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9
回覆列表
  • 1 # 微史春秋

    一、乾隆是傳皇位而未傳皇權。

    太上皇一般有兩種,一是被動退位的,二是主動退位的。

    從歷史上來看,主動退位的,如宋高宗和乾隆,都並沒有一下子將皇權放給新帝。

    《清史稿》記載,“四年己未春正月壬戌,太上皇帝崩,上始親政。”

    嘉慶皇帝一直等到四年後,乾隆駕崩,才開始親政,才完全掌握皇權,

    而《清史稿·高宗本紀》,說的就更清楚了。

    “嘉慶元年正月戊申朔,舉行授受大典,立皇太子為皇帝。尊上為太上皇帝,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宮中時憲書用乾隆年號。”

    乾隆雖然退位,但是“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凡軍國大事嘉慶必須上奏乾隆,由他“降旨敕”裁決,宮中的歷書仍然使用乾隆的年號。

    而這個乾隆在退位前一年就給各大臣打過招呼。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戊寅朔,諭曰:“朕於明年歸政後,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帝。其奏對稱太上皇。”

    嘉慶此時就是一個兒皇帝,一個政治擺設。

    二、乾隆退位的原因

    皇權是一個毒藥,讓人上癮,欲罷不能,所以歷史上很少有主動退位的太上皇,多是被架空權力無奈退位的。

    乾隆皇帝的主動退位,其實有不得已的原因,那就是他很早就昭告天下要在在位第六十年傳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在下諭旨說 “朕此舉天下臣民無由共聞,未嘗無竊朕為貪婪寶位,不肯立儲。不知朕踐阼之處曾焚香告天雲: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乾隆曾兩次預立太子,乾隆三十八年,他已經六十二歲,秘密建儲,以皇十五子永琰為儲君,到乾隆四十三年的時候,他已經六十七歲。

    在位四十三年,且已六十七歲高齡,這在歷代皇帝中都是排在前列的,所以他昭告天下,若是能活的更久一點,他不敢超過爺爺康熙的在位六十一年,當在第六十年便退位。

    乾隆當時肯定是沒想到他真的能超過爺爺康熙,結果他為了履行承諾,不失信於天下人,只能宣佈退位。

    但是皇權可不能撤去,也捨不得放手。

    可以說乾隆的退位並不是完全的自願,皇權自然不願意撒手。

    只有在他完全去世之後,大權才徹底傳給嘉慶。

  • 2 # 安徽小夥行走武漢

    乾隆皇帝當太上皇主要有以下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年事已高,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處理國家的政務。乾隆皇帝是清王朝乃至整個封建王北韓有的長壽皇帝,一生活了八十九歲。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的國力達到了空前強盛,從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六十年間,國庫長期儲備白銀都是超過6000萬兩的,在文化方面組織編撰了《四庫全書》,在軍事上也平定了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但是在其統治後期情形就慢慢的發生變化,由於後期乾隆皇帝對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開始窮奢極欲,加之官員貪汙腐化成風,導致各地相繼爆發的一定範圍的農民起義,在這種形勢下,當時的乾隆皇帝應對起來不免有些力不從心,所以才會選擇退位去當太上皇。第二個原因是乾隆皇帝不想超過自己祖父康熙皇帝當皇帝的時間,對於自己的祖父,乾隆皇帝從小就充滿無限崇拜和敬仰,乾隆在當皇帝的時候就說過,自己是不會超過康熙皇帝在位的時間,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所以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後就選擇了退位。第三個原因是乾隆皇帝想給自己身後留名,乾隆皇帝號稱“十全老人”,他十分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如果當時不退位,繼續當皇帝的話,後世的丹青史書對他的評價也就沒有那麼高,這個或許也是乾隆皇帝選擇退位當太上皇的原因之一。至於說嘉慶皇帝會不會幹掉乾隆,這完全是沒有可能得,因為嘉慶皇帝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落下一個弒父的名聲,何況自己已經是一國之君了,至於掌握權利,只是時間問題,還有就是當時的乾隆雖然是太上皇,但是還是掌握這清王朝的實際權利。

  • 3 # A影視歷史

    中國歷史上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物件是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就清朝的乾隆皇帝來說,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舉行歸政大典,自為太上皇帝,授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詣天安門城樓,恭宣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不過,對於已經成為太上皇的乾隆,卻依然掌控著清朝朝廷的大權。直到公元1799年,也即乾隆去世後,嘉慶才正式掌握大權。那麼,問題來了,乾隆為什麼要退位當太上皇?不怕被嘉慶幹掉嗎?

    首先,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公元1795年,當時已經在位六十年的乾隆,宣佈在次年退位,也即讓嘉慶成為清朝第七位皇帝,而自己則當太上皇,或者說是太上皇蒂。對於乾隆來說,退位當太上皇的直接原因就是不願意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康熙。乾隆不僅是康熙的孫子,而且,對於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可謂非常尊敬,一直以康熙作為君主的典範和楷模。在此基礎上,乾隆多次表示自己當皇帝的時間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康熙的在位時間為61年。

    由此,對於乾隆來說,選擇在自己在位六十年的時候退位當太上皇。除了這個原因,筆者認為乾隆的退位,可能也和自己的年齡存在一定的關係。公元1795年時,愛新覺羅·弘曆已經84歲左右了。眾所周知,人到七十古來稀,對於已經80多歲的乾隆,可謂年事較高了。在此基礎上,乾隆皇帝的身體已經不能像年輕時一樣處理那麼多的朝廷事務了。為此,選擇退位當太上皇,讓年輕的嘉慶皇帝來處理瑣碎的朝廷事務,無疑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不過,在退位後,乾隆依然獨攬大權,促使嘉慶皇帝沒有什麼實權。

