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攝影道叔叔

    在我看來,考研、考證和讀書,都屬於輸入型的自我提升,很多學生思維嚴重的人,一想到提升自己,就是考證,考研,考博,讀書。

    不管用不用得上,不管自己是什麼專業,教師資格證、註冊會計師、司法考試證書,先一本一本考了再說。

    考完證還不踏實,本科的再去讀個在職研究生,已經是研究生了就讀個在職博士。

    證也考完了,學歷也提升了,再到處問有沒有什麼書可以推薦的,什麼孫子兵法、刻意練習、瓦爾登湖、西方哲學史……一本一本讀,什麼樊登讀書會,羅胖讀書會,統統加入。

    我倒不是提倡讀書無用論,相反,我認為讀書是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最重要的途徑。但是,讀書的任務,應該是在學生時代完成的任務。工作了以後,再花大量時間去考證、讀學歷、讀一些不知道能不能用上的書,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被動學習,輸入型地提升。很多人從來沒有問一問自己,這個證書我真的需要嗎?讀個在職研究生是我目前最需要做的嗎?讀一些所謂的書單裡的書真的能解決我目前的問題嗎?

    如果做事情的時候,沒有把目的想清楚,只是把讀書、考證、提升學歷,當作是緩解沒有目標和方向導致的焦慮感,甚至有的人只是享受這種盲目努力的狀態,自己被自己感動的感覺,那就效率太低了,也有點南轅北轍。

    其實工作了以後,努力幹好工作,提升工作技能,處理和維護人際關係,輸出型地搞副業,這些事情,做好任何一項,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非常多的時間。

    人不能逃避現實,總是去找自己擅長乾的事,習慣乾的事,最容易乾的事,而是要做那些重要但不一定很擅長的事,重要但可能很難的事。

  • 2 # 老張的後院

    太多雞湯了,不如來看資料吧,當資料足夠大的時候可信度就高了,專科生已經是全國前40%,你說未來可期嗎

    根據資料顯示:

    小學淨入學率99. 95%

    初中毛入學率(含低齡人群)100. 9%

    高中毛入學率88. 3%

    普通高中59. 8%(總佔比52. 8%)

    職業高中40. 1%(總佔比35. 4%)

    成人高中0. 1%

    高等教育(包含研究生、本科、大專等)毛入學率45.7%

    博士生8. 39萬人(以下皆為招生人數)

    碩士生72. 22萬人

    普通本科410. 75萬人

    普通專科350. 74萬人

    成人本專271. 53萬人

    自考55. 27萬人

    我們對高等教育的資料做一個大致的估計:

    普通本科專科加起來大約是760萬人,和初中招生人數1547萬人相除,比例大約是49%.

    2018年本科的入學者出生年應該在2000年左右,而初中的入學者大約是2006年。

    2000年的出生總人2000年的出生總人數是比2006年多200萬人左右的,760除以1750大約是43. 4%, 加上一些低齡入學者,和提供資料吻合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這個假設肯定不是100%正確,但是我們做的是一個基礎統計,也不會影響大局。

    可以看到,如果單從學歷上說,當你高中畢業的時候,你的學歷就超過一半的人了。

    而一個普通本科的文憑,足以讓你進入前25%的人群

    博士生只佔人口的0. 5%而已。

    985和211佔的比例呢?

    根據資料,2017年考入985的總人數大約有16萬人,而211(不包含985)大約有30萬人。

    而我們更關心的是佔本科的總體比例。如果用760萬這個人數做一個分母(2017年報考人數約940萬人)。

    那麼我們得到,在進入本科學習的學生裡,考取985的比例大約是2. 1%, 而211的比例大約是3. 9%。

    再把這個資料根據本科入學率進行計算,得到985佔總人群的0. 96% 211佔總人群的1. 8%。

  • 3 # 叫我發光體

    如果是生活在三四線城市同時具備思維活躍,目標清晰,想法靠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自主創業,舉個例子從投資一兩千兩三千的擺地攤開始,去尋找批發市場進一批小商品選擇在夜市擺攤小商品的毛利多單價低。堅持6個月以上手裡有兩三萬塊錢的存款可以選擇買臺電腦做一個網店,還是賣小商品。這樣白天上午打理網店下午傍晚出去撂攤每日收入應該可以達到200+,長此以來等手裡存款多了起來可以選擇辦公司或者經營個體戶。如果是本科及以下學歷不建議進入大城市一線城市。

  • 4 # 非標機械設計菌

    我覺得這個和專科學生個人有直接的關係。專科生未來前景怎麼樣,就看你個人所選專業在未來的發展如何,還有你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是否精銳。

  • 5 # 路人乙1988

    現在的社會主要看能力,文憑只是個敲門磚,啦;如果你只靠一張文憑而活,那就悲哀了!反過來,只要你足夠優秀,相信會有伯樂賞識你!

