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子摔倒後,大人一般會跺腳罵地板;小孩子撞了桌角後,媽媽一般會打罵桌子,做類似的事情好不好?
14
回覆列表
  • 1 # 家有熊娃娃

    很多家長都會採用這種方式來安慰摔倒的孩子,讓孩子儘快停止哭泣。特別是家裡老人會用這種方式哄小孩。

    其實,小孩子摔倒,可以儘量避免使用罵地板的方式。

    因為寶寶摔倒並不是地板的錯,如果責罵地板,會給寶寶造成一種錯覺: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就是外界原因造成的,很容易造成寶寶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思維方式。

    所以這種方式最好能避免。我們可以嘗試用這樣的辦法~ 讓寶寶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當小孩子摔倒後,詢問小孩的情況:

    媽媽/爸爸知道你摔跤了很痛(承認寶寶的情緒和感受)

    有沒有摔倒哪裡呢(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哭一下吧哭出來一會就沒那麼痛了(讓寶寶把自己的情緒透過正常的方式表達出來)

    你看,剛剛是不是因為你跑太快沒有看清楚路,所以摔倒了(幫寶寶分析摔倒的原因)?

    那下次走路的時候,自己要小心一點,不要跑太快,這樣就不會摔跤了(告訴寶寶正確的處理方法)

    哦,你看,剛剛你摔跤把地板也砸疼了呢,我們去跟地板說一聲對不起,好嗎?(教寶寶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對別人富有同理心)

  • 2 # 萱寶孃親

    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經常會磕磕絆絆的。越是容易摔倒,大人越是會特別的緊張,有時心疼的不想讓她下來走路,寧願大人辛苦點抱著她。可是孩子終歸還是要自己走路,放開大人的懷抱,去擁抱這個美好的世界。經常會看到孩子走路摔倒或者磕碰到什麼東西,摔疼了,孩子就會哇哇的大哭。大人看見孩子的眼淚像豌豆似的往下掉,心痛的不得了。家長連忙會跑過去安慰孩子,一邊給孩子擦眼淚,一邊會用手打那個碰疼孩子的“兇手”,嘴裡還不時的責罵那個“兇手”怎麼碰疼孩子了。孩子在這時有可能會解氣了,馬上又會活蹦亂跳的了,家長也會鬆口氣。

    其實這是不明智的做法,這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摔疼或者碰疼都是別人的錯,又或者會教給孩子一種錯誤的理念就是以後凡事讓自己不痛快了,都可以去責怪別人,而自己根本沒啥錯。大人看見孩子摔疼會特別的心疼,會不由自主的做出那樣的行為舉止。從感性的角度上來說大人是為了儘快的讓孩子不哭鬧了,可是從理性的角度上說這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無可厚非的影響,小則影響孩子的行為舉止,大則影響孩子的一生。

    雨萱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經常會磕碰,記得有次萱爺爺帶她去超市玩,她坐著那個小推車,結果路不平,推車失去了平衡,她摔的鼻青臉腫的,頭上有個大大的包。她一直哭鬧不止,等萱奶奶來打罵了爺爺,坐了會搖搖車才算安靜下來。晚上我下班回家的時候,她竟然還會時不時的摸著頭告訴我,她的頭今天被摔了。我看見雨萱的頭摔的比較嚴重,心裡真的很痛,可是我總不能去責罵萱爺爺吧。我抱起雨萱親了親她,並安慰了她。可是似乎這讓雨萱心裡產生了陰影,現在她爺爺抱她,她根本不願意搭理。估計在她心裡覺得爺爺那次摔疼了她,全都是爺爺的責任,其實她哪知道,摔疼了她自己卻疼在了大人的心裡。

    現在我帶雨萱的時候,她有時會摔倒在地,可是她爬起來後會立即有小手拍打地面幾下才罷休。我見狀趕緊跑過去,看看她的小手,馬上親親她的小手,幫她吹吹,再擦乾她的眼淚,她很快就破涕為笑了。雨萱現在偶爾也會被電風扇或者是桌角碰到,她依然還會哭,但不會再去拍打那個“兇手”了,而是去摸摸它、安慰它了。

