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10
回覆列表
  • 1 # 東北熊貓澤

    玩膠片機的都是上了歲數的叔叔們了,有財力,有情懷,每當拿出膠片機出門,又回到了那個屬於他的年代,又變成了意氣風發的少年。

  • 2 # 痴騎朽翁

    我肯定的說,現在用膠片攝影的已經基本沒有了,你看市場上還有賣照像膠捲的嗎?沒有了,我估計10年以後就沒有了。

    感光攝影很麻煩的,裝膠捲要用暗盒,取膠捲也要用暗盒,但後來有些改變,不用暗盒了,但攝影時要調快門,調光圈,真的是很麻煩。但後來有了傻瓜相機,方便了一些,但照片效果不理想。

    我現在還儲存著相機和膠捲,有時間拿出來欣賞一下!

  • 3 # 檸檬居士

    過去沒有數碼、單反相機,只有膠捲相機,所以只能玩膠捲了,但是膠捲有膠捲的樂趣,它使人學會了許多的暗房技術,還有膠捲相片的質感和數碼、單反相片也不一樣,所以現在雖然是數碼單反時代,但是,還有很多人,懷念膠捲時代的相片,因為它有一種朦朧美和懷舊美!

  • 4 # 沉默影匠

    我就是一個玩膠片的年輕人,周圍也有一些同樣在玩的,膠片可能開始的時候為了那種質感,後來不斷地深入之後就覺得,透過一種慢下來,長時間的拍攝,其實是可以讓你靜下來的。膠片攝影現在與數碼相機的節奏越來越走向極端了,膠片追求慢,與一種長久和情懷的質感,而數碼相機感受的更多的是快,是分享,是符合現代節奏的一種發展,兩者無所謂好壞,可能相互結合能讓一個喜歡攝影的人更加喜歡吧。

  • 5 # 許科雲

    有多少人喜歡玩並且還在玩膠片攝影呢?覺得如何?

    隨著科技進步,數碼相機取代了膠捲兒相機,如今的手機攝影又衝擊著數碼像機,當然各有千秋。

    我十年前的彩卷還剩一張沒拍,一部海鷗牌55mm鏡頭相機被買到手的索尼攝像機取代了,只能把老相機封在塑膠袋中沉睡十多年還未解封。

    我有照片放大機,我會配顯影液澱影液,我會拍照沖洗印相上光切邊,一條龍技術,單位宣傳欄廚窗內的文章,照片都是我包攪。

    為了自學買了相關書,為了洗出好照片,常幹一個通宵,吃過早飯上班。這照片的質量與拍攝用光有關,景深,廣角,特寫,順光,逆光,閃光輔助,這千變萬化的畫面就靠你去捕捉,靠你隨著光源去隨手調整光圈和曝光時間。這種可調相機不是傻子機,全靠攝影者的經驗,曝光不足膠捲發白,過度了發黑,這都影響沖印照片,在紅燈下印照片又要根據膠片對比度調整曝光秒,這顯影澱影液的溫度,新舊都影響看照片質量,能自學好是要大量實踐才有經驗的,對於拍彩卷照片,我為了實踐花了很多錢為人免費照相,這彩照不需自已沖印,就學不到技術了。

    我玩了幾部相機,家中還有三部攝像機,幾個平板,手機就別說了,現在想玩感覺還是越簡便越好,玩數碼相機而不玩膠捲了,也省了太多的開支。

    ⬇️上午拍的門前我種的核桃樹,在穀雨季節才開花了

  • 6 # 芳芳快畫

    我就喜歡用膠捲去攝影。我想用膠片去拍相片更有感覺。有膠片的國家有美國的柯達,德國的愛克發,中國的樂凱,日本的富士。膠片攝影也是一個時代進步的標記。

    我在大學裡實驗室的暗室裡洗膠片,膠片一幀一幀地洗出來,顯影那一刻很令人驚喜。

    我還有一部單反相機,就是專門裝膠捲的,拍出的照片也很不錯!

