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文史不假

    兩伊戰爭打了8年,參戰的雙方伊拉克和伊朗,雙方都可謂是損失慘重,傷痕累累,誰的日子也不好過。

    就說伊拉克吧,薩達姆不僅消耗了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甚至還揹負了700億美元的外債。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伊拉克借科威特的錢。

    薩達姆一合計,想從科威特身上找補點回來,於是,薩達姆找到了科威特。提出,我和伊朗作戰這麼久,傷亡數十萬軍隊,也不光是為了我自己,而是整個阿拉伯世界。也包括你科威特,這筆借款能否免除啊。自然,科威特肯定不答應,畢竟是幾百億的美元,哪有輕易放棄的道理?

    這樣,薩達姆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呢?打唄!

    薩達姆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最直接的,為了那幾百億美元的借款。

    二、兩國緊挨著,拿下科威特後,還能增加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三、藉此事,可以提高伊拉克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地位和實力。

    四、科威特的石油儲量非常豐富,這個誘惑力還是蠻大的。

    薩達姆雖然不可一世,但並不魯莽,他首先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尤其是對於超級強國美國和蘇聯的態度。

    當時,美國國內的經濟,正面臨內憂外患,增長非常的乏力;蘇聯則更加可憐,國內民不聊生,馬上瀕臨解體破產;而且,雙方僅有的一點注意力,也都放在了對方的身上,畢竟“美蘇爭霸”的格局還在。以上三個方面,薩達姆認為,誰都沒有功夫去管科威特這個中東小國的安危和生死。

    在這種預判之下,薩達姆決心開始鋌而走險,謀求向科威特出手。這樣,犯下了他一生中最致命的錯誤,引發了海灣戰爭的爆發。

    1990年7月底,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雙邊談判宣告破裂。當時,伊拉克薩達姆政府,要就已經在伊科邊境大量陳兵,雙方的戰爭已經不能避免。

    儘管當時!美華人已經公開支援科威特並且持續向薩達姆施壓。但薩達姆卻堅持認為,國際社會對於科威特不會介入。

    1990年8月2日凌晨,薩達姆正式入侵科威特,10萬伊拉克軍隊越過邊境線,殺奔科威特首都。

    事實上,科威特僅僅是一個彈丸小國,儘管兜裡很有錢。但是,歷來就不是軍事強國,面對來勢洶洶的伊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很快就被伊軍一鍋端了。

    短短10幾個小時,伊軍就徹底擊垮了科威特,已經兵臨科威特的首都城下。甚至,過於囂張的薩達姆恬不知恥的宣佈,科威特正式劃為伊拉克併成為“第19個省”。

    老薩的行徑,引起國際社會的一片譁然和抗議聲,尤其是美華人尤其不爽。在它的積極穿插下,聯合國安理會透過決議,要求薩達姆立即停止侵略並從科威特撤兵,最後期限是1991年1月15日。

    可惜,薩達姆不吃這一套,美華人眼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實現不了啦。於是,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發起代號為“沙漠風暴”的空襲行動。

    薩達姆對此的預估,看來完全錯了,他沒想到美國布什政府如此決絕,如此不遺餘力。失去了防空力量的後伊拉克地面部隊,頓時就成了美華人的靶子。

    1991年2月24日,在意識到只靠空中力量不足以逼迫薩達姆屈服後,美國率領多國部隊發起了地面攻擊,對伊軍發起了猛烈攻勢。

    原本以為勢均力敵,或者最起碼應該能夠僵持一陣的美伊對決,竟然出現了“一邊倒”的形勢。

    薩達姆一看,原來自己離美軍的差距如此之大,兩天後,宣佈接受安理會決議並立即撤軍。

    至此,海灣戰爭宣告結束。

    參考資料:

    《海灣戰爭》

  • 22 # 何來庸

    兩伊戰爭後薩達姆急需用錢,但偏偏這個時候的國際油價一路走低,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下降到每年只有100億美元左右,為了解決戰後的困難,薩達姆將目光投向了海灣地區的其他阿拉伯國家。

    海灣地區的石油出產國有三大闊佬,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只要控制了這三個國家,整個波斯灣的石油分配就完全掌握在了伊拉克手裡,薩達姆首當其衝的盯上了與其相鄰的科威特。

    科威特

    一:科威特位於波斯灣的西北端,北鄰伊拉克,南接沙烏地阿拉伯,東部與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線長230公里,2013年的人口是396萬,科威特人佔百分之38,科威特境內沒有河流和湖泊,只有一望無垠的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淡水極其缺乏,長期以來影響了發展,自古以來居住在此的阿拉伯人以捕魚和商貿為生,科威特歷史悠久,是古代海灣文明的搖籃之一,5000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歷史上科威特曾是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通道,隨著波斯灣地區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科威特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二:1938年科威特發現了布林幹大油田,科威特面積只有1.78萬平方公里,比北京稍大點,但石油儲量佔世界儲量的百分之八,被稱作被浮在石油上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威特石油探區不斷的擴大,先後又探明與布林幹聯網的幾大油田,慢慢黃沙的下面竟然是油海,是黑金,從這時起,伊拉克人開始覬覦科威特了,放話說要收回科威特的領土,隨著科威特石油儲量的不斷增加,科威特成為西方資本的重要爭奪目標。自1953年起,科威特政府透過參股等形式讓石油國有,到1980年完全國有化,而就在這一年兩伊戰爭爆發,八年間正是科威特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的8年,這個沙漠中的國家被改造成了花園,首都科威特城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科威特用石油美元轉向西方投資,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龐大的投資網,投資收入甚至超過了石油收入,人均國民收入一度居世界首位,對於在戰爭中掙扎的伊拉克來說,暴富的鄰國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薩達姆很久之前就說“科威特只不過是伊拉克這顆樹上分出的一個枝杈,伊拉克有權收回科威特的領土”。對於伊拉克的覬覦,科威特也有所防範,為了不讓伊拉克找到口實,在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始終侍奉著伊拉克,未曾料到薩達姆慾望之大超出了預料。

    為了入侵科威特薩達姆找足了理由:

    1. 歷史原因:

    歷史上,英國和奧斯曼帝國都覬覦這片地區,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曾被奧斯曼帝國統治,1871年科威特被奧斯曼帝國強行併入,成為伊拉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為了擺脫奧斯曼帝國的控制,科威特埃米爾穆巴拉克1889年同英國簽訂協議成為英國的被保護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3年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了洛桑條約,才分別建立伊拉克王國和科威特埃米爾國。奧斯曼帝國崩盤後,伊拉克是其繼承國,但事實上,即使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科威特也有獨立處理內部事務的權力,更何況當時的伊拉克也同屬於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和英國簽訂的協議明文規定科威特是在英國保護下的獨立王國。

    2. 奧斯曼帝國地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於大片的阿拉伯地區都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區,所以科威特和奧斯曼帝國的巴士拉省在地圖上是同一個顏色,但敘利亞、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一部分以及阿拉伯半島的其他地區都是如此,伊拉克偏偏拿地圖上一個顏色這種理由就說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真是天下奇談,此藉口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國際上根本就站不住腳。

    3. 兩伊戰爭的解讀

    兩伊戰爭打了8年,伊拉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科威特給同是阿拉伯國家的伊拉克提供了很多幫助,包括140億美元的貸款,戰爭結束後,薩達姆想賴掉這筆鉅款,理由是伊拉克替其他阿拉伯國家擋住了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無數的伊拉克人民流血犧牲,阿拉伯兄弟國家出點錢是理所當然的,不應該再跟伊拉克要錢,然而科威特拒絕了這種要求。不止是對科威特,1990年6、7月間伊拉克還曾向沙特和阿聯酋要100億美元作為戰後補償,均遭拒絕。

