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島上的螞蟻

    朋友的父親去世後,八十歲母親很快老年痴呆了,前段時間因散步誤入了工地摔了一跤後,就臥床不起,穿上了尿不溼。

    老人平日的生活,是她和弟弟倆人邊上班邊輪流照顧。慢慢,房間便有了氣味,有時候來不及,老人一天的飲食也就是饅頭和蛋糕。老人就整天吃喝拉都在床上。

    當朋友一天三次往老人住處跑,都來不及打理老人的衣服床單時,她是深感疲累的。她想請保姆,可保姆又難請,現在快過年了,非但請不到保姆,連附近的養老院都客滿了。只有堅持著,焦慮著,白天把老人獨鎖家中無法安心工作,晚上忙完老人吃睡,再忙自己家的孩子和自己。

    照顧老人天經地義,她也感嘆,這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要扛起這份責任每天起早貪黑,忙裡忙外,腦子和身體高度運轉,也不能兩全啊,這份沉重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她這還是一位老人,如果是獨生子女應對雙方老人的家庭呢?唉,真到了那一天,還是免不了找養老機構和護工來幫忙的。

  • 2 # 沒翅膀的魚

    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別想太多,想多了你會覺得活著太難了,每個人都會面臨這些問題,還不都是走過來了。多想好的一面,日子才會過得輕鬆。

  • 3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怎麼過,都得過,關鍵是過得好壞。

    父母親能自我注意健康,我們又從小注重較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教育就輕鬆多了。

    加上我們姐弟4人,都孝順。父母在93、97歲,相隔4個月走了。

    我們的孩子和你一樣,就要辛苦了。但孝順老的,帶好小的不會變。辛苦你了!

  • 4 # 6裴雯9

    努力工作,工作之餘學點理財知識,增加自己的睡後收入,免除全家在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多陪伴照顧,讓他們健康幸福!

  • 5 # 甜歌情緣

    我對這個是有切身體會的。

    2014年,先是老父親得了腦血栓,雖然最後恢復的能自己走路了,但是左半邊肢體都不靈活了,尤其是胳膊和手,抬不起來,拿不了東西。由於這件事來的突然,老母親有些接受不了,慢慢抑鬱了,一個本來很乾練很要強的人,慢慢的什麼都不做了,每天就在屋裡走來走去,嚴重的時候,還產生過幻覺,總是說房子著火了,快走吧,出門找不到家,甚至有一次半夜自己坐電梯下去扔垃圾,上不來,幸虧沒有走遠,被我們及時找到。經過治療,現在意識清醒了很多,但還是不出門。

    面對這樣的狀況,你能有什麼樣的選擇,把他們送養老院、請個保姆還是自己照顧。我曾試探性地問過老父親,是不是願意去養老院,他說不去,只有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才去那裡,而且裡面的生活不好,會死在裡面的。我說也有條件好的,但是他不信,說如果感覺他們是我的負擔就送回農村老家,自生自滅好了^0^~,我無言以對。我自己也掙錢不多,請保姆不如自己照顧更合適,所以我們家目前的狀況就是,老公上班,我全職在家照顧老人。

    給處於這個階段的朋友兩條建議吧:

    第一。對於我們做子女的來說,離得近的話,一定要經常回家看看,就像歌裡唱的,就算你去了什麼也不做,就等著吃,他們也會很高興。如果離得遠要經常打電話,噓寒問暖,讓他們感覺到有人關心。他們心情好,就不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父母身體健康,那真的是你的福氣。

    第二,對於父母來講,一定的要讓他們有事做,無數容易生非。勸他們有個愛好,有個打發時間的方式,而不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兒女和家庭身上,去跳跳廣場舞,旅旅遊,打打麻將,只要他們過得開心、充實就好。

    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我們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反正事實已是這樣,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的面對,如果我們再有個三長兩短,那麼日子會真的很難過。

  • 6 # 刑部員外郎

    肯定是要努力要拼搏,但是也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也就是說要拼搏不要拼命。換句話說,對自己也要適當的好一些,因為如果真的把自己拼沒了,老的和小的生活更加沒有著落,或者說過分的拼命不僅不夠理性,而且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 7 # 果果奶奶7069

    父母進入老年化了,,現在上有老、下有小,有的還在工作,整在這個艱辛的路上,前看後望皆是茫茫,前為漸已年邁的父母擔憂,後為孩子的未來、家庭的責任努力,這個年齡才真正體味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滋味。面對這些情況,我們一定要保持好心態,要善待自己,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為了老人的晚年,孩子的未來,家庭的幸福,再苦再累無所謂,加油,珍惜自己!

