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春秋還是夏商周?目前都沒有出土過玉璽嗎。古代玉璽都是之前一直流傳下來的還是每個朝代都會造一個玉璽出來?求解
16
回覆列表
  • 1 # 冀一如既往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權力的象徵。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據說始於秦始皇。

    璽始出於周,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出處 : 《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

  • 2 # 歡樂頌歡樂GO

    古代封建社會雖然是帝制家天下,但也是講究君權神授的,諸如皇帝被稱之為天子,意思是指自己是被老天爺所派遣的,自己是神在人間的代表,是來到凡間教化眾生的,作為子民要遵從皇帝的指示去做。

    既然是講究君權神授,那麼肯定還會在其他方面有所體現,比如說秦朝流傳下來的傳國玉璽,就被賦予了特殊意義。

    史書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以和氏璧造傳國玉璽,上書八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因此“自秦以後,相傳以為受命璽。得其璽也,遂傳以為真有受命之符;無是璽也,乃至目之為‘白板天子”。

    “天下之人,遂以為帝王之統不在於道而在於璽,以璽之得失為天命之絕續,或以之紀年,或假之建號”。

    意思就是說秦朝的傳國玉璽在後世很重要,它的重要性不在於它的材質它的年代,而在於他象徵著正統之意,皇帝擁有他就是正統所在,就是天命所歸。

    像西晉滅亡以後,東晉衣冠南渡之初,因為沒有秦朝的傳國玉璽,所以當時世人諷刺東晉皇帝為白板天子。

    傳國玉璽代表的正統性,一直延續到宋代,在宋哲宗紹聖五年,咸陽一個老百姓發現了一塊玉璽,上交給了朝廷,宋哲宗就召集了翰林院、御史臺、禮部等商議,畢竟傳國玉璽意味著正統所在,所以結果很明顯了,大家都認為是秦朝的傳國之寶,於是宋哲宗“擇日祗受”,並改年號為元符。

    不過宋朝以來,隨著科學的進步,諸如天文曆法、算學、地學、農學等在秦漢時期屬於是數術,也就是說屬於是神學一類的,與五行之說是同屬一類,到了宋代以後呢,則是從其中分化出來,等於是科學與迷信的分家。

    像漢代的《史記》裡面既有《天官書》和《曆書》,也有具有方術色彩的《龜策列傳》和《日者列傳》。

    到了北宋文豪歐陽修寫《新五代史》之時,就取消了自《漢書》以來諸史沿襲的《五行志》,以《司天考》代之。

    所以雖然宋哲宗與一眾大臣興高采烈的又是認為是真的傳國玉璽又是改元的,但士大夫並不相信這一套,像李心傳和趙彥衛等人都認為,真正的秦朝傳國玉璽早就毀於漢末董卓之亂。

    因此自宋朝開始,雖然上層還玩以傳國玉璽來以示正統的把戲,但當時士大夫已經開始對傳國玉璽就等於是正統的說法有所質疑,像劉恕就曾向司馬光坦陳他的觀點:“正統之論興於漢儒,推五行相生、指璽紱相傳以為正統。是神器大寶,必當扼喉而奪之,則亂臣賊子,釋然得行其志矣”。是將這種說法全盤否定,雖然其他宋儒沒有將其全盤否定,但也認為不能將傳國玉璽神化,不能簡單的將傳國玉璽定為擁有它就等於是正統一般的性質。

    因此自宋代以後,秦朝的傳國玉璽神化作用開始一落千丈,也就是在元朝初期發揮了一把最後的餘熱。

    在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駕崩以後,當時皇位的主要競爭者是英年早逝真金太子的長子晉王甘麻剌和三子鐵穆耳,雖然甘麻剌是真金長子,但忽必烈生前有意傳位於鐵穆耳,所以兄弟二人是勢均力敵,歷經三個多月仍無法確定皇位繼承人。

    後來鐵穆耳逐漸佔據上風,御史中丞崔彧又將一枚據說是得自木華黎後人家中的傳國玉璽獻給鐵穆耳的生母皇太妃,鐵穆耳徹底佔據上風,最終在重臣伯顏和玉昔帖木兒的支援下繼承帝位,是為元成宗。

    到了明清時代,統治者對於傳國玉璽的也不是那麼重視,其神化代表正統之意徹底消失。

    像弘治十三年,陝西巡撫獻給朝廷發現的一枚疑似秦朝傳國玉璽的玉璽,禮部尚書傅瀚認為:‘竊惟璽之用,以識文書、防詐偽,非以為寶玩也。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以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

    弘治帝聽到以後,很是贊同,並沒有用此玉璽。

    天啟四年,又發生類似的事情,當時河南巡撫程紹上書朝廷,其中有句話很是透徹:“且至尊所寶,在德不在璽”。

    到了明末,關外的皇太極在統一蒙古過程中,擊敗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其殘部獻出一枚傳國玉璽,不知是真是假,但皇太極宣稱是真的,但也到此為止了,並沒有大肆宣傳自己得到秦朝傳國玉璽是為正統等等的,這說明這時期的傳國玉璽已經沒有什麼政治作用了。