    4. 石油過度開採

    為了恢復戰後經濟,伊拉克希望歐佩克組織可以適量的對石油減產,以刺激低迷的石油價格,但科威特無視石油組織的限額,持續低價傾銷石油,伊拉克還認為科威特在橫跨兩國邊境的魯邁拉油田過度開採,導致伊拉克損失大量的石油儲備,要求科威特對此進行補償,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分佈成鍋狀,科威特的位置正好處於鍋底,伊拉克認為科威特的過度開採導致了伊拉克石油的減產,在邊界地區無限制的開採損害了伊拉克的利益。伊拉克要求科威特賠付24億美元作為補償,遭到拒絕。

    5.波斯灣出海口

    在伊拉克的最南端法奧港的出海口有兩個小島,布比延島和沃爾拜島,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和經濟價值,科威特在兩島上設定居民住所,此處是海上油田的重點開發區,伊拉克要求取消該項決定,宣佈兩個島是伊拉克的領土。透過兩伊戰爭,伊拉克更加體會到佔據二島的重要性,伊拉克的海岸線只有50公里,如不控制波斯灣北端,他的石油出入必受人所制,只有控制波斯灣深水水道的主動權,才能大大改變伊拉克的不利位置,透過佔領兩島即而控制科威特和其他海灣阿拉伯國家,這樣整個波斯灣都會聽從伊拉克的指揮,這是薩達姆準備已久也是預謀已久的戰略。

  • 23 # 論史君

    在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始終是站在伊拉克這邊的,兩國不僅是政治上的盟友,而且在經濟上,科威特也給予了伊拉克巨大的幫助,給伊拉克的貸款數額達到了150億美元之多,兩國可謂是患難與共。但是,當兩伊戰爭結束後,這兩個曾經的兄弟之國為何會反目成仇呢?最後竟然大動干戈,伊拉克出兵佔領了整個科威特。是什麼原因,導致伊拉克要鋌而走險,我們具體瞭解一下。

    其實伊拉克之所以入侵科威特,主要還是為了滿足其在海灣地區稱雄的戰略需要。尤其當薩達姆上臺之後,雄心勃勃,一心相當阿拉伯民族統一、強盛大業的旗手。雖然兩伊戰爭沒有滿足其心願,但是當伊拉克從兩伊戰爭脫身後,在美國的支援下成了中東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國家後,薩達姆的雄心壯志又燃了起來。而富裕弱小的科威特便成了薩達姆的首選目標。因此,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目的,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掠奪財富,轉嫁國內危機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戰後的它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為了轉嫁國內的政治經濟危機,伊拉克選擇發動戰爭,將目標對準了科威特。

    兩伊戰爭之前,伊拉克的富裕程度在中東地區是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依靠著龐大的石油儲備和出口,伊拉克國內的人均收入達3000美元,外匯儲備達378億美元。那時候的人均收入3000美元是什麼概念呢?至少我們國家現在都沒達到這種水平。然而,伴隨著兩伊戰爭的爆發,伊拉克的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海上油路中斷,石油產量銳減,收入不及戰前的五分之一。

    而且,兩伊戰爭不僅將伊拉克所有的外匯儲備消耗殆盡,而且還欠下大量的外債,其中欠科威特的就有120億美元,欠其他國家的230億美元。戰後的伊拉克經濟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它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建設國內經濟,恢復生產發展。但這些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援,但此時的伊拉克已經內有重建國內經濟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在兩伊戰爭結束後,戰爭導致伊拉克國內的各種矛盾開始爆發了出來。大批軍人的待遇以及工作問題成了急需解決的難題,而且國內物價上漲迅速,工資的漲幅已經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面對這一系列戰爭後遺症,百姓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國內潛在的不穩定因素隨時都有可能危及伊拉克領導人的地位,甚至一不小心就會觸發內亂。