  • 7 # 絕對瞬間人文影像

    還玩膠片,只不過頻率沒那麼高了。為什麼還喜歡膠片,有人說是情懷,有人說是儀式感,我覺得都沒錯,但膠捲真正吸引我的,是始終保持著未知的期待感。

    數碼成像已經遠遠超過了數碼,且還有各種各樣的濾鏡,預設,能夠讓數碼照片分分鐘充滿了膠片顆粒和懷舊感。可是,對於數碼照片的期待,是已經量化的,非常明確的。我在購買時候就查詢到這臺相機的畫素、寬容度、噪點,色彩傾向等各種引數,拍攝時,我只要按部就班地拍攝,成像質量是非常穩定的,這讓我從一開始拍攝,我就知道最終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更何況還能隨時回放,幾乎沒有失誤的風險。

    但膠片不同,它是直接的,是物理性也是化學性的。膠捲的化學性質讓它呈現出各種缺陷的、混亂的、獨特的美,對我來說,那些不完美使它更具有魅力。

    我只能知道這個膠捲大致的成像風格,但拍攝過程中曝光、和色溫等因素,沖洗時的藥液配方、顯影時間、水溫,攪拌頻率都會影響最終畫面的呈現。黑白有黑白的風格,負片有負片的影調,反轉有反轉的華美,但不到最後出片,這些始終處於未知的期待之中,讓你魂牽夢繞,輾轉反側。

    用膠片攝影,沒有回放可看,每次按下快門都意味這是唯一的瞬間。你無法掌控一切,只能迫使自己做到極致。你必須放慢速度、屏住呼吸、睜大眼睛,看著世界從你身邊經過。膠捲教會了我放慢速度,教會我如何從容不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

    和數碼拍攝快速高效出片不同,拍攝膠捲讓我更感覺接近“創作”的理念,生活對你來說就是一塊質樸的原石,你會去不斷思考、觀察、設計,用你的視角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高光時刻,將它深深鐫刻進膠片之中,然後等著它在膠捲盒裡,在暗房中慢慢孵化,蛻變成為一張屬於自己的精緻作品。

    當再次回看起你的膠片,你會重新發現每一個鏡頭,回憶起這一天裡看到的場景。這是一種真實的,可以觸控的生活記錄。而數碼攝影沒有如此強烈的感受。

    膠片攝影的魅力,在於真實、可觸的記錄感受,也在於穩重、冷靜的拍攝思考。

  • 8 # 溫金濤wjt

    玩膠捲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拍完以後後續的工作比較麻煩,主要還是一種懷舊的情節,現在的數碼技術已經很成熟,快捷方便。我家冰箱裡還有近200支的膠捲,現在也很少拍了,當然我還是非常喜歡銀鹽的味道。

    我目前保留還有林哈夫4×5,哈蘇503cw,Hassle X-pansion相機,都是用膠捲或者頁片。

    我常用的膠捲是:富士維亞維亞,柯達的vs,柯達的Tmax及頁片。

    拍完膠捲我寄到北京沖洗,主要在中國圖片社,今日捷成,東方明珠。

  • 9 # 孝林廣記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沒有對錯。但是,我覺得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數碼技術為我們攝影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天地,操作檢視後期都更加方便。再者,攝影第一位的的是紀錄,第二才是藝術,讓我們首先當好社會發展的紀錄者。

  • 10 # 愛攝影的小吳

    膠片攝影,算是攝影成本比較高的一種攝影行為了

    然後怎麼說呢,有點人就是很喜歡膠片的那種儀式感,撕開膠片放上相機,取下來,暗房洗出來……一系列過程

    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因為膠片是需要成本的拍攝,膠片的好壞大部分程度決定你照片的質量,然後貴的膠片讓攝影師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前會進行很多思考,構圖曝光等…… 然後,這樣讓你按下每一下快門前都進行琢磨,提升自己的技術,而且膠片感並不是現在數碼攝影能輕易模仿的(富士使用者當我放屁),情懷感強……

    最後:當然這些相比起來攝影術那些攝影法來說還算簡單的了,經常看那些用銅板攝影法還在製作攝影銅板的感覺挺牛逼的……還有就是仙娜這些大畫幅的,給了你你還不會用,還算輕鬆愉快了

  • 11 # 紫金山視覺

    謝謝邀答。我覺得現在玩膠片攝影的人已經很少了,除了那些骨灰級的玩家。在攝影這個領域,數碼替代膠片是必然的,但是還沒有到膠片攝影徹底消失的地步。現在,膠片攝影要比數碼攝影門檻高的多。除了經濟因素外,技術要求也高的多。膠片即不容易買到,也很貴了,還要買藥水,要有暗房,沖印失敗的機率也高。而數碼攝影則簡單的多,數碼相機自動化程度很高,有時候你想拍壞都不容易,就是拍壞了,電腦後期還有補救的可能。補救不了的片子也不必扔,還可以拿去搞創意。