    做為專科生的我們,需要的是必本科生更努力,比研究生更拼命;別人用工作來養活命,我們拼了命去工作;只有努力的人才有未來!只有堅持的人才有希望!不管是誰,不管在哪,無論幹啥,我們的未來都可期!加油吧!

  • 6 # 明的意生的空

    不可期。因為時代變化的太快啦,80年代只要是箇中專生出來工作,就能成為眾人所羨慕的職業。

    90年代到00年代大專生畢業,就能找個體面的工作。而且工資待遇也不錯。可如今呢。本科大學生,滿地走。

    每年光畢業的大學生,就高達數百萬人,而且這種趨勢,是每年遞增。國家的對教育投入,只會越來越大。到時整個國家普遍都是大學畢業。想想都感覺到可怕。

    所以我個人覺得,在學業上能夠有所期望的只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才能有所期望。

    專科生還得在努力。

  • 7 # 聽風聞雨看朝陽

    可以的,學歷只是敲門磚,你的未來怎麼樣還是要看你自己努力,天道酬勤,沒有道理說學歷高就一定混的好,相信自己,好好努力,你的未來一定可期

  • 8 # 獨醉觀風

    首先,給出一個回答是,當然!!!請注意,這並不是違心之論,也不是所謂好心的鼓舞,而是確確實實的一個答案。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就我個人觀點大致分析下,看看在這一問題上對您有沒有一些幫助。

    第一,學歷和一個人的成功有關係嗎?相信很多人很糾結一個問題,自己學歷不是很高,怎麼跟那些名牌大學畢業的比,怎麼可能比他們成功呢?

    其實在這裡我想問兩個問題,第一,從學校走入社會,我們中有多少人是從事了與過去在學校時候學習專業相關的工作?第二,回首學生時代,我們收穫了多少可用於實踐的專業知識?

    相信大家有了答案,我想很大一部分人,沒有從學校裡面帶出什麼可用於社會實踐的知識。那麼就奇怪了,那名校和我們的普通學校又有什麼區別?

    大家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是梅貽琦在1931年就職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演講時所說,意思是,一個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並不在於它有多少幢大樓,而在於它有多少名大師。那麼大師能帶給我們什麼?多麼豐富的知識?專業的技能?知識在各種瀏覽器中俯拾皆是,專業技能唯有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才能使自己的,這些似乎都不是大師可以解決的,那麼大師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而在我看來,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大師不僅僅傳道授業解惑,更加可以引導學生思維的改變,習慣的改變,而這才是讓人受益終生的至寶!!

    所以影響我們的不是學歷本身,而是我們腦子裡的自己!!

    第二,終身學習,持續努力,未來可期!上面我們知道,名校其實高就高在了思維和習慣的培養上,而且要知道,每一個小的分子的改變,最後整個整體也會趨於好的方面,這個整體的氛圍,也就是大環境就會變好,從而反作用於每一個組成的分子。但我們在暫時沒辦法改變外在的時候,就要改變我們自己。

    你需要明確一個目標,堅定一個信念。你一定要知道,或者一定要明白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同時要堅定信念,不論外界環境如何,堅定的做好自己的每一步計劃,逐步走向那個目標。

    君子善假於物也!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因為無論什麼都可以從網路上得到,網路讓你有了和大師前輩“交流”的機會,也就是說,只要你想,你可以學到任何東西。

    思維和習慣遠遠比你所掌握的知識重要!!思維,決定了你可以走多高;習慣,決定了你可以走多遠。你可以在學生時代沒有收穫一流教育,那都沒關係,因為你還有大把的時間,你還有一生的時間,不過要想未來可期,這一生的時間一定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這也就是終身學習的觀念。而這才是你制勝的法寶。

    最後我想說,名校畢業屬實有優勢,這些年的氛圍薰陶之下,習慣的培養、思維的拓展、人脈的積累等等。不過我想說的是,時代變化很快,現代人要想在社會生存,無時無刻都要學習,否則就會“脫軌”,只要能保持終身學習,未來,又何嘗不可一博!!

