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越努力越幸運麗娜
-
2 # 枯木齋
這事我幹過[捂臉],什麼心理?!好象我幹了什麼壞事似的[酷拽]!
外孫被他媽養成“小囡囡”,怯懦膽小,沒半點開創性,來我家總要我抱著,這咋行?與小孫子商量,咱們得讓小姑姑家的弟弟勇敢點,不然,等他上學了會被別人欺負、捱揍,你咋幫他?...
於是,就各種手段“練”他一一現在上大班了,好多了,敢於反抗,受欺負了就會叫嚷,“我讓我哥揍你!”,中班時卻只會哭.[淚奔][笑哭][捂臉].
-
3 # 返鄉歸來
我想說你買玩具為什麼不買雙份,難道你沒童年沒有得到過禮物。我家兄妹5人都各有孩子,但做為大人我們給自家孩子買什麼都會想到其他幾個孩子,這是做人的標準,也是做事兒的準則。
-
4 # 原上草86
不瞭解真相很難說清。孩子之間搶搶玩具,打打鬧鬧,我認為都是孩子之間的遊戲,不需要過度認真。教外孫搶孫子玩具的原因,也許是外孫比較內向,老人想讓孩子變得活潑些;也許外孫比較膽小,想讓孩子變得勇敢些;也許老人只是想開開玩笑。這些都沒必要非弄個明明白白!
-
5 # 猴兒monkey
不外乎兩種,第一種,是從心理上更偏愛女兒,所以,對孩子也就愛屋及烏。第二種,認為外孫畢竟是客情多一些,孫子是自己家的人,所以為了讓外孫有被重視的感覺,才會“出此下策”!不過,無論哪種原因,這麼做都不太明智,因為孩子不懂成年人這種複雜的糾纏,所以無形中會傷害到孩子!孩子們之間的“是是非非”,交給他們自己處理就好了!還不具備城府的他們轉臉就忘!馬上就會重歸於好的![害羞]
-
6 # 若谷5606
這種做法雖然是生活小事,家人不應該斤斤計較,但有時候還是有點問題的。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有多種原因。可能是因為父母和兒子兒媳婦關係不睦,導致對孫子不怎麼喜歡;也可能是父母特別疼愛女兒,在愛屋及烏效應的作用下,對外孫有點兒偏心眼;當然,很大的可能,是爺爺奶奶在逗孩子玩的時候的一種無意識的行為,而不是有意識的,並不說明什麼。
但是,家庭關係特別是婆媳關係有時候是頗為微妙的,容易發生誤會,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說,爺爺奶奶還是應該考慮這一點,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呵呵
-
7 # 筱希
他有可能比較在乎外孫多一點吧,但是也有可能他是無心的,不管他出於什麼心裡,我們不要想太多,如果連我們都跟他計較,那麼我們跟他的行為差不多了
-
8 # 無言之聲
一個教外孫搶搶孫子玩具的人的心理,有什麼?當兒女的不能多想。外孫、孫子就是手心手背,還能偏相那個不成。老人做法定會有一定的道理,他是再怎樣引導孩子。肯定是外孫太內向、太膽小了,這是爺爺、孫子、外孫爺仨做遊戲。一邊玩一邊引導。決不是教孫子們去搶去奪。既使真的做了這事情,肯定爺爺真的愚了,老了。做兒女的要體涼老人。
-
9 # 老孫科技
我想能問出這句話的基本上都是兒媳婦,但是你應該知道,作為爺爺的絕對不會更加疼愛自己的外孫,而討厭自己的孫子,老人可能是無意之舉,不必太在意
-
10 # 神級評論員
不好評論。主要根據小孩的性格來講。如果小孩兒性格比較內向,懦弱一點。教小孩子搶玩具,沒有錯,老人為了鍛鍊他,也是為了孩子不受欺負。因為這種性格的小孩兒是謙讓過了頭了,必須適當糾正他。如果這個小孩性格外向,老人這樣教小孩兒的那就不對了,那是慫恿小孩。因為這種小孩的性格呢,是需要學會謙讓。
