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碼字先鋒

    隋煬帝即位後,下令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修訂了法律,主要是針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設立了進士科,促成了科舉制的形成;興辦學校,訪求遺散圖書,並加以保護;幾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強了內地同邊境的關係。但是,隋煬帝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國力富強,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徵發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農民背井離鄉,造成大量田地荒蕪,社會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他年年遠出巡遊,三遊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遊,大造行宮,從行之人多達數十萬人,嚴重騷擾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遠征發兵進攻高麗,窮兵黷武,終於激起了全國範圍的農民大起義。

  • 2 # 唐明國亮

    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隋煬帝自己身上,隋煬帝的性格是把一手好牌打稀爛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國的王朝有很多,存在的時間有長又短,但是大多數的王朝都是用了幾代人的努力才變得強盛的,而有這麼一個朝代卻把自身變為盛世的時間縮短了很多,但是同樣的,這個王朝滅亡的時間也十分的早,僅二世而敗。隋文帝楊堅作為隋朝的開國之君,崇尚節儉,鼓勵生產,這樣的努力使得隋朝格外興盛,甚至達到了“盛世”的標準,也正是這樣的“盛世”基礎,才使得後來的隋煬帝才有本可以敗。

    其實說隋煬帝是個昏君,並不準確,因為他在位期間還是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的,比如說京杭大運河,在後世成為了溝通南北的重要渠道,但是在當時,京杭大運河的用處體現的並沒有那麼的明顯,相反,隋煬帝實在太過於急功近利,這個十分龐大的工程如果說按照正常的工期來說,少說也要十幾年,但是京杭大運河的修造時間卻十分的短,而這卻是用勞民傷財換來的。

    雖然說隋煬帝自身的性格是一個很大的缺陷,但是除此之外,當時的連年戰亂也是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隋朝雖然說有隋煬帝這麼一個敗家子,但是本身的老本比較厚,如果說社會穩定的話,可能還會維持幾年,但是邊疆戰亂,隋煬帝自己也是個好高騖遠的人,自然派遣重兵,而征戰自然會有大量傷亡,這也使的隋朝的社會不穩定,促進了其的滅亡。

  • 3 # lyg影片君

    隋煬帝楊廣,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時也是亡國之君,就連“隋煬帝”這個稱號也是李世民對他的蔑稱並沿用至今。可是我們拉開對這位的亡國之君的種種指責之後,歷史上隋煬帝卻是一個充滿雄心壯志,勵志成為如漢武帝一般千古一帝的皇帝。然世事無常,萬物皆有因果,這位皇帝到底是怎麼一步步將他的empire帶向深淵,成為歷史的笑話。

    按理說楊廣如果像漢文帝一樣“無為而治”老老實實做條鹹魚,相信他楊家的隋朝也能千秋萬代,後面不是大唐而是大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楊廣確實是一個當時全國最大的“官二代”兼“富二代”,他老爹給他留下的遺產足夠他混吃混喝。

    開皇之治

    他爹楊堅有多牛,在北周時期楊家是一軍事世家,楊堅以一外姓控制了北周皇帝掌控整個朝政,581年北周皇帝禪讓從此建立隋朝。

    建立隋朝後,楊堅勵精圖治,勤儉節約。在軍事,經濟,政治等積極改革,法律上修訂法律廢除酷刑;經濟上輕徭薄賦,多次降低鹽稅,酒稅等商業稅,同時整治貪官汙吏;軍事上“兵農和一”,有事打戰沒事種田;廢除九品中正制,算是開了科舉制的先河,還積極印刷書籍讓更多的人沒事多看看書,打破仕途被那些大家族壟斷的情況等等。

    最值得一說的是589年實現中華大一統,要知道距離上一個統一王朝西晉已經整整過去300多年了,而且那個西晉的黑暗腐敗在歷史可是出了名,在西晉八王之亂之後,五胡亂華,十六國,南北朝,這其中漢族還差點被五胡滅族,中華百姓年年征戰,急需一場和平休養生息。

    楊堅在位期間人口大幅度提升,天下的倉庫積滿了糧食。國內繁榮之勢不可阻擋。史料及歷史各個名人對這位皇帝都是一律好評,順便將他與孤獨皇后的愛情始終如一大肆渲染一番。連《唐史》都說“唐之興,興於隋” ,反正總結一句話:楊堅牛逼。

    三徵高句麗

    楊堅給楊廣留下豐厚的遺產,楊廣統治時期604—618年。嗯,沒錯14年,這敗國的速度我連楊堅的棺材板都壓不住。

    604年楊廣即位,立刻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首先在前人基礎上建隋朝大運河,歷經6年時間(604—610年),將南北各大城市和五大自然水道連通,促進南北交流商業貿易,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605年根據政治統治需求遷都洛陽建東都。開創科舉制,為後世選拔人才影響深遠。積極發動戰爭擴充疆土先後攻打占城、契丹、琉球、高句麗,領土面積直到唐朝建立4年也還未完全恢復。

    這樣一看確實漢武帝的影子,然而風雲暗湧,天下大變。610年楊廣下令東征高句麗,全國上下準備戰船、戰車、弓箭、糧草,這一次楊廣慘敗,出征前百萬大軍回來時只有區區千人。611年東北地區農名起義爆發,起義被隋軍迅速鎮壓,卻並沒有引起楊廣足夠的重視。612年這位不服氣的皇帝再次征討高句麗,可是朝廷內部開始分裂,吏部尚書楊玄感發動起義,楊廣被迫掉頭平定叛亂,第二次遠征失敗。到此時隋朝隱約可以看到氣數將盡,隋末農民起義已經遍佈全國,發展壯大。但讓人費解的是楊廣在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高句麗投降,楊廣終於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勝利”!

