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沙金A
-
22 # 愛直播益起來
公益其實是由慈善延伸出來的,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倡行和發展慈善事業的國家之一。雖然從現有文獻看,“慈善”一詞的使用開始於南北朝時期,但行善積德、救人濟世等慈善思想的出現卻要早很多。自先秦時期以來,儒家、道家、佛家、墨家等文化流派分別從自身的學術體系出發,提出了許多精湛的慈善思想。
慈善文化在中國世代相承、深入人心,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歷經滄桑卻始終巍然屹立,屢遭劫難卻愈發堅韌不拔,這得益於中華民族勤勞、勇敢、智慧、善良的優秀品格,也得益於中華民族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當前,經濟水平和生活條件已經大大提高,但慈善文化的價值沒有削弱反而更加凸顯。
公益不僅是文化,梳理中國歷史上的慈善思想和慈善實踐,可以給當前公益文化建設諸多啟示。
文化的範圍很廣。公益也應該屬於文化範疇,所謂的公益,就是公共利益,是社會上提倡的行為習慣,對大家有利的做法,有對個人的要求,還有對社會和國家的要求,泛指一切對大家有利的做法,包括行為習慣,社會風俗,國家體制等等,是大家都認可的一種社會存在,也包括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在不斷地傳承,因此是屬於文化。但是它與文學影視有區別,文學影視是公眾的精神糧食,是滿足於精神需求的,而公益則滿足方便大家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做法,是對大家行為習慣的一種規勸或者是示範。比如在公園裡掃地,設一個垃圾箱,搞一套體育訓練設施,這都是一種公益,由於長期這麼做,也可以理解成為一種文化。但是相對於小說,建築美術,剪紙書法之類文化,前者是一般習慣下的做法,屬於文化是淺層次的,而後者是文化的高階形式,形成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