    其實孩子都是特別聰明的,孩子的行為舉止都是和大人學來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孩子作好榜樣。要教會孩子犯錯了或者是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切莫將責任全部轉嫁到別人身上,因為什麼事都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理解。

  • 3 # 護眼小磚家

    這是屬於一種,把錯誤歸咎於外界的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教育方式。這就教育孩子,自己以後犯錯了,就把錯誤歸咎於其他因素,容易讓孩子日後養成欺騙、不負責任的壞習慣。

    同時,這還是一種溺愛的表現。溺愛孩子容易讓孩子養成自私的壞習慣。

    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們經常怪孩子這個不學好,那個不學好,事實上,我們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有一些不好的行為誤導了孩子,孩子才形成了這樣不良的壞習慣。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所有大的問題都是從一個個小問題積累產生的,不要等到孩子青春期叛逆了,或者誤入歧途了才開始尋找對策,那是亡羊補牢,為時也晚了!

  • 4 # 杏媽育兒

    引導寶寶 “自我歸因”

    對此,作為家長如何改變呢?在0-2歲階段,小孩子還不太具備思維能力,這一階段,他們對事情的反應其實是“複製”家長的反應。因此,我們不妨轉變一下慣常的思路,嘗試一下這種做法:當孩子不小心撞了桌子時,你不要說:“桌子不乖,把寶寶撞疼了,桌子該打。”而應該說:“寶寶把桌子撞疼了,桌子沒有眼睛,寶寶有眼睛呀,桌子不哭,寶寶下次一定會小心的!”這樣,就能積極引導寶寶學習積極的“自我歸因”方法,即凡事主動自己承擔責任,積極尋求自己可以解決的辦法;並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有著明確的人生目標,最終能夠成為把握自己命運的人。

  • 5 # 瑞比的菜園子

    我個人認為一般奶奶爺爺姥姥姥爺經常這麼做,我家十三四個月的時候,奶奶來看寶寶,寶寶摔倒碰到牆,然後奶奶就把球使勁的砸牆,說‘讓你碰疼我大孫’,然後寶寶就學會了,自己碰到哪就特別暴躁,很久才糾正過來。作為媽媽我不會這樣做,比如她碰到哪裡疼了,她也會過來指著那,意思是那裡碰疼寶寶了,我會抱抱寶寶然後和她說說“牆沒有動,是你自己不小心碰到的,它沒有錯,錯在你淘氣時不夠小心噴到地,讓自己受傷是不對的”,小孩子她其實什麼都懂,遇到這樣的情況,先安撫再講道理,我的原則是你可以淘氣,可以頑皮,但是一定要明白事理

  • 6 # 麻辣育兒

    當然不好,孩子走路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小孩子摔倒了,會自己站起來繼續走啊跑啊,大人如果跺腳罵地板,首先會讓孩子覺得摔倒是一件很失敗或者很錯誤的事情,其次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摔倒是地板的原因。摔倒,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大人一笑了之,小孩子也不會當回事。

  • 7 # 積木育兒

    上面的四格漫畫,給我們展示出了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情景:

    場景一:如果孩子摔倒了,老人家的反應一般是立刻衝上前,把孩子抱起來,然後一邊用腳踩地板一邊說:“都是地板不好,把我家寶寶摔跌到了,地板真壞!”

    ——錯,教會孩子錯誤歸因,推卸責任。這是老人帶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場景二:年輕媽媽則多半會選擇站在原地,看著孩子自己站起來。

    ——錯。這種細節其實透露出父母平日裡對孩子比較嚴厲,父母明明站在身邊而不能給予援助,或者忽略孩子的情緒而直接要求孩子堅強,類似做法,只暗示給孩子:他們是不值得愛的。

    場景三:有一些不耐煩的父母會非常生氣地跑過去大吼:叫你不要跑你偏要跑,看,摔了吧,趕緊起來!

