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媽叨叨叨
-
2 # 贇娘
特別重要!
我們老家有句話叫“一句話讓人跳,一句話讓人笑”,意思就是同樣意思的一句話,不同的表達方式,聽的人感受是不同的。
但是我們小時候家長從來不鼓勵社交,只看學習成績,所以也就從來沒有接受過有關說話的教育,甚至被鼓勵少說話,別說話,成績好就好了! 直到自己長大成人,眼界開闊了,也吃了無數不會說話的虧後才悟出:“情商比智商還重要”的真理!說白了就是說話的藝術至關重要!
現在我們就比較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一開始是舉實際生活中的事例,用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她選哪種更合適?更讓人愉快地接受? 慢慢的就讓她自己琢磨特定情境下應該怎麼說?怎麼既表達清楚又讓對方欣然接受? 同時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相互監督,可以給對方提建議,這裡可以怎麼表達更合適?怎麼說才不會讓人不舒服?怎麼說才皆大歡喜?
由於我們自己沉默寡言、直來直去了二三十年,所以即使後面自己悟出些社交之道,但在家裡也經常無意間語出傷人或說些不合適的話,教孩子選擇合適的說話方式的同時,自己也跟著進步。
-
3 # 一畝耕田小胖
父母算是孩子的榜樣,影響力和教育度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孩子從最出生到成年前,接觸的父母最多,那麼也會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就是為什麼同樣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卻不一樣,有時候父母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就會影響孩子一生。
-
4 # 大木c老師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影響非常重要。
父母就像一面鏡子,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你對孩子吼叫,孩子一定會對你吼叫。父母一定要注重對孩子說話的方式。
1.說話的語氣要平緩,別太急。孩子小時候真的就像一隻小猴子,有樣學樣。小時候對孩子說話語氣一定要平緩,特別是碰到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千萬別急著大聲的叫喊或責怪。要用平緩的語氣去問清楚什麼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循循善誘的去說理,以理服人。
2.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平等對話。當孩子碰到困難或遇到一些難解決的問題的時候,不責怪孩子,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去理解孩子的困難,像孩子的朋友一樣,為他排憂解難。例如:“哦,這道題確實挺難的。來,我們試著從這裡來理解。"用心的引導孩子,用心理解孩子,孩子才會理解父母,從而學會尊重父母。
切記:不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說話,不使用家長權威,而是用平等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3.少嘮叨,說話講重點,不重重複復的。日常生活中,孩子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候家長儘量地講出問題的重點,讓孩子們知道該怎麼做就可以了?而不是重重複復的嘮嘮叨叨的,不斷提醒,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效果會反作用,因為孩子覺得特煩。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一個嘮叨的媽媽。
4.常說鼓勵的話。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特別是孩子。所以當孩子把某件事做好,或者做不好的時候,家長都要鼓勵他,孩子就會朝著媽媽鼓勵的方向不斷的前進,達到了我們的預期教育目標。
我總結的就這麼多,希望給你能夠帶來啟發。
-
5 # 嘻嘻啊啊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影響深遠,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父母說出來的方式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北大教授總結了三句話,提醒家長們別“亂說”,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常常提醒家長們要“好好說話”,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和孩子說話不需要太注意,把意思表達出來就行了。實際上,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影響非常深遠,甚至會決定孩子的命運,家長們一定要高度重視。