    因此,為了擺脫國內的經濟和財政困難,伊拉克在經濟振興無門的情況下,只好採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了。它將目光轉向了海灣地區富有的鄰國,要求它們免除自己所欠的債務,並拿出錢來幫助伊拉克進行經濟的恢復。在這些國家中,科威特首當其衝,因為科威特不僅有錢,更重要的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於是,科威特變成了伊拉克入侵的首選目標,伊拉克佔領科威特,既可以奪取科威特的財富緩解國內的經濟危機,又可以震懾海灣其他國家,使其減免伊拉克所欠下的債務。

    伊拉克此舉,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奪取石油資源,提高其國際地位

    眾所周知,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產油大國,石油是兩國主要的經濟來源。其中,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儲量約1000億桶,僅次於沙特,位居世界第二位。而科威特的石油儲量約為945.25億桶,位居世界第四。除此之外,還有產油大國阿聯酋。

    但是,80年代以來,這些國家經常在石油價格問題上爭執不休,但主要以沙特、阿聯酋、科威特三國佔據上風。同時,不少石油國為了增加收入,經常超標生產石油,導致油價大跌。對此,伊拉克大為光火,聲稱遭受到了鉅額的經濟損失。

    此外,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有三個特大的含油構造蹭,這些含油層一直延伸到周圍鄰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盆狀。而科威特的油田又處於盆底,周圍石油均流入盆底。這樣一來,科威特的油田始終是滿的,且多年不枯竭,而與之相反的伊拉克則處於盆壁,石油不斷地流入科威特境內,這使得伊拉克十分氣惱。

    1990年7月18日,面對這種情況,伊拉克要求科威特賠償24億美元,作為其“偷油”的賠償,面對伊拉克的這一無理要求,科威特選擇了拒絕。而當政治、外交手段達不到目的時,薩達姆便決定採用武力解決問題。

    而且若伊拉克能夠完全控制科威特的石油資源,那將意味著伊拉克將會成為僅次於沙特的石油大國。如果在進一步控制了沙特和阿聯酋的石油,世界油庫總量的65%將掌握在薩達姆手中。那麼,那時伊拉克將會控制全世界石油的命脈,所有的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將聽命於伊拉克的擺佈,從而提高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

    三、奪取領土,改善海灣戰略態勢

    除以上所說之外,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另一個企圖就是為了改善它在海灣戰爭中的戰略地位。

    伊拉克雖然作為海灣強國,但其海岸線卻只有50多公里。唯一的出海口——阿拉伯河的主權還與伊朗有爭議。而伊拉克的海上出油口和海軍行動又受到科威特的兩個島嶼——布比延島和沃爾拜島的制約。一旦科威特不讓伊拉克使用這兩個島嶼,那麼伊拉克的經濟必然會受到巨大的損失。

    因此,作為一個海灣強國,伊拉克是不會滿足海岸線短、出海通道狹窄又處於別國制約的情況。相反,如果獲得了布、沃兩島,其戰略地位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那時,伊拉克在海灣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將會大為改觀。 為此,伊拉克決定入侵科威特,徹底出海口問題。

    總結

    伊拉克之所以入侵科威特,根本目的是為了攫取科威特的豐富石油資源和鉅額財富,奪佔有利的戰略地位,進行領土擴張;同時透過佔領科威特,敲山震虎,威懾其他海灣國家,迫使 它們臣服,從而增強伊拉克在海灣、進而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

  • 24 # 不正經的軍棍

    伊拉克當年胃口可遠不止科威特,薩達姆還有個目標就是沙特,他準備對沙特動手,結果才被美軍吊打一頓。入侵科威特,只是伊拉克這個宏圖中的第一步,主要目標是沙特。當年美軍也沒有現在這麼彪悍,打海灣戰爭之前,美軍自己也心虛呢。

