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莫明奇妙的發火,怎麼做也不對,總想大人
17
回覆列表
  • 1 # 鴻雁育兒

    2歲半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萌發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行為上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觀點做事。

    由於自我意思的產生,孩子在2歲半以後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表現為喜歡說不,喜歡佔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如玩具、食物。

    和兩歲半之後的孩子要注意交流技巧和語氣,交流過程表現出對孩子意見的重視、肯定和著重,可以蹲下來,目光平試。

    不要用命令、訓斥的語氣和孩子說話,這樣容易踩到孩子逆反的雷區。

    不要直截了當的指出孩子的錯誤,而是委婉的指出,孩子很聰明的,他能夠心神領會,也會接受的。

  • 2 # 清水無香12123

    正好看到一段話,先送給你: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我見過

    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請在我胡言亂語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

    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

    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請在你說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

    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我使勁看了又看

    但從未看到廚師;

    我看到有個人把食物

    調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著炒菜的爐子——

    我看到這些但沒有看到廚師。

    告訴我,當你看的時候,

    你看到的是廚師,還是有個人

    做的事情被我們稱為烹飪?

    我們說有的人懶惰

    另一些人說他們與世無爭,

    我們說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說他學習方法有區別。

    因此,我得出結論,

    如果不把事實

    和意見混為一談,

    我們將不再困惑。

    因為你可能無所謂,我也想說:

    這只是我的意見。

    我想說的是,“脾氣太犟”是個主觀的感受,而且“犟”這個詞容易讓人覺得故意的執拗。

    所以,先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是我們不理解孩子,還是孩子沒理解我們。

    孩子才2歲半,智力、理解力、表達能力都在學習成長中,他可能還不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現出來的並非他的真實意圖。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靜下心,先去觀察孩子的行為,透過比較、試探等,瞭解孩子,理解孩子。當明確孩子的意圖後,能即時滿足的,就即時滿足;需要延遲滿足的,用合適方式表達和引導;不能滿足的,堅定拒絕,並做好解釋。

    好多時候,不是孩子犟,而是我們不懂孩子,也沒有花費精力去理解孩子。

  • 3 # 卓壯知識學堂

    第一,家長要對孩子良好的認知

    對於兩歲的孩子不能過早的下結論,其實兩歲的小孩子,她的脾氣還沒有形成前。關鍵是家長怎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告訴他哪些事是應該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做的。有些事情你再哭再鬧也不能答應他,那麼下次他就不會再耍脾氣了,如果有些孩子脾氣一犟,非得固執的要那個東西,如果不給就哭鬧發怪,表示出不同意就是不行的樣子,家長如果順從了,那麼下次他還是哭鬧,孩子還是那麼倔,因為他知道只有透過發怪哭鬧這種方式他能達到目的。

    第二,必須給孩子立下規矩

    孩子對規矩必須遵守,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讓孩子懂得,在規矩裡做事,規定做的必須做規定不行的一定不行。

    第三,不要把過早的給孩子們下結論

    孩子都是在慢慢成長的,慢慢長大的,孩子都是在慢慢摸索,慢慢的犯錯誤中長大的他都時刻在變化的,我們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孩子也是時刻在變化,那麼家長也時刻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健康的成長,不要過早的給孩子下結論。

    第四,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家長不要嬌慣溺愛孩子,溺愛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好的,我們要早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讓孩子明白事理,健康的成長。

  • 4 # 育兒6570天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孩子有這種表現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也就是我們成人所說的叛逆期。一般會在孩子2歲到三歲間出現,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建立內心秩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個秩序,孩子就會哭鬧,焦慮,要求重新再來。比如總是喜歡說“不,不行”,上下樓時,如果成人走在前面,孩子會要求成人退回來自己走在前面。家裡有訪客上門,聽到門鈴聲必須是由孩子來開門,如果大人開了他會哭著要求客人出去重新再開一次。按電梯必須由他來按,剝糖時要自己剝,如果大人把糖紙撕開,孩子會憤怒地扔掉,要求重新拿一顆。這些都是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孩子就越“叛逆”,這是兒童成長的必經階段。在我之前小影片裡說過孩子這個時期的話題。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我會不定期分享育兒知識,解決孩子成長路上遇到難題。育兒路上,你我共同成長。

  • 5 # 薯片話梅

    以硬碰硬,家長和孩子只會兩敗俱傷!

