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晉南chai

    強烈建議給老農民增加養老金,人民大學有位教授測算過,在20多年的時間裡,整個三農向工業化和城市化貢獻了十幾萬億。如果今天把國有企業改制改成私有制,至少應該把農民提供的剩餘還回去

  • 2 # 夏至和立秋

    農民種田是為了自己生存,解放後國家把土地分給每個農民,農民種糧出售以前生產隊把錢變工分分配給每個人,後期土地個人種收益自己揣兜,如果把賣產品當成交保險那全國各行各業誰也不用交社保了,就坐家等著白拿錢,這是寄生蟲的思維。

  • 3 # 愛國愛家你我他

    應該是所有的農產品中,包括進口的,養殖業的和土地轉化成商業中,全部提取一部分資金用來給農民上養老金和醫療保險費,農民養老金從六十歲開始每月最低保證不少於500人民幣

  • 4 # 打油詩ren慕陶

    這就是個笑話!

    誰來給你把這筆賬弄清楚?弄得清楚嗎?當年是以生產隊的名義賣糧,生產隊早就成了歷史,賬目早就過了儲存期,分田到戶後直到2003年糧管所改制,個人名義賣糧,有誰給你保管賬目?

    小孩多的家庭在生產隊時代超工分吃糧戶算不算賣公糧的?分田到戶後基本不賣糧的怎麼算?

    只能是基本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結合,多繳多拿。否則就是對近二十多年養老金制度的全面否定,推倒重來。

  • 5 # 赤灣鵝

    國家已經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全民社保,今後會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情況不斷完善。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可向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有序提出,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

  • 6 #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謝邀

    這個問題,對四0,五0後的老農民沒有意義了,因為他們己經老了,年輕時,已經貢獻給國家了。

    現在沒有養老金的人,是沒有多少人的。自國家規定,個人交養老保險的人,自己老了,都有退休的。也就是規定個人交之前的老農民沒有退休金。再過二十幾年,這個養老問題,就不是事了,個人都有。

  • 7 # 思源1666

    過去依附在土地的公路,礦山,水利,池塘,凡是屬於公社的集體產權被以各種藉口承包出去的產業該為農業的養老做一些補償性的實質貢獻了。

  • 8 # 茂松居士

    假如國家可以給農民養老金的話,按出售農產品的數量肯定不可以,還是按人均土地確權數量,因為這個問題太複雜,只能這樣一刀切,你去試想一下,有很多農村老人的糧食收下來後,自己沒有能力去國家指定的地方去交售,只能賣給那些在村裡收糧食的小販,那怎麼算?他們一天拉兩趟,上萬斤糧食,都寫他自己的名字,那些沒能力去親自交售的老人就沒出售嗎?沒法證明啊。

    唉,這些幻想有什麼意思啊,那些承包前的老人沒有多少了,就算國家給養老金他們也享受不到了,現在農村都交社保了,再過上幾年基本也都有養老金了,交的多領的多,很公平。

  • 9 # 霧雨雲霰

    最合理的經濟是以金錢定價的,養老金獲取是必須經過繳費積累才能有所得,明白的說養老金不是社會福利,而是繳費後的社會統一籌備。

  • 10 # 男兒本色韋信子

    這不成立,可以按照戶畝地相結合,交一定數量的養老金,國家幫助交大部分。退休後一定把地退給集體,不然內外通吃,會引起社會動亂。城市失業人員更苦,運作模式要有長期有效性。農村與城市一塊進行,儘量做到公開,公平與公正。

  • 11 # 馮文林3

    別弄得那麼複雜,挺簡單的事讓你們這群飯桶弄那麼麻煩幹什麼?有那麼深奧嗎?孝仿臺灣或者日本,六十歲以後,人人平等!!在職你有能力,你工資高,退休都一樣!