    到了清朝入關以後,乾隆帝這位實際在位時間最長,活的最久的皇帝,對於各方面都有所涉獵,關於傳國玉璽,也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乾隆帝認為所謂秦朝的傳國玉璽可以代表正統所在,壓根是不對的,因此說道:朕嘗論之,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寶雖重,一器耳;明等威、徵信守,與車旗章服何異。德之不足,則山河之險、土宇之富,拱手而授之他人,未有徒恃此區區尺壁足以自固者。

    就這樣乾隆帝的發言,代表了當時朝廷的態度,將傳國玉璽自宋代以來慢慢下降的神化地位徹底否定。

    從此以後秦朝的傳國玉璽再無政治意義,但就文物價值來看,實屬一顆稀世之寶,但歷朝歷代真真假假的傳國玉璽,使人辯之不清,到底是被毀了呢,還是隱藏在世間某個角落呢,已是成為千古之謎,讓人只能在傳說故事之中,回味這件稀世之寶了。

    最後再說一下,秦朝的傳國玉璽材質有所爭議,一說是為和氏璧所造,一說是為藍田玉所造,並沒有蓋棺定論,所以文章中材質一說引用了兩種說法,還望大家注意哈。

  • 3 # 楊先生講歷史

    在春秋戰國時期,每一個諸侯國都有屬於自己國家的國印。一直到秦始皇登基,秦始皇以王號不足以顯其業,自稱“皇帝”,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人,也是第一個擁有“璽”的君王。

    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用和氏璧雕刻成了傳國玉璽。對於這個傳國玉璽是否是和氏璧所造存在爭議,但是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實曾秘密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俗稱“天子璽”。這方玉璽呢是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成的。玉璽上面有丞相李斯用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隨著朝代的更替,因為傳說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做的才能顯示賦予它的特殊意義,代表著真正至高無上的權力,不變的是傳國玉璽一直傳了下來。劉邦滅掉了秦國得到了天下後,子嬰將傳國玉璽送給了劉邦,到了漢代末期,經歷了董卓之亂,玉璽先後落入了孫堅、袁術之手。

    在《三國演義》一劇中,有這樣一個劇情你一定記得,就是孫堅拿了傳國玉璽之後被殺了,當時年幼的孫權講了一句話,誰得玉璽者,誰死。是啊,當時天下紛亂,誰奪得傳國玉璽就離皇帝近一點,但是如果這個人沒有很強的實力,必定會遭他人搶奪玉璽而死!

    一直到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所知道的最後掌握傳國玉璽的人)最後因為城破,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都投入了火中。至此,傳國玉璽下落不明,關於它的下落也是眾說紛紜。

    但是皇帝的玉璽可不止一種,在漢代,傳國璽是鎮國神寶,從不使用。皇帝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分別是: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俗稱六璽。

    然各朝各代,玉璽雖多,能被稱為國璽的只有九枚,但卻叫做“中華十大帝王國璽”,分別是:傳國玉璽(秦始皇),漢傳國璽(漢武帝),唐傳國璽(李世民),傳國鳳璽(武則天),宋傳國璽(宋太祖),元傳國璽(鐵木真),明傳國璽(朱元璋) ,康熙國璽,乾隆國璽。

    令人遺憾的是,除了康熙國璽存於故宮博物館,乾隆國璽流落海外,其餘的帝王國璽均已失傳。

  • 4 # 螞蟻傳統文化

    璽本來是印的統稱,從秦代開始專指皇帝的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紐,唯其所好。然則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空,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獨斷》)以我國古代帝王的寶印中,又獨以秦所制的“傳國璽”為天下共傳的“至寶”。

    它的緣起涉及到一個悲壯的故事,而幾千年來關於它的傳說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 傳國玉至”是秦王贏政統一中國稱帝之後,命宰相李斯磨“和氏壁”製成的。正如贏政稱自己為“始皇帝”一樣,他想讓這塊玉璽也能代代相傳,因此稱之為“傳國望”。

    “和氏壁”的來歷是這樣的。傳說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一隻風凰棲落在一塊青石上。 “鳳凰不落元主之地”,卞和認定這塊石頭是個寶貝,便將它獻給楚厲王。

    不幸的是厲王的玉工說它只是一塊石頭,楚厲王一怒之下以欺君之罪斷了卞和的左腳。楚武王即位後,卞和又去獻寶,卻以同樣的罪名失去了右腳。等到楚文王即位時,卞和抱著玉在荊山下痛哭。文王派人去問他,他說:“我並不為失去雙腳而傷心,我傷心的是明明是寶玉卻被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誠的臣民卻被說成是騙子,文王便命人將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了寶玉,由良工雕琢成壁,因此稱為“和氏壁”。

    和氏壁的第一次失蹤是在囚百年後。楚威王將此壁賞賜給了有功的相國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壁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多方嫂查也毫無下落。五十多年後,和氏壁又出現在趙國太監纓賢的手中,趙惠文王便據為己有。

    此時,秦國勢力已十分強大,當時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壁在趙國,便說

    要用十五城來交換壁。 趙王只好派商相如出伎秦國。蔭相麼口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狡猾的秦王,“完壁歸趙”,直到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和氏壁自然也歸秦所有,才製成了傳國玉璽。

    傳國璽在秦時也有一次失而復得的經歷。其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為千古疑團。據說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歪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 玉寶因此失落。

    而八年之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楚漢相爭時,劉邦先人咸陽,秦王子嬰“上始皇空”,劉邦稱帝后,號日“漢傳國寶”,代代相傳。西漢未年,玉莽奪權,當時的皇帝僅兩歲,傳國璽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太后代管。

