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桑亦舒
-
2 # 142326062464老道
餘認為,一個人能享七十壽辰,即算享盡天年了。七十古來稀,七十以外,餘下的都是賺來的壽命。所以活上七十歲,一個人就不用為生命長短爭競了。應該夠數了。活夠70,你就不枉此生,超過70,那是你積德行善換來的。一個人如果能不拖累他人,健健康康活到70歲,那就是你享盡天年,壽終正寢了。
-
3 # 樂維彩
這個問題提得好!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自然死亡,古時以一個甲子,即60歲為界,認為超過60都算壽終正寢,70已是古稀了。
但要知道,從元明來看,非戰爭因素的自然平均壽命為54歲。現在平均年齡為73歲。這多出19年。
以此來算,60+19=79歲。
所以,在現在社會背景下,79歲作為壽終正寢標準較為合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4 # 田野小屋
一個人無病無災活到80歲最理想,當然瞭如果你無病無災,健健康康活到了90歲以上,那不是更好嗎?說實話,沒有正常不正常這一說,活得幸福不幸福由你的健康而定,假如你很有錢還很年青,但健康一天不如一天,你能說你很幸福嗎?雖然你很年青,你能說你比一個非常健康80歲的沒錢老人更幸福嗎?所以說不管活多大,健健康康的活著才是最幸福的!所以追求健康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
-
5 # 子軒icon
對於人到底能活多少歲這個問題,自古至今眾說紛紜。古時候人們相信人可以長生不老。為了實現長生的願望,古人嘗試煉仙丹、找仙藥等各種方法,但是最後都沒有成功。到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和我們對人體的不斷探索,慢慢知道長生不老其實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人作為自然界的高等生物,必然也逃避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那慢慢的,人們漸漸瞭解並接受了人固有一死的觀念,然而另一個問題隨之又出現了:人到底應該活到多少歲才算是正常的享盡天年呢?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壽命應至百歲
關於這個疑問,歷史上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答案。在中國,彭祖被視為長壽的人物象徵。傳說中彭祖出生於夏代,他一直活到商末時期,享年800歲;而根據《黃帝內經》裡的記載,則有“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說法,也就是人能夠活到一百多歲;古代大哲學家王充也說“百歲之壽,蓋人年之正數也。猶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而我國的《尚書》中則提出“一曰壽,百二十歲也”,也就是說人活到120歲,才能叫作活到了應該活到的歲數;同意《尚書》中這一說法的還有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嵇康也覺得“上壽”可達百二十,“古今所同”。

《尚書》認為人的壽命應為120歲左右
性成熟期測演算法: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性成熟期的8~10倍,人在13~15歲性成熟,因此按此測演算法,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10-150歲
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週期測演算法:哺乳動物壽命是其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週期的乘積,人體細胞自胚胎開始分裂50次以上,分裂週期平均為2.4年,因此按此測演算法,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20歲左右;
生長期測演算法: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其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為20-25年,因此按此測演算法,人的自然壽命應當為100~175歲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醫學也從不同角度對這個“人究竟能活多少歲”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解答的方式雖各不相同,但結論基本一致。目前大多數專家認為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00歲左右。
-
6 # 揚千帆不吃瓜
王陽明臨終前說到:“我心光明,亦復何言”。歲月的長短,不掌握在我們的手裡,造物主早已安排好。但歲月的寬度卻是緊緊攥在我們手裡,我們能活成一道光,能去給人溫暖,能去照亮他人,人生長短,又亦復何言呢?
施比受更快樂,福往者福來!
-
7 # 人心厚道
享盡天年?你這裡說的享盡天年,僅指活了多大年歲吧?過去說“人活70古來稀”,在那樣的社會條件下能活70歲就應該算是盡享天年了。現在生活好了,醫療衛生條件也大大改善了,人的平均壽命也就增加了。許多城市和地區的人均壽命都快接近80歲了。百歲老人已經不再罕見了。一個上海市就有幾千位百歲老人,山東百歲老人也有好幾千位。所以現在活到80歲只能算是“吃平均口糧”,算不上天年。但把百歲“定為”天年,能享受到的人又太少了,有點天年遠離大眾,或說“脫離人民群眾”的問題。從高壽老人的比列來看,今後一二十年能活到90歲以上的約佔老年人口的20%到30%,那麼這個天年的概念從88歲“米”壽算起比較客觀。現在把“米”壽算著“盡享天年”的低線,或說是向上的起點,能讓“一部分人”,而不是“少數人”幸福愉快地說“我享盡了天年”。88這個數字的諧音也好聽,大概說得過去吧。可再過二十年,“天年”還能停留在88這個歲數嗎?你說呢?
-
8 # 使用者平民創業試金石
如果一個人能夠健健康的、家裡子孫滿堂的、後代孝順的那麼活到90歲就算亨盡夭年了。古人云:人到七十古來稀,但畢竟現在是新社會,生活質量比以前有所提高,人的壽命自然會廷長。現在男人基本60歲才退休,但很多人薪水很少,還得打工,70以後薪水基本夠用了,所以後20年才是享受的日子,前提身體必須健康。
-
9 # 暮雨侃書影
人究竟活多少歲才算享“天年”?
