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看待未成年孩子在國外受西方教育?
11
回覆列表
  • 1 # 大科學小實驗

    把未成年學生送去國外接受西方教育,能夠實現這一做法的華人非富即貴,窮人是沒有這個經濟能力的。

    也就說,中國的上層社會有一些人選擇把未成年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這出於他們所在社會層次的認知。他們覺的西方教育比中國先進,西方社會比中國就業機會,職業發展和福利都更好,所以才會把孩子從小送出去。

    只要孩子在他國待夠10年,就可以成為他國的永久居民。父母作為家屬,也可以過去一起生活在他國。

    從小就出去他國學習的孩子,對中國難有認同,也不會有多大感情。這些孩子的父輩們對祖國的認可也不會高,這也很影響孩子的愛國情感。我的這個觀點,不接受反駁。

    前段時間,要從英國接回一批留學的小學生,國內媒體一片爭論。很多人都不主張接他們回國,就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逃離中國。既然他們要走,那就不要回來好了。

    曾經很長時間裡,太多華人唱衰中國。他們覺得中國生活艱難,很不幸福,所以想方設法逃去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尋求永久定居。外華人也不傻,不可能你一窮人去他們國家享受他們的高福利,你不帶去足夠的錢怎麼可能入他們的國籍!

    既然已經有那麼多錢了,老老實實生活在中國不好嗎?把錢花在中國還可以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是他們覺得中國的教育不行,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他們還是要出去。著名主持人董卿就把孩子生在了國外,理由就是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對於這樣的解釋,很多華人並不買賬。

    這些人說起來離我都有些距離,下面我說一下我的同學,他也想出國定居。我一個高中同學,本科是一個重點院校,研究生考進中科院,現在中科院讀博士。有次回來在一起吃飯,他說有機會他要出國,出去就不回來了。如果自己出不去,以後有孩子了也要把孩子送去國外讀書。在中國他的學業算是頂尖了,花了那麼長時間讀書最後就是為了出國!我有些不解,心中也非常不快(我是挺愛國的)。我為中國感到不值:中國出了那麼多錢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研究生博士生補貼給他錢,本想他學成以後為祖國做事,他卻一心想著出國定居,你說寒心不寒心!

    在我們中國,國家投入最多的大學裡面的學生,他們往往會出國去建設別人的國家。或者進外企,為外華人效力。真正建設祖國的大學生是哪些呢?是國家投入不多的二本,大專院校的學生。

    既然出國的理由都有為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那我們就來看看是不是出去享受的教育就是比國內好。

    世界範圍看,英美等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水平確實比中國高。他們的基礎教育也比中國高嗎?這就不一定了。

    之前我們有個誤解,覺得他們的基礎教育沒有應試,課業負擔沒有我們重,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特長,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性格,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所以國內很多人開始鼓吹輕鬆的歐美式教育。

    這是我們的片面認識。歐美國家的基礎教育學校有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保證教育的公平,是普惠教育。私立學校是精英教育,有錢人會把孩子送去私立學校,家庭一般的只能上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教育水平要比公立學校高很多。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所謂快樂教育,輕鬆自由的教育是公立學校的教育,公立學校的很多學生考不上本國好的大學,他們很多人出來做的是普通工人。私立學校的學生要學習很多東西,文化課以外還要學習特長課,還要參加社會實踐,還要做公益等一個都不能落下,學生的壓力非常大。只是學習好沒有特長名校照樣不會錄取!

    從學習壓力看,我們的公立學校更像是歐美的私立學校,不同的是,我們的學生只要學習好就可以考上好大學,其他的只要沒有太大汙點就沒有問題。

    中國的有錢人送孩子出去應該上的是私立學校,還要寄居在別人家裡,小學生這麼小就與家人分離,會對學生性格產生不利的影響。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讓我覺得中國的好,仔細審視一下中國的基礎教育,雖然存在各種不足,其實還不錯。如果孩子真的很有天賦,等到孩子上大學或者研究生的時候再出國學習。但是記住,學成以後一會回中國做事,因為你是華人!

  • 2 # 寒石冷月

    未成年人出國讀書最近幾年成了一股潮流,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出國去上學。難道國內的基礎教育不夠好嗎?難道西方的教育就一定比我們好嗎?如果這樣來問,可能對家長們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那些過早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家庭,都是高淨值家庭,沒有好的經濟基礎做不到。

    正如題主提供的這張圖片中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在高淨值家庭群體中把孩子在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送出國的比例竟然分別達到8.30%和13.76%,而高中出國讀書的比例達到最高值,為30.57%。從這些資料來看,充分表明沒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做保證,普通收入家庭是做不到的。

    小學階段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家長,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將來能移民。

    從為人父母的情感角度來考慮的話,誰願意讓孩子在幾歲時就離開家,遠渡重洋去國外讀書呢?兒是孃的心頭肉啊,把孩子送那麼遠去,能不日思夜想嗎?當爹的自然也不例外啊。既然家長可以狠下心來把孩子送出國讀書,那背後肯定有巨大的利益在驅使著他們。這利益動機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讓孩子在留學目的國能移民。就如英國來說吧,只要符合要求,連續10年在英國學習和生活,就可以移民。

