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在旅途
-
2 # 水長雲高
徒步旅行的意義是,培養自己堅強的心、增加頑強的毅力和忍耐力,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養成良好的性格、鍛鍊堅強的身體、增加朋友間團結互助友愛之情、開闊視野和胸襟、陶冶情操、擴大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了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景、瞭解大自然的神奇奧妙、增加對大自然事物的認識,拍攝途中有趣的照片,豐富自己的閱歷,不斷的增加正能量,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正確的面對現實和糾正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培養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可以增加自己和愛人和子女的親和力,也或許為自己今後寫一部以徒步旅行為主題的小說、影視劇累積豐富的素材。
-
3 # 點亮神州
都是搞直播博眼球的,意義就是賺錢。
我到西藏旅行,來回七千公里,一路見過的徒步旅行者不下三十人。他們都是搞直播的。
他們的日子也不見得苦不堪言。他們拉的車可以提供簡單的住宿和生活起居功能。車上一般配有太陽能板和鋰電池,能滿足一般的生活用電需求。甚至有的車帶電機,不開直播了可以開著走。
這種生活雖不能說是享受,但也不至於說成“苦行僧”生活。
而這種直播是很賺錢的,據說有的人一年能賺幾百萬。再差的,也說比上班、打工強得多。說不定一些徒步者只是白天裝裝樣子,到晚上關了直播就直接住賓館了。
而那種不直播、只是旅行的徒步者,我不否定他存在,但我一路上沒碰到一個。
所以,徒步旅行的意義是什麼?發大財!
-
4 # 既見君子
在路上。
就像《西遊記》,吸引我們的是唐僧師徒在途中的經歷,而不是旅行目的地-西天。
但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沒有妖魔鬼怪,但也沒有了女兒國國王;沒有旅途勞頓,但也沒有了達成目標後的一身輕鬆;沒有艱難險阻,但也沒有了打怪升級後的自豪、狂喜。
旅途中,最後能讓我們經年不忘的,不是風景,是經歷。
-
5 # 羅羅看美景
徒步最大的魅力就是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我之前會徒步浙江滬那邊三天的徒步路線,第一個可以鍛鍊身體,全身心的鍛鍊 更虐的就是負重前行,當你工作壓力大的時候 出去徒步一次可以釋放壓力,另外一個純粹的團隊徒步隊伍,不問出處,只是簡單的徒步,迴歸生活本質,感悟人生。最後一個看不一樣的風景,更親近大自然。簡單裝備可以出發了。
-
6 # 莉趣旅行
我是近一年才開始戶外徒步旅行的,我認為其意義如下:
1、歷練了身心。徒步旅行比之乘快捷的交通工具到達,需要更多的規劃,計算一日步行的公里數,當日住宿或露營的地方,如何解決吃飯問題等等,都要計劃好,碰到惡劣天氣及突出狀況的應急方案也要心中有數,在一次又一次的徒步旅行中,歷練了身心。
2、堅定了意志。徒步旅行必須有堅定的信念,當身體疲憊時一定要堅持向前走,走過艱難時刻,迎接你的定是極致的美景,大漠荒野,星辰湖海,雲捲雲舒,在小眾的旅行地超越自我,放飛著心情,。
