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心爸媽

    所謂“合理要求”,對孩子來說,就是個坑!

    說起“滿足孩子的需求”,一個無法迴避的原則就是: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不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如果爸媽有一個適當的、考慮孩子意願、不僅僅從父母角度出發的尺度,來判斷孩子的哪些要求是“合理要求”,哪些要求是“不合理要求”,這個原則沒有任何問題。

    但恐怕對絕大多數爸爸媽媽來說,判斷的標準是:大人認為可以接受、可以滿足的要求,就是合理的,認為不能接受、不可以滿足的,就是不合理的。

    於是矛盾就出來了:爸媽所說的“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對孩子來說,就是個坑,爸爸媽媽想答應時,你的要求就是合理的,不想答應時,你就是無理取鬧!

    比如,孩子想吃薯條和漢堡,而爸爸媽媽認為,它們都是垃圾食品,吃了不健康,孩子的要求成了不合理要求;

    孩子想吃糖果,爸媽認為糖果對牙齒不好,孩子的要求就成了無理要求;

    ……

    孩子每提一個要求,都需要由爸爸媽媽先做這樣的過濾,而過濾的結果常常是,孩子的很多要求,都被當作“不合理要求”而拒絕了。在爸爸媽媽看來,我這樣都是為你好,而在孩子看來卻是,我提個什麼要求,爸爸媽媽十有八九都會拒絕。如此,孩子怎麼可能不“無理取鬧”?

    做“多滿足,少拒絕”的爸媽

    作為兩個男孩的爸媽,我們可能算是沒有“合理要求”這個概念的爸媽,我們的原則是:對孩子的要求,多滿足,少拒絕。

    沒錯,那是一個遊戲卡包,孩子好幾個月前就開始關注,一個多月前讓爸爸付款300多買了預售,到前幾天終於正式發售了。而且,我們大兒今年初三,還有幾十天就要中考。

    不過,在我們看來,孩子的這個要求,並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孩子需要學習,也需要玩耍,買個遊戲,和買個玩具沒什麼區別,他又不是每個月都要給遊戲充值,也不是每天都無休無止地玩,不過是每年花幾百塊買一兩次卡包,每週末才玩幾個小時而已,有什麼非拒絕不可之處呢?

    再說一件小事。前陣子,兩個孩子都投訴自己在用的爸爸淘汰下來的蘋果手機太老舊、太卡,快沒有辦法用了。我們馬上答應:“再堅持一兩個月,等哥哥中考完、弟弟小升初完成,給你們倆都買新手機,作為升學禮物。”倆孩子都開心地同意了。

    孩子們既沒有要求買蘋果的最新款,也沒有要求爸爸媽媽不做任何財務規劃,分分鐘就買到,而且孩子十幾歲了,在父母的負擔能力之內,用個好用點的手機也不過分,這樣的要求,我們自然也不覺得需要拒絕。

    兩個孩子小時候,我們也是這樣,有什麼要求,很少拒絕,基本上都快速滿足。你可能會擔心,這樣會不會把孩子慣壞了?答案是:完全沒有!

    他們其實很少提買東西的要求,也很少打破和爸爸媽媽做的遊戲時間的約定,對玩什麼、不玩什麼、買什麼、不買什麼,都有自己的原則,甚至經常拒絕爸爸媽媽要給他們買東西的要求。比如媽媽看到鞋子舊了,主動提出“週末去買雙新鞋吧”,孩子毫不猶豫地拒絕:“不用,等壞了再說。”

    我們的經驗是,只要爸爸媽媽稍稍放鬆點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的警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並沒有大人想象得那麼多。爸爸媽媽不需要像防賊一樣,時刻提防著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然後時刻準備著拒絕。恰恰相反,孩子越滿足,他提出你不樂於接受的要求的可能性越小。

  • 2 # 阿木三分

    寶爸來給你支招,首先孩子哭鬧都是有目的性的,長期的哭鬧會導致孩子覺得,只要他哭你就得給他,這種情況首先儘量避免,比如玩具店前路過,那就把孩子抱著背對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然後合理的給孩子提前講好,比如我們去超市,只能選一個糖,先說好,做鋪墊,到了地方孩子還是要用哭來耍賴,那就讓他哭,最多哭30分鐘,你就看著他,千萬別罵孩子,也不要去打他,就讓他自己哭,哭一會兒自己覺得沒用了,就會慢慢來巴結你,小孩子都是這樣的,不要怕孩子哭丟人什麼的,這是為孩子好,多幾次他就會知道,哭沒有什麼用。