    初中階段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家長,是不想參與國內激烈的擇校競爭,才另尋它路。

    筆者接觸過一些把孩子在初中階段送出國讀書的家長,這些家長普遍的觀點是,在國內為了擇校,能讓孩子考上重點初中的機會少,進入重點高中的機會也不多,與其逼著孩子苦苦學,倒不如把孩子送出國,到一個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中去。確實,這是很現實的選擇。從西方的初中教育來看,如美國初中只有兩年,從課程設定到課業負擔來看,明顯比國內以小很多。

    高中階段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家長,基本上是為了孩子能輕鬆考上大學,避免在國內競爭中被淘汰。

    大家都知道,每年中考之後,普通高中的錄取工作常常讓一些家長惴惴不安。孩子成績非常優秀的不需要擔心,而那些中等及以下成績的孩子家長,心就懸起來了。不管是公辦的還是民辦的重點高中肯定是進不去了,可是進一般的高中又不心甘,害怕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對於那些成績差的孩子來說,甚至連普高都上不了,家長只好想辦法讓孩子出國讀書,從而避免在國內的應試競爭中被淘汰。

    結束語:透過上面的分析,相信你一定清楚那些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家長,他們心裡都是怎樣盤算的了吧?最後我要說的,有一種選擇叫曲線求國,或者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不少在國外上學的孩子,待上大學時,可以用留學身的身份考國內的大學,包括清北等雙一流大學在錄取國外生的分數和條件上面,明顯要比國內生低很多。如此說來,你看把孩子送出國的家長們,是不是把所有的有利條件都考慮到了?

  • 3 # 新疆大美說教育

    我個人不贊成。因為全世界都在學中國文化,孔夫子學院已經走向世界了,國內的教育事業發展蒸蒸日上,未成年人應該在國內好好學習中國文化,等到成年以後,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再讓他們去國外留學,這樣就能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一、未成年人出國留學年齡越來越小的原因

    有些家長盲目跟風,沒有自己的判斷,覺得孩子能去國外讀書,就是臉上有光的事情,孩子去國外就是“鍍金”,其實不然。未成年人自己有的格外不願意,但是在家長的強迫下,只能順從。

    二、國內教育的發展

    中國近年來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有了很多方面的改進,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中國培養出的這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就是最有力的辯護,西方惡意炒作和中傷的“中國教育沒有前途”,簡直是誹謗詆譭,當然也會不攻自破。

    三、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不偏不倚,才是“大家風範”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或者多面性,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從中汲取養料呵精華,而要捨棄糟粕和“垃圾”,這樣才能讓一個人不偏不倚地前進、奮發。

    結語:個人觀點是不要讓小孩子去留學,等成年以後出國留學,然後回來為祖國建設增磚添瓦,這些童第生、錢學森、詹天佑、魯迅、孫中山等老一輩的留學生就做的很好,我們應該以史為鑑。

  • 4 # 宇宙最好老師

    鄭強教授說:牛津校長感謝中國給英國培養了那麼多優秀的大學生,如果不是這些大學生,英國百分之二十的大學要倒閉。

    其實現在很多英國的學校都是靠我們中國的留學生在供養的,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英國的整個教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資金的支援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留學生和中國的留學生家庭。

    國外教育確實有其自己獨到的優勢,包括對於孩子興趣的發展以及探索精神的培養,還有就是西方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更鼓勵合作探索,自主研究,這樣的方式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確實很有吸引力。

    但這並不代表著西方的教育就比我們國家的教育方式更好,因為我們國家這麼多年也是人才輩出,而且教育這個東西無論在哪裡都是需要付出苦功夫的,西方所提倡的出來的快樂教育無非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或者是孩子較小的時候讓孩子充分的去玩耍,但是等到孩子進入到接近成年的階段,他們的學習壓力也是非常重的。

    其實很大一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是為了孩子在人生當中能夠走上一個捷徑,因為根據我們國家有些大學特殊的招生政策,很多外國的學生想要進入到我們國家優秀的大學學習是很輕鬆的,所以這部分父母讓孩子優先獲得其他國家的國籍,然後再回過頭來上我們國家的大學,相比於參加高考要輕鬆的多,所以這些家長運用金錢的優勢對孩子寶送出一條捷徑。

    還有就是把孩子送出去,其實是為了移民做準備,等到父母在國內退休以後,就可以全家移民到國外和孩子去團聚。

    無論怎樣我是不贊成在義務教育階段把孩子送到國外去,這樣的話孩子接受的就是完全的西方教育,對於我們國家沒有任何的情感,更談不上愛國如果想要到西方去接受教育,最起碼也要等到高中以後。

  • 5 # 做熱愛生活的主人

    近期,中國赴英國、美國、西班牙等國留學的小學生陸續包機回國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該不該送未成年孩子到西方國家留學?該不該讓留外小學生這時候回國?此類相關話題也引發了全網的熱議!我在國外援教了三年,也接觸過一些西方國家的人,下面從我的親身經歷談談我的看法。