如今年疫情影響,長時間未徒步旅行,第一次參加10公里徒步旅行時,走到三分之二處爬升過程中,身體疲憊,有一刻真想放棄,但堅定了信念,不後撤往前走,後面的也不覺得那樣累了,堅持了下來,第二次便覺輕鬆了許多。
3、強壯了身體。在一次次的徒步旅行中,耐力增強了,身體一天天強壯了,病也不怎麼得了,身材也更有型了。
4、昇華了體驗。徒步旅行,不同於到著名景點的到此一遊,打卡拍照,感受不到洶湧的人潮擁擠,鍾情的多是人跡罕至的荒野大山,寂靜、原始,注重內在的體驗。
5、團結協作意識增強。徒步旅行多是團隊,在路遇不好攀爬的路段,需要互相幫助,團結協作才能順利透過,在這裡你的協作意識、安全意識、團隊意識都會增強。
-
7 # 滬弄人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徒步旅行能看到更多飛快的交通工具上所看不到的風景,增長的見識也多。小到一個具體景點,大到一座城市。讀的不僅是城市的現在,還有它的過去。讀的是一方水土以及它的風土人情。
我覺得徒步旅行一種養生手段,是非常接地氣的一種旅遊方式。同時,也是豐富和充實個人業餘生活的一種好形式。它的好處多多,我也特別喜歡。
徒步旅行是一種自由行,或者叫自助遊。比起跟團旅遊,從時間上沒有嚴格明確的限制。可以單行,也可組團,少到三五個人,多到幾十人。現歸納這樣幾個方面:
1.能強身健體。徒步旅行是一種完全的有氧運動,使人呼吸順暢,吸收新鮮空氣,能增加肺活量,舒筋活絡,打通全身血脈,促進周身血液迴圈。
2.徒步旅行,使人全身輕鬆,精神煥發,心情愉悅。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戶外,空氣特別清新,喘氣都順暢,對心臟非常好。
3.將沿途風景盡收眼底。徒步旅行比起藉助其他交通工具,有更加方便靈活的特點,可看可不看的風景,可能由於方便看就順道看了。可以隨時停下腳步,連犄角旮旯都可以一看究竟。比起自駕,尤其不需要找地方停車,即省油錢,也省了停車費。比起騎行,不需要行車途中的保養,遇到山路還是特別吃力。
4.經常徒步旅行,使人腿腳靈活,延緩衰老,收穫自信。在徒步過程中,把一個個小目標攻克,成就感隨之而來。
當然,對於老年朋友徒步應因人而已,注意膝關節的保護,勞逸結合。
-
8 # 龍JL龍
其實人們徒步旅行線路可長可短,強度可高可低,主要是在於一種體驗,而不在於去什麼地方,在旅行過程中,一是放下。放下城市生活給人帶來的紛擾,使心境恢復到一種平靜狀態;二是探索。不是探索自然,而是探索自己內心世界中很多懸而未決的困惑;三是感悟。透過徒步旅行,在且行且走之間,在平靜而不避世的狀態,在自由而有所思的過程中,給自己尋求一個“是什麼”、“為什麼”以及“怎麼辦”的答案。
實質上徒步旅行不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修行,目的不在“苦”、不在“行”,而在於“修”。所以去哪裡、多長時間,都不必太刻意。
-
9 # 風中行客
徒步旅行,說實話,有很強的慾望,卻不可得!
首先,我們常年在辦公室裡忙碌工作,我們其實渴求這樣的生活方式
其次,絕對的鍛鍊身體
第三,用腳步丈量人世間,想想都有感觸
第四,見識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
第五,結交很多朋友
第六,增強自己的毅力,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
-
10 # 純數字AC
常有人不解地問,為什麼有人要揹著大包不遠萬里去徒步?是譁眾取寵?追求逼格?還是徒步真的有所未獨特的情趣?