    玉莽讓其弟舜人宮索釜。太后大怒之下,將玉空“投之地”,傳國翌被摔碎一角,後來用黃金鑲補了一塊。 光武中興後,傳國寶又歸了劉秀。

    傳國歪的再次失而復得是在東漢未年。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至,返富後發現此釜已不知去向。

    不久,董卓之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長沙太守孫堅攻人洛陽,在城南甄官井中撈出的官女屍體的頸下,發現一硃紅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上有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從此,傳國玉璽成為各諸侯爭奪的物件,從孫堅到袁術,再到曹操。

    三國歸晉後,傳國璽也自然傳給了晉。西晉未年,五胡十六國更迭頻繁,傳國五釜也不斷地在血腥殘殺的伴隨下易主。最終傳璽歸東晉,再經劉宋、齊、梁、陳、隋,最後落人唐高祖李淵手中,改稱此璽為“寶”,並世代相傳。

    五代時傳國至莫明其妙的失蹤了。 宋大祖趙匡撤僅從後周那兒繼承了兩方寶印,而沒有傳國釜。

    但傳國璽的命運卻並沒有到此結束。此後的封建朝代不斷地出現傳國歪,真假莫辨。宋紹聖年問,咸陽獲一方“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的玉印,經當朝十三名學士官員的考證,認為是真秦制傳國璽。

    明孝宗皇帝也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認為是假的而沒有用它,清初時,故宮藏有御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稱為傳國璽。 而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一塊贗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儀被逐出宮時,警察總監張壁和鹿鍾磷等人仍在追索這塊金鑲王璽。

    這塊傳了幾千年的寶玉到底何在?

  • 5 # 三事堂主

    玉璽,故名思義,是玉石製作、中國封建皇帝專用、處理國家事務時所使用的印章。玉璽從本質上源於印信,而印信又始用於周朝。

    秦始皇吸取嫪毐偽造皇帝印章實施宮廷謀反的教訓,令能工巧匠製作了專門的印章,自己隨身攜帶和使用,同時規定此印獨稱”璽”,並以玉為專用製作材料,除“璽”之外的印章不得用玉製作。因此,玉璽即成皇帝的專利。

    歷史上一直有秦始皇用和氏壁製成的玉璽為“傳國璽”的記載。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玉璽可以理解為是皇帝代表國家釋出詔書或文告時鈐用的公章,是皇權的象徵,每逢改朝換代,各方勢力都以攫取玉璽作為繼承大統、天授皇權的標誌。因此,玉璽一問世就命運多舛、顛沛流離,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鬥爭和顛覆政權的重要工具。

  • 6 # 二月與伴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權力的象徵。據說始於秦始皇。

    璽很早就有了,在周朝就已經存在了。但當時沒有劃分的那麼清楚,任何人都可用。一直到秦始皇嬴政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朝後才有璽和印之分,規定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相傳第一塊玉璽-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秦、漢、晉、魏晉南北朝時期、他們這些朝代都得到傳國玉璽後建立的朝廷,所以說他幾個朝代的玉璽是相同的。傳言,唐初李世民建立唐朝時是沒有得到傳國玉璽的,是後來才找到的,所以說唐初時的那一塊玉璽是另一塊,和前朝不同。宋朝和唐朝一樣開國初期也是沒有傳國玉璽,也是後來找到的。元明兩代都是得到傳國玉璽後建立國家的,所以他們兩個朝代的的玉璽和前朝一樣,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但是皆附會、仿造之贗品,所以是不是和前朝的玉璽一樣就不知道了。

  • 7 # 校史公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是一國權力的最高象徵,是一種皇權的載體。我們知道皇帝這個稱謂是發源子秦始皇的,他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的皇帝第一人,所以從玉璽這個皇帝的專稱來說,玉璽起源於秦朝。

    但是璽、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的,印字最早見於商朝的甲骨文,是被引申為痕跡、印記、標記等義。在商周時期,印璽只是作為一種個人身份的區別,無等級之差,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從秦始皇始稱始皇帝以後,皇帝的印章就有了專稱“璽”,從和氏璧打造的第一方傳國玉璽開始,皇帝的印璽多以玉為材質,所以稱之為“玉璽”。“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此後的歷朝歷代,皆以得到此璽以為上天的感應,以標榜自己是受命於天的,是真正合理合法的天子。由於得玉璽者得天下,由此也促使一些想黃袍加身的不軌之徒,趨之若鶩你爭我奪的,最終導致傳國玉璽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由於,寶璽是封建王朝時期,維繫其所謂正統統治的吉祥物,必須要有的一個象徵物,但是得不到咋辦?難道這個皇帝我就不做了?那是不可能滴。得不到我就刻一塊,我就說我的是真的,你能咋地?於是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

  • 8 # 肥肥大狗熊

    玉璽是一個朝代一個,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 9 # 五叄叄叄

    玉璽最早出現於秦朝,由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製造,用藍田玉鐫刻而成。

    歷此後代皇帝皆以此璽為憑登上帝王寶座。王座之爭也演變為玉璽之爭。真正的傳國璽在後唐才徹底失蹤。此後,每朝皇帝都會製造玉璽。宋末年,徽宗好風雅,增刻印璽十方。明清時時有傳國璽現世的說法。但真假不得而知。

