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空心太陽——
-
22 # 北枝梅
有多少媽媽吼完打完就後悔呢,答案非常多,想把孩子塞回去的太多了。這個漫長的寒假已經熬瘋了很多媽媽,剋制不住,打了心疼。
這些媽媽本來是暴脾氣嗎?當然不是,好多都是曾經的小仙女。我有一個同學,再急的事情都不會跑起來,吃飯總是最慢的那個,別人看到她的樣子總是微微笑,有人招惹她也不會大喊大叫,這樣一個人也會打罵孩子,孩子一點也沒有繼承她的淡定,還是班裡數一數二的調皮,孩子的戰鬥力有多強,摧枯拉朽!!
很顯然,在家庭教育中用暴力解決問題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對於孩子伴隨暴力產生的是孩子的焦慮感越來越強,安全感越來越弱,孩子越來越沉默,膽怯,當然孩子對這種方式的免疫力也越來越強。對於家長來說暴怒的情緒對身體健康不利,氣大傷身。
為了孩子為了自己我們需要控制下自己的情緒。拋開孩子被大人的情緒拖累,被激怒的原因大同小異。題目聽不懂、作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闖禍、不夠自律。為什麼會憤怒呢,因為大人也不知道怎麼辦啊,大人也焦慮,大人希望儘快解決問題,所以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發脾氣的父母會發現一個規律,打罵上癮。
為了避免更多的怒吼打罵,在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火山爆發之前不妨先讓自己走開,先做點別的事情冷靜下來,待大家都冷靜之後和孩子探討一下,他希望採取什麼方式共同解決,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方案,緊跟著相應的獎懲措施。獎勵很重要,讓孩子有動力,小懲罰也很重要讓孩子對自己負責任,堅持一段時間試試看。
育兒的過程也是家長成長的過程,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形成最親密的親子關係。
哈哈,我覺得我很有這個回答的資格,因為我目前一直處在這樣的狀態中。小孩子學習不自主,甚至從內心深處牴觸,所以當你一身疲憊回到家,小孩的作業卻一塌糊塗,血壓就會瞬間升高。當你開始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點,你說一句他頂一句,瞬間就會控制不住自己想呼一巴掌過去。當你坐下來,耐心地想監督一下孩子學習,他卻沒定得兩分鐘,一會這兒癢,一會撿掉地上的橡皮擦,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你在旁邊瞬間就崩潰了,聲音同時提高了八十分貝,這個時候手裡不管拿的是什麼,直接就打了過去。好了,終於可以安定寫會作業了,坐在旁邊看那個小人兒認真學習的樣子簡直太可愛了,一下就後悔自己下手太重了。自己也反省過自己,是不是自己耐心不夠?可是,每天都這樣不打不好好學,打過後自己又後悔,已經成了惡性迴圈了,希望以後還是以訓導為主,希望孩子能夠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知道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