    隋朝滅亡

    在楊廣一系列折騰下,國力大幅度下降。615年突厥南下,隋朝無力抵擋進攻被圍在雁門,楊廣被迫求救於遠嫁突厥的堂妹,懸賞各郡各縣前來救駕才險象環生。經歷雁門之戰,曾經雄心勃勃的隋煬帝意識到自己既不是千古明君,也不是常勝不敗的英雄,比肩漢武帝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一個夢,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喪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616年移到江南不理朝政,專心遊玩,沉迷酒色。618年被自己的手下縊弒。

    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但凡有條活路是絕不會起義的,在楊廣的統治下老百姓卻沒有活路。楊廣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不顧民眾的死活,不斷的調發全國農民,為了趕期建設,發動戰爭,百姓死傷慘重,僅在修運河、長城、東都中役死者過半,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14年時間裡人口從400萬戶直接攔腰斬斷到200萬戶。

  • 4 # 54龍捲風

    隋煬帝為晉王時,帶兵滅陳,結束了南北朝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國家大一統,為後世隋唐統一奠定了三百年基礎。

    隋煬帝在位時,開科舉,為國家選拔人才,亦開創了後世歷朝歷代選拔人才的先例,並且這一舉措至今影響仍在,改變了許多底層人民的命運。

    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使國內南北地區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但是也給當時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再加上後來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均以失敗告終,致使各地老百姓不堪重負,最終導致各地農民軍起義不斷,葬送了大好江山。

    隋煬帝的一生可概括為“過在當代,功在千秋”八個字。

  • 5 # 做好一個真正的人

    隋煬帝楊廣,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時也是亡國之君,就連“隋煬帝”這個稱號也是李世民對他的蔑稱並沿用至今。可是我們拉開對這位的亡國之君的種種指責之後,歷史上隋煬帝卻是一個充滿雄心壯志,勵志成為如漢武帝一般千古一帝的皇帝。然世事無常,萬物皆有因果,這位皇帝到底是成為歷史的笑話。

    按理說楊廣如果像漢文帝一樣“無為而治”老老實實做條鹹魚,相信他楊家的隋朝也能千秋萬代,後面不是大唐而是大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楊廣確實是一個當時全國最大的“官二代”兼“富二代”,他老爹給他留下的遺產足夠他混吃混喝。

    楊廣統治時期604—618年。

    604年楊廣即位,立刻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首先在前人基礎上建隋朝大運河,歷經6年時間(604—610年),將南北各大城市和五大自然水道連通,促進南北交流商業貿易,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605年根據政治統治需求遷都洛陽建東都。開創科舉制,為後世選拔人才影響深遠。積極發動戰爭擴充疆土先後攻打占城、契丹、琉球、高句麗,領土面積直到唐朝建立4年也還未完全恢復。

    這樣一看確實有漢武帝的影子,然而風雲暗湧,天下大變。610年楊廣下令東征高句麗,全國上下準備戰船、戰車、弓箭、糧草,這一次楊廣慘敗,出征前百萬大軍回來時只有區區千人。611年東北地區農名起義爆發,起義被隋軍迅速鎮壓,卻並沒有引起楊廣足夠的重視。612年這位不服氣的皇帝再次征討高句麗,可是朝廷內部開始分裂,吏部尚書楊玄感發動起義,楊廣被迫掉頭平定叛亂,第二次遠征失敗。到此時隋朝隱約可以看到氣數將盡,隋末農民起義已經遍佈全國,發展壯大。但讓人費解的是楊廣在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高句麗投降,楊廣終於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勝利”!

    隋朝滅亡

    在楊廣一系列折騰下,國力大幅度下降。615年突厥南下,隋朝無力抵擋進攻被圍在雁門,楊廣被迫求救於遠嫁突厥的堂妹,懸賞各郡各縣前來救駕才險象環生。經歷雁門之戰,曾經雄心勃勃的隋煬帝意識到自己既不是千古明君,也不是常勝不敗的英雄,比肩漢武帝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一個夢,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喪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616年移到江南不理朝政,專心遊玩,沉迷酒色。618年被自己的手下縊弒。

    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但凡有條活路是絕不會起義的,在楊廣的統治下老百姓卻沒有活路。楊廣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不顧民眾的死活,不斷的調發全國農民,為了趕期建設,發動戰爭,百姓死傷慘重,僅在修運河、長城、東都中役死者過半,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14年時間裡人口從400萬戶直接攔腰斬斷到200萬戶。

    下面列出604-618年的大事件:

    604年:楊廣繼位。

    605年:建洛陽東都,每月役使工人多大兩百萬人。

    604-610年:修運河,共發動三百萬人。

    605年:討占城、征討契丹、大宴突厥。

    607年:征討琉球(臺灣)。修長城,兩次調發一百二十萬人。

    610年:第一次征討高句麗。

    611年:隋末農名起義爆發。

    612年:第二次征討高句麗,楊玄感叛變。

    614年:第三次征討高句麗,高句麗投降。

    615年:楊廣被突厥圍在雁門。

    618年:楊廣被宇文化及縊殺。

  • 6 # 神都醉仙美

    歷史上都說隋煬帝楊廣是一個暴君,是一個沒有多少作為的皇帝,但是事實也並非如此。其實歷史上的楊廣是真正的全才,偶像實力派。文治國,武安邦。也建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南北一統,平定四夷,對楊廣來說只是小菜。科舉,大運河,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隋文帝楊堅,也就是隋煬帝楊廣的父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明君。他在位的時間對中國影響十分大。他首先結束了南北朝分裂,然後實行了許多政策極大的發展了經濟、大量恢復人民的生產能力、還加固自己統一後的穩定。在位二十多年,當時的人民安居樂業,國庫豐盈,政治也十分穩定。並且隋文帝自己也十分的節儉,以身作則,所以朝廷從上到下都是十分的簡樸。一直到隋文帝去世大隋都是十分的富庶,但是在兒子楊廣繼位後僅僅過了14年隋朝就滅亡了,到底怎麼回事呢?

    楊廣在位14年卻只有3年呆在國都,其他時間都在遊玩,要不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楊廣下令開鑿了一條東北起自琢郡,東南到蘇杭,全長2000多千米的大運河。為了遊玩方便,他讓人在河的兩旁開闢大道,道旁種上榆樹和柳樹,岸邊每隔兩個驛站設定一座供他休息的行宮。 雖然大運河的開鑿便利了南北交通,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但這也造成了國庫的空虛,大量勞役的死亡也極大的造成了人民的不滿。楊廣在位期間還發動了三次遠征高麗的戰爭,但是這三次戰爭都由於各種情況導致戰爭的失敗,要不就是無功而返。隋煬帝楊廣為了炫耀隋朝的富足強盛,竟然命令沿途郡縣耗費巨資迎送西域使者和商人。610年,西域各國使者和商人齊集洛陽,從正月十五夜間開始到正月底,楊廣命令置設盛大百戲場。8萬多人為西域人表演百戲。西域人到洛陽做交易,楊廣命令本國商人都穿上華美服裝。西域人經過酒食店門前時,店主還得免費招待。市內樹木也都用帛纏飾,以示富足。 楊廣把隋文帝時期積累起來的財富及民力揮霍和消耗得精光

    楊廣雖然暴虐但是出發點是好的,只不過自己用錯了方法。發展國家的事情不能只要結果不管過程。雖然促進了國家的發展,但是卻使人民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時曾經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充分的說明了隋煬帝楊廣一手好牌缺打的稀爛的原因。隋文帝為什麼能開皇之治,就是因為他注重民生,反之不注重民生的楊廣也就有了滅亡的下場

  • 7 # 前可見古人

    隋煬帝為何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呢?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隋煬帝可以稱為雄才大略了。

    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為後世選取寒門人才奠定基礎;利用自然河道、或是疏浚前代留下的運河開挖運河,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興軍事,征討四方,西巡西域,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中國威、暢通絲路。

    種種作為都是一代英主的風範。

    那麼為什麼好牌打廢了呢?