有三句話是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但是說話的方式不同,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天差地別,同樣的話,有的父母說出來會讓孩子如沐春風,得到成長的啟發,越來越優秀;有的父母說出來,卻會讓孩子變得消極。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句話,以及不同的說話方式背後傳達的教育理念,看完之後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簡單幾句話回給孩子帶來天差地別的影響。希望大家能夠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尤其是這三句話,千萬不要“亂說”。
第一句:關於學習
有的父母說: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
這種信念是讓孩子丟掉依賴心,培養獨立精神,增強危機意識和家庭責任感。
有的父母卻說:寶貝,好好學習就好,其他事爸媽來辦。
這種理念是讓孩子變成依賴心,為培養“啃老族”進行的思想鋪墊,更糟糕的是孩子認為人生就是“學習好,一切都好”,而不知道,人應當全面發展才是真正的好。
第二句:關於做人
有的父母說: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傷害人的事。
這種理念是讓孩子懂得做人是一輩子的大事,只有把人做好了,才可能走向成功,並得到他人的尊重。
有的父母卻說:寶貝,記住不能吃虧。
這種理念是在培養心胸狹隘的孩子,自私、狹隘的人格種子就是這樣埋下的。這樣的孩子將來難以與人合作,難以交到朋友,難以走向成功和幸福,甚至連家庭關係都處不好。
第三句:關於未來
有的父母說:孩子,撒開手闖吧,實在不行,回家還有飯吃。
這種理念是在教育要有遠大志向,為了實現夢想要有勇敢拼搏的精神。並且告訴孩子,我們是愛你的,無論遇到再大的挫折,家永遠是你可以停泊的奮鬥港灣。
有的父母卻說:我告訴你,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
這種信念是在告訴孩子人生的目標就是混口飯吃,於是,種下眼界狹窄,鼠目寸光的種子。而且,這樣的家長告訴孩子一個這樣的道理:學習只是工具,嚴重將學習嚴重功利化,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在內心裡產生對學習的牴觸情緒。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怎麼說話無所謂,你的簡單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無論是孩子的學習還是將來的為人處世,都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大家不妨從好好說話開始吧!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6 # 邵毅麻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不管父母的說話方式還是做事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我兒子去年暑假剛開學一個星期放學回來哭著和我說他的同桌打他的臉了,孩子爸爸聽了後非常生氣下午非要去學校找老師,我看他在氣頭上就沒讓他過去,我想著小孩子誰打誰一下家長是不應該放在心上的,我看孩子哭的很委屈,就想著和孩子一塊去學校瞭解一下情況,提前給老師打個電話說了這件事,老師非常願意讓我過去,等我兒子到學校時老師就已經在班級門口等著了我很感動。老師見了我第一句話就是剛開學一個多星期這個小孩就打了幾個同學而且打的部位都是臉部。老師接著說我打電話也讓他的家長過來了,等了一會兒他爸爸過來了,見面什麼也沒說就打了孩子兩個耳光,我看傻眼了,我覺得這位家長做的太過分了,在老師面前就這樣,老師很生氣直接就說這位爸爸,我知道你兒子為什麼和小同學發生矛盾時都是打別人的臉,你是他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不要動不動就打這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希望你以後引以為戒!聽了老師的話這位爸爸低下了頭說我習慣了。老師說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很重要,希望以後你可以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
7 # 落花照流水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呢?
還記得18年大火的《知否》,看完後好多劇評都在說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對孩子有多重要?我們來看看
盛家家主盛紘,寵妾滅妻。為了面子打死深愛的林小娘;為了愛情又偏疼偏愛,對其他孩子不負責任,完全不顧及正妻
歸根結底的根本原因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盛虹是庶出,母親又早死,在嫡母身邊長大。雖然盛老太太對他掏心掏肺,但仍抵不過他內心的自卑
所以他才會把林小娘的位置抬的高高的,除了名分,其他都是正室的待遇!
