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勒個哥
-
2 # 農村小小夢
焦耳能量,熱,功的國際複合單位。把0.1kg的東西從1米高的地方落下,動能就是1焦耳。
我國規定,彈丸的槍口比動能大於等於108焦耳/平方釐米時,一律視為槍支,具體和動能與彈丸橫截面的比值有關係。
您問這個能量有多大,可以用通俗解釋,1.8焦耳,足以能把一個人的眼珠打爆了,如果是易拉罐距離近的話也可以打穿了。有些玩具槍還是比較危險的,兒童玩耍時要適當制止和管教。
希望這些解釋可以幫到您,有個初步認識,詳細還請參閱專業知識。新年快樂!
-
3 # 狂吃毛桃
簡單來說,焦耳是能量單位,有很多定義,對於物理上來講,用一牛頓的力量使物體在力的方向前進一米,力的施放者所做的功為一焦耳。1.8焦耳運用在一平方釐米上,可想而知。具體怎麼形容還要看這1.8平方釐米是什麼物體,海綿還是大理石。
-
4 # 普通一點QQ
知道的人還是說詳細點,就以0.2克塑膠BB彈為例,距離多少米能打穿多少張A4紙是1.8焦耳/平方釐米,公式大多都知道,可速度怎麼測?沒裝置靠肉眼根本測不出的,誰能說出個用肉眼就能判斷出1.8焦耳/平方釐米的量。
-
5 # 章彥博
這類問題,最好是要給讀者一個可以想象的解釋,若是能夠親自試驗,親自感受,則更好。
1.8焦耳/平方釐米,意思是,物體撞擊物件之後,將能量釋放到物件之中。同時呢,要除以撞擊截面的面積。這樣能夠比較好地反映出撞擊所產生的損傷情況。
我們知道,按照動力學知識,能量 = 1/2 * 質量 * 速度的平方。而單位面積傳遞的能量(即這裡所說的1.8焦耳每平方釐米),則要給前面的式子除以截面面積。即:
1/2 * 質量 * 速度的平方 / 截面面積
我們以玻璃彈珠做例子吧,玻璃的密度,大約在2.5 * 10^3 千克每立方米左右。一個玻璃彈珠直徑大約兩釐米,算過來,質量是10克左右。其截面面積,則是3.14平方釐米。那麼要求達到1.8焦耳每平方釐米,它的速度,就要求是三十二米每秒——即近一百千米每小時的時速。
我們知道,自由落體的物體,其末端速度與初始高度的關係是:末端速度 = 根號下(2 * 高度 * 重力加速度)。
在這裡,就意味著,要從五十五米高,即近二十層樓的高度,將彈珠扔下來。它的殺傷力,是不言而喻的。我相信讀者們也是不願意去嘗試的。換做一些更輕更小的材料,所需要的速度更高,但單位面積的能量,是相似的。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1.8焦耳/平方釐米」是能量除以面積,即認為單位面積上吸收的能量達到了一定程度,物件就會收到損傷。這一點我覺得需要實驗來研究,看看是不是單位面積能量相同,物件就會受到相同的損傷。因為撞擊、拉伸的時候,會存在一些非線性的過程,若要說「單位面積的能量就等於損傷程度」,那是需要有實驗資料支撐的。
-
6 # 奧氏體304
一毛硬幣的質量為1.15克,可以近似的看成1平方釐米大小,好一點的彈弓可以達到60,70米每秒的初速,差不多就是1.8焦耳每平方釐米的概念了。
20米內打人還是有點痛,打爆眼睛也不奇怪。
但是,由於1.8焦耳每平方釐米的技術門檻實在太低,作為槍支的起點可能還是太嚴厲了一些。
-
7 # -斯巴達克斯-
0.1kg的東西從1米高的地方落下,動能就是1焦耳。一部大屏智慧手機或者ipad的重量200g左右,大部分人躺床上看的時候都被砸過!這個下落的動能遠大於1.8焦耳了吧!你聽說過誰被砸瞎或者砸死的嗎?