    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在召見屬國使臣時表示,自己雖然傳位給了嘉慶,但是,大事依然還是自己來辦。也即在退位後,乾隆依然把持著清朝朝廷的大權。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已經在位60年的乾隆,依然不願意徹底地放棄權力。對於乾隆來說,對於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資質相對平庸的嘉慶,顯然不能獲得乾隆的完全信任。為此,乾隆更願意自己來親自處理大事,而是讓嘉慶皇帝從小事著手,從而將大權逐漸過渡給他。

    最後,當然,乾隆這麼做,也是出於自保。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失去權力的太上皇,往往是晚景淒涼。比如唐朝的開國皇帝,就是因為失去了權力,所以被兒子李世民所迫。在成為太上皇后,李淵自然受到了諸多的限制。至於唐玄宗李隆基,自己還沒退位,兒子就先即位了。由此,作為一個沒有權力的太上皇,李隆基的晚年同樣非常淒涼,可謂鬱鬱而終。正是歷史上的那麼多先例,促使乾隆在成為太上皇后,不願意交出權力。在此基礎上,嘉慶皇帝在前幾年完全沒有掌握實權。直到乾隆病逝後,掌握大權的嘉慶立即懲治了和珅等人,開啟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歷史時期。

  • 4 # 門主的侍衛

    1、因為康熙在位61年,乾隆曾說過他不會超過康熙的在位時間,君無戲言;

    2、乾隆皇帝選擇了比較平庸的嘉慶作為太子,進而繼承大統。想要放手,卻捨不得放手,在決定將皇位傳給嘉慶的時候,乾隆依然要再做三年“父皇帝”。“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3、嘉慶是個乖寶寶,他沒那個膽子。

  • 5 # 小歷史課堂

    題主好

    首先嘉慶帝真的敢幹掉乾隆嗎,他爹可是乾隆,號稱乾隆大帝啊。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於1796年登基稱帝。

    在被立為皇儲時,嘉慶帝也是每天戰戰兢兢,每次覲見乾隆時就感覺上刑場一樣,乾隆無論說什麼嘉慶帝只能站在旁邊規規矩矩的站好,聽乾隆的訓示,1796年嘉慶即位,乾隆搬去了寧壽宮,對已經退位但是還沒有交出國家大全,對待嘉慶也是嚴格的控制,每當有重要國家大事嘉慶帝都要想乾隆彙報,並且還有交友乾隆親自處理,可以看得出乾隆並沒有將自己的皇權交出去,畢竟自己也做了大清朝的主人六十年,也不捨得放手啊。

    就算借嘉慶帝101個膽子,他也不敢幹掉乾隆,到了清朝時期,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思想已經強化到巔峰;就算乾隆要殺掉嘉慶,嘉慶也不敢起兵造反啊

  • 6 # 小東北有話說

    乾隆皇帝在把皇位禪讓給兒子嘉慶以後,卻一直牢牢地掌控著朝政。他還把藩屬國的所有使臣集中起來,對他們說:“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乾隆為什麼給藩屬國的使臣們說這個話呢?因為本國是不用說的,大家都看得出來,知道是他掌控朝政。外國則可能不瞭解,他需要給他們交代一下。由此可見,乾隆是想讓全世界都知道天下還是他的天下,權力還在他的手裡。

      而且,乾隆這個話還是說給嘉慶聽的。“大事還是我辦”,那什麼是大事呢?這個並沒有標準,因此需要嘉慶自己去領悟。嘉慶要想把這個傀儡皇帝當好,要想自己能夠把皇帝當到他爹乾隆皇帝去世後,只能事無鉅細都向乾隆彙報了。

  • 7 # 曲藝雜談
    嘉慶皇帝沒有任何實權,只是個傀儡。

    注意注意查收: 乾隆登基後他決定效法他的祖父康熙,併發誓:“統治期長絕對不會超過祖父康熙,只幹60年。”誰知道,乾隆活到了86歲高壽,而且當時的身體還是很健康的。雖然不捨得皇位,但是也要踐行當初的誓言,迫於外界的壓力,乾隆必須遵守承諾,只做60年皇帝,然後可以傳位給他的兒子嘉慶皇帝。

    “權力”這個東西,誰一旦得到了,除非到死,要不然很難放下,乾隆也是一樣。所以對於傳位給嘉慶,乾隆內心是非常不願意的。但畢竟自己接班之初立誓,只好心裡不甘情不願把王位讓給嘉慶。但是乾隆這個“太上皇”和其他太上皇是不一樣的。除了年號由“乾隆”改為“嘉慶”之外,所有其他的事情沒有改變,還是由乾隆決定。如果沒有乾隆點頭,嘉慶甚至不能散發皇室法令,畢竟,玉璽還在乾隆的手中。

    而乾隆在三年太上皇生涯中還以“朕”自稱,刻上乾隆年號通寶幣的仍在市場上流通。其次,養心殿本應該是皇帝居住和檢閱文獻的地方,乾隆退位後,本不應繼續住在養心殿。但是乾隆以自己養心殿已經習慣了,不想搬動為由,依然佔據著養心殿,而嘉慶只得搬到其他宮殿中居住。

  • 8 # 吉祥如意與一帆風順

    乾隆皇帝雖然退位成為太上皇,但是手上的權利卻抓得緊緊的。乾隆曾經發誓在位時間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嘉慶皇帝心裡非常明白自己的父親只是提前給了一個皇帝的名號。等到乾隆死了才掌握皇權。

  • 9 # 老餘侃大山

    因為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乾隆不想超越康熙在位時間,所以主動退位做太上皇,說到為什麼乾隆不怕嘉慶幹掉的原因是乾隆在其太上皇時期大權仍然在其掌握之中,嘉慶是沒有權力的,所以當然他不怕。

  • 10 # 媚之夭夭

    乾隆為啥會當上太上皇?不怕被嘉慶幹掉嗎?