其實,徒步是某種意義上的苦行,完全靠個人的能力而不是外力,只靠自己的雙腿而不是機械的力量,是自己一步一步地丈量一點一滴的感受,而不是坐在車上以每秒六十碼速度呼嘯而過的瞬間。
沒有車輛可以代步,沒有牲畜幫你負重,無從選擇,無法回頭,回頭還是同樣的大山大壑,不如前行,終有盡頭。你只有一個選擇:玩命爬,玩命走,忍受永無盡頭的 Up and Down,忍受永無盡頭的苦累,哪怕累得吐血崩潰,你也只有一個念頭:我得走下去。
但有幾點足以補償你一路的艱辛,遠遠超過你所花費的銀子和精力,我覺得僅此幾點已經足夠。
-
11 # 劉曉宇8848
鍛鍊身體,愉悅身心健康,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都是有好處的,對身體上乃至心靈上的健康都是有好處的。
-
12 # 胡玉道
徒步旅行的意義就在於親自感受一路的風景,深刻的去體驗風土人情,磨練自己的意志;對於年輕人,徒步一次享受一生。
-
13 # 勇行萬里路
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就喜歡獨自徒步旅遊
記得第一次徒步是在桂林,當時徒步從冠巖到楊堤,然後從楊堤坐竹筏到九馬畫山,再從九馬畫山走畫山村到興坪。
第二天一早從興坪渡過灕江,穿過小山村走 螺獅山到騰蛟庵然後翻上騰蛟庵背後的大山俯視灕江。
第三天去陽朔,租一輛腳踏車,騎行在十里畫廊。
第四天繼續騎行走留公三色潭。
徒步是最能夠和當地人接觸,瞭解當地文化,感受當地風土人情是方式了。
-
14 # 使用者4108115565
其實我覺得徒步旅行有沒有意義在於你自己,因為旅行的目的地和你的同伴很重要。
當然徒步旅行的線路也很重要,線路可以自己規劃,線路可以長點,可以短點,可以看看沿路的風景,再要喜歡拍照就更好了,拍一點風景照和自己喜歡的照片都非常有意義。
第一、我覺得徒步旅遊可以放下城市的煩躁、忙碌、高強度的壓力,讓人真正的放鬆下來,使我們的心境達到很平靜的狀態。
第二、我們可以透過徒步旅行可以體驗很多東西,體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好。
第三、徒步與其說是一種旅行的意義,我覺得更在於運動的意義,經常旅途的人他們的見識,體魄都相當的厲害,對身體也很有益。
最後用一首歌詞來當結束語: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意義。
如有時間允許,計劃好了,帶上愛人,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徒步旅行。
-
15 # 酷妹兒圈
徒步首先一點就是強身健體,這是最大的意義。徒步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心情來觀察這個世界。
個人認為,旅行的意義就是人生結束的時候,可以沒有多大遺憾的對自己說:這個世界,我來過、我見過。
可以徒步穿越窮山僻壤,也可以徒步旅行去西藏。穿越野山可見風光在險峰,徒步西藏一路欣賞美景。
徒步旅行的路上,不但是身體的鍛鍊,更是精神意志的磨練。
徒步旅行的路上,會遇到一些人、一些事,讓自己感慨的他人的生活,讓自己驚歎的風光,讓自己感動的花花草草,也能讓自己學會平靜、堅持、包容和更好的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徒步旅行的意義就是,讓自己的腳步跟上自己的眼睛。心可包容萬物,腳步不停,去觀察這個世界,認識自己。
-
16 # 大牛旅遊
1、旅遊實際上是一場面向內心,認識自我的過程,徒步旅遊更是如此。當然,這世界上又很多種人類活動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徒步旅遊的特殊性在於你的肉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2、在接觸不同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同時,你會花更多的時間思考、回憶、比較、發現,而這些,你在熟悉的環境中是很難就輕而易舉做到的。
3、徒步旅遊是一次激發內心新鮮感、探索欲、求知慾的過程。不是為了向大眾炫耀,我去過哪裡,我拍過哪些好照片,嚴格意義上說,徒步旅遊過程本身,是一場純粹個人意義上堅守寂寞的運動,一個人的徒步如此,兩個人的結伴如此,三個人的攜手共進如此,四個人、五個人、、、再多人的組團也是如此,只不過,組團旅遊其實不過是每一個人花錢將自己的自由底線互相碰撞的過程,一個無限妥協尋找公約數的過程,這樣的旅遊反而失去了意義,尤其是堅守寂寞的意義。
-
17 # 戶外運動那些人與事
擁抱自然、在星空下睡覺和在森林裡呼吸幫助我們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的原始本能,並找回失去了的寧靜和現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自己。所以戶外生活成了好多人嚮往的!
大多數人去只是為了遠離城市,花一些安靜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享受新鮮的空氣。父母喜歡帶孩子一起去冒險,而單身人士則會花時間沉思和反思生活。但是現在許多人寧願花費時間在網際網路上!
所以在虛擬的世界裡。週末有時間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吧!
1:—— 有益健康
健康是最重要的,人們發現戶外運動健康大有裨益。但具體是什麼方式呢?
