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爆地球

    我村名為新城莊,系古村落,銘見明代,名新城村,俗稱西太豐、太豐莊。幾經災荒,兵焚瘟疫,滄海桑田,原居民僅存四姓。後新戶漸增,遂改本名。今有二十一姓,三十六家,一百九十六戶,人及千口。村民世代農耕,近年主營果業,人丁興旺,事業繁榮。

    仲春,村民自發集資,建三照壁於村東。諸神護佑,吉星高照,紫氣東來,喜降祥瑞,根深葉茂,安居樂業!

    照壁,古稱蕭牆,亦名影壁,用則屏風,實乃吉祥。故宮九龍壁,北海琉璃牆,麒麟走天下,最美新城莊!

  • 2 # 想吶喊著過完一生

    家門即景

    蟲兒草船偷歡

    魚嘴飛珠奪食

    倒影蓑動笠翁

    白鸛一聲青天

  • 3 # 寶媽P佩佩P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南粵名山數二樵——東樵與西樵。我小時候就在西樵山下長大。西樵山雖然只有三百多米高,但“容”量大,集儒釋道於一山,名氣不凡。

  • 4 # 一片風景一縷風

    孤村一澗鎖雲煙,

    青苔伴水魚戲間。

    幾處鳥鳴村邊樹,

    唯見院內糧滿山。

  • 5 # 土右鍾海濱

    看到這個問答,不由得勾起了對故鄉村落的思戀,一時卻覺得缺少詞彙來描寫,只好即興寫上見句,權且題為《回望故鄉》

    春節回鄉驅車行,坦途便捷通家門。

    昔日也走此番路,只盼百里少幾程。

    政策進村民如願,村落改顏貌換新。

    重溫舊夢變成真,國泰家和事順心。

  • 6 # 何處天天芳香

    故鄉之秋

    厚實金秋,塵囂漸去。陽光媚媚,輕撩紗林。

    朗朗蒼穹,如飲醇釀,如裙飄酒,拔季絃琴。細聽流水,如奏歡曲。痴數落英,芬芳四溢。醉看嬌豔,層林染盡。氤氳幽香,鳥兒輕靈。枝上水珠,滾落草地。

    雲蒸霧繞,醉迷山林,如上瑤池,遨遊仙境。

  • 7 # 肥姐的生活日記

    我的村莊,山清水秀,有山有水有農田,滿山遍野的沙糖桔,村前是農田,全部種沙糖桔,村後是山也是種沙糖桔,清清的河水,從村口流過,河邊有洗衣亭,夏天小朋友都在河邊洗澡,游泳

    我的村莊,就是山清水秀的竹山村

    橫批....竹山村

    竹山是個好地方

    好山好水好風光

  • 8 # 可園影視音畫

    大海啊故鄉!

    粵東瀛江東岸,甲東半島,祥瑞之地。三山四嶼圍繞甲東古老二十村寨。

    七律麒麟山脈

    數嶼群峰繞古鄉,天高海闊鶴鷗翔。

    風搖石動年年立,日照帆懸代代揚。

    水庫清甜經雨雪,漁村淳樸歷滄桑。

    奎湖廟堡千燈火,伴月航標盼返航。

    麒麟山脈航拍圖

    日照帆懸代代揚

    甲東小漁村百船出港

    元宵節奎湖村天后祖廟祈福

    六社社戲

    陽光海浪沙灘

    古樸旺厝圍村同眠石 詞一首

    【兩同心】生死同眠

    靜淡風波。磐似公婆。

    世事幻、潮來潮去,

    猶非夢、緣續消磨。

    相濡沫,豈計沉浮,從不遷挪。

    瞬間雷電滂沱,分道多多。

    海石誓、無痕無影,

    少共濟、平水旋渦。

    同眠石,生死相依,素雅如歌。

    詮釋上一輩純樸的愛情故事。我愛家鄉小漁村。

  • 9 # B呂A呂增平

    雁門新章二十首

    作者呂增平

    逛罷雙聯遊雁門,

    手握鈞杆觀臥龍,

    洮陽最美三月春,

    遠山如黛景色濃。

    草長鶯飛花兒紅,

    桃李花開起煙雲,

    藍天白雲映湖中。

    暖風吹波細浪湧,

    鶴鷺隱於蔥蘢篷,

    戲水野鴨一群群,

    魚兒咬鉤人自奮,

    落日斜輝晚霞紅,

    水鳥雙歸當排空,

    淺草沼澤蛙聲洪

    魚家炊煙直蒼穹,

    桌上飯菜香噴噴

    洮水造就雁湖榮,

    古城崛起顯雄風,

    自然和諧政策通,

    幸蓬盛世作釣翁。↘

  • 10 # 雨蘭詩文書畫

    童年一去不復返,童年的村莊也一去不復返,田野裡仍然有鬱鬱蔥蔥的莊稼在生長,沒有荒廢的土地,讓人感到心安,豐收的日子每年準時來臨,讓人喜悅,有現代化的工廠,可以讓很多村人不用拋妻別子到外地打工,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留守兒童就少了很多,能擁有父母的關愛,這也讓人心安。