    一、在人的成長曆程當中,幼兒時期和兒童時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經歷過事件的影響和期間養成的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很難改變!不可否認,西方發達國家確實有一些教育優勢,比如英語學習,留學幾年回來的小學生確實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從小接受西方教育,在西方高度開放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可能除了他的膚色和會說中文以外,從他的身上很難再找到中國元素!我在國外三年,我經常在想,“感恩之心”是不是華人特有的?西方國家大部分人把你對他們的幫助看成是慈善,很少會有感恩的想法!在他們的眼裡,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在中國傳統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都有中國特有的“謙虛與包容”,而不是西方人普遍的“傲慢與偏見”!我認為,中國的傳統教育是最好的!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的華人!所以,我只贊成未成年孩子在中國父母的陪伴下到西方留學,少了父母的陪伴,我覺得還是在國內讀書會好一點!

    二、在國外留學的小學生,他們也是華人,而且是未成年的孩子,華人幫華人理所應當!儘管他們的回國會給疫情期間的中國帶來風險!但是,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安全措施是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的,我們作為華人沒有理由把我們的孩子留在外面,處在危險當中!所以,我為中國駐外大使館點贊!孩子們沒有錯,他們不應當承擔所謂的“過錯”

    我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所以,送未成年孩子到國外讀書需謹慎,除非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在國外生活!

  • 6 # 青松51990801

    美國發布的2019年度世界各國應對疫情能力排行榜:美國第一、英國第二、荷蘭第三、德國第四、法國第五、。。。中國排名第51位……

    呵 呵 。。。。

    對比中美兩國在此次疫情的政府表現,制度優劣一目瞭然。

    美國自我吹噓的神話被新冠病毒徹底戳破。。。

    你還會繼續相信美國的資料以及美媒的鬼話連篇嗎。。。。

    你還會繼續跪舔美國的各類(抬高自己貶低別人)排名(高校排名,軍事排名,科技排名,GDP等經濟類排名。。。)嗎。。。

    當人類出現瘟疫大流行,資本主義就會暴露出種種弊端,從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形式來看,瘟疫也是資本主義的喪鐘。

    ——卡爾馬克思 1876

  • 7 # Nono託福口語

    最近“小留學生包機回國事件”引起了熱議,順帶著也讓家長們開始思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國外接受西方教育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作為出國教育培訓行業的老師,我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親眼見證了託福或者雅思等國外語言考試的低齡化現象。

    我教過最小的學託福的學生只有五年級,最小的學雅思的學生今年才只有10歲。這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走出國門,接受西方教育。

    作為父母,如果想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把他們送出國,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支撐是不可能的:

    在題主的這張圖片裡,中國留學生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小學、初中以及高中。

    我們以美國為例:

    在美國讀私立小學,一年的學費在15000美元~25000美元不等,在不同城市一年的生活費6000美元~20000美元不等,一般孩子年紀比較小都需要住在寄宿家庭,寄宿家庭的費用一般是20000美元一年。

    這樣算一年下來最少需要30W元人民幣(美國的公立小學,只有持綠卡、長期簽證或者公民才可以申請)。這裡就不再贅述讀初中和高中的費用了,所以如果家庭沒有雄厚的財力,是不會考慮讓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就出去讀書的。

    除了財力,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響著中國家長把孩子送出國:小學出國的孩子,大部分情況下家長是為了讓孩子能夠移民,能夠一直留在當地,當然這裡面也包括希望孩子能早點接觸到英語的語言環境,這個時候早點接受西方教育並沒有什麼不好。同時如果家長們能夠在家庭教育中,讓孩子也學會講中文,瞭解中國文化,認同自己的華人身份,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會有更完整的意義。中學出國的孩子,中學十幾歲的孩子還處在語言模仿能力較強的階段。這個時候相對來說接受國外語言和文化也不會特別的困難,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可以避開國內”小升初“考試的激烈競爭,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高中出國的孩子,相對來說,這部分孩子的學習基礎會稍微差一點,在國內透過高考可能也不會考上清北復開或者985、211院校,因此為了避免高考,也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學校學歷,家長會選擇在高中的時候讓孩子出國讀書。除了教育、移民等因素之外,生活上的因素也需要考慮在內:出國在外,第一關就是語言關,在年齡上,越小的時候出國,受到周圍語言困擾的影響越小,因此很多希望孩子在國外讀書甚至以後工作生活的家長,都會選擇在初中甚至是小學階段就送孩子出國讀書。出國在外,第二關就是生活關,年齡小雖然容易學習語言,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也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自制能力,而且小學、初中階段,孩子年齡小,也不能開私家車,親自陪讀接送孩子上學還是選擇一個靠譜的寄宿家庭這都是要考慮的因素。高中階段出國,這個時候語言、文化還有思維模式基本已經形成,來到國外以後,想要改變口音或者適應另一種生活都會有一些困難。另外,一般情況下,高中生出國讀書父母很少陪讀,高中生在國外可以開私家車,因此汽車安全使用上會是一個問題,還有就是高中的財務管理方面,也是需要父母考慮的。結語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出國,從不同階段來看,父母都有其因素和利益考量。然而因為他們還是未成年人,需要父母更多到位的監管和指導。尤其是如果父母不能陪讀的情況下,更不能放任孩子在國外一個人讀書、生活、工作。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精神層面的關心和支援,不能只是透過給孩子生活費,打入銀行卡上那些具體的數字來了解孩子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我是Nono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語言使用者,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未來發光發熱。

