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耳東光光

    其實現在的中年人過的挺艱難的!中年,就是處在家庭最重要的位置!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玩命要拼搏的時候,而這個時候要承擔家庭的經濟條件!如果自己拼搏的夠好,走親戚是件很隨意的事,人情世故處理的都比較好!如果經濟不夠好的話,想想自己有很多用錢的地方,就覺得走親戚是一種負擔了

  • 2 # 美容美甲那點事兒

    是的。

    尤其是當年的中年人,壓力更甚。

    他的父母輩們,因為科技和醫療的發展延長了壽命,80歲已經不算什麼了。他們的兒女輩面臨的是日新月異的科技和訊息,以及應接不暇的培訓班和技能班,他們自己面對著新新人類的跨界玩法衝擊,他們平時生活都不容易,何況過年?

    在老輩嚴重,中年人是家裡的頂樑柱,他的脊樑就是家庭的高度,尤其在過年期間會被拿來比較;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的支出都需要中年人來負擔,你說壓力有多大?

  • 3 # 相處不累

    有個臺灣的朋友在廣州做生意,十多年沒回家了,大兒子家去年添了一個胖兒子,小兒子也談了一個女朋友,他說今年回宜蘭老家過春節。今天小年,打電話給他,問他回家了沒有,結果他說不回去過春節了。我略微想了一下,明白了:過年走親戚,其實是很多中年人的難以承受之重。上有老下有小,過年少不了見面發紅包,給老人和兒孫都要大紅包,再加上兄弟的孩子們,基本上一年就白乾了。

    過年走親戚,少不了拉家常:生意做的咋樣?有沒有在廣州買車、買房?有啥好的賺錢專案……如果你沒混出個人模狗樣,會被親戚瞧不起。親人們只關心你混的好不好,不會在意你過的累不累。

    現在很多中年人過年選擇出去旅遊而不是走親戚,這樣做可以避免一些因為過年帶來的困擾。

  • 4 # WangJiQun舜耕盆景

    大家付出了一年的辛勤勞動,克服了現實生活中各種壓力,總算是等到過年了,平時能與家人團聚的時間非常有限,現在可以同父母長輩們,分享一下一年來的付出和收穫。親戚朋友的往來,應量力而行。

  • 5 # Today一典

    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了?

    很簡單,小時候不常吃的,你現在天天吃,都膩了;小時候不常穿的,你現在挑著穿,都不新鮮了;小時候不常見的,你混了這麼多年,啥沒見過,都審美疲勞了。所以不是年味淡了,是你經歷多了,心淡了而已。

    以前過年走親戚,人窮禮薄條件苦但人情味足,現在過年走親戚,相互攀比炫自己漸漸失去了人情味,小時候的年味是一種期盼,現在的年味是一種回憶。

  • 6 # 小馬哥歡樂多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老百姓更是注重人情世故,親戚朋友就要走動,這樣才能更好的聯絡感情,所以,咬著牙也要走下去

  • 7 # 笑對明天817

    過年走親戚,其實是很多中年人難以承受之重,現實社會確實這樣,現在大部分人中年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辛辛苦苦掙一年,除去日常生活開銷所剩不多,再加上辦年貨喜事份子錢七七八八的基本上就剩不了多少錢,一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人家拜年紅包送五百,你也只有送五百,聊天吃飯都是在講誰又掙了多少,誰又買房了,誰又買車了,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里很多中年人難以承受,只能說現實社會風氣變了,人們的思想不象以前那麼單純了,都比較物質了,窮人說話都沒底氣。被人看不起。個人關點,不喜勿噴。

  • 8 # 蒔花蜂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每年春節回家過年走親戚原本是一件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好機會。原本是年輕人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年想回家好好休息的好時光,但從放假回去那一天算起。年前要準備年貨,年後到十五元宵基本上是天天都在親朋好友間來回奔波,讓年輕人苦不堪言。你們覺很在外工作一年後回到家來回奔波走親戚這傳統習俗對你來說是是溫暖還是負擔呢?雖然說這些年中國的電子通訊產品的發展,雖說有電話和各種即時通訊軟體如“某信、秋秋、手機簡訊”等通訊的方式。但這雖然說很方便,但總是隔著一塊冰冷無情的玻璃螢幕。替代不了親朋好友間的面對面的溫馨交流。大家聚在一起鬧家常,一起敘舊談心,期盼美好生活,是任何一種通訊形式的方式所能替代的。