  • 3 # 久明教你管孩子

    生氣的時候,每個孩子的表達方式不同,有的孩子哭鬧、有的孩子打人、還有的孩子氣的喘出氣。

    久明老師在《0-6歲孩子培育案例課》中講過,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夠豐富的時候,他首選一定是用動作模式表達訴求,

    第二、2歲大的孩子只能從單一的自我需求角度出發,不懂也不會考慮別人感受。

    第三、孩子能力有限,或者說根本還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只知道索要。因為小的時候他的經驗是,只要稍有哭鬧大人就能及時滿足。這個習慣一直延續,當不能立刻被滿足時,他就會啟動哭鬧模式,也就是人的情緒化都源於無能。

    瞭解這些行為規律之後,如果孩子再發脾氣哭鬧,媽媽可以馬上蹲下來抱抱孩子,告訴他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不開心,哭出來吧,等孩子稍微平復了再解決問題。

    有的孩子哭完問題也就解決了。

    每天更新家庭教育知識。

  • 4 # 有事您說話87115272

    孩子的脾氣好與不好,都是從小給寵出來的,就比方說孩子哭鬧,你自己手放在孩子的屁股上打自己手,孩子都會認為你再打他,這是孩子就會有一定的怕,尤其孩子趴地上鬧,可千萬不要去動他,你越是去扶他,他越有依賴,或者說是得寸進尺,慢慢養成習慣就不好管,和孩子要慢慢的去磨合一下。

  • 5 # 辣媽尋美食

    答:孩子不管多大,如果沒滿足他要求就哭鬧的話,那就讓她隨便哭鬧,什麼時間哭夠什麼時間算數,如果孩子一哭鬧就好使,那以後什麼事都要聽她的了,一次兩次哭鬧不管的話以後她也不會在那樣哭鬧,久而久之她鬧也不管用她就鬧不起來了,孩子哭鬧時你可以拿著孩子喜歡吃的,他哭你就一邊坐著看著他哭,他哭你吃

  • 6 # 奇葩的寶媽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你家寶寶2歲開始得不到滿足就哭鬧,我家孩子差不多也是那個時候!由於我家門口挨著超市,糖果零食應有盡有,當孩子出現要東西的苗頭時,我還不以為然,然而孩子嚐到甜頭後,無限制的天天要,當媽的都快急死了,每次都要有一番爭鬥,跟孩子真是拼力氣的活!由於他爺爺奶奶看不了孩子哭,天天買,我果斷搬離了原來住的環境,每天接送孩子上學,都儘量遠離超市!就這,還是抵不過他爺爺奶奶週六週日一看孩子就買東西,後來我也習慣了,反正我是不會天天給孩子買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經常跟他爺爺奶奶溝通,後來發現都是徒勞,根本沒用,所以,想管理好孩子,還是要靠當媽的使出正確的方法!把苗頭按住了,他就掀不起多大的浪花了[大笑]所以說,開頭很重要,如果一次妥協,次次妥協,對孩子都不好!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都那麼老實,自己的孩子天天蹦高?孩子現在6歲了,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每次都盼著孩子能懂事點,能聽話點!其實,想要好好的管理好孩子,她的看護人非常重要,如果全家人都能意見一直並能做到還好,如果意見有了分歧,對孩子也不好!所以,我勸你,要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管理,比如不該買的東西,哭也沒用,不買就是不買,該買的東西可以適當鼓勵或者獎勵一下孩子!

  • 7 # 龍媽叨叨叨

    首先你得淡定,他跪在地上哭就是為了引起你的重視,如果你很淡定,等他鬧夠了再好好講道理,幾次就轉變了

    你越生氣越妥協他越有勁

  • 8 # 嘻嘻啊啊

    兒子兩歲多,活潑好動,摔跤打針從來不哭,但如果他想要的東西或者他想做的事,大人沒有滿足他,就大哭大鬧,發脾氣亂丟東西。育兒路上,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這些家長是如何處理的?

    @希望在田野上:狠狠的揍一頓,讓他知道得來不易,有下次就好辦了!!!

    @小鐘先生:先口頭講道理~不管用就奉行一個原則,只要打不壞,就往死裡打!(適用於男孩兒)從小就慣出來這毛病,長大還了得!?

