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旅行大攻略
-
22 # sz戶外小哥
1.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我享受這份放鬆和愜意,這是一種找尋身心能量,發現自我的過程。
我和我老婆都熱愛生活,與其放假閒坐家中,還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前年春節前,我和老婆一起去了趟海陵島,適逢人不多,感覺是包場的旅行,輕鬆愉悅,習習海風,清新的空氣,讓我一下子逃脫了長沙的炙悶。
這裡像一塊熱土,尋常而樸實,靜逸卻有著它的一番天地。在海邊走走,聽著海浪拍打沙石的聲音,一種廣闊的視野被開啟。
出外旅行的樂趣除了欣賞美景、品嚐美食,看看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外,就是朋友圈裡的分享美照。每次分享美照後,會自己一邊欣賞,一邊看著朋友們的點贊,心情也會變得愉悅,同時在朋友圈裡也會看到朋友們的分享,曬的是一種心情,也是一種生活。
說起旅遊,絕大多數人的目的就是拍拍拍,但如果純粹是為了曬圖,而沒有享受生活的態度,那就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旅行不僅僅是拍照和看風景,也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無可厚非,只是我們透過旅遊釋放了心情,補充了能量。旅行的過程,是一個讓你不斷髮現自己的過程,在循序漸進中,熱愛山水、熱愛這世界的一草、一花、一木的心態不知不覺就成為了你的一種精神特質,愛生活、愛自己,只有生活的點綴才能不斷激發出我們內在的新的能量。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母親遊桂林,在美好的祖國大好河山面前,母親很開心,揮舞著雙臂,激情的歡呼“真美啊!”確實,面對美好的事物誰又不會動情?旅遊,能讓人的心態變得年輕,同時也會讓人的意志力變得堅強。
我們現在的旅遊方式和最初的旅遊開啟方式不同,記得很多年前的青蔥歲月裡,我和老公一起遊北京,是參團旅遊,那被一個趕,還有帶有強制性的購物,行程也十分匆忙。
現在我們是自助遊方式,旅遊前先做好攻略,高鐵出行,省事省心。老公雖是南大中文系畢業,但是他對城市的人文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他看來,每到一個地方,一個城市除了所謂的知名風景區,還有很多的人文情懷和歷史底蘊值得我們去探求和品味。
在我沒和她同行的時候,她也會一個人的旅行,拍下一些旅行的足跡,記錄自己的歲月和生活的體驗。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旅行,是心靈的閱讀,而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旅行,同時也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這就是一個自己所期待的結果。
印象深刻的是我和她的海南行,海南的一些古老的街道,雖然不熱鬧,給人一種被世人忘卻的感覺,但是當你走在這樣的街道上,你就會深刻的感受到很多年以前這條街道上的人、事和物,歷史的痕跡似乎是不會被世人磨滅和忘卻的。
海南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明宋,至今有700多年的歷史,這裡的小吃很豐富,且衛生,街道上有各種老式店面,賣著生煎油條,賣著海口人愛吃的各色甜點,同時也能看到很多時髦前衛的西式店鋪。遊人雖少,但也保留住了舊海口最樸素的一面。對比那些奢華的都市建築,我更樂於沉醉在古老文化的薰陶中。
走過老一輩走過的路,享受著古早的名小吃,靠近生活的旅行方式,讓我更快讀懂這座城市本質的情懷。
3.旅行的過程是一種放飛。
2014年我們一起去了雲南大理,大理是一個很秀麗、很純淨的地方,最喜歡看洱海那綠悠悠的水,看得人的心都能夠沉靜下來,也喜歡看大理的南天白雲,那些白色的海鷗在藍天碧海中翱翔,還有那些綠紅相映的花,真的是美不勝收。
人在旅途,旅途的過程也是一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的過程。人的心有時候會焦躁、疲乏,當你看到了一朵美麗的花,當你蹲下來去欣賞它時,心靈的塵埃被美好拂去,心境隨之平和淡然。
人最需要沉澱的是心境。聽女人課堂美學老師甘林說過,一次她上課很累了,但在回家的途中,看見了路上美麗的花,讓她的身心重新煥發出了巨大能量,親近花草,親近美好,真的是件很美好的事。
最有趣的是老婆每次和我一起出去旅遊,都會在回家之前,去旅遊城市的菜場逛逛,買些當地的小菜或有地域特色的菜,為她點一個大大的贊,真是太熱愛生活了,這種十二分熱情對待生活的態度,為生命覆上了有感染力的色彩。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魅力都深植在每座城市裡,吸引著我們去探索和品味。每一次的旅行實際上都是一場與歷史、與心靈的交流,一方面能加深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一方面也能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
旅行,是一種對遠方的嚮往 ,對心靈的淨化 ,對眼界的開闊 ,對生活的熱愛。
如是,若干年前的一次西藏行,別人笑說是死亡之旅,可我卻覺得這是離生命最真實的感受,在美麗純淨的納木錯湖面前,所有的煩惱煙消雲散,人生的真諦在這時凸顯,腦海裡只有一句話閃現:我們一定要為自己活,不然愧對我們的人生!
