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曉軍趙

    標榜自己的照片絕無後期的,應該是三種情況:一是功夫在身,拍攝前,對構圖、用光、角度、合焦等做足了功課,因此用不著後期;二是發自內心地討厭後期;三是不習慣後期或者不會後期。

    個人認為,無論照片是否後期,都用不著標榜,因為有沒有後期,如同“光頭上的異物”,攝影人一眼都能看出來。

    對自己的照片有後期的,是在完成完整的攝影過程;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軟體的強大優勢,來彌補拍攝時的大意和疏漏,讓照片盡善盡美。例如,因光比大主體過暗了、因照度不夠偏色了、因擁擠構圖出現偏差了等等,這些不足,如果有彌補手段,為何不用呢。

    個人認為,對照片進行後期,絕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事,這一點毋容置疑。

    後期軟體的問世和應用,同樣證明照片後期的合理性。1990年,美國正式釋出PhotoShop(就是我們說的PS)後,1991年底就風靡全球,迅速被譯成多國文字版本,全世界攝影師幾乎都用它修圖;Snapseed問世後,同樣震驚世界,Google公司發現它強大的修圖優勢後,於2012年收購了Snapseed。也就是說,照片後期,發明人可不是我們,“鼻祖”也不是我們;我們僅僅是迎頭趕上的應用者而以。

    當然,個人在贊同後期調整照片不足的同時,同樣反對利用後期軟體對照片進行移花接木,甚至是無中生有。因為這樣就失去了後期的原義,變成了惡搞。

    綜上所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絕無後期”的攝影愛好者,遲早都會用上修圖軟體,因為,再有本事的攝影人,也難免大意、和疏漏。

  • 22 # 大攝天下2058

    後期是現代攝影人應具備的能力,裁切和適當調整修圖是二次創作,攝影師不應該排查科學技術,攝影本身就科技進步的產物,與時俱進方得始終。

  • 23 # 沁心茶舍

    其實對於一個攝影師來說他會努力去拍好每一作品,覺得後期處理太浪費時間都 寧願多花點時間重拍也不願意後期處理

  • 24 # 視覺引力攝影后期

    我覺得無論前期拍的如何,後期能實現前期拍攝的種種不足,這並不是說必須要指望後期,而且在後期處理時,給了我們再一次思考的機會,從而在下次拍攝時留給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間,所以我們都是在路上[呲牙]

  • 25 # 網際飛俠

    一般來說,不會攝影后期的人,才回去標榜所謂的“攝影無後期”。在當今的數碼攝影時代,又怎麼可以缺少後期呢?及時你沒有在電腦和手機上後期,相機本身也在幫你進行後期了。即使在過去的膠片數碼時代,也一樣存在暗房技術。我們現在所做的,是“數碼暗房”。

    但後期處理帶有很強的個人特點,很難有標準。我給大家如下幾個建議:

    1.合適曝光

    應該避免畫面中大面積的死白或者死黑,保持畫面整體曝光的均衡,前期使用中灰漸變濾鏡,後期的包圍曝光,都可以幫助我們實現。

    2.貼切影調與適當飽和度

    把你想要的表現出來,符合當時的場景,表現自己的心情。飽和度也是要考慮的,要處理好飽和度和細節之間的關係,如果作品要進入圖片庫銷售,更要注意不要過於飽和,給二次編輯留下空間。

    3.豐富層次和光影過度

    讓畫面更加的立體,有層次,是一個前期後期共同結合的結果。前期拍攝的時候,我們要善於尋找引導線,前景或者側逆光,拍出立體的畫面。後期我們來突出明暗關係和光影效果,增加畫面的層次和立體。

    4.充分清晰度和銳化效果

    風光攝影,一般講求的是大景深,由近到遠都清晰,高畫質,細節畢現。當然,你也可以進行畫面的柔化和虛化,小光圈,大景深,把焦點放在由近到遠的三分之一處。如果前景太突出了,我們可以使用景深合成,拍攝多張不同焦點位置的圖片,後期合成極大景深作品。

    後期有很多操作是矛盾的,比如飽和度和細節,銳化和噪點。要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不要顧此失彼。

    5.富有創意的視覺體現

    創意攝影是方向。把你拍攝的素材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創意的視覺效果,表現自己心中的畫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愛奇藝尖叫之夜,如何看待娜扎和楊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