  • 8 # 聽雪學苑

    今天,對於低齡留學問題,且拋開有色眼鏡,理性地分析一下其利與弊。

    01 當前中國內地出國留學表現出三大趨勢

    一、中國出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

    根據中國教育部資料顯示,2018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相比2017年增加5.37萬人,增長8.83%。

    二、出國留學生越來越低齡化

    18歲以下出國留學被業界稱為低齡留學。

    根據2018年5月新東方聯合調研機構共同釋出的《2018中國留學白皮書》,中國家長對於小學階段留學的意向達27%,中學階段為29%,高中階段為24%。

    三、出國留學生中中低端收入家庭越來越多

    根據2018年7月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釋出了《中國教育新業態發展報告(2017)——基礎教育》,出國留學已成為不少普通工薪家庭子女的選擇。

    02 低齡化留學生越來越多的原因

    一、避開國內殘酷的高考壓力

    在中國,高考幾乎成為個人上升的唯一通道,國內高考壓力有目共睹。儘管高考錄取率逐年增加,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增加的那一塊主要是高職院校。而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式是,越好的大學就業率越高,越好的大學就業待遇越高。所以,所有的在校中小學生心中所追求的永遠是更好的大學。哪怕能力不夠、哪怕沒有堅強的毅力,但考好大學的夢都是有的。過去的“211、985”,現在的“雙一流”才是高考生的真正目標。這些學校的錄取率卻並沒有怎麼增加,“211”大學錄取率全國只有6.5%。

    再加上中國高考人數龐大,今年高考生更是達到歷史最高峰,高達1071萬。高考搏殺可謂慘烈。

    所以,中國中小學生讀書很辛苦,是現實決定了的。我們每個人身邊都能看見許多學生,哪一個不早起早貪黑,整天埋在作業中,就這樣寫啊寫啊十多年。每天都有許多人在煲雞湯:“小時候吃過的苦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這社會正在懲罰不努力讀書的人”。

    所以,當父母們有了一定的財力、有了一定的資訊、有了一定的途徑,就自然想辦法避開這高壓環境。留學就是最佳的選擇。

    二、接受國外更先進的教育

    中國的加工式教育歷來受到許多人的詬病。相對來說,國外的教育更為貼合人的自然發展規律,而不是把人訓練成社會的機器。

    所以,許多父母選擇從小把子女送出國去留學。因為年齡越小,對新鮮事物接受力越強,更容易適應新的環境。

    三、增強就業競爭力

    近幾年,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的人數逐年看漲,一方面與中國經濟發展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就業環境看好有關。在相同學歷條件下,在國內就業招聘中,留學生往往更具有就業競爭優勢。

    四、變更國籍

    從小出國,有利於獲得外國國籍。不過,這部分人是極少數。因為成為外華人,在國外的生存優勢並不比國內高。

    從現實生活來看,變更國籍的人主要是三種情況:

    一是為了工作或者生活更方便。比如,如果想要常年在美國工作,只有取得美國綠卡,才能享受與美國國內公民同等的就業、醫療、教育權利。所以,對於這些為了在國外謀求更好發展的人來說,大家是應該公正看待的。

    二是轉移財產。這主要是在國內謀取大量不義之財的人,不說了。

    三是為了某種利益,依附於外國的人。

    我們真正要鄙視的是第二第三種變更國籍的人。

    03 低齡留學的弊端

    雖然說有錢可以出國留學,但選擇出國留學又不僅僅關係財富。對於低齡留學學生來說,還關係著他們的心理健康、情感培養、價值觀形成等等,這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一、對於中低層收入家庭來說,高額的留學費用仍然是低齡留學家庭面臨的主要困難。留學給國內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這也是制約出國留學生數目的最大因素。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家庭收入都加,選擇低齡出國留學的人會越來越多。

    二、低齡留學生的生活影響

    在國外,未滿18歲是不能獨立居住的。18歲之前留學,必須要找到寄宿家庭。這無疑對於留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作為遠離父母、遠離家庭的人,總有寄人籬下的疏離感,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本來是依賴父母的年齡,卻要獨立生活,則更加不適應。另外,學生與寄宿家庭的生活風俗習慣、中西文化差異帶來的情感交流、語言障礙等,都會對低齡留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價值觀影響

    低齡留學雖然更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對學習更有利。但與此同時,青少年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長期接受西方價值觀薰陶,從而導致價值觀與中國主流價值觀產生很大差異。如果學生長大以後回國發展,將會對他們的國內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四、文化認同與歸屬感影響

    低齡留學生從小接受國外文化教育,長期與中國文化疏離,就會導致與中國文化產生隔閡。每個人都有自己文化的根,這是鄉情的源頭。這此留學生,出生在國內,卻生長在國外,缺少了國內文化的認同,必然對中國沒有歸屬感。對於他們來說,成年以後將是非常孤獨的,國內沒有他們的文化,而國外沒有他們的家。

    儘管低齡化留學的利與弊每個人看法不一。但可以肯定,中國以後低齡留學生會越來越多。隨中國經濟發展,留學終將走入普通群眾階層。

  • 9 #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兩個關鍵詞: ①未成年;②西方教育!