他就是要讓別人知道,庶出也可以活的很風光,也可以活的揚眉吐氣
父母相處的模式裡藏著孩子未來婚姻的樣子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會模仿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語氣,與人相處的方式,所有父母的一切他都會去模仿
如果父母成天吵鬧不休,會讓孩子對婚姻產生畏懼和牴觸情緒。孩子會想“原來婚姻就是這樣的,我將來一定不要過這樣的生活”。沒有人喜歡吵鬧
相反,如果父母每天恩愛地過日子,孩子也會更開朗,更Sunny。他會想“我將來也要過這樣的的日子”
在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是充滿愛的,因為他相信世界時充滿愛的
知否裡的申氏就是這樣的例子
記得電視劇裡有一句臺詞她是這樣說的“大概是看我父親母親那麼恩愛,讓我以為世上的婚姻應該都是那個樣子”。
因為她相信愛,所以沒有被嫉妒衝昏頭腦,用她的自己的智慧和心胸終於贏得了齊衡的心
所以,父母的說話方式一定要考慮到孩子,有孩子在的場合,儘量不要發生衝突。要冷靜對待
-
8 # 愛U寶貝
父母對孩子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父母的說話方式、行為習慣、性格脾氣等等都是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1.語氣要溫和
和寶寶講話的時候,不要大聲吼叫,會嚇到寶寶的,要儘量的溫和,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溫柔的,是愛他的。
2.平等的對話方式
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和寶寶講話,來命令寶寶,這很容易激起寶寶逆反心理。要和寶寶用平等的對話方式,讓寶寶感受到自己和爸爸媽媽是沒有距離的。
3.犯錯時心平氣和地教育
當寶寶犯錯誤的時候,氣頭上的時候也不要對寶寶怒吼,儘量用心平氣和的方式,告訴寶寶哪裡犯錯了,為什麼會犯錯,冷靜地教育寶寶。
-
9 # zhangyefang0
父母的言行能決定孩子的性格。很多父母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學校的責任,是老師的事。自己主要提供給他良好的經濟條件,供他上最好的學校就行了。而事實上,仔細觀察孩子你會發現,他身上帶有父母的特點,而不一定帶有學校味道。所以父母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則的教育,是最直接影響孩子言行及心理的教育。
-
10 # 菲菲的媽
李誼之幫
孩子在7歲之前,對世界都處於探索狀態,不但世界觀沒有形成,也沒有判斷事物真假的能力。
這個時候,他們對世界的一切認知都來自父母。也就是說,這時候父母說什麼,他們都會當真!
這種當真不僅僅是科普知識層面的,更是心理認知層面的:
“你怎麼這麼笨,跟豬一樣!”
“你就是我和你爸的累贅!”
“為了養你,我們犧牲了多少你知道嗎?”
“你跟你爸那個鳥樣子一模一樣!”
“啥啥都不如人,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
……
有沒有感覺耳熟?這些是很多父母經常用來“激將”孩子的教育方式。他們認為,這種打擊教育法,可以讓孩子懂得奮進,努力改進。但事實上呢?
這時的孩子並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會認為,父母這麼說,那我一定就是這個樣子的,甚至從此真的從這個方向發展開去……
成年後,這些孩子可能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兒童時期父母的教育給他們造成的心理暗示,會一直存在於潛意識裡,讓他們形成懦弱、討好、自卑的性格,就此墮落,默默無聞,甚至會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家長們,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開河,如果你希望他們成為某個樣子,與其打擊、斥責他們,不如鼓勵、引導他們,甚至以身作則,真正去做!
-
11 # 林老師育兒知識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也是延遲滿足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比如說父母愛打孩子,或者衝孩子大喊大叫,為什麼?一個揍孩子或者衝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延遲滿足感的父母,他希望立竿見影,他希望我喊一聲你立刻就好了,但事實上喊一聲這種方法是最糟糕的方法。而一個有耐心的父母是能夠陪著孩子一起來面對困難的,是能夠陪著孩子一起經歷孩子童年時候的痛苦的。
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能夠被父母陪伴,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痛苦,他會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忍受的。而反過來,如果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遇到了錯誤,遇到了困難,他的父母總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用家庭暴力的方式,試圖把這件事情跟父母本身的責任區隔開的話,父母沒有學會延遲滿足感,這個孩子將來長大了也不會。
-
12 # 跨文化兒童發展實驗室
一、少專制命令,多民主平等
如果父母說話過於專制,比如總是帶著“命令和指責”的語氣對孩子進行過分干預、過分保護,並且經常採取懲罰和嚴厲、拒絕與否認的態度,這會極大地阻礙孩子的獨立性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不過,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教養可能更強調嚴格的要求和理性,但適量嚴格的教養≠嚴厲管教的專制教養,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嚴父”的角色有利於中國兒童發展。