    在清朝皇帝中,朝隆的壽命是最長的了!也是自詡十全十功的全能的皇帝!乾隆當上太上皇,是因為他效仿祖父康熙,康熙也是在位六十年,他不敢僭越,才禪位給兒子嘉慶。儘管嘉慶做了皇上,但沒有行使做皇帝的權力!真正的權力仍然是在太上皇乾隆手中,直到去世。這樣,嘉慶哪有機會和實力對乾隆下手呢?

    一,乾隆也是一個眷戀皇權的人。

    在清朝歷史上,乾隆皇帝的高壽和掌控皇權時間之久是第一人!

    所以,坐上皇位六十年的乾隆,當時已是八十歲的高齡了,仍然是捨不得放下手中的皇權!可是一直把康熙視為偶像,又不敢超越康熙在位時間(康熙在位六十年),狡黠的乾隆陰了一下兒子嘉慶——禪位!

    嘉慶登基了,其實是一個擺設!上朝時,太上皇就在旁邊,大臣所奏所議全部透過和坤傳遞上去,再作決斷。

    這種現象持續到乾隆去世!

    二,當了皇上的嘉慶,在太上皇乾隆面前仍然是個太子,無權無勢。

    嘉慶是坐上皇位了,但其實是個傀儡而已!

    朝中上下所有的大事小事都是太上皇乾隆作決斷,可以說嘉慶根本沒有作決定的權力,甚至是連說話的份都沒有!在那個時候,嘉慶無權無勢哪裡會對太上皇構成威脅?!

    就是和珅都沒把嘉慶放在眼裡!更何況太上皇!

    隨著太上皇的死,嘉慶才真正的掌控了皇權,才開啟了屬於他的時代!

  • 11 # 正說清代十二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於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慶元年。也就是說,在皇位上穩穩坐了六十年之久,當時依然穩固掌握皇權的乾隆皇帝,準備應踐阼之初“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的默禱,主動禪位讓賢了。

    對於乾隆皇帝的決定,包括皇十五子顒琰在內的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們自然無法理解也不敢承旨。次日,以禮親王永恩為首,聯合諸王公貝勒、文武大臣、蒙古王公等奏請乾隆皇帝收回成命的奏摺上呈到了乾隆皇帝的面前,奏請乾隆皇帝“俯順群情,即賜俞旨”。

    王公大臣們對於乾隆皇帝的奏請,並非出於傳統意義上的客氣,而是發自內心的要求。畢竟,當時的乾隆皇帝雖然年歲已高,但依然“精神純固”,依然牢固掌握著大清皇權。乾隆皇帝尚在人世的時候,選擇禪位,雖是“等同堯舜”的先賢所為,但如果處理不當或者引發極有可能發生之太上皇權和皇權之間的爭鬥,對於清王朝而言絕對是致命打擊。

    但是,面對王公大臣言辭懇切的奏請,面前“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屬國,實皆不願朕即歸政”的民心所向,乾隆皇帝毅然予以迴應:朕志先定,難以勉順群情。

    乾隆皇帝壯年繼位,雖然在雍正皇帝的用心安排下,未經血腥之皇位爭奪的殘酷洗禮,但自努爾哈赤到雍正皇帝在位期間的屢次皇權爭奪帶來的手足相殘甚至是父子相殘,為何沒讓其引起足夠警醒?或者,他為何不擔心主動禪位以後,只得皇位卻未得皇權的嘉慶皇帝會將其幹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繼位呢?

    其實,對於這一點,乾隆皇帝有著足夠的自信,這份自信來自於三個方面。

    1、乾隆帝對朝廷軍權,絕對掌握

    對於清朝皇權而言,“槍桿子裡出政權”絕對是一句至理名言。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單是對內戡亂伐暴;對外抵禦外侮,綏靖邊圉的大型戰爭就發動了13次之多。乾隆皇帝認為“非師旅征伐,則梗我王化者無以伏懲創,不敢抗幹”,認為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穩定和邊疆領土完整非常必要。按照現今的審視眼光來看,乾隆皇帝無疑是一個戰爭販子,一個用戰爭完美維護、鞏固皇權的權力藝術家。

    也正是在這種絕非尋常帝王能及的軍事思想支配下,乾隆皇帝對於清朝軍隊的掌握和掌控能力,遠超清朝其他帝王。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和琳、阿桂等久經戰場的悍將對乾隆皇帝的絕對維護,足以確保其皇權的絕對穩固。相比之下,剛剛被明確皇儲身份的皇十五子顒琰對武裝力量的掌握,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哪怕是北京城垣之內的武裝力量,也盡數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嘉慶皇帝又該怎麼幹掉他老子?

