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藍橙子

    婆媳關係是千古難題。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大概是講婆媳相處的頭十年,婆婆怎樣對待媳婦,媳婦在後十年就會怎樣對待婆婆。頭十年,媳婦面臨懷孕、生產、撫養孩子的種種問題,還要處理與丈夫,婆家人的磨合,工作與生育的衝突……。這十年可以說是為人妻為人母艱難的十年,如果這期間,婆婆善待媳婦,生活中能夠幫襯著,媳婦更容易感恩;如果相反婆婆這個時候找茬作事兒,媳婦會難上加難,更容易產生過節埋下仇恨。後十年,婆婆也逐漸老去,需要幫忙照顧的事也多起來了,但媳婦基本擺脫了頭十年的困苦,婆婆頭十年種下什麼因,便在這十年結什麼果。

    雖說婆婆也是媽,是老公的媽,但畢竟不是媳婦的媽,因為同一個男人,成了後天的“搭班娘倆”。婆婆和媳婦都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的後天親情才能夠既有合理的邊界又能保持適度的親密。

  • 22 # 思念的念兒

    我一直覺得每個媳婦剛嫁過來的時候都想做個好媳婦,甚至還會向別人求經,怎麼孝順婆婆。

    可是,嫁過來之後發現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美好,尤其是月子之後,有多少人是經歷了月子之後才和婆婆有了隔閡的?相信很多。同樣的,月子裡也有很多婆婆待媳婦如親生,精心照料,之後的婆媳關係也會一直很好。所以婆媳關係在彼此交心的處,而不是計較。互相包容,換位思考,婆媳長處之道。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有的婆婆確實是,自己當媳婦的時候受盡委屈,所以當了婆婆以後也會從媳婦身上找回來當婆婆的威嚴,但有的婆婆卻相反,自己受的苦不想讓孩子再受。而這樣不同的想法也同樣會造就另一批的婆媳。

    雖然都是女人,婆婆也是媽,但是如果婆婆真的把媳婦當女兒看,那媳婦更會待婆婆如媽。可惜有時候真心不一定能換來真心。

    所以,婆媳之間的相處,如果能真如親生母女般相處那最好,如果不能,那就相敬如賓吧。互相客氣,互相把該做的做好,互相不挑剔就好,和諧的相處總好過每天的爭吵。

  • 23 # 財大張老師

    婆婆和兒媳婦很難像母親和女兒那樣的相處。

    這兩個人前二三十年都沒有在一起生活,互相不瞭解,更不可能互相理解,因為很多父母和自己的孩子還不能真正的互相瞭解並理解對方,何況婆媳之間?

    兩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夫妻爭吵時,大多數婆婆有可能心裡甚至嘴上行動上都向著兒子,這是人之常情。而媳婦本身就認為自己是外人,不能真正融入進來,這時更會感覺到委屈和憤怒。

    所以結了婚以後,如果有條件,最好分開住,沒有條件的話,住在一起,有不滿的時候,雙方都要多跟自己的兒子和老公多溝通,宣洩一下情緒,不至於到時候情緒積壓到不可控制。

  • 24 # 妙言情感

    中國婆媳關係似乎是一個恆古不變的話題,並且讓很多家庭既痛苦又無奈。這種關係說淺顯一點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戰鬥,往深了說是兩代人思想觀念的較量。要解決婆媳問題,我們首先得深挖導致婆媳水火不容的原因。

    1.兩代人之間的無數個代溝

    據調查,年齡相差兩歲就有一個代溝,那麼婆媳之間相差20來歲,所以兩個年代的人會有很多無法逾越的代溝。婆婆以前的生活環境,和兒媳成長的條件,造成彼此生活觀念的不同。這也是婆媳矛盾最主要的原因。

    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兩個人,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久了,難免磕磕碰碰,心生嫌隙,更不要說生活在兩個年代的人。

    2.婆婆也是媽的錯誤觀念

    婆婆不是媽,兒媳也不是女兒,兒媳與婆婆的關係是建立在婚姻之上。如果沒有婚姻作為基礎,那麼婆婆和兒媳只是陌生人,此生都不會有交集

    如果婆婆希望兒媳像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對待她,那她必定失望。兒媳若是想讓婆婆把自己當成女兒,那也是不切實際。如果彼此都有這種想法,那隻會讓矛盾更加尖銳。

    3.小兩口對老人的過度依賴

    當今社會,父母為兒子傾盡所有,拿出畢生積蓄幫兒子娶妻生子的大有人在。孫子出生之後還要照看孩子,老人喪失了社交和自由。最關鍵的是,老人覺得自己伺候兒子一家,吃力不討好;兒媳看不慣老人的一些陋習,把老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日積月累,彼此心理會積攢很多抱怨。

    說了這麼多,該如何處理婆媳矛盾呢,或者婆媳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才能避免矛盾呢。以下是我個人的三點建議:

    1.減少相處的機會

    能不往一起湊就儘量不要湊一起,不然大眼瞪小眼遲早出事。兒子已然成立小家,那麼自己的孩子自己帶,不要指望老人。老人也不要隨便去摻和他們的小家,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如果自己帶孩子條件不允許,或者一家人只有一個房子,那麼建議兒媳找份工作,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