    隋煬帝楊廣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他在位期間的作為,讓他在歷史上有了很大的意義,但也正是這麼作為,葬送了隋朝的江山。

    興科舉,重用寒門子弟,讓隋煬帝得罪了當時民間真正的掌控者-世家門閥。

    挖運河,雖然聯通了各地,但也佔據了百萬的勞動力,使無數家庭受凍餓死之苦,挖運河期間累死人不知凡幾。

    興軍事,平滅吐谷渾,導致隋朝西部地區窮困潦倒;討占城,隋軍死者十之四、五,主帥劉方也病死於班師途中;三徵高句麗,戰死異鄉者不下百萬。

    種種作為導致了隋朝後期,百姓手中沒有錢財,家中沒有餘糧,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

    隋煬帝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心急了。楊廣剛繼位時,天下還算安定,只要沉下心來休養生息,十年或者二十年後,他的種種作為自然水到渠成。

    楊廣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思,最終致使了隋朝的二世而亡。

    李世民評價:“隋煬帝承文帝餘業,海內殷阜,若能常處關中,豈有傾敗?遂不顧百姓,行幸無期,徑往江都,不納董純、崔象等諫諍,身戮國滅,為天下笑。”[10]“隋煬帝纂祚之初,天下強盛,棄德窮兵,以取顛覆。頡利近者足為疆大,意既盈滿,禍亂斯及,喪其大業,為臣於朕。葉護可汗亦大強盛,自恃富貴,通使求婚,失道怙亂,奄至破滅。”

  • 8 # 小生奕軒

    隋煬帝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年號“大業”意圖建立千秋偉業,做一個文治武功甚高的皇帝。隋煬帝的失敗之處就在於太過心急、好高騖遠、好大喜功。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

    他老爹文帝在位時,建國之後就勵精圖治,收拾殘局,制定了很多與民生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政策,比如,在政治經濟上,制定三省六部制,將三級行政改為兩級行政,地方官員由中央政府任命,進一步鞏固了中央集權,鼓勵百姓開墾土地,減免賦稅,鼓勵生育,很快時間國家就生機勃勃,進入了大繁榮階段,給兒子煬帝留下來龐大家業。

    隋煬帝這人其實來說也不錯,就是心急,身為國家的第二任皇帝,大的國家政策方針不應該動,因為即使國家現在繁榮了,但畢竟兩晉南北朝亂了這麼長時間,國家底子薄啊,經不起大的折騰,想當年漢朝,漢武帝劉徹如果沒有他老爺子、老子給他發展這麼多年,他敢去和匈奴幹仗?老百姓馬上就不幹了,就要造反。同理文帝在位即使國家治理的再好,畢竟時間短,想要完全恢復甚至更上一層樓是不可能的。他倒好剛從他老爹那接過攤子,就開始大刀闊斧的幹,打了雞血似的沒事就御駕親征,開疆拓土,誰知道第一次親征高麗就失敗了,還勞您錢財,為找回面子,不顧國內空虛,連續在親征三次,兵役過重,非常鬱悶,就想著修個宮殿來彰顯一點國家的強大,光運河沿岸就修了四十餘座宮殿,極為奢侈,導致民不聊生。挖個大運河,本想著興修水利,利國利民,但國家工程也太大了(長度到現在還是世界第一運河),全長兩千七百多公里,還整的有綠化帶,民夫徵集幾百多萬,耗時六年修成,最終老百姓忍無可忍,不跟他幹了,就造反了,隋終!

    其實如果他不好大喜功,不心急,把這些工程就一批給子孫幹,慢慢整,也不至於最後落個亡國之君的下場!!!

  • 9 # 歷史飛凡觀

    隋朝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讓人扼腕嘆息的王朝,與秦朝亡國時胡亥並未掌握實權相比,隋煬帝楊廣不但掌握實權,而且還擁有一個非常強的家底,據史載:開皇年間人口達到了870萬戶四千多萬人,開墾田地面積達到五千多萬頃,全國各地的常平倉都是充滿狀態,洛陽的回洛倉直到隋朝末年被瓦崗軍佔領時,裡面還堆積著大量的糧食,據說可供洛陽城二十年食用之久,這種情況在封建社會是非常少見的。

    那麼,人口眾多糧食充足經濟富足的隋朝為何會二世而亡國呢?楊廣也並不是“何不食肉糜”那樣的沒有能力,身為次子的他能夠讓獨孤皇后廢掉太子楊勇改立自己,在為人處世和心機謀略上都有過人之處,這也更讓人費解為何楊廣會把一手好牌打稀爛了。

    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內部因素,比如隋朝的得國不正和楊廣自身的得位不正會給楊廣的統治帶來一些問題,在關隴貴族中弘農楊氏還不算是頂級的門閥,比之八大上柱國的家族還要稍次一等,另外還有清河崔、隴西李等為首的五姓七望的頂級門閥虎視眈眈,而楊家的上位給了其餘幾家異樣的想法,事實證明最後取代隋朝的也正是關隴貴族中的李家。

    其次是外部因素,地處遼東的高句麗正在對隋朝版圖虎視眈眈,在成功將突厥部落分裂為東西兩大汗庭之後,高句麗就成為隋朝最危險的潛在對手,正所謂“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東征高句麗也成了楊廣比較重要的戰略目標,結果最後沒滅了高句麗不說,還引發了楊玄感叛亂和王薄的《無向遼東浪死歌》。

    然後還有南北方經過了東晉、南北朝兩百餘年的分裂重新歸於一統,各種利益的分配引發了巨大的矛盾,為了溝通南北消除隔閡,隋煬帝修建了從薊州到杭州的大運河,而由於修建運河的工期太緊,監管的將軍麻祜麻叔謀又殘暴不仁,所以隋煬帝也跟著承受了不少罵名。

    內外因素交織在一起,隋煬帝舉步維艱,最後王薄的《無向遼東浪死歌》的流傳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轟轟烈烈的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了,隨後各地的軍閥集團也紛紛舉起了反隋的旗幟,公元618年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也起兵反隋,隨後建立唐朝並統一天下,武德9年其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登基上位,為了彰顯自己家族起兵的正義性,李世民為楊廣上諡號為“煬”,而這個“煬” 字諡號原本是楊廣送給陳朝後主陳叔寶的諡號,真可謂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 10 # 超自然研究所