    2、乾隆帝對朝政大權,絕對掌握

    乾隆朝晚期,朝堂基本被四大黨派勢力把持,分別為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中庸派、以錢灃為首的御史派和以和珅為首的貪官派。劉墉、錢灃在嘉慶朝雖得重用,但當時仍然是乾隆皇帝手下忠心耿耿的臣子;和珅和阿桂,更是乾隆皇帝一手扶持、一手提拔的國之柱臣,對乾隆皇帝的擁護和支援,更是不用懷疑。

    此時,雖然已經35歲的嘉慶皇帝在“秘密立儲”制度的制約下,身邊並未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諸如他的師傅朱珪等此時尚在兩廣總督任上,鞭長莫及。所以,對於朝政大權的絕對掌握,也能充分保證乾隆太上皇的絕對安全。

    3、乾隆帝禪位諭旨中的明確說明

    乾隆六十年九月,在乾隆皇帝宣佈禪位決定的同時,還專門明確了“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的大政綱領。就連嘉慶皇帝名義上負責的“部院衙門、並各省具題章疏、及引見文武官員尋常事件”,也必須在批閱後,“奏知朕辦理”。乾隆太上皇,對於嘉慶皇帝的定位乃系“為朕分勞”,而非執掌天下的國之君主。

    對於乾隆太上皇的要求,嘉慶皇帝自然不敢違拗,畢竟手裡沒兵、沒權,只能“伏願我皇父御極延禧,躬攬庶政”,只能“朝夕侍膳問安之暇,得以稟受至教,勉自策勵”。

    在這份諭旨中,乾隆皇帝還專門明確了“皇太子每十日、率皇子、皇孫、恭請聖安一次”的日常工作要求,這項要求一直延續到乾隆太上皇駕崩。這就足以證明嘉慶皇帝在乾隆太上皇心中乃至在朝廷之上的地位。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選擇主動禪位,也只是讓出皇位並非皇權,更沒有將軍權交付,這場主動禪位只是乾隆皇帝用以推卸國之衰敗、朝堂黨派之爭乃至反清活動迭起的無奈之舉,並非即位之初的心中默禱,也絕非“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乾隆皇帝真正交付給皇十五子顒琰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名號,毫無實權。至於性命威脅,更是毫無可能!

    參考文獻:《清實錄》、《清史稿》、《中國通史·清時期》

  • 1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乾隆為啥會當太上皇,不怕被嘉慶幹掉嗎?這個問題問得有些不知所謂,嘉慶帝為何要幹掉乾隆帝?眾所周知,嘉慶元年時嘉慶帝名義上已經是清王朝的皇帝了,他比歷朝歷代的皇太子們都更有期待!皇太子起碼還存在被廢的風險,而嘉慶帝的皇帝名分已定,只要安安穩穩熬到乾隆帝駕崩,一切水到渠成,他根本沒有必要去冒險除掉乾隆帝!更何況,嘉慶元年時乾隆帝已經八十好幾了,在那個時代已經算得上絕對高壽了!換言之,乾隆帝隨時可能“翹辮子”,嘉慶帝根本無須急於一時……

    扛著皇帝頭銜的“皇太子”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開啟封存多年的秘密立儲詔書,正式昭告天下、冊立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慶元年。次年,嘉慶帝如願以償成為了清王朝的皇帝,而乾隆帝則當起了太上皇。就在嘉慶元年舉辦“禪位大典”時,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

    乾隆帝雖然決定“禪位”給嘉慶帝了,但卻不願交出玉璽。這下麻煩了,皇帝沒有玉璽、算的哪門子皇帝?後來,在劉墉等人的“善意提醒”下,乾隆帝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禪位”了,新皇帝豈能沒有玉璽?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交出了玉璽。雖然交出了玉璽,但乾隆帝始終也沒有交出權力!自嘉慶元年至嘉慶四年正月乾隆帝駕崩,他一直掌握著清王朝的絕對權力。嘉慶帝能夠過問的,只有一些日常事務,一切重大決策嘉慶帝都必要請示乾隆帝之後再作定奪。

    從某種意義上講,嘉慶帝更像是監國的皇太子而不是皇帝!很多方面甚至還不如明朝的懿文太子朱標……自洪武十年起,明太祖朱元璋就明示群臣:“今後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請注意,明太祖這話的意思——“有事先請示皇太子定奪,之後告訴我一聲就行了!有問題我再跟我兒子單獨交流。”可嘉慶帝有事卻要先請示乾隆帝,一些大臣如和珅等甚至會直接越過嘉慶帝找乾隆帝彙報工作……一切不言而喻,嘉慶帝雖然名義上是皇帝,其實際權力恐怕還不如明朝的懿文太子朱標!說嘉慶帝是扛著皇帝頭銜的“皇太子”並不為過。

    這還只是實質性的東西,乾隆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連一些表面文章都懶得做了!嘉慶帝即位之後,並沒有像清朝的其他皇帝一樣搬去乾清宮或養心殿居住。那麼,他住在哪兒呢?毓慶宮!這是康熙年間康熙帝專門為皇太子胤礽擴建的“太子府”。胤礽被廢之後,清朝不再明立皇太子,毓慶宮“太子府”的職能消失了,於是後來便成皇子們的臨時居住地。乾隆帝十二歲至十七歲之間就曾經在此居住;嘉慶帝自五歲起就居住於此,後來才遷居擷芳殿。乾隆六十年,嘉慶帝奉乾隆帝之命遷回毓慶宮並一直住到了嘉慶四年。乾隆帝此舉等於是在明確地告訴全天下:“皇帝只不過是掛著皇帝名分的‘皇太子’而已,太上皇我才是真皇帝!”結果就是,皇帝住在“太子府”,太上皇也沒有搬到專門給他修的寧壽宮倦勤齋,而是一直住在原先的住所,直到駕崩。

    乾隆帝為何要當太上皇

    或許有人要說了,既然乾隆帝不想交出權力,那他禪的哪門子位?繼續當皇帝就是了!不是乾隆帝不想當皇帝,而是早年間他把大話說出去了,如果繼續當皇帝等於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乾隆帝一生都非常推崇自己的祖父康熙帝,處處以康熙帝為榜樣。在即位之初,乾隆帝就曾經當眾宣佈,自己如果有福、長壽,在位時間也絕不超過康熙帝的六十一年,到六十年時必當傳位給子嗣!