    其實呢,科威特和伊拉克之間的恩怨也是不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錢的問題,把薩達姆逼瘋了愁壞了。兩伊戰爭時期,本來科威特是中立的,結果伊朗對著科威特輸出伊斯蘭革命,科威特立馬翻臉開始支援伊拉克,戰爭結束的時候,伊拉克欠了科威特140億美元的戰爭貸款,伊拉克這邊沒錢還。

    說到這裡呢,我們可以捎帶著看下現在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伊拉克的財富是薩達姆給的,實際不然,伊拉克的家底都是薩達姆敗光的。薩達姆政變上臺以前,伊拉克幾乎家家有小汽車,生活非常富裕,結果打了八年兩伊戰爭,給伊拉克打了個燈盡油枯,不僅自己家底打光了,還欠出去一堆外債。他要是沒這一堆外債,也不能鋌而走險去入侵科威特。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沒錢還款,請求科威特給他免了,理由是,伊拉克幫科威特頂住了伊朗的霸權主義,但是呢,科威特這邊不同意,欠錢必須還。1989年,伊拉克和科威特接連會晤,希望把這個債務問題好好整理一下,根本就沒法達成共識。

    沒錢還,那咋辦?伊拉克有石油啊,從石油這邊打點主意吧。伊拉克請求降低原油生產配額,又主張拉高油價,能幫伊拉克提高石油利潤,錢就有了。科威特這邊不擔心油價低,反倒是加大力度開採,結果就導致伊拉克希望透過抬高油價賺錢的計劃落空了,不光落空,還賠了不少錢。另外在魯邁拉油田,伊拉克又指責科威特偷採,導致伊拉克賠錢。

    就這樣,錢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科威特和伊拉克的關係越來越惡化。薩達姆靈機一動,好啊,我直接把科威特吞了不就解決問題了?就這樣,伊拉克組織了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進了科威特。其實這會兒呢,還有十幾萬伊拉克大軍在沙特邊境這邊展開了,薩達姆的胃口,則是沙特。

    薩達姆佔領科威特之後就準備對沙特動手了,這會兒危機非常嚴重,美國也是看到了之後,才對伊拉克開始動手的,沙特這邊也是趕緊把導彈拉出來對準了巴格達,就是那個一億美金一顆的那個導彈。

  • 25 # 世界史圖鑑

    因為伊拉克的薩達姆一直想要建立一個由自己主導的中東秩序。伊拉克和科威特在此之前,其實關係還是不錯的。薩達姆在掌握伊拉克政權的前十幾年當中伊拉克的發展迅速。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客觀事實,但是薩達姆的下半場很顯然,作為一箇中東強人他原形畢露。在1980年到1988年之間,薩達姆一手挑起兩伊戰爭搞得伊朗全民皆兵,奮起抵抗伊拉克薩達姆的入侵。這場戰爭雖然打了八年,但實際上戰爭開始以後的1981年戰場的局勢就發生了變化,伊朗甚至進攻到了伊拉克境內,之後雙方一直處於拉鋸狀態。

    最終還是由於聯合國以及各國的調停,這場八年的兩伊戰爭才宣告結束。在此之前,科威特總體來看一直是站在伊拉克這一邊的,甚至還提供了巨大幫助。別看科威特這個國家並不大,但是石油資源豐富而且坐擁波斯灣的優良港口。在整個戰爭期間給伊拉克的貸款數額達到了150億美元。當然一方面是兩國關係不錯,一方面科威特也想借著這一場戰爭獲得貸款利息。然而戰爭結束之後,伊拉克薩達姆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的中東計劃擱淺,伊朗這條路走不通,薩達姆自然就會把自己的目標放在科威特上。

