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驗詩
-
2 # 鹿鹿哥
李清照的“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意思從字面上理解,應該大體能夠讀懂。
意境要看詩人在什麼狀況下,寫了這首詩。
李清照晚年,白髮蒼蒼,花白稀疏,好像還掉了不少,病起臥床良久,剛剛能夠下床,又不能做什麼事,也只能躺著休息,看看窗外月亮,讀讀喜歡的書籍,消磨時光挺好。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清閒舒適,門外,木犀花開,景色清爽,在雨中更美的不成祥子了。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描寫直白,自然之情,平常之事,卻扣人心絃。病久漸好,一切覺得順眼、舒服,其實還是自己心情漸好,心境如此,意境是不是也是如此。
-
3 # 阿願的八卦事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蘊藉,木犀花。
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絃之效。
“病起”,說明曾經長期臥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動了。“蕭蕭”是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詞中系相對病前而言,因為大病,頭髮白了許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這個處理極妙,意思似乎是說,頭髮已經那樣,何必再去管它,還是料理今後罷。這不僅表現了作者的樂觀態度,行文也更簡潔。
下面接寫了看月與煎藥。因為還沒有全好,又夜裡,作者做不了什麼事,只好休息,臥著看月。“臥看”,是因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時也說明作者心情閒散,漫不經心,兩字極為傳神。“上”字說明此乃初升之月,則此殘月當為下弦月,此時入夜還淺。病中的人當然不能睡得太晚,寫得極為逼真。上句寫的是衰象,此句卻是樂事,表明作者確實不太以發白為念了。“豆蔻”為植物名,種子有香氣,可入藥,性辛溫,能去寒溼。“熟水”是宋人常用飲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沖茶而飲的一種方法,頗為講究。“莫分茶”即不飲茶,茶性涼,與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為飲,即含有以藥代茶之意。這又與首句呼應。人兒斜臥,缺月初上,室中飄散縷縷清香,一派閒靜氣氛。
下篇寫白日消閒情事。觀書、散詩、賞景,確實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辦法。“閒處好”一是說這樣看書只能閒暇無事才能如此;一是說閒時也只能看點閒書,看時也很隨便,消遣而已。對一個成天閒散家的人說來,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緻,卻也較平時別有一種情趣。俞平伯說這兩句“寫病後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詞選釋》)所見極是。末句將木犀擬人化,結得雋永有致。“木犀”即桂花,點出時間。本來是自己終日看花,卻說花終日“向人”,把木犀寫得非常多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木犀的喜愛,見出她終日都把它觀賞。“醞藉”,寫桂花溫雅清淡的風度。“醞藉”一詞,常用來形容學問淵深、胸懷寬博、待人寬厚的人中表率,如《歸唐書·權德輿傳》稱他“風流醞藉,為縉紳羽儀”。木犀花小淡黃,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樣只以濃豔媚人,用“醞藉”形容,亦極得神。“醞藉”又可指含蓄香氣而言。
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言語質樸,情味深長。
-
4 # 殘陽暮裡酹江月
斜依窗前,詩書相伴,看門前花開花落,看天邊雲捲雲舒
要是單看這兩句的話,你是不是腦補出這樣的悠閒愜意的畫面呢。
可惜,看到整首詞,你就一定不會這麼想了。
《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試譯】一個女人,兩鬢稀疏斑白,病臥床榻,看一輪殘月斜照紗窗。
床邊是用豆蔻煎的湯水,靠在枕頭上拿起詩書,門前的景色在雨中看起來似乎更加秀麗了。可是整天陪伴我的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樨花。
創作背景寫這首詞的時候,李清照已是晚年。不管從個人經歷,還是國家層面來說,都很悽苦。從個人來說,丈夫去世,再嫁遭遇渣男,輾轉漂破,一路南來;從國家來首,金兵南下,故土淪喪。
所以這首詞,雖然看著寫尋常之事,描自然之物,似乎淡然優雅,但愁苦還是是像木樨花(桂花)一樣,一絲絲一縷一縷得侵入。
-
5 # 使用者1593643975983XX
李清照晚年之作,當時頭髮都白了,大病初癒,風燭殘年,晚景不大如意,最大愛好躺在床上看書,看看門外的花花草草,就很滿足了,經歷了風風雨雨,早就心無掛礙,已經與大自然融合了,物我兩忘,進入超凡脫俗的境界,淡中自有滋味,其他的都無所謂了。
-
6 # 甲乙丙丁戊
這兩句詩出自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其內容如下: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這首詞創作於李清照的晚年,最早收錄在《樂府雅詞》中,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絃之效。
筆致淡雅,情調直切,意境清朗,含蘊耐味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其實對於生活在塵世的芸芸眾生來說,生病是難得的讓自己心神俱靜的良機,病的結果是“閒”。可不要小看了這一個“閒”字,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權重一方,富甲天下,都未必有這片刻的清靜。對於一個熱愛讀書之人,有書可讀,並且這詩書就在伸手可及之處,讀累了,便可隨時向後一仰,往枕上一靠,這是何等的愜意自在。望著窗外那淅淅瀝瀝的小雨,浸潤了天地間的一切,也滋潤著自己的心境,此情此境,除了一個“好”,一個“佳”,又有什麼語言可以表達呢?