    不得不說,乾隆帝的小算盤扒拉得那是相當精!康熙帝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去世時也已經六十九歲,在那個時代已然算是長壽了。自己二十五歲登基,就算在位六十年,到時候也已經八十五歲了!在那個時代,有幾個皇帝能活到這麼久的?整個清朝也只有乾隆帝一人!換言之,乾隆帝年輕時認為自己未必就能活到登基六十年,既如此,又為何不擺出一個高姿態以賺取美名呢?

    只可惜,上天跟乾隆帝開了一個非常善意的玩笑!乾隆帝不僅活到了登基六十年,而且一直活到了八十九歲!到乾隆六十年時,麻煩開了……大話已經說出去了,君無戲言,乾隆帝如果不“退休”,那就是在自己打臉!所以,乾隆帝心中雖然有一萬個不願意,但也不得不踐行當初的承諾——傳位給子嗣。

    乾隆帝不怕被嘉慶帝幹掉嗎

    歷朝歷代,兒子弒父篡位、逼父退位的事屢見不鮮,難道乾隆帝就不怕嘉慶帝幹掉自己嗎?怕!皇帝不會信任任何人,包括親生兒子。因為皇位、皇權的誘惑力太大了,沒有誰能夠抵擋。所以才有了前面說到的種種事情,說白了,乾隆帝就是在強調自己只“禪位”、不交權,自己依然是大清朝真正的主人!甚至在紫禁城內連年號都沒有改,依然是乾隆六十一年、六十二年……

    僅僅如此就可以保障乾隆帝的權力了嗎?顯然不夠!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手裡沒有金剛鑽,拿什麼去攬瓷器活兒?乾隆帝對此心知肚明。所以,直到去世,乾隆帝始終沒有將軍權交出,牢牢控制著軍隊系統。嘉慶帝能夠染指的,只有行政權力,而且還是受到了嚴格限制的行政權力!

    可乾隆帝畢竟八十多歲了,隨時可能歸天,難道群臣、包括武將們不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嗎?難道他們不會主動去巴結嘉慶帝嗎?這就是乾隆帝馭下的高明之處了。授意或默許一部分重臣去和嘉慶帝“鬥”,這些人要想活著,就只能充當這個“馬前卒”,否則他們根本活不到嘉慶四年嘉慶帝親政!最著名的莫過於和珅了,和珅是何等聰明之人,難道他不知道嘉慶帝掌權是必然嗎?難道他不想巴結嘉慶帝嗎?但是,和珅沒辦法!乾隆帝要的就是他和嘉慶帝“鬥”、要的就是拿他去牽制嘉慶帝!如果和珅和嘉慶帝走得近了,乾隆帝首先就會拿和珅開刀,他根本活不到嘉慶四年!有了重臣們的牽制,手裡又牢牢握著“槍桿子”,嘉慶帝就算再怎麼折騰,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兒……

    綜上所述,乾隆帝之所以會當太上皇,完全是迫不得已。年輕時把大話說出去了,君無戲言,晚年的乾隆帝只能踐行自己的諾言,別無選擇,否則就是在自己打臉!至於乾隆帝怕不怕嘉慶帝幹掉自己,當然怕!但乾隆帝早有準備,不僅牢牢握住了“槍桿子”、控制著軍隊系統,而且將一部分重臣當作了制衡嘉慶帝的“馬前卒”。這些人想要活著,就必須和嘉慶帝“鬥”,否則根本等不到嘉慶四年的太陽出山……和珅便是典型的例子。有了這一切作為保障,嘉慶帝再怎麼折騰也是白搭,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兒。更何況,嘉慶帝的皇帝名分已定,加之乾隆帝已經八十多歲、隨時可能“翹辮子”,嘉慶帝是有期待的,根本犯不上鋌而走險除掉乾隆帝……

  • 13 # 叮噹小寶貝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乾隆為什麼要去做太上皇?

    簡單的介紹一下乾隆皇帝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於養心殿逝世,終年八十九歲。乾隆於公元1796年舉行歸政大典,禪位於嘉慶帝,自為太上皇帝。

    乾隆為什麼要做太上皇呢?

    一、年紀問題

    從上面的簡介上來看此時的他已經80多歲,在古代這已經是很長壽了,自己身體精力上已經跟不上了。

    二、社會矛盾突出

    乾隆皇帝乾隆後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已經沒有前期的勤政的思想了,導致貪汙成風,政治腐敗。吏治的腐敗又給人口壓力,土地兼併等社會矛盾火上澆油導致各地的反抗起義此起彼伏,最近的一次就發生在1795年貴州、湖南發生苗民起義。財政上拖欠賦稅的問題日益嚴重,豪強透過土地兼併依附權貴獲得更多的免稅權,導致有錢人不上稅,窮人要承擔更多的稅負。

    三、面子上的問題

    乾隆是一個跟隨康熙身邊長大的人,他看見過康熙末年奪位之爭不想悲劇再次上演。

    出於以上的原因乾隆需要將太子也就是嘉慶皇帝推到前臺充當門面,但是乾隆依舊掌管大權。有個事在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就可以看出來。

    另外一個問題他怕不怕被嘉慶幹掉?

    答案是肯定的他不怕,因為嘉慶沒有實權為什麼呢?