    伊拉克雖然也靠近波斯灣,但是直接接觸的沿線並不大,大部分都被科威特所佔有。為了在海灣地區稱雄稱霸,薩達姆一直想要阿拉伯民族的統一,兩伊戰爭沒能達成她的心願。在戰爭結束之後,薩達姆雄心壯志重新瞄準了這個富裕,而弱小的國家科威特。當然此時的薩達姆和美國還處於盟友狀態,而同樣科威特與美國也是盟友狀態。掀起戰爭發動侵略那麼必然會導致國際局勢的複雜。薩達姆一人還是做了,歸結起來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個是為了轉嫁國內危機。在兩伊戰爭爆發之前,伊拉克可以算是中東最富庶的國家,經濟環境持續向好國內經濟繁榮。但是發動兩伊戰爭之後什麼都沒有得到,反而損失數百億美元的資產。

    國內經濟環境遭到破壞,對於這個中東強人而言,他實在沒有耐心透過自力更生的方式恢復國內經濟發展。而且在國內殘酷鎮壓其他種族引發了國內的統治危機。對於一箇中東強人薩達姆,一定會選擇透過對外戰爭的方式轉嫁危機。而且戰爭給伊拉克帶來的創傷遠不止於此。由於戰爭的影響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近乎腰斬,收入不及原先的20%。而且由於戰爭伊拉克國內的外匯儲備也已經消耗殆盡,欠科威特就有100多億美元,而且還有其他中東國家的借款,薩達姆也根本不想還這筆錢。而且國家想要發展,想要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如果使用和平的辦法的話,勢必還要繼續借款,薩達姆根本不會同意。

    社會也爆發了嚴重的危機,失業的工人,國內的各個行業工資下降,物價飛漲。薩達姆的統治根本無以為繼,於是走向了戰爭。科威特為什麼能夠成為伊拉克的首選目標呢?首先就是科威特太富庶了,而且國家弱小,可以花最小的代價獲得最豐厚的利益。同時又能震懾海灣和其他國家。讓這些國家免除伊拉克欠下他們的債,並且與其經濟合作。同時伊拉克佔領科威特之後,石油產量和儲備能力非常有可能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世界第一。而當時世界對石油的需求都十分旺盛,也可以進而威脅西方和其他國家已達到伊拉克的目的。

    而且兩國由於地理位置以及地層方面的差異使得伊拉克境內地下的石油源源不斷地流入到科威特的國境內。這種地形上的差異,這種落差使得薩達姆十分不服氣多次要求科威特,向伊拉克支付相應的補貼款,科威特根本不予理睬。就這樣伊拉克的薩達姆最終在1990年決定對科威特動手。而美國此時也對薩達姆保有警惕,如果科威特被薩達姆所,掌握那麼世界石油總產出的60%以上,將會掌握在薩達姆手中,這對於世界尤其是西方而言,都十分致命。美國是絕不允許自己的咽喉被這個國家所遏制住的,即便他們曾經是盟友。

    而且科威特的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海灣地區伊拉克的石油運輸線,其實掌握在科威特的手中。即便科威特與薩達姆不願為敵,石油運輸線也從來沒有禁止伊拉克的石油運輸。但是作為一箇中東強人薩達姆決不允許這種潛在的威脅存在。所以想要吞掉科威特主導波斯灣。薩塔姆發動了,這場海灣戰爭,其實從政治經濟國內矛盾種族問題,以及戰略,未來的能源等等都有直接和間接的關係。

  • 26 # 遠方風林

    老薩說了,這次行動是為了把失散多年的兄弟找回來,歷史上科威特就是奧斯曼帝國下轄的巴士拉省的一個縣,因為各種原因,終於下定決心,把這位兄弟拉回來,變成伊拉克的第19個省。

    老薩和伊朗血拼8年,死了幾十萬人,耗盡了國力,背上了沉重的外債。薩達姆真是心急如焚,怎麼辦呢?