這裡涉及到2個詞,一為“享”,二為“天年”。如果單純按歲數來算,
一、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即活夠70歲,該明白的該經歷的,也就都好好活過一生了,剩下的就是好好享受人生,享受修來的福氣吧!
二、“享”的深意人之一世,何為“享”?即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但該做的事,該受的苦、該享的福,最好都經歷一番。
如,童年該有的童趣,少年該有的幻想與豪氣,戀愛、結婚、生子;該讀書的時候讀書、該結婚就結婚、該受苦的時候就別想著享福,該旅遊的時候好好放鬆,該享福的時候就好好享福吧!
三、何為“天年”?就是該經歷的都經歷過,該享的福都享受過,該擁有的都曾擁有過,到了已經接近老天的年紀,沒有痛苦的離開,即為享“天年”了!
故:人究竟活多少歲算享天年?即70歲以後,該經歷的都經歷過,沒有痛苦的離開,都是享天年!
-
10 # 空谷幽蘭148420187
這個問題問得太有趣了。人究竟活多少歲才盡天年?一般為家人慶祝生日時,連小孩都會說祝爺爺活到兩百歲。那是人們為老人的祝福。
人如果健康長壽能到一百多歲那是極限,一般長壽村會在重陽節為一些老壽星舉行聚會為他們慶祝,請一些明星為他們唱些祝福的歌,聚在一起吃飯,看戲,讓他們愉快地度過節日,這是很好的活動。
人的活一輩子不容易,最大困擾是被疾病折磨,從早些年的非典型肺炎,到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封村,封店到各中小學延遲開學人人戴口罩,這些措施都是保護市民,這次病毒比非典型肺炎還要兇猛!
如果你現在還活著,真是彌重珍貴,你還沐浴在明媚的陽光,會感受生命的美好,值得好好珍惜。
-
11 # 陳淵醫學健康
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呢,也沒有統一的一個結論。大多數的科學家的觀點是120歲是,他們是怎麼算出來的呢?他們是根據人成年需要18年的時間來推算出來的[大笑][大笑][大笑]
-
12 # 提神
如今,吃住行發展到亙古未有地步,特別是步入老年,滿60週歲每月就會有養老金。雖然不多,也是社會發展和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一種關愛,再說了到了80歲及以上(青海、陝西省是75歲),全國已有26個省份建立和實行了高齡補貼制度。這對於老人來說,也就是有了一種經濟來源,何嘗不是好事喜事?又有哪一位老人不想活得高齡、活得長壽一些?
我透過身邊的例子發現,如果有可能,活到90歲就是“盡享天年”。
何為“天年”?“天年”指什麼年齡?“天年”是我國古代對人的壽命提出的一個有意義的命題。天年就是天賦的年壽,即自然的壽命。人的壽命是有一定的期限的,古代養生家、醫學家認為應該在100——120歲之間。事實上,120歲的天年期限與一般的長壽調查資料相符,只是自古至今超過這一生理極限的例子也是寥寥無幾。常聽說的“頤養天年”也僅僅是一種說辭和夢想,也是指保養的年壽,即沒有具體的年齡指定,年齡較大即可。
人活到一定的年齡,該是“退場”的時候,否則就是“活受罪”。人最好的結局就是“無疾而終”,其實,真正能達到這個人生境界的又有幾人?還不是患病了,歷經病痛的折磨,在無藥可救的狀態下與世長辭的。也有好多的老年人,還不是留下心腦血管疾病的後遺症,半身不遂,或癱瘓在床。即使生下了孝順的兒女,娶上了有孝心的兒媳婦,“久病床前無孝子”,生活不能自理的痛苦和煎熬,沒有一天盼望著不再為孩子們添負擔。
即便是身體真正的“無疾”,身體的嚴重老化,大腦不聽使喚,也是自個折磨自己。我村有位老太太歷盡艱辛和磨難,就是重孫也十多歲,她也是87歲的高壽老人了。也怪,這個年齡的她無痛無疾,一日三餐,一頓也不能少,不然,屋裡、院裡罵罵咧咧了也就算了,還非到大門口叫罵。人老了,別人不在意,但兒子兒媳的臉往哪擱?吃了倒好,可吃得多拉得多,稍不留神,老人會屎尿一把抓。洗褲子、被褥、收拾房子衛生,還不是兒子兒媳的活。就這樣折騰三年多,90歲那年她還真的是“無疾而終”了。村裡人說,年齡還是活得太大了,成傻子了。活這麼大年齡這是在受罪。
自身及子女條件好的,活著還真是“頤養天年”人活得年齡太大了,起碼超過了其他人的壽命,也足另一番“盡享天年”。前提是自身條件好,或者兒女有一定的能力。我村有位老人(我老家的鄰居),是“文革”後平反的,他的學生當時已是寧夏固原縣教育局長。為老師的一兒兩女(另一兒留在村裡)都被安排工作。他退休後,每月退休金八千多元,愛好書法、音樂,也是種地的好手。還是我村老年氣功隊、秧歌隊、廣場舞的創立者。如今,他92歲了,雖然步履艱難,但精神矍鑠。每天早晨還打太極拳,每天還練書法,拉二胡……他的女兒是縣婦幼保健院院長,每週給她的父母體檢,每月至少住醫院療養一次。老人四世同堂,還怕有災有難呢?說到底,人家正在享福,還不想早去一天呢?
