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看有老鄉嗎
9
回覆列表
  • 1 # 飛人小哥2001

    我們農村叫茅坑,當孩子想上廁所時,家長會說:那有個茅坑,你去吧。由於城市裡的孩子坐馬桶坐慣了,他們到農村上那種蹲式廁所往往很不習慣,這時家長會開玩笑似的說:你可一定給我蹲好了,別到時候蹲著蹲著掉茅坑裡去了。而且,不說假話,我們這裡還真有過孩子蹲著蹲著失手一屁股坐到坑裡了,弄的全身都是那種味道,讓他苦不堪言,很長時間都不敢見人。

  • 2 # 崇拜成為習慣amp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這麼臭?拉個便便能讓人不堪回首?用"臭氣熏天"來形容過去的廁所一點也不過份。

    我們小時候管廁所叫"蹲祠",它生動形象的比喻了那個年代的真實生活經歷。站在大街上順著味道很容易找到公共廁所,這種廁所內部的蹲位是敞開的,也沒有沖水的裝置,可想而知的情景是多麼悲劇。"蹲祠"雖然臭氣熏天,老百姓可少不了它,因為家家戶戶根本沒有衛生間。它即要滿足廣大民眾的需求,又要積攢寶貴的有機肥料,地裡的莊稼和蔬菜全指望它才有好的收成,郊區的農民經常挑著一擔桶到城裡來掏糞。

    過去上個廁所就像演間諜片,你必須擁有抵抗奇臭來侵的強大氣場,一個個蹲在那撅著屁股毫無隱私可言,在噼哩啪啦的交響曲中,才能換來無比的舒暢。我們下鄉支農住在農村,發現"蹲祠"竟然設定在豬圈裡,一個大坑上架了二塊板子,戰戰兢兢蹲在不穩當的板子上,便便以自由落體的速度下降,又以反作用力的速度反彈到屁股上,蚊子嗡嗡嗡的往身上撲,此時場景堪比上演驚悚片,神經幾乎崩潰。

    我家的小別墅有抽水馬桶,誰來家玩都很羨慕。但是父親要求他幾個兒子必須到後院小坡上的小蹲坑去便便,因為自家院子裡的蔬菜也需要有機肥。因為我是最小的孩子,又是閨女,所以我是享用抽水馬桶的VIP客戶。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以來建的房子開始有了衛生間,老百姓慢慢的不用再遭受這種苦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化糞池的肥料不能用作農業了,因為人們越來越多的使用大量的護膚品和洗滌用品,這些含有大量化學物質的廢液全流進了化糞池。

    我們這裡在建設新型農村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農村就像花園一樣漂亮,經過農電和農廁改造,家家戶戶用上了乾淨便捷的沖水馬桶,一個文明衛生和諧的新農村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3 # 莊家漢喝寶豐酒

    徐州人過去將廁所稱作“茅子”,不講究的人還會加個屎字,叫“屎茅子”,講究的人叫作“廁(發音ci)所”或者稱作“茅廁(ci)。”

  • 4 # 王偉2361

    “你們小時候把廁所叫什麼?”。我來回答,廁所稱謂的變遷突現的是社會的進步和文明。關於廁所小時候還聽說過這樣的段子:帝國主義的記者不懷好意地問周總理“中國有多少座廁所?”,偉大的周總理答到:兩座,一座男廁所,一座女廁所。現在任何事情都可以和文化掛鉤,廁所也有文化,民間也有廁神,按風水講廁所在居家的上首,所以有下廚房,上廁所的說法,七十年代以前的廁所大都是“旱廁”,也叫茅坑,茅子等,後來國家號召黃土搬家,於是就有了“水茅化”,水茅化還是旱廁,化是化糞池的意思,只是後來發展下有了水衝式的蹲便池,再往後有了有人管理的“w.c”,有了乾淨漂亮的“衛生間”,“盥洗室”以及更加高階,電腦控制自動噴淋吹風一體的坐便器。稱呼變了,上廁所也變得高階了:我去方便一下。或者說上二號。新的公廁標識說是和國際接軌,換掉了“wc”,只是新的英文標識我還記不住,在家的時候上廁所我會說成去電視臺。