    故宮藏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璽

  • 10 # 乞求自己81504817

    玉璽,如於秦嬴政,取和氏璧而製成。上有八字:受命於天,皇帝壽昌,後有改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1928年孫殿英盜清東陵從此失傳下落不明。

  • 11 # 老森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權力的象徵。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據說始於秦始皇。

    璽始出於周,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出處 : 《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

    李商隱《隋宮》詩:“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專業解釋歷史沿革璽底印文野史記載寶璽流向寶璽制度國之重器

    古文記錄

    據[漢]蔡邕《獨斷》載:“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二》:“徐令《玉璽記》:‘玉璽者,傳國寶也。

    據說秦始皇帝取藍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1]

    專業解釋

    專業稱謂:寶璽。寶璽者何?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無璽書則王言無以達四海,無印章則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於所屬,此秦漢以來之事也。(《明清帝后寶璽》弁言朱家溍)

    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謂璽,印是大臣所用。是有規矩的,不然,是會砍頭的。

    玉璽是御璽的俗稱,正確、專業的稱謂:寶璽。明代正式寶璽亦為玉製,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即記載:“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則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詔曰:先朝甲戌遇災,御寶凡六,其五已遭毀。命所司覓美玉補造。”可見御寶仍為玉製,惜未能流傳至今。然成化、嘉靖時,確實用白石等製作一批印璽,多屬閒章,部分印文的文字與御寶一樣,現藏故宮。明朝有二十四寶璽,其中皇帝奉天之寶為唐宋之傳璽(《明史》卷七十四;《明會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 清朝的寶璽用料更繁多,除玉外,還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質、金質、水晶、瑪瑙、骨質等等。

    不同時代,對璽、印、章的使用範圍不一。根據《通典》所載:“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所好也。……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齊,……並依秦漢之制。皇太子諸王金璽,皆龜鈕。公侯五等金章……光祿大夫、卿……四品五品將軍,皆銀章。尚書令、僕射……諸州刺史,皆銅印。”可見,“璽”是帝后以及諸侯王所用,臣下則根據實際地位稱“章”、稱“印”。傳說武則天忌“璽”諧音“死”而改為“寶”,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諸王印章皆稱“寶”,如明代“潞王之寶”,清代“和碩怡親王寶”。(按:清代郡王印章僅稱“印”,如“多羅定郡王印”)。佩璽是有規矩的,不然,是會掉頭的。

    25方偽造的玉璽

    清朝二十五方御用寶璽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滿文“皇帝之寶”、栴檀香木“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 “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鈐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

  • 12 # 劉駿律師

    據說玉璽是秦始皇將和氏璧製作成了玉璽,但是根據出土的玉壁的形狀來看,很難做成璽印的形狀,所以,和氏壁製作成玉璽的說法,也許就是一個傳說,

  • 13 # 貪吃的螞蟻

    璽本來是印的統稱,從秦代開始專指皇帝的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紐,唯其所好。然則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空,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獨斷》)以我國古代帝王的寶印中,又獨以秦所制的“傳國璽”為天下共傳的“至寶”。它的緣起涉及到一個悲壯的故事,而幾千年來關於它的傳說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 傳國玉至”是秦王贏政統一中國稱帝之後,命宰相李斯磨“和氏壁”製成的。正如贏政稱自己為“始皇帝”一樣,他想讓這塊玉璽也能代代相傳,因此稱之為“傳國望”。

  • 14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1小時前

    璽本來是印的統稱,從秦代開始專指皇帝的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紐,唯其所好。然則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空,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獨斷》)以我國古代帝王的寶印中,又獨以秦所制的“傳國璽”為天下共傳的“至寶”。

    它的緣起涉及到一個悲壯的故事,而幾千年來關於它的傳說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 傳國玉至”是秦王贏政統一中國稱帝之後,命宰相李斯磨“和氏壁”製成的。正如贏政稱自己為“始皇帝”一樣,他想讓這塊玉璽也能代代相傳,因此稱之為“傳國望”。

    “和氏壁”的來歷是這樣的。傳說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一隻風凰棲落在一塊青石上。 “鳳凰不落元主之地”,卞和認定這塊石頭是個寶貝,便將它獻給楚厲王。

    不幸的是厲王的玉工說它只是一塊石頭,楚厲王一怒之下以欺君之罪斷了卞和的左腳。楚武王即位後,卞和又去獻寶,卻以同樣的罪名失去了右腳。等到楚文王即位時,卞和抱著玉在荊山下痛哭。文王派人去問他,他說:“我並不為失去雙腳而傷心,我傷心的是明明是寶玉卻被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誠的臣民卻被說成是騙子,文王便命人將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了寶玉,由良工雕琢成壁,因此稱為“和氏壁”。

    和氏壁的第一次失蹤是在囚百年後。楚威王將此壁賞賜給了有功的相國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壁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多方嫂查也毫無下落。五十多年後,和氏壁又出現在趙國太監纓賢的手中,趙惠文王便據為己有。

    此時,秦國勢力已十分強大,當時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壁在趙國,便說

    要用十五城來交換壁。 趙王只好派商相如出伎秦國。蔭相麼口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狡猾的秦王,“完壁歸趙”,直到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和氏壁自然也歸秦所有,才製成了傳國玉璽。