-
7 # 漫條思理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一句出自李清照的詞《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原文如下: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這是李清照晚年所寫的一首詞。我們從以下幾個步驟來賞析這首詩。
一、詞意理解
詞分上下兩闋。我們首先來分析上闋:
第一句:病起:是說作者臥病起床。蕭蕭:是形容作者頭髮稀疏。華:白色。這裡形容頭髮花白。第一句主要表述:作者在臥病在床,勉強坐起,看到自己頭髮已經逐漸稀疏且花白。描述了一個年老體衰、頭髮掉落的老年形象。
第二句:殘月:彎月。整句意思是:作者坐在床上,隔著窗紗,斜躺著看著彎彎的月亮爬上視窗。
第三句:豆蔻連梢:意為沒有去掉根莖的豆蔻。分茶:茶藝的一種,在這裡用來指飲茶。莫分茶:不用喝茶。整句意思為:將沒有去掉根莖的豆蔻和水一起煎煮,用來當作藥喝,就不用再喝茶了。
上闋描述了久病臥床的作者起身,煎煮藥水、賞月的事情。表現了作者大病初癒後的輕鬆閒適。作者並沒有糾結於自己的年老發白,而是在欣賞景物中尋找慰藉。
接下來我看下闋,也就是題主所問的這句:
枕上詩書閒處好:詩書:讀書。閒處:獨處。整句的意思是:一個人獨處時,靠在枕頭上讀書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門前風景雨來佳:作者躺在床上,視線向門外移動。外面的風景在風雨的籠罩下,顯得非常美麗。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向人:對著我。 醞藉:這裡指寬和有涵容。整句的意思是:整日陪伴著我的那木棉花,是多麼的深沉含蓄。
下闋描寫了作者在病榻上百無聊奈,只能靠讀書打發時間,並欣賞門外風雨中的美景,尤其是雨中的木棉花,多麼的深沉含蓄。
二、這首詞的意境
這首詞雖然作於病中,上闋情感雖有感嘆年老,也有表達了自己病中的孤獨和無聊。下闋情感較為輕快,作者能夠在這樣無聊的時光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此時的李清照,正是大病初癒之時,因此心情較為明快。情緒也比較快樂。整首詞營造了一個閒適、輕鬆的意境。
-
8 # 繁花錦海
李清照,千古女詞人,本應伺花弄草,與夫君趙明誠享盡人間之樂。命運卻是弄人,半生流離,與孤獨相伴,怎一個愁字了得!