    從前尼莫小時候也是很不聽話,脾氣很倔強。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看手機,或者玩著小玩具,先生後來就沒收了孩子的手機和玩具,將他一個人扔在廚房自己吃飯。但是尼莫表現出莫大的敵對意識,就是要和爸爸作對,一口飯也不吃,也不講話。

    我安撫了先生的情緒,"你和小孩子置什麼氣?他還小,你越是這樣兇巴巴的他就越是不服氣的。"

    後來我們改變了方式,讓孩子選擇吃多少或者不吃,但是沒有零食;吃飯的時候也規定不能看手機,整個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循。久而之久,尼莫就乖乖的了!

    大家都聽說過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其中禁果效應就是指越是不被允許的事情越會勾起人們的好奇心和勝負欲,而孩子也是如此,家長用強硬的手段禁止,會勾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變形記》裡面眾多的城市主人公,他們也是內心很善良的孩子,只是大部分的父母教育方式太過於強硬,讓孩子想要去逃脫,去抵抗,來展現自我的意識!父母不要用強硬的拳頭對著年幼的孩子,應該要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

    孩子為什麼那麼犟?自然是有原因的!

    萬物起源必有其宗。有些孩子是大人口中"乖巧、懂事、聽話"的代名詞,相反,在面對倔強的孩子就是"脾氣犟,不聽話"。其實每個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僅僅是有先天原因,更多的是後天的形成原因:

    · 孩子個性不同

    有些孩子天生個性要強,好勝欲重。在拒絕父母的建議,他們自己想要嘗試這樣選擇的後果,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更加強制的管理;而是需要父母的瞭解。

    家長要慢慢去摸索孩子的真性情,深挖他們為什麼不願意,要和我們作對。家長不要總想著去改變孩子的性格,有時候換一種方式會更好。

    犟的孩子其實更加的堅定自己的想法,有下定決心的力量,難道這不是他們的閃光點嗎?

    · 父母控制慾強

    小孩子本身就是"有樣學樣",在父母控制慾旺盛,喜歡大喊大叫,同樣的他也會用這樣方式對待你們。父母不因該把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個人物品,而是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小馬的媽媽在公司是個女強人,同樣的在小馬面前也是一位發號施令的命令者。但是,小馬慢慢的開始學會牴觸媽媽。"快點,不準在玩積木了,去把作業寫完"!而小馬假裝沒聽到一般繼續堆著積木,小馬媽媽一看這還得了,一把將孩子提起來,但是孩子很是犟,強忍著眼淚,看也不看作業。小馬媽媽是個控制慾很強的人不願意輕易的低頭,多以導致小馬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我要推翻你的統治!

    · 自我意識加強

    孩子隨著年歲流逝自我認識的能力逐漸加強,開始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想要做的行為動態!有的時候孩子很犟,根本聽不進去父母的話。家長不要急著反駁,急著發火,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自我意識行為,讓孩子知道得到了尊重。

    表姐的孩子源源是個很希望得到重視的孩子,有的時候會特地在母親面前找存在感,"媽媽,我現在不想寫作業,等下想出去玩,你可以陪我嗎?"如果媽媽沒有答應,孩子就會犟著怎麼都不肯寫作業,但是有一次表姐破例帶他出去玩,之後,源源很乖的自己完成要做的事情。

    父母要以柔克剛,按這三步走解決孩子性子"犟"!放下身段後退一步,給他另一個選擇

    很多孩子是不吃父母那一套威嚴的上級態度,而家長往往就會擺出以上對下的態度,和孩子去協商,其實這是變相的命令口吻,這樣也是在矛盾上澆熱油。在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放下身段,和孩子做商量。

    就比如:孩子想要某個玩具,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這個玩具有點貴,所以媽媽就給途徑給你去將他帶回來,幫媽媽做一些小事家務等,媽媽會給你相應的報酬怎麼樣?"這樣和孩子都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如果孩子硬是要在別人家跳沙發玩,不肯停下,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小區的樂園玩,或者請他一會再跳;比起當那麼多人的面呵斥孩子,會更有效哦!

    保持冷靜,給予孩子相應的尊重

    很多家長都是火爆脾氣,一旦看見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大腦的第一反應就是說不,對著孩子吼。孩子也正處於敏感期,害羞好面子,家長一通亂罵,只會讓孩子表現出---就不聽你的話,看你能怎麼樣!