4.自己內心豐富,才是最重要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多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是很不錯的事。旅行之意義並不是告訴別人這裡我來過。這是一種心靈乃至氣質的改變,靈魂和旅行,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旅行,讓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瞭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和開闊;這樣,我們才會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走出去,帶回來。我們需要的是心的旅途、身體的行走,尋求內心深處的共鳴感觸,而不是流水線走馬觀花到此一遊的旅遊。
蔣勳說: 旅遊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在最美的東西。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在遊歷時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才是好的旅遊。所以旅行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
旅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放寬視野,是心靈的淨水器,同時它也是一種熱愛生活的體現和方式!
-
23 # LZ2323
當然可以。
生活百態,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當你生活枯燥無味的時候,那就趕緊收拾行囊出去走走。去見山川河流,它們會讓你寧靜、豁達、享受~
-
24 # 濤哥好旅遊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生活方式,從我的理解來講,人的生活就是我們自己生命中的時間延續,只是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體現,旅遊作為一種重要的方式,增長人們的見識,開闊人們的眼界,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放鬆心情,愉悅心情,緩解壓力,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 一:古有徐霞客用一生的經歷來詮釋旅遊,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跡踏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在那個交通工具十分落後的時代,簡直不可想象,並撰寫出萬世流芳的《徐霞客遊記》,不管一天跋涉多麼疲勞,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穫記錄下來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他深入荒涼的窮鄉僻壤,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幾度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嚐盡了旅行的艱辛,成就了他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的稱號,能不說他這一生是最榮耀的生話方式,後人幾人能及。 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房貸,車貸,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有時讓人喘不過氣來,許多人因此而抑鬱自殺。人在旅途,新的環境,新的感官刺激充斥人的大腦,能把這些焦慮晢時抑制和區隔開來,從心裡角度分析,人的注意力最容易被移動的景物所喚醒,新的人物面孔,新的語言、習俗、氣候、地理環境、美好景觀讓人賞心悅目,忘卻煩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旅途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能讓人珍惜現代人的美好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 所以說,旅行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
25 # 周蘭
可以的,當然還是有年齡限制的,年輕人還是以事業為主,人到中年,到了知天命年紀,就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如果經濟允許多走走多看看,在體力允許時看天下美景吃天下美食,這是很多人的嚮往,如果光為了掙錢,不去享受那活著有什麼意義呢,當然.前提是你的條件足夠好,沒有負擔。
回覆列表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五類。需求層次呈金字塔形,並且是以高層級的需求為導向。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得到這樣的資訊,即旅行這種行為方式,實際上是人們為了滿足自我實現需求而進行的一種活動。而在旅行這種行為進行的過程中,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以及尊重需求也在不斷的得到體現。馬斯洛將人的自我實現需求描述為個體向上發展和充分運用自身才能、品質、能力傾向的需要。人們在高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會擁有更加深刻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我們可以為旅行下這樣一個定義,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作家畢淑敏曾經花費了近40萬為自己和兒子買了兩張船票,從日本橫濱登上和平號郵輪,做了一次航海的全球旅行。由於船票價對於普通家庭過於昂貴,和平號為人們提供的意見是,可以透過貸款籌措資金,從而買票登船。可能在當時大部分的國人看來,這是個多多少少有些荒謬的建議。我們可以貸款買房,貸款買車,沒有聽說過誰會貸款去旅遊,因為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有房有車,養兒育女,安分守己的過一生。但是在大部分當時的西方人看來,這確實是一條可行的建議,因為他們覺得旅行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他們把旅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人們去旅行想要追求的東西會是些什麼呢,依筆者的拙見,人們透過旅行想獲得的第一位的東西,是自由。我們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無非就是在家庭,工作和學習之間打轉。很多零零碎碎的東西束縛了我們對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真正所愛的東西的追求。之前網上盛傳一則新聞說一名年輕的女老師放棄了穩定的工作而選擇去旅行環遊世界,原因是一句簡單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看罷這則新聞,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女教師的勇氣,離開穩定生活的勇氣,跳出牢籠的勇氣,追求自由的勇氣。