當然,如果父母的言談傾向於民主型,不過度強調自己的權威,那麼這種平等、和諧的說話方式也會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和自我產生積極的影響。
也就是說,父母不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說話語調、對孩子柔聲細語(當然柔聲細語的語氣會讓孩子更加放鬆),只要交流是互相尊重、平等的,就可以讓他們感到被尊重,並且更加信任父母,從而對日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二、少干涉懲罰,多溫暖理解
研究發現,只有父母創設一個溫暖和理解的交談氛圍,並尊重孩子的獨立和自主,才會使孩子產生信任和安全感,並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學習習慣。
反之,如果父母進行懲罰、干涉、羞辱,拒絕孩子的需求,談吐間流露出對他的否認,則會使他們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對學習厭惡、牴觸和缺乏信心,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也就是說,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除了提出適當要求以外,還要給他們傳達出類似“我支援你”這種溫暖鼓勵的話語,並積極地參與和評價。
三、少高壓策略,多正性情感
其實,父母並不僅僅在話語中傳達某種資訊,其中的說話語氣還夾雜著許多情緒和情感,兒童對此是十分敏感的,如果父母對孩子採用高壓策略,總是表達出負性情感以試圖讓孩子產生內疚感等負面情緒,以期他們會更加努力地達到自己的期望,這會讓孩子產生不良的人格特點。所以,父母儘量不要將自己的壓力和焦慮過多表露在與孩子的交談中,對孩子進行指導和設定目標時,要對他們多多施加正性的情感,促進他們的人格健康發育。
四、不盲目照搬某個方法,要根據孩子的個性加以調整。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要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
也許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困惑,自己也照著育兒方法去做了,為什麼感覺孩子還是難以管教?這是因為,其實父母並不是單向地在影響兒童,親子間的雙向互動理論也越來越受關注了,由於存在著“容易撫養型”氣質的孩子和“撫育困難型”氣質的孩子,而且每個孩子的行為和個性又有著細微的差別,因此父母的說話方式的調整還必須結合兒童自身的特點,不能一味地選擇權威教養或者其他方式。試想,如果對一個困難型氣質兒童採用“虎爸虎媽”的說話及教養方式,這對孩子無疑是弊大於利的。
參考文獻
王麗, & 傅金芝. (2005). 國內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 13(3), 298-304.
-
13 # 吃雞爪不吐皮
我認為,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可以伴隨一生。你們的說話方式,對孩子非常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我想大家都聽說過,可想而知。你的說話方式,可能也會是孩子以後和他人相處的說話方式。小孩子愛模仿,可以說,他所有的啟蒙教育都來自每天和他朝夕相伴的身邊人。
我是南韓藝人宋一國的忠實粉絲,相信看過《超人回來了》的父母們都知道,這檔節目裡宋一國的很多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家長學習。他和孩子的說話方式從來都是尊重每個孩子的,大韓民國萬歲也會模仿宋一國的說話方式。
裡面有一幕是這樣的:民國和萬歲搬來滑滑梯在玩插頭,大韓看見了,說了句:“這小子”這句話是宋一國的習慣語。大韓說出來的這句話是從爸爸宋一國學來的。三胞胎大韓民國萬歲吵架的時候,宋一國會讓他們和解後親親抱抱。有一次民國和萬歲吵架了,大韓學宋一國平時的解決方式,說:“現在親親”“在互相抱一下”。宋一國對人有禮貌,三個孩子也跟著學。宋一國和大韓民國萬歲去外面餐廳吃飯的時候,服務員給民國湯勺,民國接過後說了句:“謝謝”。這些都是宋一國平時和他人的說話方式。
可想而知,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父母的說話方式,是他們的模仿物件。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
有一次,我把一個被子摔碎了,媽媽第一反應就是罵我打我,只有爸爸把我輕輕拉到一邊說:“坐椅子上去,摔壞了收拾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踩到玻璃碎弄傷了”。
這件事對我影響至深,讓我記憶至今。現在我是一名幼師,每當孩子摔碎東西,我都是用我爸爸當年的處理方式,因為我感同身受。我當時處於一種驚怕狀態,也不是故意的,我爸爸的說話處理方式溫暖了我。
所以,我認為,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伴隨一生的。孩子會模仿大人,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把好的東西教給自己的孩子,就先從說話方式開始吧! -
14 # 顥燃
非常重要。
孩子的生活環境就是他成長的關鍵。
第一,語言環境。如果一個美國孩子來到中國生活,讓他不接觸任何的美國的事,和英語,您覺得他會說英語嗎?我相信他完全不會。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的聰明和笨的問題,而是語言的環境。