    在覺得孩子死犟不肯回頭的時候,各位媽媽在心裡默唸:這是我的孩子,我生的,我生的。保持冷靜,讓大腦降溫。

    "寶寶,你看你這樣是不是不太好啊?這是媽媽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你說不吃就不吃了啊?媽媽會傷心的。"最好蹲下來和孩子平視,給孩子尊重。這樣孩子也會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不對。

    設立明確的底線,教導孩子學會理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些孩子是十分倔強,而且是沒有理由的任性,這個時候,家長也不能讓孩子隨意得逞。從小就要給孩子定下明確的底線和懲罰制度。引導孩子理性解決問題。

    比如,家長要讓孩子清楚離家出走,動手摔東西;家長就要讓孩子面壁思過,不要去哄他,暫時不管不問,讓他自己想明白。如果孩子故意將玩具弄壞,媽媽馬上沒收他其他的玩具,規定一段時間不能玩。

    面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能心軟,果斷的正式的告訴孩子懲罰制度,以及哪裡不對。這樣會讓孩子留下深刻教訓,凡事有個度,原來不能憑藉自己的喜好去解決問題,理性才是最好的。

    其實,犟孩子也有自己的發光點!可是很多家長對於倔強的孩子都採用強制的手段,關禁閉都是司空見慣,這樣對孩子 的身心發展都是非常不好的。"我們要尊重每個孩子發展的個性,我們要做的不是剪調他們的翅膀,而是要讓他們去翱翔。"上善若水,父母放下剛硬的態度,也可以讓孩子學會水的以柔克剛!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我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教他去認識簡單的漢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點含糊,畢竟不是當老師的,之後我就在網上買了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

    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還有把漢字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 。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所以極力推薦你去試試。

  • 6 # 嘻嘻啊啊

    孩子脾氣倔犟,其主要問題是你沒有迎合他的想法。

    第一,你要搞懂他的意圖,徹底搞明白他想要什麼?

    第三,多和他親近,比如抱他、一起嬉戲、像小孩和小孩一起玩。

    第四,如果有所改變,證明已經有效。開始你的引導式教育。

    第五,你的目的達到了,小孩的前景無限光明......

    秘訣一:讀懂寶寶的心

    家長A:一個雙休日,我領著女兒逛商店。興致正高時,女兒卻心煩意亂髮脾氣。我一邊哄,一邊勸,怎麼也不管用。我急了,準備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來的瞬間,才恍然大悟:原來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去,看不見色彩斑斕的商品,而是晃來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任性發脾氣,原來和我心情不一樣。我突然領悟到,有時候孩子任性發脾氣,有他的道理,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心理諮詢師點評: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從孩子的立場,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們相通。我們一旦讀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多一些順利,少一些誤會

    秘訣二:不給寶寶把任性當作要挾父母的機會

    家長B:我看過前蘇聯英雄舒拉小時候的故事。一次他非要在飯前吃飯後才吃的粉羹,爸爸媽媽不僅沒有同意,而且沒有哄他,屋裡只剩下舒拉自己。他哭喊了一陣後,不見迴音,自覺沒趣就用木塊碼東西玩了。以後每次舒拉任性哭鬧時,爸爸媽媽不遷就他,也不給他當“觀眾”,事後再給他講道理。就這樣,很快治好了舒拉任性哭鬧的毛病。我們這樣對孩子,也沒有孩子任性的煩惱。所以,我的切身體會是:最好開初時狠狠心,不遷就孩子,像舒拉的父母那樣防患於未然。

    心理諮詢師點評:這位家長的感悟是有道理的,作為一種性格特徵,任性有很大的後天因素。你是不是孩子剛一哭鬧,就心軟了,就百依百順?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展下去時,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孩子會很敏銳地抓住時機,學會影響父母,甚至要挾父母。所以,必須從很早就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不給孩子學會用任性要挾父母的機會。

    秘訣三: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寶寶的合理需求

    家長C:我認為,適時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預防孩子任性毛病的一個方法。比如,孩子一天沒見到你了,想跟你親熱一番,讓你講個故事什麼的,這就是合理要求。你為什麼非要等他大哭大鬧犯起性子來再滿足他呢?我孩子剛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堅持這樣的原則,送孩子的時候,不等孩子鬧,我就把孩子抱在懷裡,擁抱親吻一番,滿足他的親情和面板感覺需要,之後絕不再遷就。孩子總能高高興興地跑進幼兒園,從沒有因為不想離開媽媽而任性犯擰的時候。