    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下縊殺,享年四十九歲,這也標誌著隋朝至此滅亡。那麼隋煬帝在即位之初,隋朝這個朝代社會狀況是什麼樣的呢?在隋煬帝手上,隋朝短短十三載怎麼就會滅亡呢?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下詔宣佈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楊堅,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隋朝開國之君隋文帝,楊堅獲得皇位以後,雄心壯志,立志一統天下,於公元589年2月10日,派韓擒虎為大將攻入建康城,捉住陳叔寶,陳朝滅亡。至此一統中華。那麼我們如果稍微留意一下會驚訝的發現,中華大地從西晉的八王之亂,再到五胡亂華十六國,再到南北朝並立,一直到北方的隋攻滅了南方的陳,中華整整分裂了將近三個世紀,這三個世紀,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靈塗炭,社會殘敗不堪,隋文帝順應歷史大勢,重新一統中原,可謂功勳卓越。楊堅在位二十四年,注重生產,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又創立科舉制等制度,史稱開皇之治。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1978年所著《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位列第82位。

    我們還注意到了一些史料,隋文帝時期,政府在全國興建了許多糧食倉庫,比如回洛倉,興洛倉等,那麼在隋朝滅亡之時 這些個許多糧倉儲存的糧食還夠全國百姓吃二十年,據專家學者們研究,唐朝直到發展到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才超過隋文帝時期的經濟,可見隋朝實在是個富裕的朝代,而隋煬帝接手的就是這麼一個朝代。

    隋煬帝弒君繼位以後,其貪婪殘暴沉迷於享樂的思想便暴露了出來。我們以一些史料來佐證。

    •公元605年,即隋煬帝即位第一年,他讓楊素等人負責修建洛陽城。當時,每月都有二百萬人在工地上勞動,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完成。新的洛陽城有宮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圍有七十里長。裡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門辦公的地方。再往裡,就是宮城,周圍有三十里。可見工程之浩大。

    •再一個工程就是大運河的開鑿。在修建洛陽的同一年,實際上已經開始了。隋煬帝先後開鑿疏浚了由黃河進入汴水,再由汴水進入淮河的通濟渠;還有從淮河進入長江的邗溝;從京口(現在江蘇的鎮江)到達餘杭(現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達黃河,向北到達涿郡(現在的北京)的永濟渠。這些渠南北連通,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運河。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水運大動脈。百姓苦不堪言。

    •從公元612年開始,隋煬帝開始四處拉壯丁,三伐高麗,沒有實質成果,前後動用兵力大幾十萬,引發了多次士兵和農民暴動。

    •隋煬帝三下江南,對其沿途百姓徵收巨高的賦稅和徭役,百姓寧斷手足以抗拒徭役和賦稅。至此,民怨沸騰,百姓揭竿而起,中原大地上硝煙滾滾,社會再一次陷入大動亂,有瓦崗農民大起義,河北的竇建德,宋金剛,山西的李淵,洛陽的王世充。隋煬帝在江都惶惶不可終日,終究被部下宇文智及等殺死。

    隋煬帝死後諡號一個煬字,是對他在位十三年很貼切的一個稱呼。由火與湯組成,湯是水的意思。也就是說置百姓於水火之中。

    隋煬帝的一生是榮耀與悲慘的一生,值得後人細細的去研究。

  • 11 # 葉澄談歷史

    說起隋煬帝,他開創了科舉制、開鑿了大運河,有這兩項豐功偉績,本該彪炳史冊的他,在主流歷史觀裡面,卻成了一個千古昏君,一個反面例子。

    楊廣剛登基時,是有宏圖大志,一心成為千古一帝的,從他給自己定的年號“大業”上,就可以看出他的這種抱負來。

    但又有人說他那麼多荒淫無道、弒父淫母等等罪名,正史上並沒有實據,多半是後世強加給他的。楊廣失敗的起因,恰恰就是他想建立宏圖偉業的行動,三徵高麗。

    三徵高句麗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大隋的資深老員工——隴右軍事貴族的支援,把皇帝的位子做安穩。

    隴右軍事貴族從北魏時代就主宰著中原的政權,後來的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其實都是他們操弄的。這個集團的首領是八柱國十二將軍,隋文帝楊堅,以及李淵、長孫無忌、宇文家族等等,都是集團裡的人物。

    楊廣繼承楊堅的皇帝位子,為什麼得不到隴右集團真正的支援?原因比較複雜,簡單地說有兩點。

    其一,是因為楊廣原本排行老二,不是太子。

    隋文帝廢了太子楊勇後,才得以上位的。從個人秉性上講,楊廣是個文化修養很高的才子,長相俊美、彬彬有禮、一副儒生的派頭。而原來的太子楊勇粗魯豪氣。兩廂對比,隴右貴族更喜歡的是楊勇,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鮮卑人,或鮮卑化的漢人,對楊廣這樣純粹的漢人,有著天生的警惕。

    其二,是因為楊廣不會打仗,至少沒有證明他會。

    楊廣滅掉南陳,更象是武裝大遊行,50萬隋軍一到,腐朽入骨的南陳,連象樣的抵抗也沒有,傳檄而定。後來出征吐谷渾也是如此,還沒開打敵人就嚇跑了,怎麼能算打仗呢。以實力為尊的民族只尊敬戰場上的強者。

    楊廣對於這一點很清楚,但是他前半生的經歷,讓他認識到世界上沒有他克服不了的困難,南陳、吐谷渾、帝位一個個都被拿下,備胎都能轉正,還有什麼能難倒他的。

    當他發現老爸給他留下的國庫裡,堆滿了銅錢和糧食時,一個億的小目標已經無法滿足他了。於是,特意把年號定為“大業”,告訴所有人,宏圖大業捨我其誰!

    作為新任的領導,要想快速擺平老員工,最好的辦法就是搞個團建,增進一下感情,更主要的是讓大家看看自己的實力,楊廣把團建的目標對準了高句麗。

    楊堅也曾攻打過高句麗,但失敗了,楊廣如果能征服高句麗,就是他比楊廣更強的證明,不怕那些隴右老頭子們不服氣。楊廣徵調了113萬大軍,號稱200萬,分為24路從長安出發,浩浩蕩蕩,綿延一千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閱兵隊伍。

    既然是團建,楊廣當然要把大量隴右子弟帶在軍中,讓他們體驗一下自己運籌帷幄的能力。楊廣要求各軍都要向他彙報,作戰命令也必須由自己發出。等到他把一條一條戰報讀完的時候,已經脫離戰場實況好幾個時辰了,命令釋出出去,換來的卻是遼東城下的慘敗,渡過遼河的35萬人,只逃回來2700人。

