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情於緣
-
2 # 悠悠月兒遠
父母的錢,他們怎麼安排總有他們的道理,對於成年子女,父母為我們做什麼都是情分,而不是責任!他們的錢怎麼花,是他們的權利和自由!只要父母高興就行!兒女應該自成自立才對!
-
3 # 舉人34
現實生活中,沒有房子,兒子娶不上媳婦,沒有陪嫁,女兒能嫁出去。老人只有這麼多錢,你讓父母怎麼辦?都是心頭肉,我最能理解你父母的不易,孩子,這不是父母不愛你,現實生活逼得他們只能這樣選擇,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你也有這種選擇了時候的,到那時,你就體會到了做父母的不易,理解父母,該贍養還得贍養,不要做不孝子孫!
-
4 # 手機使用者雲翔
父母給女兒分錢,也是父母的心思,做為出了門姑娘,應該知足常樂,中國好多家庭,只要有兒子,除了陪嫁,是不給女兒分錢的。能給女兒分錢的老人,不管多少,也算是看得開的老人了。兒子、女兒都應該知足,支援老人。
-
5 # 東方紅53456
養兒防老,數千年文明的傳承。雖然不是絕對正確:在兒子不明白自己的崗位職責時,會出現問題。極大機率統計是對的。
-
6 # 桔子的子
中國的法律本來是很健全的。兒子女兒平等地享有權力,平等地負有責任。可是,到了最後活生生地給親爹親婦弄出了不平等。
-
7 # 白雲朵朵姐
我們那使勁給兒子買房子,買一套有錢再買一套,女兒想都不要想。彩禮抽點錢買陪嫁全退還了就算是不錯的父母,如果能貼個兩三萬,那真的是很大方的父母。所以我一定要打破這種老思想,男孩女孩都一樣,因為現在女兒不比兒子貢獻的少,就只因為生的孩子不跟自己姓劉差別這麼大嗎
-
8 # 騎貓跑路的魚兒
這個問題有意思,怎麼分?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撫養長大,就是因為結婚的時候給兒女的不一樣就開始談怎樣給父母養老,誰應該多付出點誰又應該少付出點?把親情和生養之恩置之度外,這是人乾的事嗎?不知感恩的農夫與蛇啊,父母為子女付出的夠多了,在他們年邁的時候不應該竭盡所能去照顧他們嗎?生養之恩這輩子怎樣去報答?能報答完嗎?何談怎樣分著養老?
-
9 # 対x槓道
什麼年代了,現在還指著兒女養老?開玩笑吧。自己老了,養的兒女不拖累自己啃自己就算是燒高香了。至於分錢多少,不給你又能怎樣?養你成年還有罪了?
-
10 # 手機使用者6339388896
沒辦法現實就是這樣,男孩沒房談戀愛的機會也沒有[流淚][流淚]給兒子100萬是雪中送炭,給女兒20萬是我錦上添花,做父母的都盡心盡力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都應該給父母養老。
-
11 # 佈道188
實際上中國還是男權國家,雖然建國以後提倡男女平等,但男尊女卑在一些人的頭腦中是根深蒂固,如男女結婚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男人準備住房,男女結婚到男方家生活,男方給女方聘禮實有買人之嫌,父母給兒子100萬給女兒20萬,十分正常,這種形式一做出,實際上向世人宣佈財產給兒子,兒子承擔傳宗接代和養老送終的責任,給女兒20萬,是告訴女婿,女兒有堅強後盾不可輕視,也有用20萬斷絕關係之說,老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女兒不承擔父母的養老送終責任。但現在有些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的良苦用心,卻是好處獨佔,責任平攤,例如分家產的時候兒子想獨"佔,父母的養老送終兒女均攤(男女平等,現在的法律規定),這就是傳統文化與現今法律的矛盾,也是現在家庭養老送終矛盾的根源。
-
12 # 有你真好42311
能怎麼看,到老了,需要人的時候,找兒子唄,錢都給兒子了,養兒防老 ,不找他找誰,怎麼滴,錢不給女兒,老了需要人照顧自己了,找女兒去了,要臉不,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
-
13 # 自由行走的風
能有這樣的父母就不錯了。我身為女兒從輟學就沒再花過家裡錢,想花錢靠自己掙,當年的嫁妝都是用自己掙的錢買的。我家老人的錢全給兒子花好像天經地義,女兒要嫁出去那就是外人。心中雖有過不平但我從不去爭,因為那樣只會給老人添煩,現在老人生活用度我全管
-
14 # 蓉秀
大陸結婚男方光房就必須100多萬,女方賠嫁20萬也算高的,這父母真是拼全力了。你這問題意思父母非得路宿街頭才對的起女兒了。混脹。
-
15 # 佳佳佳寶F
我以後會自己留一點養老錢,剩下的錢平分,兒子可以拿錢買房,不夠就自己貸款,女兒的錢不會少一分,她可以自己存起來,拿個利息買衣服買化妝品。。。兒女都一樣。。不過我媽可能不行,她把大房子給我兒子了,把一套稍小點的學區房給我閨女了。。。
-
16 # 13548336
如果我有個弟弟或者哥哥的話,只要他們不要求我像樊勝美那樣,我不在乎父母給他多少,原因我也希望他有個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生活。至於養老,我想我不會逃脫責任
-
17 # 手機使用者59442659001
如果在家受的待遇一樣,就兒子條件差多給點需給女兒講清楚,那共同扶養,如果在家受的待遇也是二八開,就看女兒心情了。說了幾十年男女平等,多少大人做到了?
