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標峰理論評

    對於強者來說,諸如才華、見識、能力、人脈等方面,較為有優勢一些,這使得他們在生活、事業等方面更加的遊刃有餘。但對於傳統意義上的弱者而言,硬性條件相對較弱一些,那麼他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呢?

    於弱者而言,他們不需要同情、憐憫與施捨,最需要的是鼓勵,還有思維上的突破。

    也許路邊的老乞丐伸著一雙裂滿口子的手,你不會忍心拒絕;小姐妹情場屢屢失意,你不會不給她的“梨花帶雨”貢獻個肩膀?親戚在股市上把家底都搭進去了,你捨不得不去伸把援手?是的,生活中有很多諸如此類的場景,每每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去提供一些幫助,而在這個幫助裡面,他們需要的是同情?是憐憫?是施捨嗎?

    然而,未必見得。要想改善現狀,或許對他們來講,真誠善意的鼓勵、慰藉,以及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同情要來的更為動人一些。

    深圳美醇特創始人王中永先生認為:“真誠善意的鼓勵,會讓他們感覺到多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能夠讓他們消除一些傷痛、無奈、糾結,或者是倍添一份自信與希望。這樣來看,鼓勵的力量是強大的。”

    他還補充道:“當然,緊靠鼓勵是不夠的。要想改善現狀,思維上的突破也不可少,甚至至關重要。”

    要知道,傳統思維就是人們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造就的思維。比如,我們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中國,我們就是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中長大的。有些事情,我們自己認為理所當然,到了國外,卻發現完全是另一回事。就像我們都習慣在公共場合大聲講話,到了國外,這會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思維和習慣,讓我們產生了一種不自覺的行為和意識。

    所有這些思維都有一定的好處,能夠把人圈定在某一種價值體系或者行為體系中,但也有很多壞處,它們會讓一個人只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只思考自己認為對的,而對其他思想就很少會再去接納、思考和反思。

    世界不斷變化,一個人思考問題應該更加廣博和多角度,這樣他所表達的結論和看法相對來說才會比較全面。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不應該再受到思考框架的束縛,不應該為自己建立思維的圍牆,以偏概全、坐井觀天。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對一個人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認識你自己。很多人被禁錮在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意識形態中,完全無意識地用一種狹隘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己的人生,卻從來沒有真正的進步。

    任何吸納新的思想、改變自己習慣的行為都會帶給人一定的痛苦,所以我們的惰性導致我們不喜歡新的思想,不願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改變是痛苦的,而享受現狀是快樂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我們能夠養成多反思、多提問的習慣,對我們思想的進步、思維的拓展,以及看問題角度的多樣,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是有非常巨大的幫助的。

    於弱者而言,對強者充滿敬仰;於強者而言,對弱者多些鼓勵。不要低估你給予弱者的自信與支援,也許會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蛻變。

  • 22 # 曾經千帆閱盡

    有人說,“對待弱者,別同情……”從這句話的情感色彩上講,就是一種居高臨下,視弱者為另類的傲慢態度。

    同情心是人性中非常珍貴的本能。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對此都有解讀。孟子用很多事實來解釋人有惻隱之心的道理。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這本書裡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講述人為什麼會有同情心。叔本華也認為,人世間的同情心來自人的本性,對待弱者的同情和憐憫是人性中最真摯的感情。

    因此,“不要同情弱者”是對人性的冒犯。請不要主觀武斷地用“別”,來人為阻止人們發自內心的感情。

    關於施捨,意指送弱者食品財物之類,可解一時燃眉之急,本身沒有貶義。至於尊重是一種態度,一種禮節,對於一個餓肚子對人來說,靠被尊重,無法解除飢餓。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旁觀者一聽說施捨,便理解為恩賜,以為傷害了弱者的自尊。這種以己度人的心態,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非常看重的面子問題。

    施捨者與被施捨者的關係,事實上是一方發自內心的同情,並在助人中感受到快樂;另一方接受了施捨之後,則懷有一顆感恩之心。這才合乎人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起+魏武卒 vs 白起+秦軍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