    把領軍的將領斬的斬、擼的擼,楊廣一咬牙把團建繼續下去,發起了第二次遠征。這一次順利很多,總算攻到遼東城下,眼看再堅持一下就能大功告成時,後方突然傳來訊息:楊玄感反了。

    楊廣大為震驚,下令即刻撤軍,到手的勝利也不要了,為什麼如此著急?這個楊玄感是世襲楚國公,前宰相楊素之子,徵高句麗的後勤總管,正是他想靠團建收服的隴右貴族之一。團建起了反作用,會不會有人學他樣,楊廣當然心急火燎。

    好在楊玄感的起義只一個多月,就被鎮壓下去了。但隋朝的統治集團已經分裂,好多貴族加入到楊玄感陣營。楊廣意識到自己的團建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把自己推到了絕境。

    楊玄感

    第三次徵高句麗,連他自己沒了興致,不撐下又不行。高句麗隨便認個錯,便收兵回去誇耀勝利了。他招高句麗入朝,結果人家根本不理他,勝利成了笑話。楊廣的畫皮被貴族們看破,現在就等有人起個頭,大家便可以逐鹿中原了。

    接下來的楊廣完全沒有了成大業的心氣,和剛登基時判若兩人。只顧著四處滅火,農民軍、突厥,都讓他頭疼。

    公元615年,楊廣北巡代州,被突厥騎兵圍困。危在旦夕之時,楊廣抱住受驚嚇的兒子號啕大哭。大臣們驚呆了,這個還是曾經氣吞天下的大業皇帝嗎?到此,楊廣的人設徹底坍塌。

    楊廣崩潰了,自暴自棄地跑到南方,放棄了他已經無法掌控的中原和大隋朝堂,寄情于山水宮殿之中。直到宇文化及取了他的性命,宇文化及是他的衛隊長,更是隴右集團開創者宇文泰的遠親,楊廣還是死在了他們手裡。

    像楊廣這樣野心大於能力的領導,就是一枚定時炸彈,一不留神就會把自己和身邊的一切炸個粉碎。作為皇帝,楊廣炸碎的是原本大有希望的帝國。他本來完全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要知道,楊堅在世時,隋朝的人口和富裕程度,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都沒能超過。

    如果楊廣能夠等科舉制慢慢顯現威力,寒門出身計程車子佔據朝堂的主要位置後,同樣能解除掉隴右貴族對自己的威脅,宋明兩代都做到了這一點。三徵高麗也就不用這樣急吼吼地,把楊堅留給他的精銳之師全部折騰進去,結果被他人奪了江山。

    害死楊廣的是爭於成就大業的功利心,畢其功於一役,還有遭遇挫折後的放棄。千古一帝做不成,當個普通皇帝也行啊,只要保持住自己做皇帝之前的水準就行,光憑科舉制和大運河,他在歷史上的排名也不會太靠後。

    前半生的過於順利,讓他沒有練就一顆足夠堅強的心。這一點上,他和那些從富士康樓頂跳下來的年輕人,沒有本質的區別。

  • 12 # Mr小孫老師兒

    時也,命也!

    我認為就個人能力而言,隋煬帝雖不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絕不是昏君!

    歷史,有時候不是個人能改變的,隋朝的滅亡,與隋煬帝關係確實很大。好大喜功、暴虐無道,這些詞語可以去評價隋煬帝楊廣,但是,我們經常對於隋煬帝的評價也僅僅於此。

    但是,有一件事,讓我們不能忽略隋煬帝的格局,或者他當時也沒有想到。那就是京杭運河的開通。

    京杭大運河北起涿郡(北京附近),南至餘杭(今杭州),中間可達洛陽。自北向南連線海哥、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流經中國廣大平原地區。可以說,運河的開通,對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影響深遠。單從這一點,隋煬帝楊廣有功,而且是功勳卓著!

  • 13 # 炫邁凱

    我覺得這個問題說得很好,好牌打稀爛。

    好牌就是他父親隋文帝楊堅留下了大好江山。楊堅不容易從北周站起來,做到丞相這個位置,最終天時地利人和當上皇帝,建立隋朝。這一切給這個家族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而後,隋文帝楊堅厲行節儉,積累大量財富,這一時期稱為“開皇之治”,這是一個老百姓有飯吃的時代,百姓安居樂業才是這個國家最大的追求,有利於國家穩定。

    好牌打稀爛在於隋煬帝楊廣很要強、戰略目光也很長遠、想做一個盛世君主。

    我們來看看楊廣做了哪些事情:

    1.修建隋朝大運河。這件事可以說是壓倒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爆發了農民起義。但是這件事是一件益國利民的事情。在這一時期,南方經過魏晉時期人口遷徙,墾荒開發,稱為當時最大的糧倉。反觀北方人口眾多、連年征戰、耕地大量減少,導致缺糧很嚴重。再加上當時隋文帝楊堅時期都城在西安人口多,糧食不夠,所以隋煬帝楊堅遷都洛陽,透過隋朝大運河來運送糧食,解決北方缺糧食的問題。而且隋朝大運河的修建也有助於南方和北方的經濟交流。(在唐朝也在修建大運河,可見這是一件好事)

    2.三徵高麗。高麗這個民族很特殊,大概就是我們的今天的朝鮮半島附近的人。從秦漢時期,這個地方就建立起了統一政權,無論是其他地方怎麼變。這個地方很穩定一直延續到今天。當時的高麗跟隋朝不和,楊堅又想建立盛世武功,於是三徵高麗。結果一勝一負一平,這個結果看似挺好。殊不知隋文帝這次是壓上了身家性命,動用大量財富和人口,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最終楊堅只能在江南這個地方黯然失神。

    3.將科舉開始正式拿出來使用。(這是好事,改變了之前大家族壟斷上層社會,加速了階級的流動性,有利於社會穩定。這一制度到了清朝最後才被廢除)

    隋煬帝的父親給他留下了偌大的財富,但是這個國家太短了,還有好多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隋煬帝就迫不及待大展宏圖。要知道之前的漢武帝建立盛世武功用的是西漢上百年的財富,而楊廣用的是十幾年的財富,顯然經不起揮霍。所以楊廣就如同一個賭徒一樣,紅了眼,輸掉了一切。當他最後面對鏡子說道:誰會拿到這顆好頭顱。這境遇不得不說很淒涼。

    最後這天下,歸了自己的表哥李淵。(這一段就不細說了,自己可以查一下)

    綜上所述,楊廣把自己的好牌打得細碎,後世所說的敗家子。

  • 14 # 沐少澤

    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

    1、國家經濟繁榮

    經過隋文帝及一些開國老臣二十多年的精心治理,隋王朝不僅在地域上統一了全國,很快在經濟上也將隋王朝帶上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由於施政得當,且隋文帝崇尚節儉,所以在煬帝繼位後國庫充盈,為他以後的一系列大工程提供了經濟基礎。