  • 11 # 夢中有澤

    不說村落了,藉此題說說我的小城吧,為家鄉宣傳一下,盡點綿薄之力。

    家鄉雲夢,古謂雲夢澤,秦始皇第五次巡遊途徑地,乃賜名。是中國皮影之鄉,楚王城遺址,伍子胥奔吳過黃江口於城西。有二十四孝之黃香,出土的竹簡為最早的法律。被稱為“孝聖之鄉,法祖之地”。

    沃野達百里

    白鷺曲湖棲

    皮影木偶戲

    傳承千年藝

    楚王行宮苑

    跡留伍子胥

    秦皇賜美名

    簡犢載率律

    忠孝黃公香

    溫席供父息

  • 12 # 正氣和風

    啊!故鄉

    生我養我的地方

    回去見荒涼

    出門又思念

    總想著回故鄉

    回到不兩天

    又急著返他鄉

    如此迴圈逆天

  • 13 # 多彩語文

    回憶我的村落,有說不盡的詞,有描述不完的風景,有回憶不完的人和事情,還有那些伴隨童年一起留下的腳印

  • 14 # 詩歌陪散文聊天

    《故鄉》

    野草瘋了

    村路瘦了

    村頭柳

    老氣橫秋

    而又

    老當益壯

    它站在村口

    等待放羊歸來的老張頭

    老張頭的兒女們也是羊

    散養在城裡

    年間還送回只小羊羔

    正在老伴懷裡

    “咩咩”學語

  • 15 # 曉岸漫步2018

    我的故鄉座落在縣城東邊的一個小山村,離縣城五里路。村子東、南、北是小山包,西邊是一條小河。村子的北面是一大片竹林,南邊是一大片桃園,桃園上面山坡上又是一行行李子樹、杏子樹,村後東邊的山崗上立著一棵棵高大的青松。

    每當春天來了後,我的家鄉景色真是美極了。你看那村子西邊小河對岸一層層梯田裡金黃色的油菜花,象一塊塊鋪在地上的黃毯子,油菜地旁小河兩岸的楊柳又象是一條彎曲的綠飄帶。把這黃地毯、綠飄帶配上村子南邊的桃花、李子花、杏花和村北面翠綠色的竹林以及東邊山崗上的青松,使它們交映成輝,就構成了一幅萬紫千紅、美不勝收的水彩畫。本人有詩為證:

    春到山鄉分外綠,

    村前屋後立新竹。

    桃花不願李爭先,

    摘片朝霞滿面塗。

  • 16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給你所在的村落做首詩,寫一篇文章,你會用哪些美麗的詞彙?我的家鄉住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烏沙鎮(晏塘街道)。晏塘地名的來歷,與這裡有個湖泊"孫家湖"有關。早在一百年前,晏塘叫"金鋒鎮",鎮上住著200戶人家,開著各種店鋪成了一個小集市,周邊村莊的人們,平時逢年過節都來到這裡趕集。"孫家湖"就在"金鋒鎮",湖邊住著兩個孫姓村莊,約有100多戶,人們稱這個湖叫"孫家湖",這個湖面積約1000多畝,每年發大水季節,湖水淹沒農田莊稼和周邊村莊,金鋒鎮邊的路,金鋒鎮有人在這裡架設了小橋,金鋒鎮也叫"小橋"。

    孫家湖一年四季魚蝦成群,雜草叢生,湖中有個1畝面積大的淺灘,每年春夏秋冬都有野鴨大鷹棲息,人們到金鋒鎮經過湖邊,就叫"鷹灘",金峰鎮改名叫"鷹灘"。

    昔日晏塘是鷹灘,荒湖白水蒿草伴。大鷹野鴨嘎嘎叫,洪水一來似汪洋。一九五八年金鋒鎮成了公社駐地,將"鷹灘"改為"晏塘",轄管:金鋒、紅莊、西湖、聯村、明光、龍幹、李陽、燈塔、蓮花、雙塘十個村。為了治理孫家湖造公社在這裡開挖了河道建起了閘,與江邊蓮花村大壩電灌站相通,發大水時可以排澇,乾旱時可以從長江引水抗旱,晏塘公社成了魚米之鄉。如今晏塘變了樣,電柱林立機器響。各業復興展宏圖,社村一片新氣象。

    2007年2月5日,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政府進行區劃調整,晏塘鄉劃為烏沙鎮管轄,晏塘成了街道。可是集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鎮上有晏塘中學、衛生院、自來水廠、農貿市場,各種超市店鋪林立,街道擴寬了三部車同時行駛也不湧擠。池州長江大橋去年建成通車,318國道經過晏塘通向全國各地,安慶長江鐵路大橋從安慶市長風鄉跨江經過晏塘街道雙塘村蘇村組,