-
8 # kissinger79
先算下釋放的能量大小和那些引數有關。為了簡化計算,假定物體全都近視為一個邊長為r的正方形,或者半徑為r的球,正方形更容易看明白:
物體的動能真比喻速度的平方和和質量,質量正比於比重和體積,體積正比於邊長或者半徑的3次方,所以動能等於 比重*速度的2次方*邊長的3次方*固定的係數。用數學公式表示就是E正比於 比重 * V^2 * R^3
而面積則正比於 邊長或者直徑,上面講的動能除以面積,結果就是這個焦耳每平方釐米正比於 :
一個固定引數*比重*邊長或者直徑*速度的平方。
因而速度影響最大,速度大一倍,參考值大4倍。物體越“重”,邊長或者半徑越大,參考值也越大,但是線性關係。
假如速度和直徑大小固定,鋼珠比塑膠珠子更容易傷人;假如速度固定,材料都是鋼珠,那麼做的越大的越容易傷人。這點在日常生活中都容易體會到。
-
9 # 秀色清眸
不用算來算去了,就是定規定的人把小數點標錯了,當時專家手稿定的是18焦耳,可能草紙上正好有個小黑點,排版的人就按1.8焦耳印製釋出了。這個標準早已廢棄,再拿來說事就是沒事找事了。國外同類標準都是20焦耳左右的,不信可以去查。
-
10 # 兔子哥1221
國外玩真人CS打bb蛋的模擬槍根據不同國家的標準都是控制在2焦耳以下的。基本上可以達到空可樂易拉罐側面穿兩面的威力,如果可以穿底面就接近2焦耳,能穿頂部的一般不允許下場了。日本產的模擬槍比如MARUI的基本都在1.5焦耳以下。
-
11 # 歸去來兮pro
我在想,為什麼中國發明火藥,卻只能製成了煙花炮竹,外國用來制槍支彈藥。不是我們的勞動人民智慧不夠,而是因為歐美國家鼓勵各種發明,我們的皇帝連金屬都禁,結果只能這樣的結果。
-
12 # 手機使用者7002540224
彈弓公認的東能為8-10焦耳,而6毫米bb彈能嵌入面板的話動能為20焦耳…香港槍支鑑定標準是7焦耳比彈弓動能略小,所以香港滑膛彈弓不一定合法但是彈簧bb槍一定合法!臺灣更簡單粗暴,標準是18焦耳即只要子彈不能嵌入面板就是玩具,反之則為槍支!
-
13 # 請叫我黑臉大汗
其實就是一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事情。很多人認為這個數字太小。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打到眼睛了呢!!而且玩槍的小孩子居多,沒有正常成年人的思維,很有可能傷到自己和其他人。
-
14 # 大山山1
1.8焦耳的目的是為了不至於傷害眼睛,有段時間很多小學生都喜歡用玩具槍對射,造成很多眼睛永久性失明的事件。因此有關部門把槍的能量定為1.8。不過沒有做到分級管理,而是一個標準到底。
建議1.8焦耳,以下為玩具可以隨意購買。
1.28至8焦耳,只限成年人購買和使用。
超過8焦耳,為模擬槍,禁止任何人購買和使用。違者構成刑事犯罪。
最後為制式手槍,對於購買和使用者判以重罪。
這樣分級管理,更科學一些,可以保留1.8焦耳的這個標準,為了保護我們的孩子。
-
15 # 疊加包qqq
作為一個電狗氣狗都玩過的選手,我來科普下。
一般我們買到的普通bb彈重約0.2克,按1.8的槍口動能算下來槍口速度大約是134米/秒。134米/秒什麼概念?我們來講實際效果。通常時速110米/秒就足夠把空的可口可樂拉罐側面打對穿了,而134米/秒則已經可以將鋁製可口可樂易拉罐頂蓋打對穿了,因此近距離的威力並不容小覷。
為什麼很多兒童玩具bb槍通常連側面都不能穿呢?是因為塑膠bb彈截面積與重量之比很大,速度衰減很快,距離稍微大點彈丸動能就急劇減小。所以對於1.8的比動能很多人不以為意。
但這只是塑膠bb彈的威力,如果同樣的槍打的是玻璃彈丸或者鋼珠彈丸呢?我相信不會有人懷疑它的威力了,至少我不懷疑,我見過別人用氣狗打玻璃啤酒瓶。
-
16 # 71138661184
一瓶礦泉水(m=0.6千克),從一米高處落下。能量(mgh,g=9.8米/秒平方)5.88焦耳。瓶蓋處(約一平方釐米)垂直落在人身上,即5.88焦耳/平方釐米。瓶底(約4平方釐米)垂直落在人身上,約1.47焦耳/平方釐米。有心人可以試一下,一般不會落得那麼正,百分之八十的機率大於1.8焦耳/平方釐米。
不過這個單位概念應該不科學。用動量(即mv=Ft)計算衝擊力更為科學。
-
17 # _CM-1
動能在0.16-1.8焦耳每平方釐米或外形顏色與真槍一致,或者有真槍的構件(如槍管、槍機、機匣等)之一,就屬於模擬槍。
1.8焦耳每平方釐米是什麼概念?
