆批示,皇帝仍掌握最終決策權。軍機處完全聽命於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這樣就加強了中央集權。是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內閣
內閣:職能:擁有票擬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作用:將行政大權總覽於皇帝手中,代替了丞相,而且對皇權無牽制作用軍機處職能:上傳下達,跪收詔書,根據皇帝旨意行事作用:使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了頂峰您好!斷雲澤為您解答高中歷史問題:職能:內閣成員隨侍皇帝,有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但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軍機處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按皇帝旨意擬文,經過皇帝審批後,傳達各級官員執行。作用嘛,我先幫你來分析一下,傳統的官僚體制下總有兩對永恆的矛盾:1、地方與中央的矛盾 2、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
官僚體制下
由於這兩對矛盾一直存在,而且對皇權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你學習歷史應該知道,歷史上的王朝有被地方勢力推翻的,也有被朝中重臣推翻的。),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會對地方或者相權採取削弱措施,地方與中央的矛盾真正的解決是在北宋時期,太祖杯酒釋兵權=將地方兵權、財權、行政權全部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央內部的矛盾是在明朝時候朱元璋廢除宰相得以解決,廢丞相,權分六部直屬皇帝,設內閣作為皇帝的內侍顧問機構,大大加強了君主專制。
君主專制
好了,現在來作答:1、內閣成員無決策權,一切取決於皇帝旨意,由皇帝獨裁,大大加強了君主專制。2、軍機處的建立將全國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3、同時,在明清封建專制制度空前強化的同時漸趨衰落。1.內閣下設內閣大學士等職位,老大職位為首輔,其職能主要在於為皇帝政事提出建議,但僅僅限於建議,決定權獨攬於皇帝,這就是自明朝起廢丞相,立內閣六部帶來的對皇權的加強
內閣成員無決策權
2,軍機處於內閣類似,軍機大臣只負責跪受筆錄,軍國大事決定權還獨攬於皇帝,從而漸漸疏遠了議政王大臣會議(至乾隆撤銷),使專制主義中Y集Q達到巔峰(注:見你問題這樣提,似乎你是學生吧,提醒你一句在選擇題中,軍機處在清有一段時間反而對皇權造成了衝擊,做題時注意材料表述)①漢武帝重用寵信的近臣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國政,使決策國家政務的實權逐漸由相府向宮廷轉移,從而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②隋唐創立三省六部制,唐時三省長官相互制衡,集體行使相權.這樣,就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③北宋增設參知政事(副宰相),樞密使(掌軍權),三司使(掌財權)分割宰相(中書門下長官)權力,使皇帝得以總攬大權.④元朝設中書省總攬政務,其長官中書令實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實際政務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後期相權大增,有時甚至威脅皇權.綜上所述,從漢至元,宰相權利一步步在削弱,從而使得皇權不斷加強。
分析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看看二者對皇權的加強有何作用_ …… 內閣和軍機處的設定都是為了加強皇權. 內閣主要是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供皇上參考 軍機處主要是“跪受筆錄”將皇上的意志傳達給中央及地方 所以,決策權全在皇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