    @rocepla:必須得打,要不孩子不知道因為他的苦惱是非常糟糕的毛病,總是說服教育,孩子就不在意了,也不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小塗媽媽:對孩子最好的辦法是慢慢的引導,一定要有耐心。

    可見,大部分家長還是信奉棍棒教育”,認為不打不成材。但是“棍棒教育”真的能行嗎?

    有一位哲人說過:“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仁慈;在皮鞭下長大的孩子,只會產生仇恨。”棍棒教育只能摧殘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家長在對孩子實施棍棒教育的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粗爆待人的榜樣,對孩子心理產生陰影,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一不滿足就哭鬧發脾氣,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家長可以先從這幾個方面找原因:

    1、環境影響。如果家長平時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況,容易暴躁發脾氣,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學會發脾氣。因此家長先尋找孩子發脾氣的根源,父母或帶養人是否容易脾氣暴躁?如果有的話,就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到不當著孩子的面暴躁發脾氣。

    2、吸引關注。寶寶比較小喜歡黏媽媽,如果媽媽要去上班或者在忙其它的事情,寶寶會覺得自己孤單沒人陪玩,就會提一些無理的要求,大人不滿足自己,就發發脾氣大哭大鬧,希望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

    3、達不到目的,發洩情緒。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透過哭鬧來達到目的。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之前有過成功的先例,如果是第一次,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

    2歲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面他的亂髮脾氣丟東西,大人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要孩子對著幹,這樣處理反而最有效:

    當孩子在提需求的時候,媽媽最好先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的傾聽孩。如果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媽媽一定要有自己態度,溫柔地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為此,孩子大哭大鬧的話,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抱在懷裡,輕拍和撫摸她的後背,同時可以溫柔地對他說:“寶寶難過了對嗎,媽媽知道了,媽媽愛你。”媽媽的安撫和關愛,能讓孩子很快平靜下來。同時,可以透過其它的事情來吸引孩子,轉移他的注意力。

    等孩子情緒平穩了,媽媽再耐心地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麼做,不能不迴應不處理,否則當孩子下次再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他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甚至可能會心存不滿,留下心結。

    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家長可以儘量滿足,不能滿足的也要認真傾聽,認真處理,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答應。有些家長對孩子沒耐心,孩子一哭鬧發脾氣,家長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罵,這不但影響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畏懼,影響親子間的關係。也有些家長經不住孩子的哭鬧耍潑,就隨意滿足,這會讓孩子變本加厲,把哭鬧當成要挾與控制大人的手段。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9 # 涵子麻麻快樂簡單

    我覺得這個在第一次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要處理好。其實孩子很聰明的,不然他抓住大人的這種心理他會繼續用這種方式的,當然也要看他是不是合理的需求。這個合理就是要看寶媽平常給寶寶的度了。我看過一個寶媽做的就是先告訴他為什麼這個我們不能要,或者其他的原因,要用什麼換得這個東西,或者是他要的需求。然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還繼續哭鬧,不妨讓他試一下,不管你怎樣就是得不到。也許下次就不會這樣了。

  • 10 # 助立成長

    你好啊,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哦[玫瑰]

    第一:跟孩子確定邊界,先從家裡開始,哪些是父母的,哪些是孩子的,然後外面哪些是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要徵得對方同意,自己的也同樣擁有支配權力。

    第二:孩子的需求不能一直無條件的滿足,別的孩子有什麼,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同樣的東西,隨著孩子長大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當我們沒辦法滿足需求時,可能就會發生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咱們大人得控制一下。

    第三:當他想要東西時,如果沒得到,會哭鬧啊等等,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做的是接納他的情緒,他此刻確實很難過,我們不贊同的只是孩子的行為,比如大人啊,亂髮脾氣等等,應該在孩子平靜的時候告訴他有情緒了要怎樣做,如可以喊啊,跳啊,深呼吸等都可以,他現在可能只知道透過這一種方式來發洩情緒,所以就需要咱們多引導了;

    還有時候孩子透過哭來達到目的,因為他覺得哭很管用,所以孩子哭的時候,不妨試試冷處理,讓他先哭一會,他看沒達到自己的目的,就不會哭了,親測有效,哈哈。

    第四:平時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宣洩情緒,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說出很多話,我們也能瞭解他真實的心理狀態;

    說個我們的例子,我兒子發脾氣後,我會跟他玩角色扮演,我拿著玩具熊說話或者我扮演小熊,我會以小熊的身份問他發生了什麼,他有什麼感受,他是怎樣做的,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情他會怎麼做等等,孩子特別喜歡這樣玩。

    第五:孩子有改變了,哪怕很小,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可以讓他有動力做的更好。

  • 11 # 熊媽碎碎念

    我家二寶兩歲半,也正處於鬧人的時候。早上起來給他換衣服,哭,牙膏不讓他擠,哭,把蛋黃放到稀飯裡,哭,飯桌上不讓他玩玩具,哭。總之,任何一個不順他意的事,他統統都哭。哭得老母親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兩歲正處於幼兒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不講道理,愛哭鬧,敏感並有很強的秩序感,一旦碰到令他不滿意的的事時,立馬用哭鬧來表示抗議。

    面對這種情況,媽媽怎麼處理?