第二,父母的詞彙量會決定孩子是否聰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語言的詞彙量決定他是否聰明,如果父母在說話的過程中詞彙量越多,接收的越多,那麼孩子一定會非常的聰明。因為孩子在發育大腦的過程中,大腦的神經網路構建了他對世界的一個認知圖譜,如果這個圖譜描繪的越大,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知識儲備量也就越大。
第三,父母的語言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其實我父母的一輩,管教孩子,一定要用武力,如果不聽話打就可以了,如果再不聽話,打到聽話為止。那麼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慢慢的知道好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誇出來的。所以我們會發現社會的進步,也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更加優秀。
第四,要學會誇孩子。孩子做了一件事,父母說,寶貝,你真棒,寶貝,你真聰明。孩子自然高興得到了父母的認可,但是孩子也不傻呀,也會想如果下次父母不在誇他會怎麼辦?那麼他接下來將會做的事實作簡單的事。不做複雜的事。更不去做挑戰的事。因為他害怕失敗,失敗了就得不到父母的表揚和讚許。所以說誇孩子一定要說出理由和原因。
第五,真正讓孩子改變的並不是孩子做錯了事,而是做對了事。像我們這一輩父母,為了讓我們擺正心態,做對事情,只要是我們做錯了,就會打我們,讓我們知道這件事做錯了。這樣會導致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心裡是有牴觸的,為首畏尾沒有自信。那我們如何在孩子做對事情去塑造他呢?比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主動跑去洗手,我們就可以說:寶貝,你真棒,知道講衛生了,飯前洗手會讓你吃飯的時候不容易讓小細菌進到你的肚子裡,這樣就不會生病了,也不會讓爸爸媽媽擔心了。這樣孩子不僅知道了自己做的對,而且對在哪裡?他下次一定還會這樣去做。
-
15 # 悅兒爸爸帶你育兒
父母本身作為養育者對孩子就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父母的說話方式影響孩子很多方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語言發展
嬰幼兒天生就是模仿者。父母與嬰兒的溝通和交流是建立寶寶良好說話能力的前提和基礎。當孩子聽到父母說話的時候,不僅會學到大人說話的韻律、節奏和感覺,而且他大腦的思維也在不斷的變化中。他們聽到的語言會對大腦皮層產生刺激,促使孩子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語言發展也會更早,更完善。所以我們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社交性格
父母的說話交流方式,語氣、態度等等,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交往方式。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處理方式,是否得當全憑養育者的態度。孩子從小對於事物的對錯,好壞,以及處理事情的程度都很模糊,全在養育者身上。其實這也是影響到孩子的情商。
3、認知
養育者對孩子的講話是否規範,準確,吐字快慢,語言清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了孩子對事物概念的理解程度。因此對於某些事物的理解認知就會有所差距。所以我們一直建議家長在說話方面一定要語言規範準確,給孩子打下很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養育孩子就像是照鏡子,自己的優點缺點都有可能會在孩子的身上顯現。所以我們一定要統一好家庭的帶養環境,帶養理念,給孩子做很好的榜樣。這樣寶寶才能有更好的認生開端。
-
16 # 大黑哥與小白弟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小孩非常重要
我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真的是深有體會,不管什麼階段,小孩的模仿力都是非常強,所以,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針對不同的事情,父母的說話方式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任何時候,任何階段,針對孩子,父母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
-
17 # 拾趣ing
父母對孩子的言談舉止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入骨髓。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怎樣說話怎樣思維,請先努力讓自己去那樣說話,那樣思維。不用說教也不用打罵,孩子會向你看齊
我大寶現在三週歲,她說話的詞彙當中很少出現aa.bb等。因為從開始跟她說話我們就是按大人的詞彙去說。因為我是在家工作,她也經常模仿我給客戶打電話的情形,小小年紀 說的有模有樣。
情緒上也會模仿,筷子掉了 會說,會對自己說 下次注意點,而不是害怕或者逆反大人的說教;有時我的拖鞋不放鞋架,她會幫我擺好,說 鞋子不能亂丟…
當然,我們和寶貝都會犯錯都有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情況,但是我們會探討,在學習,因為,寶貝在模仿
-
18 # 讀小童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真的特別特別特別重要。為人父母,我們以為自己拼盡全力,卻不知道對於孩子:良言一句,勝抵珠玉萬千。
分享一點我親身經歷的事吧。我從小就是在媽媽的“語言暴力“裡面成長的一代,她經常對我說:我咋生了你這麼個白眼狼,生了你什麼用都沒有,小孩子就要好好學習,必須早上5點起,晚上必須12點以後睡,你怎麼整天不務正業,你怎麼一點都不思進取.......