    一、在古代王朝講究忠孝禮儀的。嘉慶是乾隆的兒子,兒子殺父親會被人唾罵的,更何況是帝王之家。

    二、俗話說槍桿子裡出政權,要想動乾隆就必須有軍隊的支援。雍正時代清朝就實行了軍機大臣制度,阿桂、和珅等均是軍機大臣而且這些軍機大臣均是乾隆一手提拔的,嘉慶是調不動他們的。

    三、和珅是乾隆的第一寵臣,他知道離開了乾隆自己什麼都不是。他在朝數十年,朝廷裡面好多的大小官員都是他提拔的,他們遍佈各個部門嘉慶皇帝鬥不過他們的。

    四、乾隆畢竟在位數十年,得到了像劉墉等一批能臣的擁戴。況且乾隆在執政上並無殘暴、苛刻,道義上沒有太多理由支援嘉慶。

    五、乾隆在位數十年宮廷裡面的內侍、太監都是乾隆的心腹,要想暗算也不太現實。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可以幫到您。

  • 14 # 丁公子說

    嗨,大家好,我是@上谷丁公子,關於乾隆為啥會當太上皇,不怕被嘉慶幹掉嗎?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看法,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乾隆皇帝身體還硬朗的時候,退位給嘉慶帝,這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下,幾乎沒有同時擁有兩個皇帝的,幾乎都是幹到駕崩換下一個皇帝。但是中國清朝卻有一個意外,那就是乾隆皇帝,他在身體還硬朗的時候,退位給嘉慶帝,這是為什麼呢?

    乾隆的爺爺在位六十年,他不敢比爺爺在位的時間長

    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乾隆在幼年的時候被康熙帝親手教導,學了很多對治理國家有用的知識,他對康熙十分的尊敬,他曾說過,爺爺在位六十年,他不敢比爺爺在位的時間長,所以他在位六十年的時候,會把皇位傳給下一代。後來乾隆就像自己說的那樣,在六十年的時候,把皇位傳給了嘉慶帝。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乾隆一直沒有放手,就像只要有他在,嘉慶永遠就是一個實習生!

    我個人認為雖說把皇位給了嘉慶帝,但是乾隆一刻都沒有放手自己的權利。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被嘉慶幹掉這個問題。他雖然進行了退位儀式,但是他說國家遇到了大事和人才的調配還是要聽他的命令,而且他依然用“朕”這個詞還稱呼自己,要知道他已經是太上皇了,只有皇帝可以用這個字,所有外地官員進京以後要先來面見他,嘉慶也要每日去他身邊聽訓。而且乾隆依然住在養心殿,要知道養心殿是皇帝的住所,他在退位的時候就已經建好了寧壽宮,但是卻一直沒去。而且在嘉慶上位以後依然用的是乾隆年號,並沒有改新的年號,要知道皇帝登基以後都會改新的年號的。

    所以由此可見,乾隆一直沒有放手,就像只要有他在,嘉慶永遠就是一個實習生!大家對於這件事是怎麼看的呢?

  • 15 # 一切都付笑談中

    導語

    眾所周知,大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享國祚296年,共傳12位皇帝,其中有一位皇帝活的最久,且還當了四年的太上皇,他就是乾隆皇帝。一般來講,在世的皇帝都不願當太上皇,因為一旦當了太上皇就手中無權,如果繼任的皇帝能善待那還好,不能的話,那就得任人擺佈了,那麼乾隆會擔心嘉慶迫害他嗎,其實他一點都不擔心,他當了太上皇以後反而依舊大權在握,嘉慶凡事還要向他彙報。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慢慢分析。

    乾隆禪位,當起太上皇

    乾隆帝名愛新覺羅·弘曆,25歲登基,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在位期間,文治武功,頗有作為,重視農業發展,減輕農民負擔,發展商業並給予寬鬆政策,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 。

    可能是滿人善騎射,身體素質好,清朝的大多數皇帝以長壽著稱,乾隆皇帝更是古今高壽皇帝第一人,活了89歲 ,在乾隆繼位的時候,就立志以自己的祖父康熙為榜樣,立下誓言若蒙倦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可能他自己都沒想到活那麼久,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他遵守誓言,主動禪位給十五阿哥顒琰,自己則當起了太上皇。

    太上皇大權在握

    乾隆知識淵博,博覽古今,他肯定知曉歷史上的太上皇大多混的都很慘,例如唐玄宗當上太上皇,唐肅宗將他幽禁於西內,最後幽憤而亡。前車之鑑,乾隆不可能無視,於是他耍了一個心眼,就是讓位不讓權,禪位當天就對嘉慶說:“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這個聖旨相當於軍政大權仍歸乾隆節制,嘉慶帝只是掛了一個虛名,可能遇到軍國大事,沒有乾隆的點頭認可,嘉慶估計連聖旨都發不出去,因為權力的重要執行物,玉璽還在乾隆手裡,沒有蓋章的聖旨就如同一張廢紙。

    乾隆帝退位後,本應住在寧壽宮,讓新皇帝住在養心殿,但他不願遷出,而讓嘉慶居毓慶宮,賜名“繼德堂”。乾隆經常御殿,受百官朝賀,嘉慶則處於陪侍的地位。這些都可以看出乾隆雖是太上皇,但仍是實際上的大清統治者,他權力依舊在手,又博得了堯舜禪位留的美名。

    結語

    乾隆這個太上皇可謂既有尊號,又有實權,對比起玄武門之變後嚇得驚恐不定的唐高祖、幽憤而亡的唐玄宗、被囚禁於南宮的明英宗,乾隆這個太上皇當的穩穩妥妥的,而且嘉慶帝的性格也屬於中規中矩的那種,沒有什麼大的政治抱負和野心,從他親政以後的政績也可以窺見一二,乾隆也是看準這種性格比較好擺弄,所以他根本不擔心兒子嘉慶帝會對他起謀害之心。

  • 16 # 歷史的書籤

    乾隆為什麼不當皇帝改當太上皇了?