結語:人間永珍,人生有百態。任何人遲早都有離開人世的哪一天。能活個“天年”,幾世同堂,盡享天倫之樂,是幸事;親眼看著如今世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一種享受!何必瞻前顧後,順其自然地活,只要活個天賦的、自然的年壽,也不枉來世一遭。
-
13 # 居家活佛
“天年”在於質量,而不在於數量。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精彩瀟灑地活夠60歲比做牛做馬,百病纏身,臥床不起活夠100歲更享受“天年”。活出質量,活出精彩,活出瀟灑,活出精氣神最重要。
只要60歲花甲已滿,就算壽終正寢,就算高壽,就算享盡“天年”。
-
14 # 永動機一
百歲左右合理已實施!少更多看人生修行了!八七十歲不易過百易!修行心態保養定壽了!(題;心態似乎定壽主標 準)
-
15 # 無臂哥曹會琛
人類只要實現了他所有的夢想,他覺得死了沒有任何遺憾了,這個時候才算是頤養天年,不在於活得多久。
如果每一天活著都是痛苦,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
16 # 靠山4
人究竟活多少歲才算享受“天年”?
我認為此類提法,就很難回答啦?“天年”這兩字咋說才好呢?我是這樣認為的,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和醫療保健等水平,不斷提高和發展,人的壽命越來越長。
我想只要他/她,生活有自理能力,不找人麻煩身體健康,能活多久就活多久,談不上什麼“天年”了。
在我們一個古老的小山村裡,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經104歲高齡,身體各方面一切都好,有自理能力會料理自己,碰到熟人談笑風生,實在太好太好了,逢人笑哈哈,這“天年”兩字論不到她啊?
我地區七老八十,上山下地幹活的長者好多哦!為此“天年”這兩字很難用得上,舊時代六十歲是人生一輩子了,我地區在舊時代這年齡死了,會抬著死者棺材,滿街兜個大圈子,以示逝者過了滿足的一生,如今60成了小弟弟啦?從此一去再也不復返了。
所以人活多少歲,才算“天年”也就難以衡量了,不當請指教。
-
17 # 含含左右
黃帝內經中講: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也就是說人能夠活到一百歲。中國人認為一百歲屬於高壽!
生命的長短,質量的好壞是我們一生中的大事,怎麼可以活到百歲?個人認為周圍的環境,出生的環境和生存環境,遺傳都影響這一生的壽命!
-
18 # 慧芳一姐
有句話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是的,人的生命不是人為控制的,但是能讓生命的每個階段過得有意義,是每個人都值得思考的。
還看到一句話:生命本無意義,這是做了有意義的事,才使生命變得有意義。
好好生活,珍惜身邊的親人:老人、丈夫、妻子、子女、孫男孫女。關懷溫暖身邊的人,自強自立。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不管年紀多大,不管過了多少年,你的親人都會想起你,你的天倫之樂才有意義!
-
19 # 美食家記錄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醫學也從不同角度對這個“人究竟能活多少歲”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解答的方式雖各不相同,但結論基本一致。目前大多數專家認為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00歲左右,而現在,我們的人均壽命才僅僅70歲左右,這比自然壽限少了30年。
-
20 # 深思a
一句古今祝壽語長命百歲。就連結婚也祝百年好合。可見人盼天倫之樂享百年最好。但由於各種原因人很少能令百歲。人享天倫之樂並非年令所限。只要最好(希望)身體建良,生活無憂,心情常暢,兒女孝道,知足少爭,逝的不太疼苦就足唉。更有善於天倫之樂更不在於年令,如抗日時王二小(十三),解放戰爭時劉胡蘭(+五),還有很多革命先烈.偉人,科學家,社會主義建設者,當今抗疫白衣天使等。他們有的雖沒享到人期盼的“百年”天倫之樂,但他們為了別人享天倫之樂不畏辛苦,不怕犧牲奮鬥一生。人民永遠祝福他們在任何況世界永享天倫之樂。
回覆列表
活多少歲重要嗎?我認為死前一秒無憾無悔看破放下即是走到了天年。其實人生一世苦辣酸甜鹹都償了,開心也罷痛苦也罷終究是一場修煉。你是為誰來又是為誰活才是王道,我不是我,我又是我。你是女兒你是妻子你是母親你是外婆,此時我不是我。我要孝順我要賢德我要陪育我要關愛,我即是我。順應自然快樂每一天奉獻每一天,時間到了即是天年無關時間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