    2.不要對彼此抱有過高的期待

    彼此相互尊重即可,要有界限感。不要因為兒媳把婆婆稱為媽,就把彼此當成母女。母女之間有割不斷的血緣關係,但婆媳之間的關係敏感而脆弱,稍不注意就會變成仇人。所以相處過程中,要降低彼此之間的期待,否則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3.兒子要承擔彼此之間的潤滑劑

    兒子作為婆媳之間的橋樑,一定要發揮自己的作用,不要袖手旁邊,否則,最後兩頭受氣。

    俗話說:會做事的兒子兩頭哄,不會做事的兒子兩頭傳。

    在老媽跟前多多誇誇媳婦,在媳婦跟前說說媽媽的優點,前提是要客觀評價,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如果偏袒母親,會讓媳婦受盡委屈,偏袒媳婦會讓母親傷透了心。

    綜上所述,婆媳矛盾不可避免,這就要求兒子,兒媳,婆婆彼此相互包容,用較高的情商處理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家庭才能和諧。

  • 25 # U趣微語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難題,更別說現在,女性思想的解放使婆媳矛盾更加複雜化。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都是因為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沒有處理好造成的。母子關係過於親密,使兒子就像未斷奶的孩子,事事以母親為先,進而威脅到兒媳的生活,那麼這就必然會導致婆媳矛盾的發生。

    實際上大多數女孩子在婚前都做過心裡準備。未來要如何好好對待婆婆,如何協調好家庭關係,做一個好兒媳。可是,雞飛狗跳的現實生活總是把這樣一個信誓旦旦要把婆婆當做親媽的小姑娘的幻想打破。

    還記得好友結婚前,多麼開心快樂,總是告訴我們她找到了一個好老公,遇到了好公婆。

    她說她要好好對待公婆家人。她把自己婚前的錢拿出來給婆婆買的衣服,首飾,給公公買的好酒好茶,給小姑子買的漂亮衣服。她拿著這些東西特別高興,她說,[我要用我的糖衣炮彈征服婆家人,讓他們都對我好,這樣我是不是就可以永遠幸福了?]

    可是現實卻重重的打了她一巴掌。

    婚後他們和公婆住在一起,剛開始確實特別好,可是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

    她丈夫的媽媽特別愛兒子,只有這一個兒子,寶貝的不得了。有一次,她婆婆竟然給她丈夫洗澡搓背,你能想象這樣的畫面嗎?她當時看到兩人從衛生間出來時,內心特別彆扭。

    她真的難以接受,於是假裝掩著情緒問她丈夫,[媽媽給你送衣服去了呀?]

    誰知她丈夫特別自然的說,[我媽媽給我搓搓背。]

    她說,[那你怎麼不叫我?我給你搓澡呀。]

    她丈夫沒有察覺她的異樣情緒,回答說,[那有什麼,我媽經常給我搓澡的。]

    而她婆婆也在旁邊若無其事的說,[噢,沒事的,我都習慣了。我給兒子搓澡已經習慣了。]

    你知道當時我朋友聽到這些話心裡好比吃了屎一樣難受。她說,[媽,你怎麼能給我老公搓澡呢?你們也太噁心了,都那麼大的人了,自己不會洗呀?]

    誰知,這一說不要緊,簡直是捅了馬蜂窩了。她丈夫不樂意了,[噁心誰了,怎麼就不行,從小到大都是我媽給我洗,你看不慣就不要看?]

    婆婆也在一旁哭起來,更是惹得她丈夫火冒三丈,直接打了朋友一巴掌,朋友哭著跑出了家門。

    我想任何一個兒媳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吧,內心膈應,各種彆扭。人常說兒大避母,更何況還有兒媳婦在。

    後來我的朋友還是離婚了,不僅僅因為這一件事就衝動離婚。她的婆婆還經常在他們休息時大清早就來敲門,讓趕快起床。休息了,誰不想睡個懶覺,結果更難了。

    這樣的婚姻實在過不下去了,丈夫處處以媽媽為先,結果自己媳婦受盡了委屈。這個丈夫做的真失敗。

    一個男人,當自己結婚以後就要意識到這個家的意義,你們是一個小家,爸媽是一個家,並不是你爸媽家多了一個人。你們的小家裡妻子才是女主人,而不是母親。而你有什麼事也不要總是找媽媽,你又不是吃奶的孩子。你應該在父母面前多維護妻子的地位,讓母親明白你對妻子的愛,這樣她也會因為你的緣故和妻子儘量搞好關係。

    作為婆婆,也要懂得在兒子結婚後放手。他已經成年,結婚,他有了自己的伴侶,這不是你一直所期待的嗎?那麼,結婚以後就不要過多幹預他們的生活,你要知道,這已經不是你負責的“範圍”了。你要放開對孩子的控制慾望了。

    作為兒媳,有問題也儘量不要直接“開戰”,有時候採取的手段和策略,比如讓你老公或者小姑子去和你婆婆講,畢竟親生的,即使話說重了也關係不大,但是兒媳婦就不一樣了。

    說到底,這就是兩個女人同時愛一個男人而產生的爭奪戰。在愛的過程中,嫉妒會讓女人們“因愛生恨”。而兒子就要做好婆媳之間的潤滑劑,讓婚姻順遂,家庭和睦。

    所以,解決婆媳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婆婆主動退出兒子的生活,保持距離和界限;兒子要有主見,維護妻子,不要遇事就裝看不見或者和稀泥;兒媳尊重善待婆婆,適當的包容和大度。這大概是我就是婚姻最好的模樣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生活中:炒股見好就收,還是放長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