    兩個問題:①未成年人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②西方教育為什麼不適合我們的孩子!

    一、未成年人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未成年人概念:在中國,未成年人指未滿18週歲的公民!

    未成年人心理特徵:青少年是個體從童年向成年發展的過渡期,青少年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是矛盾動盪性,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問題的時期。

    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正因為未成年人的心理的矛盾動盪性和最容易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就決定了給到他們的教育一定是要符合他們的成長規律,尤其未成年人在價值觀、世界觀方面都還沒有完全定型,從小接受什麼教育,一定會決定他們成年以後的價值取向!

    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很多地方吸食大麻、擁有槍支都是合法的,那麼很多學生自然而然也會受到這些政策的影響,比如NAIS釋出的一項關於其成員學校學生的調查資料顯示,有8.6%的學生表示自己使用過1-2次,2.2%的學生使用過3-5次,有1.8%的學生使用違禁藥品達6次以上。如果我們的孩子進入了這些學校,當然會受到這些負面行為的影響!

    所以說,顯然國情不一樣,相應的學校環境的差異也是截然不同,如果說把未成年人貿然送過去學習,可想而知他們從小被灌輸的思想體系跟國內會有多大差異,由此一定會對他們未來的成長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如果這些孩子未來成年以後再回來,將很難百分百融入我們的社會!

    二、西方教育為什麼不適合我們的孩子?

    1、教育資源豐富程度不同,決定未來的人生態度:

    相對而言,西方國家的教育資源比較豐富,即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成功升學的機率也是很大的,學生相對壓力較小,所以提倡寬鬆教育是依據他們的教育環境為依據的;

    而反觀我們國內,高考就是萬馬齊過獨木橋,能夠成功進入高等學府的人是少之又少,然而正是這樣嚴酷的競爭考驗,才造就了孩子們的抗壓能力,畢竟畢業以後同樣是要面對千軍萬馬去競爭,這樣的心態直接保證了未來的競爭能力!

    如果未成年人習慣了西方的寬鬆無壓力氛圍,將來如果回國參加工作,將很難適應國內超強的競爭壓力,而且這兩年隨著國內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明顯可以看出,留學生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已大不如從前,所以這顯然是他們回國後要面對的問題!

    2、西式的思想強調個人和所謂的自由,這個與我們的傳統價值觀不符!

    看看特朗普那張大嘴,我們就能明白,西式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人是什麼特點了,在西方比較崇尚個人英雄主義,所以在西式大片中,你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人獨闖險境,甚至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拯救世界的鏡頭!

    但是我們是崇尚團結與團隊能力的民族,強調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所以說如果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未來回國以後將很難在思想上扭轉那種個人至上的價值觀,從而導致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綜上所述,如果這些未成年孩子將來是要留在西方國家,那我們上面說的這些就可以直接略過了;如果這些孩子未來還是要回國,那麼各位家長就要好好考慮考慮了,現如今我們國內的教育水平跟過去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到底該讓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一定要好好慎重考慮一下了!

  • 10 # 吉老師

    雖然疫情在西方國家的擴散日益嚴重。我們國家在滯留在外的留學生引起了全華人民的關注,留學生問題一度成為網民關注的熱門話題。

    每一個在外的留學生背後都有一箇中國的家庭。雖然留學的動機各有不同,但是無外乎一下幾種。

    一、高淨值家庭為孩子早早規劃前程。

    中國父母歷來都為孩子教育操碎了心,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能夠離開中國去外國接受西式的教育,這些家庭都是比較富裕的,因此他們才有選擇的能力,想早早的讓孩子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將來孩子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孩子的未來也會有更多的選擇餘地。比如說,如今很多滯留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很大一部分家庭是想讓孩子在外接受一定年限的優質教育,然後孩子又可以取得所在國的國籍。

    二、普通家庭想突破階層,帶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留學生背後的家庭並不全是富裕的,相當一部分也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他們集全家之力,孤注一擲,所有的財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就是想給孩子謀劃一個優質教育平臺,以期給孩子帶來光輝燦爛的未來。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父母都是普通國企職工。住房也是僅有一套普通房子,兩口子節衣縮食,把孩子送往國外。每年消費約30萬。用他的話說是用了一套房子的錢來做教育投資。自己吃苦受累,一輩子不想讓孩子再和自己一樣。重複自己的生活。想讓孩子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選擇了出國留學這條路。

