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綠子惜遇
-
22 # 本人有懶癌
因為現在的你有生活壓力了,小的時候,有你的父母承擔責任與壓力,你的世界裡,就是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什麼不用考慮,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長大後,你就變成了爸爸媽媽的臉色,需要扛下你自己剩下來的人生還有孩子的人生。
-
23 # 使用者3333022930974
少年時代靠父母生活,每天學習翫耍天天都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當然快樂,現在長大成年了,要懂得成家立業,生活堅難就覺的天天有壓力感,當然不能比少年快樂,但人生努力工作,事業成功一定更快樂,
-
24 # 金武珍
這個問題我感觸至深,想我們幼兒時,尤如小雞隨時被母媽媽庇護在溫暖的翅膀下,青少年時有父母的養育操勞不擔心吃穿,兒時童真是快樂無比的,工作後同學們不忘小學同學情常聚會,重溫孩提時的快禾生活,聚會活動上男生鬥雞,甩地角孑,女生踢氈子丟手帕,跳雙繩單繩不亦樂乎,老鷹抓小雞男女同學笑成一團,一個聚會下來其樂無窮,退休了,年紀大了玩不動了聚會上就是回憶兒時,嘆息今朝,此一時彼一時,山還是那山,人還是那人,卻歲月己逝不復返,既鬥不起雞,踢不起毽了,老傢伙們只能互問你家庭如何,我兒孫怎樣,老臉對老臉,你老囉,我也不年輕囉,嘆歲月無情,嘆年華老去,既然挽不住青春,那就挽住兒時的快樂童真,活他個明明白白,活他個返老還春,一番建議齊接受,老傢伙們不約而同的吡牙咧嘴笑了。
-
25 # 江西星海文化
少時?少時你不用管吃管喝,不用賺錢,沒什麼煩惱,天天吃喝玩樂可以,現在肯定不一樣了,不工作沒人給你錢花,即使你爸媽也不好意思開口要錢,凡事還得靠自己![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我常常在想,今天的小孩,為什麼沒有我們兒時那麼快樂?
今天的孩子,物質條件比我們好得太多:住高樓、有自己的房間,吃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喝可樂和各種口味的飲料,擁有遊戲機、電視、電腦,各式各樣的玩具,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物質生活這麼好了,可孩子們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其實,今天孩子們缺少快樂,不是沒有玩的時間,更不是沒有好的玩具,而是因為他們失去了一種兒童應有的生存狀態——做遊戲。
四
兒童遊戲是群體的。現在的孩子也有玩的時間,但基本上是獨自一個人玩——玩遊戲機,玩電動玩具,玩電腦,玩手機,玩遙控模型……總之,是個體獨自的活動。而真正意義上的兒童遊戲,是同齡人一塊進行的活動,是一種兒童間的社會交往。所以,再好玩的玩具,一個人玩不了多久,就覺得沒意思了,這時就會發出抱怨:“不好玩!”又想要新的玩具了。而大人們也會惱怒:“你到底要玩什麼!”有的孩子則是纏著大人陪他玩,因為沒別的小孩一起玩啊!
兒童的遊戲是主動自發的。幼兒園裡也有“遊戲”,老師阿姨拍拍手:“小朋友們,我們做個遊戲!”那不叫遊戲,那是集體活動,是上“遊戲課”,是“被遊戲”。有些地方,政府組織“過一把懷舊癮”活動,讓大人們帶著孩子在廣場上滾鐵環,踢毽子,跳房子,很是熱鬧。但那不是兒童遊戲,是大人們在遊戲,大人們在懷舊。兒童遊戲是孩子們自己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候玩,是孩子們自己組織的,是孩子們自己在一塊兒玩。
兒童的遊戲是創造性的。從玩具到遊戲的過程,都是要孩子們自己動手和創新的。而今天孩子們的玩具,從小汽車到小風車,幾乎無一不是現成的,都是機器統一製造出來的,就連最簡單的陀螺和小泥人,也都是小商販製作出來的,孩子們是體會不到自己動手的成就感和快樂的。
兒童的遊戲是沒有目的的,快樂本身就是目的。許多大人讓孩子們學彈琴,學書法,學跳舞,學表演,認為這些也是“玩”,但這些都不是遊戲,因為它們不是以快樂為目的。對於有一些孩子來說,可能有快樂,而對更多的孩子來說,實際上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沒有快樂的任何活動,都不叫兒童遊戲。
五
非洲草原上的幼獅,每天都要相互打鬧嬉戲。對它們來說,這是遊戲,更是對以後獨自狩獵的技能和體能的鍛鍊。在快樂中,它們逐漸學會了獵殺的本領。
人類也是如此,兒童時期的遊戲活動,對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到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遊戲史》中有這樣一段話:“遊戲雖然是一種娛樂性活動,但是卻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它是人類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具體方式,是與人們的社會屬性密切相關的一種文化活動。”