  • 12 # 唯一印象652

    現在玩膠片攝影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生活中有一些到旅遊地方遊玩海底世界時,景點有售一次性相機內建膠捲拍攝記錄使用,遊客拿回當地沖洗也是一個麻煩事,現在膠捲沖印的地點也很少,很難找到一家沖印店,而且費用也是相當高的,因為沖洗出來的膠片,要透過掃描每張底片轉換成現在大家使用的電子底,因膠片是負像掃描出來後要轉換成正像,正像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子底。醫學上還需要膠片拍攝,因為負像能看清查詢病因,這種大膠片我們在醫院檢查時還是常見的。我覺得如今數碼科技已經取代了膠片時代,拍攝也比膠片時代方便快捷,生活中拍攝還是喜歡數碼拍攝,因為無需等待,立拍即看,膠片時代已成為美好的回憶,我也保留了老相機做為紀念收藏!有一臺相機的鏡頭忘記放哪裡了,此刻把它們拍攝出來,分享一下給大家!

  • 13 # 荒野遊獵

    喜歡玩跟玩不玩膠片攝影好像是二回事,喜歡玩是一定的,但想到拍攝完後還要衝洗、掃描實在太麻煩,又畏縮了。

    如果剛入門玩膠片機建議上120以上並專門拍攝黑白。玩135的倒不如老老實實使用數碼全幅機。黑白膠捲的寬容度有2檔曝光不足,5檔的曝光過度,這是無比的優勢。

  • 14 # 滿眼星河丨

    肯定的說,在21世紀還在用膠片攝影的已經基本沒有了,市場上也基本沒有賣膠捲的了。

    感光攝影很麻煩的,裝膠捲要用暗盒,取膠捲也要用暗盒,但後來有些改變,不用暗盒了,但攝影時要調快門,調光圈,真的是很麻煩。但後來有了傻瓜相機,方便了一些,但照片效果不理想。

    現在還儲存著相機和膠捲的,也只是用來收藏罷了!

  • 15 # 莫小龍

    在這個數碼時代,還玩著膠片攝影的人,是因為目前數碼器材在畫素和色彩還原上還沒有達到膠片所達到的水平。要想達到攝影大作品的要求,在色彩還原和感光度,畫素得高要求,還是膠片比較好。[呲牙][大笑][捂臉]

  • 16 # 肥狗陳學攝影

    慢節奏已經被快節奏逐步替代,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現在呢,交通工具各種通訊工具應接不暇,節奏的加快勢必會讓一些慢節奏的被取代,比如以前沒有電話的時候通訊靠收信寄信,收到信的那種開心,寄出信後期盼著回信的那種心情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那麼膠片機從拍攝到洗出照片,會經歷一系列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就是熱衷於玩膠片機的人的情懷,玩的就是這種過程,享受的就是這種慢節奏。

  • 17 # 機長老王

    去年突然腦殼發熱中毒膠片相機,閒魚上選了一圈入手了一臺佳能prima105,38-105的變焦鏡頭,對焦快速,取景器有點小,有光圈優先功能,使用感覺非常不錯,一口氣入手了10卷膠捲,一共拍了三卷,但是由於本地找不到地方衝,要郵寄出去,就一直沒衝,現在還是不是拿出把玩一番。q

  • 18 # 榮華影視123

    從現在的發展來看,用數碼相機更方便,起碼出片快,原來用膠片機拍新聞很不方便,有時候拍兩三張就在暗袋裡剪斷沖洗,既浪費又出片慢。

  • 19 # 半路O出家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人用膠片來拍攝呢?只因為膠片的色彩更加濃郁,色彩更飽和對比度更高,寬容度更高,成片有顆粒,照片呈現獨有復古感。

    這份獨有的質感深深地吸引著無數的攝影師,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新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膠片攝影已經是一種非常熱門的攝影方式了。

    1 、感受色彩的魅力

    不同膠捲對顏色的反應,或者說敏感度不同。這種各具特色的表現很有吸引力,現在數碼後期調色的時候,很多人也喜歡模仿某些膠片的色彩特性。

    膠片的色彩表現方面有太多專業的技術文章,我只從個人使用經驗的角度簡單概括。不知是巧合還是設計如此,膠捲外包裝的主色調往往就是其表現得優秀的顏色。比如:富士的綠,柯達的黃,愛克發的紅,三菱的藍等。