    1.控制好脾氣

    有時候看他哭我就忍不住超他發火,心裡想這多大的事兒,你哭啥呀?結果是,哭得更厲害,整個稀里嘩啦的,好像受多大委屈似的。

    所以,看到孩子哭,媽媽最好什麼也不說,靜靜讓他哭一會兒,或者過去抱抱他,等他情緒也穩定下來再進行下一步。

    2.共情處理

    什麼是共情?就是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對他的問題表示感同身受。

    比如,孩子要吃糖,不要跟他說,吃糖會蛀牙,媽媽是為你好,要吃飯了我們先不吃等等。沒用,你越說他會哭的越厲害。

    他哭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說,寶寶想吃糖對吧?這時候通常他會馬上停止哭泣,然後點頭嗯一聲。這時跟他說,好,媽媽答應你,過來媽媽抱抱。然後等孩子願意跟你說話時接著往下一步。

    3.轉移注意力

    有些媽媽會說,那就是不想讓他吃,答應了咋辦?轉移注意力呀。

    比如,突然聽到窗外的汽車聲或飛機聲,假裝很詫異對他說,你聽,什麼聲音?或者,看到地板一隻小螞蟻,趕緊讓他看看等,都能很好地轉移注意力,當孩子轉移注意力了就什麼事也沒了。

    媽媽只要做好這三點,再難搞的小惡魔都不怕,親測非常好用!但前提是你必須得控制好情緒,做到溫和,有愛幷包容。

    最後,在他情緒愉快的時候,記得為他做正確的引導。比如,你剛剛的做法是不對的,有什麼事記得好好跟媽媽溝通,而不是哭鬧,因為你哭鬧了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幫你解決問題等。

    只想你耐心為孩子做引導,孩子就會慢慢戒掉動不動就哭的毛病,而會選擇跟你好好溝通。因為他知道,哭並不能解決問題。

  • 12 # 方方在善美

    我小寶就是一樣的,我的處理方法就是讓他哭,讓他鬧[捂臉][捂臉][捂臉]效果不錯,就是他爺爺奶奶看的心疼 。娃就是不能慣著,他爺爺挺寵他,他就欺負他爺爺。旁邊的鄰居都在給我說小寶欺負爺爺

  • 13 # 好運小謝

    你好,樓主的問題未來也許也會困擾著我,我現在還是個新手媽媽,寶寶剛5個月!對於寶寶的話我個人認為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的!寶寶的臉前一秒還晴空萬里,後一秒瞬間傾盆大雨,讓你措手不及。寶寶們在賣萌的同時,折磨人的功力可是窺見一斑,相信大家都是感同身受。

    現在寶寶們真的都是有福氣,投身在這樣一個美好又富足的年代!然而,他們畢竟還是天真的小萌寶,他們不懂這世間有這麼多那麼多的規矩,他們不理解為什麼這也不能,那也不可以?所以,在我們眼裡,寶寶們會有很多在我們眼裡的無理要求!但在他們的小世界裡,沒有什麼有理沒理,需要我們去幫他們正確的引導才對!我們可以適當的放低姿態,用孩子的口吻去跟他們交流,並且給他們解釋的機會,你一定會得到意外的驚喜,當然如果太過無理了,可以在他鬧脾氣時不打,不罵,不理會!以沉著冷靜的態度對待他,多次方式讓他沒有選擇的餘地!過後抱抱他就好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 14 # 毛猴6109795

    別理他讓他哭,看著他安全就行!最多哭三次就不會再哭了,他明白哭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他就不哭了![奸笑]

  • 15 # 依依媽vlog

    兩歲左右的孩子總是如飢似渴地收集外界資訊。但由於自然規律所限,孩子的身體發育與智力發展之間存在著差距,後者先於前者。也就是說孩子的身體功能的發展尚未趕上心智技能的發展。

    他們想去做很多事情,也能想到一些解決辦法,但是肢體動作、協調能力卻受到限制,當達不成自己目的的時候,就容易哭鬧和發脾氣。

    所以,有時候孩子發脾氣並不是無理取鬧,只是沒有被理解,家長們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籤。

    怎麼解決呢?