    2015年12月6日正試通車,晏塘到安慶市乘高鐵只需17公鍾,池州城鄉公交開通已有五年時間了,晏塘到池州只需要30分鐘。晏塘五里街道樓房高聳綠樹成蔭。靠近長江邊的立陽村、燈塔村每年長江漲水,部份村莊農田被淹,前10年移居規劃到安全地段,村莊規劃一新,龍幹村部份村莊也規劃在晏塘通往烏沙鎮的公路旁,晏塘街道與烏沙鎮連成一體,到處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晏塘環繞秋浦河,戶對長江水長流。人傑地靈江南地,風景如畫展宏圖。作者:池州市貴池區晏塘鄉:何滿貴

  • 17 # 大福團隊火龍哥

    題贛南新春

    風吹萬物蘇,雨後過南湖。

    柳細鶯聲嫩,田荒燕影雛。

    青山多陌路,老驥熹新途。

    對飲千杯少,長歌醉酒壚。

  • 18 # 黃牛短笛

    夢迴小邵莊

    回到小邵莊,

    在縣城北公路旁,

    一個村莊。

    夢迴小邵莊,  

    用土井裡清涼的水  

    洗去我想家的心傷,  

    夢迴小邵莊,

    春天裡,  

    家鄉田野的小路上,  

    樹上長滿榆錢

    地裡茅草的根

    發出甜甜的清香。

    夢迴小邵莊,

    藍天白雲,  

    黃土地紅磚牆,  

    牆上掛滿玉米辣椒

    和晚上不熄油燈光。

      

    夢迴小邵莊,

    走在坡上,  

    望見家鄉。  

    我家的大門敞著

    看見了倚門而望,

    白髮蒼蒼的爹孃。

    (完)  

    小邵莊村基本情況  共有人口402人,耕地面積1208畝,人均耕地面積3畝,農業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村內有製作古典傢俱廠4家,經營建築材料2家,村內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以上班打工為主。農田水利設施較好,有3眼深機井,2眼淺機井,水澆地佔65%以上,農業機械化達到95%以上。  基層組織建設紮實,全村共有黨員21名,村支部書記邵慶珠,村主任邵慶雨,村會計邵印福。  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上有了很大的改變,硬化了村南一條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變,基本實現了村容整潔,村風文明。  小邵莊村附近有滄州觀音寺、盤古古廟、馬廠炮臺遺址、覺道莊、青縣雷音寺等旅遊景點,有滄州金絲小棗、青縣羊角脆、盤古鴨梨、青縣冬菜、河北冬菜等特產。

  • 19 # 耕士

    《田園高塘》

    青山環繞綠水流,遙望峰林近觀田。

    荷塘水車憶童年,大美苗嶺等您來。

    高塘位於貴州施秉縣城南部,村寨圍繞兩口魚塘而居,村寨四面環河、茂密林蔭,巒峰重疊。一股四季不斷的清涼山泉往寨中流入兩口塘,塘中還有一個長滿參天大樹的小島。塘的周圍便是錯落有致的環狀的民房。高塘苗寨民風淳樸,村貌亮麗,是苗嶺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的理想驛站。在這片秀美的土地上,勤勞儉樸的苗族人民用真誠的行動呵護和熱愛大自然,用心靈創造和書寫了絢麗多姿的民風民俗。

    高塘村口是一個自然活水魚塘,魚塘下邊是一片錯落疊致的梯田,它由上而下成扇形狀層層疊落,成為村裡一大自然景點。梯田面積有五、六百畝之多。夏日的稻田景色格外的翠綠,那層層的梯田橫鋪的半邊坡塝之上,自下而上,與村落聯為一個整體。高塘湖裡的水四季下流,辛勤灌溉著整片田園。

    梯田下面是條悠悠的清河,這裡有幾臺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車。詞典上說水車,又稱孔明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不斷遷徙中,依據生活環境設計出來高超的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相傳為漢靈帝時華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苗族古歌之刀利刀椏》就提到過關於水車的事。高塘的水車很大氣,而且也很紮實,這些水車一年四季都在運轉著,不停在給田園灌水。這裡的水車只要不停轉動,一臺水車可用五、六十年之久。

    高塘村處於有百節之鄉的黔東南,民間活動豐富。高塘卯節就是當地苗族人中比較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7月(根據日曆選日),前一天全村老少下塘抓魚,第二天祭祀過節,親朋好友團聚,高歌歡舞。這一習俗來源於古代氏族社會,人們一起勞作一起歡樂,這一習俗從立村之始就一直保持至今。

    高塘是一個單一的民族村落,村民全為苗族兒女,這裡除了自己的傳承的七月卯節外,和全國人民一樣,歡慶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期間舉辦各種民間活動。這裡的村民吃苦耐勞、安居樂業,辛勤耕耘自己的家園,享受著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

  • 20 # 漁樵之人W

    標題:家鄉頌.

    黃河水綠紅花綻,

    國道高鐵路故園。

    四季瓜果馥濃郁,

    魚美米香蝦蟹鮮。

    生態宜居城市類,

    環境優美鄉村間。

    出門踏上景觀路,

    小康生活豔陽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賭博你們怎麼看,身邊有陷入賭博的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