她的一生,如夢一場,殘酒,離愁,終究一切都煙消雲散,唯留下雋永的詞句,供後世之人吟誦。
病起蕭蕭兩鬢華。
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
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以純熟的筆法抒發了亡夫、流徙的個人遭遇和對山河破碎、國勢日危的憤慨和擔憂。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易安居士晚年的一首詞,作於病後休養中,因個人及國家的遭際,她後期的作品大多沉鬱、悲慼,唯獨此首作品得平淡閒適。病中得了閒暇,雖一直臥枕不起,卻可隨時枕上翻書、家中觀景,由此發現因病閒居的好處。對於閒適的嚮往,人們從未停止過。也反映出了當時對外界的牴觸,迷茫,甚至放棄,只願意活在自己思想世界中,去期盼曾經的美好,或者說是讓思想中的美好照進現實。
-
9 # TeaC
這個怎麼說?應該不算深奧,只是一種比較常有的人生體驗吧。
不同之處在於,李清照不愧為世間罕有的大文才,這種幾乎只要是稍有修養的人都能體會到的心境,只有她一人用一副字詞甄選和裁剪得體的對句表達得這樣精緻完美。
比如我本人,這種體會我也有過很多次啊,可我一次也沒有能夠說出這樣漂亮的對句來,是吧?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我理解,她是說,放在枕邊的詩書,只能在心無掛礙的時候讀,不然再好的詩書你也體會不出它真的好來。
心上有繁雜事情牽掛的時候,比如,昨天借了誰十塊錢要記得還啦,或者,家裡的水管漏了,要早點找工人來修啦,或者更嚴重一些,開車的人剛剛被交警貼了一張罰單啦,或者剛才老師打電話來說,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等等,諸如此類,你說,心裡煩不煩?還有沒有閒情逸致讀詩書?
所以說,再好的詩書,你也得有那個閒處去讀,不然哪怕你家裡裝著滿滿的一架子的好書,又有什麼用?
為什麼說李清照是大才女,因為她能寫出這樣的經典好句子呀,近乎於至理名言。
門前風景雨來佳,
這更是絕好的一句。
我瞎猜啊,也許不對。江南地區每年有很長的一段時期,雨水綿綿不絕,一開始你會感到煩躁,因為它阻礙了你出門、或者搞得你感到不方便,不得不穿雨鞋、打傘才能出門。李清照五十歲左右定居杭州,到七十多歲去世,她在這樣的環境中安居,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二十多年。
如果你定下心來,或者像李清照這樣,反正也沒有什麼事情一定要出門,那麼,淅淅瀝瀝綿延不絕的雨水,反而在你和塵世的喧囂之間架設起了一扇天然的除塵消音的簾子,讓你感到平靜和安寧。這個時候,李清照,或者你,坐在屋裡窗邊,再望一望那門前的風景,是不是油然而生一種十分的愜意和心安理得之感?而此刻風景中的花木、石階、池塘等,是不是因為雨水的沖洗而顯得格外的清新潔淨呢?
門外的清新潔淨與你心中的寧靜滿足相通相成,相信人生的最舒適愉悅的感受,這種時刻算得上其中之一。
-
10 # 大山之林
這首詞是李清照的:《攤破涴溪沙》,全詩如下: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蒄連梢前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籍,木犀花。
這首詞據《李清照事蹟編年》記載,寫於公元一一三二年,當年李清照四十九歲。她已是芳華退卻的中老年婦女,經歷了丈夫離別的痛苦和再婚的失敗離異,加上時局動亂,流離漂迫,身心疲憊,幾次病倒。這首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
全詩的大意是:久病臥床,隨著年齡的增大,頭上特別是兩鬢又增多了白髮。我欲起無力,臥在床頭,這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殘月,它正好照在紗窗上。我起身將連梢的豆蔻加水煎煮,以便服用。這時,我不能夠煮茶而飲。
空閒無聊的時候,枕頭上的詩書正好可以讓我打發時間、解除寂寞。門外一直下著雨,萬物在雨水的淋洗後,塵埃盡去,風景更好。可是,整日陪伴著我的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從這首詞中第一、二兩句可以看出,詞人對年輕時風華正茂的歲月的嚮往和留戀;對老來枯容白髮的憂傷;對逝去的丈夫的懷念和悠思。“殘月”也叫“缺月”,古人在失去伴侶後對月亮的稱呼,也代表在憂傷的環境下對月亮的稱呼,是不圓滿或不如意的意思。第三句,詞人用豆蒄作藥治病,而不用茶水,這裡提到分茶,是詞人想到丈夫在日時的大好時光。李清照與丈夫以前經常“賭書潑茶”,現人去樓空,獨留我一人,還需要“分茶”?透過“莫分茶”的提起,詞人對丈夫的追思之情躍然紙上。