-
18 # 天高地闊2737
養老費國家給的有養老保險。中國傳統就是跟父姓,傳宗接代。很正常。如果女兒要爭,那樣不仁不義。除非整個社會都變了才行。可是那樣的話,中國好多事情要重新定義。如果父母沒有養老保險,主要是兒子照顧二老了。女兒自己看著辦吧,也不能指望她,那頭還有公婆要照顧。
-
19 # 大童保險諮詢師
人老了就怕得病,一場大病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如果老了得病需要錢,管兒女要是很難的。所以在有錢的時候,從120萬中拿出30萬,分別給自己買點保險。如果老了得病就有錢看病了,不用管兒女要。如果沒有得病,最後身故給孩子留筆錢也是不錯的。孩子結婚少給他們點,為自己投份保險就是給他們的將來減輕負擔。
-
20 # 京都老客41118
對這種事情,真的覺得很悲哀呀!父母看見這種問話,還有什麼活頭?
對於這種情況,有兩種看法:1、從傳統角度,父母沒錯!過去幾千年,重男輕女,是中國的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嗎!再說兒子要繼承父親的家族衣缽,理應給兒子多分點。但這種觀念,在過去是通行的,原因是父母老了直到死亡都是跟著兒子住,沒任何理由可講!所以,這在中國幾千年,沒有人翻天。但現在女性不滿,原因都在父母糊塗、而這種糊塗,傳統觀念都在農村。你把錢多給了個兒子,可一般都會導致兒子不願意養父母,變成白眼狼。而女兒一般看不過去,自己養父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反差:把大部分錢都給兒子了,可將來兒子不願意養父母。把錢給女兒少了,可最後大部分要靠女兒養老。這種分錢時,用傳統觀念,養老時用現代觀念!這種父母都很糊塗。最後逼得自己誰也靠不住。2、用現代看法:父母的錢屬於父母的財產,作為子女,任何覬覦父母財產的想法都是可恥的!父母願意給誰就給誰,想給誰多少就給誰多少。至於說最後的子女的養老,誰都有責任,父母想靠誰就靠誰,誰都不能推脫。這是用現代觀念,父母沒錯。用傳統觀念也沒錯。說沒錯指的是一碼歸一碼,現在說的是父母的財產。
等到父母年邁,需要子女養老的時候再來說養老的事宜,那是另一碼事。可不料想糊塗父母不考慮後果,早早把錢分了,糊塗父母做這糊塗事早早就激起了子女的不平衡之心,早早的就把養老與現在分的錢掛上了鉤!真的很可悲呀:這件事,從父母給子女分錢就不應該,又分的莫名堂不公平更不應該。女兒早早的忘卻了父母養育幾十年天大恩情,早早覬覦父母財產最大的不應該!只要你能想透,你現在肯定有了自己的孩子,知道養育一個孩子多麼不容易。父母的財產是他們的,不是你們的,他們有權按照他們的意願分配錢財!但作為子女沒有任何權利,根據自己被父母分得財產多少來決定養父母的多少!這就是自私自利,白眼狼!
回覆列表
我的觀點是不管父母給多少錢,首先都要有孝道,成年人要有擔當,不要靠父母,給多少錢都不要計較,因為點錢弄的家庭不和睦不值當,人活著就得勞動工作,錢多了不一定會長命,錢少了不一定不白頭偕老。人活著兩口子開心就好,沒有必要天天跟人去攀比,那樣活的太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光光的來,光光的去。人去就是一粒塵土。只要兩人一輩子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再窮那也是開心一輩子,人生沒白活,不要給自己壓力,畢竟人只能活一次,再多的錢你也沒有來世再花的命。能活著最開心就好,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