    傳國璽在秦時也有一次失而復得的經歷。其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為千古疑團。據說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歪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 玉寶因此失落。

    而八年之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楚漢相爭時,劉邦先人咸陽,秦王子嬰“上始皇空”,劉邦稱帝后,號日“漢傳國寶”,代代相傳。西漢未年,玉莽奪權,當時的皇帝僅兩歲,傳國璽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太后代管。

    玉莽讓其弟舜人宮索釜。太后大怒之下,將玉空“投之地”,傳國翌被摔碎一角,後來用黃金鑲補了一塊。 光武中興後,傳國寶又歸了劉秀。

    傳國歪的再次失而復得是在東漢未年。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至,返富後發現此釜已不知去向。

    不久,董卓之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長沙太守孫堅攻人洛陽,在城南甄官井中撈出的官女屍體的頸下,發現一硃紅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上有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從此,傳國玉璽成為各諸侯爭奪的物件,從孫堅到袁術,再到曹操。

    三國歸晉後,傳國璽也自然傳給了晉。西晉未年,五胡十六國更迭頻繁,傳國五釜也不斷地在血腥殘殺的伴隨下易主。最終傳璽歸東晉,再經劉宋、齊、梁、陳、隋,最後落人唐高祖李淵手中,改稱此璽為“寶”,並世代相傳。

    五代時傳國至莫明其妙的失蹤了。 宋大祖趙匡撤僅從後周那兒繼承了兩方寶印,而沒有傳國釜。

    但傳國璽的命運卻並沒有到此結束。此後的封建朝代不斷地出現傳國歪,真假莫辨。宋紹聖年問,咸陽獲一方“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的玉印,經當朝十三名學士官員的考證,認為是真秦制傳國璽。

  • 15 # 宋順生552

    玉璽最初是和氏璧,為趙國所有,秦滅趙之後,和氏璧成了玉璽,李斯刻字,帝受於天,其壽永昌。希望玉璽一代代傳下去,秦朝永昌永傳承下去,結果二世而滅,後歸於漢,在西漢未年,新朝創立,帝討玉璽於王太后,王太后抱玉璽奮而砸帝,缺其一角,後用黃金補角。

  • 16 # 月牙刀zml

    一般來講,玉璽是從秦朝開始正式出現,秦始皇是第一位擁有公認玉璽的人。但究其歷史沿革,從周朝就有了玉璽,並且周朝將璽和印分開,天子用的才能稱為璽。

    秦始皇所用和氏璧鑄造的傳國玉璽被認為是正統的標誌。而後天下戰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傳國玉璽被各家英雄搶奪,最後一個掌握"傳國玉璽"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最終丟失在忙忙的歷史煙塵之中。

  • 17 # 山顛一壺清酒r

    玉璽應該是從秦開始的,在宋朝的時候銷聲匿跡。

    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

    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

    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

    相傳是秦國的玉璽是秦王用和氏璧打造,後來歷朝歷代皇帝登基,都是以得到傳國玉璽而作為中華正統的。

    當然,除了傳國玉璽還有皇帝的私人印章,也是叫“玉璽”。

    可惜,玉璽在宋朝銷聲匿跡。在它後來遺失之後,皇帝就自己打造玉璽,來仿製傳國玉璽。

    歷代的帝王無不把傳國玉璽當作權力的重要象徵,當作一統天下的象徵。

    但是,可惜秦國玉璽就像和氏璧一樣,淹沒在了滾滾歷史長河中。

  • 18 # 留史君

    何謂玉璽

    璽就是印,中國璽印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在春秋時期,也有人認為是殷商時期。秦始皇以前,對於印的使用沒有太多限制,老百姓也可以用金玉做印章,印章上也可以用龍虎鈕。從秦始皇開始規定,皇帝的印稱為璽(皇后或太后的也可稱璽),用白玉,螭(讀吃,一種小龍)虎鈕,而其他人則不允許用,從等級上玉高於金。皇帝的玉璽是一組六枚,分別叫做“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印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稱為乘輿六璽。其中皇帝行璽,用於封國;皇帝之璽,用於賜諸王侯;皇帝信璽,用於發兵;天子行璽,用於召大臣;天子之璽,用於策封外國君主;天子信璽,用於祭天地鬼神。

    西漢南越國文帝行璽金印

    除了這六枚玉璽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還製作了一枚特殊的玉璽,據說這枚玉璽由玉工孫壽刻制而成,用螭虎鈕(也有說是五龍鈕的),李斯親自用大篆書撰寫印文,印文像是魚龍鳳鳥的形狀。這枚特殊的玉璽就是傳國玉璽。

    和氏璧的故事

    說到玉璽就不得不提到和氏璧。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一說是荊山,一個意思)得到了一塊璞玉(包著石頭的玉),他把璞玉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工看,玉工說是石頭,楚厲王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腿。楚武王繼位後,卞和又把璞玉獻給楚武王,楚武王讓玉工看,玉工還說是石頭,楚武王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腿。等到楚文王繼位後,失去雙腿的卞和無法再去獻寶,只得抱著璞玉在楚山下面苦,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流出了血。楚文王聽說後,派人問卞和,天下受刑被砍腿的人多了,為什麼你要這樣哭個不停啊?卞和說我哭不是因為受刑,而是因為明明是寶玉卻被說成石頭,明明是忠良卻被認為是騙子。楚文王讓玉工把璞玉剖開,果然得到了一塊美玉,這塊玉被雕成了一枚玉璧,為了紀念卞和,稱為和氏之璧。