因此小孩在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大人不斷的去糾正其行為。
-
11 # 喜迎紅旭快樂每天
一個教外孫搶孫子玩具的人是什麼心理,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對於我國來說傳宗接代的心理很重。兒子孫子是自己的接班人,是一家人,在心裡上會當作自己人。而外孫雖然也有著一樣的血緣關係,可畢竟是在別人家,在心裡上與孫子隔著一層,對孫子更親些,而對外孫,就好似對待尊貴的客人。
其次,"教外孫搶孫子玩具"這件事有幾層意思:
第一外孫遠道而來,外孫想玩孫子的玩具,而孫子不同意外孫玩。
第二作為父母沒有妥善處理,讓自己的孩子將玩具給客人玩玩。
務三作為老人可能與孫子商量,讓孫子將玩具讓給外孫玩,而孫子不同意。
第四作為老人,客人遠道而來,不能讓外孫不高興,更不可能將孫子的玩具搶過來給外孫玩,為求一種心理平衡,就出此下策,讓孩子自己解決,教外孫搶孫子的玩具玩。
總上所述,老人教外孫搶孫子玩具玩,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僅僅是要平衡一下孫子外孫的關係,想讓兩個孩子都有玩具玩。也許孩子打打鬧鬧,一會兒就成好朋友了。作為老人,孫子在心理永遠是第一位的。作為父母首先應想到自己沒有妥善處理好這件事,與兒子商量將玩具讓出一些讓客人玩,不應責怪老人。
-
12 # 遠在天邊85
孫子的玩具孫子天天在玩,外孫來了是客人,應該給他玩,但不能叫他搶,應該給孫子講明白,這樣玩的都高興,教孫子從小講禮貌。
-
13 # 優質原創者無痕
中國老—輩人的心態對於教育小孩有八成以上是錯誤的,因為在他們—輩的教育拿到現在來講是與現實脫軌,首先老—輩的文化程度和現在的思想教育他們等於知之甚少,當看到自己的小孩在搶別人的東西時大多是出於本能的寵愛自己的小孩甚至會幫忙去搶,其實這是在教壞他們。當孩子的東西被搶時,父母要怎麼去做才合適?
1.讓孩子先處理
家長讓孩子知道,對於他自己的物品,他擁有不分享的權利,所以別的小孩搶了自己的東西,要先自己去拿回來。如果孩子實在是拿不回來,讓他去求助家長幫忙,家長這時候就要保護孩子,透過合適的辦法把孩子的東西拿回來。
2.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行為而讓自己也跟著犯錯
有的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如果自己的孩子也學習模仿這種壞行為,這就有很大的不利影響。家長要給孩子做好道德教育,以別人的錯誤當作自己的警戒線,不要跟隨別人的錯誤,同流合汙,變成一個品行不好的人。
家長要機智地根據實際情況來維護孩子和自身的合理利益,維護公共道德,給孩子做一個正確的表率,讓他在這種反面教材中加深對自身素質的培養。父母應該要教會孩子怎麼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道德。但是生活中往往會有一些父母忽視素質的培養,違背這些公共道德,觸犯到他人的合理利益。這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也是對孩子素質教育的一大挑戰。
-
14 # 古草秋心
這老人界線明確,孫子是主,外孫是客,讓孫子學會吃虧讓人,這不好嗎?但是,這樣做卻是貶外育內,做法不對,不應提倡。
-
15 # 平安喜樂1998
不能把問題看淡點嗎?這也許就是老人的一個無意之舉,也許是孫子太強勢,外孫幹不過他,等等,不要客意的上綱上線,這裡關係著婆媳關係,家庭團結,和老人晚年幸福的大事!