    三、國內高考政策的競爭激烈也是大量學生出國留學的原因。

    提到高考,我們常常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做比喻。事實確實如此,孩子們在國內上優質的高校太難了。拿高考大省河南來說,2020年高考報名已經突破了一百萬了,而河南省內僅有一所211高校。孩子想上優質的高校難上加難,競爭激烈可見一斑。所以相當一部分家庭。是因為權衡孩子的成績在國內很難拔尖。考到頂尖高校接受優質教育,所以才會另闢蹊徑,送孩子出國。在著名作家池莉的《來吧孩子》這本書上就坦言孩子在國內接上不了頂尖高校,也讓孩子出國留學,就讓孩子接受了英國的教育。千千萬萬的留學家庭中,避免國內激烈競爭的高考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結束語:家庭條件優越,為孩子們謀劃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嚴峻的高考競爭是這些家庭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的重要原因。

  • 11 # 說文寫作

    現在國內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小學升初中上高中層層遞進,壓力逐漸變大,國內人口眾多要想在眾多人口當中脫穎而出,就需要有超凡脫俗的能力和超群的聰明才智。

    而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讓孩子在國外接受先進的理念教育,讓孩子在玩耍當中學習沒有太多的壓力,輕鬆的成長,也是為了以後孩子能夠在國上一個好大學做準備。

    但是這些家長殊不知在未成年的時候,把孩子送到國外,讓孩子失去了中國傳統禮儀傳統文化的教育,而丟失了華人內心存在的禮儀廉恥,丟失了中國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

    個人建議在孩子未成年之前選擇在國內學習,無論孩子學習好壞,最起碼把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容納在體內,以後上大學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國外,讓孩子再去接近接受先進的思想教育高精尖技術教育,為自己的人生做好鋪墊。

    以上只是我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12 # 吳是夜

    未成年孩子在國外接受西方教育,有一些潛在的原因,也肯定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

    1、經濟基礎是未成年孩子留學的根本

    題主給出的一張表格,很明顯可以看到出國留學的是基於高淨值的,也就是說非有錢家庭則難以做到。

    再細看,小學留學的佔比8.30%,初中留學的佔比13.76%,高中留學的佔比30.57%。

    低齡留學儼然成為了一種趨勢。

    留學年齡越小,就代表留學的年限會越長,所需花費的金錢越多。

    沒有好的經濟基礎做不到。

    2、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先接受傳統文化薰陶,樹立中國的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很關鍵,它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所在。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小留學生,小小年紀就匆匆忙忙地出國去留學,不僅沒有接受過中國的教育,也沒有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這樣的孩子是一定缺乏對祖國的認同的,因為他們缺失了「根」的教育。

    年紀尚小的他們,率先接受的是外國文化和外國的思想,外國的文化反倒成了他們的「根」,外國話替代了母語的作用,母語變成了外語。

    簡而言之,不懂中文的華人還是華人嗎?不懂中國文化的華人還是華人嗎?就算國籍是華人,但實際上又有幾分是華人呢?

    所以說,太小不留學,孩子應該先接受傳統文化薰陶,接受中國的教育,樹立中國的文化認同,待得長大後,擁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再讓他們出國留學。

    3、沒有接受過愛國主義教育,怎麼樹立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我們都知道一定要教育孩子樹立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正如清末海軍將領劉步蟾曾說: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清末去留洋求學的那些民族脊樑,包括詹天佑、劉步蟾等,大部分都是懷揣報國拳拳之心,最終也都選擇回到祖國,建設祖國、奉獻自己。

    亦如錢學森先生,他學成後放棄一切,爭取回歸祖國,卻受到美國政府的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但是他的報國信念卻從未動搖,最後終於衝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上述的這些民族英雄、國家脊樑才是我們的榜樣,才是留學的最佳模板。

    而如今的留學生我們很清楚,肯定有一部分人是「出去鍍金、混學歷、留學不回」的。

    這樣也就罷了,但正值疫情緊急關頭,如許可馨之類的留學生,生於國、長於國、學於國,卻屢屢在網路釋出不當言論,不心懷感恩也就罷了,反而口出惡言相向,令我們不恥。

    4、家長們匆匆送孩子留學的目的,絕不是師夷長技

    讓孩子出去留學,是為了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前沿科學,把自己打造成可用之才,並且回到祖國來建設祖國,發一份光,出一份力。

    這才是正確的留學目的。

    而不應該是拿外國的綠卡,融入一個根本融入不了的國家和民族,這樣的留學有什麼意義?外國之人也不會認同你,因為你們的根不同,文化不容。

  • 13 # 閱讀的天空

    我不贊成未成年孩子,過早就送出國去留學,去接受西方教育。看似父母為孩子將來打算,可孩子真的願意嗎?

    這次疫情,更讓我們看清了西方社會,小留學生包機回國,彰顯了中國製度的優越性。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

    有一個媽媽後悔了,後悔讓孩子那麼小就接受西方教育。孩子很不開心 ,他想念國內的同學,他融入不了西方的環境,看到孩子這樣,媽媽也後悔,為什麼放棄國內優越的條件,來國外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呢?