我現在都30了,這些話還都縈繞在我的腦中,我在小學初中的時候,經常很自卑,但是我很慶幸,我在高中的時候決定要改變以前的我。到了現在,我漸漸的能夠理解我的媽媽,很多時候她掛在嘴邊的我是為你好,其實她真的很愛我,只是她的說話方式,讓我覺得自己不被接納,不被包容,所以讓我在上大學以後開始了“成年叛逆”。
雖然我現在已經釋懷,但是每每提起這些話,我都忍不住流淚,因為這些都是從我最親的人嘴巴里面說出來的,我覺得自己在最愛的人眼裡是那麼的不堪,讓我從很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不能做自己的,不斷地去取悅別人。
記得之前看了一個電影《墊底辣妹》其實這是一個講老師的劇,但是我卻對裡面的媽媽印象深刻。看完這個劇我無比的羨慕工藤沙耶加,因為她有一個真的堅忍又無比愛她的媽媽,媽媽愛她只因為那是她不是因為她做了什麼取悅媽媽的事兒,我發誓我以後也要做工藤沙耶加的媽媽那樣的母親,包容我的孩子,接納她本來的樣子,用愛跟她交流,給她提供充滿愛和溫暖的家。我也相信沙耶的成功除了老師的鼓勵,背後離不開媽媽的愛和堅忍。
前幾天我們分享了一則讀書欄目,講的《非暴力溝通》,其實說的就是在溝通時候用愛的語言,往往會事半功倍。很多家長也在為孩子的叛逆期所苦惱,其實當我們用愛的語言跟孩子去說話,也能很好的化解孩子的叛逆期。因為良言一句,勝抵珠玉萬千!
-
19 # 春天的皮夾克
每個人都會有說錯話的時候。但對於家長來說,我們說出的話代表的就是教育理念,如果是錯誤的,說明在這些家長的內心一直盤踞著錯誤的教育觀念。下面這些話,有很多家長也許在不經意間都說過,而這恰恰也反映了家長的一些錯誤教育方式。
1、“她就是保姆而已。”
這句話的階級觀念非常濃重,家長刻意強調保姆是傭人,是傭人就要伺候僱主,讓小小年紀的孩子過早去接受這些,會讓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保姆雖然是保姆,但是她也在為家庭付出,為什麼家長不能讓孩子看到他人的努力呢?孩子犯錯,家長只會當著孩子的面指責保姆沒有看護教導好孩子,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更加沒有責任感,反正犯錯有人替自己挨罰,孩子反而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縱容,在日後孩子必然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2、“你是老大,要讓著妹妹。”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之間如果出現摩擦,應該很多家長都會說出這句話。哥哥姐姐本來就應該讓著弟弟妹妹,這種觀念在大多數家長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根本原因是父親母親的童年也是從這種教育模式中走過來的。其實要平息兩個孩子的紛爭,應該以公平為原則,要讓哥哥姐姐懂得愛護弟弟妹妹是自己的責任,而並不是自己年齡大,就要一味的忍讓弟弟妹妹。
3、“妹妹有自己的玩具,不要玩姐姐的。”
家裡有兩個孩子,在帶孩子購物時,衣服要買兩件,玩具也要買兩件,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孩子們爭奪玩具,同時也可以防止孩子互相產生嫉妒心理。但其實孩子即使各自擁有了自己的玩具,也還是會互相爭奪,而家長這時的做法一般都是告誡孩子們,你們有自己的玩具,各自玩自己的就可以,為什麼要爭搶呢?父母這樣做,其實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不如讓孩子互相藉著玩具玩一玩,和對方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玩具,這樣兩個人都嚐到了分享帶來的喜悅,也會更懂得去體會他人的需求。而父母的做法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個人物品意識,不願意彼此分享,會讓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
4、“欺負你的小朋友叫什麼名字?我去找老師懲罰他!”