    這是因為他已經在為六十年了,他的爺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後去世,出於對他爺爺的尊敬,他決定他的在位時間不超過他的爺爺,所以他選擇退位讓永琰做了皇帝,他自己則做起了太上皇。

    第二個問題還有必要回答嗎?因為那是他兒子啊!自古以來為了皇位弒父殺兄的確實有,但是嘉慶完全沒必要。皇位都已經是他的了,雖然還沒拿到實權,但這個時候他老爹都八十五歲了,他自己也才三十六歲,他年輕力壯,他老爹半截身子都埋在土裡了,有什麼不能等的呢!

  • 17 # 史觀菌

    乾隆,生於1711年9月25日,死於1799年2月7日,清王朝第六任皇帝。25歲登基,當了60年皇帝,3年多的太上皇,實際掌握了清朝63年的權力,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政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

    乾隆還沒死,為什麼要當太上皇?原因一,乾隆自詡為十全老人,覺得自己處處都勝過以往的帝王,但是有一點他自己是不能僭越的,那就是不能僭越自己的爺爺的在位時間。乾隆的爺爺是康熙皇帝,他在位時間一共60年,在封建思想的禮儀禁錮之下,乾隆自己認為自己在位時間不能超過爺爺的時間,因此還未死去就宣佈退位讓位於嘉慶;原因二、當時乾隆即位的時候向文武百官自己太子保證過,自己在位時間達到60年時,就主動退位,這是一個皇帝金口玉言的承諾,他自己不得不遵守諾言;

    可是隻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乾隆的這兩個理由都是自圓其說,如果真的想繼續做皇帝,天下之人誰還敢說個“不”字呢,但是,乾隆很自信,他有禪位但不禪權的信心,就算是當了太上皇,也能掌控朝政,掌控太子。

    一、乾隆禪位不禪權,他仍然掌握著朝政大權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乾隆舉行歸政大典,禪位於太子,自封為太上皇帝。 但是,乾隆在禪位之後仍居住在養心殿掌管朝政。“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這句是乾隆於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時說的話,可見太上皇乾隆只是交位不交權。

    透過上面的話我們可以判斷出乾隆對權力的貪戀,雖然是太上皇,但是朝廷大事還得是自己說了算,皇上只不過是一個擺設,嘉慶儼然的一個“傀儡”皇帝。

    乾隆在禪位時提前頒佈了“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的詔書,也算是和嘉慶皇帝政治約定。乾隆不但是這麼說的,他還真就這樣做。

    嘉慶皇帝本是負責“部院衙門、並各省具題章疏、及引薦文武官員尋常事件”的事,也就是處理各部衙門的日常公務,接見文武大臣,但是這些事也必須在嘉慶批閱後,呈給乾隆過目,這相當於讓嘉慶皇帝做了乾隆的秘書,實質上是為乾隆分憂。“為朕分勞”,並非掌握處理朝政的大權。

    二、乾隆掌握著軍權,軍事事情沒有嘉慶參與的份

    康乾盛世末年,清朝的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失去土地的百姓流離失所、苦於生計,他們參與了民間的秘密組織“白蓮教”,並參與起義。公元1796年,白蓮教起義爆發,數月間遍及川、陝、楚、豫、甘五省,起義軍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重視,然而一開始處理這件大事的不是嘉慶皇帝,而是太上皇乾隆。

    乾隆制定了計劃,並命人在陝西、山東等地對起義軍進行圍剿,此事並交和珅負責。當時的清政府皇帝已經是嘉慶,按理,這樣的軍國大事應是皇帝親自負責,然而,嘉慶並沒有軍事權力,他只能提出意見,不能直接參與平定起義軍。

    三、作為嘉慶來說,乾隆已八十多歲,嘉慶有時間上的優勢

    乾隆禪位後,雖然沒有把軍國大事的大權真正地交給嘉慶,但是嘉慶已經是名義上的皇帝,他擁有的是合法的皇位,對乾隆來說嘉慶只是沒有實權,而對於乾隆之外的其他人,嘉慶已經是皇帝,一個可以決定自己生死的皇帝,現在是今後更是,這是事實,毋庸置疑。

    而嘉慶皇帝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好“傀儡”皇帝的事情,其他的用時間去等就行。乾隆已經是80多歲的老人了,他沒有多少在人間的時間,更沒有那麼多的精力(雖然乾隆晚年身體還是很好)處理繁雜的政務,對於一個老人嘉慶沒有必要進行奪權,失去道德的同時,也在歷史留下罵名。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於養心殿逝世,終年八十九歲,嘉慶帝真正開始親政。他親政,便扳倒和珅,列舉他的罪狀,最後賜死。隨即以成親王永瑆為軍機大臣。並重新部署剿滅白蓮教起義的軍事計劃,嘉慶真正地開始他的皇帝生涯。

  • 18 # 追記歷史

    乾隆是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隨著電視的普及,各類歷史題材的影視劇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比如早期的“宰相劉羅鍋”走紅,捎帶著就把乾隆帝捧成一位家喻戶曉的皇帝。下面咱們就聊聊乾隆的那些事:

    活的久故事就多

    乾隆是清朝歷史上創造“兩最”的皇帝,一是他活了89年,因此他是清朝眾皇帝中壽命最長的一個;二是他實際掌權時間最長,乾隆帝在位60年時主動發揚風格,為了不超過康熙的在位時間提前退位,但這個退位並沒有將權力下放給兒子嘉慶,而是在3年太上皇的時間中,始終牢牢把持著朝政。由此可見權力這個東西堪比鴉片,父子這關係都不行,在權力面前所有東西都顯得一文不值。乾隆的長壽和漫長主政生涯,讓他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故事,當然人無完人褒貶不一是必須的。