  • 8 # 夜風夜雨夜雪

    這種情況更能體現出生活的不易,父母養育我們也不容易,我們應該照顧,自己的孩子也要為他們創造好的生活環境,只能咬牙堅持,不懈奮鬥。

  • 9 # 使用者80後寶媽

    父母進入老年化了,我們處於上月老下雨小,壓力肯定是不小的,所以趁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多吃苦,多掙點錢,多餘一點,你有一定的能力,財力才能有能力保護我們的家人,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給老人家晚年最好的保障。必須加油

  • 10 # 全職寶媽小包

    我們現在就是經歷這個過程。

    去年公公住院老公陪護了二十多天,我帶兩個孩子不能上班,全家人只有老公自己一個人上班,但是他又要去照看生病的老人。那時候覺得生活沒法過下去了,他照顧了二十多天的時候我跟他說不行了,兩個小孩不能不養的,這樣下去孩子怎麼辦。後面就叫他弟去醫院接他的班,他回來工作。

    老人的病錢花了最後人也走了,2019年剛辦完老爺子的事,婆婆又腰斷了。住院需要幾萬塊錢動手術,可是我們真的拿不出來錢了,然後剛搞完一個現在又來一個。真的是太無力了,別說養孩子了,兩個老人都搞得夠嗆的了。後面還是小姑想辦法解決了婆婆的問題。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真的很可怕,老人生病的時候可以讓一個家一無所有。我覺得這時候必須要一家人團結起來才能渡過難關。像我家的情況是我們有孩子,小叔小姑是單身的。但是他們的想法就是認為我們家的作為老大就全部推給了我們家,所以那段時間搞得我整個人很憔悴,感覺要帶著孩子出去乞討了。後面我自己親自跟我婆婆說你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丟給我們,我們還有兩個孩子要養的,她才讓小叔去跟我老公換班。

    作為老人,最好就是能夠儘量自己自理,或者能夠合理安排好子女的工作,而不是隻能把責任給一個人。老人儘量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有問題就及時去治療,而不是等到嚴重才去,那時候對於兒女來說真的很難渡過。

  • 11 # 吃著瓜湊熱鬧

    80後是最慘的一代了吧,什麼新規定都輪到了,計劃生育的副作用加上高房價,退休延遲,996,陪小孩做作業,等等等等,痛不欲生啊。

  • 12 # 60分心媽

    每天做好早飯,叫醒兩個女兒,老媽子式嘮叨讓她們今天別忘記帶哪些家長簽字作業,放學回家要注意安全......每天花將近三個小時,擠著最難擠的三號線上班、下班。工作,生活壓力都會有,總害怕自己的努力趕不上比父母的老去~孩子的成長,2020,加油!

  • 13 # 山裡羅大

    這的確是個問題,父母年邁了,還要種田,我們是農村的,現在他們還能自力更生,等到他們動不了了,那時候才叫難,如今的社會生存成本太高了。但沒辦法自己的父母,就是自吃少點也要照顧好,老人和孩子,至於自己怎麼過,只有努力工作,盡最大努力照顧好老人和孩子,必竟自己也為人父了,自己小孩在看著你,無論窮與富,先做好榜樣給小孩看先,我所能做的就是這樣了。

  • 14 # 手機使用者51505506809

    上有老、下有小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敬老、愛幼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傳承。老人不求給多少錢,他們就要一份尊敬;小孩不要給太多錢,最需要一份愛心和陪伴。

  • 15 # 行走天下以德為先

    一個人的中年,正是精力,經驗,和力量的完美結合的時候,也是家庭負擔最重的時候。就是明知前方有高山深壑,刀山火海,也得砥礪前行,勇往直前。

  • 16 # 和光同塵56519696

    這正是爬坡過坎的年齡,父母都在2百里外的鄉下,三五天打個電話,有空或節假日,常回家看看。2008年,母親去世後,09年把父親接到礦區,共同生活至今。雖然有砢砢拌拌,但都能共可時堅。

    兒子的事情隨他去,大學畢業能自己找飯吃,就可以了,至於婚姻大事僅當參謀,不拍板,決擇權和幸福感歸自己。失敗的苦果,也要自己吞。

    至於買房嗎?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必須幫,挖空心思幫,本來以為虧20萬,但是鋼需也值。誰成想,幾乎升值一倍。

    要與時俱進,努力學習,認真當好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經常勾通,相互理解。關心,愛護,幫助,成為家庭的主色板。如想成為孝友,網搜《大孝子魏天成》共話明天。

  • 17 # 伊人香舍

    當然要關心孝順父母。因為百善孝為先嘛。

    認真努力的工作。盡力給家人創造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

    最關鍵的。教育好孩子。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為孩子多積陰德!

    因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18 # 順其自然0451

    首先,我父母現能自理單住,和我家300米距離。其次,有一天如果有一位不能自理,我會找個保姆負責白天,我負責晚上。最後,如果兩位都不能自理,就在兄弟姐妹中找個人十保姆,費用我出,其他兄弟姐妹能出些更好,我們姐弟5人,父母老啦,兒女多還是有優勢的。

  • 19 # 木可忍

    這是個我們都要面對的問題,都得去克服,我父親病重已回家中,我辭掉開挖機工作,沒了工資收入,老人吃喝拉在床上,我在家專門服待著,經歷人生最困景時候。

  • 20 # 申申

    人到中年壓力是最大的,工作壓力,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身體,都需要考慮,這還不包括自己的社交和興趣愛好什麼的。覺得時間不夠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流行什麼樣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