兒童遊戲,真不是簡單的、可有可無的東西。
六
對今天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遊戲本身,他們或許失去了更多。
他們失去了兒時應有的純真的、自然的與人交往的方式。現在城市裡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水泥森林之中,生存在一應俱全的“金絲籠”中。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戒心和不信任。同住一棟樓、一個單元甚至是一層樓,大人都互不理睬,更別談孩子們的交往,孩子們的遊戲。
他們失去了良好的、健康的成長方式和過程。我們兒時的遊戲,許多都是群體活動,在遊戲中必須依靠同伴的團結和互助才能取勝。遊戲是公平的,玩伴沒有貧富貴賤,不看家世背景;遊戲是民主的,誰當“大王”,誰當“隊長”,要憑大家推選出來,不是誰的個子高、誰的拳頭硬就能當的,其餘玩伴的分配,不能靠關係的親疏遠近,而是要靠隨機的“點兵點將”產生;遊戲是有規則的,玩不起或者耍賴是會被大家拋棄的。所以,在這些兒童遊戲中,優良的品質會形成和提升,不良的品質會被限制、弱化。這種此消彼長,是在兒童自己的活動中發生的。孩子的許多教育不用大人操心,在遊戲中,他們就會自我教育。遊戲的這種影響,將會伴隨其一生。有句話叫“牌品看人品”,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玩遊戲都耍賴,其他的事就可想而知了。
他們失去了許多鍛鍊體能和技能的方式。我們兒時的許多遊戲,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體能、技能鍛鍊,而我們今天的許多孩子不是“小胖墩”,就是“豆芽菜”。他們失去了許多可以奔跑、跳躍、攀爬、搏鬥、鍛鍊的時間和空間。
他們失去了許多可以形成良好創造力的機會。我們兒時的許多遊戲,必須依靠自己動手才能開展,沒有一定的創造力,也不能很好地參與其中。而今天我們的孩子,普遍缺乏創造力,動手能力差。各類現成的、功能齊全的高檔玩具,已經把兒童的有些天賦和能力“扼殺”掉了。
他們失去了許多接受“挫折教育”的機會。我們兒時的許多遊戲,不論是體育型、智力型還是技巧型,都是博弈性的,有輸有贏。遊戲中誰也不可能總是贏,總會有輸的時候,雖然是遊戲,但必須輸得起。孩子們在遊戲中培養出重信義、講規則的觀念;在遊戲中經歷、領會挫折,培養起直面“輸”的結果的堅強心智。兒童遊戲中的輸贏,與長大成人後在生活中的輸贏,其心理感受是沒什麼本質區別的。
他們失去了許多鍛鍊膽識和勇氣的機會。在我們兒時的許多遊戲中,個人的膽量和勇氣是不可缺少的,不敢衝、不敢跳、不敢迎擊,你就玩不了那些遊戲。
他們失去了許多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和感悟愛意的機會。我們兒時的許多遊戲,是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遊戲中,孩子們瞭解了大自然,培養了對動物和植物的愛心。而今天的孩子們,有多少能夠認出這是什麼樹,那是什麼花呢?又有多少孩子看見過小雞的出生和成長過程呢?
七
我們這一代人作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再深厚的父母之愛,也無法代替兒童遊戲帶給孩子們的快樂。失去了他們本應有的遊戲,他們能快樂嗎?當孩子們除了吃穿,只剩下學習,學習,還是學習,他們還能夠快樂嗎?
當代著名英國人類行為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其著作《人類行為觀察》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一個被禁錮的、狹隘的、死氣沉沉的生活,將意味著巨大的災難。要作為一個成年人而獲得真正的成功,他必須在童年時代大量地進行活動,而促使他進行這類活動的,就是貪玩的天性。”
今天,我們應當從社會和文化的層面來思考兒童遊戲這一問題了。
八
兒童遊戲的逝去,對個體的孩子來說,當然不會要命。但是,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說,一代又一代人缺失兒童遊戲,影響將會是嚴重的。今天,我們的孩子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不就是一種跡象嗎?
我們的孩子,較多地出現了自私、驕橫、缺少愛心、不會寬容、不會謙讓、受挫能力差、過於敏感,過早地出現了孤獨感、抑鬱感,較普遍地出現了男孩女性化、女孩成人化、兒童媚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