  • 12 # 塞外西北796

    沒法回籤,我就是農民,連田帶地一畝一分,六十平方丈為一畝,鋼捲尺為標準,一季小麥收幾百斤,一季大春(水稻)收四百斤左右,菜園再載幾釐地的菜夠自己吃,請算一下一年有多少錢?不出去打點工掙點錢靠那點糧食能過上小康嗎?聰明人

  • 13 # 吉祥伴我家

    那麼問題來了,出售農作物又從何年哪月開始算呢?國企員工自己掏錢買社保了?編制內人員自己掏錢買社保了?要知道最初的國企建設農民還出力了,就是鄉公社時期的供銷合作社農民還出了股金,到後來供銷合作社賣完股本都沒還農民,又沒分過紅利,我記得只有一年夏天給過一點點白糖。

  • 14 # 蘭天黃紫

    賣糧錢裝自己腰包。國家每畝各種補貼一百至二百不等,大豆更多。又不交社保,只伸手要錢,不太合適吧?國家提昌交社保二三十年了。有些農民說交幾萬不合適……等。部分農民蓋樓,賣樓,賣車,幾十萬娶媳婦。就交社保捨不得。國家錢是納稅人,工人勞動交的血汗錢。用於公共建設及國防教育等。工人養老金是企業個人從工資中拿出來的,與國家財政是兩本賬。農村應學習河南,南街村,看他們怎麼養老吧。

  • 15 # 知足霧散

    九元五角錢一百斤的穀子,五分錢一個雞蛋,六角錢一斤的毛豬,二角九一斤的花生。只能歸國家統一收購供養城市人,你有岀售嗎?個人岀售就叫黑市,沒收了又加批評。

  • 16 # 小高步1

    企上紅,農上交,是理烴基監督順來紅愛來自套的心願籬笆外去內貢,宅男宅女多美滋,嵐嵐山家只飽肚自願去上貢,完金盒是農民的也算是個應三隻的叉車工上加好上m好來的一三隻心意,這久之,也算是一個懂紅利上去了,乏力又討好來上頁貢一個記得我與僅你而幸苦了,卻僅僅懂來的一個禮徑流量大的好.心思禮憐香惜玉來的一個憐經經理吸順上紅去,發達了,大家也都發了,似的好,不如做的行墨善,多憲完寬完美民心結個德,才功.能全,才不會拿上多發上去的財物與東西,去與養老相捉迷藏做好來,不服民心,就絕對辦不成功。只限時。

  • 17 # wa737

    這也不合附情理,要以實際耕種土地的年限來決定農民的養老,一輩子種地的人,與打工,經商的人收入要少很多,他們的養老是政府考理的重點

  • 18 # 布穀催春馮志

    《這個辦法難做到》:提出這個問題雖然只是要大家探討,但沒有實際意義,也難以做到,理由是:1、由於各家各戶所處地理環境不同,佔有的資源不一樣,所能出售的農產品數量有很大差異,難以以此衡量其對社會作的貢獻。2、有的農戶人均土地只有兩、三分,生產的農產品不足自給,哪有農產品出售,難道老了就沒有養老金嗎?3、各家各戶成員從事的生產專案不盡相同,出售的商品種類不同,農產品千差萬別,甚至天天要出售,誰來統計,誰來監督?4、有的家庭成員多災多病,維持自己生活都困難,哪有農產品出售?5、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等群體也沒有農產品出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按出售農產品數量或價值來決定養老金的多少,就太複雜,太繁瑣了。假如,一個農民從20歲開始農業生產,有了農產品出售,要到60歲才能領養老金,那就需要儲存40年出售農產品記錄的財務檔案,這能做到嗎?

  • 19 # 幸福翁

    養老金與售糧數量掛釣的思路是合理的,但要精確計算某人"交多少公糧賣多少餘糧恐己無據可查,根據農民的年齡還是能作出粗略的評估。其實精確的計算意義不大。只要能確定某老人交過公糧賣過餘糧就夠了。

  • 20 # 15861WW天行健

    根據農民為建設國家輸出的人才,勞動力和其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來給他們發放養老金,不用考慮他們手中微薄的土地,因為土地都是國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的奶粉錢該不該婆婆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