當你走出城市的界限,離開網路的虛擬世界,進入一個沒有工業化的地區,那裡有大量的樹木,新鮮的空氣,明亮的Sunny,也許還有河流或湖泊,你可以在大自然中是呼吸新鮮空氣;因為樹木吸收我們撥出的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氧氣,所以建議靠近樹林。
在城市裡生活了一週,週末出去體驗呼吸純淨、潔淨的空氣吧!另外,清潔的空氣對身體有一些奇妙的作用。它能穩定血壓,降低壓力,提高心率。科學家們還發現,在森林裡或自然界的其他地方散步有助於改善情緒,並透過抑制消極思想,起到天然抗抑鬱劑的作用。因此,戶外活動與良好的心理健康有關。
2 :——你可以學會如何社交
去戶外紮營吧,你的孩子們紮營時會大大增強他們的社交能力。他們很快就會明白,為了生存,光靠自己是不行的。需要團隊合作來搭建帳篷、打掃衛生、做飯和準備食物。你的孩子會學到,為了共同實現目標而共同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這種“群體思維”是一種很有希望延續到成年的思維模式。
置身於自然環境中是認識人和結交新朋友的最佳場所。這裡很安靜,沒有wifi,每個人心情都很好,空氣中有一種冒險的感覺,似乎把人們聯絡在一起。露營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聯絡,反之亦然,或與兄弟姐妹和其他親屬建立聯絡。一起做活動可以讓家人在一起玩得開心。
3 :——你可以得到美好的體驗
當生活在大自然中,總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對於那些有興趣狩獵動物(比如釣魚等)作為晚餐的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開心了。另外,盤子需要清洗,火坑可能需要挖,晾衣繩上設定溼衣服。孩子們可以透過參加一些簡單的活動得到一些偉大的運動,如搭帳篷,收集柴火或從河裡取水。
還有很多其他可以燃燒卡路里的體育活動比如一些是游泳、跑步、慢跑、騎腳踏車和徒步旅行。和孩子們一起玩體育遊戲是讓他們鍛鍊身體的好方法。孩子們會學到努力工作的價值,以及美好的體驗!
4:——你的睡眠質量會提升
毫無疑問,城市的喧囂,和工作的壓力可能會使你睡眠比較差,複雜的人際交往也會使你疲憊不堪。研究表明,戶外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甚至在回到家之後也是如此。
在大自然中有一些東西可以放鬆身體,舒緩感官。確保你準備了一個高質量的帳篷,睡袋和其他配件;否則,無論你做什麼你都睡不好!
週末放假還在宅在家?沒地方去?是否戶外運動是你的一個選擇?
-
18 # 加菲貓的回憶錄
旅遊的形式非常的多,比如說自駕遊,跟團旅遊,自由行,以及徒步旅遊等旅遊方式。其中徒步旅遊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選擇,徒步旅遊到底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呢?它的意義在哪裡?
徒步旅遊與傳統旅遊模式相比,旅遊者具有更加明確的旅遊意識,旅遊行程可根據個人經濟條件和實際情況來規劃,徒步旅行線路可長可短。由於徒步旅遊的高參與性和簡單易行,讓旅遊者能從自然和人文景觀中獲得強烈的旅遊體驗。
徒步旅遊就意味著我們的行程不會太過於匆忙,把步伐放慢下來,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淨化心靈,陶冶性情。走進自然,熱愛自然。美麗的小山村,整潔的山野,引人入勝的廟宇、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綿延數里的森林、湍急的溪流和深不可測的峽谷......當位置和角度都發生變化,可以領略全方位的美,發現不一樣的風光。
大部分人的生活越來越遠離自然,整日出入於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仰頭只能看到灰濛濛的一小方天空。這令人們愈加渴望走近大自然,去尋找曾經失去的清新,感受自我。徒步旅遊能使自己從高壓的狀態中解放出來,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好好地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好好地規劃一下人生未來的道路。