  • 9 # 小小小小禹

    不要在灌這種毒雞湯了,過去的只是過去,過去只是用來回憶的,而不是用來後悔的,從現在這一刻來改變自己,你就是最棒的,人不應該分三六九等,本科生怎麼了,本科畢業平均工資2250,專科1800,可是這僅僅只是比例問題,再好的大學也有混的不怎麼樣的,你能保證清華北大出來的個個都是國家棟梁,但是就比例來說本科成功的機率的確是比專科要高,但是事在人為,誰能保證你會一輩子沒出息,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以後的人生應該自己說的算,不要被這種專科無用論,打擊你期待美好未來的自信心,高考這種東西並沒有說一考定終身,高中老師一味的灌這種毒雞湯,一方面的確是為了我們好,想讓我們多讀點書。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沒考好的人咯,又或者那些有天賦卻不適合應試教育的人咯,他們一樣有著燦爛的未來,卻因為頂著專科的帽子,烙上的大家看似不恥的標籤,這公平嗎,都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誰比誰差了,所以請對未來充滿期待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10 # 阿風自娛

    你好中國的本科生佔比約為4%,專科生也在4%左右。還是要高過很多人的學歷的,但是我麼這一代普遍的學歷都是大學水平,所以才顯得我們比較平庸。不管是什麼學歷,未來都是可期的。你只要腳踏實地該爭取的爭取即可。

  • 11 # 衡中教育

    用一句最近抖音上很火的的一句話!

    兄弟你努力的程度決定著你未來幸福的指數!

    再苦再累都不怕,心中有夢闖天下!

    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你,真正打敗你的是你自己!

    你要努力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

    這些不單單是幾個勵志的句子,更是人生真實的寫照,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你不夠努力,看看勵志牛人王德順50歲開始練健身,80歲T臺走秀,他的人生是在下半程才開始發力,但是一場走秀火變全國!

    我們的抗疫專家終南山,不是坐在科研機構搞研究的,他是在一線臨床出來的實戰家,還有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她也是一線實踐出來的,他們並不是什麼博士碩士!反過來看那些所謂的碩士博士他們又帶來了哪些科研成果又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所以不要在乎你的出身,更應該在乎的是你怎樣努力!

  • 12 # 小店主也要開寶馬

    初中畢業的也有很多很成功的,專科生能沒有未來嗎?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點重要,持續的努力和堅持更重要,你覺得呢…

  • 13 # 招生石老師

    學歷就像一個通行證,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也可以證明學歷不是唯一,但現實生活中沒有足夠的學歷遲遲碰壁的人比比皆是。所以還是要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學歷。

  • 14 # 豫東哥哥

    專科生的未來是可期的,這一點是肯定的。

    只要肯吃苦,能堅定自己的目標、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止,自強不息,讓自己變得優秀,機會就會隨之而來。

    學歷是走向社會的敲門磚,但並不是萬年不變的法寶,並不能滿足所有的生活需求。

    如果你個人學歷高,不透過繼續學習和努力奮鬥來提升自己,也很快會被社會淘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很多人都不會忘記當初學過的《傷仲永》的故事吧。進入工作崗位時很多單位看學歷,但畢業三年或者不到三年,單位就要看你的個人能力了。學歷高,業績一般,畢業三年後過得可能還不如學歷低的。學歷高是優勢,優勢能在安逸中丟失;學歷低或許是劣勢,劣勢能在奮鬥中重生,爆發出未來可期的生命力。

    所以,對於學歷,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一勞永逸。

    人不能好逸惡勞,不能憑藉優勢而放棄努力,應該繼續拼搏奮鬥,以發揮出自身優勢,取得更大的目標和勝利。

    龜兔賽跑,兔子仰仗自身優勢,在沒有到達成功終點就驕傲自大,不繼續前行,睡起大覺,結果被積跬步至千里的烏龜反超,善於長跑的兔子反而成為被人們當成目空一切驕傲自大的典型。

    再舉一個例子

    還記得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麼?