    2、軍事實力強大

    同樣是吃隋文帝的老本,經過常年的財富積累,讓國家足以有能力供養實力強大的軍隊,這點從煬帝巡幸突厥就可見一斑。軍力的強大讓煬帝有了隨心所欲的依靠。

    3、煬帝個人性格

    楊廣其人年輕時聰慧隱忍,善於謀略且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做親王時為博得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好感一向謹小慎微,謹言慎行。為謀取太子之位而與楊素合謀步步為營不擇手段,後為剷除威脅又相繼陷害繼位親弟弟。而且最後隋文帝的死因也因楊廣的原因至今不明不白。楊廣其人即聰慧又多疑,有雄才又暴虐。

    4、政治格局變化

    楊廣繼位時一些隋初開國老臣已遠離朝堂,高炯被貶,楊素病死,老臣淡出政治核心,整個朝堂成了楊廣一言堂,百官完全根據楊廣喜好而辦事。這就造成了煬帝本人愈加自負,群臣只能迎合皇帝,而罔顧事實。

    5、自身功勳卓著

    楊廣在隋初統一戰爭,平定匈奴以及治理江南時都立了不朽功勳,這無疑為其增長了很大的信心來推動自己的治國方針。

    6、好大喜功,無視民生

    為了上馬一干大工程而不顧百姓死活,只為了自己能千秋留名而忽視了客觀的生產關係,導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7、親佞遠賢

    煬帝中後期不顧慣例肆意任用了一批奸佞為宰相,使國家行政一片混亂,對於弊症無人敢提。

    8、進取心喪失

    巡幸江南時多地爆發農民起義,但煬帝彼時已經絲毫沒有繼位之初的雄心壯志,如果那時能整合勢力不是沒有希望重整局面的。

  • 15 # 林長風

    其實隋煬帝這哥們挺好的,他在位的時候幹了不少好事,比如開鑿大運河,開創完善了科舉制度,征服吐谷渾等等。而且楊廣據說長的還很帥,在當時的時候,那就是全國上下集體崇拜的偶像啊,威望極高。

    但是,這哥們好面子,講究排場,比如出行的時候前呼後擁,儀仗隊綿延數里。這其實也沒啥,歷史上哪個皇帝不講究排場呢,人民群眾也能理解。楊廣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三徵高麗的失敗。本來第一次徵高麗失敗還不算傷筋動骨,但隋煬帝好面子啊,非得掙回來這口氣,所以就有了後來的二徵高麗、三徵高麗,據說徵高麗的隊伍綿延數百里,這就有些勞民傷財了,高額的軍費導致了高賦稅,民怨沸騰,義兵四起,這下爛攤子就不好收拾了。

  • 16 # 西江夜行

    隋煬帝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有意思有深度。他如果把牌打好了,歷史的結局也許會不一樣,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歷史從來都是人選擇的。真實楊廣並不是一個什麼不懂的無道昏君。相反,他具備戰略眼光,有氣魄有膽識,雄才大略(敲黑板知識點,他文化水平歷代帝王難以望其項背)。能夠開創科舉制度的他不比歷史上的任何皇帝差。至少他想讓這個王朝變得強大。但因為自身的歷史侷限性加極其的自負,他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治國安邦之路。正是因為這個錯誤選擇讓他把自己和自己的王朝一起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那麼我們怎麼看待牌沒打好這個問題呢?要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一分為二來看,它分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一、直接原因(表面原因):

    隋朝剛剛建立不久,民不聊生,經濟因為連年戰爭異常蕭條,社會生產力極度落後,國家百廢待興,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至此對於一個新興王朝應該對內對外採取安撫懷柔政策,安撫百姓,穩定外部敵對勢力,為自己創造喘口氣的機會。

    楊廣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實行修養生息的政策,大力恢復和發展經濟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但是此人獨斷專行、好大喜功、橫徵暴斂、濫用民力,在人民生活極端困苦的時候他連年對外用兵,東征西討,他曾三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整個國家為了戰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導致國力空虛。為了營造東都洛陽和開鑿南北大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這些工程徵集男丁竟高達200多萬,造成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人民怨聲載道。窮兵黷武,不體民情造成了官逼民反的局面,隨後一場席捲神州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將隋朝推向了滅亡的道路。雖然這個王朝的埋葬並不完全是他的責任,但是他手中的牌確實沒有打好,加速了王朝的崩塌。

    二、間接原因(內在原因):

    內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首先得從隋朝建立的背景來說。隋朝是中國古代史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的朝代。它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長達三百六十多年動盪混亂,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華夏大地再度完成大一統。可以說沒有隋朝奠定的基礎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隋朝是北周大臣楊堅接受禪位稱帝建立的,國號“隋”。隋朝於公元589年滅掉南方最後一個王朝陳朝完成中國統一。隋朝的建立是依靠門閥士族的支援建立起來的,楊廣從開創科舉制度開始就標誌著和他們對抗起來了。門閥士族是隋朝建立的根基,當士族們的利益得不到這個新興王朝的保障,那麼他們就不再支援他,後來隋末動亂一起,楊廣就陷入孤立無援的絕望境地,此時的他要兵無兵要錢無錢。因為士族需要尋找新的代理人。得不到門閥士族的支援,又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支援那麼這個王朝滅亡就是遲早的事。

    楊廣的牌沒有打好根本起因在改革上,改革是正確的並沒有錯,它能更好的推進社會進步。但是任何的一場變革都要毀掉一個階層的利益,在得不到廣泛性的支援下冒然實行改革必然慘遭失敗。也是說他對王朝各方面的改革沒有廣泛群眾基礎,在失去一個階層支援的情況下,又得罪了更大的階層。總結起來他的牌並不是沒有打好,是打得太早不合時宜。因為剛剛才結束動盪混亂,社會還沒完全穩定又啟動大規模改革,這是自己給自己太多壓力。如果用一句話歸納為何一手好牌沒有打好那就是:始於門閥,亡於內亂。

  • 17 # 烽火野史

    個人以為主要是好勝心太強,不想老老實實的當個“皇二代”,總想超越自己的老爹,成就千古偉業,而且最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種大業。加上隋煬帝自己又很聰明,也有一定能力,這樣的性格最容易剛愎自用,聽不見他人意見。就好像現在有些企業家二代,很少老老實實地按老爹的思路治理企業一樣,這樣當然不都是錯誤的,但也要吸收前人好的經驗才行。對於隋煬帝來說都不用完全學漢文帝、漢景帝那樣休養生息,即使你要學漢武帝,也要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漢武帝晚年就明白了自己“窮兵黷武”造成民間困苦不堪,停止了很多疲民之政,隋煬帝如果能吸取一點教訓,不要太頻繁使用民力、物力,憑藉隋文帝打下的基礎隋朝也不會二十而亡。