    他先是找那些遜尼派君主們商量減免債務的事情,畢竟是我擋住了伊朗的革命輸出,我為了保衛阿拉伯兄弟而戰的,你們得幫我,這些君主們一合計:行,那就減免一下吧!但是大多數國家借給伊拉克的錢並不多,割點肉也沒啥,可科威特借了薩達姆150億美金,80年代的150億美金可是天文數字。

    科威特是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國,哪裡捨得,直接拒絕拒絕再拒絕,就算是親兄弟也得明算賬,這這個問題,就一直僵持著,搞得薩達姆如鯁在喉,難受的很。

    暫時也沒什麼辦法,薩達姆只好努力建設抓生產,賣石油先,不過馬上他又發現不對勁了,這科威特人不厚道啊,偷採我的石油?!這兩國邊境,有一段沙漠地區沒劃界,但下面石油多啊,而且“科威特地勢比伊拉克低,導致伊拉克石油流向科威特境內”,薩達姆暴跳如雷:我在前方和伊朗什葉派血拼,你們卻在偷我的石油,這和用匕首在背後捅我兩刀有什麼區別?

    還沒等薩達姆消氣,又發生讓老薩火冒三丈的事情,科威特等國拼命生產石油出口,違反歐佩克的出口限額,導致國際油價暴跌,伊拉克的石油生產設施還在重建之中,本身產能就不足,油價一跌,伊拉克更加損失慘重,這對伊拉克的重建工作簡直是落井下石啊!

    薩達姆徹底怒了,他突然想明白了:我犯那麼多糟心事幹嘛?直接滅了科威特不就完了,這連人帶錢不都是我的了?!於是,薩達姆大手一揮,10萬軍隊開進科威特,一天之內就控制了科威特,然後宣佈科威特正式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可惜,老薩錯估了形勢,美華人沒有坐視他吞併科威特,而是帶了一幫小兄弟,拿著板磚圍著他狠狠地揍了一頓。薩達姆終於明白了一句話:信了老美的話,接下來的就是炮彈了!可惜後悔也晚了,從此老薩上躥下跳反美反了十幾年,最終還是倒下了。

  • 27 # 閒士評論

    過去老百姓有句話叫,十一二的姑娘生孩子,沒點數。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說到底,無非是利益之爭,但能夠打起來,根本的根本是有一方的政府首腦沒點數!

  • 28 # 嶺南通途

    伊拉克攻打伊拉克,歸根到底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兩伊戰爭伊拉克欠下了大量的外債,其中科威特就是一個大債主,薩達姆以自己是為了保護阿拉伯世界打的兩伊戰爭為由希望科威特免除債務,科威特當然不願意。

    二、兩伊戰爭讓薩達姆的自信心極度膨脹,認為自己已經是中東第一強國,世界第三強國,自己有實力有威望吞併科威特而不會遭到國際的強烈反對,當時蘇聯正值國內局勢動盪,美國緊盯蘇聯,薩達姆錯誤地認為自己不會被兩大超級大國反對。

    三、吞併科威特可以得到科威特大量的石油,還有伊拉克一直夢寐以求的出海口。科威特石油儲量世界第六,天然氣資源儲量居世界第十八位,是真正躺在資源上的國家,並且擁有天然的深水港,出口非常方便。

    四、薩達姆認為吞併伊拉克可以進一步提高伊拉克在中東的威懾力,爭當中東地區霸主。

    綜合以上原因,薩達姆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的戰爭,隨後美國出手打了海灣戰爭,伊拉克軍隊在美國現代化戰爭手段下一潰千里,經過十餘年的制裁後,被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徹底消滅了薩達姆政權。

  • 29 # 陳穀子0N0I

    伊拉克的薩達姆是個獨裁者,在兩伊戰爭後,伊拉克將侵略目標投向主權國家科威特,其目的是吞併科威特來挽回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的財力f

    人力損失。美國及其北約以打擊侵略者為由,發動打擊伊拉克的戰爭,伊拉克百萬大軍僅四十天士崩瓦解,發動侵略戰爭的薩達姆喪命。f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老闆脾氣都這麼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