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高紫駿

    難說呀。

    不是說人是複雜的嘛。“人之初,性本善”這種古來啟蒙,也有爭議,別的怎敢一概而論呢。

    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即使是同一個人,也不會是永遠的善良和永遠的兇惡,常言道“兔子急了也咬人”。又說是“虎毒不食子”。不就是很好的說明嗎?

    據有人分析,臭名昭著的淫棍、惡霸西門慶也有真情流露,也有仗義疏財。例如:第六房李瓶兒病死後,西門慶不吃不喝,幾次哭得差點昏過去,一口一個“好仁義的姐姐……”,罄鈴哐踉後事辦得大張旗鼓,幾乎佔了全書一整個回合(供對比:潘金蓮的娘潘姥姥死了,只有五個字)。再如,其結拜兄弟常時節買房子的錢,也是白花花銀子西門慶幫著出的。直到西門慶死,也沒見還;直到全書一百回結束,也沒見常兄弟不還銀子還個人情。

    ……因此,總是勸你善良的人,不一定真的善良。也不一定真的不善良;說不定他(她)今天善良了,明天就不善良;說不定他(她)在這事上阿彌陀佛了,在那事上就窮兇極惡了;說不定他(她)在海南島仁至義盡了,在長白山就蛇蠍心腸了;說不定他對你是春天般的溫暖,對他(她)是秋風掃落葉。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貌似鼻子眼睛千人一面,實則九曲迴腸一人千面,如契訶夫的《變色龍》,如傳統川劇“變臉”,沒有規律,不是定理——是這樣嗎?

  • 22 # 快樂小白想翻身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隨著社會的變化,他可能不再是那樣的真正的善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還是比較贊同這句話。

  • 23 # 小郡主1984

    認同,很多人總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但是他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真的清楚嗎?你真的能站到當事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嗎?當事人的真實感受你知道嗎?所以,誰都沒有資格去一味勸別人善良,因為別人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你不清楚!

  • 24 # 珍綺籐

    勸你善良的人有些時候只是他們想為自己建立一個好形象的一種途徑,勸別人善良不代表其人也善良,除非他們經常行善,他們的行為是被公認善良的模範,不過有些人表面行善,內心卻很邪惡,所以不能以偏概全,一個人的善與惡真的需要長時間去觀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皇帝到底是怎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