下一段,李清照唯獨藉助詩書來打發寂寞無聊的時光。可見,詞人的內心是鬱悶和空虛的。風景雖好,還需要風雨的洗禮。一個柔弱的女子,在失去了丈夫的依靠,面對國破家亡的處境,獨自一人艱難面對。沒有人陪伴我,只有那含蓄的、無情的木犀花而已。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兩句是李清照用含蓄的手法,看似悠閒的看書和觀賞門前的風景,但從總首詩來分析,特別是未尾一句,結合當時詞人的處境,是詞人含蓄、委婉的表達了內心的寂寞無助,同時也是詞人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
11 # 江海浮生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病後所作,一代才女晚年過得並不幸福。“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可以看出,晚年李清照好靜的生活態度。她終日與詩書為伴,對塵事倦怠,甚至有些抑鬱。從心理學角度講,喜歡雨天,說明缺乏安全感。這種心理來自於我們的原始人祖先。因為下雨天,猛獸很少出來覓食,所以會有安全感。
-
12 # 謀略秘籍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大病初癒後,她已不再是曾經國色天香的嬌美女子了。現在的她已是憔悴不堪,稀疏的白鬢,儼然一飽經風雨滄桑的婦人形象。那些年,錦瑟年華光陰時,她若是有什麼小病小痛的,還有趙明誠在身旁照顧著,噓寒問暖。可是如今,回首過往,憂愁難訴,病了只能自己扛,獨臥病榻,看殘月爬上窗紗。這句,語本蘇軾《南歌子》:“苒苒中秋過,蕭蕭兩鬢華”。於是,我不禁想起了柳永寫的那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她是悽苦薄命的蒸婦,大病初癒,無人照料,真是可嘆可憐。她獨自起身用豆蔻熬煮藥飲,也不想去泡茶,她怕睹物思人。趙明誠在世時,還能陪她“賭書潑茶”,但是現在,物是人非,她已不敢再去回憶與趙明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豆蔻”,草本植物,種類繁多,外形像芭蕉,辛且香,性溫和,可入藥。“熟水”,宋人常飲的飲料,可作藥用。因李清照在夏季常有暑溼脾虛的毛病,所以喝“豆蔻熟水”。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別集卷七中記載:“白豆蔻殼揀淨,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並有《造熟水法》雲:“夏月,凡造熟水,先傾百煎滾湯在瓶器內,然後將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則香矣。若以湯泡之,則不甚香。”至於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就是煮茶、煎茶之意。早在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韓翩就有說“晉臣愛客,才有分茶”。
她不能飲茶,是因為沉初愈,贏弱的身子骨已是經受不起悽風苦雨的摧殘了。況且,茶性薄涼,能解藥性,所以此時她飲藥便不能飲茶。既然不能飲茶,又不能出門散心,於是她便臥床讀書,試圖在那些溫暖而清淡的事物之中找尋自己所需要的暖色。清歡難得,尤其是讀書時的閒靜幽雅,這是人生難以捕捉的浮萍歲月。此時,灣淪大雨過後,洗刷了塵世的汙垢,窗外一片明淨清涼,景物也十分好看。於是,她信手拈來,寫了耳熟能詳的一句“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俞平伯也評價這兩句“寫病後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