動能E=1/2mv^2 面積大家都會算
香港對於2焦耳法定威力的描述是6mm bb彈,射擊汽水罐 側面穿雙面打不進第二個罐子,底面射穿頂部留下一點凹痕。但這是2J不是2J/cm^2,用後者作為單位有點偷換概念之嫌
以6毫米BB彈為例
重量 初速 槍口動能 焦耳/平方釐米
0.2克 20M/S 0.04焦耳 0.16焦耳/平方釐米
0.3克 16M/S 0.04焦耳 0.16焦耳/平方釐米
0.2克 70M/S 0.5焦耳 1.75焦耳/平方釐米
0.3克 60M/S 0.5焦耳 1.75焦耳/平方釐米
-
18 # 銘門土豆
首先要分清1.8焦耳和1.8焦耳/每平方釐米的概念,不要混淆,1.8焦耳的力道是有點大,但是還沒大到能對人體造成多大傷害的地步,最多會有一個小紅點,或一個小包,但肯定是能完全傷害眼睛的,都知道眼睛很脆弱,沙子謎眼也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然後說說1.8焦耳/每平方釐米是什麼概念,用手拍自己的大腿,不用太用力,能拍出聲音的力道就可以,然後你就能感受到什麼是1.8焦耳/每平方釐米了,對於這個1.8焦耳/每平方釐米的鑑定標準我已經無力吐槽了,最後請大家一定要分清1.8焦耳和1.8焦耳/每平方釐米的區別,不要在混淆,這裡面差好多好多!
-
19 # sturmtiger
我們先搞明白1.8焦耳是什麼概念!
10克水(也就是10毫升)以時速6米/秒(平時揮揮手的速度)運動時的動能就是1.8焦耳。這個能量我們感覺應該不算大,並不能對人體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但是................
但是問題出在有個“比動能”!!!!當”比動能“出現時,能量大小並不是最重要的了,反而是接觸面積成為了焦點!
1.8焦耳每平釐米是指當一個物體打中你時,它的動能要除以和你身體的接觸面積得出的值是1.8時就超標了!也就是說,哪怕一個只有0.01焦耳動能的物體,只要它擊中目標的打擊面積足夠小,它的比動能也能超過1.8焦耳每平方釐米!
比如說,當你站立並拿著一支繡花針,針尖向下自由落體運動,當針尖接觸地面的一瞬間,這個比動能就已經遠遠超過1.8焦耳每平方釐米了!
又比如,你造了一個大號的發射器,可以發射出一個重20公斤(你可以想像成是兩個啞鈴的重量)、25釐米邊長的立方體的重物,並可以達到10米每秒(36公里/小時,相當於正常腳踏車騎行速度的兩倍)的速度,它的能量是1000焦耳,當它的一個面砸在你的胸口時,相信你至少會斷掉幾根肋骨,但是它的比動能是多少?只有1.6焦耳每平方釐米!!!完全沒有超出我們的槍支規定的標準!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當初專家制定這個標準的目地,是為了保護我們脆弱的眼睛不被刺穿,至於人會不會被一下子砸死,那不是他所關心的!!
-
20 # 逛驢哥
1.8焦耳/平方釐米的能量到底多大,如果用學術理論比較不好理解。我告訴大家,最讓人好理解和明白的比喻:男人射精的一瞬間,動能超過了1.8焦耳/平方釐米。懂了嗎?所以,你要注意了,警察叔叔可能會隨時找你,以隨身攜帶武器罪逮捕你。
回覆列表
子彈動能E=mv²/2,m是子彈質量,v是撞擊速度,面積相當於子彈口徑吧。假如子彈橫截面積是1cm²,那麼1=πr²直徑大約是1.128cm,如果發射物是鋼珠的話,那麼m=4/3πr³×7.8,大約18.5g。那最後帶入公式得出v≈14m/s,那就是一個直徑1.128cm的鋼球以14米每秒的速度撞向你,相當於在三四層樓高的地方往下面丟一個直徑1.1的鋼珠。被砸到還是挺疼的。