  • 18 # 人生苦中有樂

    隋煬帝楊廣在位14年(604年——618年)“統一江山”、“修通運河”、“西巡張掖”、“三遊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

    隋煬帝失敗的原因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荒淫無度。三度遼東征戰不僅消耗了大量國庫糧餉,加重民間百姓負擔,頻繁兵役使得民不聊生。開建大運河就傷民耗材,激起民怨民噴。

    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荒淫無度,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他弒兄奸母,殘害忠良;他巡遊無度,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徵發數千萬人次,民不聊生。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他還有另一張面孔——雄才大略的實幹家:他平定陳朝,統一天下;他修建東都,遷都洛陽;他修建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開疆擴土,平定吐谷渾,通絲綢之路,迫使突厥分裂;他開創科舉,重視教育。

    隋煬帝整天沉迷酒色,花前月下,吟詩作對,不問朝綱,如果誰報告不利軍情,必觸怒殺之。所以當全國各地烽火狼煙四起,到處都有農民起義造反,沒有人敢將實情告之隋煬帝。

    煬帝身材英武,堪稱美男子,一次煬帝對鏡整裝時,摸著自己的臉自言自語:不知這顆項上人頭被誰人割殺,可惜啊。可見隋煬帝雖高處廟堂,卻隱隱感到殺機四起。

    終於,大業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變之後,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弒。

  • 19 # 斜陽幾度

    問題:請分析,隋煬帝為何一手好牌打稀亂?

    在中國人眼裡,隋揚帝楊廣就是一個敗家子。把到手的好牌打的稀亂,最後身死國滅。但是筆者認為隋煬帝這個人不是簡單地用什麼昏君、明君就能概括總結的。他的一生也堪稱為輝煌的一生。至於為什麼最後身死國滅,還背上千古罵名。這與當時隋朝的國內政治環境和楊廣自身的性格有關。

    國內政治環境問題

    隋文帝楊堅透過外戚身份取代北周建立隋朝的。

    清朝著名的史學家趙翼,在評價歷代帝王時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觀古之帝王,得天下最易者,莫過於隋文帝。”趙翼的理由是:北周年僅22歲的周宣帝宇文贇早死,留下幼帝宇文闡。宇文贇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堅矯詔輔政,然後大殺宇文皇族,輕而易舉地建立了隋朝。

    楊堅能輕而易舉的奪取了北周基業,依靠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支援。於此同時,國內還有關東士族集團,江南士族集團三分天下。特別是關東士族,幾百年的積累,地方勢力根深蒂固。軍事上的壓力讓他們暫時臣服,並不是誠心擁護新朝的建立。如果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可能會慢慢的分化瓦解他們,正如唐代的做法一樣。

    楊堅死後,楊廣即位。因為透過陰謀上位。楊廣心中始終有一塊陰影。他即位之初,就開始打壓前朝老臣。等於把自己的根基關隴集團分裂了。後來起兵反抗的都是關隴集團的人物如:楊玄感,李密,李淵等等。如果楊廣不急於清洗關隴集團老臣。而是守時待機,對三方勢力分化瓦解,為我所用。不見得會二世而亡。

    自身性格特點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有道理。有的人突然手握權勢之後會展現出極強的破壞力和毀滅性。楊廣就是如此。

    因為是陰謀上位,楊廣渴望在功業上超越父親隋文帝。以此來抹平自己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而且當時隋朝的強大富裕又給了他這樣一個舞臺。在《資治通鑑》裡邊是這樣介紹的隋朝的,說當時是時天下凡有郡 190 ,縣 1255 ,戶 890 萬有奇,東西 9300 裡,南北萬 4815 裡,隋世之盛,即於此矣。

    人口已經達到了 890 萬戶,以當時每戶平均人口大約五個人來計算的話,那麼全國有人口 4500 萬,這是政府掌控的,再考慮到有些老百姓不在政府掌控範圍內。那麼全國有人口大約 5000 到 6000 萬恐怕也不為過,而且疆域廣大,已經遠遠超過漢代的疆域。

    隋煬帝的失敗就在於他急功近利,什麼事都想畢其功於一役,把富有創見的一些舉動放到一塊來進行,所有好的事物加在一起,不見得是更好的事物。他把這些放在一起帶來的結果是超越了當時的社會承載力,超越了老百姓的忍耐力,最後造成了民怨沸騰。而民眾一旦起來,那個力量是難以阻擋的,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教訓,所以唐太宗後來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20 # 小青峰曰史

    不要搶,我來答!在歷史學家那裡,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被貼上亡國暴君的標籤、遺臭萬年的皇帝,其實這樣說也是不無道理的。下面就讓小青峰來帶領大家看看隋煬帝楊廣如何將一副好牌打的稀爛。

    一、處心積慮弒父折射出其性格

    隋煬帝楊廣生於權貴世家。他親歷了爭權奪利的殘酷與血腥,而看到父親成為一國之君,掌握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擁有不計其數的財富,楊廣感到獲得政治勝利的幸福與滿足。他開始嚮往權力。不久,楊廣出鎮地方。滅陳後,楊廣留駐揚州10年,負責新佔領區的軍政。這一段人生經歷,使楊廣得到了許多歷練,增長了不少政治經驗。他開始做起了君臨天下的美夢。而這時,朝廷內部、宮廷上下的政治變化,給楊廣創造了機會。

    在做太子期間,楊廣小心謹慎,甚得文帝信任,經常在大臣面前誇獎太子仁孝,有治國之才。直到臨死前,文帝方才看到了楊廣的真面目。仁壽四年,年邁的文帝病重,楊素等大臣與太子楊廣侍駕。楊廣估計文帝時間不多了,就與楊素商量文帝的後事,而楊素給太子的回信卻被錯誤地送到了文帝手中。這時,文帝的寵妃陳夫人,哭著跑到文帝床前,說太子要非禮她。老皇帝看到眼前的這一切,回想起當年的一幕幕往事,才看透楊廣的不擇手段與處心積慮,大罵楊廣,並急忙命人傳廢太子楊勇前來。門外的楊素看到情況緊急,立刻與楊廣密謀,最後決定除掉文帝,控制局面。楊素立刻假傳聖旨,將知內情的大臣逮捕入獄,更換皇宮宿衛,宮門由楊廣的心腹把守。這時,楊素派人進去“探望”文帝,不久文帝駕崩。權力慾的膨脹讓楊廣失去了理智,為實現夢想,他要清除一切阻礙,所以,他不惜向自己的父親痛下殺手。