    分散和轉移注意力法

    兩歲的孩子,極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而且他們覺得父母肯定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和心思。但孩子和大人的思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家長要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和表達方式。當與孩子出現分歧的時候,家長不要硬碰硬,而是要想辦法轉移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舉例:商場裡,孩子想買機器人,但家裡已經有很多了。我們可以試著蹲下來,跟孩子說:“家裡已經有很多機器人了,但我們還沒有玩過旋轉木馬呢,要不要體驗一下?或者我們一起去玩滑梯?”儘量用溝通的方式,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引起孩子的興趣,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 16 # 一一成長語錄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跪地哭鬧,說明他曾經這樣做得到了他想要的,所以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他會採取同樣的做法。

    兩歲的孩子心智已經開化了,已經有自己對世界的判斷了,對身邊的人,他不停的去試探,透過試探,學會規則。

    我家孩子想吃糖的時候,她跟爸爸說,爸爸我昨天吃的是什麼東西呀,圓圓的很好吃,我忘記是什麼了。爸爸一下就被套路了,說你吃的是巧克力糖。她立馬接著說,喔,原來是巧克力呀,我還想吃巧克力,今天還想吃。爸爸有些為難,這是我進去說,剛剛說了不能吃,她把我推出來,說想跟爸爸玩。

    爸爸拒絕她以後,她又去找奶奶,奶奶假裝在忙,最後委屈的跑到爺爺身邊先不聲,爺爺問怎麼委屈了,立馬抱著爺爺的腿哭,說大家把巧克力吃光了,不給她留。然後爺爺抱著她說還有,我帶你去找。找到巧克力以後,爺爺給她一個,說剩下的以後吃。她拿著巧克力立馬不哭了,臉上還有淚水,邊吃邊笑……

    防不勝防,才兩歲多的孩子,摸清了家裡的性格脾性。她對家裡幾個人實施不同的策略,先後有續,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可能都拿不到糖,最開始去找爺爺,爺爺當然也不會給,她繞了一圈說大家把糖吃完了,所以不給糖她吃。爺爺以為她傷心的事再沒有糖吃的這個事兒,帶她去找,找到了,看到還有這麼多糖,給她吃一個也不礙事……

    孩子花了這麼大力氣,只是為了吃一顆糖,這個時候也不能弗了大家的意……

    上面是為了說明,孩子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他會想很多辦法,不要認為他什麼都不懂,為了達成目的,他像大人一樣聰明。

    孩子跪地哭鬧的時候,不要把他當作調皮的孩子鬧脾氣,這是他為達目的的一種策略。寶媽們可以淡定的對待,一般來說,要不了多久,他發現這個辦法行不通以後,就會想別的辦法。

    一般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跟著著急,到最後要麼滿足孩子要麼氣急敗壞的吼孩子。寶媽做好課題分離,想清楚,孩子跪地哭鬧是他為達目的的一種策略,這是孩子的事兒,他的情緒他自己負責,我不用負責任。寶媽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給孩子講規矩立界線,讓他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孩子其實很擅長激怒父母,一般情況下,激怒父母,他一直鬧,總能達成目的,更何況還被父母兇了,目的達成了也不會有什麼愧疚,因為被訓,代表事情翻篇了過去了。父母如果情緒穩定溫柔而堅定的拒絕他,他自己一個人也鬧不起來。就算是演戲,也得有人給他對戲才能演的下去。

    孩子的哭鬧,寶媽就當作戲精孩子演技大爆發,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誰的段位高,演技好,誰更勝一籌。

  • 17 # 使用者101621111009

    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我們要做到一下解決做到三“不”

    不打孩子

    孩子才兩歲多,這個時候你一定不能打孩子。打孩子就會顯得你是在欺負他,還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創傷。

    不屈服

    不要孩子一哭,你就立馬拿東西去哄。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他做的是對的。一哭就會有好東西,要是我是孩子我也絕對使這招。你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哭,但是孩子哭一會,你要給他翻個身,他哭多了會難受。

    不離開他

    有些家長為了制服孩子哭,孩子一哭,他就走,讓他自動停下來。你不能走開哦,你要讓你孩子知道,你是關心她,愛護他的。這時候,不要說話,不要教育 就靜靜微笑的做著,看著他。