工作忙碌,長時間在高壓的情況下工作的話,難免會使得人體感受到疲乏。久坐辦公室,很容易使得人們的身體僵硬,久而久之就會人們的免疫力下降。而且大部分的旅遊景點的空氣質量是比較好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徒步旅行,不僅可以欣賞到各種優美的風景,在遊玩的過程中,還能夠有效地增強旅遊者的體質,錘鍊旅遊者的意志。
在旅遊的過程中,就很容易遇到各種不一樣的人,促進人際交流。在與各色各樣的人交談的過程中,就能夠得到一些人生的感悟,瞭解不同的觀點,增長見識。而且遇到一些趣味相同的人的時候,就很可能會結交更多的知心好友,增進朋友之間的情誼。
可是徒步旅行的方式也存在風險,所以必備的食物、物品和藥品要齊全;在路上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當地天氣以及地勢要了解清楚等,準備好再出發,永遠都不會晚。
-
19 # 夜郎自大工作室
一,磨練意志力
徒步旅行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力,我住在貴州師範大學寶山校區的時候,常常起早走路去花果園旁邊的小車河溼地公園,那裡風景優美,是遊玩的好場所。
二,強身健體現在應試教育以分數為主,孩子沒有好好去搞身體鍛鍊,體育課形同擺設,國民身體素質整體不樂觀,國家已經把體育勞動教育納入重要美容。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有春遊、冬遊活動,一般是全班人一起去爬山,燒烤什麼的。
三,對學習有幫助。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學習效率比生病的好得多,昨天和納雍一個高中老師聊天,他帶的高三班,年年都有學生請假,距離考試三個月的時間段,主要是生病。
四,省去醫藥費孩子身體健康了,就不用去醫院排隊了,大人也是一樣的,幹事業,身體是賺錢的本錢。
五,徒步旅行可以交朋友現在越來越留影徒步旅行,馬拉松了,貴州的蘇登亮從2012年開始,堅持這麼多年,現在已經是馬拉松界的名人。
透過馬拉松,他可以交到很多朋友,還成立自己的公司,跑步圈,送徒步旅行的形式去推廣家鄉的農產品
-
20 # 流浪者阿勇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喜歡旅行,大多數是以徒步的形式,曾經8天徒步穿越蘇格蘭高地300多公里。
蘇格蘭高地
去得地方越多,我越不相信旅行或者徒步有什麼意義,甚至於,我認為,旅行或者徒步對我來說更像是現實生活的短暫逃避。
每一次出遠門回來,我習慣給自己煮一大碗清水面,吃了就去好好休息,疲憊到完全不想回顧旅途中的種種。先倒頭大睡一天,然後做幾件之前自己覺得挺頹廢的事情:看一上午的漫畫書,刷一晚上的日劇,看無聊的搞笑節目然後跟著傻樂,有時候也會想到打掃房間,丟掉各種不要的東西。
接著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願和別人談起旅行的事情,被問起的話也是禮貌性回答問題。然後在過了很久之後,在某種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可能是某次和老友的閒談,又或是在跑步中的冥想,我會突然想起並意識到某次旅行中的有趣片段:某次迷路,某個奇怪的人的奇怪的口音,或是某次糟糕的天氣中糟糕的心情……
很多人喜歡給旅行賦予很多意義,打上很多標籤:“超脫之旅” 、“童話之旅” 、“反思之旅”……說起來有點像是旅行社們的說辭和做派,一次旅行似乎必須是充滿使命感的,儀式感的,是必須完成任務的。“去了西藏沒有洗滌靈魂等去白去”,“不到長城非好漢”,“來長沙不吃臭豆腐等於白來”……多的是這樣功利性的宣傳語和城市標語,讓每個在路上的人心裡為之一緊,多少還沒出門的人已經感受到巨大而無形的壓力。
牛背山-銀河
有了網際網路以後,你可以在網上了解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詳細描述,網上也有數不清的旅行計劃和遊記,博主們會全方位給你推薦吃喝玩樂,有的遊記都詳細到讓你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去過那個地方。這樣的話,訪問一個地方的驚喜感降低了,對旅行的期待閥值卻被無限拉高了,所以在這點上,我是不建議出行前看太多的遊記的,把時間、路線還有住宿定了,就完全可以開始踏上冒險的旅途了。
在我看來,旅行值得去,就僅僅是因為未知而有趣,很多人卻偏偏要把單純的感官體驗昇華到品味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說實話,塑造品格的,那不叫旅行,那叫修行,就像是我們從來不會認為玄奘法師是去西天旅行的,不會以為那些徒步跨越沙漠的揹包客們是在遊玩一樣。不過就是簡簡單單地做一件自己認為有趣的事情,這個理由就已經足夠了,就不要再欺騙自己說還有什麼更深刻的內涵。