    ——更錯,因為這種方法就等於在孩子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這類父母常常覺得孩子就是個不理性、不省心、總給自己惹禍的小東西,這其實是在一開始就粗暴地“否定”了孩子。此種態度,隨時都會輕易地將孩子推向沮喪、壓抑、低自尊和低自我價值的深淵裡。

    關於孩子摔倒這件事兒,其實我的建議是,孩子1歲半乃至2歲前,摔倒了就直接扶起來就好。同時可以告訴孩子:走快了會摔跤/地上有個石子(引導孩子尋找原因),下一次走慢點就好了。

    為“孩子摔倒扶不扶”而糾結的父母,其實是把愛和規則人為對立了起來。

    “愛”孩子這件事,在孩子1歲半之前,多少都不過分。1歲半之後,則可以在愛的基礎上,有方法地引導孩子去建立規則。

  • 8 # 愛花s

    原來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摔倒了會哭,老公會說,你看你還哭,把地都磕了一個坑,地都讓你磕壞了,你看怎麼辦?這是孩子就不哭了,看看的地,還摸摸地,覺得好可愛

  • 9 # Highest丶

    對啊,所以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都無視規則目空一切,在商場不好好看著孩子,孩子受傷了就告商場,路上摔一跤就告路政,從來覺得自己一點錯都沒有。

  • 10 # 雞窩頭妹妹

    我是很反對這樣做,也從來不這樣教孩子,我家孩子大了後磕磕絆絆後經常會說地板壞,椅子壞之類的話,我就告訴她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再說地板椅子被你碰到了他們也很疼,我不想讓她養成出錯都把錯誤推乾淨的毛病,一點責任感都沒有

  • 11 # 素顏

    孩子摔跤很正常,如果是罵地,罵東西肯定對孩子不利,使孩子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不能面對錯誤,什麼都去怪物體或別人。

  • 12 # 尋夢王偉

    這種大人或父母如果是這樣,那麼可以馬上去派出所幫孩子辦理改姓手續得了,這孩子以後長大後,毫無疑問——姓賴!

  • 13 # R118109831

    說之前得想想真不好嗎?什麼都不能蓋棺而論,按那些教育聖經教育出來的也有很多不好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時候肯定嬌慣這樣也正常。

  • 14 # seiusun

    我小孩跌倒我跟家人統一協調好不要發出一些“唉呀”“哦”詞語,統一說“沒事,快點起來,啪啪手。其實那些習慣會給孩子養成意識就是,弄痛了我我就要打它,不管是物件還是人。

  • 15 # 心源23356407

    越罵越哭!我是這樣做的:你看看你把地板弄疼了嗎,人家好好的待著呢,你跑過來摔著人家該你說對不起你還哭!趕緊說對不起,然後孩子就說對不起以後我會小心的!就不哭了!

  • 16 # 不知好歹xs

    每次我女兒摔倒我也不嘛她不打他,我就裝作沒看到,讓她一人獨立,現在四歲了,小的一歲,每次小的摔倒我都會鼓勵她站起來,不要哭,自己走好來,看著點,她也不哭很勇敢,

  • 17 # 大仙影視

    這其實沒什麼對不對的,以前我媽也這樣做,但長大了,這對我沒有任何的影響。這麼做,我覺得只是一種對小孩的安慰,因為真的可以安慰到摔倒的小孩,轉移小孩的注意力。

  • 18 # 我從未離開72701932

    不好,我覺得在孩子摔倒的時候應該教他如何站起來而不是去責怪地板,時間久了孩子慢慢就會覺得自己缺點都是別人的錯

  • 19 # smile璐

    我看過一個新聞說國外的一個家庭,小孩在屋裡玩耍,不小心撞到桌角,哭了,他媽媽發現之後問小孩為什麼哭啊?小孩子說撞桌子上了,這位媽媽沒有一邊哄孩子,一邊打桌子,而是告訴小孩,去跟桌子說對不起,小孩很疑惑,媽媽告訴他,桌子一直都在那裡,沒有動,是你撞的桌子,即便是你很疼,你也要像桌子道歉,因為桌子沒有錯,是你自己不小心才弄成這樣的……

  • 20 # 清晨93018056

    不靠譜,不能培訓孩子堅強和堅韌!倒是無意間傳遞給孩子的訊號是: 我是弱者,我得受到保護,誰都把我怎麼樣了!久而久之,自私就養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是先裝修好,還是先定製傢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