    心理諮詢師點評:不錯,孩子的任性常常是為了爭取某種需要的滿足。聰明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等孩子任性發脾氣了再來答應孩子的要求,是最愚蠢的做法。當然,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講究條件,對於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毫不妥協。

    秘訣四:給寶寶創造集體生活的機會

    家長D:一次,我的孩子帶著剛買來的自動坦克在外面玩的時候,鄰居幾個小朋友想和孩子交換玩。孩子不願意,我們趕緊勸說他給小朋友玩一會兒,可他就是不聽,而且和我們任性地大鬧。別的小朋友則繼續玩起了他們的遊戲,非常開心。我的孩子不鬧不吵了,靜靜地看著他們,最後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換玩具,一起玩。由此,我感到,預防孩子任性的毛病,最好是讓孩子和同伴一起玩。從此,我想了好多辦法,給孩子創造集體活動的機會。

    心理諮詢師點評:任性是自我中心的產物,集體活動是破除自我中心的最好途徑。因為集體活動有其規範,遵從集體規範是參與集體活動的前提。而孩子的天性就是不喜歡孤獨,所以,讓孩子到夥伴中去,到集體中去,的確是富於遠見的對策。

    秘訣五:寶寶任性時不予理睬

    家長E:我孩子兩歲的時候,常常任性胡鬧,我呵斥他就跟誇獎他一樣,越是呵斥他越是來勁。有天他又任性胡鬧,恰好我手上正忙著一件事情,根本沒顧上他。幾分鐘後,等我忙過了,孩子已經在旁邊安靜地玩起來了。這偶然的發現,讓我找到了一個對付孩子任性的秘訣,那就是有時候孩子發脾氣胡鬧,我全當沒看見,一會兒就風平浪靜了。

    心理諮詢師點評:孩子都有引起成人關注的強烈願望。有時候孩子胡鬧,與其說是任性不如說是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而這時一旦對孩子給予批評呵斥,恰好滿足了孩子被關注的願望,於是孩子學會了用任性來引起成人的關注,因此,不予理睬是可取的對策。等孩子終止任性行為的時候再給予關注,這樣,就把孩子引起成人關注的需要和良好的行為表現建立了暫時神經聯絡,從而也就抑制了任性的行為。

    秘訣六:及時轉移寶寶的注意

    家長F: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其他方面去,我們就抓住時機用轉移注意來避免孩子的任性。比如,孩子任性哭鬧,我突然拿出個新奇的東西自言自語;“唉呀!這東西真奇怪。”或者故作驚訝地說:“瞧!街上那大汽車裝的是什麼?”,要不就說“走,到外面去。”時過境遷,孩子會忘記了剛才的事。

    心理諮詢師點評:人的心態是由注意決定的,注意轉移了,心態也就變化了。因此,轉移注意是矯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辦法。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用不著哄勸,不知不覺間就會淡化孩子的擰勁,消除任性的毛病。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7 # 孕寶媽媽

    第一點建議 慢慢來唯一正確的做法是針對倔脾氣的共同心理和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首先,家長不要再給孩子重複“以我為中心”的任何機會,要為他們規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在言行上杜絕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

    第二,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榜樣。找幾個小夥伴,培植小夥伴之間的感情,學習別的孩子的長處,潛移默化地影響倔脾氣的孩子。

    第三,要積極地對孩子進行正面的說理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能力,幫助他們分清是非。

  • 8 # 杉杉聊育兒

    1、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叛逆”太過的話,總體上是缺愛的表現,這裡說的愛不是生活的照顧和物質的滿足,而是他的想法沒有得到滿足,沒有被看見,在他成長過程中,被過多成人的打擾了,所以家長總體上要少打擾,多看見,多順應。

    2、兩歲到三歲間,正是孩子的情緒急劇動盪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好任性,什麼都要以我為主,稍不合心意,馬上就躺在地上哭鬧,在和小朋友們玩時,也容易吵架。這些現象對於兩歲小兒來說是很正常的。

    3、對於寶寶發脾氣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建議父母先安慰寶寶,可以嘗試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而且要慢慢引導,不能強行管教,兩歲的寶寶也是有他自己想法的,如果寶寶發脾氣你也發脾氣,這樣會使寶寶的脾氣更倔。