“閒處”,即閒靜居住之意。“處”在這裡應讀上聲調。宋代辛棄疾《臨江仙》雲:“舊歡新夢裡,閒處卻思量。”情染清閒,但只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那些美好的、刻骨的、念念不忘的,只能在回憶裡記起。據《李清照傳》記載:“易安性強記,每飯罷,與明誠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幾卷、幾葉、幾行,以中否決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往往大笑,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最後她寫“終日向人多蘊藉,木犀花”這句,用盡了畢生的空靈清幽來寫她最喜愛的桂花。因為她知道,時光與回憶都會老去,與她朝夕相處的,只有那輕盈芳香的桂花。在這裡,詞人用木犀花來比喻人的寬厚、有涵養的潔淨品格。清人田蘭芳寫:“君溫克蘊藉,而有超然絕於世俗之操。”木犀花,即桂花,又名月桂。唐代劉長卿《寄龍山道士許法稜》曰:“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寫道:“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結尾一句,詞人用了拓開一筆的寫法,巧妙運用擬人、對偶手法,語言平淡素樸,看上去似乎清閒穩實、心靜如水,但實際上詞人內心包裹的巨大創痛並未淋漓盡致地透露出來。她不想揭露傷疤,讓恥辱與不堪赤裸裸地展現在人們眼前。若是這樣做,不僅對自己殘忍,也是一種僅次於凌遲的絞痛。畢竟,她也是貞姿女子。
這首《攤破浣溪沙》,上片記事,從“病起”寫起,記服藥調息的場景;下片議論,寫素日裡讀書、作詩、寫詞、賞景,消閒百無聊賴的光陰情事。她用這些貌似歡快的日常活動掩飾內心不可描摹的悲痛隱忍,意味深長。看似聊以自慰,實則痛楚難安。
當一個人進入遲暮年華,就意味著蒼老。蒼老,是彈指之間的事。我們抿一口茶,喝一口水時,時間就會迅疾老去。其實,我們的老去,也不能完全埋怨這光怪陸離的時光,要埋怨的,是執筆書寫了太多太多揮散不去的愛恨情愁。
你潑墨,是想掩飾內心的悽楚;我書寫,是為了留住你的芳名。清照,若有來生,你應還是笑靨如花的明媚女子。然後,在太平盛世裡,有趙明誠陪你一起賭書潑茶。
-
13 # 昀朔
想象一下自己,一個不用上班或者不用上學的一天,外面的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透過窗戶,外面的世界變得朦朧。
然後你躺在被窩裡,看著自己喜歡的書,旁邊是你愛的人,或許還有貓在腳邊打盹,茶壺的茶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景吧。
但是看了全文,就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也許還是一個下雨天,還有書看,但那個最愛自己的人已經不在了。
-
14 # 唐朝寅公子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宋.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扣人心絃。
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上片記事,從“病起”寫起,記服藥調息的場景;下片議論,寫素日裡讀書、作詩、寫詞、賞景,消閒百無聊賴的光陰情事。她用這些貌似歡快的日常活動掩飾內心不可描摹的悲痛隱忍,意味深長,看似聊以自慰,實則痛楚難安。
慢誦全詞,我隔著大宋朝旖施的舊時光,彷彿窺見李清照曼妙婀娜的身姿,玉貌花容,齒白唇紅,梨渦淺笑,彼時,她的美好與閨怨,讓人憐惜,惹人疼愛。
但是時值紹興二年(1132年)八月,李清照已49歲,人老珠黃,昔日的嬌豔已是昨日黃花,此時,趙明誠離世已經有3年了,這一年,李清照生了兩場大病。正是在病中,李清照寫下了這首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既然不能飲茶,又不能出門散心,於是她便臥床讀書,試圖在那些溫暖而清淡的事物之中找尋自己所需要的暖色。清歡難得,尤其是讀書時的閒靜幽雅,這是人生難以捕捉的浮萍歲月。此時,大雨過後,洗刷了塵世的汙垢,窗外一片明淨清涼,景物也十分好看。於是,她信手拈來,寫了耳熟能詳的一句“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俞平伯曾評價這兩句“寫病後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
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意境清雅,情味深長。
-
15 # 雲巖雨石
她的意思是∵枕邊沒有什麼東西,只有書,除了看書還是書,多希望這些書去閒著,找個地方去歇著!當門前出現了雨聲,競讓她激情奔放,心猿意馬的感覺,春情博發,以期偶佳!
唉!女人啊!心事總是悶在心裡,還不明說,傳統害死人呢?