題主把這事弄到網上,用心不善!其碼沒懷好意。
-
16 # 大嬸好福氣
老人的出發點是愛孩子,可能是怕孫子吃虧,教孩子搶玩具。這個其實無可厚非。搶玩具的情況也分很多種,萬一是老被別人搶,老人不願孩子被欺負,所以才教孩子“自衛反擊”呢?就像我們一般都會教孩子不要打架,但是如果對方先動手,最起碼的自保反擊要有吧,捱打的不能總是聽話的孩子。不欺負人,也不被人欺負才是最好的。
-
17 # 文星洲
比起做一個慈祥的長輩來說,做一個外孫的朋友是更得孩子喜歡的。對小男孩來說,槍是最帥的玩具,陪伴外孫玩,教外孫玩槍,可以很快成為外孫喜歡的人。哈哈。也彌補了一下自己年輕時帶女兒的些許遺憾。
-
18 # 墨澤
呵呵呵呵呵呵,你說的這種是有的,不過這種是非常非常少見的,老一輩一般受教育程度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說個很噁心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們碰到的大部分人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總有意外,有一次我們家小寶寶打完疫苗(當時才2個月大),我老媽抱著結果被一個拿快遞的女孩年齡大概20到30左右,裝了個滿懷我們的反應是趕緊看小孩有沒有事,這個女孩什麼話沒說沒事人一樣走了很遠,這時我們也檢查完小孩沒事,但是生活中你無法想象的事情太多,這個女孩走了有10米遠破口大罵,我們這面好幾個人,女孩就一個人我都有點搞不懂,你就是再撒潑再素質低下,但你不能傻吧這麼隨便一個人過去都能讓你半身不遂,當時孩子太小不能受驚嚇,我是忍了又忍我老媽要罵她,都讓我和我媳婦給拽住了。
你說這件事窩囊嗎?真窩囊,但是你讓我在選擇,我可能還是會這麼做,孩子太小如果一味的去追求自己痛快,小孩受到驚嚇損失最大的還是我。作為商人做事情之前我考慮的永遠是得失。
-
19 # 使用者花靜悠然
猜測一下的話,可能外孫遠道而來,姥爺倍感親切疼愛,孫子天天繞膝身旁,是家裡的小主人,作為小主人理當和小客人分享玩具,一起嬉戲玩耍,如果孫子性格內向、膽怯,喜歡獨處,爺爺讓外孫搶孫子玩具也是一片苦心,激發孫子的剛強的一面,小孩子往往越打鬧越親暱,消除隔閡一起玩耍。
如果孫子不滿三歲,爺爺教外孫搶孫子玩具不合適!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把自己東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打個比方說,就如有人搶大人的房子、汽車一樣,試想一下,大人會同意嗎?如果強行被搶走,心裡一定是崩潰的!不要忽視了小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議大人正確引導小孩子,讓他逐漸學會與小朋友分享,而不是強行去搶。
-
20 # 陳樓陳申
現在孫子是一種讓你折壽的人,因為有了孫子,你的兒子負擔會加重,因而盡孝顯得力不從心,你也不能安享晚年,還要勞神費力協助照看,大了又要娶妻生子,指望他孝順好像臨餓死前看見青麥穗,更指望不上!因而出了一個下意識動作罷了,別無他。
回覆列表
其實也沒什麼,人老了就像個孩子,他們的思維就是孩子,這就讓作為子女的很頭疼,如果孩子胡鬧可以訓斥或者打罵,但面對父母胡鬧就無奈了,不但不能訓斥還得耐心哄她們。
其實老人真需要哄的,我爸爸每次喝酒胡鬧的,有一次人家生病住院還偷著喝酒,病友告訴我了,我批評了他不管用還惹他生氣,我又哄他給他講理還得帶著撒嬌,才把老爹給哄好配合大夫好好治病,感覺像是叛逆的孩子一樣,真是老小孩的,所以不要去糾結老人做出的任何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