    只能你自己在場教育

    有時候,老年人是我們管孩子的障礙。自己的下一輩,是個老人都會寵,我們也不要恨老人。和他講清楚裡面的厲害關係,告訴他是為了他的下一代好。

    如果孩子哭鬧要玩具,你不給的話,老人在場他會給,這樣你就很難糾正孩子這個不好的習慣的。

    還有,我進行一下補充,孩子三個月其實他都有意識,你說的話,他都能聽懂。

    父母一定要記住,六歲錢立規矩,讓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你到12歲立規矩,那就立不起來了。

  • 18 # 臭樂寶的媽咪

    兩歲是寶寶的執拗敏感期,有的寶寶這個敏感期可能來得早,有的晚。同時還是寶貝自我意識的萌發期,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堅持自己立場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寶貝的自尊心,給他足夠的關愛,順利度過這個執拗敏感期,瞭解他的真正需求。

    例如寶貝非得要某個玩具或是要吃著飯看電視,家長不同意而不停哭鬧甚至打滾,那麼我們只要蹲下或坐下抱著他,等他稍微安靜下再告訴他不可以的原因,可能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是甘甜的,只要家長持之以恆就會有所收穫。有的寶貝一直嚎啕大哭,根本不會理會任何人說的話,你在那說的唇乾舌燥,他在那哭的天昏地暗。這種情況下最好是爸爸媽媽出面管教,讓爺爺奶奶去房間,省的家長髮生爭執。不管怎樣處理,最後都要告訴寶貝媽媽最愛你,並擁抱

  • 19 # 愛笑的眼睛142396617

    我家的也是,然後我就說快快,剛看一條蜈蚣爬進褲子裡了,再不起來就咬你屁股,嚇得他站起來圍著屁股轉,現在到不敢怎麼往地上坐了

  • 20 # 艾美維他

    首先我要說的是,媽媽不要太擔心,孩子只是進入了所謂的“恐怖2歲”,對於父母來說,這通常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這個年齡的孩子較以前更加好動和情緒化,他們會經常發脾氣或提出過分的要求,不斷挑戰著大人們的極限。

    然而2歲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齡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腦發育過程中意義重大。

    那寶寶發脾氣時,媽媽們需要怎麼做呢?

    有些家長以“你再哭試試”這樣的方式阻止孩子哭泣,會發現無濟於事。

    別以為2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在藐視父母權威。生氣時的孩子並沒有蔑視任何人,他只是暫時失控,無法控制自己。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將經歷接二連三的挫折。從這些經歷中,他逐漸形成忍耐力,懂得延遲獲得滿足,同時能夠忍受自己的願望可能不被滿足。但這需要時間。

    在他學習忍受挫折的過程中,他將多次發脾氣。有時發脾氣時,他們會倒向地板,用頭撞地。有時,他們會拉扯自己的頭髮。有時,他們會踢腳,扔東西,或嘔吐。這些都是正常現象…當然,這也是對父母忍耐力的考驗。

    媽媽們只有用無限耐心與包容,才能讓寶寶更快更好地成長!媽媽不妨嘗試這樣做盡力保持冷靜。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發脾氣,嘗試從容地應對。因為他們的這種行為大多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靈活給予孩子迴應,但保持嚴厲而不失慈愛的態度(可以對著鏡子,先自己試試看哦)。堅持一貫的紀律懲戒原則,並注意與孩子父母的管教方式一致。不體罰。對孩子好的表現要予以表揚和讚美。經常性地指出孩子良好的行為,比如“我喜歡你們兩個一起玩耍”,讓自己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鼓勵孩子學習自我約束。一直愛護他。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心情,教TA如何表達TA的感情。舉個例子

    當TA撅起小嘴的時候,問TA“你是不開心麼?為什麼不開心呢?”當TA看到最愛的玩具車的時候,可以問TA,“找到小車車是不是很開心?”,當你發現TA和玩具在一起很開心的時候,可以在句子中多次重複“開心”和“不開心”的表達,當TA學會如何來向我表達TA的感情的時候,你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彼此,減少沮喪感,這對你們來說,就是件很棒的事情,很好的示範。

    最後,我想說,請了解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大部分時間只想到“自己”,而不會考慮身邊其他人的感受),所以,不要在意他們的冷漠。這種現象,在2歲的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貸逾期了,接到催收電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