    2 、掌控影調的風格

    膠片成像的質感一向被我們津津樂道,特別是在黑白影調的表現上,無論是鮮明、銳利的反差,還是細膩、油潤的層次,膠片極大的寬容度和可塑性都集中體現著它的魅力。從個人的使用經驗上看,國產的黑白膠捲,比如公元和樂凱,其過渡沒有富士和柯達、伊爾福好,細節也比較粗糙。伊爾福的表現優秀,後期暗房沖洗操作的空間也很開闊,曾被稱為黑白膠片專家。而手工沖洗、印放黑白膠片更是體驗攝影樂趣的優秀途徑之一。

    3 、體會顆粒的質感

    膠片的感光度正常有25度到3200度,現在市場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常見的100度、200度、400度,其他的高速膠片大多已難覓身影。度數越小顆粒感就越細膩,反之顆粒感就越大;同時顆粒的粗細也要視光線情況而定,晴天光照充足時比陰天光照不足時的顆粒要細膩,這些與數碼錶現差不多。但膠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像數碼在低感光度成像時那麼光潔、平滑,顆粒感的存在是膠片影像的特質之一。

    數碼總是在強調降噪,但是顆粒感並不是判斷照片好壞的重要標準,如果你嘗試使用膠片,也許能夠從不同於數碼的習慣性思路去重新看待一些問題。

    4 、享受不確定的驚喜

    用膠片拍攝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未知感和不確定性。對於習慣了使用可見即可得的數碼相機的人來說,使用膠片的過程更像是從新認識攝影的過程。即便對一個深思熟慮的膠片攝影師來說,在按下快門的剎那,內心也只有基本的預知和判斷。最後成像究竟如何,有沒有意外狀況發生,也是要等衝曬出來才能一目瞭然。

  • 20 # 七七手記

    簡潔明瞭,給您全是乾貨的答案!我是七七,一個愛學習、愛分享、愛進步的90後。

    對於膠片攝影,還是有一定的群體喜歡玩,並且還在堅持玩,這從購網網站上膠捲和沖洗商品的售賣量可以看出。下面,就以我的經歷來分享對膠片攝影的一些看法。

    手機都實現“億畫素”拍照的時代,膠片攝影還有什麼存在意義?

    我出生於1993年7月,它(鳳凰205B膠片機)出產於1994年8月,是爸媽攢錢買來記錄我成長過程的。翻開一本本泛黃的老相簿,裡面有在爸媽懷裡大笑的我,有背對鏡頭賭氣的我,有拿著獎狀驕傲的我,也有害怕打針驚恐的我……雖然照片裡的我是情緒多樣、表情豐富的,但鏡頭背後的爸媽,我想,都是以同樣的,充滿愛意的心情按下每次快門。回頭來看,在沒有數碼相機和手機的上世紀,膠片機扮演著記錄美好時刻的重要角色。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讓我能夠在2020年還有機會認認真真看看爸媽年輕時候的樣子。

    因為膠片攝影不能實時掌握成像情況,所以衝掃的每一卷膠片,都可以稱之為“盲盒”,是驚喜(完美成像)還是失望(廢片),只有見到才知道。這種感覺,有點像學生時代參加考試,只有見到分數,才能確定哪些題對了,哪些題錯了。

    現在的手機產商都在大力鼓吹照片畫素, 1200萬畫素攝像頭、4800萬畫素攝像頭、6400萬畫素攝像頭……這對於畫質的提升肯定是有效的,但站在使用者角度你會發現,很多使用者拍完照後習慣性開啟修圖軟體,在高畫質的照片上新增夢幻和顆粒效果來模仿膠片風格。

    以此來看,不管數碼攝影如何發展,膠片攝影都是有存在的現實意義的。特別是當你有機會親手操作一臺爸媽用來拍攝你成長經歷的老相機時,蘊含在時光裡的溫情和感動會無限釋放,而那一張張膠片,也將成為你和過去的牢固連線。

    新興事物的出現,不是為了一定要幹掉老事物,而是為我們生活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所以,膠片攝影在未來還是會與數碼攝影並存,只不過可能會成為更小眾,更文藝的拍照方式。

    對於膠片攝影的看法,詳細圖文可關注、點選我的主頁內容:

    https://www.toutiao.com/i6820780362940023304/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傳》中的溫實初是喜歡甄嬛還是沈眉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