貝爾法斯特-巨人之路
我認識很多旅行次數很多的人,他們並不比其他人更深刻、更聰明,反而更糟糕的情況是旅行讓他們之中有的人變得自鳴得意,而開始失去了對生活的敏感度,開始錯過一些更加美好的東西,一些更利於成長的經歷,令人唏噓不已。
往往回過頭才發現,原來一個人旅行的時候留下的美好記憶,常常都是那些不經意的時刻,從來都不是那些特定的旅遊景點;一群人旅遊的時候呢,大多是就只剩下好玩的人和好玩的事了,地點和景色都虛化成了背景,至於到底在哪玩,住什麼地方,吃什麼東西,玩什麼都不重要了。
至於旅行中最幸福的一刻。可能是在出發前的短暫時間裡;可能是計劃購買飛機票火車票的時候;也可能是在機場或是車站裡購買旅遊雜誌的那一刻;還有,在飛機快降落前,從雲層俯衝下來,看到城市漸漸清晰明朗起來,飛機放下起落架觸地,漸漸停止搖晃的那一刻。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首先說明一點:我喜歡徒步,但不一定要去旅行。
下面用自己的徒步體驗回答“徒步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感謝題主給了我自行總結的機會。
徒步旅行有一下4點好處。
1.遊覽自由,體驗深刻旅行是為了看目的地或沿途的美麗風景,體驗旅遊生活,而徒步行最大的好處就是行走自由,時間、路線、速度、目的地都由自己掌握,有趣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細心觀瞻,用心體會,拍照留念,記錄資料,與當地人交流,從而獲得最大滿足。一般的地方可以一略而過,加快遊覽的速度。
2.鍛鍊意志,歷練體能徒步是一項苦力活,沿途會遇到各種問題或困難,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麼浪漫和悠然,當然自有一番樂趣在其中。我們戶外團隊有15人,每月幾乎有4-5次徒步活動。記得一次是去石佛溝穿越臨洮,從興隆山返回,全稱40多公里。出發時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但中途下午3點左右,烏雲滾滾大雨滂沱,此後的路途可想而知,道路泥濘,山路難走。但我們依然堅持了下來,互相協作,相互鼓勁,沒有一人半途而廢,只是比預想的多走了2小時。雖然身心俱疲,有種被掏空的感覺,但我們經受住了極度心理考驗,歷練了耐力和體能,為以後的行走是一種很好的演練,我很欣慰,也很感激徒步帶來的這種難得一遇的體驗。
3.徒步,其實是種深度遊旅行看景、拍照打卡、曬美食的旅遊方式已經是過去式了。隨著旅遊的普度眾生,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論跟團遊還是自駕遊,已經提升了層級,不再滿足於那種粗淺、表象、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休閒遊、體驗遊、深度遊、定製遊才是旅遊的未來。
徒步遊正好契合了這些個性化旅遊元素,所以說:徒步,是真正的深度遊。
4月25號我們徒步天水的崦嵫山,先坐動車到天水,然後坐客車到山腳下,開始爬越。雖然山勢不高,但道路難行,也很陡峭,可以用羊腸小道形容。在屈原的《離騷》中有過提及,因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和傳說故事甚多,我們這次徒步可謂是一次文化學習之旅,進廟觀,看雕塑,查資料,記故事,向和尚道姑“取經”,與當地人交流,明白了“鳥鼠洞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的真正含義,如郭璞所言“日沒所入之山也”。可謂是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4.結交朋友,認識自我戶外團本身就是一個小圈子,大家相處久了彼此瞭解了,就像一家人,不光在旅途中互相幫助,在日常生活中,也相互關照,這樣的朋友是不是多多益善啊!同時,在每一次的活動中,你都能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或進步,或不足,然後努力改進、學習,不拖後腿,不拖累大家是我的原則,堅持下來,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我想說:徒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