孩子被其他人欺負,家長總是氣不過,出面為孩子出口氣,是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其實孩子告訴家長自己被其他孩子欺負,更想得到的是父母的關心,而並不是為他出頭。這時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懷,然後再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如果問題特別嚴重,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告訴老師來處理。如果家長總是為孩子出頭,孩子很可能變成一個“小霸王”哦。
這些話也許家長都有意無意說過,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影響卻比想象的要複雜很多,家長千萬要留心。
-
20 # 與你同行198687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呢?
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也是這個世界上最苦惱的職業,它的名字叫做為人父母。
父母說話的方式有兩種方式:
一種方式是吼叫式教育。另一種方式是心平氣和講話教導。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無所不能,形象完美。都希望孩子聽話,望子成龍,父慈子孝 。但每當孩子調皮,做出格的事情的時候,又有多少父母能控制的住情緒,做到和顏悅色。暴跳如雷,大吼大叫是常態。甚至有時候還大大出手。
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在他的世界裡,父母是他唯一的信任和依靠。當我們大吼大叫對待孩子的時候 。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害怕和恐懼不安。引起他內心對父母憎恨。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對自己,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產生扭曲感。覺得做什麼都不對。所有人都對他有敵意。讓他過早表現出叛逆現象。和你對著幹。而你自己在朝著孩子大吼大叫之後也會陷入絕境,後悔,自責。為什麼和孩子之間無法正常溝通,只有爭吵。
所有以說,父母說話方式對孩子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人人都想做個完美的父母。做父母也很辛苦,操不完的心。當意識到大吼大叫這種說話方式對孩子影響有多壞。你是否意識到自己應該及時改變。
改變大吼大叫的說話方式不是一朝一夕間的事情。
每當孩子做的不正確的時候。不管多大的氣,多想大吼大叫。一定要沉默30秒鐘。想想大吼大叫帶來的後果和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是否對孩子是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式。意識到用這種說話方式和孩子溝通行不通,是錯的。就需要我們刻意改變。當孩子做錯了事情 ,不放大孩子的過錯。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做的為什麼不對,孩子表現的好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那裡做的好,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正確的引導改正。心平氣和的溝通,解決問題,糾正問題。這一切都不是朝夕間的事情,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回覆列表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孩子很重要
我們夫妻倆生第一個孩子時都年輕,總是溝通不到一起,吵吵鬧鬧,所以我的第一個孩子很內向,說話也到兩歲才開口,好在孩子三四歲我們發現這樣不行,慢慢的改變自己,也多和孩子溝通,慢慢的引導孩子不再那樣內向,還給他報了小小主持人班,也帶出去和朋友孩子一起玩耍,他現在變得Sunny開朗了
第二個孩子隔了七年才生,我們自己也成熟了,所以不再吵吵鬧鬧,跟孩子間聊天也是和風細雨,老二九個月叫爸爸媽媽外婆,性情溫和,特別活躍,Sunny大氣
家庭氣氛對孩子很重要,這也是常說的原生家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