    春秋時期夔龍紋玉璧

    戰國時期,這枚和氏璧到了趙惠文王的手中,秦昭襄王聽說了,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實際上是要強奪和氏璧。趙惠文王沒辦法,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識破了秦王的詭計,上演了一出完璧歸趙的好戲,為趙國保住了和氏璧,和氏璧也因此天下聞名,成了價值連城的寶物。

    後來和氏璧應該是還落到秦始皇手中。在李斯的《諫逐客書》中寫道:“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崑山之玉指的是和田玉,而隨和之寶指的就是隨侯珠和和氏璧。可見和氏璧是在秦始皇手中,而奇怪的是,之後和氏璧就神秘的消失於歷史典籍之中了,它到哪兒去了呢?

    傳國玉璽是用什麼做的?

    有人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命李斯把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李斯親筆寫下篆字印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所以之後和氏璧就不存在了。那麼傳國玉璽真的是和氏璧製成的嗎?恐怕未必。

    和氏璧是一種玉璧,什麼是玉璧呢?玉璧是正中有孔,扁平的圓形玉器,原來是一種祭祀上天的禮器,類似的還有玉瑗(讀院)和玉環。《爾雅》說:“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什麼意思呢?玉璧的邊叫“肉”,中間的孔叫“好”。如果外面邊的寬度是中間圓孔直徑的兩倍,就稱為璧;中間圓孔直徑是外面邊寬度的兩倍,稱為瑗;邊的寬度和中間圓孔直徑相等的,稱為環。但是從出土的實物來看,並不是都很符合這一比例關係。總之,和氏璧應該是一箇中間有孔的圓片狀的東西。春秋時期的玉璧直徑大小不一,大多在10釐米左右,厚度一般不足1釐米。

    春秋時期夔龍紋玉瑗

    而玉璽是什麼樣呢?秦漢時期,官方文書大多書寫在竹簡上,需要保密的竹簡捆成一捆後,封上封泥,再蓋上印璽,因此當時的印璽都很小。從出土的漢印來看,南越王趙眜的文帝行璽金印,3釐米寬,1.8釐米高;呂雉的皇后之璽玉印只有2.8釐米寬,2釐米高。後世改用紙張書寫文書後,璽印可以直接蓋在紙上,才變得越來越大。後人對於傳國玉璽的記載,大多為四寸見方,約合近10釐米,在秦代顯然是不實用的。

    西漢皇后之璽

    那麼問題來了,中間有孔的圓片狀玉璧能做成玉璽嗎?從大小上看,做成3釐米左右見方的到是有可能,但是厚度不夠啊。而要做成10釐米見方的,玉璧的直徑至少得要30釐米,這種大小的玉璧比較少見,而且厚度更加存在問題。所以傳國玉璽不大可能是和氏璧做的,那它到底是什麼做成的呢?

    《羋月傳》電視劇中開腦洞的和氏璧

    除了是和氏璧所制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傳國玉璽由藍田玉製成。如《晉書》中記載:有秦始皇藍田玉璽,螭獸紐,在六璽之外,文曰“受天之命 皇帝壽昌”。這樣,傳國璽的材質就有和氏璧和藍田玉兩種可能,而印文也有了兩個版本。關於傳國璽(包括和氏璧)的顏色,有人說是白色,有人說是藍綠色、綠色或蒼色(青綠、青黑),有人說是黑色,有人說是藍田色(什麼鬼?),有人說正面看是白色,側面看是碧綠色,還有人說會放出五色的光芒。

    藍田自古出產美玉《漢書》中有:“藍田,山出美玉”的記載,李商隱那首著名的無題詩中“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也提到了藍田玉。藍田地處西安市,距離咸陽也不遠,秦始皇用藍田玉做一方秦國傳國璽的可能性很大。只是這個傳說中美妙的藍田玉究竟是什麼,現在還有爭論。有人認為古人所說的藍田玉已經挖沒了,現在看不到了;有人認為藍田玉並不產自陝西藍田,而是出自西域;還有人說現在藍田縣開採的藍田玉就是古人說的藍田玉。

    現代藍田玉手鐲

    現今在陝西省藍田縣城南約3公里的地方,有一處藍田玉礦,或者說是現代藍田玉礦。現在的藍田玉大多為碧綠或黃綠色,是一種蛇紋石化大理岩,其主要成分為方解石和葉蛇紋石以及少量的滑石,質地並不像古人描述的那樣美好,價格也不是很高。

    再說說和氏璧是什麼玉。發現璞玉的楚山這一地名很可能只是泛指,並不明確。有人認為和氏璧的玉質最有可能的是出產於楚國境內的獨山玉。獨山玉也稱南陽玉,色彩較豐富,類似於翡翠,礦物成分屬於蝕變斜長巖,主要為黝簾石化斜長巖及其它蝕變斜長巖等。如果和氏璧沒有被做成玉璽,有人推測它可能被陪葬於秦始皇陵墓中,也可能毀於秦末的戰亂。