    所以媽媽不用太介意,這都是很正常的,只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多點耐心就好。

  • 9 # 薇安教育

    2歲半的小男孩脾氣"犟"是有原因的,所有2~3歲孩子都要經歷這樣一個時期,什麼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來,總說"不",如果你理解孩子在這個年齡為什麼這麼犟,你就會長舒口氣了。

    2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獨立於父母的內在願望,心理學家稱之為個體化過程。

    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孩子內在的獨立意識在這個階段形成,他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之前他覺得自己是爸爸媽媽的一部分,他感到安全。

    進入2歲,他獨立的渴望讓他感到害怕,為了控制害怕,他開始試圖控制每件事。

    你說什麼,他都要和你對著幹,你說東他就要往西。

    他希望什麼都是自己說的算,可是他的能力又達不到,他想繼續從父母那獲得安全感,但渴望獨立卻做不到的矛盾情緒,讓他感覺不安全和無法自控,他發脾氣的憤怒來自於無法掌控自己生活的焦慮。

    犟,是他想告訴你,我不是你,我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你要知道,他並不是故意讓你生氣,也不是針對你,讓你有養育受挫感,這只是他在經歷一個成長的困難階段。

    父母應該把這看作孩子成長的正常階段,到了孩子青春期,會出現所謂的叛逆期,也是孩子的正常成長階段,在面對孩子這些重要的成長里程碑,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

    孩子在2歲左右這個階段,父母有效應對孩子成長的內心衝動衝突,孩子就能更平穩地度過,給父母帶來極度挑戰的青春期。

    父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呢?

    不該做的

    妥協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忽略孩子試圖說服孩子告訴孩子他的想法是錯的打罵孩子

    應該做的

  • 10 # 寶媽暖陽

    兩歲半的孩子,正好是各種敏感期相繼出現的時期,比如秩序敏感期,一定要按照他認為的秩序才可以,他要自己開門,如果其他人先把門開啟,他就會哭鬧不止,非要關上由他再重新開啟一遍才可以,如果家長不瞭解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就會認為孩子脾氣太大,其實這時候只要家長尊重孩子,對一些無關原則的事情,讓孩子按照他的意願去做,不去過多強行干涉,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會非常有利,而且孩子的脾氣也不會太犟,會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小暖男!

  • 11 # 漂泊雲

    兩歲半的孩子進入了所謂的“恐怖的2歲”,對父母來說通常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他們較以前更加好動和情緒化,會經常發脾氣或提過分的要求等等,不斷挑戰大人們的極限。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有這些行為時應該怎麼辦呢?幾點建議: 1.發現孩子情緒開始激動時,試著將他的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新活動上。如果無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那就不要管他。因為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來回應他都相當於你關注了他的這些不良行為,只要搭理了他只會變本加厲。 2.如果正在公共場合,他的犟脾氣來了令你尷尬,要盡力保持冷靜。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發脾氣,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的。更不能體罰孩子,立刻帶著他離開,不需要說什麼或者做什麼。等他安靜下來再返回。 3.孩子不會莫名其妙的發火,找出根源才能解決根本。多觀察孩子,這時的他們語言表達沒那麼準確,我們如果理會錯了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那麼孩子因為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用哭鬧,發脾氣等來表達不滿。 其實我們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也不用過於擔心,正確引導就好。過了這個階段就慢慢好了。

  • 12 # 開箱家族

    儘量引導為主,教導是沒有用的,孩子太小聽不懂,哭鬧的時候陪伴就可以,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哭壞,目前沒案例,多次引導無果的話可適當威懾一下,但也不要太過於要求孩子聽話,也可能是你自己太過於要求孩子怎麼怎麼聽話,再不然問一下自己的父母意見

  • 13 # 靜水無言

    這孩子以前是這樣嗎?最近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要考慮,最近這個孩子是否曾經離開過你們的視線,接觸過什麼人嗎?比如讓別人照看?如果還是否定的,需要看看,孩子最近的身體好嗎?總之需要從生理、心理、環境去考慮,想必你就可以找到原因了。

  • 14 # 那人視界

    小孩脾氣倔犟,其主要問題是你沒有迎合他的想法。第

    一,你要搞懂他的意圖,徹底搞明白他想要什麼?第

    二,對他感興趣的東西或事物多加關注併力求做到和他的統一,再而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第三,多和他親近,比如抱他、一起嬉戲、像小孩和小孩一起玩。第四,如果有所改變,證明已經有效。開始你的引導式教育。第五,你的目的達到了,小孩的前景無限光明...... 秘訣一:讀懂寶寶的心