    二、自欺欺人炫耀國力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改年號為“大業”。這一年號,反映了楊廣“振國威、創偉業”的理想,他夢想著隋朝能夠成為一個受萬邦來朝的大國。為此,他不斷從內政、外交方面努力著。隋文帝為楊廣留下了大量的財富、眾多的人口,這些為楊廣的“大國夢”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支援。

    為了顯示國家的強盛,即位不久,楊廣就延請突厥、西域諸國的首領到東都洛陽來歡度新年,其間向其炫耀隋朝的國勢。隋煬帝這種和平外交的做法,自然有可取之處,但在實際操作中,未免過於鋪張浪費、不切實際。

    大業五年,隋煬帝親率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進行了一次西巡。這次西巡的目的主要就是了解西北的自然狀況和政治動向,向當地政權展示國力,以圖使他們歸附大隋。此次西巡,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以武力迫使長期在西北地區稱雄的吐谷渾政權歸降隋朝。吐谷渾投降後,當地的民族政權紛紛投降隋朝,隋煬帝為了顯示“天朝上國”的仁慈,沒有對這些政權加以懲罰,此外還為各個政權首領舉行了多場宴會,以示恩寵。為了進一步展示國力,震懾新歸降的政權與部落,隋煬帝又策劃了一次大活動。大業六年正月十五,隋煬帝在東都舉行盛大慶典,邀請隨他西巡入京的諸國使節、商人參加。按照隋煬帝的要求,東都皇城外的定鼎門大街被開闢成露天大戲場,五萬名樂工在這裡通宵達旦表演各種節目,持續了半個月。東都的市場被整飭一新,供各國商人參觀。每一個店鋪都重新進行了裝潢,連賣菜的小商販都要在店鋪裡鋪上地毯。隋煬帝還命令用絲綢將路旁的樹木纏起來,使整座城市顯得絢麗多彩。胡商們看到後,大為不解,問陪同的隋朝官員說:“你們這裡有人連衣服都穿不上,樹上包上絲綢只是好看而已,還不如將這些絲綢拿下來給他們做衣服呢?”隨行的官員啞口無言。無度的炫耀,帶給大隋政權的只有一天天的衰落和人民對政權的日益不滿。

    三、大擺排場,南下北上

    楊廣的擺排場是與他的巡遊相結合的,因為他要做給別人看。為了便利南北交通,也便於南下揚州巡遊,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河南、河北各郡百萬人修建通濟渠,這樣他就可以從洛陽的西苑乘船直接南下到達揚州。在官吏嚴厲的督建下,隋唐大運河中效率最高的一段——通濟渠經過170多天就竣工了。

    同年8月,隋煬帝開始了第一次的南巡。這次南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規模宏大的船隊。隋煬帝乘坐的船叫龍舟。龍舟分為四層,有六層樓的高度,船上有眾多房間,功能齊全。上層完全仿造宮城的佈局,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可以舉行朝會;中間兩層有一百餘間房子,供隋煬帝休息、娛樂之用;下層是宦官、宮女等宮中侍從人員的住處。船上裝潢考究、金碧輝煌。皇后、嬪妃、王侯將相、文武百官、僧道術士等等,各自乘坐專門的船隻。數千艘不同用途的大小船隻裝載各種物資隨行,在船隊的最後是數千艘兵船負責安全保衛。陸地上,幾萬名縴夫、騎兵一路相隨。大的場面、大的排場,滿足了隋煬帝的個人權欲,使他在自己的大國美夢中越走越遠。

    隋煬帝還多次北巡邊疆。北巡的重點是突厥地區。突厥是北方大漠的少數民族政權,是隋朝的重要邊患。大業三年,隋煬帝第一次北巡,他命令河北十餘郡的男子開鑿太行山,修築到達山西的大道。隋煬帝的北巡,得到以突厥等北方諸部落的高度重視,突厥啟民可汗親自率眾迎接。隋煬帝非常高興,設宴款待了諸部首領。在北巡途中,隋煬帝乘坐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觀風行殿,住在“行城”裡面。觀風行殿就是一座巨大的車,車子的底部有許多大輪子,上面用木板做地面,而在上面修建宮殿,煬帝白天就坐在移動的宮殿裡觀風,可謂神氣十足。但這車的執行完全都是靠人力,隋煬帝的舒適是建立在大量人力為其服務的基礎上的。突厥人見到這個龐然大物,都嚇得跪倒在地,頭都不敢抬,他們以為大隋一定有神靈相助,城市和宮殿才會“走”。

    四、迷信武力兵敗遼東

    隋煬帝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為了理想不惜犧牲一切。他的夢想就是大隋政權能夠得到海內各國的擁戴與臣服,自己能夠成為萬國之主。但對於不歸附的政權,他決不會手軟,三次出兵高句麗就是例子。

    大業八年,隋煬帝令二十四路人馬一齊出發。由於部隊的每次行動都要先得到隋煬帝的同意,貽誤了很多戰機。而且敵方經常詐降,掉以輕心的隋軍受到了重創。

    第二年,楊廣決定再次討伐高句麗。這一戰,依然是非常艱難,隋軍與高句麗陷入了戰略相持。隋朝每天要承擔巨大的軍費開支,這使得隋朝的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可這並沒有減弱隋煬帝對軍事勝利的渴望。就在這時,隋朝禮部尚書楊玄感的叛亂,使第二次徵高句麗的戰爭不得不立刻結束。

    可是,迷信武力的隋煬帝,仍然固執地要第三次討伐高句麗。大業十年,兵力明顯不足的討伐開始了。戰爭是交戰雙方國力的較量,隋朝雖然國勢衰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高句麗已經支撐不住了。開戰不久,高句麗王就上表謝罪投降。隋煬帝心滿意足地班師凱旋。可是等待他的,不是舉國歡慶,而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統治階級內部的分崩離析。

    大業十四年,不可一世的隋煬帝被部將宇文化及兄弟殺死,隋朝滅亡。幾個月後,隋煬帝的姨表兄弟李淵稱帝,唐朝開始。

    結尾語:

    隋煬帝是一位試圖延續輝煌、維護國威的皇帝,並且一直以理想主義治理國家,但他的自負心理與官宦背景,嚴重左右了他的治國理念與方法,最終導致統治的失敗,國家的滅亡。歷史上留下的關於隋煬帝的材料非常少,其中還增添了許多虛假成分,使得隋煬帝千百年來一直是昏君的同義詞。但從現有的材料,我們不能簡單地得出隋煬帝是昏君、暴君的結論。與此相反,隋煬帝開鑿了舉世聞名、澤被後世的京杭大運河,他執政時期的一系列改革,為唐朝盛世的到來做了必要的準備。隋煬帝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親戚你幫了他,他不領情,你不幫他你就是罪大惡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