也許是受中國傳統的家文化的影響,老一輩的人都不太喜歡旅行,即使離家也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我記得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展示過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位正在手工製作打火機零件的,白髮蒼蒼的女老人。這張照片之所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這位老人從出生截止到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為止,從來沒有踏出過那個她所熟悉的村子,即使她離繁華的城市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也許這是老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生活理念,但我實在無法認同。以我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看來,不管是好是壞,我都希望生活能有更多不同的經歷,我始終覺得只有擁有過足夠多不同的經歷,人生才能算得上不白活。說回對自由的追求,我們在旅行的過程中所享受的自由是日常生活無法提供的,我們可以自己決定旅行是否有目的地,旅行的目的地在哪裡,透過何種方式到達目的地,選擇跟朋友一起去旅行或者自己上路等等。整個過程中我們都享有絕對的自主權。從踏上旅途的第一步開始,我們就暫時的逃離了繁瑣的日常生活,跟從自己的本心去享受生活,享受自由。
旅行可以帶給我們的除了自由還有見識的增長。我已經在前文中提到過我自己對於人生經歷的一些看法,旅行可以讓我們瞭解的東西太多太多,不同的山水,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美食,不同的語言。如果足夠幸運的話可能還會了解到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式。旅途中會遇到很多不同的人,而我們在與不同的人的交流過程中會逐漸變得更加包容,因為我們可以透過和他人的交談看到事物背後的原因,可以透過事物的表象去思考它的本質和意義。對事物的深刻思考是一種能力,這樣的交談越多,我們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更好的鍛鍊,在判斷事物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的武斷和衝動,能夠更加深刻的去挖掘它背後的深意,也會對不瞭解的事物更加心存敬畏。我覺得其實許許多多的分歧和矛盾之所以會產生其實就是因為不夠了解,不瞭解帶來的是不認同。從這個層面上說來,旅行能夠使我們儘可能多的避免生活中的分歧,並且能夠在遇到與自己的價值觀相悖的事物的時候選擇去思考背後的原因,而不是武斷的表達反對。
除了以上提到的兩點之外,旅行能夠讓我們學會享受孤獨。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沒有人能夠長時間脫離群體去生活,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學會享受孤獨,學會獨自面對很多東西也是我們必備的一項技能。美國作家梭羅,在經過了兩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之後寫出了一部具有極高價值的美文《瓦爾登湖》。《瓦爾登湖》並不僅僅是梭羅的對大自然簡單的記錄,它的文字所具有沉靜的力量更是令人讚歎不已。梭羅在獨居生活中深入的思考了自我,重塑自我,並且與深入地接觸,觀察了大自然。它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彰顯出了個人學會享受孤獨的重要性。在獨自旅行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有很多感到孤獨的時候,但是孤獨是一種力量,它可以驅使我們去面對自己從前不敢面對的事,驅使我們去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完成很多事。而當你習慣了這種孤獨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擁有了許多以前不曾擁有的技能,對自己和社會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這樣的層面上來說,孤獨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體會的一種感覺,而獨自旅行,恰好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現在的旅行好像都已經是被符號化了的,只要談到旅行,可能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各種各樣奪人眼球的旅行攻略,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旅遊勝地等等。說實話,筆者之前也覺得旅行就應該去那些景色宜人的名勝風景區,就應該有一份完整的攻略或者一份完整的計劃。但是在我瞭解到老師的旅遊方式之後,我確確實實的被這種自然,隨性的生活方式打動了。旅遊不一定非要去夏威夷,不一定非得去麗江大理西雙版納。我覺得現在的旅遊業有一種刻意得讓人生厭的感覺。千篇一律的古城其實是推倒了原來有幾百年歷史的房屋建成的,形形色色的紀念品其實都是來自於浙江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甚至都不用走出家門,只要上網一搜,鋪天蓋地的都是你在各種各樣古城裡看到的紀念品。真正的古城其實都被淹沒了,被淹沒在商業化的大潮裡覓不到蹤跡。那些你在網上看不到宣傳的古鎮,才真真正正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古城的影子。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之前去過的香格里拉,那裡也有一個古城,但是真正打動我的不是那些讓人頭暈目眩的小東西,而是我看到的一場可以用盛大來形容的群舞。當時是在一個廣場上,有很多穿著民族服裝的人在跳舞。你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他們不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在跳舞,而是完完全全的,自發性的,自然而然的群舞,他們沒有隊形,沒有統一的著裝,沒有一致的動作,甚至沒有音樂,但是每一個人的臉上帶著的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是我沒有在任何一個廣場舞大媽臉上見過的。群舞的人群裡甚至有一個人在一邊喝酒一邊隨意的轉著圈,那種自然和瀟灑真的讓人心生豔羨。所以旅行不是要你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很遠的地方拍拍照吃吃飯然後又回來,其實這樣根本算不上我們所闡述的旅行。你需要做的是去感受,感受那個地方,感受生活的氣息,感受風土人情。
在我看來,旅行的正確開啟方式,就是樸素不做作,就是自然,就是自由。即使你只是週末去了一趟離你很近的鄉村,去踩一踩溼潤的泥土,去看看正在萌芽的花草,去跟田坎上的老爺爺聊幾句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那也可以算是一趟旅行。可能很多人真的非常的想去旅行,但總是因為錢,因為工作,因為孩子等等而屢屢耽誤了旅行。有一句話說,阻擋你去旅行的理由可能有千千萬萬個,但是真正促使你踏出這一步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就是你想。
旅行,既然把我們它定義為一種生活方式,就應該跳出傳統觀念的桎梏,就應該用一種沉澱的方式去做這件事。我非常希望有一天大家都是為了生活,為了追求,為了自我去旅行,而不是為了旅行,才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