    獨山玉礦石

    玉璽的傳奇

    秦始皇做了傳國玉璽,本打算大秦朝能夠傳至萬世,沒成想二世而終。秦朝滅亡時,秦王子嬰將秦國的玉璽獻給了劉邦,之後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漢朝,傳國玉璽完成了第一次的“傳國”。當然,實際使用的是六璽,傳國璽只是作為一個象徵。

    西漢末年,王莽要扶持孺子嬰做傀儡,就讓堂弟王舜去找自己的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王政君很生氣,但是也擔心王莽的威脅,不敢不給,只得把玉璽扔到地上。據說傳國玉璽因此被磕掉了一個角,後來被巧匠用金子補上,稱為金鑲玉璽。王莽死後,綠林軍得到了玉璽,之後又傳到了赤眉軍手中。赤眉軍被劉秀擊敗後,將玉璽獻給了劉秀,玉璽在東漢繼續流傳了下去。

    向巨源傳本玉璽印文

    東漢末年,十常侍作亂殺死了大將軍何進,少帝和陳留王出宮避難,倉促間來不及攜帶玉璽,回來後發現六璽都在,唯獨少了傳國玉璽。後來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帶著獻帝遷往長安。參與討伐董卓的孫堅帶兵進駐洛陽廢墟,打掃祭祀漢室宗廟,發現一口井裡冒出五色光芒。孫堅派人到井裡打撈,發現了傳國玉璽,可能是十常侍之亂時,掌璽官藏到井裡的。孫堅死後,想要僭位稱帝的袁術(一說是袁紹)綁架了孫堅的夫人,索要走了傳國玉璽。袁術敗亡後,玉璽又回到了漢獻帝手中。後來漢獻帝把帝位禪讓給了曹丕,玉璽自然也傳給了曹丕。據說曹丕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還讓人在玉璽的側面刻上了“魏受漢傳國璽”的字樣。

    不久,曹魏的皇位又禪讓給了司馬家的晉室,西晉持續時間不長就滅亡了,傳說戰亂中玉璽到了後趙的石勒手中,石勒又在玉璽的側面刻上了“天命石氏”四個字。這時玉璽一直在北方政權中流傳,而偏安江南的東晉由於沒有傳國璽,被譏諷為“白板天子”。玉璽輾轉傳到武悼天王冉閔手中,冉閔被前燕的慕容儁抓了俘虜,他的兒子和手下為了向東晉求救兵,把玉璽送給了東晉,自此玉璽又流傳於南朝。南朝梁武帝時期,發生了侯景之亂,侯景死後,他的手下帶著玉璽逃走,後來被北齊一名叫辛術的官員得到,玉璽又回到了北朝的北齊,之後傳給了隋朝。一說真正的傳國璽依然留在南朝,直到陳國被隋朝滅亡後,傳到隋朝。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政權太多,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很多政權都私刻或偽造過傳國璽。北周在原來六璽的基礎上,又做了兩枚玉璽,一枚為神璽,號稱受之於天;一枚為傳國璽,號稱受之於運,與六璽合稱八璽。新的兩璽沒啥實際的作用,就是皇帝開宴會的時候拿出來擺著。

    蔡仲平傳本玉璽印文

    隋朝也弄了八璽,神璽還是沒啥用,受命璽準備封禪的時候用。隋朝末年,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死,之後宇文化及又被竇建德殺死,竇建德被李世民打敗後,他的手下將玉璽獻給了李世民,從此玉璽到了大唐朝。傳說隋煬帝的蕭皇后去突厥的時候帶著傳國璽,直到貞觀四年李靖打敗了突厥,接回了蕭皇后,傳國玉璽才回到大唐,這一說法可信度不高。

    唐朝也是八璽,神璽用於鎮國;受命璽用於封禪禮神。太宗所刻受命璽,以白玉為螭首,印文為:“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武則天認為璽與“熄”發音相近,不吉利,所以改稱璽為寶,唐中宗復位後又改稱璽,唐玄宗繼位後,又改回寶,天寶初年,改璽書為寶書,此後玉璽都稱為寶或寶璽。天寶十年,又將傳國寶改稱為承天大寶。

    畢景儒傳本玉璽印文

    唐末五代時期,天下大亂,玉璽先是從唐朝傳到朱溫的後梁,接著又傳到李存勖的後唐。據說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身亡的時候,傳國璽跟著一起被燒燬了。玉石在大火焚燒之下是能夠解體的,如果傳國璽真的和李從珂一起被燒掉了,那麼後唐之後就不存在傳國玉璽了。之後的後晉後周都是自己刻制的受命寶,後晉刻的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和“皇帝神寶”,後周刻的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寶”和“皇帝神寶”。

    宋代的皇帝也都是自己刻的玉璽,其中受命寶的印文是“恭膺天命之寶”、“天下同文之寶”、“承天受命之寶”、“天授傳國受命之寶”等,宋徽宗還自己刻了一方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受命寶。此外還有印文為“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的鎮國寶和“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的定命寶,與六璽合稱九寶。當然這些玉璽在靖康之亂的時候基本上都被金人得到了。宋代也有人自稱撿到傳國璽獻給朝廷,鎮國寶就是有人進獻的。宋哲宗在位時,咸陽有個叫段義的人進獻了一枚玉璽,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經蔡京等十三人鑑定,認為就是流傳下來的秦朝傳國玉璽。可是從後來宋徽宗自己又刻了一方同樣印文的玉璽來看,這個進獻的傳國璽並沒有得到認可,贗品的可能性很大。