    或許,孩子經過幾年西方教育薰陶後,慢慢能融入進去。甚至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由於從小沒有接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孩子與國內又格格不入,除非,做父母的不打算讓孩子回國了。

    可這樣好嗎?孩子成了一箇中不中,洋不洋的中間人,說他是華人吧,他滿腦子西方思想,對中國文化一竅不通。說他是外華人吧,他長著黃面板、黑眼睛、黑頭髮,走到國外的街上,外華人又說你是東方人。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力量,也讓我們見識了西方嘴臉。國外的月亮一定圓嗎?那為什麼還要包機回國呢?

    祖國是我們堅強的後盾,當我們有難時,對我們伸出援手,敞開胸懷的,永遠是我們的祖國。

    或許好多家長說為了躲避國內的應試教育,為了鍛鍊孩子的綜合素質。其實我覺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讓孩子學學國內文化,挺好的,起碼孩子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呼,須敬聽”、“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等經典古訓,不至於讓孩子為了西方所謂的自由而迷失自己。

    有些家長讓孩子出國,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覺得自己有錢,就要讓孩子跟別人不一樣。但過早地給孩子決定求學道路,也不見得是為孩子好。還是等孩子大點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已經形成,這個時候再讓孩子決定自己的道路,真想留學,家長可以全力支援。

  • 14 # 醉臥西風323

    若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在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能為中國培養所謂的未來的人才,那就是讓人貽笑大方。別說廣大的華人不相信,除了白痴可能會相信,就算是家長也不會相信的事情。當然,這是否符合教育法的規定?否則,家長喜歡把孩子送去哪裡去,那是人家的事情,但是,在特殊時期,不應該把這些奔著外國籍而去的人接回來,這是符合國法和民意的事情,於情於理都無可厚非!

  • 15 # 小劉老師說

    因為這次的疫情,使廣大網友關注到了小留學生這樣一個群體。其實,近年來低齡留學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了。

    那麼對於未成年孩子在國外接受西方教育,應該怎樣來看待呢?

    小留學生家長送孩子出國留學是怎樣的心態

    前段時間因為英國疫情嚴重,就有英國小留學生家長懇求國家包機將他們接回,然而不少網友卻持反對意見,認為他們將孩子從小送去國外留學目的不純,於是就有家長哭訴道“你們就是仇富”。

    的確,這些將未成年孩子送出國留學的家庭確實比較富有,而他們之所以做出這樣一種行為,主要有兩種心態:

    第一:為孩子以後定居國外做準備

    要想定居國外,很多國家要求必須在他們國家學習或者生活達到一定年限,否則是不符合條件的。

    而其中一部分家長是有讓孩子未來定居國外的打算的,於是就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出去留學,以便能夠儘早滿足定居條件。

    只能說這些家長從內心上認為國外比國內好,對於這樣家庭的孩子不要試圖去想他們未來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因為他們基本都不會選擇留在國內。

    第二:認為國外教育優於國內,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我們國家的家長尤為重視孩子的教育,寧可在個人生活開支上節約一點,也要為孩子儘可能提供更好的教育。

    很多家長從內心上認為國外的教育是優於國內的,而當他們很有錢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於是就將他們從小送出國留學。

    這樣的家長只是單純地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求學的道路上能夠優於他人,未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對於未成年留學生家長不能持完全批判的態度

    對於將未成年孩子送去國外留學的家長,由於他們有著不同的目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持完全批判的態度。

    一部分家長是想讓孩子定居國外,但是還有一部分家長只是想讓孩子接受國外更好的教育,對於後者我們不能說他們是不愛國的,未來他們的孩子也是有可能回到國內,為國家做貢獻的。

    未成年孩子在國外接受西方教育,本人持反對態度

    其實孩子小時候所處的環境是最能夠影響他們的,思想、文化認識等都是小時候所形成的。

    在他們還未成年的時候,就將他們送出國外留學,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和薰陶,他們對國內沒有形成很深的愛國情懷,反而是對國外有著更濃厚的感情。

    這樣一來,不論家長是出於何種目的將他們送出國,未來他們都很可能更願意待在國外,這也是國家人才的損失。

    所以我不贊同將未成年孩子送去國外留學,從小在國內接受教育,等到大學畢業後再去國外深造,這種方式就會好很多。

  • 16 # 食全食美十全十美

    這些看似可憐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背叛國家堅定的心,正常情況哪個父母會讓自己未成年孩子離開父母,所以他們目的就是入籍外國,尤其裡面公職人員,應該查處,將來一但戰爭為了他們外國孩子,出賣國家這是毫無疑問的

