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朵媽育兒說

    寶寶都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對玩具也不例外,其實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接觸更多的新事物對寶寶大腦的開發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現在的家長都非常捨得給孩子花錢,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然可以給寶寶買很多玩具,但是在買玩具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適應年齡段相對長一點的玩具,現在很多玩具廠商的玩具在不用的年齡段都會有不用的玩法,對於寶寶來說有不斷的新鮮感,對於家長來說也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開銷。

    另外還可以和鄰居或者朋友的寶寶交換玩具玩,這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家裡有二胎的話,那玩具的開銷也是可以省下不少的。

  • 22 # 媽咪Jane黃靜潔

    節日期間,孩子最開的事情是什麼?玩耍和收禮物!玩具就是孩子最喜歡的禮物之一,可是玩具太多,對孩子而言也不見得都是好事。因為小孩子的有意注意時間本就不長,而玩具太多會分散孩子注意力,令孩子在眾多玩具面前難以選擇甚至無所適從,無法培養孩子做事的專注度和永續性,也不懂珍惜。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有學者提出孩子合適的玩具數量是5個,這樣既不會令孩子自卑,還不會限制孩子創造、想象。給孩子幾個高品質耐用的經典玩具,比充斥兒童房的滿屋玩具,更有意義。

    面對給孩子選玩具以及如何與孩子玩,我們一直都在強調:

    1.生活處處皆玩具:在安全的前提下,鍋碗瓢盆是玩具,可以敲敲打打出動聽的音樂;樹枝樹葉是玩具,可以拼拼貼貼出有趣的圖畫;舊衣舊帽是玩具,可以縫縫補補出可愛的娃娃衣。運用巧手、巧思,學會巧玩,那麼孩子眼中的這些物品都會“活”起來!

    2.結合年齡讓孩子運動:相較於機械地玩、安靜地玩,“動”的遊戲和玩具要比“靜”的遊戲和玩具,能更加吸引孩子,並且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更有利。有些媽媽總說孩子“宅”,說孩子內向,那麼媽媽有沒有帶孩子到室外,到大自然中,讓孩子盡情撒歡;給孩子皮球,讓孩子追逐奔跑;給孩子輪滑,讓孩子鍛鍊平衡感和耐力。在“動”中,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也會與日俱增。

    3.用心陪伴更重要:陪伴不是單純地陪著,不是牢牢地看管著,不是無休止地說教著,而是真正用心的雙向溝通互動。假期難得,陪伴孩子,哪怕只是共讀一本好書,討論一部電影,做一次烘焙,打一場家庭球賽,都會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散播自信、愛與溫情的種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中高檔翡翠是漲價還是跌價,眾說紛亂,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