    嘉慶只有看的份

    當時乾隆雖然退居太上皇的位置,但朝政大權始終沒有交給嘉慶,坐在大堂正座的仍然是乾隆,這有點換湯不換藥的意思。嘉慶這個皇帝說白了就是個傀儡,打造個畫著龍的小板凳(小龍椅)往乾隆旁邊一放,嘉慶這個乖乖兒子就開始安心聽老爸講課,話語權就更別提了。這真的還不如垂簾聽政呢!垂簾聽政好歹面子上看起來委婉些,大嬸們是在幕後指揮,乾隆這是赤裸裸剝奪兒子的權力,而且大家還不能說什麼。

    皇帝還得討好臣子

    和珅是乾隆手下頭號紅人,可以說乾隆性格和生活起居啥的,都早被和珅摸的一清二楚。當時還出現了眾皇子討好和珅的怪相,包括嘉慶也得縮成長蟲討好和珅,由此可見和珅得權勢有多大,甚至有些時候都能代表乾隆的意思。《嘉慶三年太上皇帝·朱希祖序》中記載:

    乘高宗(乾隆)昏耄太上皇以號令皇帝(嘉慶)之勢。

    事實也確實如此,尤其到了乾隆臨死前的那段時間,將近油盡燈枯的乾隆話都說不清楚了,也只有長期察言觀色的和珅懂乾隆。乾隆舉舉手加一點表情哼哼幾聲,地球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但和珅就能立馬翻譯出乾隆的意思,也不知道和珅是真懂還是假懂,後期也有說和珅是按自己意圖假傳聖旨。不管事實到底怎樣,在那種情況下和珅權力無窮大到是真的,所以嘉慶也懼怕和珅,但同時心裡對和珅的狠也油然而生。

    那時嘉慶真的很弱

    乾隆活著的時候,嘉慶雖然是皇帝了,但他並沒有一點安全感。咱們都是知道人年紀大了容易犯糊塗,年近90歲的乾隆也是個普通人,一生身居高位的他更容易情緒化,如果嘉慶一不小心犯個大錯,正巧遇上乾隆他老人家心情不好,直接把嘉慶皇帝的帽子摘了,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嘉慶弱不禁風的生存狀態,別說幹掉乾隆了,能小心謹慎等著順利接盤就不錯了,那還敢在下面搞小動作。

  • 19 # 黑水布衣

    縱觀歷史上的太上皇們,絕大多數都是不情願的,而退位之後的生活肯定是十分難過的,為何乾隆敢提前退位?他有為何退位?

    退位原因:

    一、尊敬祖父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下了一道聖旨:

    “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第此意向未宣示,眾亦不能深悉也。”

    這應該是乾隆的真心話,乾隆皇帝的偶像就是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祖父在文治上有《康熙字典》、《古今圖書整合》;在武治上平三藩、收臺灣、平準噶爾。乾隆在文治上有《四庫全書》;在武治上有十全武功。可謂是全面比肩,這裡就不比較功績的含金量了。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為了對祖父表示尊重,乾隆才做出了這個決定,當然乾隆其實只做到了一半而已。

    二、精力不濟

    年高少寐,每當醜寅之際,即垂衣待旦,是以為常。——《清高宗實錄》

    這段記載大約在乾隆五十年左右,當時他已經75歲了,在古代是絕對的高齡。睡眠逐漸減少,這對乾隆的精力是極大的挑戰。

    清代是中國古代集權的高峰,皇帝要處理的公事是非常之多,如果沒有好的體能和極佳的精力,是無法抗住繁重的工作壓力的。而這時的十五子顒琰已經成年了,乾隆要準備最後的權利交接了。

    那麼乾隆不怕禪讓後地位不保嗎?

    他早有準備了:

    一、人選出色

    乾隆皇帝的生育能力也是比肩其祖父的,共有17個兒子10個女兒,其中長大的有17人。不過在乾隆三十八年後,很多皇子早亡,乾隆可選的範圍其實很小了,而十五子顒琰脫穎而出。

    其實顒琰的才華其實是平平的,但其優點也是十分突出:老成持重、有恆心和毅力、人品端淳、學習成績優良、五官端正且舉止端莊,最重要的是富於孝心,這是乾隆最為看重的品質。

    二、未放實權

    上面我說了,乾隆只完成了自己所下聖旨的一半,他只是傳位皇子,並未退政歸閒。

    “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勃幾體健,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可以知所察承,不致錯失。”——《清高宗實錄》

    也就是說自己只將那些接待、開會、祭祀、禮儀之類繁瑣的小事交給了皇帝,而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仍然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也從未從象徵著大清權利中心的養心殿搬出。

    乾隆依然是這個龐大帝國的主人。

    事實證明,嘉慶皇帝確實是個大孝子,他恭恭敬敬的侍奉了自己的太上皇老爹三年多,但也證明他有恆心和毅力,嘉慶皇帝知道與父親相比,他最有利的就是時間,也正因為這個兒子,乾隆皇帝成為了中國古代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

  • 20 # 氣象情報員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乾隆皇帝大家都比較瞭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乾隆皇帝

    如圖就是乾隆皇帝的扮演者張鐵林

    言歸正傳,乾隆皇帝之所以“禪位”給嘉慶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點 首先乾隆皇帝是為了尊重他爺爺也就是康熙皇帝,康熙在位61年,所以乾隆在位60年就傳位給嘉慶。

    康熙扮演者陳道明

    第二點 乾隆雖然“禪位”於嘉慶當了太上皇,其實仍然大權在握,乾隆實際掌權時間足有63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

    乾隆大權在握,嘉慶自然無法威脅到乾隆的統治。

    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真實畫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護人員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