    家長A:一個雙休日,我領著女兒逛商店。興致正高時,女兒卻心煩意亂髮脾氣。我一邊哄,一邊勸,怎麼也不管用。我急了,準備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來的瞬間,才恍然大悟:原來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去,看不見色彩斑斕的商品,而是晃來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任性發脾氣,原來和我心情不一樣。我突然領悟到,有時候孩子任性發脾氣,有他的道理,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 15 # 小婷子房產推薦

    男孩子2歲多三歲是叛逆期.如果確實是沒道理的人任性.還是要嚴格制止教育.告訴他這樣做不對.加以小懲.不能完全任其發展

  • 16 # 予之7

    所有孩子的壞脾氣基本原因都在家長。要想改變已經形成的毛病,切記以下幾條:1、所有家長必須行動一致,鬧脾氣的時候不能有的呵斥,有的關心,都要採用置之不理的態度;2、等情緒平靜後要給其講道理,並告訴孩子再鬧的話,不會有人理你;3、平時多帶孩子玩些有趣的遊戲,講有趣的故事,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孩子。

  • 17 # EVA1005

    1.先確定孩子的情緒: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你現在不願意,是嗎?你現在不想這麼做,對嗎?

    2.孩子的情緒被安撫認同後再問孩子生氣,不願意的原因。

    3.知道原因後對孩子抱以理解:如果是我,我想我也會很生氣!我想我也不願意!我也不想做。

    不能要求兩歲半的孩子太懂道理,這個年齡是自我養成的階段,孩子如果真不願意,不需要強迫。

  • 18 # 遲到的雨123

    我家裡有一個三週歲半的,一個十個月的,老大是女孩,脾氣也挺犟,但是原則上的事,我必須犟過她。我覺得現在小什麼也依著她,現在是小事,長大了,大事犟,大人管不了,犯法怎麼辦?極端怎麼辦?

  • 19 # 啟睿寶嬰幼兒成長測評

    面對寶寶的“犟脾氣”,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要順著孩子的脾氣

    這個時期的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說一不二。而他們的想法又沒有任何邏輯性而言。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和安全性的問題,多聽孩子的,按孩子說的做,讓孩子多體驗體驗做決策的自主感,有益無害。

    2.給出選擇

    2歲多孩子喜歡體驗自主控制和獨立感,當我們和孩子僵持不下的時候,不如給出孩子選擇。“寶貝兒,今天中午吃雞肉還是豬肉?吃芹菜還是菠菜?”,“寶貝兒,今天刷牙用小豬佩奇盃還是小黃鴨杯?”,“寶貝兒,今天洗澡是爸爸洗還是媽媽洗?等等。家長在生活中經常讓孩子選擇,不僅給寶寶一定的自主感,還會給出一個範圍,不至於孩子犟起來控制不住。

    3.轉移注意力

    孩子犟脾氣最可能的情境是當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了,“自認為”能做成的一件事,卻沒有順利做成。一旦發生,他們的“挫折感”瞬間飆升至頂峰,卻又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哭鬧也就是可以理解的表達方式了。此時,家長和孩子切忌發生“正面衝突”,“怎麼了?”、“為什麼?”這種詢問無疑火上加油,所幸這個年齡的寶寶對發生的事很容易忘掉。因此,在孩子即將發脾氣時,家長要及時轉移注意力,“寶貝兒,快看快看,爸爸在做什麼呢?”、“寶貝兒,幫奶奶擇一下菜吧”。

  • 20 # Raymond6014

    這是立威的年齡。

    把他抱到臥室床上(全屋最有安全感的地方,無尖銳物),一對一(不能有第三個人, 防止求救);三個“不”, 一不要打(他小,你大,另外會留下不好的示範),二不要罵(在情緒上, 都是噪音), 三不要哄(這是求他);就安靜的看著他(如果他有“自殘”行為,力氣沒那麼大,傷不了多重, 還是看著他,微笑),等他哭夠了, 拿塊熱毛巾給他擦擦, 還請他繼續哭(一般不會了, 因為沒力氣了)。等他情緒安靜下來, 再跟他講道理。

    幾次下來, 他就知道哭鬧是無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夫妻吵架了會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