-
16 # 素雅妞妞
這句詩的意思是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閒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該句出自宋代李清照所作的詞作《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全詞原文如下: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白話文意思是兩鬢已經稀疏病後又添白髮了,臥在床榻上看著殘月照在窗紗上。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打精神分茶而食。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閒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絃之效。“病起”,說明曾經長期臥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動了。“蕭蕭”是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詞中系相對病前而言,因為大病,頭髮白了許多,而且掉了不少。
下面接寫了看月與煎藥。因為還沒有全好,又夜裡,作者做不了什麼事,只好休息,臥著看月。“臥看”,是因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時也說明作者心情閒散,漫不經心,兩字極為傳神。下片寫白日消閒情事。觀書、散詩、賞景,確實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辦法。
“閒處好”一是說這樣看書只能閒暇無事才能如此;一是說閒時也只能看點閒書,看時也很隨便,消遣而已。對一個成天閒散家的人說來,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緻,卻也較平時別有一種情趣。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
17 # 山中論道
【譯文】: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閒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鑑賞一】:
這一首是清照晚年自況。小詞平淡入妙,渾樸見深,看出作者於詞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病起蕭蕭兩鬢華”勾勒出女詞人歷盡艱辛的衰老形態。她的《清平樂》有句“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永遇樂》有句: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都是在今非昔比之時,以兩鬢生華描寫淒涼晚景的。這裡說“病起”,是指明誠逝世後,清照大病,《金石錄後序》謂“僅存喘息詞中所云,恐怕未必專指那場大病的愈後,而是泛指在大災難與大悲痛之餘,女詞人帶病進入相對安定與寧靜的老年。看她老年晚景,如何排遣? 一、進豆蔻熟水。“熟水”,《事林廣記》別集載有,滝熟水法”條,內雲:“夏月,凡造熟水,先傾百煎滾湯在瓶器內,然後將所用之物放入,密封瓶口,則香倍矣。"這次所投之物是“豆蔻它是藥物,連枝梢生長。唐杜牧詩:“豆蔻梢頭二月初。"味張良臣詞:“蠻江豆蔻影連梢。"《事林廣記》別集還載有“豆蔻熟水”條,內雲:“白豆蔻殼揀淨,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每次用七個足矣,不可多用,多則香濁。”豆蔻性溫,能去寒溼。清照用此飲料,是她病體所需,因此接下面三個字“莫分茶”。“分茶”,或說“布茶”,宋人書中常見。原指一種沏茶的技巧,這裡就是沏茶的意思。茶能緩解豆蔻的藥性,因此不宜沏茶。飲茶原是明誠夫妻的共同嗜好。南渡以前,他們曾在青州歸來堂,校勘籤題金石書畫。工餘飯罷,烹茶、賭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精照常勝,“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金石錄後序》)O他們在淄州時,趙明誠從當地一位邢某得到白居易書《楞嚴經》真跡,因上馬疾馳歸,與清照共賞,時已二鼓下矣。酒渴,烹大龍團,相對展玩,狂喜不支(繆荃孫《雲自在龕筆記》)O兩次提到飲茶,都伴隨著幸福。而在這首詞中,病骨支離的她,只有飲著豆蔻煎水,“臥看殘月上窗紗”了。二、枕上看書:“枕上詩書閒處好七過去看書,為的是工作、抱負和夢想,現在看書,只為消遣,女詞人卻偏要說閒處更好。三、門前觀景:“門前風景雨來佳過去遊春盼晴天,“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念奴嬌》)現在觀景在門內,作者風趣地道:有雨最佳。何況,養怡之福,還有個"終日向人多醞藉""的“木犀花”呢! “醞藉",同“蘊藉”,含蓄有餘的意思。“木犀",俗寫作“木樨",是桂花的別名。女詞人以前寫過一首詠桂花的詞:“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這時她又盛讚桂花的“醞藉”。清照多情,往往把一些美妙的品德和情思交付給花兒,卻反過來說花自多情,花自有品,“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玉樓春》)這“花中第一流”的木犀花,“包藏無限意”的木犀花,難道不正是蘊藉的清照在成熟的晚年的寫照嗎!(楊敏如)