    畢景儒傳本“受天之命 皇帝壽昌”印文

    南宋的受命寶為“大宋受命中興之寶”,其他的基本和北宋一樣。南宋末年,宋恭帝向元朝的伯顏投降,獻上了玉璽,這裡所獻的應當也是南宋皇帝自己製作的玉璽。元朝在玉璽上玩的花樣不多,基本上保持了傳國寶、受命寶和六璽這八寶。據說伯顏曾將元朝太府監所藏的歷代玉璽都磨去文字,作為玉料賞賜給了手下。只有武則天的玉璽因為印文刻的特別深,磨不掉,才倖免於難。

    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逝世,這時御史中丞崔彧宣稱自己從元朝開國大將木華黎的曾孫家裡得到一枚玉璽,玉璽的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獻給了忽必烈的兒媳,後來的徽仁裕聖皇后。有人鑑定說這就是秦代的傳國璽,徽仁裕聖皇后親手把玉璽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孛兒只斤·鐵穆耳,幫助他順利的繼承了皇位。這枚玉璽完成使命後,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所終。

    明初,元順帝只是被打跑了,並沒有向大明投降,所以明朝沒有得到前朝的玉璽(後來討伐北元的時候,搶到了一些),只能自己做。這種情況下,明朝對玉璽的隊伍進行了大擴軍,明初有十七枚寶璽,包括“皇帝奉天之寶”、“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廣運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敬天勤民之寶”、“御前之寶”、“表章經史之寶”、“欽文之璽”、“丹符出驗四方”。嘉靖十八年,又新制了七枚,包括“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大明受命之寶”、“巡狩天下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民之寶”,總共是二十四枚寶璽,各有各的用處。做這麼多的玉璽,大概是想要淡化傳國璽的影響。

    故宮舊藏“大明皇帝之寶”白石印

    其實明朝人對於所謂的秦傳國玉璽,早就不糾結了。弘治十三年,有個平民在河道里挖到一枚玉璽,色青微白,印文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當地巡撫進獻給了朝廷。禮部尚書傅瀚認為這枚玉璽與史籍上記載的並不相符,宋代以後的傳國玉璽應該都是偽造的。自古受命以德,不以璽,我們自制的寶璽足以垂法萬世,不必用偽造的秦璽來貽笑後人。弘治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見,薄賞獻璽者,對於那顆璽也“卻而不用”。此後有民間或者是蒙古人進獻玉璽的,基本上都沒得到重視。

    明末,傳國玉璽又出現了。據說當年元順帝把它帶到了蒙古,後來丟失了,過了二百多年,被一個放羊的撿到了,之後又到了察哈爾蒙古林丹汗的手中。林丹汗死後,察哈爾蒙古歸降後金,這枚玉璽也獻給了後金的皇太極。皇太極得到玉璽後很快稱帝,建立大清。

    之後清朝對於玉璽的制度和管理比較混亂。據乾隆考證,《大清會典》記載的御寶有二十九枚,而實際上僅交泰殿裡就有三十九枚,而且有些用法也不對。那三十九枚中,有一枚沒有印文的,也混在了裡面。還有一枚的印文就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乾隆也不知道是哪來的,估計就是皇太極那枚。此外乾隆三年,督河官還進獻了一枚玉璽,印文同樣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兩枚都被乾隆認為是仿造的秦璽。

    乾隆將清代的玉璽數量定為二十五枚,原因其一是因為周朝傳了二十五代,是延續最久的朝代,乾隆也盼著清朝能夠延續二十五代;其二是因為《周易》中有“天數二十有五”的說法。這二十五枚寶璽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之寶、皇帝之寶(滿文)、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欽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各有各的用處。材質有白玉、碧玉、墨玉、金、檀香木等,邊長在6—19釐米之間,大小不等,印文均為滿漢兩種文字,只有一方皇帝之寶全部為滿文。二十五璽統一儲存在交泰殿裡,其制度也一直保持到了清代結束。

    除了這些“公章”外,皇帝還有一些私章,比如刻印最多的乾隆有“古稀天子之寶”(51方)、“八徵耄念之寶”(64方)以及蓋過無數書畫的“乾隆御覽之寶”等各類璽印一千餘方。目前二十五璽和大部分的皇帝私章還儲存在故宮博物院,一小部分私章則在清末民國的動亂中流落到了民間。

    乾隆“古稀天子之寶”

  • 19 # 笙歌初寒夜未央灬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權力的象徵。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據說始於秦始皇。璽始出於周,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出處 : 《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最有名的玉璽就是始皇帝嬴政傳國玉璽,據說秦始皇帝取藍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而後傳至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漢太后拿傳國玉璽去砸王莽。因此玉璽一角損壞後人用金子重新鑲嵌。後因戰亂這個玉璽也不知所蹤了。

  • 20 # 趙元國

    從現有的歷史資料表明,傳國玉璽應該是從秦開始的,在宋朝的時候銷聲匿跡。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

    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

    相傳秦國的玉璽是秦王用和氏璧精雕打造而成的,所以只有一個,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環刻“雙龍戲珠圖案”,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後來歷朝歷代皇帝登基,都是以得到傳國玉璽而作為中華正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士面膜哪款比較好?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