    許三多在大多數人看來確實不聰明,還傻乎乎的。但是,他能堅持,他明白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他能憑藉踏實努力去克服眼前所遇到的困難,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最後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成為一名優秀計程車兵。

    所以,我的朋友,要相信自己,專科生的未來也是可期的。努力!拼搏!奮鬥!去追逐和實現你的目標吧。

  • 15 # 木杉1984

    專科生要提前規劃好自己的事業路線,選擇好優質的院校和專業,按現在的狀況專科生除了自主創業、家裡有礦之外最可期的路線是成為一個大國工匠、有技術的藍領,當然現在的社會掌握技術的都有前途,腳踏實地

  • 16 # 明月樓雨

    分學校。本科學校內帶的專科和專科排名前面學校的有一定的出路。那些排名在當地省份前15都進不去的就別去了。選專科時一定要選在好城市的,受當地省教育廳管轄的。注意,只選受教育廳主管的!千萬千萬別選什麼所謂的校企合作之類的,也千萬別選3線城市開外的。這兩點非常重要,將來對你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專升本和找工作考級考證的時候。注意你是讀專科。不像本科研究生那樣不在乎城市之類的東西。

    如果這幾個條件你有一點達不到。哪怕只有一點。我對你的未來也就只有祝福了。祝你好運。[捂臉]

  • 17 # 大魏的生活

    未來可期,俗話說行行都能出狀元,把自己的行業做精,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好,肯定會有好的出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管是專科還是本科,大學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需要我們去不斷的練就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所有的一切還得靠自己的努力,抓好機遇就會離自己的成功不遠,一起努力吧,騷年!

  • 18 # 心的歸屬180915

    學歷和能力無關!學歷也與成就大小無關

    高學歷不代表高能力;更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清華、北大走出來的學子,並不都是棟樑之材,沒有走進大學校門,卻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的人也比比皆是。

    我一直相信一個道理,“不懈努力,天不負我”。前提是要努力。有人說,努力也未必成功;但是我想說,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社會競爭的確殘酷,確也給了每個人機會。只要你願意去努力,終會成為那個一覽眾山小的人。

  • 19 # anhui皖秦

    國家現在推崇有志青年,有敢於創業挑戰困難的精神,不要總想依賴大鍋飯。那樣會廢掉一個人的一生,”好的專科畢業生,現在也很好就業,人才市場招聘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

    比如像造價工程師,土木工程設計、招標代理編制,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來帶動市場的需求。

    作為青年一代的你們,“要敢想,“敢做”別怕犯錯,在錯誤中尋找對策,在苦難挫折中總結答案。

    生活沒有硝煙瀰漫,只要你有自信心,陽光會為你而更加燦爛,專科畢業生求職並不難。

    放眼望去,一片大好河山,所有心裡的美景要靠自己來實現,詩與遠方是你最美的家園。

  • 20 # 小圓心聊職場

    生活、工作、感情、娛樂和家庭與我們在百歲人生的某個時間點相遇,不一樣的文化價值觀被選擇的世界非常不同,但是打心底我們都是人,擁有的喜怒哀樂超出認知和想象。

    專科生沒有必要關注過去,約定俗成的標籤只是暫時的,只需要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故事裡都扮演著主角,任何其他人對他們來說,未來可期難道不是更有誘惑力?何嘗不想我們只是在艱苦的人生故事當中所碰到的配角之一。但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配角所做的決定和行動,對於他們人生故事的影響卻可以非常大。

    剛出學校,我領悟到了自己這個角色和專科生之間的關係,可以不僅僅是一個牛奶和麵包之間的工作關係,我可以積極融入生活,在喝牛奶前吃點麵包墊墊肚子,在吃完麵包喝點牛奶順口,賦予消化系統剛需的能量,補充精力後的自己更有能量逐步去實現自己的白日夢。

    我們需要給我們自己最好的發揮機會,哪怕是將來退休,做好自己人生的CEO,老來將至或許不會顯得那麼狼狽。規劃職業生涯,每年去幾個新鮮的地方,補齊生活的好奇心,未來可期,加油!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此時只剩下了1塊錢,你會拿它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