【鑑賞二】:
這是一首抒情詞。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絃之效。
上片以突出寫“病”情為主。“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兩句活脫脫地畫出了一幅靜態圖:大病之後方能活動謂之病起,病體初愈顯得更加憔悴蒼老,頭髮稀疏、兩鬢飛霜;靜臥在床對著窗兒,看著那彎缺的弦月發出的淡光漸漸地灑滿紗窗。接下兩句“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則是寫病後仍需細心調理,所飲用的是用連枝帶梢的豆蔻煎成的熟水,以及放上姜、鹽一齊煮成的茶。豆蔻,植物名,為多年生草本;其葉大、披針形,花淡黃色;果實呈扁球形如石榴子,氣味芳香,性溫味辛,可入中藥,去溼、和脾胃。“分茶”一詞在唐宋時具有特殊含義,原來時人飲用之茶通常是放置姜、鹽在茶內一齊煎煮而成的;至於“分茶”則專指不放置姜與鹽之茶。這裡的“莫分茶”顯然是病人此時所飲用的不是“分茶”,而是要飲用放置了姜鹽的茶。姜性辛辣,可驅寒、和胃,與豆蔻連梢的煎熟水所起的效用是一致的。這裡既可知病人的病是長期抑鬱、生活顛沛所致,雖能“起”而尚未十分痊癒,仍需將養,也可看到時人生活習性之細節,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下片以抒發“閒”情為主。“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兩句是說:養病期間閒居無事,可以盡情閱讀枕邊詩書;門前的風物景象固然優美,但當微風夾著細雨飄灑而下,將樹木花草都刷洗得極為明淨時,眼前的一切豈不是更加清新誘人!詩書與景物對養病的詞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這種最大的精神享受用一個“好”字、一個“佳”字便點足了。同時也襯托出詞人澹泊名利、追求善美的情操。
結尾句“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寫的是桂花,但實是自喻。桂花以自己的清純幽香無私地面向人們,這種只有奉獻並無索取,這種以內質動人而不以外形取媚的桂花的品質,恰與清照自身的氣質風度相吻合。“醞藉”一詞,常用來形容學問淵深、胸懷寬博、待人寬厚的人中表率,如《歸唐書·權德輿傳》稱他“風流醞藉,為縉紳羽儀”。武士愛馬、詩人愛花,我們的女詞人清照在一首《鷓鴣天》詞中對桂花作了“自是花中第一流”、“畫欄開處冠中秋”的高譽,為什麼對桂花給予了這多的厚愛?答案不就在“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之中嗎!這確是畫龍點睛之句,有了它,全首詞便活了,連那些抒寫病態、閒情的尋常句子,都憑添了更進一層的深意。(韓秋白)
【鑑賞三】:
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
“病起”,說明曾經長期臥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動了。“蕭蕭”是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詞中系相對病前而言,因為大病,頭髮白了許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這個處理極妙,意思似乎是說,頭髮已經那樣,何必再去管它,還是料理今後罷。這不僅表現了作者的樂觀態度,行文也更簡潔。
下面接寫了看月與煎藥。因為還沒有全好,又夜裡,作者做不了什麼事,只好休息,臥著看月。“臥看”,是因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時也說明作者心情閒散,漫不經心,兩字極為傳神。“上”字說明此乃初升之月,則此殘月當為下弦月,此時入夜還淺。
病中的人當然不能睡得太晚,寫得極為逼真。上句寫的是衰象,此句卻是樂事,表明作者確實不太以發白為念了。“豆蔻”為植物名,種子有香氣,可入藥,性辛溫,能去寒溼。“熟水”是宋人常用飲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沖茶而飲的一種方法,頗為講究。“莫分茶”即不飲茶,茶性涼,與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為飲,即含有以藥代茶之意。這又與首句呼應。人兒斜臥,缺月初上,室中飄散縷縷清香,一派閒靜氣氛。
下片寫白日消閒情事。觀書、散詩、賞景,確實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辦法。“閒處好”一是說這樣看書只能閒暇無事才能如此;一是說閒時也只能看點閒書,看時也很隨便,消遣而已。對一個成天閒散家的人說來,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緻,卻也較平時別有一種情趣。俞平伯說這兩句“寫病後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詞選釋》)所見極是。末句將木犀擬人化,結得雋永有致。“木犀”即桂花,點出時間。本來是自己終日看花,卻說花終日“向人”,把木犀寫得非常多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木犀的喜愛,見出她終日都把它觀賞。“醞藉”,寫桂花溫雅清淡的風度。木犀花小淡黃,芬芳徐吐,不象牡丹夭桃那樣只以濃豔媚人,用“醞藉”形容,亦極得神。“醞藉”又可指含蓄香氣而言。