  • 5 # 劉俊利

    小時候我老家去公共廁所叫”上茅房”,家庭上廁所叫”上欄”。

    上廁所是人生第一大事。甭管大人小孩,大官老百姓,男人女人,外國人中國人,都脫不了。這種體驗,與生俱來,人人都有深刻體會。或許也有難以啟齒的故事埋在心底。之所以稱”茅房”,就是隻有非常簡陋的”茅坑”,加上遮羞的遮擋物而已。一般出現在農村。一個茅坑。時間久了,茅坑裡”堆積如山”。尤其是到冬天,能成型,便於清理。也為某些人偷糞種田提供了便捷。

    為何在家裡稱”上欄”?因為農村裡,沒有專門的廁所,一般豬圈兼用。最怕大便有兩點:怕冬天冷,時間長了把屁股凍壞,二是怕豬拱屁股。

    長大以後走的遠了,稱呼多了起來。衛生間、洗手間、廁所等。

    衛生間就是廁所、洗手間、浴池的合稱。住宅的衛生間一般有專用和公用之分。專用的只服務於主臥室;公用的與公共走道相連線,由其他家庭成員和客人公用。根據佈局可分為獨立型、兼用型和折中型三種。根據形式可分為半開放式、開放式和封閉式。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區分乾溼分割槽的半開放式。

  • 6 # 男人本色252935365

    茅si,你懂的。小的時候上一個公共廁所,看見牆壁上寫的一首打油詩:君子自重,廁所有洞;屁股有眼,眼要對點。

  • 7 # 小毛蟲85090127

    這個印象很深,從小一直叫坑棚頭。現在還有一部分人用這個稱呼。特別是中老年。

    而且有時在農村的小道榜還有這樣的建築物。

  • 8 # 岱宗夫1

    我們那裡上廁所叫上“欄“,欄就是個豬圈,家裡沒有專門廁所“欄“,人畜混用,上欄時還得關上欄門,一防止豬亂跑,二考慮個人隱私,一手拿個小棍,還得嚇唬著豬,那叫一個接地氣呀,哎,代代傳下來的,現在好了,人有人欄,豬有豬欄,人蓄混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還是社會主義好。

  • 9 # 河南小口妮兒

    河南駐馬店叫茅房,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晚上一個人去茅房了,都是實在憋的不行了才去

  • 10 # 九狼圖騰

    我們小時候把廁所叫做毛撕,為啥子叫做毛撕呢?是這個樣子的

    那個時候條件差,廁所沒有洗澡的,時間一久,身上的毛都會凝結在一起,,,

    於是大家都會在裡面,,,幹嘛呢?

  • 11 # 芝士果果

    茅坑,小時候上廁所真的好痛苦,露天,大冬天的,冷風呼呼吹屁股,還時不時有人經過,木頭架子,下面一個大坑,裡面全是糞,還有蠕動的蛆,和滿天飛的大頭蒼蠅,還有這氣味,至深難忘。有一次,去上廁所,踏板已經黴壞掉,我一腳踩踏,然後帶著滿是屎的腳回家,拼命的沖洗。現如今的抽水馬桶真是造福人類啊!

  • 12 # 手機使用者52279397874

    我一輩子最注重的是廁所的了。因為小時候住的地方最先有高階坐廁,但從九歲懂事開始,父母去了山區城市,住的房子沒廁所,要去公廁,在家的後面,要走一條巷子去,又黑又暗,七八個矛坑,算大的公廁了。晚上只有兩盞昏暗的燈光,白天就黑黑的,常有人從牆頭上偷看,所以我們姐妹都要結伴去,即使不上有一個人要去,都陪著去。產生的陰影至今都沒有消失,一上廁所自不然的都要往上看。所以,結婚後,自己家的廁所我都要特別裝修好。浴缸座廁總之舒適透氣!跟房間一樣舒服

  • 13 # 平原臨峰

    現在叫廁所,從前我們那地方叫,茅廝。也有叫得更俗,糞凼,有一些茶房酒舍叫得雅一點,松活堂。解放後公共場所的茅廝改叫,公所。後耒發現公所這個各稱有同於鄉公所,區公所很不雅,又將公所改叫公廁。由於時代的發展,廁所也與時俱進,逐漸改為衛生間,現在又叫洗手間。