  • 17 # 俞遠通

    未成年孩子在國外受西方教育,這是留學,是跟成年人留學學的。留學在過去叫留洋,剛解放時,留洋回來的一批人,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和科技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科技是發展的生產力,於是捨得花當時珍貴的外匯,公派了幾批大齡留學生,這些人學成回國後,安排在了各行各業重要的部門,端著鐵飯碗,生活有保障,他們也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改革開放十年,國家富裕了,一部人腰包鼓了,出現了自費留學的現象。留學回來的人,又叫做海歸。這時,中國對外的關係,除了外交,也增多了投資做生意,海歸們很吃香,他們懂外語,又有出國經歷。中國曆來有傳統,父母望子能成龍。先是,很多有錢的老闆,在孩子高中畢業後,送到國外上大學,見見世面鍍鍍金。後來,留學年齡越變越小,高中變初中,初中變小學,未成年就留學出國了。自費留學成本高啊,父母們也真拚了,除大老闆或有些官員的子女們外,有些稍富裕的老百姓,也跟風。我有個朋友,孩子出國好幾年,前後花了一,二百萬,他以前來去開小轎車,後來把車賣了,現在幹保安,騎二輪電動車。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往好處過,將來出人頭地,不知將來怎樣,盲目跟風,互相攀比,這就是留學未成年孩子父母的心理。有人說,小孩出國,將來是為了移民?可能極少數人這樣想,大部分不是這樣的。養個孩子容易嗎?花錢送出去?老死不常相見?有跟沒有差多少?所以此論不成立。我認為,家庭有條件的話,大孩子留學可以,小孩子留學不合適。留學年齡過小,孩子缺乏中華傳統教育,將來回來,在社會上立足難,與人難溝通,壞處大於好處。拿這次疫情來說,中國表現的好,外國表現的差勁。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環境安全!外國因為制度問題,發展速度滯慢,環境也不安全。問未成年留學生父母,讓孩子在中國學習好呢?還是讓孩子在國外學習好呢?自思自思吧!

  • 18 # 勝勝1863

    太小了容易學壞,如果好的沒學多少,壞毛病倒學的挺好,夢想破滅了又添了許多的煩惱。許州的許府家大小姐許可馨的爛人爛事兒,證明了即使是成人了也抵不住西方資本主義的墮落。大把的美金培養出個白眼狼純屬自淘苦吃。

  • 19 # 槓精有理官方賬號

    送子女外國就讀的,走不出以下原因:

    一,真心以為月亮是外國圓,教育是外國好,提供最好的給子女。

    二,攀比,在某一個階層,說出子女在國外讀書,就如工薪買萍果,小老闆買百萬汽車,小姐姐用十萬包包一樣。

    四,華人崇洋軟骨症,在國外不知所謂的野雞大學的證書,回國也可以不可一世。

  • 20 # 小燦親子教育

    說起國外西方教育,我們往往能想到的就是素質教育、教育優勢等等。可事實上,很多國外學校也不搞素質教育,而招收標準、授課方式等,也在逐漸偏離教育精神。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接受西方教育呢?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

    首先,我們來界定一下未成年留學生的標準,是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留學生。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是在心理、生理上,還是在生存能力、經濟能力上,都是無法獨立的,需要家長和外界的幫助。

    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也知道這一點,但是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盤算,即使孩子無法一人面對外界,也依然將孩子推出國門。

    是為了以後更方便孩子移民,還是想讓孩子有更多其他出路?是希望孩子更輕鬆地考上大學,還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

    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孩子都揹負著家長的期望,出國了。

    其次,我們要認識到,未成年帶給孩子的侷限,不只是年齡這麼簡單。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意識中,未成年人在國外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比起學習成績,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值得我們關注。

    很多人認為,現在孩子通常都比較早熟,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只是在年齡上有些弱勢而已。可事實上,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未成年人各方面的不足,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未成年人自理能力差,照顧不好自己,或許還能有保姆、生活老師、各種相關機構提供幫助,可他們的社交、語言、心理壓力等問題如何解決呢?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獨在異國他鄉,任何生活小事都有可能演變為影響身心健康的大事,這些也是必須要考慮到的。

    再次,我們要了解,孩子所留學國家的環境,不一定能讓他健康成長。

    我沒有出國留學過,但透過網路也對國外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有一定的瞭解。國外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教育環境中存在一定危險因素。

    對於未成年留學生而言,因為心智不成熟,本身就容易受到引誘。如果周圍的環境又比較雜亂,身邊不但沒人約束,反而有人引誘的話,就很有可能在無知的情況下犯大錯。

    比如,有一些留學生在不知的情況下吸食毒品、或者違背相關法律法規,被學校開除,遣送回國等。

    想想看,重金送孩子出國,結果反而毀了孩子的人生,多不值得。

    最後,我們承認教育水平差距,針對孩子自身水平,作出慎重決定。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國內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髮展,但是也必須承認,差距依然是存在的。

    如果認為,國內的教育不適合孩子,可以在孩子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具備比較健全的心態後,送孩子出國。

    但是,必須要認識到,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孩子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與他兒時的性格塑造,人格修養等等有非常大的關係。

    這是作為父母的責任,不能用一句“為了孩子好”,就把孩子棄之不顧。

    結束語: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孩子的自身條件也比較充分,出國留學,去體驗一種不一樣的教育,也未嘗不可。

    只是有利就有弊,教育也需要因材施教,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國內國外的孩子都能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歲多寶寶脾氣特別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父母如何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