    可是現如今你,春節過年回家走親戚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基至明顯感覺讓大家有些痛苦了。

    首先,要想好給親朋好友間買什麼樣禮物,多少錢的禮物確實也是一門讓今頭痛的事情;

    其次,除了送禮之外,還要送紅包!長輩們要給紅包、娃兒們要給紅包、喝喜酒要給紅包。去些稍遠的親戚,還要大老早便起來坐車坐船。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9 # 隴東孟哥

    今天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過年走親戚,其實是很多中年人難以承受之重,過年走親戚送禮品,小孩子的分派紅包是少不了的,現在的禮品價格有貴,多則幾百不等,還有小孩子的紅包也是一項不少的開支,幾百到上千元,中年人生活經濟壓力很大,是上有老人要扶養,下有孩子上學開支,也有可能還有車貸房貸每月等著他要還貸

    ,已經是很疲憊不堪了,過年走親戚有增加了額外的經濟開支,可能又要透支了,如果經濟條件好的話,那也無所謂,絲毫感覺不到任何壓力,完全在自己承受範圍之中,所以這個問題就要看自己的經濟條件了,!

  • 10 # 使用者2220163090866

    過年,傳統佳節,親朋好友一年難得一聚。串走親戚,拎點東西表示表示也不為過。禮品吆!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而定。但對有些人來說,禮品成了壓力,無比糾結。東西買多了,錢有問題。買少了面子上過不去,咋辦呢?只有一招,別去了。其實,禮品多少不重要,只要你真誠情到就可以了。無須考慮太多,愉快過個年。

  • 11 # 天晴和藝

    這兩天車都打不上,到處堵的車都快要動喚不了了,原來快要過年了,出來置刅年貨的,送禮的最是絡絳不絕,車水馬龍的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還有事業上的各種人際交往,事事處處都的趕在過年的這幾日打點只記得過年收壓歲錢錢,收禮物特開心特快樂,真的傻的不知道大人們都承載了什麼樣的重負。

  • 12 # 使用者2140陳福銀

    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都主重感情,有了感情的依連性,從主觀上說一切事情都好解決,當這方面親情更為託善親近成為世俗。過年走親戚己成為人們自古己來風俗習慣,其實做為中年人,優其是三四十歲的人,他們是家庭的支拄,對於走親方面很重視,如果去長輩家拿的禮品,必須得好,品質得貴重些,這也是面孑的表現,讓人家能看起。如果小輩來自己送禮品,也得考慮給孩子向壓歲紅包錢多給點,在面上,小輩能 尊敬。總的話來,過年走親戚也算是有負重的方面。

  • 13 # 念懿39622

    百姓大都很注重人情世故,尤其每逢傳統佳節時,親朋好友難得見一面,禮尚往來這很正常。吃吃飯,談談心,再給小寶寶們拿點小錢意思意思,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聯絡感情很不錯的一種方式,也不丟我們老祖宗尊上愛下的優良傳統美德。至於難以承受之重這個話題:我只能說完全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去做,不要攀比,不要跟風過分誇張即可。

  • 14 # 春秋一瞬而逝

    這些老舊的傳統習俗把人都捆綁得無可奈何,其實都反對都反感都害怕過年,很多人勞累過度導致下肢體癱瘓,悔恨不已。人類該覺醒了,該除舊迎新了,都該掙脫這傳統的枷鎖,去追求真理,活在自由的天地裡,享受生命的樂趣吧!

  • 15 # 我的33060820

    確實難以承受,我深有體會,尤其是家在農村的更是要命,要是兄弟姐妹多,那更要命,每次回家,提前兩星期就要做準備,這個的,那個的,親戚的,朋友的都要考慮,仍然達不到都滿意,回家一趟,一個月的工資沒了。

  • 16 # 業界一俠嵐

    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不同,在我們江西老家,走親戚是沒什麼花銷的,紅包和禮品都會退回,紅包還會多回一些給你,特別是送的禮,都是輪換著的,別人來我家送過來的,我們可以用來走例外的親戚用上。我感覺要說難以承受的痛,應該還是在生活的落差上吧,比如收入,比如兒女成家事宜,哎,徒增煩惱

  • 17 # 雨同學實驗

    被各種對比和逼婚確實是我不願承受的。而且一年比一年敏感。

    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過年不再是我期盼的日子,漸漸的變成了負擔。而且越來越重。