  • 14 # 農民小席

    我們小時候把廁所就叫做“茅坑”,甚至到現在人們依然還將廁所叫做“茅坑”了。

    我這裡所說的茅坑就是農村最為平常的一種簡陋旱廁。以前人們的茅坑都是設定在自家院子裡面,外圍用幾堵牆圍住,茅坑上面也沒有遮擋,裡面都是土堆和糞堆,待上完廁所必須要將糞便用土埋起來,不然會造成整合院子裡臭氣熏天,更重要的是每逢下雨下雪天的時候上廁所就成了最為頭疼的事情了。另外,以前上茅坑的時候還用的不是衛生紙,都使用的是土疙瘩、玉米棒子和瓦片之類的東西,有的還直接利用茅坑的牆角來解決。

    不過現在稍微好點了,人們將茅坑都摞到了自家院子外面,而且都是距離院子較遠的地方,並且茅坑都是修建的小房屋,也直接解決了雨水天氣上廁所難的問題。再一個,現在我們那裡的大多數人也不叫茅坑了,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還叫茅坑,別的就叫廁所。

  • 15 # 老趙5813035669

    鄧州,地處豫西南一個邊遠城市,小時候,城鄉差別較大,對廁所的叫法也不一樣。城裡人,廁所就叫廁所,而農村人通常會把廁所叫“後園”或“茅廁”。

    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稱呼也變的文明瞭。農村的“後園”變成了廁所,城裡人把廁所叫衛生間或洗手間。

    從廁所稱呼的變化,可以看出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

  • 16 # 鄉村魚兒

    我們小時候把廁所叫“茅坑,因為古代窮,大部分茅坑是用茅草鋪的頂,以前農村這種板做的廁所很多,不過一般農村廁所都是都紅磚,黑瓦蓋的很矮的兩個小房子,廁所坑是水泥打的坑,左右各開兩個門,男廁所門上寫上一個“男”字,女廁所門上寫上一個"女"字,認識字的人都知道各進各的廁所,別看這種小廁所,農村菜園種菜全靠這種小廁所的糞點菜,不過廁所也要建在陽光一點的地方,不能建在陰暗的地方,我老公二哥家的一個土磚廁所建了很多年了,在小竹林旁邊很陰暗,一上廁所到處都是蚊子,特別是夏天,蚊子會咬得你屁股鮮血淋漓,我兩個女兒都不上這種廁所,就在自家的衛生間上廁所,坐在馬桶上不僅乾淨還可以順便玩手機,沒蚊子咬,不過今年農村進行了一場廁所革命,國家命令所有土廁所都要拆掉,一個村建三個公用廁所,既好看又環保。

    不過那種用木板做的廁所真的很危險,特別是有病的人更不能上那種廁所,我二嫂有一個弟弟有癲癇病,很多年以前就是上了這種木板廁所,上廁所時癲癇病發作了,一下子掉到廁所裡淹死了,真是憒憾,死時才二十多歲,現在沒有這種木板茅廁了,這種廁所坑人,危險。

  • 17 # 使用者60287579034

    哈哈哈哈!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這個詞彙和話語了!雖說這個話題沒有多麼大的難度,還讓人覺得不好聽!不文明!不雅觀!還有點少人胃口,但是!喜悅心情無處不在讓這個話題勾起兒時調皮無處的回憶。讓兒時的記憶重現,幾個兒時的夥伴過年時拿起鞭炮插在茅屎坑的糞便上點燃後一響那場景簡直……茅屎坑!

  • 18 # 使用者一土

    “壕澇”,這個用來稱呼廁所

  • 19 # 使用者4477728758

    我家鄉小時候叫:茅廁子,用一小缸埋在地下,周圍圍上蘆葦,用一木板斜放在小缸內,防止大便時濺到屁股上,晚上看不到常常因看不到踏到缸裡,搞得一腳屎,哈哈,小時候記憶還是美好的

  • 20 # 臥虯堂

    農村娃,叫後院或者茅房!因為小時候廁所都是在院子後面隨便找個地方挖個坑,然後搭蓋個簡易房子,再在上面鋪蓋些茅草,以防下雨,就是廁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鞏俐和章子怡誰更勝一籌?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