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
18 # 張克成
李清照,是宋代傑出的詞人。她的詞句,情深意重,含情脈脈。其字句清麗,比興獨特,令人暇想連綿。讀起來愛不撒手。這兩句是她病中在床上之作。詞牌為攤破浣溪沙。丈夫的離去,又是陰雨連綿,睹物生情,寫出這首情詞。詩書,是陪件她一生的夥伴。而且近在枕邊眼前。清雨,瀝瀝下著。對門前花草滋潤。確是一件極佳的意境。整首詞抒發了她病中百無聊廖的情懷。回味無窮。
-
19 # 鼔詞唱段影片
這是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做的詞。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原詞是: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從這首詞上看,描述的是一位大概四十歲的貴女人,大病以後的起居情況和心態。由詞文中可以想象:她病好以後,在晚間,躺在床上,叫丫鬟拿來鏡子,對鏡子照一下,看到兩鬢增填了許多白頭髮,頓時起了悲傷之感。索性就不起來了,躺在床上看窗戶,看了好大一陣子,才看到月牙移到紗窗上來。這時候,丫鬟端來了一套茶具,大壺裡裝的是滾燙的熱水,準備給她慢慢地在大小茶具倒來倒去,這叫分茶。其實這個我也不懂,不過我有一個親戚從廣東來我家做客,帶來一套茶具,一起喝過,確實很複雜。那是悠閒的時候,邊看電視邊嘮嗑。可以想一想,一個大病初癒的女子,哪有那樣的興致呢?所以說“莫分茶”並不是閒來之筆,而是符合情景的妙筆。到了第二天,不知道吃沒吃早飯,反正還是躺在床上看書,自我安慰,這樣很好。忽然聽到雨聲,就放下書本向門外看,看到了花園裡的風景,換了一種心態,感到還是很美的。尤其那枝木犀花,百看不厭。正是這種藥材治癒了她的病。大概詩人得的是肺病。這是我根據這首詞想象出來的。一首詩詞,如果能引起讀者的想象,就是一首好作品。
-
20 # 石朗墨跡
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絃之效。
“病起”,說明曾經長期臥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動了。“蕭蕭”是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詞中系相對病前而言,因為大病,頭髮白了許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這個處理極妙,意思似乎是說,頭髮已經那樣,何必再去管它,還是料理今後罷。這不僅表現了作者的樂觀態度,行文也更簡潔。
下面接寫了看月與煎藥。因為還沒有全好,又夜裡,作者做不了什麼事,只好休息,臥著看月。“臥看”,是因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時也說明作者心情閒散,漫不經心,兩字極為傳神。“上”字說明此乃初升之月,則此殘月當為下弦月,此時入夜還淺。病中的人當然不能睡得太晚,寫得極為逼真。上句寫的是衰象,此句卻是樂事,表明作者確實不太以發白為念了。“豆蔻”為植物名,種子有香氣,可入藥,性辛溫,能去寒溼。“熟水”是宋人常用飲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沖茶而飲的一種方法,頗為講究。“莫分茶”即不飲茶,茶性涼,與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為飲,即含有以藥代茶之意。這又與首句呼應。人兒斜臥,缺月初上,室中飄散縷縷清香,一派閒靜氣氛。
下片寫白日消閒情事。觀書、散詩、賞景,確實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辦法。“閒處好”一是說這樣看書只能閒暇無事才能如此;一是說閒時也只能看點閒書,看時也很隨便,消遣而已。對一個成天閒散家的人說來,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緻,卻也較平時別有一種情趣。俞平伯說這兩句“寫病後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詞選釋》)所見極是。末句將木犀擬人化,結得雋永有致。“木犀”即桂花,點出時間。本來是自己終日看花,卻說花終日“向人”,把木犀寫得非常多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木犀的喜愛,見出她終日都把它觀賞。“醞藉”,寫桂花溫雅清淡的風度。“醞藉”一詞,常用來形容學問淵深、胸懷寬博、待人寬厚的人中表率,如《舊唐書·權德輿傳》稱他“風流醞藉,為縉紳羽儀”。木犀花小淡黃,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樣只以濃豔媚人,用“醞藉”形容,亦極得神。“醞藉”又可指含蓄香氣而言。
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回覆列表
不回答,不是你的問題不好,而是平臺的機器評定有問題。浪費答題者的感情。讓願意抄書的,和喜歡“搬運”的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