    自從放棄原本安定的工作,琢磨自己做點小生意開始,自己的經濟狀況慢慢的開始下降,由於缺乏經驗不但賠光了自己的積蓄,而且還欠下了些外債。從此就與身邊人的差距越來越大,別人已經攢夠了錢付房子首付,買車等,而我卻還在還債的路上。

    由於在農村29歲已經是早應結婚的年齡,我還沒有結婚。去年我和父親為此發生爭執,一邊催婚,一邊說我不爭氣,工作這麼久,不但什麼都沒有積攢下,還要還外債。由於當時做生意也在家裡拿了一些錢,父親逼我還錢。可當時我真的拿不出來,那種被家裡人逼的走投無路的感覺真的很難受。

    由於和父親的爭吵,我一年沒有回家,現在馬上又過年。從小受到的傳統薰陶,讓我沒辦法不回家過年。此時此刻我剛到家,父母對我很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可是我的心理真的是壓力很大,不想任何人提起事業和婚姻。會讓我坐立難安,無地自容。

    我知道這種種感覺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我自己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我也受過大學教育,思想中對別人的看法不是很看重。可是有的時候到特定的環境下,還是沒有辦法控制人的本能反應。

    年還是要過,親戚還是要走,人生就是需要面對種種的挑戰和不適應。我知道親戚的詢問可能出於關心,也有可能出於好奇。我知道,父母永遠是那個不斷給我支援和恨鐵不成鋼的人。我的想法會積極和他們溝通,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同時明年自己也會不斷努力,希望會有更好的收穫。

  • 18 # 益陽快樂E修哥

    確實是的,就拿我自己來說吧,首先,因為我的行業比較特殊,所以過年假期比較短,加上我家和媳婦家親戚又比較多,我們這鄉俗是近點的親戚家去拜年都要吃個年飯什麼的,所以幾乎過年那段天天都是吃完這家吃那家,甚至一餐飯要吃幾家,一個字——累!

    再者,過年嘛,一般都得給長輩拜個年什麼的,像我們這中年四十來歲的,長輩一般都健在,而且比較多,一般每個長輩拿個200來塊真不算多,如果十幾二十個咧?這還不算,拿了老的還得顧小的,現在孩子金貴啊!人家過年給我們拜個年道聲伯伯或者爺爺好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得!你不又得出血?這個小的就多了去了,——同學啊同事啊……的孩子甚至孫子,好多好多哦!

    說這麼多,看著自己體會吧![摳鼻][摳鼻][摳鼻][機智][機智][機智]

  • 19 # 呂向正539

    過年走親戚,拜年,串過門就行了,攜家帶口到外地親戚家過年,我看有些不厚道?人家又不是你的兒,你的女?你家過年接待過幾家親戚?再親的人也要保持一定距離!

  • 20 # 看呀是花花

    我還不算是中年人吧,94年的,但也看多了父母是怎麼拜年的,確實過年的階段中年人的壓力很大。

    一、壓歲紅包。

    東北這邊的習俗就是壓歲錢紅包很大,我五歲的時候收到的紅包就已經有500塊了,那時候的500塊基本就是父親近一個月的工資了。

    現在給親戚家孩子的紅包,關係稍遠的500元,關係近的都是2000左右,而且關係近的,壓歲錢都是給到結婚。誰家裡還沒個孩子了,這樣加吧加吧就得有小一萬的支出了。

    二、長輩紅包。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年了一家給10000,這就又是兩萬了。還不算每個月的費用,但這也是正常的開支啦,他養小,咱養老。

    三、串門年貨。

    過年了,就是拜年啊,年夜飯之後,初一到初七不是在拜年,就是在拜年的路上。還穿插著別人來自己家裡拜年。

    拜年肯定是要有年貨的,啤酒、乾果、水果、海鮮,怎麼一家也得送500左右的東西提著去拜年,這就又是差不多5000的開支了。

    四、過年聚餐。

    親戚朋友都會在春節回到家鄉過年,難免會有很多的應酬需要參加,就算是AA每頓飯都差不多要200-300一個人,偶爾還要請客吃飯,這些就差不多要10000左右。

    五、領導同事。

    外地工作的人,難免要拿一些家鄉的土特產給單位公司的領導同事當個新年禮物,這些人情關係也要個5000左右了。

    算下來,過年一個多禮拜就要花費五萬左右的積蓄了,一年的工資除去日常消費估計也剩不下多少,一個過年之後,就更剩不下啥了。中年人的壓力真大啊。

    當然,有錢人的過年又是另一個過法啦,反正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混合油皮應該用什麼樣的抗衰老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